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高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领域,涉及一种增韧改性的热固性环氧树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树脂材料由如下重量份配比组成: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75~85份,邻甲酚醛环氧树脂15~25份,增韧剂PEK-C5~12份,固化剂DDS24~34份,稀释剂4~8份。制备方法为:将两种树脂混合,使之完全溶解加入增韧剂,混合至清澈透明,加入固化剂,混合后急冷至室温,即可制得。本发明树脂材料适用于一步热熔法和两步热熔法生产碳纤维预浸料和玻璃布预浸料;可通过热压罐法和模压法制备碳纤维复合材料和玻璃布复合材料;可实现“零吸胶、始加压”的成型工艺,有利于大型制件的制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锡锑合金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系统,该系统包括碳材料制备装置和复合材料制备装置两部分,碳材料制备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搅拌釜、碳化炉和石墨化炉,复合材料制备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超声波分散机和第二搅拌釜,其中,石墨化炉与超声波分散机连接。本发明将锡锑合金与特殊处理后的碳材料复合在一起,制备得到的复合负极材料具有极佳的循环稳定性,电学性能佳。本发明的制备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碳材料制备装置和复合材料制备装置两部分,连续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壳聚糖‑生物铁锰氧化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材料以壳聚糖为载体,将生物铁锰氧化物聚合在一起,形成球状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从矿山废水中筛选铁锰氧化菌群与驯化;2)通过对菌群的培养、离心、冷冻干燥、研磨后制备得到生物铁锰氧化物;3)将壳聚糖:生物铁锰氧化物为1:4的比例制备成复合材料,该材料在含锑的模型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所述复合材料不仅可以进行单一价态的锑去除还可以进行混合价态锑同时去除,制备工艺简单,反应稳定,操作性强,环境友好,具有广泛工程应用潜力。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具体为一种有机增强定位防脱双密封管材及其制备方法。其由内层和外层经热熔复合构成,外层呈波纹形结构,外层和内层均采用有机增强聚乙烯聚氯乙烯熔融共混复合材料制成;有机增强聚乙烯聚氯乙烯熔融共混复合材料包括如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30‑40份聚氯乙烯树脂,20‑30份聚乙烯树脂,6‑8份抗冲击改性剂,8‑12份有机刚性粒子,5‑10份增容剂,10‑20份改性纳米级无机刚性粒子,1‑3份钙锌稳定剂,0.2‑0.4份硬脂酸钙,0.2‑0.4份硬脂酸锌,1‑2份分散剂,0.3‑0.5份抗氧剂1010,0.3‑0.5份抗氧剂168。本发明提高了管材环刚度、环柔度、抗冲击性能、高低温性能和耐候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测量各向异性复合材料切口角部应力强度因子的试验方法。该试验试件由两个扇形楔形体试件组合而成的圆盘,两个楔形体可以是不同材质的材料。其切口角部在圆盘的中心。用该圆盘作为试验试件,将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对试件圆周外缘施加沿任意直径方向的压缩载荷测量其切口角部应力强度因子,以切口角部出现破损时的载荷作为临界载荷。本试验方法通过对圆盘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测量各向异性复合材料切口角部的应力强度因子,其方法原理可靠,加载力均匀,测试精度高,记录数据与分析结果精确,特别适用于由各向异性材料与各向同性材料结合的复合材料切口角部应力强度因子的测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Bi2WO6‑MoS2复合微米花球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催化剂包括花球结构的Bi2WO6和分布在Bi2WO6表面的颗粒状MoS2;所述花球结构的Bi2WO6由Bi2WO6组成的片状结构自组装而成。