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用硅?钴?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是将纳米硅粉均匀分散于水中,得到纳米硅粉分散液;向其中加入钴源,溶解,之后加入一水合柠檬酸,溶解后再加入石墨,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调节所得混合液的pH=2~5,使包裹纳米硅粉颗粒的金属钴络合物在石墨粉颗粒表面析出,得到胶体溶液;所得胶体溶液进行干燥、热处理,即得;其中:所述纳米硅粉与钴源的质量比为1∶1~1∶2;所述一水合柠檬酸与钴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2;所述纳米硅粉与石墨的质量比为1∶3~1∶10。本发明所述硅?钴?碳复合材料环保且成本低,还可有效提高电池的首次可逆容量及循环寿命。
本发明公开一种Fe‑Mg/桑树杆生物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将桑杆去皮、破碎、炭化、研磨过筛;将氯化铁和氯化镁溶液搅拌;加入KOH,调节pH,合成铁镁氢氧化物;再加入生物炭,搅拌;过滤、清洗、冷冻干燥、研磨、过筛,得Fe‑Mg/桑树杆生物炭复合材料;所得Fe‑Mg/桑树杆生物炭复合材料能应用于对含砷废水的吸附和固定土壤中的砷。本发明工艺设备简单、易行,由于利用桑树杆为主要原材料,生产成本低,为桑树杆利用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新途径;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对水溶液中的砷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对土壤中的砷具有很好的固定效果,可广泛应用于含砷废水的深度处理和砷污染土壤砷的固定。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钴镍双金属氢氧化物/乙炔黑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以氯化钴和氯化镍为钴源和镍源、六次甲基四胺为沉淀剂、乙炔黑为负载材料,采用醇‑水热法使氢氧化钴‑氢氧化镍负载于乙炔黑表面,即制得钴镍双金属氢氧化物/乙炔黑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能够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容易实现,且所制得的钴镍双金属氢氧化物/乙炔黑复合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使用时性能优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石墨烯/壳聚糖多孔碳复合材料,由氧化石墨烯与壳聚糖,采用两步煅烧法,吸附Co、Ni、B后再进行高温煅烧,将镍、钴氧化物均匀地分散在掺杂硼、氮的多孔碳的孔道内。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氮掺杂氧化石墨烯/壳聚糖粉末的制备;2)前驱体的制备;3)石墨烯/壳聚糖多孔碳复合材料的制备。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应用,在‑0.1‑0.4V范围内充放电,在放电电流密度为1 A/g时,比电容为800‑900 F/g。本发明不仅表现出双电层电容性能,而且表现出法拉第电容性能,因而用于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e/Mn改性毛竹遗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将毛竹切割为块体,削去表层致密结构,干燥,置于稀氨水中浸煮做抽提预处理,随后洗净干燥。以铁锰复合盐溶液为前驱体溶液,将抽提后的毛竹浸没于前驱体溶液中,在55~65℃条件下搅拌并水浴保温5天,取出试样,在60~80℃条件下烘24小时后于马弗炉中碳化,冷却,研磨,过筛,即制得Fe/Mn改性毛竹遗态复合材料。该Fe/Mn改性毛竹遗态复合材料能够应用于对水中砷进行吸附分离。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成本低廉,工艺简单,对于减少固废污染、促进废物再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发明的Fe/Mn改性毛竹遗态复合材料对水中砷的去除率高,吸附过程完成后,能够通过外加磁力进行固液分离,重复利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PP/CaCO3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称量十二羟基硬酸、甲苯溶剂及酸催化剂倒入三口烧瓶中,加热反应6~8h,回流脱水,减压蒸馏除去甲苯溶剂后得到粘稠物聚十二羟基硬脂酸酯;量取聚十二羟基硬脂酸酯、单宁酸及4-二甲氨基吡啶和脱水剂,将其加入三口烧瓶中,在N2保护下升温至80~90℃,恒温反应24h,制得深黄色的粘稠物,即为聚十二羟基硬脂酸酯接枝单宁酸相容剂;以PP为基体,轻质CaCO3为填料,聚十二羟基硬脂酸酯接枝单宁酸为相容剂,经共混挤出造粒、注塑成型制得改性PP/CaCO3复合材料。本发明具有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绿色环保,制备方法简单等优点。
