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Si系合金负极材料。该Si系合金负极材料包含由含Si的Si主相和含两种以上元素的化合物相构成的合金的相而成。两种以上的元素包括选自Ti、V、Cr、Mn、Fe、Co、Ni、Cu、Zr、Nb和Mg中的至少一种以上的第一添加元素A;和选自S、Se、Te、Sn、In、Ga、Pb、Bi、Zn、Al和Ag中的至少一种以上的低熔点的第二添加元素B。该化合物相包含(i)含Si和第一添加元素A的第一化合物相、含第一添加元素A和第二添加元素B的第二化合物相、以及含两种以上的第二添加元素B的第三化合物相和第二添加元素B的单相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或者包含(ii)含Si和第一添加元素A的化合物相、以及含两种以上的第二添加元素B的化合物相和第二添加元素B的单相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Si主相的平均短轴宽度为4μm以下。根据这样的本发明的负极材料,能够提供充放电容量和循环寿命均良好的二次电池。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解液注入方法以及电解液注入装置,不混入空气、气泡并且也不混入水分地在电池(特别是锂离子电容器)的单元容器内注入非水系电解液。该电解液注入装置具备循环注液部(16)、吹扫部(18)、真空部(20)以及控制器(22)。循环注液部(16)具有:缓冲罐(24),其临时储存电解液(EL);去往路径(26),其在缓冲罐(24)的出口(24a)与单元容器(10)的第一端口(12)之间形成流路;返回路径(28(28A、28B)),其在缓冲罐(24)的回收口(24b)与单元容器(10)的第二端口(14)之间形成流路;泵(30),其设置于去往路径(26);以及注液监视用的液量变化监视部(32)和气泡监视部(34)。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次电池,所述二次电池包含:正极,所述正极包含涂布有包含正极活性材料的正极混合物的集电器;负极,所述负极包含涂布有包含负极活性材料的负极混合物的集电器;以及电解液,所述电解液包含锂盐和非水溶剂,其中所述负极包含碳基材料和硅基化合物,且所述非水溶剂包含环状碳酸酯和/或线性溶剂。所述二次电池展示优异的寿命特性和安全性。
本发明涉及1.用于制造固态电池(1)、尤其锂离子固态电池的方法,所述固态电池具有第一导体层(2)和第二导体层(6)和至少一个分离层(4),其被堆叠成由至少两个第一导体层(2)和至少两个第二导体层(6)组成的层堆叠,其中第一导体层(2)通过分离层(4)与第二导体层(6)分离,并且其中第一导体层(2)的通过分离层(4)分离的层和/或第二导体层(6)的通过分离层(4)分离的层逐层地被彼此电连接。按照本发明规定,导体层(2、6)中的至少一个由柔性幅面构成,其中柔性幅面(7.1)作为连续层(7)被放入到层堆叠中,所述连续层(7)至少共同地形成两个第一导体层(2)和/或两个第二导体层(6)。
本发明涉及混合正电极,其合成物包括:第一活性材料,为含锂化合物,含钠化合物或电活性共轭聚合物;第二活性材料,为含有氮氧自由基的聚合物;以及导电颗粒。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包括根据本发明的混合正电极、负电极和电解质。
本发明提供在空气电池中使用时使输出密度和放电容量提高的离子性液体、以及含有该离子性液体的锂空气电池用电解液和空气电池。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电池用离子性液体,其特征在于,是含有阳离子及其抗衡阴离子的离子性液体,上述阳离子具有下述通式(1)、下述通式(2)、或者下述通式(3)表示的结构。(上述通式(1)中,R1~R4相互独立,且R1~R4是碳原子数为1~8的脂肪族烃基等。)(上述通式(2)中,R5~R7相互独立,且R5~R7是碳原子数为1~8的脂肪族烃基等。)(上述通式(3)中,R8~R10相互独立,且R8~R10是碳原子数为1~8的脂肪族烃基等)。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形成锂离子二次电池等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电极时能够在电极内形成致密的导电网络的复合石墨质颗粒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复合石墨质颗粒具备石墨、导电性碳质微粒以及非石墨质碳。石墨优选为天然石墨,更优选为多个鳞片状的天然石墨集合而形成的球状的石墨造粒物。另外,石墨优选进行了平滑化。导电性碳质微粒直接附着于石墨。非石墨质碳至少部分地附着于导电性碳质微粒和石墨。并且,对该复合石墨质颗粒施加规定的外力时,导电性碳质微粒从石墨脱离。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极合剂用粘结剂及包含该粘结剂的二次电池,尤其涉及电极合剂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及其制备方法,当以本发明的CMC作为电极合剂的粘结剂时,可在充放电过程中阴极活性物质体积大幅改变时仍稳定地保持活性物质之间及与集电体之间的结合力,最小化活性物质体积膨胀时的皴裂现象,因此能够使高容量的硅或锡系阴极活性物质商业化,有助于制造大容量锂二次电池。
