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提供一种耐热低气味本体AB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各组分及质量百分组成为:本体ABS余量,耐热剂5‑20%,润滑剂0.5‑2%,抗氧剂0.1‑1%,气提剂0.5‑2%。在本体ABS反应结束后,在挤出造粒前,将耐热剂经塑化机熔融后,与本体ABS一起送入可气提的挤出机,然后熔融挤出、造粒得到产品。塑化机的规模为挤出机0.05‑0.2倍。该方法制备的ABS树脂产品的气味等级达到3级以下,COD值达到50ppm以内,耐热温度达106‑120℃。该方法制备的耐热低气味ABS树脂,生产成本较低,且其具有较高的耐热性、低气味性,可应用在汽车内饰件中。
本发明涉及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预浸带边角料利用方法,在预浸料生产过程中,将此种边角料打成卷,再通过缠绕机,将其紧密缠绕在需要长度、宽度的铁板上,后将此种预浸带边角料缠绕板放在热压机中压制成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边角料的预浸料片材,将其横纵铺叠在热压机上压制成板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利用生产的边角料进行再生产,避免了浪费,节约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密度复合材料降噪隔音板,包括壳体和填料,所述填料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是由穿孔板、隔音挡板和两侧堵板组成的中空腔体;所述填料包括低密度填料层,以及依次设置的中密度填料层和高密度填料层,所述低密度填料层与所述穿孔板内侧接触,所述高密度填料层与所述隔音挡板内侧接触。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安装拆除简便、隔音降噪效果良好、制造工艺简单、实用性强。
本发明属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MoS2基多元过渡金属硫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利用具有独特纳米结构的MoO3作为前驱物,经过水热反应和化学气相沉积两步过程即可制得MoS2基多元过渡金属硫化物。所得样品具有二维纳米片有序堆叠的三维结构,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导电性和化学稳定性和物理稳定性。作为电催化剂,具有很好的析氢反应和析氧反应催化活性,可以作为电解水装置催化剂。另外本发明中MoS2基多元过渡金属硫化物制备方法简单,通过调整前驱体制备方法可以调整MoS2基多元过渡金属硫化物纳米结构,且适用于多种过渡金属硫化物,原料价格低廉、来源广泛、制备简单、过程重复性好。
一种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的氮掺杂空心碳球/MOF基多孔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制备领域。该方法将聚苯乙烯PS小球溶液分散到去离子水中,加入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和盐酸多巴胺,持续搅拌后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得到产物。然后将产物分散到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再加入六水合硝酸锌和苯并咪唑,反应一段时间后,将得到的样品在惰性气体保护下高温下处理一段时间,即可得到氮掺杂空心碳球/MOF基多孔炭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原料丰富,成本较低;空心碳有利于电解液的存储并提供相应的传输通道,而以微孔为主MOFs多孔碳则可以提供大量的电荷存储位点,二者复合可以有效提升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稠油油田注蒸汽热采过程中改善注汽热采效果的注汽井高分子复合材料球选堵工艺。该工艺包括工艺模拟和现场实施两个阶段,现场实施又分为工艺流程准备和投球选堵施工两个步骤。利用此种工艺可以将特制的高分子复合材料球有选择地封堵注汽井高渗透层的射孔孔眼,使蒸汽注入中低渗透层,达到有效开采中低渗透层内稠油、提高稠油采收率的目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管材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将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预浸带加热熔融,再经缠绕装置缠绕同时采用轧辊冷却压制成型,得到中空结构的管材。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容易、管材可直接成型、成型容易、成型周期短;所制得的管材产品具有成本较低、强度较高、抗冲击性能较好的优点,与传统的木质底座容易老化和金属管材易被腐蚀的缺点相比,由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预浸带制成的管材(方管或圆管)具有较好的抗老化、抗腐蚀以及抗冲击性能。
