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PBS‑木纤维复合泡沫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以聚乳酸、PBS、杨木粉、碳酸氢钠、过氧化二异丙苯、纳米碳酸钙、KH550、聚磷酸铵、三聚氰胺、可膨胀石墨、包覆红磷、丙烯酸溶液等为原料。用丙烯酸溶液、KH550/乙醇溶液对杨木粉进行浸泡处理,改性后的木纤维在基体中的分散性好,相容性高,与基体的界面结合性能得到改善;且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韧性,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用三聚氰胺对聚磷酸铵进行活化改性处理后,再与可膨胀石墨、包覆红磷混合球磨,相互间存在协同作用,得到复合阻燃剂,用于提高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
本发明属于纸藤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水防霉纸藤加工方法,包括原料的加工制备,抄造制纸后卷制得到螺旋绳体,其原料包括半纤维素含量为1‑2%的纸浆混合料、等规度为95.0‑96.3%的聚丙烯树脂、含有硅烷氧基的有机硅树脂、超细粉碎硅灰石和砒砂岩复合材料、助剂。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能提高产品的耐磨性,加强与有机基体间的相互作用,复合材料具有相比白炭黑更好的补强效果;纸浆混合料的制备分子量较低,与超细粉碎硅灰石和砒砂岩复合材料协同作用,能改善纸浆的干燥性和滤水性能,进一步提高所得产品的耐水性;在产品制备过程中无污染,所得产品具有较高的韧性和综合强度,不易霉变,防污耐水性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回收的透明高阻隔性复合膜,所述复合膜包括A薄膜基层、涂布阻隔层、印刷B薄膜复合层组成,所述A薄膜基层是以塑料薄膜或纸为基材,所述涂布阻隔层为PVA高阻隔涂布液膜层,所述印刷B薄膜复合层为纳米复合材料包装层;所述PVA高阻隔涂布液膜层是由聚乙烯醇及聚乙烯醇合金组合形成的含有大量羟基的聚合物涂布液膜层;所述纳米复合材料包装层是用晶粒尺寸为1‑100rim的单晶或多晶体与其他塑料包装材料复合制成的复合包装材料层。采用本技术方案,复合膜阻隔性能优越,复合膜可以回收再利用,同时生产成本较现有阻隔性复合材料降低40%左右。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良好抗划伤性能的PC桶,涉及塑料技术领域,将中制备的改性碳纤维粉与步骤(1)中干燥后的聚碳酸酯树脂按5‑8:70‑80的质量比例添加到高速混合机中混合至均匀,然后再添加到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再将粒料在100℃下干燥5小时后,添加到注塑机中注塑成型,即得;本发明通过添加经过改性处理后的碳纤维粉改善了PC的耐划伤性能,这是因为碳纤维粉是一种刚性粒子,粒径一般为5μm,将碳纤维粉加入到复合材料中,可起到成核剂的作用,同时碳纤维粉的分散性能好,在复合材料中均匀分散,改善复合材料的结晶状态,提高复合材料的表面硬度;从而提高了材料的表面耐划伤性能。
本发明公开基于碳纳米管‑富勒烯复合材料的非酶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方法及应用。传感器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多壁碳纳米管(MWCNTs)的预活化;(2)多壁碳纳米管与锌卟啉富勒烯(ZnP‑C60)的复合材料(MWCNTs‑ZnP‑C60)的制备(3)借助四辛基溴化铵(TOAB)唤醒MWCNTs‑ZnP‑C60电化学活性,将其修饰于玻碳电极表面(GCE),构建非酶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TOAB/MWCNTs‑ZnP‑C60/GCE)。本发明利用ZnP‑C60为电子中间介体,以MWCNTs为电子转移促进剂,以TOAB为中间介体ZnP‑C60的电子唤醒剂,三者协同作用,制备成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活性的MWCNTs‑ZnP‑C60纳米复合物,在TOAB膜内,构建具有优良电催化性能的非酶电化学传感器,并应用于亚硝酸盐的检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菌防臭的珍珠抗菌纱制备方法,该珍珠抗菌纱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粘胶纤维90‑95份、珍珠粉2‑7份、构树汁0.05‑0.1份、花类中药材除臭剂3‑10份、膨胀蛭石‑纳米银复合材料2‑3份、分散剂余量;通过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