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态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混合电池,其包括锂离子电池正极、电解质、锂/碳材料复合负极和外壳;所述电解质由超级电容器电解液与锂盐固态电解质膜层构成;所述超级电容器电解液设置在锂离子电池正极和锂盐固态电解质膜层之间;或者,所述电解质由至少两层分别包含不同半径阴离子锂盐的锂盐固态电解质膜层构成;各锂盐固态电解质膜层根据锂盐阴离子半径由小到大从锂离子电池正极一端至锂/碳材料复合负极一端梯度设置,靠近锂/碳材料复合负极一端的一层或两层以上锂盐固态电解质膜层中包含碳材料;该混合电池具有高比容量、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快速充放电等优异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辉石选矿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锂辉石矿碎磨后,进行造浆,得到矿浆;将矿浆进行一段弱磁磁选,得到磁选尾矿和高铁矿物,2)将磁选尾矿进行脱泥,脱泥后易浮物进入尾矿库,难浮矿物进入锂辉石粗选前的搅拌系统进行搅拌,得到浮选矿浆;3)将浮选矿浆采用二粗一扫二精的浮选工艺进行浮选,得到浮选精矿;4)将浮选精矿通过消泡机进行物理消泡,消泡后的精矿进行摇床重选,得到的重选精矿为钽铌精矿,重选尾矿为锂辉石精矿。本发明通过采用浮选前弱磁分选消除原矿以及球磨碎屑钢球产生的Fe3+对于浮选的影响,有助于提高锂辉石的精矿品位,粗选前采用强力搅拌,可以促进药剂吸附在锂辉石矿上,提高锂辉石的回收率。
一种从溴化锂溶液提取化工原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向废弃溴化锂溶液中加入难溶硫化物,与溴化锂溶液中的铜化合物进行一级复分解反应,生成溴化物和铜的难溶硫化物;S2:经一级复分解反应后产生的溴化物再与废弃溴化锂溶液中的铬酸锂反应,生成难溶铬酸盐沉淀物和溴化锂溶液;S3:对溴化锂溶液进行过滤,得到溴化锂滤液;S4:向溴化锂滤液中加入碳酸盐,进行二级复分解反应,获得碳酸锂和溴化物溶液;S5:将碳酸锂沉淀物和溴化物溶液进行分离,并对分离出的碳酸锂进行处理,获得工业碳酸锂。本发明既能够消除废弃溴化锂溶液中的铬、铜等重金属,解决难处理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又能获得较多重要的化工原料,大大提高经济价值。
一种电池级磷酸锂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预处理:将粗制磷酸锂通过熟化处理得到粗制磷酸锂熟料,将粗制磷酸锂熟料进行粉碎处理;B、初步除杂:将步骤A得到的粗制磷酸锂熟料用酸溶解后用碱调节pH值至4~7,加热后过滤,取滤液;C、二次除杂:将步骤B得到的滤液通过树脂交换除杂而得到磷酸锂粗液;D、锂磷比调节:往磷酸锂粗液中加入磷酸进行调节,得到锂磷比为n(Li):n(P)=2.95~3.05:1的磷酸锂混合液;E、沉淀反应:往磷酸锂混合液中加入沉淀剂进行沉淀反应,反应完成后离心得到磷酸锂湿料,将磷酸锂湿料洗涤、干燥后得到电池级磷酸锂;本发明得到的电池级磷酸锂中锂元素纯度大于99.7%,锂元素的一次回收率大于95%。
一种锂二次电池用高镍多元正极材料,包括基材和基材外的复合包覆层,基材的通式为LiaNi1-x-yCoxMyO2,其中M为Mn、Al等金属中的至少一种,a、x、y分别表示基材中Li、Co和M的摩尔比值,且1≤a≤1.2,0.6≤1-x-y≤1,0<x≤0.4,0≤y≤0.4;复合包覆层为锂锆/锂钛/锂铝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与锂磷氧化物的混合物。该正极材料的制备包括:先制备基材;再添加含金属Zr/Ti/Al的化合物,并经高温热处理得到锂锆/锂钛/锂铝氧化物包覆的基材;最后加入磷酸盐,经低温热处理得锂二次电池用高镍多元正极材料。本发明的产品碱度低、气胀程度小、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电化学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富锂正极材料具有核壳结构,由核心材料富锂固溶体与具有锂离子传导能力的层状三元材料、尖晶石结构材料中的一种的壳层材料组成。其制备方法一包括:核心材料的制备、包覆有壳层材料前驱体的核心材料的制备、核壳结构材料的预烧结处理和高温烧结处理。方法二包括:核心材料前驱体的制备、梯度结构前驱体材料的制备、核壳结构材料的预烧结处理和高温烧结处理。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过程简单,无毒无害,原料简单,副产物少,适合大规模生产等优点,制得的富锂正极材料具有梯度结构,该结构具体化功能效应,核心具有高容量特性,表面能够提高材料循环稳定性,可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中。