本发明公开一种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桑树杆生物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将桑树杆炭化制备桑杆生物炭;向桑杆生物炭中加入氯化铁和硫酸亚铁溶液;用氨水溶液调节pH;再加入硫酸锰固体和高锰酸钾溶液,然后用氢氧化钾溶液调节pH值;过滤、洗涤、干燥等,得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桑树杆生物质炭复合材料。本发明工艺设备简单,易操作;制得的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桑树杆生物质炭复合材料具有良好吸附效果,能应用于含砷废水和土壤的处理。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透明纳米纤维素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先通过纳米纤维素稳定的疏水性聚合物的Pickering乳液的凝胶化,然后再经抽滤洗涤干燥,进一步采用热压工艺而制得高透明的纳米纤维素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本发明方法适用于从各种原材料提取制备的不同形貌的纳米纤维素以及疏水性的聚合物,易于大规模推广,且本发明方法中所用试剂都是常见试剂,价格便宜,且制备过程简便、快速、所得复合材料具有高透明度和优异的机械力学性能,且可设计性强等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醋酸纤维素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高性能醋酸纤维素复合材料,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醋酸纤维素95份、松香酸5份和埃洛石1~7份。本发明利用松香酸和埃洛石作为改性剂,能够有效地改善醋酸纤维素的性能。本发明制备得到的醋酸纤维素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紫外线屏蔽性能、热稳定性能、水汽阻隔性能、荧光性和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即抗氧化活性)以及低的吸湿性,同时还能保持高的光学透明性,且制备工艺简单环保,成本低廉,适于放大生产,在包装、紫外线防护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将公开锂离子电池负极用锡碳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取可溶性锡酸盐或可溶性锡盐与淀粉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所述淀粉与可溶性锡酸盐中的锡或可溶性锡盐中的锡的质量比为,淀粉∶可溶性锡酸盐中的锡或可溶性锡盐中的锡=1∶0.01~0.5;2)所得的混合物置于惰性气氛环境中,先加热到300-400℃并保温0-10小时,再升温到500-1000℃并保温0-10小时,然后冷却,得到锂离子电池负极用锡碳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制备的锡碳纳米复合材料比容量高,循环性能优异。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秸秆纤维的聚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有秸秆纤维的聚乙烯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组份组成:秸秆纤维50-60重量份、聚乙烯90-100重量份、聚碳酸酯20重量份、硬脂酸6重量份、塑化剂0.01重量份。制备时,将0.01重量份塑化剂和50-60重量份秸秆纤维混合均匀,密封,放置3-7天,得到第一混合物;向得到的第一混合物中加入90-100重量份聚乙烯、20重量份聚碳酸酯、6重量份硬脂酸,将所有原料混合均匀,得到第二混合物;将第二混合物置于挤出机中,在170-220℃的挤出温度下挤出,制得具有秸秆纤维的聚乙烯复合材料。本发明所述的具有秸秆纤维的聚乙烯复合材料显著提高了聚乙烯复合材料的韧性和强度,实现了废物利用,具有很好的环境价值和经济价值。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葡萄糖为模板制备聚苯胺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将苯胺分散到含有葡萄糖的水溶液中,然后加入自制的氧化石墨烯,待分散均匀后,加入过硫酸铵进行引发聚合,室温下反应12?h,再次加入葡萄糖充分还原氧化石墨烯,制得纳米管状结构的聚苯胺/石墨烯复合材料。本发明中葡萄糖在反应过程中有两个作用:(1)苯胺以葡萄糖为模板进行氢键自组装,随后通过氧化聚合与氧化石墨形成管状结构的复合材料;(2)绿色还原剂葡萄糖能够对氧化石墨烯进行还原。本发明制备的聚苯胺/石墨烯复合材料不仅具有纳米管状结构,同时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本发明方法制备工艺简单、绿色环保。