在本发明中,颗粒状MoS2分布于所述Bi2WO6的表面,形成了异质结,促进了电子‑空穴对的有效分离,使得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显著提高。并且花瓣状结构Bi2WO6的存在有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进而提高对可见光的吸收,为光催化反应体系提供了更大的接触面积和更多的活性位点,本发明将催化剂用于在可见光条件下催化CO2和水反应生成有机物,具有较高的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效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SiO2增强的石英陶瓷天线罩/天线窗防潮涂层的制备方法,是通过对纳米SiO2进行表面处理,使其在树脂中分散更均匀,并通过有机硅树脂良好的流动性填充到SiO2/SiO2复合材料内部空隙,减缓应力集中;同时,纳米SiO2在涂层表面形成微纳米级的粗糙结构,增加了涂层与陶瓷基体的粘结力。在SiO2/SiO2复合材料表面制备该涂层后,不易剥落,复合材料强度提高,介电性能基本保持不变,吸潮率大大降低,使用寿命显著延长。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震防护面料以及减震防护马甲,包括表面层、里料层以及设于表面层和里料层之间的减震层组,表面层、里料层以及减震层组通过衍缝连接,减震层组包括第一减震层和第二减震层,第一减震层采用三维织物复合材料,且三维织物复合材料中灌注有液态增强树脂。本发明提供的减震防护面料以及减震防护马甲,第一减震层受到撞击时硅树脂首先硅树脂接收到冲击力,硅树脂立即转变为坚硬固体,并把外力传给相邻的三维织物复合材料将冲击力展开,并通过与第二减震层可以将碰撞受到的力的能量进行分散传递和吸收,充分利用各层的材料的优点以及各层的相互作用,来降低抵肩射击时长枪后坐力对肩胛部及胸部的震动,起到有效防护作用。
本发明主要是涉及一种安全门,特别是一种防火阻燃安全门;其内部结构是由各种复合材料层叠组合而成,该安全门的结构由内向外依序为:最内层由耐火材料所组成的耐火层;由防火材料所组成的防火层;由不燃烧多层高分子材料与玻璃网组成的复合材料混合层,最外面是由仿木、仿石等材料制作组成的外表层;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美观、耐用、经济;2.防火、阻燃、耐火等级高;3.采用高分子复合材料生产,不用木材,节约能源;4.免漆、无有害气体排放,环保;5.具有保温隔音功能、节约能源;6.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合制备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竹纤维束与合成纤维复合增强材料混合制备装置。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进行复合材料混合制备的效率相对较高,进行复合材料混合制备的工作强度相对较小,进行复合材料混合制备的操作较为方便的竹纤维束与合成纤维复合增强材料混合制备装置。一种竹纤维束与合成纤维复合增强材料混合制备装置,包括有底板、第一外壳等,底板上部的前侧设有第一外壳,第一外壳的前侧滑动式地连接有升降板。通过启动喷火器,喷火器喷出的火随之可对第一装料筐内的复合材料与烘干的原始竹纤维融合,如此可对竹纤维束与合成纤维复合增强材料混合制备,从而提高了人们对竹纤维束与合成纤维复合增强材料混合制备的效率。
可调节去除边缘蜂窝芯机构高度的工装,包括承载平台、复合材料蜂窝夹层板、压紧机构、修边机、滑轨、金属板、螺旋顶杆及支撑支架,其中,所述复合材料蜂窝夹层板平铺在承载平台,所述压紧机构固定在复合材料蜂窝夹层板中且伸入至承载平台内,并在复合材料蜂窝夹层板上与压紧机构接触的部分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承载平台一侧设置有支撑支架,所述支撑支架上安装有螺旋顶杆,所述螺旋顶杆上设置有金属板,所述金属板上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固定有修边机。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保证蜂窝夹层结构零件在边缘蜂窝去除过程中稳定可靠,有效提高零件加工质量与合格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隔离衣,包括纤维层,纤维层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中间层,中间层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复合材料层,复合材料层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透气层。