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系锂离子电池LiyTi2-xMx(PO4)3/C(0≤x≤0.4, 0.8≤y≤1.2)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含磷源的溶液缓慢加入到含钛源、锂源、碳源和掺杂金属离子的溶液中,回流加热,然后蒸干溶剂,在还原性气氛中烧结处理即得目标材料。所制备的目标材料为纳米粒径,具有高的比表面积,而且碳包覆均匀,作为水系锂离子电池负极,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能。该制备方法工艺流程短,操作简单,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保护层,设置于所述负极集流体的至少一表面;所述保护层包括聚酰亚胺和导电剂,所述导电剂包括碳纤维、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的负极片在负极集流体的表面设置保护层,保护层包括聚酰亚胺和导电剂,其中,聚酰亚胺能够保护负极集流体,还能够诱导锂离子快速沉积到负极集流体上,减少锂离子聚集和锂枝晶的产生,同时降低死锂的产生速度,从而提高电池的热稳定性和安全性能;导电剂一方面能够增强保护层的导电性,促使锂离子快速沉积,还可以通过将聚酰亚胺相互缠绕起来,增强保护层的力学强度和机械强度,从而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
本申请涉及卫星锂离子电池的健康状态监测方法、装置和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步骤:获取卫星锂离子电池的实时监测数据;将实时监测数据输入训练获得的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确定实时监测数据对应的获胜神经元;其中,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为基于卫星锂离子电池的历史监测数据进行训练获得的神经网络;根据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的各输入神经元与获胜神经元之间的点积以及设定参数,计算得到CV虚拟指标;CV虚拟指标用于指示卫星锂离子电池的健康状态。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采用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从卫星锂离子电池的参数中提取出CV虚拟指标的目的,从而达到了对卫星锂离子电池的健康状态进行高准确度监测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阻锂离子电池负极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锂盐、硝酸银、钛有机化合物溶于溶剂中得到Li4Ti5O12/Ag前驱体溶液,其中,所述Li4Ti5O12/Ag前驱体溶液中锂元素与钛元素物质的量之比为(4‑4.2):5,通过喷雾热解或旋转镀膜法将所述Li4Ti5O12/Ag前驱体溶液沉积在基片上,将所述基片置于650‑750℃温度下热处理5‑30分钟,得到薄膜基体,所述薄膜基体中银元素的含量为0.5%‑5%;将所述薄膜基体置于0.01‑0.015mol/L硝酸银溶液中电镀沉积3‑8μm银镀层,得到低阻锂离子电池负极薄膜。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低阻锂离子电池负极薄膜。本发明提供的低阻锂离子电池负极薄膜电阻率小。
本申请涉及一种锂电池隔膜生产线,包括:隔膜原料投料,将所述原料按照一定配比通过配料装置进行混合处理,生成隔膜原料后经挤出机挤出;隔膜原料流延,所述隔膜原料挤出后流延形成含成孔剂的流延厚片;流延厚片双向拉伸,将所述流延厚片经拉伸装置依次进行纵向拉伸和横向拉伸,形成含孔剂的薄膜;薄膜萃取,将所述薄膜经萃取剂萃取后形成不含孔剂的微孔膜;微孔膜干燥定型,将所述微孔膜通过干燥装置烘干定型,形成锂电池隔膜成品;锂电池隔膜成品卷取分切,将所述锂电池隔膜成品收卷并按规定要求分切。本申请提高了锂电池隔膜生产线的生产效率,保证了锂电池隔膜的加工质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用锂合金负极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在金属锂表面均匀涂置一层金属活动性低于锂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利用锂比化合物中金属的活动性强,从而将金属置换出来,该金属在锂表面形成均匀包覆层,构成锂合金负极。