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噻吩离子液体改性MXene导热填料的制备方法及导热复合材料,其中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00,以3‑甲氧基噻吩为原料,经过溴化反应,得到3‑(2‑溴)乙氧基噻吩,再通过荷电化反应得到噻吩离子液体,记为IL;S200,通过原位生成氢氟酸法刻蚀MAX,再经离心、洗涤、超声多次循环处理后得到MXene纳米片;S300,将IL与MXene纳米片共混改性,得到噻吩离子液体改性MXene导热填料。本发明的噻吩离子液体改性MXene导热填料的制备方法及导热复合材料,通过MXene与PVDF及MXene与IL之间形成的氢键,增强了热传导能力,同时,因为噻吩离子液体的加入,使得导热复合材料的填料与基材间的相容性得到了提升,进而促进了导热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提升。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燃P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PS为50份?80份;改性坡缕石为20份?30份;阻燃剂为20份?30份;协效阻燃剂为6份?12份;抗氧剂为0.1份?0.5份;润滑剂为0.1份?0.3份。天然坡缕石比表面积小,本技术方案通过HCl对其进行改性,H+取代了Mg+,Si?O?Mg?O?Si变成了两个Si?O?H键,内部通道被连通,增加了比表面积,可以使坡缕石更好地分散在PS基体中;同时,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可与坡缕石上的羟基进行反应,将有机物接枝到坡缕石表面,提高坡缕石和PS之间的相容性问题,这也间接提升了PS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燃导热回收P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称取80份‑100份的回收PS、20份‑30份的回收PC、12份‑16份阻燃剂、3份‑5份硅酸钙晶须、8份‑12份Bi2O3、0.1份‑0.5份抗氧剂、0.1份‑0.3份SEBS‑g‑MAH混合并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料;将得到的混合料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即得到PS复合材料。本技术创新地以八溴双酚S醚和无水碳酸镁进行复配作为主阻燃剂,硅酸钙晶须作为协效阻燃剂来共同提升PS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硅酸钙晶须作为协效阻燃剂,它具有典型的多孔结构,能够催化膨胀成碳,提升PS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韧性吸塑PS复合材料,主要由900~1000份的苯乙烯、30~50份的丁二烯、30~50份的四乙烯基硅烷或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和15~30份的引发剂制备而成。本发明还公开了制备该高韧性吸塑PS复合材料的方法,先分别制备两种不同的胶乳,然后将两种胶乳混合后进行共聚反应,再经纯化和干燥得高韧性吸塑PS复合材料,使新型单体四乙烯基硅烷或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均匀分布于聚苯乙烯基体中,提高PS复合材料的韧性,适宜用于PS吸塑产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孔碳负载金属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将NiMoO4纳米棒和碳源单体在Tris试剂溶液中进行反应,得到NiMoO4/碳源前体;将该NiMoO4/碳源前体煅烧,得到多孔碳负载金属复合材料,其包括:多孔碳载体和负载在多孔碳载体上的镍和碳化钼。本发明方法步骤简单,操作简易,具有方便、快速等特点。在本发明中,多孔碳负载镍和碳化钼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催化电化学产氢产氧及全水分解性能。实验表明,该复合材料作为催化剂在产氢反应中,过电位为0.25V时,其电流密度可达52mA/cm2;在全水解反应中,电位为1.68V时,其电流密度可达10mA/cm2,性能优异,在电催化产氢产氧及全水分解领域应用前景良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高导W-Cu/Lu2O3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高强高导W-Cu/Lu2O3复合材料是由W-Cu复合粉末和稀土氧化物Lu2O3组成,其中W-Cu复合粉末的质量百分比为98-99.5%,余量为Lu2O3;所述W-Cu复合粉末中Cu的质量百分比为20-30%,余量为W。所述W-Cu复合粉末的颗粒尺寸为1-2微米;所述稀土氧化物Lu2O3的颗粒尺寸为1微米。