本实用新型通过纤维层内含的合成纤维长丝,具备耐磨、强度高、不易变形且不易起皱的优异性能,提升了本体在使用过程中的耐磨性和使用强度,且有效地延长了本体的使用寿命,通过复合材料层内由低密度的纤维材料与树脂复合制成的新型复合材料,具备强度高且质地细密,有效地增加了本体在使用过程中安全性,通过拉链便于使用者进行穿脱,通过锁边线带可以有效地避免该隔离衣出现脱线的现象,同时解决了市场上常见的一次性隔离衣普遍存在强度较低且穿脱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飞机抗坠撞的吸能结构单元,包括配置于所述吸能结构单元两侧的面板1,配置于所述面板1之间的、中心轴垂直于面板1的多个复合材料圆管2,和填充于所述面板1和所述复合材料圆管2之间的聚氨酯发泡材料;所述复合材料圆管2包括管身2a和位于管身两端、由管身延伸形成的翻边2b;所述面板1与所述复合材料圆管2的翻边2b通过胶接和碳pin4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吸能结构单元,可以作为承力单元用于机身底部结构的设计,或者作为专门的抗坠撞单元使用。该结构形式重量轻,整体性好,能量吸收率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灵敏度检测铅离子的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属于电化学传感器领域,所述电化学传感器的电极表面涂有四氧化三钴还原氧化石墨烯(Co3O4/rGO)复合材料。本发明的铅离子电化学传感器,不仅能够成功检测铅离子,而且还具有灵敏度高、检测快速、稳定性好等特点,所制备的Co3O4/rGO复合材料电极可用于铅离子浓度以及自来水中铅离子的含量测定;本发明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成本低廉、工艺简单、操作简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供的耐高温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首先在C/C复合材料表面薄涂了Al2(SO4)3和NiNO3的混合粉末,在外层浸渍了聚氮硅烷,在氨气环境下除了生成主要产物Si‑C‑N系涂层外,还生成晶须状产物Al2O3和Si3N4,最后在C/C复合材料外层采用等离子喷涂、冷等静压成型、高温烧结的方式制备SiC涂层,通过加压的方式使涂层更致密,从而具有更好的防护性能。同时,还提供该制备方法下的复合涂层,由于晶须状产物除了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外,在涂层和基体间起到桥接和物理钉扎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涂层与基体的粘结性能,使得与常规技术相比,常温拉伸强度提升7%以上,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抗氧化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金属点阵结构的防弹装甲,包括上层、中层和下层,中层为陶瓷复合材料层,上层和下层均为金属与高分子复合材料层,所述金属与高分子复合材料层是高分子材料完全包覆单层或多层金属点阵结构形成的复合材料层。其中,所述金属点阵结构是由多个胞元沿x、y、z轴三向进行延拓布置形成,所述胞元结构由外骨架和内骨架共同组成。该防弹装甲具有较轻的重量,同时,又具有较强的连续抗击打能力,可以抵抗连续高速子弹冲击。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形状记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称取100质量份的反式聚烯烃类聚合物放置在烘箱中熔融结晶;S2、称取10~50质量份吸水树脂、1~60质量份填料、10~40质量份接枝有吸水基团的弹性体、0.2~1质量份交联剂、0.1~0.5质量份助交联剂,同结晶熔融后的反式聚烯烃类聚合物加入到密炼机中混炼均匀;S3、将混炼均匀的物料放入到模具中加压、加热交联反应,制备出复合材料;S4、将复合材料浸泡在不同氯化钠浓度热水中吸水膨胀;S5、将吸水膨胀后的复合材料迅速浸泡在冷水中,冷却结晶定型,S6、将冷却结晶定型的复合材料放置在常温下真空干燥,制得孔结构可随温度变化的多孔形状记忆材料。本发明制备条件温和,且无有害溶剂、气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武器装备专用隐身材料,包含内层和外层双层结构,内层为橡胶基复合材料,其中基体材料为三元乙丙橡胶,功能体材料为纳米氧化锌和聚酯纤维;外层为树脂基复合材料,其中基体材料为环氧树脂,功能体材料为多壁碳纳米管和Fe‑Nd‑Ta系氧化物粉末。