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自洁净功能的石膏基疏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按照重量份数,石膏基疏水复合材料的配方为:半水石膏50~75份;石墨烯溶液2~8份;矿物掺合料5~15份;疏水改性剂0.5~3份;硅烷偶联剂0.1~2份;水20~30份。本发明所制备的石膏基疏水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装饰性和自洁净功能,此外还具有导热系数低,耐水性好等性能。本发明技术方法实施性强,实现了工业副产石膏的高附加值利用,可广泛应用于工业、民用建筑的非承重墙体材料或装饰材料。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制备的防烫伤型固化装置,包括用于支撑调节箱的支撑机构,还包括移动机构、加热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支撑机构上方,所述加热机构固定在所述移动机构上方。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移动机构,电机能够带动放置盘移动到加热箱外部,如此便于复合材料的取放,也有效地避免了烫伤工作人员的情况发生,通过设置加热机构,微波发生器发出微波对复合材料进行加热使其固化,固化所需时间短且固化效果好。
本发明涉及铝基复合材料冶金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非连续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坯锭粉末冶金工艺,将陶瓷粉末与铝合金粉末充分混合后装入金属包套,利用抽气管去除模具内气体,将金属包套焊封;将金属包套放入电阻炉加热,保温段结束后,将金属包套移动进入压机平台低温态金属模具中进行加压复合;保压冷却后后,将金属包套机加工去除获得宏量化非连续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坯锭,制备所得坯锭直径≥400mm,厚度≥100mm,重量200Kg‑10000Kg,采用该方法可以解决现有热压工艺中无法施加大压力,模具施加压力产生侧向变形的问题,同时减少模具金属用料,实现高性能、短流程、高效率、低成本制备。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材料和电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硫化三镍杂化三维碳纳米管泡沫复合材料的方法。本发明以合成的镍掺杂的三维碳纳米管网为基底,以含硫化合物为硫源,利用水热反应合成二硫化三镍杂化的三维碳纳米管泡沫复合材料,此方法合成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且生成的复合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导电性,可作为超级电容器的集流器,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等,在储能器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冷压成型用模板,涉及再加工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模板座、方模、圆模、方柱、圆柱和挡板,模板座内卡接连接方模,模板座内卡接连接圆模,方模内设有方柱,圆模内设有圆柱,模板座一侧卡接连接挡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方模和圆模,解决了现有的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冷压成型用模板成形的物品形状较单一,一个模板不能成形多种样式的物品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方柱、小号方柱、圆柱、小号圆柱,解决了现有的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冷压成型用模板成形的物品大小不能随时调节,想要不同大小的物品同样也需要更换模板且一个模板不能同时冷压成形多个大小不一的物品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增强聚双环戊二烯复合材料,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共混聚合而成:95~99.99%双环戊二烯,0.01~5%的纤维,所述纤维为碳纤维原丝或芳纶纤维原丝。本发明的纤维增强聚双环戊二烯复合材料,选择碳纤维原丝和芳纶纤维原丝作为增强材料与双环戊二烯共混聚合成复合材料,只需要加入少量的纤维原丝就可以显著的提高聚双环戊二烯材料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相比单纯的聚双环戊二烯材料其冲击强度由原来的100J/m提高到180~350J/m,拉伸强度由原来的25MPa提高到30~35MPa。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材料制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低双程差损复合材料雷达罩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雷达罩壳体,所述雷达罩壳体顶部的一侧开设有透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所述第一石英纤维预浸料层、芳纶纸蜂窝层和第二石英纤维预浸料层形成夹层结构,相较于一般的ku波段雷达罩采用热固型环氧树脂低介电玻璃纤维增强材料来说该雷达罩结构采用复合材料,并且采用雷达罩壳体与底座一体化成型技术,对雷达罩的结构、材料选用和夹层设计等方面进行优化,从而能够更大限度的保持该雷达罩的外观一致性,降低了该雷达罩的透波损失,使得该雷达罩具有透波率较高、差损小、性能受环境影响较小等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仪表台用晶须改性PP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份:回收的废旧PP碎料100份,高密度聚乙烯5-40份,增韧剂5-30份,晶须1-30份,偶联剂1-10份,抗氧剂1-5份,润滑分散剂1-5份,本发明复合材料采用晶须对回收的废旧PP进行改性,本发明复合材料具有高模量、耐热性能优良、良好的冲击韧性、优良的耐候性能和耐老化性能及阻燃性能,总之综合性能优异,完全可以用于制造汽车仪表台;另外,通过配方中添加高密度聚乙烯、润滑分散剂,显著改善了材料的加工流动性和充模性能,较好地解决了仪表台不易加工的难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钛酸钡的高阻尼镁基复合材料,用于金属材料类领域。