本发明制备的W-Cu/Lu2O3复合材料烧结样相对密度达98.0%以上,抗弯强度达1200-1400MPa,电导率达60.0-65%。本发明W-Cu/Lu2O3复合材料可广泛地应用于超高压电触头材料、电子封装、热沉材料等。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丙烯注塑化学微发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方法,其是由将聚丙烯复合材料与发泡剂混合均匀,注塑采用二次开模工艺,制备聚丙烯微发泡复合材料,其中所述聚丙烯复合材料按照如下重量份数制备聚丙烯57‑63份、滑石粉0.1‑25份、增韧剂0.1‑20份,树枝状大分子母粒2‑10份、抗氧剂0.2‑0.4份、润滑剂0.5‑1份、其他助剂0‑3份制备而成,所述的化学发泡剂是LDPE载体的碳酸氢钠母粒。聚丙烯复合体系的熔体强度通过树枝状大分子特殊的树枝状结构与基体相互缠结调控,发泡后芯层呈现明显的三明治结构,泡孔直径为60μm,泡孔均匀致密,此外也具有隔热隔音降噪,为发展汽车轻量化材料提供一种新的解决途径,可以广泛应用于汽车内饰门板,仪表板等产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氧化锰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是以磷酸二氢锰、三氯化铈、三聚氰胺、埃洛石等为原料制成的一种二氧化锰复合材料。该二氧化锰复合材料可以用于甲醇氧化制甲醛的反应,大大提高了甲醇转化率和甲醛收率。甲醇氧化制甲醛属于去氢氧化,故促进该反应进行的关键就在于如何促进氢的脱除。在制备过程中,前驱体煅烧的过程中,形成丰富孔隙,使得复合材料对甲醇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促进复合材料与反应物甲醇的良好接触,为后续的催化反应提供良好的基础。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磨耐热钛酸钾晶须改性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是由树脂基体100份、碳纤维20份、钛酸钾晶须5~50份、偶联剂0.5~2.5份、抗氧剂0.05~0.5份以及润滑剂0.05~0.5份经混合、挤出制成。本发明以钛酸钾晶须改性碳纤维复合材料,在保持碳纤维复合材料高性能的同时大幅提高复合材料的尺寸稳定性、耐磨性和耐热性,同时钛酸钾晶须的引入可以有效减少碳纤维使用量,降低材料生产成本,大幅缩减成本的同时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材料制备工艺简单,所制备复合材料具有高耐磨、高耐热和优异的尺寸稳定性,制备工艺简单,适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改性纳米三氧化二镧的PE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称取Tris溶液、HCl溶液,搅拌反应,制成Tris‑HCl缓冲溶液;称取Tris‑HCl缓冲溶液、硫酸镁、纳米三氧化二镧、双氧水,浴中反应,过滤后洗涤,直到PH=7,干燥得PDA‑纳米三氧化二镧;称取PDA‑纳米三氧化二镧、香芹酚、乙醇溶液,反应器中水浴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香芹酚‑PDA‑纳米三氧化二镧复合材料,即为改性纳米三氧化二镧;称取PET、改性纳米三氧化二镧以及抗氧剂,混合搅拌,得到混合料;混合料从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得到PET复合材料。本申请的PET复合材料,其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以及力学性能。
一种介孔硅酸铜铁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有机废水处理剂制备技术领域。首先利用二氧化硅和硝酸铁经过超声波辅助水热法制备介孔硅酸铁,然后利用硅酸铁、乙酸铜、氨水经过超声波辅助水热法制备具有介孔结构的硅酸铜铁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用二氧化硅为基底,再分别和硝酸铁,乙酸铜反应,并且在氨水存在的条件下,超声波辅助水热反应合成硅酸铜铁纳米复合材料。并通过XRD和SEM对其组分和形貌进行探究。实验结果表明:初始原料的摩尔比值,水热反应时间的长短会影响实验最终产物的形貌及物相构成;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产物由空心结构转变为核壳结构。制备的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的吸附性能可以达到高于88%的降解吸附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高强度FRP复合材料及其应用,涉及新材料技术领域,该种复合材料由以下原料组成:聚丙烯树脂、叔丁酚醛增粘树脂、罗布麻纤维、水镁石纤维、气硬性石灰、玉米麸质粉、海浮石、相容剂、增韧剂、偶联剂、交联剂。