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及应用领域,提供一种过渡金属碳化物/氮化物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锂空气电池中的应用,在等离子体蒸发设备的粉体生成室的阳极上加入金属原料、反应气体,以钨棒为阴极,蒸发金属原料,获得过渡金属碳化物及氮化物纳米粒子。本发明制备过程简单、料成本低廉,不产生有害物质,可以工业化生产;制备过渡金属纳米粒子过程中,表面氧化层的存在可抑制金属元素的氧化;制备的过渡金属碳化物及氮化物导电性良好,应用在锂空气电池中,能够显著降低锂空电池充电过电势,有效减缓电解液和正极材料的分解。
本发明为一种锂的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的过渡金属氧化物为具有一层无定形材料包覆在体相材料表面的复合氧化物,其化学组成为(1-w1-w2)Li1+xNiyMzMn2-y-zO4-△·w1Li2CO3·w2LiOH,其中Li1+xNiyMzMn2-y-zO4-△为体相材料且具有尖晶石结构,Li2CO3、LiOH为无定形的表面层物质。本发明的正极材料具有4.0V(vs.Li/Li+)及以上的嵌、脱锂电极电势,120mAh/g及以上的理论质量比容量;材料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
一种复合型结构的锂硫电池,包括依次叠合的负极、隔膜、正极,于隔膜和正极间设有阻硫复合层。阻硫复合层的作用是能够有效的阻隔多硫化锂的迁移,避免了多硫化锂与负极直接接触而发生反应,进而提高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库伦效率,而且复合阻硫层本身能发挥容量,所以也能整体提高电池容量。
本发明提供一种硅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所述硅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活性材料包括多孔还原氧化石墨,及附着于多孔还原氧化石墨孔隙中的包覆了导电聚合物的多孔硅材料;所述多孔还原氧化石墨的孔径为50nm~2μm;所述导电聚合物包覆层的厚度为50nm~200nm;所述多孔硅的孔径为100nm~300nm。所述导电聚合物为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本发明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中时具有不易粉化,稳定性好,循环次数多等显著优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自行车的便携式锂电池模组,涉及锂电池模组技术领域,包括外箱体,所述外箱体的内部设有内箱体,所述内箱体的内部设有电池组,所述内箱体的顶端设有固定盖,所述外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内箱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之间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外箱体和内箱体之间设有压缩弹簧。该电动自行车的便携式锂电池模组,通过设置外箱体和内箱体,利用双层外壳设计,避免电池组发生直接碰撞,又在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连接杆和压缩弹簧的配合作用下,起到了减震作用,提高了电池组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卡槽和自锁机构,方便了电池组的安装和拆卸。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排烟余热利用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提出一种排烟余热利用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吸收器与冷凝器连接,吸收器与蒸发器连接,吸收器下方设置有用于溴化锂循环的稀溶液泵,高温再生器的排烟出口串联设置有排烟热回收器,稀溶液泵的出口管路分三路,第一路连接低温热交换器,第二路连接冷剂凝水热回收装置,第三路连接排烟热回收器,低温热交换器的输出管路、冷剂凝水热回收装置的输出管路和排烟热回收器的输出管路连通形成汇流管路,汇流管路连接高温热交换器,高温热交换器连接高温再生器。本实用新型可回收大量烟气余热,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排烟余热对环境的热污染,实现节能减排。
一种用超临界流体相分离制备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微孔隔膜工艺,属于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微孔隔膜制备技术领域。该工艺是利用超临界流体既能溶胀大多数聚合物、又能溶解许多小分子的特性,以超临界流体作为铸膜体系的非溶剂,通过超临界流体与有机溶剂的交换使超临界流体进入到聚合物溶液中,并使溶液发生相分离,从而得到所需要的隔膜。该工艺具有的优点为:1)超临界流体制备聚合物隔膜的同时,还会对所形成的微孔膜进行“干燥”;2)超临界流体对膜的干燥过程不会产生汽-液界面,避免了膜的结构塌陷等问题;3)工艺中使用的有机溶剂可通过减压分离循环使用;4)该工艺可通过改变超临界流体的压力,从而有效调控制备隔膜的结构与形态。