驱动第二转轴转动,使得第二磨盘对初步研磨后的物料进行精细研磨,将碾磨后的膨胀蛭石‑纳米银复合材料颗粒控制在50‑70纳米,通过双重研磨,提高研磨效果,做到膨胀蛭石‑纳米银复合材料颗粒均在50‑70纳米之间,避免传统研磨机只能进行单次研磨,使得膨胀蛭石‑纳米银复合材料颗粒直径差别较大,而导致材料的浪费,影响抗菌纱的抗菌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弹耐磨再生塑料瓦及其制备方法,该种高弹耐磨再生塑料瓦,包括钢制瓦坯和复合材料层,所述复合材料层覆盖在钢制瓦坯上表面;其中,复合材料层包括中间层和改性塑料,中间层包括金属丝骨架,改性塑料复合在中间层内,中间层厚度为复合材料层整体厚度的1/2‑1/3;由如下步骤制备:步骤S1、钢制瓦坯预处理,步骤S2、金属丝骨架制备,步骤S3、制备复合材料层,步骤S4、使用热压焊接设备焊接复合材料层和钢制瓦坯;本发明属于塑料瓦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利用再生聚四氟乙烯废料,解决了弹性塑料瓦原材料价格昂贵的问题,通过对弹性塑料瓦材料进行改性处理,解决了弹性塑料瓦耐磨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属于仿生鱼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高分子绝缘树脂复合材料制备仿生鱼饵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1)将尼龙6与细化处理后的玻璃纤维、偶联剂、抗氧剂混合均匀,通过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混合挤出、经拉条后水冷、切粒、干燥,得到复合物M;(2)将复合物M与石墨烯混合均匀后下料至双螺杆挤出机中,经拉条后水冷、切粒、干燥,得到改性尼龙6颗粒;(3)将改性尼龙6颗粒加入到密炼机中,密炼处理后,熟化处理,再模压处理,得到仿生鱼饵;本发明不仅提高了玻璃纤维在尼龙6树脂中的分散效果,还改善了其在尼龙6树脂中的自润滑性,避免了仿生鱼饵的塑料外壳在多次使用后产生裂纹的问题,提高了仿生鱼饵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雾霾的复合材料,涉及空气过滤材料技术领域,包括有外表层和内表层,且通过设有吸附层和过滤层,使得吸附层通过活性炭吸附层和静电吸附层,对空气中的细小颗粒以及异味进行吸附过滤,且在吸附层的一侧设有抑菌层,使得吸附层吸附雾霾中的细小颗粒进行抑菌,避免细菌滋生,导致本实用新型污染,且设有过滤层,进一步对空气进行过滤,提高过滤效果,且设有抗拉伸层,抗拉伸层由尼龙纳米纤维成和PET纤维骨架层组成,且尼龙纳米纤维层有交织的第一尼龙丝和第二尼龙丝组成,大大的提高本实用新型横向和纵向的抗拉伸效果,便于使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植物纤维复合材料用造粒装置,包括工作仓,所述工作仓的内腔底侧右部固定安装有导坡,所述导坡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贯穿开设有通槽,所述挡板的左侧活动连接有移动架,所述移动架位于通槽的上侧,所述移动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若干裁切刀,相邻的所述裁切刀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工作仓的左侧下部固定安装有下料斗,所述工作仓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进料斗,本实用新型涉及木塑加工领域,通过间隔的裁切刀对其进行造粒处理,造粒均匀且效果较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纺织布制造设备,包括剑杆织机本体,剑杆织机本体的内侧壁上固定有导轨板,导轨板的上端面开设有导轨滑槽,导轨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移动滑块,导轨滑槽的内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限位滑槽,移动滑块的两侧均固定有配合限位滑槽使用的限位滑块,移动滑块的上端面固定有飞梭,移动滑块的两侧均设置有拉动带;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导轨板、导轨滑槽的配合,使移动滑块和拉动带可以在导轨滑槽内移动,减小导轨板侧壁对拉动带的摩擦,从而减小了对拉动带的磨损,降低拉动带的损坏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线轮用玄武岩纤维、石墨复合材料制粒装置,属于制粒技术领域,包括螺杆挤出机,所述螺杆挤出机的右侧端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