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一种制备颗粒弥散强化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步骤为:第一步,将已有增强相粉体制成增强相的纳米胶体悬浮溶液;第二步,第一步获得的增强相的纳米胶体悬浮溶液与基体金属的盐溶液及其还原剂共同进入微反应器进行反应;第三步,沉降;第四步,过滤;第五步,烘干;第六步,压坯;第七步,烧结;第八步,挤压,得到增强相在基体中分布均匀的颗粒弥散强化金属基复合材料。本发明方法采用微反应器实现基体金属对增强相颗粒的包覆,使增强相与基体更均匀地混合,提高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强度和硬度等性能,且可实现连续化、自动化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钢性护栏板及其制备方法,该护栏板为横截面呈波形的长薄板,包括表面防护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和钢核心结构层,表面防护层由玻璃纤维粗纱、不饱和树脂和有机硅聚脲涂料混合制成;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由玻璃纤维粗纱、玻璃纤维编织物、不饱和树脂和固化剂混合制成;钢核心结构层由钢板构成。本发明通过在以钢板构成的钢核心结构层外依次覆盖采用玻璃纤维粗纱及玻璃纤维编织物和不饱和树脂组成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采用玻璃纤维粗纱和不饱和树脂组成的表面防护层,构成复合材料钢性护栏板,使得护栏板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经济性出色且环保的特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高极性的耐热老化聚丙烯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聚丙烯55-85%、增韧剂5-15%;乙烯-乙烯醇共聚物1-8%、无机填料0-30%;抗氧剂0.1%-3%;黑色母粒0.5-5%;其他助剂0-5%。本发明的聚丙烯复合材料性能稳定,同时利用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与聚丙烯的优异的相容性,在保证力学性能的前提下,极大地增加了材料的表面极性,也提高了材料的长期耐热老化性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表面高极性的耐热老化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现有的设备双螺杆挤出机即可实现,其制备方法易操作、成本低,可快速进行工业化生产,市场前景广阔。
本发明涉及一种葫芦串结构的硫化镉-碲异质结光催化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含硫碲源前驱体和镉源前驱体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得到前驱反应液;S2:将所述前驱反应液进行两段式微波加热恒温反应,从而得到所述葫芦串结构的硫化镉-碲异质结光催化复合材料。所述制备方法通过特定的工艺步骤与工艺参数的选择与组合,从而得到了具有优良制氢性能的葫芦串结构的硫化镉-碲异质结光催化复合材料,可将其用于光解水制氢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工业化潜力。
本发明涉及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沾奶复合材料及不沾奶纸杯。不沾奶复合材料,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疏水层、热封层以及定型层,疏水层为二氧化硅涂层,热封层靠近疏水层一侧的表面呈凹凸不平状,且表面粗糙度为0.5‑5μm。本发明提供的不沾奶复合材料,疏水层的设置可以增大奶制品与复合材料之间的接触角,从而增加奶制品在复合材料表面的流动性,减少奶制品的粘附,而通过将热封层靠近疏水层一侧的表面设置为粗糙表面,粗糙度为0.5‑5μm,使得二氧化硅粒子可以隐藏或夹杂嵌设在热封层表面的凹处空隙中,从而增加二氧化硅涂层与热封层之间的结合稳固度,避免二氧化硅涂层在外力作用下轻易脱落,进而增强复合材料的不沾奶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阻燃HIP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抗菌阻燃HIPS复合材料,包括如下原料:HIPS,PC,抗菌剂,复合阻燃剂、阻燃增效剂、抗氧剂、加工助剂。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菌阻燃HIP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优化组分、用量,制得的产品在不降低抗冲击性能的前提下,能具有优异的阻燃性以及抗菌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防弹头盔,涉及头部防护装备的技术领域。