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PACK箱体安装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锂电池PACK箱体托架,包括底梁框架绝缘滑道;底梁框架包括前梁、后梁和侧梁;侧梁的外侧面贴合安装有第一绝缘件;前梁的外侧面贴合安装有第一限位件;后梁的上表面的两端设有第二限位件,第二限位件上设有与箱体上的定位销相配合的销孔;绝缘滑道包括滑道支架和多个塑胶辊轮;滑道支架为两条,固定连接在前梁和后梁之间,多个塑胶辊轮排布在滑道支架之间,且其转轴均与后梁平行;塑胶辊轮的部分曲面高于底梁框架的上表面。本实用新型中的托架,简化了箱体安装过程,实现了箱体的多方位限位,且实现了箱体的二次绝缘防护,使安装箱体的过程更省力,且能大大提高安装效率,降低安装成本。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冷设备技术领域。一种可双模式运转的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在冷凝器与发生器之间增设冷媒水旁通管,并在冷媒水旁通管上增加冷媒控制阀A,在冷剂水管上设置有冷媒控制阀B,在冷剂蒸汽管上设置有溶液控制阀A,在稀溶液管上设置有溶液控制阀B。本实用新型在标准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基础上增加冷媒水旁通管,通过控制阀转换,使机组在有热源水时按热泵模式高效运转,热源水因故障等问题无法供给或工况恶劣无法回收利用时按真空锅炉模式运转,可实现有无热源水热泵机组均可运行并制取较高温度的温水目的,降低初投资,减少机组占地面积,系统设计简单,运行、调节方便。
本发明提供一种铌酸锂晶体化学机械抛光液,属于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领域。铌酸锂化学机械抛光液的pH为9.5‑10,包含溶质和溶剂两部分。其中,溶剂为去离子水。按溶质总质量分数100%计,其各组分和质量百分比含量如下:10~20wt%硅溶胶,1~2wt%氢氧化钾,0.02~0.05wt%表面活性剂,其余为pH调节剂,各物质在去离子水中通过超声混合均匀。本发明提供的化学机械抛光液腐蚀作用适中,在保证抛光液化学作用前提下,能够获得超光滑、无损伤的铌酸锂表面;氧化石墨烯可以促使工件表层氧化并形成软化层,加快工件表面的抛光效率,缩短抛光时间。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极材料在锂离子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锂离子超级电容器包括正极、隔膜、负极和电解质,所述的负极采用较低电位的负极材料,使器件具有较高的电压及较好的循环稳定性,且电容器的成本较低。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具体涉及一种低温热水大温差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提出一种低温热水大温差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包括高温发生器、冷凝器、低压吸收器、蒸发器、高压吸收器及低温发生器,增有中温发生器及中温热交换器,中温发生器、冷凝器、高温发生器在同一筒体内从左至右依次设置,低压吸收器、中温发生器、低温发生器及对应的连接管路构成低压溶液循环回路,高压吸收器、高温发生器及对应的连接管路构成高压溶液循环回路,低温热水经连接管路依次进入中温发生器、低温发生器及高温发生器。本发明可实现回收利用后的热水温度为50℃左右,热水回收利用温差为40℃以上,同时机组的制冷效率为0.7以上。
本发明涉及电池集流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的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与系统。该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将聚合物熔体经静电纺丝后得到聚合物纤维,而后将所述聚合物纤维制成纤维聚集体;之后将所述纤维聚集体依次进行预氧化和碳化,以得到所述集流体;其中,在所述静电纺丝中,温度为180‑230℃,速度为10~30m/min;所述聚合物纤维的直径为0.2~0.4μm。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的集流体的加工系统。本发明制备的集流体与极片粘结力较强,极片阻抗较低;采用本发明的集流体所制备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电池内阻较低,能够提高锂离子二次电池充放电性能及倍率性能。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复合石墨负极材料生产方法,以锻后焦和天然石墨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为原料A;以延迟焦为原料B;以沥青微粉为原料C;微粉B先进行改性,然后分级,分级后的最小粒径控制在2?m以上;微粉B与微粉A按比例进行混合,得到的混合物料与原料C按比例进行气流混合;最后选择在1200~1500℃下进行炭化,或者在2800~3200℃下进行石墨化,或者先在1200~1500℃下进行炭化后在2800~3200℃下进行石墨化。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解决大粒径材料的循环性能差的问题,同时保持较高的容量和效率,本发明生产出的材料,其粒度为非正态分布,有独特的加工适应性,安全性能好,可应用于不同领域的锂离子电池。