该镁基复合材料包含的各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8.06-8.55%Al,0.39-0.48%Zn,0.17-0.19%Mn,5-10%BaTiO3,余量为Mg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以AZ91为基本成分,添加BaTiO3,经充分球磨混合和热压烧结,BaTiO3和生成的β-Mg17Al12相分布在α-Mg基体上。当应变振幅为10-4时,纯镁的阻尼值达到0.11,当频率为1Hz时,复合材料的阻尼值随振幅增大不断增加,达到0.085,接近纯镁的阻尼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复合材料批量应力腐蚀试验的应力加载装置,包括底座、立柱、压板、支座、转动块、试样夹头、螺杆、螺纹通孔和凹槽,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立柱,立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压板,同时底座上开设有与螺杆相互对应的螺纹通孔;所述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螺杆的另一端位于压板上开设的凹槽内;所述压板靠近底座的一侧并行固定安装有多组支座,同时每组支座对应高度位置处固定安装有试样夹头;该用于复合材料批量应力腐蚀试验的应力加载装置,结构简单、安装和拆卸容易、操作方便,为复合材料试样在模拟力学载荷状态下批量化环境暴露试验提供了条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体积分数增强相铝基复合材料的电阻点焊方法。在对铝基复合材料采用点焊机进行电阻点焊连接时,其预压时间为0.2~0.8秒,维持时间为0.3~0.9秒,电极压力为1000~2000牛顿,焊接时间为0.1~0.5秒,焊接电流为15.4~19.4千安。采用本发明电阻点焊的方法对高体积分数增强相铝基复合材料进行连接,在电阻热和电极压力共同作用下,能够形成良好的焊接接头,形成的熔核直径为7.4mm,接头强度较高,点焊接头的拉剪力为1994.8牛;点焊接头微观成型良好,SiC颗粒均匀分布,无气孔、裂纹等缺陷;在极短的焊接时间下,避免基体和增强相之间的界面反应,获得良好的点焊接头。
一种低融结合剂cBN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cBN复合材料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将玻璃相的结合剂和cBN混合、球磨后所得物料装填到模具中;(2)将模具置于SPS烧结腔内,施加单轴向压力、抽真空后加入惰性保护性气体,在30~110Mpa、500~900℃条件下进行放电等离子体烧结10~30min,然后随炉冷却并随温减压后关真空泵;(3)待模具降温后,将坯体从烧结腔里取出即可。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使成型坯体在较低的温度下,尤其是在650~800℃的低温范围内即可达到致密烧结,低温常压放电等离子体烧结能避免立方氮化硼的六方转化,放电等离子体使烧结体内部各个颗粒均匀的自发产生焦耳热,并活化颗粒表面,有效利用颗粒间的自身发热作用而进行烧结,得到的cBN复合材料具有较高质量。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通工程、土木工程传感器用的MXene/PZT水泥基压电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该压电复合材料由MXene、PZT和水泥组成,通过均匀混合MXene、PZT及水泥粉体,加水后成型,然后水化、干燥,再经极化、老化后即可用于制备传感器。本发明的压电复合材料易极化,具有良好的压电响应,且与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是一种用于混凝土结构的传感器的制备的优异材料。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成本、高性能碳化硅微粉改性尼龙6/66复合材料,属高分子材料领域。该复合材料通过如下各组分重量百分比原料制备而成:尼龙6/66:30%~90%、碳化硅微粉:3%~50%、偶联剂:0.03%~1%、主抗氧化剂:0.1%~2%、辅抗氧化剂:0.01%~2%、硅油:0.1%~2%及其它辅助添加剂余量。其制备方法为:先将碳化硅微粉与偶联剂溶液在高速混合机中高速混合,烘干。将尼龙6/66与硅油混匀,依次加入主抗氧化剂,辅抗氧化剂、碳化硅微粉及上述处理后的碳化硅微粉和其它辅助添加剂,混合均匀之后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造粒。本发明所提供的碳化硅微粉增强尼龙6/66复合材料具有成本低、力学性能、热性能优异和尺寸稳定性好的特点,是一种高性能低成本的新型改性工程塑料。