复合材料防弹头盔包括头盔本体、防护罩和绑带;防护罩连接在头盔本体的前侧面,绑带连接头盔本体的底部;头盔本体包括外壳层、防护层和内衬层;外壳层、防护层、内衬层由外至内依次贴合连接;防护层为多种非金属复合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碳纤维布,或者凯夫拉纤维布,或者碳纤维布与凯夫拉纤维布的复合材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头盔因所使用的材料性能制约,一旦头盔损坏,需要花费较长时间修复,无法在现场直接修复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防护层采用碳纤维与凯夫拉纤维复合材料,融合自修复结构体系,实现了防弹头盔轻质高强和损伤原位自修复。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耳机主体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用于耳机主体的复合材料由组分材料硅橡胶,碳纤维,聚丙烯树脂,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锌,碳酸钙,茶多酚,结构控制剂,增塑剂制备而成;本发明原料相互配合制备一种用于耳机主体的复合材料,针对性改善目前用于耳机主体的复合材料一般存在弹性差、易黄变、硬度大等缺点,而且制作工艺复杂,耗材耗时严重,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用于耳机主体的复合材料具有特殊弹性效果,可以改变传统的用于耳机主体的复合材料性能问题,同时提高用于耳机主体的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质地轻,环保抗氧化,抗撕拉,选料的特殊性还以有效的避免静电对使用者的伤害。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废弃物再生玻璃纤维方法,将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生产中产生的边角废料或其使用过程产生的废弃物收集、除杂、洗涤干燥;将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浸入渗透降解剂中在0‑100℃浸泡1‑300小时,同时将顶部进行密封;随后将已经渗透降解完全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进行过滤、离心分离得到玻璃纤维和浸透废液。本发明通过将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废弃物经过再次加工处理,并将其中含有的玻璃纤维过滤出来,对玻璃纤维加以循环使用,不但解决了环境和水污染的问题,而且还能避免产生大量的垃圾,减少垃圾产量,符合国家所提倡的环保要求,促进节能减排,实现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助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聚酰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该多功能助剂,由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制成:马来酸酐35-50%、己二胺49.9-64%、抗氧剂0.05-3%。所述的多功能助剂的制备包括:先将己二胺和抗氧剂熔融混合均匀,然后滴加熔融的马拉酸酐,反应完成后得到多功能助剂。本发明多功能助剂可作为流动改性剂、外观改性剂以及荧光增白剂用于聚酰胺复合材料中,该助剂实现了聚酰胺复合材料改性过程一种助剂多种功能的目的,降低了多种助剂加入导致的材料性能降低和成本增加问题,易于操作和实施,易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作箱包的PVC复合材料,按重量份数计,原料包括以下组分:PVC预备料90‑100份;改性二氧化硅5‑40份;稳定剂1‑3份;润滑剂1‑5份;加工助剂1‑9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添加了经过有机膦硅烷偶联剂改性的二氧化硅,从而使制成的PVC箱包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和耐磨强度,并极大幅度延长箱包的使用寿命,PVC复合材料的原料中包括加工助剂蔗糖三山嵛酸酯,能起到抑制聚氯乙烯热降解时的主链不断裂的小分子消除反应;其次,PVC复合材料原料中的三山嵛精,能与蔗糖三山嵛酸酯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进一步抑制聚氯乙烯的热降解,PVC复合材料原料中的四羟甲基甘脲,能抑制聚氯乙烯的光降解,达到了耐老化性能好、耐候性强、使用寿命长的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长余辉发光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光学性能好、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易于批量生产的长余辉发光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新型长余辉发光复合材料是由长余辉发光材料与高分子硬化基质复合而成,长余辉发光复合材料经可见光或紫外光激发后,在暗处表4‑36小时的长余辉发光,发光颜色为黄、黄绿、绿、蓝绿、橙红、红等多种颜色。新型长余辉发光复合材料的质量百分比组成:高分子硬化基质为20~99wt%,长余辉发光材料为1~80wt%。该新型长余辉发光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和稳定性,且其制备工艺简单、原材料易得、成本低等突出优势,可应用于夜光标志、建筑或景观的装饰材料以及美术工艺品等。