下方设置有两组造粒机构,所述造粒机构的外部设置有冷却室,所述冷却室与螺杆挤出机连通,所述冷却室的底部设置有冷水槽,所述螺杆挤出机的上方左侧有连通的混合筒,本发明通过两组第三电动机带动转动杆进行顺逆转动,其中左侧的转动杆进行顺时针转动,右侧的转动杆进行逆时针转动,从而使两组成型模具的槽孔闭合充满塑化流体,随着转动,成型后的颗粒落入冷水槽冷却,此方式减少了传统先进行细条冷却再进行卷取,卷取过程中细条断裂等一系列步骤及弊端,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强度植物纤维复合材料组合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柜子,所述柜子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抽屉,所述柜体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若干架板,所述抽屉上转动连接有玻璃板,所述玻璃板的右端端固定连接有边架,所述边架的两端转动连接有支腿,本实用新型涉及木塑领域,结构简单,方便实用,能够切换桌子和柜子的模式,节省空间,易于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续成型海洋生物质复合材料的装置,包括顶部设有加料口的料筒,所述料筒的底部通过密封板封闭,且密封板上设有出料口,所述料筒的上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倒锥形下料部,所述下料部的底端连接有位于料筒下部的下料管,下料管与出料口相对应,所述下料管和下料部内通过搅拌杆安装有螺旋搅拌桨,所述搅拌杆的顶端与设置于料筒顶部的电机转轴固定连接,电机用于驱动搅拌杆带动螺旋搅拌桨转动;所述下料部下方的料筒内壁上还设有出风口和进风口,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可进行线型海洋生物质材料的连续成型,且成型后的海洋生物质材料结构强度好,粗细均匀,耐用性好。
一种用改性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制作轮船用缆绳的方法,涉及轮船用缆绳编织技术领域,由熔软剂、瓶片PT、柔软剂、氨基硅油乳液、尼龙丝、抗紫外线剂、抗盐碱剂、天然橡胶、碳纳米管、碳酸镁和硅酸钙制备、编织而成。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编织的缆绳不仅具耐磨耗、使用寿命长、抗腐蚀性能良好,而且还具有优越的抗盐碱性能和抗紫外线能力,对于远洋作业的使用有很好的效果,并且本发明中所用到的涂覆助剂也经过特殊研制配比而成,具有卓越的防水、抵抗海水的侵蚀的作用,对缆绳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本发明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汽车复合材料板簧及其制造工艺,包括卷耳、主体、防撞层和加强层;本发明中通过在主体的外部设置有加强层,由于设置的加强层本身的强度较高,且为整体式的结构,进而在板簧局部受到撞击时,撞击力作用在加强层上,能够承受局部的冲击力,并且将局部的冲击力转换成加强层内部的拉力,进而将局部的冲击分散到较大的区域内,防止在局部撞击的的瞬间出现应力的集中,避免了板簧主体的损伤,增加了板簧承受的局部冲击的能力;同时通过在加强层的外侧设置柔性的防撞层,进而在受到冲击时能够通过自身的变形,进而吸收部分的冲击力,进一步的降低了局部冲击造成板簧损伤的风险。
本发明涉及仿真花卉的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能够提高仿真花卉着色性能的复合材料,按照重量份计由以下成分制成:高密度聚乙烯100‑110份、松木粉25‑30份、无机钛白粉2‑3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偶联剂8‑10份、三乙醇胺15‑20份、液体石蜡12‑15份、有机硅藻土5‑10份、油酸4‑6份、水30‑40份,采用高密度聚乙烯与松木粉进行复合,木纤维和颜料分子均匀吸附,填充在高密度聚乙烯结构中,不仅提高了色母的分散性,而且还提高了仿真花卉的力学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发明涉及一种淀粉填充PLA‑PBAT全生物降解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膜包装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原料的重量份组成如下:淀粉20‑30份、PLA10‑20份、PBAT 60‑70份、长链烷基双键硼化物6‑10份、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4‑6份、抗氧化剂0.5‑1.5份、增塑剂0.5‑1.5份、润滑剂0.5‑1.0份。本发明考虑PLA、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优异的可降解性能,以及淀粉的生物降解特性,通过长链烷基双键硼化物、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二者作为交联剂的交联作用,形成稳定的交联共混物体系,其中长链烷基双键硼化物具有耐高温、环境友好、性能稳定的优点,添加后能显著改善PLA、PBAT与淀粉基的混合效果,尤其是与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联用,克服了淀粉与PLA、PBAT直接混合的缺陷,改善了力学性能,吹膜的品质高。