给出了以化学产品的形式,例如,以氢气和其他化学产品的形式同时产生和存储能量,由此减少或者消除在锂离子电池中存储能量的需要的系统和方法。在各种实施例中,这可以通过转换来自可再生能源的能量以产生电子束并对其加速,从而产生所处的频率等于化学反应物的吸收频率的电磁辐射,以便产生预期化学产品而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纺织品的制造方法,其步骤包含:将一纺织品浸泡于一抗菌液中,其中,该抗菌液由纳米锌离子、硅离子、锰离子、锂离子、氯离子和铜离子与水性亚克力树脂或酚醛树酯相互螯合而成;及将该纺织品送入一加热烘干箱内并施以一加热温度以将该纺织品烘干。并且,经由上述方法制成的抗菌纺织品在经过水洗20次至50次后,抑菌率能够达到99%或以上。
本发明为含锰线性红光荧光材料及其光源装置,且含锰线性红光荧光材料可接收激发光而放射线性红光,包含第一及第二元素、氟元素、卤素元素以及四价锰离子,并具有化学式AxMF6-yZy : Mn4+,第一元素A包含锂、钠、钾、铷、铯、镁、钙、锶、钡及锌的至少其中之一,第二元素M包含硅、锗、锡、钛、锆、铝、镓、铟、钪、钇、镧、铌、钽、铋及钆的至少其中之一,F为氟,Z为包含氯、溴及碘的至少其中之一的卤素元素,且0< x≦2,0< y≦6。本发明所发射的红光具有介于580nm至800nm之间主放射波峰,因此,可搭配适当荧光材料以产生具有适当光谱的光源,如白光,用以建构光源装置。
提供能够抑制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循环后的直流电阻上升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包含:含有归属于元素周期表的第6族的元素的锂过渡金属氧化物、以及作为导电剂的含硼的碳材料。作为上述归属于元素周期表的第6族的元素,可以举出铬、钼、钨等,其中优选为钨。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化学电池,其具有:负电极、正电极、布置在负电极上的保护层以及电解质,其中所述保护层将负电极与正电极分离,其中负电极至少部分地具有金属锂,并且其中布置在负电极上的保护层由至少具有第一物质和第二物质的复合物质构造。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电化学电池的相应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蓄电装置,其可以避免使用对环境的负荷大的溶剂,并且可以通过孔径等参数的控制也比较容易的方法制造隔膜,并且能够捕获锂以外的容易形成络合物的金属离子。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水电解质蓄电装置,其具备:正极、负极、配置于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之间的隔膜和具有离子传导性的电解质,所述正极和/或所述负极由包含选自由过渡金属、铝、锡和硅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金属元素的材料形成,所述隔膜包含具有比表面积为5~60m2/g的多孔结构的环氧树脂多孔体,该环氧树脂多孔体包含选自由伯氨基、仲氨基和叔氨基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氨基。
本发明公开了制备式(ⅤⅡ)4-亚甲基哌啶的方 法, 是由式(Ⅰ)所示的六氢异烟酸酯(其中, R1为甲基或者乙基), 在碱存在或不存在下, 与式(Ⅱ) : R2X或式(Ⅱ’) : (R2)2O(其中, R2为苯甲酰基或者乙酰基, X为氯原子或者溴原子)所示的酰化剂反应, 制得的式(Ⅲ)所示的酯(其中, R1及R2与前述相同), 在含有甲醇的有机溶剂中, 经硼氢化钠或者硼氢化钾还原后得到的醇, 无需溶剂或在有机溶剂中, 在碱存在或不存在下, 经卤化剂作用制得的卤化物, 在有机溶剂中, 再经脱卤化氢剂作用, 制得的式(Ⅵ)所示的亚甲基化合物(其中, R2与前述相同), 在水中或在含有水的有机溶剂中, 在强碱作用下水解制得的。
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使用一种正极,其中,正极活性物质含有含锂复合氧化物,正极合剂层的峰值微孔直径为0.7μm以下,正极合剂层相对于正极活性物质的每单位重量的微孔容积为0.05cm3/g~0.3cm3/g;或者使用一种负极,其中,负极活性物质含有碳素材料,负极合剂层的峰值微孔直径为0.7μm以下,负极合剂层相对于负极活性物质的每单位重量的微孔容积为0.2cm3/g~0.4cm3/g。