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杨梅生物质碳基材料的锰氧化物复合材料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杨梅原料,通过与一定浓度的KMnO4溶液在一定温度水热反应,之后在氮气气氛下进行加热煅烧,控制一定的煅烧温度最终制备生物质碳基的锰氧化物复合材料,并用XRD、SEM、BET等表征方法对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将上述材料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研究,实验发现在扫描速率为1mV s‑1时,比电容达到452.74F g‑1,并且经过5000次循环后电容保持率达到89%,说明这种材料具有较高的比电容和较好的循环稳定性。
本发明涉及一种Au‑PCN‑CNT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Au‑PCN‑CNT复合材料由超薄二维多孔石墨相PCN纳米片密集堆叠得到,并且在PCN纳米片表面均匀分布有Au纳米颗粒和原位生长的CNT。本发明提供的Au‑PCN‑CNT复合材料中Au纳米颗粒、CNT与PCN三相可以结合牢固,并且因PCN多孔纳米片的结构使复合材料比表面积大,具有突出且稳定的催化性能,产氢速率达到0.95mmol·g‑1·h‑1。
本发明涉及一种碲硒‑聚苯胺复合材料及其电化学制备方法和储能方面的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以碲粉、硒粉为原料,通过研磨混合均匀后真空封装,通过高温退火合成碲硒合金棒;S2:将苯胺溶液溶于碱液中,配制成含苯胺溶液的碱性电解液;S3:将上述所制备的碲硒合金棒为工作电极、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Pt丝为对电极,在上述配制的含苯胺的碱性电解液中,通过恒电压电化学法制备碲硒‑聚苯胺复合材料。所述的碲硒‑聚苯胺复合材料通过三电极恒电压电化学方法通过特定的工艺步骤与工艺参数的选择与组合而制备,具有优良储能性质,该碲硒‑聚苯胺复合材料可制备成电极材料,将其应用于能源储存方面,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工业化潜力。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测硅‑石墨烯复合材料可逆容量模拟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①将硅和石墨烯加入模拟盒子建立硅‑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初始模型;②对硅‑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初始模型进行嵌锂;③对嵌锂后的硅‑石墨烯复合材料体系进行最大理论锂容量的计算;④对嵌锂后的硅‑石墨烯复合材料体系进行可逆锂容量的计算。本发明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可有效提高新型锂电池硅基电极材料的开发效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纳米聚氨酯微孔弹性体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有机化蒙脱土加入到聚醚多元醇I中,加热搅拌,得到分散稳定的胶状液;再加入聚醚多元醇II、醇类扩链剂、发泡剂、匀泡剂、催化剂,充分混合均匀后出料,制备出A组分。B组分由聚醚多元醇I、二异氰酸酯或多异氰酸酯在60~90℃下反应,控制NCO%=17~26重量%而制备得到的预聚物。利用浇注机将A、B两种组分在30~55℃的条件下按重量比A∶B=0.5∶1~3∶1的配比高速混合,注入模具模塑成型,制备得到高性能的纳米聚氨酯微孔弹性体复合材料。本发明在低成本情况下提高了聚醚型聚氨酯微孔弹性体拉伸强度、模量和撕裂强度等多方面的机械性能,拓宽了材料的应用领域,可作为鞋零件、鞋底材料、承重轮胎或减震缓冲材料等。同时采用双组分体系和浇注成型工艺,简单易控制,为生产推广带来便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钼铂多孔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如下步骤:将碳纳米管加到溶剂中,超声形成悬浊液后滴加于经预处理的玻碳电极表面,形成碳纳米管薄层,得到玻碳电极;将碳纳米管修饰的玻碳电极置于电镀液中实施电镀,清洗并自然干燥,然后,将含有的硫化钼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玻碳电极置于硫酸溶液中,以pt为对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在一定条件下,得到覆有铂钼/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玻碳电极,将其用水清洗并在常温下自然干燥后,将复合材料从玻碳电极表面刮下即得到最终产品;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制得的复合材料在电催化产氢,电催化析氧,电催化氧还原和能量转换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可应用于燃料电池和新能源转换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三苯基膦)钯修饰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四(三苯基膦)钯修饰石墨烯复合材料由四(三苯基膦)钯通过π‑π堆积作用与石墨烯形成复合材料,将该四(三苯基膦)钯修饰石墨烯复合材料做成膜形态,涂覆于锂硫电池的隔膜层和阴极之间作为插层膜。