本发明提供一种木塑复合材料制作家具生产系统,包括侧杆送料组件,侧杆送料组件中的多个侧杆送料架在圆环送料组件配合驱动组件的作用下,侧杆送料架能够同时由外向内收拢并将多个需要固定安装的侧杆同时输送至组装工位并搭靠在花架圆环组的外侧,这样一来能够保证多个不规则形状的侧杆也能够准确无误地处于待固定的位置,避免侧杆在安装的过程中出现歪斜,从而影响产品的成型效果,解决了由人工组装侧杆时,容易导致侧杆发生歪斜且侧杆大多为不规则形状,不利于自动化组装的问题。
本发明涉及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草本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塑料25‑35份、纤维粉35‑55份、草本粉10‑30份、硼酸锌3‑5份、雄黄2‑4份、偶联剂3‑8份、润滑剂1‑3份、抗氧剂0.4‑1份、光稳剂0.4‑2份。有益效果:本发明充分利用我国的草本中药资源,开发了一种用于装修的草本木塑材料。在实现零甲醛释放的同时,赋予装饰材料抗菌防蚊的功能,能够为居民带来更绿色安全的居住环境。
本发明属于塑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热稳定性PVC复合材料,由以下原料制成:PVC、松脂、单硬脂酸甘油酯、普鲁兰多糖、氨基磺酸钠、聚酰胺树脂、热稳定剂;所述的热稳定剂,由以下原料制成:硅藻土、碳化锆、氮化钛、壳聚糖、新鲜桑叶、新鲜玉米叶、水;用内在稳定性较大的其他基团置换Cl原子而起到稳定作用,与PVC分解释放出来的HCl反应生成配合物,减少HCl对PVC降解的催化作用,大幅降低PVC的热降解反应活性,对PVC活性氯的配位遏制了HCl脱除反应,大幅提高PVC脱出HCl的活化能,配体对共轭双烯的环加成反应遏制共轭链的进一步扩展,从而阻止PVC的进一步热降解,使得PVC具有极高的热稳定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类石墨烯与共价有机框架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电极材料是基于类石墨烯与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复合制备而成。本发明还提供了其制备方法。经过该复合电极材料在不同电流密度下的恒流充放电测试表明,本发明的超级电容器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比电容和倍率稳定性。因此,这种新型类石墨烯与共价有机框架电极材料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PVA/生物基复合材料制备农用地膜的方法,涉及农用地膜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环氧丙酸酯淀粉的制备;(2)共混料的准备;(3)农用地膜的成型。本发明通过对淀粉的酯化改性制得环氧丙酸酯淀粉,再以PVA作为主料,协以增塑剂、抗氧剂和防紫外线剂制得农用地膜;所制农用地膜综合了合成高分子材料和天然高分子材料的优势,通过生物基材料的添加来优化农用地膜的生物可降解性能,同时所制农用地膜还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候性能,满足目前农用地膜的使用要求。
一种无卤阻燃长玻纤增强PA6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尼龙6 30‑60、长玻纤20‑40、DOPO(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12‑16、抗氧剂0.5‑1、相容剂5‑10、三嗪成炭剂3‑5、协效剂1‑5、成核剂0.5‑1、紫外线吸收剂0.5‑1、表面活性剂0.5‑1、增粘剂1‑4、扩链剂1‑3、纳米二氧化钛0.5‑1、纳米级陶粒粉0.5‑1、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3。本发明组分较为简单,配比合理,通过加入成核剂、增粘剂,可使聚合物异相成核,改进材料的刚度、耐磨性和加工性能,从而改变聚酯的特性粘度、熔点及其分子链结构,提高PA6熔体的品质,增强PA6材料的整体强度。