本发明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新型高效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同时取出机组,在温水器与低温再生器凝水出口之间增设连接配管T1,并在管路上设置阀门F3和F7和F10,温水器蒸汽放热后冷凝的纯水可经管路和阀门进入冷剂凝水热回收器,经过热回收后进入冷凝器;在冷凝器和吸收器之间增设连接管路T2,并在管路上设置阀门F13。本发明通过控制系统和调节各个阀门的开闭便可以实现制冷、供暖和卫生热水的独立供应以及其三种用途的任意组合使用。不仅能够满足多种供热和制冷的组合需求,而且能耗低,能源利用率高,供暖供冷综合COP远大于同类溴化锂冷热水机组。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动力型锂离子电池改性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煅后焦和软炭包覆改性物,软炭包覆改性物中包括软炭和石油焦类球形颗粒物料,二者的质量比为,软炭:石油焦=1‑5:100。采用质软、易燃、易氧化的延迟石油焦为主料,高温沥青及煅后焦为辅料,以微米级高温沥青为改性剂,对石油焦进行包覆及改性,并挤压融合至类球形物料表面及内部,弥补颗粒表面及内部缺陷;延迟焦粉碎得到微米级类球形物料,以微米级高温沥青进行包覆改性并高温挤压融合得到二次颗粒;高温石墨化烧结处理,制得改性人造石墨产品,提高材料的循环性能,小颗粒聚集造粒,提高效率和循环性能,应用于动力类锂离子电池。
本专利提出一种带有氧化层的锂金属负极制备和应用。将挤压处理后的锂金属浸泡在有机酯类中,非原位水解和缩聚形成稳定的多孔氧化层,有效抑制电解液与锂金属持续反应与消耗,提高电池循环稳定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尖晶石型锂离子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将醋酸锂、醋酸锰按1∶1的化学计量比混合,溶于水杨酸、丙氨酸的水溶液中,再加入乙醇中在70~90℃的水浴锅中搅拌5~6小时,得到前驱体溶胶,将溶胶旋转涂布于抛光的不锈钢衬底上,在230~270℃下加热半个小时,使有机物分解,多次涂布并烧结,再在380℃下退火处理,得到约到薄膜电极。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旋转涂布工艺,再经低温退火处理,得到了锂离子电极薄膜。薄膜晶型完整,具有尖晶石结构,表面晶粒大小在150~180nm左右,且晶粒之间存在大量的孔隙。该薄膜初始放电容量为40.5μAh/cm2·μm,且具有良好的可逆性和充放电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孔隔膜在锂硫二次电池中的应用,所述的无孔隔膜由聚偏氟乙烯有机高分子树脂为原料,通过浇铸成膜法制备而成无孔隔膜;所述无孔隔膜厚度为5-10μm。该类膜可以有效的实现聚硫离子与锂离子的分离,保持膜的离子透过选择性,不需依赖离子交换基团和特殊晶格结构可实现离子的传递以及聚硫离子的阻隔。该类膜材料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容易实现大批量生产,拓展了锂硫二次电池膜材料的加工方法和选择范围。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锂电一体焊台,包括底板和第一竖板,所述底板的上方两侧焊接有第一竖板,所述底板的上方中间安装有焊接装置。该多功能锂电一体焊台,通过支腿、工作台、锂电池组、焊枪和把手等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通过工作台对锂电池组进行支撑,通过把手对焊枪的水平位置进行调节,从而使焊枪可以对锂电池组进行精准的点焊工作,通过第二竖板、齿牙板、弧形齿轮、第三凹形板和挡板等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通过齿牙板带动挡板移动,同时齿牙板通过弧形块可以使弹簧发生弹性形变,从而挡板通过弹簧的弹力性能便可以将锂电池组抵紧固定,进而使锂电池组在进行焊接时更稳定。
一种溴化锂吸收式室外一体机组控制系统,涉及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技术领域。溴化锂吸收式主机控制柜与系统控制柜之间采用可实现信息互通互换的通讯数据处理模块连接;冷温水泵、冷却水泵分别连接系统控制柜并由系统控制柜控制启停;冷却塔风机为可实现从1组到3组多种控制方式选择启停控制的风机;所述控制系统中连入具备多种防冻选择模式的机组防冻运转模块。本实用新型将溴化锂吸收式控制柜与系统控制柜之间采用通讯数据处理模块连接,追加水泵各种工况条件选择和异常处理方式;追加冷却塔风机多组选择和多层温度控制模式;追加机组防冻运行功能。可以根据运行工况和异常处理自行选择控制方式和处理,达到无人值守。保证机组安全又避免浪费能源。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金属集流体、自支撑石墨烯基锂硫电池正极的制备方法,其制备过程为:将氧化石墨烯/碳纳米管混合浆料冷冻干燥、还原得到自支撑石墨烯/碳纳米管三维复合材料,然后对该复合材料进行载硫、压片处理,从而获得无金属集流体、自支撑石墨烯基锂硫电池正极材料。本发明的优势在于通过简单的冷冻干燥、还原制备得到石墨烯基三维网络材料,该材料可取代锂硫电池中的金属集流体作为自支撑正极,在储能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锡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其制备方法是通过高温热解含锡化合物粉末材料,将锡纳米球分散在三维介孔碳材料基体中,这不仅能保持锡的高比容量特性,也能有效抑制电极的体积膨胀,防止颗粒的团聚,从而提高其循环稳定性。