本发明的优点是:将四(三苯基膦)钯和石墨烯(Gh)通过涂覆的方法置于多壁碳纳米管/硫复合材料(CNTs‑S)阴极和隔膜之间,结合原位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多种电化学表征技术,阐明了电极界面的反应机理,这是四(三苯基膦)钯(TPP)首创性作为催化剂应用于催化锂硫电池阴极界面反应。成功地搭建了有机催化和电化学电池领域之间的桥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锈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防锈复合材料的原料为:锌镁铝合金40~60份,复合纤维100~140份,增塑剂2~6份,抗氧化剂4~10份;所述锌镁铝合金的成分及含量为:锌1.0%~2.5%、镁2.0%~4.5%,其余为铝;所述复合纤维为碳纤维、氧化铝纤维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本发明克服现有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防锈复合材料,针对性改善目前复合材料功能简单,制作工艺复杂,耗材耗时多,人力成本大,制作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防锈复合材料具有防锈的特殊效果,可以同时解决金属合金材料防锈防腐蚀和普通复合材料强度和抗冲击能力差的问题,同时提高防锈复合材料性能,韧性十足,耐磨耐腐蚀,抗冲剂能力强,其制备工艺简单合理,可以广泛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层复合材料结构力学参数声学检测方法。通过经验公式分别建立多层复合材料结构弹性模量和剪切模量与几何尺寸、质量、和共振频率的关系,进而在一端激励,另一端获得时域振动信号,得到ff和ft,与多层复合材料结构的几何尺寸和质量作为经验公式的输入最后获得动态杨氏模量E和动态剪切模量G。本发明克服了经典脉冲激振检测力学参数标准方法需要制备矩形截面样件的缺点,克服了传统力学参数检测过程中对机械结构的损伤,简化了检测的步骤,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适合于多层复合材料结构的实际应用条件;通过对多层复合材料板的弯曲共振频率和剪切共振频率的识别,高效、准确、无损地检测多层复合材料板的动态力学参数。
一种高温防静电复合材料,其材料的成分配比为(重量百分比):不饱和聚酯树脂(UP树脂)35~36,聚苯乙烯溶液(PS溶液)12~13,炭黑2~4,重质碳酸钙25~28,玻璃纤维15~18,加工用助剂余量。该种高温防静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如下:将不饱和聚酯树脂、聚苯乙烯溶液、炭黑和加工用助剂在捏合机中捏合5~6分钟,再加入重质碳酸钙捏合5~6分钟,然后放入玻璃纤维捏合4分钟。用该种高温防静电复合材料制成的产品(容器),可在280℃高温下连续使用,作为电子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必须经过老化处理所用的容器和在航天、卫星试验中有关的容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完全消除虎皮纹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材料,由重量百分含量50-80%聚丙烯、1-10%聚乙烯、1-20%热塑性弹性体、10-30%滑石粉、0.2-5%复合光热稳定剂、0.1-3%润滑剂、1-10%消除虎皮纹助剂、0-5%着色剂组成。所述的可完全消除虎皮纹的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现有的双螺杆挤出机即可实现。本发明采用特定的原料和虎皮纹助剂制得了能够表现出优良的抗冲击性能的聚丙烯材料,不仅可以满足中高档汽车内外饰件的要求,同时该材料用于制备高档汽车内外饰制件或者结构复杂的制件完全不会产生虎皮纹现象,完全可以替代进口材料,是汽车材料国产化发展趋势,市场前景广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短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构成:聚丙烯50-85%;改性聚丙烯2-8%;改性短切玻纤10-40%;抗氧剂0.1-5%;润滑剂0.5-5%;改性聚丙烯是由过氧化二异丙苯和硅烷偶联剂改性聚丙烯得到。改性短切玻纤是由硅烷偶联剂和过氧化二异丙苯改性短切玻纤得到,上述的特定含量组分复配使得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具有高模量、高强度和高冲击强度等优点。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高性能短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利用同向双螺杆挤出机,通过特定的螺杆组合,即玻纤保留长度低且长度分布宽度窄,制备得到一种高性能短玻纤增强聚丙烯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整体式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烟气脱硫中的应用。