该锂合金负极可用于组装全固态锂离子电池。锂合金负极表面的均匀金属层可有效隔绝全固态锂离子电池中硫化物电解质与金属锂的反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锂枝晶的生成,从而大大提高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梯度包覆的镍酸锂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镍酸锂循环性能差的问题。该镍酸锂的分子式为:LiNi1-xMxO2,其中0<x≤0.3,所述M是掺杂的金属离子,M选自镁、镍、铁、钛、锌、钴、锰、铝、铌、钒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梯度包覆是在球形氢氧化镍材料的表面,包覆具有浓度梯度的含镍和其它金属元素的氢氧化物共沉淀物,再将此前驱体与锂源材料混合后,在氧气气氛炉中高温焙烧,获得高性能改性镍酸锂正极材料。本发明所得到的梯度包覆镍酸锂具有比容量高、循环性能好、高温性能优异等特点,适合于高容量锂离子电池应用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回收方法,包括步骤:碱溶液浸泡:将废弃的锂电池正极材料正极片放在盛有碱性溶液的容器中进行浸泡;水解:将上一步得到的氢氧化铝溶液和钴酸锂粉末的混合液体放在纯水中进行水解然后进行水筛洗;氢化处理:将经过步骤a和b处理后得到的钴酸锂粉末放入气氛炉中,然后往炉内充入氢气经过高温加热;水解除锂:将氢化后的钴酸锂放入纯水中进行水解;固液分离:将氢化后的钴酸锂进行固液分离,并将分离后的固体洗涤三次,然后烘干,粉碎最后得到氧化钴。本发明采用碱溶液浸泡-水解-氢化处理-水解除锂-固液分离的方法来回收作为正极材料的氧化钴,回收成本低,回收的氧化钴杂质少,纯度高,效果好。
本发明属于锂金属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支撑金属锂负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聚合物裂解,获得聚合物碳材料,将聚合物碳材料和石墨烯混合、压制成膜,制得所述的自支撑导热碳膜;步骤(2):采用高温熔融灌入或者电化学沉积方式将金属锂沉积在自支撑导热碳膜中,获得所述的自支撑金属锂负极。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锂金属电池负极及其应用。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得的负极具有轻质柔性、机械性能高、孔隙率可调,厚度可控的优点,用作金属锂负极时可以降低电流密度,均匀锂的沉积,获得高库伦效率和长循环稳定性的金属锂电池。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具有防护装置的锂电池,包括切割工作台,包括电池放置外壳,所述电池放置外壳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外壳顶盖,所述外壳顶盖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电路控制板,所述电路控制板的前方一侧位置设置有正极导柱,所述电路控制板的前方另一侧位置设置有负极导柱。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护装置的锂电池,构成了对锂电池单元防护的装置结构,能够在锂电池受到撞击时,通过支撑弹簧和缓冲胶块的弹性缓冲,对锂电池单元进行缓冲保护,防止了锂电池受损,能够在锂电池运行发出热量时,通过风扇固定盒吹出空气,再通过风扇安装板和风向导流块将空气导向散热鳍片,从而对锂电池发出的热量进行散热,使电池稳定的工作运行。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和其制造方法,所述固态电解质包含:电解质层和包覆在所述电解质层上的包覆层,其中,所述电解质层含有锂镧锆氧化物、锂铝钛磷酸盐和锂镧钛氧化物中一种或多种;所述包覆层包含有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本发明提供的固态电解质,通过在电解质层设置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包覆层,该包覆层与电解质层之间相容性较好,且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并与电极材料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进而能够改善固态电解质与电极材料界面处的锂离子传导,有效降低界面阻抗,提高固态锂离子电池的电学性能。