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和锂离子电容器的负 极材料使用的石墨材料。构成锂离子二次电池和锂离子电容器的负极 的活性物质使用如下中孔多孔体石墨:比表面积大于或等于 0.01m2/g、小于或等于5m2/g,中孔的全部容积为大于或等于 0.005mL/g、小于或等于1.0mL/g,细孔直径大于或等于100、小于 或等于400的中孔容积占中孔的全部容积的25%或25%以上、85 %或85%以下。通过所述结构可以提高输出特性。
本发明涉及制造正极活性材料的方法和所述活性材料的用途。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形成具有橄榄石结构并由如下通式(1)表示的含锂复合氧化物所需要的量,将锂源、M源、磷源和X源溶于能够溶解这些源的溶剂中,由此形成溶液:LixMyP1-zXzO4????(1)其中,在所述式中,M为选自Fe、Ni、Mn、Zr、Sn、Ti、Nb、V、Al和Y中的至少一种元素;X为选自Si和Al中的至少一种;0<x≤2;0.8≤y≤1.2;且0≤z≤1;通过添加环醚化合物而将得到的溶液凝胶化;以及对所得凝胶进行烧结以得到由具有橄榄石结构的含锂复合氧化物制成的正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含锂复合氧化物被源自所述环醚化合物的碳包覆。
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及其所使用的电极的制造方法,在具有以隔膜(72)相隔而多层卷绕了在金属制芯体箔(76)上涂布了包含吸贮释放锂离子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合剂(78)的正极(90),和在金属制芯体箔(82)上涂布了包含吸贮释放锂离子的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合剂(84)的负极(86)的螺旋电极体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在所述金属制芯体箔(76)上未涂布所述正极(90)的正极合剂(78)的正极合剂未涂布部分的与所述负极(86)的负极合剂涂布部分(84)以所述隔膜(72)相隔面对的部分上,通过干燥涂覆方式、热熔敷方式或热熔融涂覆方式形成绝缘层(100)。
本发明公开了在其表面上形成CU-腈化合物络合物的铜箔或网、其制造方法以及包含使用该铜箔或网为集电体的电极的锂二次电池。使用包含通过施加一定的电压水平而在其表面上形成的CU-腈化合物络合物的铜集电体的锂二次电池在偏离正常驱动条件的过放电条件下,可以防止在3.6V或更高的电压下发生CU的腐蚀,因此可以显着地改善过放电以后的容量恢复能力。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矿物粘结剂组合物,其包含:‑包含基于矿物粘结剂重量计至少30wt%的炉渣的矿物粘结剂,‑用于炉渣水合的活化剂,其包含氢氧化钙或由氢氧化钙组成,和‑助活化剂,其包含至少一种选自碳酸锂、硫酸锂和碳酸钠的盐或由至少一种选自碳酸锂、硫酸锂和碳酸钠的盐组成。该改进的矿物粘结剂组合物显示了减少的固化时间和提高的早期强度。
本发明是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其包含负极活性物质颗粒,所述负极活性物质颗粒由包含锂化合物的硅化合物SiOx构成,其中,0.5≤x≤1.6,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的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颗粒是由被膜所覆盖,所述被膜包含一分子中具有2个以上羟基的物质、磷酰氟、碳酸锂以及在由TOF?SIMS测得的正离子质谱中检测出CyHz的烃中的至少2种以上,其中,1≤y≤3,2≤z≤5。由此,可以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具有使用了此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材料的负极电极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以及负极活性物质颗粒的制造方法,所述负极材料能够增加电池容量,并提高循环特性和初始充放电特性。
本发明涉及一类具有高的锂离子传导率的固态电解质材料与其应用;其组成表示为:Li2a(M1‑xNx)OaX4‑4x+bx;所述固态电解质包含Li,M,O和X。M是选自Hf或Zr或其组合。X是选自F,Cl,Br或者I中的至少一种元素。本发明也公开了此类固态电解质材料在用于提高电解质锂离子传导率方面的应用。实验结果显示:最高可达10.5×10‑3 S/cm(室温)。该类电解质可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中,有望拓宽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应用领域。