该整体式复合材料以堇青石蜂窝陶瓷为载体,在堇青石蜂窝陶瓷上装载有微介孔磷酸铝材料,而微介孔磷酸铝材料内部固载有机胺;微介孔磷酸铝材料为未掺杂或掺杂有杂原子。制备所述整体式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取水热合成法制备微介孔磷酸铝材料所需的原料,加入有机胺作为软模板,混合后搅拌直至形成均匀的晶化溶胶,将晶化溶胶与堇青石蜂窝陶瓷载体一起装入反应釜中进行水热晶化,得到整体式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了所述的整体式复合材料在烟气脱硫中的应用,该整体式复合材料对烟气中SO2的净化效率高,吸收速率快,并且合成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易于产业化生产。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于手术操作,实现损伤的肌腱和韧带快速修复的三维复合材料的组成、制备和应用。该复合材料是由丝素层-胶原层-高分子聚合物层依次排列组成,应用时通过折叠或卷折形成丝素层为内层、胶原层为中层、高分子聚合物层为外层的三维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复合修复材料及其支架采用分层式排布和特定的三维设计,发挥各种修复材料的优势,同时弥补其不足,为肌腱和韧带再生提供最佳的理化和生物学微环境,有效引导细胞定向排列,保证手术操作简便快捷,术后无粘连和复发性撕裂等问题,实现肌腱和韧带修复的快捷、安全和预后好的多重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六价铬去除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包括生物炭,以及生物炭基体上负载磁性四硫化三铁;该制备方法的步骤包括:通过热解煅烧法以稻壳为原料,制得生物炭;将生物炭浸泡于含硫酸亚铁溶液中,以L‑半胱氨酸为硫源,乙二醇为溶剂,通过溶剂热法一步合成磁性生物炭/四硫化三铁复合材料;该应用的步骤是:向含浓度为20mg/L的六价铬废水中加入该复合材料,复合材料使用量为0.2‑1.0g/L,在25℃下振荡反应一段时间后,用磁铁将复合材料与溶液分离,完成对废水中六价铬离子的去除。本发明具有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环境友好以及对废水中六价铬离子去除效率高等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纤增强尼龙66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构成;尼龙66?50~79%;玻璃纤维20~49%、偶联剂0.1~2%、相容剂0.5~5%、主抗氧剂0.1~2%、辅抗氧剂0.1~2%、润滑剂0.1~2%、抗醇解剂0.1~3%;玻璃纤维为单丝直径范围在5~9μm的无碱玻璃纤维;抗醇解剂为聚碳化二亚胺。本发明采用较细单丝直径的无碱玻璃纤维增强PA66,同时结合抗醇解剂等其他技术手段,获得更好耐醇解性能可用于制备汽车发动机进气歧管的玻纤增强尼龙66复合材料。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玻纤增强尼龙66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现有的双螺杆挤出机即可实现,其制备简单,易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本发明提供了锰系化合物/碳管载硫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其过程为:将碳管与硫单质混合研磨,加入CS2充分搅拌之后烘干制得碳管载硫复合材料;将碳管载硫复合材料与炭黑、聚偏氟乙烯按一定质量比混合,然后加入N‑甲基吡咯烷酮,以及锰系化合物搅拌并超声分散均匀,将所得浆料均匀涂覆在集流体铝箔上,然后将铝箔转移至烘箱内烘干,即得锰系化合物与碳管载硫复合正极材料;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条件温和,易于大规模生产;制得的锰系化合物与碳管载硫复合正极材料用于锂硫电池中,可以解决锂硫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多硫离子在液态电解液中的溶解,有效抑制穿梭效应,提高锂硫电池的库伦效率和循环稳定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氮掺杂圆形碳片与锡氧化物复合材料是圆形结构上镶嵌着有量子点锡氧化物的氮掺杂碳片;该圆形碳片的直径为2‑10微米,并且部分碳片与碳片之间是紧密联接着,同时锡的氧化物尺寸大小为2‑10nm,并且镶在圆形碳片上。该氮掺杂圆形碳片与锡氧化物复合材料在半导体传感器上的应用,能够提高SnO2材料稳定性、增加材料的热稳定性和化学性能(包括活性位点等),从而提高半导体传感器的灵敏度和使用寿命。本发明提供的氮掺杂圆形碳片与锡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原料易得,实验条件适宜,制备时间较短等特点,易于产业化推广应用。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浙江温州有色金属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