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自由基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其步聚如下:1)正极极片的制备,2)负极极片的制备,3)有机自由基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装配。采用本发明制备的锂离子电池,在10C的充电速度下6分钟能充满电池容量的85.5%、10C放电时的容量为1C放电时的99.5%,20C放电时的容量为1C放电时的98.3%,放电电压平稳(在3.5V左右),结构比较稳定,容量衰减缓慢,经过300次充放电循环后电池的放电容量相对于最大放电容量只衰减了2.0%。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制作的锂离子电池,改善了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大电流充放电性能、高低温性能和安全性能,与电解液相溶性较好,具有生物降解性,对环境友好,原材料资源丰富、价廉和无毒等优良的性能,开辟了有机自由基聚合物作为锂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的新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LiNi0.5Mn1.5O4材料、其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该方法采用水热法先制得极细的二氧化锰纳米线,再将二氧化锰纳米线前驱体与锂盐、镍盐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经过在空气中煅烧得到分布均匀的小尺寸的LiNi0.5Mn1.5O4纳米棒。本发明使用的原料价格低廉,不对环境造成污染,且工艺易于控制,适宜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使用本发明制备的正极材料制成的锂离子电池的放电比能量在480Wh?Kg-1以上;充放电500次时,容量保持率及效率均保持在99%以上。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散热式锂电池,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的多组锂电池本体,所述壳体的两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壳体下端均设有矩形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壁间转动连接有空心圆柱,所述空心圆柱侧壁内开设有环形储液腔。本发明通过设置蒸发液、冷却液、重力块、第一齿圈、第二齿圈、清洁条、温控片和电磁片,可以利用蒸发液吸收锂电池本体工作散发的热量,从而蒸发推动重力块移动,以实现空心圆柱的转动,并通过冷却液实现蒸发液的降温液化,实现空心圆柱的复位,持续地对锂电池本体散热,还可以将锂电池本体表面的灰尘擦除,并通过电磁片将灰尘转移至壳体外部,使锂电池表面保持清洁状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偏钛酸型锂离子筛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与应用,包括以下步骤:将有机锂盐溶解于混合溶剂中,得到A液,将钛酸丁酯溶于溶剂中,得到B液,接着在搅拌条件下,将A液滴加至B液中,滴加完毕后,在设定温度下静置陈化,得到凝胶;将凝胶烘干后,研磨成粉末,然后在空气气氛下焙烧,焙烧完毕后,得到锂离子筛前驱体;将锂离子筛前驱体置于无机酸中进行搅拌解析,得到偏钛酸型锂离子筛吸附剂。本发明所使用的溶胶凝胶法过程温和、易于控制、能耗低,容易获得超细结构产品,在后续对离子筛需要制成交换柱或膜,具有独特得优势。本发明制备的偏钛酸型锂离子筛前驱体晶体结构完整、性能稳定,在酸浸解析过程中溶损率低。
本申请涉及电池材料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电池负极。一种硅碳复合材料,硅碳复合材料包括内核和包覆于内核外的外壳;内核包括纳米硅材料,纳米硅的颗粒粒径为10‑500nm;外壳的材料包括碳和含锂固体电解质。本申请的硅碳复合材料具有碳的电子导电特性的同时还具有含锂固体电解质较高的锂离子传输速率,含锂固体电解质可以降低首次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的消耗,从而提高其首次效率;碳材料以及固态电解质形成的外壳与内核具有较强的结合力,可以有效抑制在充放电过程中硅碳复合材料的膨胀。