本发明公开的武器装备专用隐身材料外层和外层所用复合材料均具有良好的磁损耗性能和电损耗性能,且外层的波阻抗要明显大于内层波阻抗,因此本发明公开的武器装备专用隐身材料结构合理,极大地提高了材料吸收电磁波的能力,同时相比于传统的铁系复合隐身材料和陶瓷基复合材料,重量明显下降,适用于航空飞机以及各类飞行器表面的隐身涂料。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3D打印椎间融合器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椎间融合器是以包括聚醚醚酮系列纳米复合材料制备丝材原料,通过熔融沉积成型工艺制得。本发明能够实现多组分原材料的纳米级复合,有效地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便于器件内部复杂结构的实现,并可根据患者差异实现个性化产品的制备。制备的原材料含有添加成骨活性粉体,能够在保证产品力学性能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其生物学性能。在成骨活性粉体/PEEK纳米复合材料的基础上,增加金属钛粉、金属钽粉的一种或者两种,制备复合材料,进一步提升其生物相容性、骨连接能力,并提高其力学性。在成骨活性粉体/PEEK纳米复合材料的基础上,加入磁性粉体,采用弱磁场进一步提升材料或者椎间融合器的生物相容性。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单一晶面的氧化钨与碳纳米片复合储钠材料的形成方法。该方法以自聚合‑共沉淀制备的钨‑盐酸多巴胺自聚纳米片为前驱体,在缺氧的惰性条件下,经高温原位析出单一晶面缺氧型氧化钨纳米棒,夹杂在同时形成的氮掺杂碳纳米片中,制备出相应的WO3‑x纳米棒/碳纳米片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前驱体的形成方法用料常见、操作简单,能在常温下规模化制备。经高温原位析出后,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展现出高的比容量、突出的倍率性能和超长的循环稳定性等。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硫化镉/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先以钛酸四正丁酯TBOT、Cd(NO3)2·4H2O为原料采用蒸发诱导自组装(EISA)的方法制备出氧化镉/二氧化钛CdO/TiO2,然后以该氧化镉/二氧化钛CdO/TiO2、Na2S·9H2O为原料制备出硫化镉/二氧化钛CdS/TiO2,最后用该硫化镉/二氧化钛CdS/TiO2,硝酸银AgNO3为原料采用光沉积法制备出银/硫化镉/二氧化钛三元复合光催化材料。该复合材料属于无机光催化材料,该复合材料性能稳定,光催化活性较高,并且抗化学和光腐蚀,在光解水、杀菌、制备太阳能敏化电池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高温复合涂层的制备工艺,是通过采用SiC粉末作为涂层的主体材料,采用无机玻璃粉改性SiC,以提高其在高温下的流动性,使SiC能均匀地覆盖C/C复合材料的表面;在反应釜中加入超细硅粉,一方面,高温下硅粉能与C/C复合材料表面反应,生成目标涂层产物SiC,另一方面Si粉附着在SiC表面,使SiC涂层颗粒进一步增长,提高SiC涂层颗粒之间的粘结力。SiC涂层生成结束后,在体系内通入氨气和三卤化硼的混合气体,并且加入ZrO2,使其在C/C复合材料表面进一步生成含有ZrO2的BN压应力涂层。同时还提供了上述工艺获得的耐高温复合材料涂层,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氧化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制氢的新方法。燃料电池阴极材料使用石墨烯/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在光照情况下分解水,产生氢气;包括以下步骤:合成制备石墨烯/二氧化钛复合材料,把石墨烯/二氧化钛复合材料涂布到微生物燃料电池阴极上,微生物燃料电池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在太阳光(或紫外光)照射情况下产生氢气(氢气收集)。本发明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制氢新方法,利用光电协同作用,提高石墨烯掺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催化分解水制氢能力,同时可以发电,系统简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锈钢微生物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经酸处理后具粗糙表面的不锈钢材料浸泡于纳米碳材料分散液中,不锈钢材料通过浸泡、烘干的方法吸附纳米碳材料后形成纳米碳-不锈钢复合材料。纳米碳-不锈钢复合材料经过热处理后形成不锈钢微生物电极;该电极用于微生物电化学系统的生物电极。本发明方法,在保证不锈钢材料具有足够耐腐蚀性能下提高了纳米碳材料与不锈钢材料表面的相互作用力;纳米碳材料在不锈钢材料表面形成表面修饰层,降低了Cr元素的含量,缓解甚至消除了Cr元对微生物生长的抑制作用,提高了电极对微生物的附着性,降低了电极内阻。制备的电极性能稳定,具有优异电化学性能,和优异的耐腐蚀性、微生物附着性。