本发明通过对FRP复合材料选用原料及制取工艺的整体性优化改进,大大改善了材料的机械性能以及环境适应性能,应用性显著提升,原料间的协同作用使其在强度、韧性、硬度、保温隔音、抗弯破坏荷载、阻燃耐火性等方面上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应用领域广泛,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能够大大满足市场对新型FRP纤维复合材料的迫切需求,应用前景广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硅‑碳核壳结构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制备硅球外层为二氧化硅的Si@SiO2;在Si@SiO2的表面包覆一层碳酸镁缓冲层,得到Si@SiO2@MgCO3;在Si@SiO2@MgCO3的表面包覆一层碳层,得到Si@Mg2SiO4@MgO@C;处理Si@Mg2SiO4@MgO@C,得到硅‑碳核壳结构的复合材料Si@void@C。本发明还提供了由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可以作为电池的负极,该电池的容量高、循环性能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聚酰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聚酰胺新材料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马来酸酐接枝聚苯醚的制备;氧化石墨烯的表面处理;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聚苯醚接枝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改性聚酰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本发明制备方法通过将聚苯醚接枝到氧化石墨烯上,对聚酰胺进行改性,接枝到聚苯醚上的氧化石墨烯与聚酰胺具有良好的相容性,结合力度高,可以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抗机械冲击性,同时可以有效降低复合材料的吸水率和摩擦系数。
本发明属于高温耐火材料制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新型耐高温建筑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耐高温建筑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以改性氧化石墨和硅石粉为主料,辅以无机纤维、氧化铬绿、无水活性石灰石细粉、二硼化钒、活性氧化镁、鳞片石墨、胶黏剂等,其中氧化石墨好经过改性后阻燃性大大提高,再与上述其他各成分相结合,从而制备出耐高温的建筑复合材料,最高耐热温度达160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电炭黑负载贵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浸没于无水乙醇中的贵金属靶材进行激光熔蚀,得到贵金属纳米颗粒胶体溶液;将所述贵金属纳米颗粒胶体溶液和导电炭黑分散液混合后搅拌,得到导电炭黑负载贵金属复合材料。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简单、快捷、高效。此外,本发明无需使用还原剂和表面活性剂,避免了传统还原剂还原贵金属离子盐时产生副产物污染的缺点,尤其避免了贵金属纳米颗粒表面因吸附活性剂分子而导致催化活性降低的缺陷。根据实施例的记载,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导电炭黑负载贵金属复合材料的质量比活性明显高于商用的导电炭黑负载贵金属复合材料的质量比活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火灾探测器用预警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火灾探测器生产技术领域。所述预警复合材料包括导电芯体和包裹在导电芯体外部的防水层,所述导电芯体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噻吩20‑25份、纳米二氧化钛1‑2份、炭黑10‑15份、纳米铜粉5‑10份、聚氯乙烯3‑5份、乙酸乙烯酯5‑7份、三元乙丙橡胶2‑4份、偶联剂0.8‑1.2份、增塑剂1‑2份、稳定剂1‑2份,所述防水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30‑40份、聚酰胺10‑15份、丙烯酸酯10‑15份、酚醛树脂5‑10份。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不仅能够有效提高预警复合材料的探测和预警速度,灵敏度高,还能有效提高其防水性能,安全性高,预警复合材料整体性能优异,适宜推广。