本发明涉及聚氨酯弹性体,及这些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和含有这些聚氨酯弹性体的弹性模塑部件的制备方法。这些弹性体含有一种多元醇成分、增链剂和/或交联剂、一种或多种胺催化剂、含有至少一种有机钛化合物和至少一种有机锌化合物和任选的一种有机锂羧酸盐和/或一种有机铋羧酸盐的催化剂混合物,与聚异氰酸酯成分的反应产物。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确定至少一个蓄电池单元的预期寿命的方法,其中确定至少一个作用于所述蓄电池单元的物理变量的值和/或至少一个在所述蓄电池单元中发生的过程的实施数量,并且将所述物理变量的值和/或所述过程的实施数量用作确定所述预期寿命的基础,其中,为多个运行周期确定所述物理变量和/或在蓄电池单元中发生的过程的实施数量并且存储出现所述物理变量的确定值的频率(f)和/或至少一个确定的过程的实施数量的频率(f)。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蓄电池、特别是锂离子蓄电池或镍氢蓄电池,以及一种机动车,其包括至少一个依据本发明的蓄电池。
提供了具有优良的热和化学稳定性与优异的发光效率的红色磷光体,其中,该红色磷光体包括以组成式Az(Sr,M)2(Si,Al)O4-xNy:R(0
砷是五氟化磷生产过程中的杂质。在六氟磷酸锂生产中使用五氟化磷之前,期望从五氟化磷中除去砷。本技术提供了通过萃取蒸馏从五氟化磷中除去砷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非水性电解质,其包括一种锂盐和一种溶剂,所述电解质含有,基于电解质的重量计,1-10WT%的式1化合物或其分解产物,以及1-40WT%的一种脂族单腈化合物;以及包含所述非水性电解质的电化学装置。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电化学装置,其包括:具有在阴极活性材料表面与脂族单腈化合物之间形成的复合物的阴极,以及一种含有基于所述电解质的重量计为1-10WT%的式1化合物或其分解产物的非水性电解质。该电化学装置具有优异的低温电池性能和优异的高温安全性,还可提供二者的协同效应。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电池,不大改变现有电池结构就能够实现安全性、特别是提高过充电特性,并且能够抑制放电容量的下降。非水电解质电池具备:在正极集电体表面上形成了包含多个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具备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以及位于这两极之间的隔膜,其特征在于,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层由正极活性物质成分不同的两层构成,且在这些两层中位于正极集电体(16)侧的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层(11)的正极活性物质使用橄榄石型磷酸锂化合物,并且作为该第一正极活性物质层(11)的导电助剂使用VGCF(18)。
本发明的非水二次电池的特征为,具备正极、负极、隔膜以及非水电解质,所述正极含有由组成通式(1)Li1+yMO2表示的含锂复合氧化物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在所述组成通式(1)中,-0.5≤y≤0.5,M表示含有Ni和从Co、Mn、Fe以及Ti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1种元素的元素组,所述非水电解质含有环烷烃衍生物A、以及从氮杂冠醚化合物B和含氮杂环化合物C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1种化合物,其中所述环烷烃衍生物A具有至少1个含不饱和键的烷基醚基,所述氮杂冠醚化合物B中氮原子的至少1个具有含不饱和键的官能团。
提供了一种多孔聚合物蓄电池隔膜,其沿其长度包括可变的孔隙率。这种蓄电池隔膜能够在端子端附近比相反端附近通常经受更高电流密度和更高温度的蓄电池的电池中增加电流密度的均匀性。通过将可变孔隙率的隔膜放置在电化学电池的电极之间,使得其端子端比其相反端具有更低的孔隙率,离子(例如锂离子)通过该隔膜的传输可以在通常高电流区域中受到限制,而在通常低电流区域中更少受到限制,由此增加该蓄电池的电池中电流密度的整体均匀性。可变孔隙率蓄电池隔膜可以通过改进的溶剂交换工艺制备。该工艺可以包括形成具有不均匀厚度的包含聚合物的膜,选择性致密化该膜使得其具有不均匀的聚合物浓度和在该膜中引入可变孔隙率。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其他其他有色金属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