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电池储能系统钝化灭火抑爆系统及方法,该锂电池储能系统钝化灭火抑爆系统包括定位火灾位置并发出火灾发生信号的火灾探测模块、灭火防复燃抑爆模块和控制灭火防复燃抑爆模块开启或关闭的控制模块,灭火防复燃抑爆模块用于快速扑灭明火并防止电池复燃爆炸,其包括用来存储灭火防复燃抑爆介质的存储装置,所述灭火防复燃抑爆介质为90%~99.8%的锂钝化气体和0.3%~10%的卤代烃气体的组合,所述锂钝化气体为氮气、二氧化碳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本发明采用灭火防复燃抑爆介质中卤代烃气体快速灭初期明火,迅速防止明火的蔓延和扩散;同时锂钝化介质钝化活性锂物质,吸热降温,抑制可燃易爆气体生成,同时实现高效灭火、防复燃和抑制爆炸三种功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冷变形铝锂合金强塑性的前处理方法,对所述铝锂合金进行退火处理,所述退火处理的温度为250~400℃,所述退火处理的时间为1~4h;所述铝锂合金为冷变形铝锂合金。本发明提供的前处理方法,通过对铝锂合金进行1~4h的温度为250~400℃的退火处理,改变铝锂合金的储能状态,调整合金再结晶晶粒形态与分布,达到适当的再结晶晶粒纵横比,并与时效过程中形成的强化相T1联合作用,实现对综合力学性能的提高,提高强度和塑韧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乙酰磺胺酸锂络合物,其结构通式为式(Ⅰ)或(Ⅱ)所示:
本发明属于锂金属电池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锂金属阳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第一段电处理:采用集流体作为工作电极,金属锂作为对电极,在电解液A中以0.01~10mA/cm2的电流密度循环1‑100圈;所述的电解液A包含基础电解液和添加剂A;步骤(2):第二段电处理:将步骤(1)处理后的集流体继续作为工作电极,金属锂作为对电极,在电解液B中以0.01~20mA/cm2的电流密度下进行第二段电处理,处理后的工作电极即为所述的锂金属阳极;所述的电解液B包含基础电解液和添加剂B。本发明经过所述的二段电处理配合处理过程的添加剂以及电流密度等条件的协同控制,能够制得具有优异电化学稳定性和高容量、高循环稳定性的金属锂阳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利用钛铁矿制备磷酸铁锂前驱体的方法:将钛铁矿用酸浸出,过滤得滤液,在滤液中溶解一定量的其它铁源,使得混合溶液中FE的浓度为0.01-3MOL/L,TI与FE的摩尔比为0.0005-0.5;向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氧化剂,用碱的水溶液调节体系的PH=1.5-6.0,使得部分铁和某些杂质离子共沉淀,过滤,得到滤液;向滤液中加入沉淀剂(0.01-6MOL/L),并用碱的水溶液调节体系的PH=4.0-14.0,在10-90℃的搅拌反应器中反应10MIN-24H,过滤、洗涤,将沉淀于50-150℃下烘干后在空气中300-800℃下煅烧1-24H即得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前驱体—掺杂型金属元素的三氧化二铁。本发明具有原料来源广、工艺流程简单、产品质量好且稳定、成本低等特点。
一种提高锰酸锂正极材料性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粒度D50≤35μm的锰酸锂用蒸馏水洗涤除杂,然后脱水干燥,得除杂锰酸锂产品;(2)将除杂锰酸锂产品加入阴离子化合物,混匀后在400~600℃温度下恒温煅烧2~8h,然后继续升温到700~1000℃恒温煅烧7~20h,冷却至室温,研磨至粒度D50≤35μm,得锰酸锂正极材料。本发明方法制得的锰酸锂正极材料首次放电容量比容量可达125mAh/g;在55℃高温条件下,经过5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保持率达95%以上;本发明方法采取二次煅烧锰酸锂产品,能提高材料的容量,增强结构的稳定性,改善材料的性能;工艺简单,条件温和,适宜规模化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公开一种锰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氟化物做粉碎处理;将粉碎处理后的氟化物、以及碳酸锂、锰源材料和硼酸混合得到混合物,将所述混合物进行一次烧结生成掺氟的锰酸锂;按比例称取所述掺氟的锰酸锂和氢氧化铝,进行二次烧结,生成所述锰酸锂正极材料,所述掺氟的锰酸锂和所述氢氧化铝的摩尔比为1:0.02~0.1。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成本低制备方便,制备的碳酸锂正极材料循环性能好、容量高。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湖南有色金属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