一种石墨烯负载镍磁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取单层或少层氧化石墨烯水溶液,对氧化石墨烯水溶液先进行预冻,至氧化石墨烯溶液完全冻结;将冷冻后的氧化石墨烯溶液进行真空冷冻干燥,使溶液中的水分由冰升华为气;将真空冷冻干燥后的氧化石墨烯均匀分散在乙二醇中,依次加入乙酸镍和水合肼,同时加入氢氧化钠溶调节PH至13,然后将超声后的混合溶液倒入微波高压反应釜中,以水合肼为还原剂,在微波条件下保温;对反应后的溶液采用抽滤法进行洗涤,获得沉淀,冲洗、干燥后制得石墨烯负载镍磁性复合材料;本发明方法制得的石墨烯负载镍磁性复合材料具有密度小、矫顽力大、饱和磁化强度高、磁积面大的特性。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MoS2@CoS2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将钼酸钠、硝酸钴、硫脲按照一定摩尔比溶解在盛有一定体积比的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混合液中,磁力搅拌10‑30 min,再超声10‑40 min,将所得体系转移至水热釜中,60‑200°C水热12‑72 h,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反应液,分离得到沉淀物,清洗、烘干后,即得MoS2@CoS2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MoS2@CoS2复合材料的制备,将其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硅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制备领域。本发明的石墨烯/硅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硅烷化合物、氧化石墨烯溶液、氮源于120~150℃反应1~6h,得水凝胶A;所述硅烷化合物、氧化石墨烯、氮源的质量比为10~30:1~10:1~5;2)将水凝胶A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得材料B;3)将材料B在惰性气氛下于300~400℃保温1~6h,然后于800~900℃保温1~6h,冷却即得。本发明制备方法得到的石墨烯/硅复合材料,振实密度及比表面积明显提高,在锂电池制备领域具有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枝改性氧化铝及其制备方法、环氧复合材料及其应用。本发明的接枝改性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经过硅烷化处理的氧化铝、丙烯酸酯与引发剂混合后加热至70~90℃反应,即得。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接枝改性氧化铝作为环氧复合材料的填料时,在不降低其它性能的同时能够提高环氧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可用于高压开关设备绝缘件的制造。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负泊松比效应构建的仿生骨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它是以矿化的纳米纤维为基本单元,沿轴向平行排列形成纳米纤维纱线结构,再进一步交织形成具有负泊松比结构的有机/无机的纳米复合材料,有机的纳米纤维与无机的矿物质的质量比为1:1‑10,孔隙率为35%‑85%。本发明制得的这种骨仿生材料由于其具备负泊松比结构显示了更优秀的力学性能,包括压缩模量,压缩强度、弯曲强度等。此外,这种纳米纤维骨仿生复合材料不仅在成分上模拟了天然骨,而且在结构上实现了对天然骨的仿生,是一种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潜的骨替代材料。
本发明涉及利用钾长石制备白炭黑/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利用钾长石、氟化铵、浓硫酸为原料制备SiF4气体,再利用氨水对所述SiF4气体进行吸收,同时向所述氨水中加入四氯化钛,使得四氯化钛和SiF4气体能够同步进行水解,水解后的产物经陈化、过滤、洗涤、烘干后进行高温煅烧从而制得白炭黑/二氧化钛复合材料。本发明在充分利用钾长石资源的同时,获得的白炭黑/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在紫外光和可见光下均具有优良的光催化性能,且制备工艺简单,原料利用率高。
本文公布了一种复合材料桥墩检修平台,固定在桥墩的一侧,包括由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制成的支架和步板,多个所述支架间隔固定在所述桥墩上,所述步板设置在两所述支架之间。本文涉及高铁桥墩检修平台领域,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桥墩检修平台,有效地解决目前检修平台易锈蚀、重量大、施工效率低、施工劳动强度大、易碎易蚀、不耐冲击等问题,其质量轻、施工方便快捷,且不易破碎,寿命得到延长。
一种多元高熵合金/弥散铜棒层状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将多元高熵合金粉末预处理后进行制备坯管,根据多元高熵合金坯管、冲击层金属管、过渡层镍管、弥散铜棒的尺寸确定爆炸焊接工艺的炸药厚度和间距,制备爆炸焊接工装。组合工装,在药框与冲击层金属管的空腔内铺设不同爆速爆炸焊接炸药,放入抗爆容器,将多元高熵合金坯管与镍管一同爆炸焊接到弥散铜棒的表面,得到多元高熵合金/弥散铜棒层状复合材料,进行无损检测并加工尺寸。本发明制备的多元高熵合金/弥散铜棒层状复合材料异种金属层间界面结合强度高,充分利用多元高熵合金高硬度、高强度、良好耐磨性、抗高温氧化等特点,同时也降低了结合界面的电阻率提升了导电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氧树脂‑碳纳米管阻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环氧树脂‑碳纳米管阻燃复合材料,包括表面修饰阻燃剂的碳纳米管和环氧树脂,采用碳纳米管经过表面改性、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键合三聚氰胺盐类阻燃剂分散于环氧树脂中,其添加量为环氧树脂的0.1~15wt.