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土工格室的环保型HDPE复合材料。包括该复合材料由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的原料制备得到,碳纤维3‑8,HDPE80‑95,相容剂1‑5;所述相容剂为PE‑g‑MAH,即马来酸酐(MAH)接枝聚乙烯(PE)作为增溶剂。本发明通过采用碳纤维与HDPE在相容剂的作用下制作的HDPE复合材料,由于碳纤维与酸性物质反应产生降解,有助于对采用该环保型HDPE复合材料制得的土工格室进行降解,避免废弃的土工格室污染环境。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净化空气的耐火塑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塑木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可净化空气的耐火塑木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竹屑15‑23份、稻壳13‑21份、甘蔗渣13‑19份、聚磷酸铵7‑29份、废弃聚乙烯泡沫塑料15‑27份、硅藻泥5‑21份、活性炭15‑21份、脲醛树脂12‑16份、氧化钙21‑37份、酚醛泡沫18‑30份、竹炭13‑19份、凹凸棒土15‑23份、阻燃剂0.6‑1.2份、热稳定剂0.3‑0.7份、抗氧剂0.4‑0.8份和相容剂0.7‑1.3份;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原料、(2)粉碎、(3)混合、(4)搅拌、(5)造粒。本发明制得的可净化空气的耐火塑木复合材料具有阻燃和可净化空气的优点。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将化学气相沉积设备抽真空后,将硅源气体和氩气通入化学气相沉积设备中制得硅颗粒;再通入碳源气体和氩气,在硅颗粒表面生成碳包覆层,制得硅碳复合颗粒;将硅碳复合颗粒分散在分散剂中,然后加入碳前驱体和石墨,搅拌混合均匀后,再将分散剂蒸发掉,制得硅碳复合颗粒‑碳前驱体‑石墨混合物;最后加热使碳前驱体分解,制得硅碳复合颗粒‑热解碳‑石墨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硅颗粒较分散,硅颗粒与石墨的结合较紧密,利用复合材料中的碳产物和石墨提高硅的导电性及缓解硅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从而提高硅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合物/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材料包括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特别是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与聚合物间的重量比为0.1~40比100、且两者之间为核壳结构,其中,核为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壳为聚合物,核与壳间以Si-O-C化学键相连接,方法包括用常规法获得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和聚合物的齐聚物,特别是完成步骤如下:(1)将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与聚合物单体的二元酸和二元醇在温度220~250℃、压力0.2~0.4MPa下搅拌80~100分钟,得混合物,(2)于混合物中加入醋酸锑或醋酸锌和齐聚物,在温度260~285℃、压力10~50Pa下搅拌90~150分钟,制得复合材料。它解决了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团聚和有机-无机界面结合力弱的难题,可广泛用于聚合物的无机改性。
本发明涉及光催化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石墨烯基γ-Fe2O3复合材料光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用途。石墨烯基γ-Fe2O3复合材料光催化剂,γ-Fe2O3颗粒附着在石墨烯表面,石墨烯的尺寸分布在1~50μm,γ-Fe2O3颗粒尺寸分布在20~500nm。其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氧化石墨的制备、氧化石墨水合硫酸亚铁插层物的制备和石墨烯基γ-Fe2O3复合材料光催化剂的制备。本发明制备的石墨烯基γ-Fe2O3复合材料光催化剂具有高的载流子传输率、大的比表面积和低的禁带宽度,使其具有极高的光催化降解有机物的活性,比纯γ-Fe2O3颗粒的光催化活性高出86%以上,且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能够多次重复使用,在光催化降解过程中不会引起二次污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钼酸镍柔性薄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作为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应用。