一种车用直流电源装置,具有诊断锂电池单元端子电压的计量电路中的异常诊断功能。该直流电源装置包括:串联连接的多个锂电池单元,计量上述各电池单元的端子电压的计量电路,连接上述计量电路和上述各电池单元端子的多个检测用导线,具有用于使上述电池单元的放电电流流过的电阻及平衡开关的多个串联电路,控制上述平衡开关的控制电路,以及具有比较电路的诊断电路;通过上述检测用导线将上述各串联电路分别连接到上述各电池单元,利用上述控制电路使上述平衡开关导通,接着利用上述计量电路计量通过上述检测用导线提供的电池单元的端子电压,利用上述比较电路比较预定的阈值和计量的端子电压,并利用上述诊断电路判断异常状态。
一种欠压恢复脉冲网络(500)与方法同锂离子电池系统(400)一起使用,用于对由于发生一个涉及锂离子电池系统(400)的事件而已在操作上禁用的电池控制器(503),提供起始电压。欠压恢复脉冲网络(500)包括一个开关(523),用于检测一个由充电系统加到数据终端(537)的第一电压;和一个耦合器(525),用于把第二电压从充电终端(535)供给电池控制器(503),使电池控制器从其禁用状态起动。因此,电池控制器(503)把一个元件(501)的电压电位连接到充电终端(535),以便用充电系统检测。这使充电系统可以检测所连接的电池,从而可把充电电压加到充电终端(535)。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阴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选自层状锂过渡金属氧化物、锂化尖晶石、具有橄榄石结构的锂过渡金属磷酸盐和锂镍钴铝氧化物的阴极活性材料,(b)用具有根据通式(Ia)的单元的低聚物以及任选地至少一种导电形式的碳和任选地粘合剂处理所述阴极活性材料,其中R1相同或不同并且选自氢、C1‑C4烷基、芳基和C4‑C7环烷基,R2和R3在每次出现时独立地选自苯基、C1‑C8烷基、C4‑C7环烷基、C1‑C8卤代烷基、OPR1(O)‑*和‑(CR92)p‑Si(R2)2‑*,其中一个或多个非邻位CR92基团可以被氧替换,R9在每次出现时独立地选自H和C1‑C4烷基,并且p为0‑6的变量,并且其中总体多数的R2和R3选自C1‑C8烷基,(c)将所述经处理的阴极活性材料的浆料施加于集流器,和(d)至少部分移除步骤(c)中使用的溶剂。
通过在高温和超大气压下在碱和氢化催化剂存在下部分氢化脂族α,ω-二腈制备脂族α,ω-氨基腈,采用的方法包括在氨和氢氧化锂或在氢化过程中得到氢氧化锂的化合物存在下进行氢化。
形成包含选自硅和硅化合物中的至少一者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活性物质层,使超过相当于负极活性物质层的理论容量的量的锂与负极活性物质层接触,由此准备负极。准备包含能够不可逆地吸藏锂的锂吸藏材料的正极。将正极、负极、隔板和非水电解质封入外包装中。通过与负极活性物质层接触的锂来进行负极活性物质的化成处理。
提供高输出的固体电解质电池、能够有效地制造相关的固体电解质电池的固体电解质电池的制造方法、以及能够实现高输出的固体电解质电池的复合固体电解质以及电极复合体。锂二次电池(100)(固体电解质电池)具有:正极(10),具备包含锂氧化物的正极活性物质层(14);负极(20),具备负极活性物质层(24);第一固体电解质层(30),在正极(10)和负极(20)之间以与正极活性物质层(14)相接的方式设置,包含锂及氧;第二固体电解质层(40),在正极(10)和负极(20)之间以与负极活性物质层(24)相接的方式设置,包含锂、氮及氧。此外,优选上述第一固体电解质层(30)及上述第二固体电解质层(40)分别还包含硼。
本发明涉及蓄电装置用负极及蓄电装置。当反复进行锂离子电池或锂离子电容器的充放电时,通过尽可能抑制作为充放电的副反应产生的电解液等的分解反应,提高锂离子电池或锂离子电容器的长期间的循环特性。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种蓄电装置用负极,包括:负极集流体;以及负极集流体上的包含多个粒状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其中,粒状负极活性物质在表面的一部分中包括作为成分包含第一无机化合物的无机化合物膜。另外,负极活性物质层包括接触于负极活性物质的露出部的一部分及无机化合物膜的被膜。上述被膜作为成分包含有机化合物及第二无机化合物。
一种薄膜电池,包括玻璃或陶瓷基底,该基底的热膨胀系数(CTE)为约7ppm/°K至约10ppm/°K;连续的金属或金属氧化物阴极集流体,其厚度小于约3μm,该阴极集流体位于该玻璃或陶瓷基底之上;阴极材料层在阴极集流体之上,该阴极材料层包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该锂过渡金属氧化物是厚度为约10μm至约80μm的连续膜;位于该阴极材料层之上的LiPON电解质层,其厚度为约0.5μm至约4μm;以及具有任意阳极材料的阳极集流体。对该电池的制造和使用方法进行了描述。
本发明涉及电池组、车辆以及电池组的制造方法。电池组包含单电池组。单电池组包含串联连接的多个单电池。所述多个单电池各自为锂离子电池。单电池组包含1个以上的第一单电池和1个以上的第二单电池中的至少一者、以及1个以上的第三单电池。第一单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包含锂镍复合氧化物。第二单电池的负极活性材料包含锂钛复合氧化物。第三单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包含磷酸铁锂。电池组的电压在20%以上且80%以下的SOC下为11.8V以上且14.5V以下。