%。所述的制备方法,在碳纳米管表面修饰硅烷偶联剂,通过聚合反应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到碳纳米管表面,经过开环反应将三聚氰胺盐类阻燃剂键合到碳纳米管表面;将制备的表面键合阻燃剂的碳纳米管分散于环氧树脂中,形成环氧树脂‑碳纳米管均匀分散体系;加入固化剂得到本发明环氧树脂‑碳纳米管阻燃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阻燃、导热和力学性能,制备方法简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用高性能聚丙烯酸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复合材料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由以下原料组成:聚丙烯酸酯77.8~84.7%、壳聚糖/粘胶纤维7~11%、石墨烯6~8%、2, 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0.5~0.8%、阻燃剂0.2~0.3%、抗静电剂1.6~2.1%;阻燃剂由聚硅硼氧烷、磷酸三苯酯混合而成;抗静电剂由聚氧乙烯硬脂酸酯、脂肪醇聚醚酰胺混合而成。本发明复合材料具有好的力学性能、抗菌性能、阻燃性能和抗静电性能,适合用作汽车内饰用材料。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载铜钴氧化物的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催化技术领域。该材料是电纺丝纤维与双金属纳米颗粒的复合物。其制备方法是将聚乙烯醇置于含有铜钴金属盐的水溶液中恒温搅拌,再经高压静电纺丝和热处理后形成双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催化剂。本发明还提供了该复合材料在降解水体中有高毒污染物4‑硝基苯酚的应用。一方面,选用简单易行的静电纺丝法所得纤维产量高、比表面积大;另一方面,铜与钴双金属纳米颗粒具有高的催化活性,在硼氢化钠水溶液下催化降解成毒性较小的4‑氨基苯酚。因此该复合材料在降解水污染物方面具有催化效率高、操作简便,最终所得产物还为重要的医药中间体,能实现变废为宝、一石两鸟的商业价值。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锡酸铋的高阻尼镁基复合材料,用于金属材料类领域。该镁基复合材料包含的各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8.06-8.55%Al,0.39-0.48%Zn,0.17-0.19%Mn,5-10%Bi2O3?2SnO2,余量为Mg。本发明以AZ91为基本成分,添加Bi2O3?2SnO2,经充分球磨混合和热压烧结,Bi2O3?2SnO2和生成的β-Mg17Al12相分布在α-Mg基体上。利用压电陶瓷的压电效应提高AZ91镁合金的阻尼性能;当应变振幅为10-4时,纯镁的阻尼值达到0.11,当频率为1Hz时,复合材料的阻尼值随振幅增大不断增加,达到0.085,接近纯镁的阻尼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颗粒增强钼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方法是在钼酸氨溶液中加入足够的氨水,使之呈碱性,再将可溶性铝盐、锆盐或镧盐溶于水中,并缓慢加入到钼酸氨溶液中,边加边搅拌,生成絮状沉淀,再加热蒸干,得到钼酸氨/金属氢氧化物复合粉体,经低温煅烧得到三氧化钼与金属氧化物复合粉体,再将三氧化钼还原成钼粉,经压制、烧结后制成颗粒增强钼基复合材料。本发明先让第二相沉淀出来,形成纳米级絮状沉淀,然后再蒸发结晶,钼酸氨以纳米级的第二相为形核核心形核,第二相颗粒弥散分布于钼基体之上,与钼基体之间是完全的冶金结合,并能有效阻止烧结时晶粒长大,具有细化晶粒的作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高温尼龙‑石墨烯复合材料,它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尼龙盐95~105份、氧化石墨烯2~10份、有机纳米蒙脱土2~6份、膨胀石墨3~8份、硅烷偶联剂KH560 2~6份、固含量为20%~25%的纳米碳溶胶1~4份、纳米二氧化钛1~4份、木质素磺酸盐1~3份、硬脂酸锌1~3份、封端剂0.2~1份、6‑氨基己酸0.1~0.6份、去离子水40~70份。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耐高温尼龙‑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上述耐高温尼龙‑石墨烯复合材料具有比较好的阻燃、耐高温以及力学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硬岩钻进用金属基‑金刚石复合材料,由胎体粉末和金刚石颗粒制成,所述胎体粉末包括铁铜预合金粉末及多元预合金粉末,所述多元预合金粉末的组分包括铁、铜、锌、钛、锆、硼、硅;本发明还公开了该硬岩钻进用金属基‑金刚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依次为研磨、混料、预压、热压烧结、真空保温去应力。本发明所述胎体粉末采用铁铜预合金粉末、多元预合金粉末,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压制成型性及烧结性,配合氢化锆的活化作用可促进胎体的致密化,提高胎体的耐磨性和力学性能;本发明所述金属基‑金刚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简单、便于控制,烧结后胎体晶粒度细小、合金元素均匀化,适用于钻进较硬、研磨性强的硬岩对象。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河南有色金属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