一种兼具抗菌与pH响应功能的淀粉/聚乙烯醇基高性能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它是由如下原料制备而成的:淀粉、聚乙烯醇、甘油、大黄酸、棒状氧化锌纳米粒子。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淀粉/聚乙烯醇基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制备得到的淀粉/聚乙烯醇基高性能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水汽阻隔、力学、pH响应、氨气响应、热响应变色、抗菌、紫外屏蔽、蓝光屏蔽等性能,可用作智能指示材料及时有效地指示虾等肉类食品在贮藏过程中的新鲜度变化情况,且该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简单、环保、成本低廉、适于放大生产,在食品包装、生物医学、抗菌材料、氨气检测、环境监测与安全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锡量子点/碳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本发明制备3D二氧化锡量子点/碳化钛复合材料,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手风琴状Ti3C2Tx的制备;(2)SnO2QDs的制备;(3)3DSnO2QDs/MXene复合材料的制备。同时将其作为硫载体,并将其应用到锂硫电池中。二氧化锡量子点/碳化钛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简单易行,绿色环保。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分散介孔分子筛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先制得单分散介孔分子筛,用硅烷偶联剂进行偶联处理,然后加入到环氧树脂低聚物中进行真空混合、超声、抽真空处理,得到单分散介孔分子筛/环氧树脂混合物,再加入固化剂与促进剂的混合物,混合均匀,在80~100℃下固化3~6h,在140~180℃下固化4~8h,即制得单分散介孔分子筛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容易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且制备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与纯的环氧树脂相比,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储能模量、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均有明显提高。
一种K2TiF6掺杂Mg/PMMA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用K2TiF6作为催化剂对MgH2/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复合储氢材料进行掺杂的制备方法,特别是的利用K2TiF6作为催化剂掺杂改善MgH2/PMMA复合储氢材料脱氢性能,属于材料发明领域。该复合材料首先通过固相球磨的方法制备K2TiF6-MgH2材料,然后通过液相超声的方法,将K2TiF6-MgH2材料在溶有PMMA的四氢呋喃(THF)的溶液进行超声,最后通过控温真空干燥的方法制备K2TiF6@MgH2/PMMA复合储氢材料。本发明通过固相球磨和液相超声制备的复合储氢材料具有良好的脱氢性能。当催化剂K2TiF6掺杂量为10-30wt%时,该材料的起始脱氢温度为120℃,在200℃时200min内的恒温脱氢量达到了4.9wt%(扣除复合剂PMMA的质量比例),达到其理论含氢量的96%。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葡萄糖基碳球/钴镍氢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首先,以葡萄糖为碳源,采用水热碳化法制备葡萄糖基碳球,然后通过水热法制备葡萄糖基碳球/钴镍氢氧化物复合材料,所制得的葡萄糖基碳球/钴镍氢氧化物复合材料能够用作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以葡萄糖基碳球为复合材料载体,一方面可以提高钴镍氢氧化物的分散性能,提供更多的活性反应位点,另一方面能够提高材料的导电性能,从而制备出比表面积高、导电性好的复合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以该方法制备的葡萄糖基碳球/钴镍氢氧化物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Zr‑MOFs/氧化石墨烯多孔复合材料,在制备Zr‑MOFs时,同时加入两种功能不同的模板剂,其中,模板剂A为氧化石墨烯,兼具与Zr‑MOFs配位作用和载体功能;模板剂B为具有起配位竞争作用的官能团,且在诱导Zr‑MOFs水热反应完毕后,可以通过洗涤除去的有机物;所述模板剂B为含有羧基的有机物。其比表面积为1326‑1602 m2/g,孔径分布为0.2‑1.2nm。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Zr‑MOFs/氧化石墨烯多孔复合材料的水热反应合成;2)Zr‑MOFs/氧化石墨烯多孔复合材料的活化。