一种基于石墨烯/二氧化锡量子点复合材料的NO2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气体传感器技术领域。所述的NO2传感器为旁热式结构,包括镍镉合金加热线圈、Al2O3陶瓷管、敏感层、Pt导线和两个金电极,镍镉合金加热线圈位于Al2O3陶瓷管的内部,用于加热NO2传感器;两个金电极位于Al2O3陶瓷管的表面,每个金电极均与Pt导线相连接,通过测量不同气氛中两条金电极间的直流电阻阻值实现测量NO2浓度的功能;敏感层包裹在Al2O3陶瓷管外侧,并完全覆盖两条金电极。本发明利用复合材料的协同效应,使敏感材料兼具高比表面积及尺寸效应,制备高性能NO2传感器;通过改变石墨烯与二氧化锡量子点的比例,可以对传感器的敏感特性进行调控;本发明制备的传感器在环境监测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涉及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阻燃预浸带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而成:改性树脂45-55%、连续纤维55-45%。本发明以含有阻燃剂、接枝剂、玻璃微珠和其他助剂的树脂与浸润剂处理过的连续纤维为原料,通过合理的纤维分散、树脂浸润以及复合辊压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克服了阻燃树脂由于流动性差造成的浸润困难的问题,生产出来的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预浸带不仅具有极高的强度、模量和冲击性能,而且具有阻燃特性,阻燃级别可以达到UL94?V0级。
本发明提供一种原子级分散的过渡金属氧化物/SiO2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首先,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加入水中,升温搅拌后调整反应体系温度至室温,加入氨水、金属氧化物前驱体、正硅酸四乙酯,得到反应液。其次,将反应后的反应液离心分离去除液相,得到固相。最后,对固相进行煅烧处理,得到产物。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过渡金属氧化物/SiO2复合材料能够作为氧化脱硫催化剂,应用到以氧气为氧化剂的模拟油的氧化脱硫过程中。本发明的原子级分散的过渡金属氧化物/SiO2作为氧化脱硫的催化剂,制备工艺简单,条件温和;使用氧气作为氧化脱硫过程的氧化剂,成本低廉,适合于大规模工业生产。
一种超级电容器用立方形铁基羟基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极材料技术领域。该立方形铁基羟基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尺寸为360nm~540nm,电化学比容量达到596~688F/g。制备方法为:首先,称取一定量的金属铁源、Na2SO4和GO于100mL烧杯中,随后加入一定量的去离子水,磁力搅拌,放入烘箱一定温度下反应一段时间,待冷却至室温后用去离子水抽滤洗涤至中性,冷冻干燥得到产物。本发明立方形铁基羟基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具有制备方法简单,低成本的特点,石墨烯诱导了均匀的立方形羟基氧化铁的形成,实现了立方形羟基氧化铁和石墨烯的协同效应,结合了二者高比容量和良好导电性的优势。
一种亚纳米簇过渡金属氧化物/MCM‑41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纳米催化及环保技术交叉领域。该方法在制备过程中加入过渡金属氧化物前驱体,煅烧得到亚纳米簇过渡金属氧化物/MCM‑41。制备得的复合材料中MCM‑41载体为椭球型;粒径为50~500nm,孔径为2~3nm;亚纳米簇过渡金属氧化物高度分散,粒径在0.1~2.0nm。制备得的复合材料作为非均相催化剂,应用到二苯并噻吩为脱硫对象的模拟油体系中的氧化脱硫过程,可以实现室温条件下以叔丁基过氧化氢作为氧化物的催化氧化脱硫。本发明制备亚纳米簇过渡金属氧化物/MCM‑41工艺简单、安全;能够提高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氧化脱硫活性,作为氧化脱硫催化剂可以实现室温氧化脱硫,具有良好的可重复使用性。
本发明属于新型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芳纶纤维增强醚型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应用,复合材料包括如下组分:丁腈橡胶30‑60%、氯醚橡胶5‑30%、活性剂1‑10%、防老剂1‑5%、补强剂20‑45%、操作性能助剂2‑10%、定型剂1‑5%。本发明提供的材料具备优异的密封性能和抗恶劣环境的性能,为石油钻采领域密封件提供了一种更优异的材料选择。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地板及其制备方法和设备。所述的热塑性复合材料地板,由热塑性树脂和沿地板水平方向呈层状平行分散在热塑性树脂中的连续纤维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容易、地板可直接成型、成型容易、成型周期短;并且与传统的实木地板和木塑复合地板易变性不耐磨损等缺点相比,本发明得到的地板耐变形性更加优异,无永久形变的产生、耐久性更好、具有很好的耐候性和耐腐蚀的能力。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式复合材料衬套泵,包括有泵筒体及其衬套、空心柱塞体及其表套、进出油反尔座、进出油反尔球、进出油反尔罩、进出油反尔接头。其特点是所说的空心柱塞体上装有用氧化铝或氧化铝和氧化锆复合材料制成的表套。本衬套泵的泵筒体及其衬套、空心柱塞体、进油反尔座、出油反尔座、进油反尔座接头和出油反尔座接头,同样可以采用氧化铝或氧化铝和氧化锆复合材料制成。本衬套泵采用管式结构,泵筒体的衬套和柱塞体的表套作为滑动摩擦面,具有很强的防沙磨和抗沙磨能力,其运行使用寿命较之现有各类抽油泵同类部件,可提高使用寿命5倍以上。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向连续纤维增强聚丙烯抗菌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聚丙烯树脂为30~50份、连续纤维为50~70份、抗菌剂0.5~1.5,抗氧剂1010为0.5份、抗氧剂168为1.5份、相容剂为4份。本发明的抗菌复合材料为环保型材料,不仅具有非常高的力学性能而且具有抗菌作用。另外,本发明的双向连续纤维增强聚丙烯抗菌复合材料价格相对也较低廉。