制备方法:将可溶性镍盐溶于蒸馏水中形成溶液A;将可溶性钼酸盐加入溶液A中搅拌,获得溶液B;将一定尺寸大小的碳纳米管薄膜放入溶液B中,后将溶液放入反应釜进行水热反应。反应后取出薄膜材料,清洗干燥并在惰性气氛下退火以获得负载于碳纳米管薄膜上的钼酸镍纳米片柔性复合材料。本发明钼酸镍纳米片负载于碳纳米管薄膜上柔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对环境无污染。该柔性复合电极材料具有高的导电性、高放电比容量以及良好的循环稳定性,更为重要的,该复合材料在组装电池时无需使用粘结剂且进一步扩展了高容量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选择。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有序编织结构的细菌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水凝胶进行处理,得到若干长条状的水凝胶;所述水凝胶选自细菌纤维素水凝胶和细菌纤维素复合材料水凝胶中的一种或两种;B)将所述若干长条状的水凝胶进行有序编织;C)将步骤B)得到的水凝胶进行压缩,得到具有有序编织结构的细菌纤维素复合材料。按照上述方法,本申请得到了一种具有低热膨胀率、轻质高强高韧的细菌纤维素复合材料。
本发明非晶碳管/四氧化三铁电缆式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征是按高压釜容积将5.0-100.0G/L二茂铁和150.0-800.0G/L干冰密封于高压釜中,升温至350-450℃,保温不少于800分钟,冷却至室温,即得到产物;其内芯为直径30-50NM的四氧化三铁连续单晶纳米线,与外覆的碳纳米管管壁紧密相接,形成同轴电缆式结构;外层碳纳米管直径40-120NM,壁厚5-40NM,长度2-20ΜM,碳纳米管的管壁为非晶石墨结构;将0.1-0.5G/L上述产物加入浓度为5.0-20.0G/L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环戊酮溶液中,超声分散后置于场强为0.16-0.20T的平行磁场中至聚合物固化,可得固定在聚合物中的非晶碳管/四氧化三铁电缆式纳米复合材料的取向排列结构。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聚酯醚弹性体/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包括以下组分和重量份数:0.5-10份改性碳纤维、78份对苯二甲酸二甲酯、50-100份小分子二醇、78份大分子二醇、0.0078-0.078份酯交换催化剂、0.0078-0.078份聚合催化剂、0.078-0.78份光稳定剂和0.078-0.78份抗氧剂。本发明还公开了该聚酯醚弹性体/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酯交换和聚合两个阶段。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由于碳纤维经强酸氧化处理以及原位聚合过程中体系粘度较低和剧烈的机械搅拌,使得碳纤维在体系中分散均匀,较低的碳纤维填充就能达到较好的导电性能,极大地拓宽了聚酯-醚类弹性体的应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纳米复合材料生产的压制装置,包括用于纳米复合材料生产压制时的加热机构、用于对纳米复合材料生产进行输送的输送机构、支撑辊,所述输送机构位于所述加热机构两侧,所述支撑辊位于所述输送机构内侧,还包括用于对纳米复合材料生产时进行压制的辊压机构,所述辊压机构包括辊压气缸、辊压架、弹簧架、上压辊、下压辊,所述辊压气缸位于所述加热机构上方。本实用新型利用辊压气缸推送阶梯型辊压架上弹簧架来对上压辊进行支撑,通过六组上压辊和下压辊来对复合材料进行逐级的压制成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六价铬处理的新型纳米复合材料喷淋装置,包括储液箱和插销,所述储液箱的内底部设置有液泵,所述连接软管绕制在绕杆上,所述连接软管贯穿套筒与出液管道相连接,所述出液管道的顶部卡合连接在卡板上。该应用于六价铬处理的新型纳米复合材料喷淋装置,拧下孔塞后可向储液箱内通入碳凝胶负载纳米铁镍双金属复合材料和水,之后螺旋柱旋转,方便将碳凝胶负载纳米铁镍双金属复合材料与水充分的混合在一起,之后储液箱内的液体可在液泵的作用下依次经过连接管道、连接软管、出液管道和喷头喷出,碳凝胶负载纳米铁镍双金属复合材料可还原并固化六价铬离子,具有良好的亲水性,且体积较小,故可以水为媒介,完成治理任务。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安徽合肥有色金属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