本发明涉及一种WC‑6Co‑石墨自润滑硬质合金制备方法,WC‑Co‑石墨复合材料由高能球磨后细化的WC,纯Co粉和石墨球高能球磨混合形成,所得复合材料的石墨为石墨球在球磨时切削片,球磨介质为水或酒精,球磨混合一定时间后取出,并烘干、过筛以及造粒后使用一定压力的冷压成型和冷等静压。将压制好的胚体置于微波炉中烧结,采用一定的升温速率使得胚体达到一定温度后保温,烧结完毕后随炉冷却。本发明制备WC‑6Co‑石墨自润滑硬质合金制备方法,目的是为目的是为了增加WC‑Co自润滑,从而提高硬质合金复合材料的磨损能力,本发明制备过程中无污染,低耗能,该高熵合金基复合材料可广泛应用于航空飞行器的高温结构件和耐腐蚀件,前景广阔。
一种用于既有线路换轨大修的钢轨升温装置,包括电热丝、温度传感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电热部分由磁条、导热C/C复合材料、隔热玻璃纤维棉毡、电热丝及导线组成,导热C/C复合材料与隔热玻璃纤维棉毡两者边缘相连,磁条均匀设置在导热C/C复合材料之上,电热丝缠绕在导热C/C复合材料之间的空腔中,并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两个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同时接入控制器。本发明的用于既有线路换轨大修的钢轨升温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加热迅速、安全稳定的特点,它能使先期固定的50m钢轨预加热到设计锁定轨温,从而消除安全隐患。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性二硫化钼及其在有机染料催化降解中的应用。该技术方案以芬顿反应为基本原理、利用多巴胺的自聚性能,将Fe2+/Fe3+锚定在MoS2上以制成一种均一多相的二维复合材料,从而达到高效去除有机染料的目的。具体来看,本发明以一种新的、便捷的仿生方法,构建了一种MoS2和Fe3O4磁性纳米颗粒的磁性的复合材料(MoS2‑MNPs)。该材料制备过程简单,且各成分参数可调,经济成本较低,且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和循环利用性,在用于芬顿反应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时,反应快速高效,在碱性条件下同样可实现有机污染物的高效降解,pH对其限制较小。适用于规模化的工业生产和工业应用。
一种绿色原位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微芯片修饰方法,步骤如下:将原位生成的PDA/AuNPs复合材料牢固地固定于PDMS微芯片通道表面,再用缓冲溶液连续冲洗微通道5分钟,洗脱掉通道内的残留物,即获得亲水性强和稳定性好的PDA/AuNPs复合材料修饰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微芯片通道。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可用于功能化PDMS微流控芯片的大批量生产。本发明所制得的产品不仅可用于对氨基酸的分离及检测,还在医药分析、临床诊断、环境监测和食品分析等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冲磨超高性能混凝土。本发明将废弃复合材料破碎颗粒表面改性整形,制备得到混凝土用废弃复合材料颗粒集料,采用该集料制备出抗冲磨超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包括水泥、粉煤灰微珠、硅灰、复合材料破碎颗粒集料、钢纤维、合成纤维、减水剂、膨胀剂和水,水灰比为0.16‑0.18。具有优异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抗裂性和抗冲磨性能,可用于水工结构船闸、廊道、大坝、桥墩等受水流冲刷和泥石流冲击部位。同时,本发明开辟了废弃复合材料回收利用的新方法,对固废资源化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江西南昌有色金属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