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领域,涉及一种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废料回收利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回收的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进行切割处理;洗涤,干燥;粉碎;将纤维增强树脂预浸料或纤维织物通过牵引和多个金属辊进行辊压;将粉碎料放置于辊压后的预浸料或纤维织物上,在其表面放置一层预浸料或者纤维织物;通过牵引,将粉碎料与预浸料或织物加热,辊压压平;经冷却卷取或切割。本发明方法设备简单,价格低廉,工艺要求不高,可达到低能耗高效率。将连续纤维制品制成连续纤维与长纤混合制品,性能降低小,且其中多数物料为回收料,在经济上以及环境上都有可观的效益。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层层自组装的二维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方法将离子液体加入基底分散液中,在分散液中引入金属源和硫源后进行水热反应,得到的材料经洗涤、真空干燥、煅烧后,得到金属硫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金属硫化物/MXene复合材料或金属硫化物/石墨烯/Mxene复合材料。离子液体起氧化石墨烯层和MXene层的稳定剂及诱导二维金属硫化物层层地自组装在石墨烯和MXene纳米大片层上的结构导向剂的作用。本发明缓解了金属硫化物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大量堆聚、导电性差和体积膨胀的缺点,在电化学测试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同时该方法简单可靠、工艺重复性好、可操作性强。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加工领域,涉及一种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改性树脂45-55份,连续纤维45-55份。与现有技术比,本方法克服了树脂的流动性以及和纤维的浸润性,生产出的预浸料不但强度高,而且具有良好的阻燃性以及抗静电性,具有更高的适用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塑料技术领域。本发明聚丙烯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以聚丙烯和聚乙烯的质量为100份计算,各组分的质量含量为:聚丙烯90~97份,聚乙烯3~10份,增韧剂3~8份,成核剂0.2~0.4份,抗氧剂0.3~0.5份,光稳定剂0.2~0.5份,吸酸剂0.2~0.4份,改性剂0.1~0.3份。本发明聚丙烯复合材料透明度高、韧性好、还具有较高的热变形温度、优异的表面光泽度和良好的刚韧平衡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的连续纤维混合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增强填料35-60,热塑性树脂35-60,助剂0.5-5,所述增强填料为混合纤维,所述混合纤维包括55-95wt%的无机纤维和5-45wt%的有机纤维。本发明采用连续无机纤维与高性能有机纤维混合增强热塑性树脂基体的方式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综合了多种不同纤维的优点,得到一种轻质、高强度、高模量,特别是抗冲击和耐疲劳性能有明显提高的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少量价格昂贵的高性能有机纤维与无机纤维混合,能够在有效降低成本的基础上达到更好的增强效果,满足材料更高的使用要求。
本发明属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特殊结构金属化合物/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为:使用固态ZnO与2‑氨基对苯二甲酸反应得到金属化合物/碳前驱体,通过合成过程原位引入其他金属盐,最后高温煅烧得到一种特殊结构金属化合物/碳复合材料。本发明所得复合材料是由空心的二维纳米片堆叠而成的三维微米球,碳材料作为主体材料,在其上负载有均匀的金属化合物纳米颗粒,其特殊结构能够有效提升此类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导电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空二硫化钼‑聚苯胺“海胆”状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该中空二硫化钼‑聚苯胺微球粒径为1~3μm,比表面积为66m2/g,主要由暴露{100}和{110}晶面的片状二硫化钼和棒状聚苯胺组成。制备方法是首先以三聚氰胺树脂为模板,分别以钼酸钠和硫脲为钼源和硫源,用水热法合成二硫化钼微球,经过煅烧进一步处理得到由大量片状二硫化钼组成的中空微球,将所制中空二硫化钼微球与苯胺溶液均匀混合,苯胺经过氧化聚合便可制得“海胆”状的二硫化钼‑聚苯胺复合材料。本发明中空心结构可以增大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提高离子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传输速率,使其能够在高电流密度下充放电时保持较高的电容量。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ZnO‑GO/甲壳素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环保工程领域。本发明充分利用ZnO‑GO在紫外‑可见光谱范围内的光吸收性能和增强的电荷分离效率,通过水热条件下在甲壳素石墨烯混合溶液中原位生长出纳米ZnO‑GO复合催化剂,形成三维多孔的ZnO‑GO/甲壳素气凝胶复合材料。该新型复合光催化材料具备了ZnO‑GO、甲壳素水凝胶的吸附、光催化的协同作用、可重复使用和制备条件温和的优点,可应用于染料废水、酚类废水等的处理,为降低污水中高浓度有机污染物提供一种新的可见光光催化复合材料。