作为储氢材料的应用,在吸附温度为77K的条件下,氢气吸附量为2.5‑3.1 wt%。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实验工艺简单;储氢量提升24%;引入两种功能不同的模板剂,利用竞争配位提高复合材料的缺陷程度和微孔体积。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磁性多孔金属-有机骨架(Fe/C@MOF)复合材料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是以来源广、价格低廉的生物材料作为碳源,以Fe3+离子作为磁性物质前体,在微波辅助条件下快速合成磁性Fe/C材料;然后采用层层自组装方法,通过在磁性Fe/C材料表面交替沉积金属中心离子和有机配体原位合成MOF,制备了磁性Fe/C@MOF复合材料。本发明不仅制备工艺简单,而且所制备的磁性Fe/C@MOF复合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吸附容量高、可磁分离再生利用等优点。所制备复合材料同时具有吸附去除有机染料和重金属离子的能力,因此在环境修复、污水处理及分离科学等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一种高强度铝基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碳纤维8‑20重量份、聚丙烯晴3‑12重量份、铝粉15‑30重量份、白炭黑10‑30重量份、纳米二氧化硅8‑15重量份、SiC 10‑25重量份。本发明所述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具有制造方法简单、耐热性能好等优点。发明人前期进行了大量的组分以及用量的筛选实验,意外的发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合理的配比以及各组分的组合具有显著的提高强度的效果。提高了铝基复合材料材料的耐热性能和良好的塑性,较大程度的增大了其弹性模量和低膨胀系数,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基氢氧化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将脱脂棉在氮气气氛下进行高温热处理,即得到碳纤维块;将硫酸镍和过硫酸钾加入到蒸馏水中搅拌溶解,待完全溶解后,加入经甲醇润湿的碳纤维块,在磁力搅拌下,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28%的氨水3 mL,滴加结束后停止搅拌,静置1 h;取出碳纤维基样品用蒸馏水洗涤后置于烘箱中80 ℃下干燥12 h,即制得碳纤维基氢氧化镍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能够用作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容易实现,且所制得的碳纤维基氢氧化镍复合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使用时性能优异。
本发明属于吸波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氧体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氧体基复合材料,所述铁氧体基复合材料的化学组成为SrxY1‑xFeO3,其中0<x≤0.2。本发明提供的铁氧体基复合材料表现出弱铁磁性,且介电损耗与磁损耗能产生良好的协同效应,在2~18GHz频率范围内具有优异的反射损耗、较宽的有效吸收带宽、耐高温的特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u‑Mo‑S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以Cu(NO3)2、Na2MoO4、(NH4)2S为起始原料,经水热反应一步法制得,其结构为核壳结构,其中CuS为核,MoS2为壳,其直径为30‑50 nm。其制备方法包括:1)原料的准备;2)溶液的配置;3)溶液的混合;4)水热法合成。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应用,在0‑0.4V范围内充放电,在放电电流密度为1 A/g时,比电容可以达到2000‑2500 F/g。本发明采用水热法,工艺简单,使用化学试剂少,成本低;Cu‑Mo‑S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表现出优良的电化学特性和化学稳定性,可用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酒石酸为模板制备聚苯胺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将苯胺分散到含有酒石酸的水溶液中,然后加入自制的氧化石墨烯,待分散均匀后,加入过硫酸铵进行引发聚合,室温下反应12?h,再次加入酒石酸充分还原氧化石墨烯,制得纳米管状结构的聚苯胺/石墨烯复合材料。本发明中酒石酸在反应过程中有两个作用:(1)苯胺以酒石酸为模板进行氢键自组装,随后通过氧化聚合与氧化石墨形成管状结构的复合材料;(2)绿色还原剂酒石酸能够对氧化石墨烯进行还原。