本发明的优点是:该复合材料中锡纳米球以及三维介孔碳结构有利于离子的快速传输,进而提高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能量密度,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其制备过程无需添加任何的化学试剂,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安全环保,很容易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有望应用于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环境友好的新型储能电池中。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废液资源化环保处理系统及工艺流程,涉及工业废物环保处理与资源化技术领域,包括焚烧炉、半干式脱酸反应器、急冷塔、一级、二级脱酸塔、烟气换热器、除尘器、烟气加热器、脱硝设备、烟囱以及渣液收集罐、废液处理罐、废固盐溶解液加盐酸处理罐、废固盐溶解液加LiOH处理罐、转鼓、蒸发器和干燥炉等主要设备,利用燃烧及化学反应等技术将锂电池废液中的Na+、Ca2+、F‑、Cl‑、Li+等转换为固态LiF、无水氯化钙。本发明充分实现了锂电池废液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目的。环保效果突出、资源化利用充分、节能降耗效果明显。系统及设备整体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处理方式灵活变通,适合推广使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SiOx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属于可再生能源材料制备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方面。本发明C@SiOx材料的生产工艺为用自来水浸泡含硅生物质,去除其中的泥土,用酸浸泡生物质原料去除农业生产过程中引入的金属杂质后,在管式炉中碳化,然后,用活化剂活化得到的碳化生物质。活化后用活泼金属粉末还原,得到C@SiOx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浆料分散性的评估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浆料分散性的评估方法,其通过粘结剂在高温下的失重比来表征浆料的分散性。本发明通过监测浆料烘干后粉料的失重比,即可得知吸收粘结剂的导电剂在浆料中的分散性,或是粘结剂在无导电剂的浆料(主材)中的分散情况。相比传统浆料粘度测试方法,本发明通过测试浆料粉末中粘结剂高温失重比评价浆料分散性的方法具有更精确性的优点。同时本发明所述方法适用性更广,不仅适用于多种材料的配料过程的浆料分散性评价,而且也适用于不含导电剂的浆料分散性评价。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木耳制备碳材料或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中多孔碳材料的制备及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以木耳为原料通过冷冻干燥‑高温热解制备多孔碳材料,并通过硫代硫酸钠与酸的反应原位制备纳米硫碳复合材料正极的方法。其特征在以木耳为前驱体,通过碳化热解制备多孔碳材料,进一步利用化学法制备纳米硫碳复合材料。本发明所制备的多孔碳基质具有原料易得,制备工艺简单,比表面积较大等优点。将制备的纳米硫碳复合材料用于锂硫电池正极,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电极及其制备和应用,所述电极是以泡沫镍作为催化剂,将泡沫镍板与待沉积导电物质的板状硅电极基体外表面接触,采用接触式化学镀工艺实现对硅电极基体的化学原位沉积使其表面及内部沉积有镍磷复合涂层,这种电极作为负极应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中,可明显提高锂离子电池负极性能和能量密度,具有实现未来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巨大潜力。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硫电池用多孔碳膜及其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以有机高分子树脂、有机高分子树脂与无机纳米粒子的混合物、有机高分子树脂与有机配合物的混合物、或有机高分子树脂与粉体碳材料的混合物为原料,制备而成有机膜或有机—无机复合膜,通过预氧化、程序升温碳化、刻蚀模板,得到的多孔碳膜。多孔碳膜作为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在电极制备工艺、原料利用率、导电性、电极组成结构和质量等各方面都表现出无与伦比的优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辽宁大连有色金属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