一种超级电容器用四氧化三铁/氮掺杂空心碳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极材料技术领域,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比容量为356~408F/g。方法为:首先,用聚多巴胺包覆PS小球得到PS@PDA小球;其次,将PS@PDA小球和金属铁源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并用注射泵注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得到PS@PDA@Fe(OH)3小球;最后,经过一步炭化得到四氧化三铁/氮掺杂空心碳球复合材料。本发明具有制备方法简单、低成本以及可控性强的特点,采用聚多巴胺包覆PS小球,聚多巴胺的氮元素可以有效且均匀的吸附铁前驱体,一步炭化,既除去了模板生成了氮掺杂空心碳又原位形成四氧化三铁,实现氮掺杂空心碳和四氧化三铁的均匀复合,可提高电极材料的比容量和导电性,得到高性能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燃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由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连续纤维40~60%,热塑性树脂30~46%,红磷7~11%,硼酸锌1.7~2.6%,抗氧剂0.3~0.4%,润滑剂0.6~0.8%;首先制备树脂薄膜,将连续纤维带和树脂薄膜进行复合形成预浸带,并热压、冷压定型,制备得到阻燃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本身具备阻燃功能,阻燃级别可达到V0级并且比强度高,耐冲击性能好,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可达到100KJ/m2以上,抗老化耐腐蚀,重量轻,易加工,在很多方面可以得到广泛使用,并且该复合材料的制造过程中不需要使用任何溶剂,制品成型时纯系物理过程,无化学反应,清洁环保,易回收进行二次加工,不对环境产生污染。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塑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聚丙烯树脂30-60份,连续玻璃纤维40-70份,增容剂1.5-3份,润滑剂0.15-0.3份,主抗氧剂0.1-0.2份,辅助抗氧剂0.2-0.4份,第一光稳定剂0.1-0.3份和第二光稳定剂0.1-0.3份。本发明以马来酸酐接枝共聚PP为相容剂,可以有效的提高聚丙烯树脂与连续玻璃纤维的粘结性。以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为润滑剂,可以使流动性较差的聚丙烯更有效的浸润到每一根连续玻璃纤维,可以有效的提高连续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树脂复合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及复合材料的抗热氧稳定性和抗紫外光稳定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定型工艺,所述复合材料包括:重量比为60%~75%的聚丙烯、重量比为17%~28%的填充剂、重量比为2%~5%的发泡剂、重量比为1%~2%的弹性剂和重量比为0.1%~0.2%抗氧剂;其中,所述填充剂为滑石粉或氧化铝粉一种或多种;所述发泡剂为碳酸镁、碳酸钙、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弹性剂为三元乙丙胶、接枝三元乙丙胶或聚烯一种或多种,所述抗氧剂为亚磷酸酯类抗氧剂以及金属离子钝化剂的混合物。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可有效增强其抗冲击性及降低复合材料的密度,聚丙烯经光、热、氧作用后易发生老化降解而导致性能下降及变色,耐寒性差、低温易脆断等缺点都能得到解决。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热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份制成:热塑性树脂30~40;连续纤维18~36;导热组分33~50;抗氧剂0.4~0.45;偶联剂0~5,上述原料经过加热熔融、塑化淋膜、压平、热压、冷却定型得到产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解决了导热材料强度不足、绝缘性能不佳的缺点,并且该材料易加工生产,节约成本,对环境无任何污染,使用寿命长,可以节省能源的消耗,使热量迅速传导散发达到降温的目的;本发明的导热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一方面具备较好的导热性能,另一方面改善了传统导热材料的机械性能不足,密度大,加工性能不佳的缺点。
本发明属高分子材料领域,涉及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高聚丙烯复合材料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聚丙烯1500~2000份,玻璃纤维800~1000份,热塑性弹性体60~80份,PP-g-MAH20~30份,抗氧剂8~12份,偶联剂1~3份。本发明提高了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流动性能,玻璃纤维与聚丙烯之间的界面粘结强度,制备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具有强度高、韧性好、刚度高的特点。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辽宁盘锦有色金属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