本发明提供能够抑制自放电和电阻上升的使用了能够以0.78V(相对于Li/Li+)以上的电位对锂进行嵌入及脱嵌的负极活性物质的非水电解质电池和该非水电解质电池的制造方法。实施方式的非水电解质电池(1)具备负极(5)。负极(5)具备包含能够以0.78V(相对于Li/Li+)以上的电位对锂进行嵌入及脱嵌的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材料层(5b)。在负极材料层(5b)的至少一部分表面上,形成有含有具有由下述式(1)的丙二醇骨架的化合物的覆膜。具有丙二醇骨架的化合物在覆膜中的含量以负极材料层(5b)每1g重量计为2μmol~40μmol的量。
本发明涉及包括含掺杂的镍酸盐的组合物的电极,所述含掺杂的镍酸盐的组合物包含:第一组分类型,其包括一种或多种具有以下通式的O3结构的组分:AaM1VM2WM3XM4yM5ZO2,其中A包括一种或多种选自钠、锂和钾的碱金属;M1为2+氧化态的镍,M2包括一种或多种4+氧化态的金属,M3包括一种或多种2+氧化态的金属,M4包括一种或多种4+氧化态的金属,和M5包括一种或多种3+氧化态的金属,其中0.85≤a≤1;0< v< 0.5;w和y中至少一个> 0;x≥0;z≥0;并且其中选择a、v、w、x、y和z以保持电中性;以及选自以下的一种或多种组分类型:第二组分类型,其包括一种或多种具有以下通式的P2结构的组分:A’a’M1’V’M2’W’M3’X’M4’y’M5’Z’O2,其中A’包括一种或多种选自钠、锂和钾的碱金属;M1’为2+氧化态的镍,M2’包括一种或多种4+氧化态的金属,M3’包括一种或多种2+氧化态的金属,M4’包括一种或多种4+氧化态的金属,和M5’包括一种或多种3+氧化态的金属,其中0.4≤a’< 1;0< v’< 0.5;w’和y’中至少一个> 0;x’≥0,优选地x’> 0;z’≥0;并且其中选择a’、v’、w’、x’、y’和z’以保持电中性;和第三组分类型,其包括一种或多种具有以下通式的P3结构的组分:A”a”M1”V”M2”W”M3”X”M4”y”M5”Z”O2,其中A”包括一种或多种选自钠、锂和钾的碱金属;M1”为2+氧化态的镍,M2”包括一种或多种4+氧化态的金属,M3”包括一种或多种2+氧化态的金属,M4”包括一种或多种4+氧化态的金属,和M5”包括一种或多种3+氧化态的金属,其中0.4≤a”< 1,0< v”< 0.5,w”和y”中至少一个> 0;x”≥0;z”≥0;并且其中选择a”、v”、w”、x”、y”和z”以保持电中性。
一种具有大容量和改善的充电/放电循环特性的正极活性材料。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包括具有这种正极活性材料的正极(2)、负极(3)和非水电解质。采用由含有NI和CO并包括层状结构的第一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和含有NI和MN并包括层状结构的第二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的混合物构成该正极活性材料。
本发明涉及冶金领域,特别涉及铝-铜-锂体系的低密度的高强度可焊接合金,该发明可用于飞机和宇宙飞船工程技术中。该合金包括铜、锂、锆、钪、硅、铁、铍和至少一种以下元素:镁、锌、锰、锗、铈、钇、钛。由该合金制造半成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轧制前加热作为铸件的坯料、热变形、固溶体处理及水淬、拉伸、三阶段的人工老化。
公开了用于电光装置的稳定控制的装置和用法,诸如为铌酸锂干涉仪型调制器的工作提供稳定的偏置点。调制器的偏置点通过提供干涉仪的光波导段的选定的温差而被热控。加热器可配置于铌酸锂衬底以把热能传给光波导段。导热元件可配置于光波导段附近用作“热传播器”以便提供选定的温差。本发明还包括移相器,衰减器以及由单一或多个传播独立光束的光波导段形成的其他光学装置。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锂镍复合氧化物和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该锂镍复合氧化物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蓄电池,该锂镍复合氧化物可作为非水电解质蓄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使用,内电阻小且电池容量大、热稳定性高。正极活性物质由将烧成粉末水洗后,过滤、干燥得到的具有下述组成式(1)的锂镍复合氧化物粉末构成,干燥时,在温度90℃以下直到水分到达1质量%以下,其后在120℃以上,并且在含碳的化合物成分的含有量为0.01容量%以下的气体氛围下或真空下进行干燥。LibNi1-aMaO2......(1)(式中,M是副成分,表示从Ni以外的过渡金属元素、第2族元素和第13族元素中选出的至少一种元素,a为0.01≤a≤0.5,b为0.9≤b≤1.1)。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其他有色金属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