本发明制备的聚苯胺/石墨烯复合材料不仅具有纳米管状结构,同时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本发明方法制备工艺简单、绿色环保。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兼具氨气响应与抗菌功能的强韧淀粉/聚乙烯醇基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如下原料制备而成的:淀粉、聚乙烯醇、甘油、钴配合物修饰的埃洛石纳米管。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强韧淀粉/聚乙烯醇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制备得到的强韧淀粉/聚乙烯醇基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水汽阻隔、力学强度、韧性、热稳定性、氨气响应、抗菌、紫外阻隔等性能,同时还能保持较高的可见光透明性,且制备工艺简单、环保、成本低廉、适于放大生产,在食品包装、智能响应材料、生物医学、抗菌材料、氨气检测、环境监测与安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发明涉及一种PBT/人造岗石废渣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由以下原料及重量份数制备:对苯二甲酸二甲酯100份,人造岗石废渣2‑13份,丁二醇95‑120份,酯交换催化剂0.01‑0.5份,聚合催化剂0.01‑0.5份,热稳定剂0.01‑0.5份。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制备方法为原位聚合,由于聚合过程体系粘度较低和剧烈的机械搅拌,加上人造岗石废渣表面包覆的不饱和树脂,使得人造岗石废渣在聚合体系中分散均匀,获得的复合材料综合力学性能优异,热稳定性、结晶速率和抗冲击强度均有明显的改善。本发明可高效处理人造岗石废渣,消除环境污染,而且可变废为宝,有益于环境保护,符合绿色经济发展理念。
本发明提供高导热性能的铜基改性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采用硅烷偶联剂对氧化石墨烯表面进行改性,得到硅烷偶联剂‑氧化石墨烯产物;最后采取电泳沉积的方法在导电基体铝上制备一层可控的硅烷偶联剂改性石墨烯/铝复合材料。本发明所制备的硅烷偶联剂改性石墨烯/铜合金复合材料分布均匀、不含其他杂质,能显著提高铜基体的导热性,所得复合材料在散热材料中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复合材料的电阻式氢气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它是将一侧具有导电胶的铜片贴在制备好的氢敏感纳米复合材料上;然后用导线连接铜片,检测复合材料电阻的变化来实现氢气浓度的检测。该氢气传感器可以在室温条件下定量检测氢气的浓度,而且操作简便,重现性好。本发明所制备的电阻型氢气传感器采用层层电沉积的方法制备聚苯胺、Pd纳米粒子和二氧化钛纳米管复合材料。二氧化钛纳米管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大的比表面积,有效地提高了Pd纳米粒子的分散性,在Pd纳米粒子和二氧化钛纳米管复合材料上电沉积聚苯胺,提高了在室温下氢气检测的稳定性和选择性,而且还具有工艺简单,应用范围广和制造成本低等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聚乳酸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高性能聚乳酸纳米复合材料,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聚乳酸93‑99份,锌配合物修饰的纤维素纳米晶1‑7份。本发明利用锌配合物修饰的纤维素纳米晶作为改性剂,能够有效地改善聚乳酸的性能。本发明所制备得到的聚乳酸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紫外线屏蔽性能、抑菌性能、力学性能、水汽阻隔性、荧光性,以及低的吸湿性、低的细胞毒性、低的亲水性,且制备工艺简单、化学组分易于控制、重复性好、产量较高,在包装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且适于放大生产,拓展了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高性能铝钾共掺杂氟磷酸钒钠/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反应原料与低分子量聚乙二醇形成均匀溶液,并结合碳热还原反应制备高活性的铝掺杂的磷酸钒/碳复合材料,并以其为原料,通过惰性气氛下的高温反应获得高性能Na1‑xKxV1‑yAlyPO4F/C复合材料。本发明中聚乙二醇和糖类化合物在高温惰性气氛条件下原位生成高电子电导率的碳,碳既可发生碳热还原反应中的还原剂,又可抑制产物颗粒的长大和团聚。钠位掺钾为钠离子的迁移提供更大的通道,钒位掺铝提高了氟磷酸钒钠的结构稳定性,高电子电导率、钠离子迁移的大通道及结构稳定性三者优势相结合,使铝钾共掺杂的氟磷酸钒钠/碳复合材料具备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广西桂林有色金属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