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竿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绝缘复合材料制作新型高性能鱼竿上胶中试装置,所述机台上设有上部开口的胶槽,胶槽口部设有上胶辊,上胶辊两侧间隔的设有刮胶辊,刮胶辊连接到机台,所述上胶辊上方设有导轨,导轨下方设有与导轨滑动连接的电动推杆,电动推杆底端连接压板,压板一侧设有与压板配合的刮刀,上胶辊侧端设有厚度检测器。本实用新通过电动推杆带动压板在轨道上移动,使得刮刀对压板底面粘着的胶液来刮除,使用方便,大大节省了人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着色聚丙烯73‑85份、硫基松香改进剂12‑14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6‑8份、聚磷酸铵1‑2份、纳米碳酸钙1‑2份。本发明制备的着色聚丙烯中含有大量的酚羟基并且支链上接枝的直接染料上含有氨基还有羧基,同时硫基松香改进剂中含有羧基,能够在高温熔融状态写通过氢键作用结合,进而使得硫基松香改进剂负载在着色聚丙烯表面,并且松香本身具有较高的耐高低温性能,经过在松香中引入硅氧键后,由于硅氧键的键能高,进一步增强了松香的耐高低温性能,由于松香负载在着色聚丙烯表面进而对着色聚丙烯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提高了着色聚丙烯的耐高低温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注塑鱼线轮的耐磨增强自润滑尼龙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尼龙20‑80、玄武岩纤维10‑40、石墨0.5‑5、硅烷偶联剂1‑8、工程塑料5‑20。本申请以玄武岩纤维为增强材料,以石墨为自润滑剂,以尼龙为基体树脂,通过熔混复合造粒(将硅烷偶联剂在水中水解形成硅醇,与纤维表面的羟基经过脱水反应后形成牢固的氢键,以改善纤维与基体树脂之间粘结作用),可以制备耐磨增强自润滑尼龙复合新材料,由于加入石墨、玄武岩纤维等功能性材料,破解了基体的粘性,摩擦生热的温度基点提高,制品具有轻质、增增、防腐防锈、耐磨、自润滑特性,优于不锈钢、铝合金,可替代金属用于休闲鱼具中的鱼线轮等模压成型。
一种一步法制备的无卤阻燃长玻纤增强PLA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聚乳酸30‑60、玻璃纤维20‑40、DOPO 8‑10、抗氧剂0.5、扩链剂3‑5、增韧剂5‑10、三嗪成炭剂3‑5、协效剂1‑5、过氧化二异丙苯0.02‑0.1、结晶促进剂0.5‑1、高分子成核剂0.5‑1、增粘剂1‑4、硫酸钙晶须2‑3、润滑剂0.5‑2、纳米碳化硅1‑3、石墨烯微片0.01‑0.05、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3。本发明组分较为简单,配比合理,通过加入成核剂、增粘剂,可使聚合物异相成核,改进材料的耐高温性能、耐磨性和加工性能,从而改变聚酯的特性粘度、熔点及其分子链结构,提高PLA的品质,增强PLA材料的整体强度。
一种无卤阻燃长玻纤增强PET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30‑60、长玻纤20‑40、DOPO 9‑13、增粘剂1‑4、抗氧剂0.5‑1、扩链剂1‑3、增韧剂5‑10、三嗪成炭剂3‑5、协效剂1‑5、硬脂酸镁0.5‑1、纳米二氧化钛0.5‑1、纳米级陶粒粉0.5‑1、氧化锑0.5‑1、抗菌剂0.5‑1、抗静电剂0.5‑1、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3。本发明组分较为简单,配比合理,再聚合过程中加入扩链剂、增粘剂,能够促进PET形成所需合适长度的分子链,从而改变聚酯的特性粘度、熔点及其分子链结构,提高PET熔体的品质,增强PET材料的整体强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环保可降解改性复合材料仿生鱼饵,包括仿真饵体,所述仿真饵体为青蛙形状,仿真饵体外部设置有导液口,导液口端口处连接有密封塞;所述仿真饵体内部设置有蓄料腔与导液通道,导液通道将导液口与蓄料腔连通,蓄料腔内设置有马达震动装置与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电源模块、控制模块与无线接收模块,电源模块、控制模块分别与马达震动装置电性连接;所述蓄料腔外表设置有若干释料孔,仿真饵体外表设置有若干气味发散孔,释料孔与气味发散孔之间形成一个混合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实用性强等优点,通过震动的方式将液体香料由气味发散孔发散,达到诱鱼的效果。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安徽阜阳有色金属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