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0
0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四合一电力电子控制箱体。包括箱体,设置于箱体内的配电模块、MCU模块、电池输入铜排线路、OBC模块、DCDC模块和用于封闭箱体的盖板,所述箱体内部通过横置的隔板分割为上下两层,所述隔板内设有弯曲的冷却水道,所述配电模块、MCU模块、电池输入铜排线路设置于箱体的上层,所述OBC模块和DCDC模块设置于箱体的下层。将MCU模块、DCDC模块、OBC模块分别布置在冷却系统的上下方,至采用一套冷却系统为MCU模块、DCDC模块、OBC模块散热,降低了冷却系统的流阻,提高了散热效率,也降低了水泵的输出功率。
972
0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尾板,包括车厢底平面、控制系统、尾板、支架、摆动气缸、升降气缸、动力系统和汽车大梁。该汽车尾板最适合新能源电动车用,气动产品速度快效率高,重量轻,结构简单,不污染环境,该气动汽车尾板升降速度可调,工作效率比液压的高,具有安全限位,安全限位设计在气缸上,由气缸的长短控制,当尾板升到一定高度时,气缸杆的伸缩也就到了顶端到了上限位,下限位安全控制,当尾板升到一定高度有自动滑块卡死,此限位安全可靠,人站在尾板上装卸车安全性更高,由于气缸的速度快,因此设计了速度控制,当尾板快要升到上顶端或下顶端时,利用气缸排气减慢尾板的升降速度也就慢慢升降,使尾板慢慢着路安全可靠。
846
0
一种低速电动四轮车的转向节,包括减震壁(1)、转向臂(2)、轴承室(3)、下拉臂(4)、一对安装支架(5)和一对制动片安装悬臂(6),减震壁(1)、转向臂(2)、轴承室(3)、下拉臂(4)和一对安装支架(5)是一体铸造而成的,一对制动片安装悬臂(6)分别通过螺栓安装在一对安装支架(5)上,所述一对安装支架(5)和一对制动片安装悬臂(6)是一体铸造而成的。本实用新型优点是:1、取消安装支架的设计,并采用铝合金铸造卡钳,实现了新能源电动车轻量化设计。
1154
0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储能集成模块的新型公交站台,包括左侧板、后侧板和顶板,顶板固定连接安装板,安装板固定设置光伏组件,后侧板固定设置面板,面板设置有显示屏,面板底部设置有快速充电插口机构,后侧板一端固定设置密封柜,密封柜设置有共享充电宝机柜和储能集成模块,后侧板底部设置有座位长板,座位长板底侧固定连接搭脚板。通过设置了光伏组件主供电、国家电网应急供电的供电模式,采用新能源代替传统能源,减少了公共电力的浪费;设置共享充电宝机柜和快速充电插口机构,方便人们及时给手机或电脑进行充电,满足了快节奏生活方式;设置了具有网格板和搭脚板的座位长板,提高了人们在公交站台的舒适感。
790
0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型加压供水装置,具体涉及加压供水技术领域,包括装置箱,所述装置箱顶部设置有加压机构;所述加压机构包括气泵,所述气泵输入端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一端设置有吸入斗,所述气泵输出端设置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底端设置有直输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加压机构,空气开始进入到装置箱内进行气压增强,从而起到加压的作用,当压力达标后,停止气泵工作,稳压效果更好,保持恒压,节约能源,由太阳能电池板进行供电,从而通过太阳能控制器对电池组进行充电,再放电到气泵上,新能源供电可以节约电费,降低供水加压费用,更加节能,更加环保,更加节省加压供水成本,实用性更好。
1079
0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汽车用蓄电池框总成,具体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包括外框架和顶盖,所述外框架内部靠近底端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外框架顶端的一侧活动铰接有顶盖,所述外框架顶端的内部设置有开口,所述顶盖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所述顶盖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顶紧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转把、螺杆、螺纹槽、顶紧板和绝缘橡胶垫,在使用时,蓄电池放入外框架的内部后,盖上顶盖,并通过固定螺栓将顶盖的一侧固定在固定块上,然后转动转把,转把带动螺杆转动,螺杆在螺纹槽的驱动下逐渐向下顶出,直至顶紧板将蓄电池顶紧,此时绝缘橡胶垫可以起到绝缘并对蓄电池的顶部保护的作用,实用性较强。
1131
0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强度电池液冷板,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的底部开设有第一空腔,下壳体的顶部开设有第二空腔,第二空腔内表面的顶部从左到右依次焊接有第一多孔管和第二多孔管,且第三多孔管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搭载设置孔,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液冷板技术领域。该高强度电池液冷板,通过上壳体、下壳体、第一多孔管、第二多孔管和第三多孔管的连接结构增加了液冷板整体强度,能够直接承重,使得该液冷板在使用过程中因为强度的提高不容易变形损坏,提高了该液冷板的安全性,并且由于没有使用支撑件作支撑,液冷板重量和所占空间下降,电池包能量密度提高,增加了模组的空间利用率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1052
0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用于锂电池自动焊接机的夹取机械手,连接板安装在固定顶板的顶部,所述固定顶板的底部通过升降机构安装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间距调节气缸,所述间距调节气缸的底部固定有间距调节滑轨,所述间距调节滑轨上平行安装有第一横移板和第二横移板,所述第一横移板和第二横移板分别与间距调节气缸的两个夹爪相连,并实现两者间距调节;所述第一横移板和第二横移板的底部都安装有用于对电池夹紧的夹爪机构。此夹取机械手能够用于新能源锂电池生产过程中锂电池的自动夹取上料,进而配合自动焊接机实现自动化焊接过程。
1176
0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发电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小型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设置有产生电能的太阳能发电组件和风能发电组件,用于实现能量转换和电压稳定输出的无极泄能稳压装置,用于实现电流汇集的直流汇流箱,用于实现直流分配的直流配电柜,用于实现直流交流逆变的并网型逆变器,用于实现电流并网传输的并网箱,用于实现电路通断控制的交流断路器。该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通过在并网型逆变器与负载之间加入小型分布式光伏并网一体箱,大大缩减了设计、施工、设备生产时间,并网箱形成标准化设备后,大大降低了并网一体箱成本,缩短了小型光伏工程的并网时间,提高了小型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效率。
1133
0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梁风光互补发电装置,包括桥梁,是把桥梁作为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场进行新能源开发。在所述的桥梁上附设固定支架,在固定支架上设置太阳能电池组件发电;同时又在桥墩与桥面夹角处或者在斜拉桥主跨梁墩上安装全永磁旋浮风力发电机发电,二者组成桥梁风光互补发电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让桥梁兼有交通和发电双重功能,用同等规模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场70%投资可获得100%发电能力。
1102
0
本实用新型的名称为循环电能锂电池。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它主要是解决现有锂电池不能配合电动机车循环利用电能,使电动机车的行驶里程短的问题。它的主要特征是:包括电池壳体及位于该电池壳体内交替分布的正极极片、负极极片,位于电池壳体上的负极接线柱、加液孔及防爆阀;所述的正极极片为两个分离的充电正极极片、放电正极极片;电池壳体上设有与充电正极极片对应的充电正极接线柱,与放电正极极片对应的放电正极接线柱。本实用新型能够配合两前轮、两后轮安装的发电电动机进行充放电,具有重复使用锂电池的电能,让电动机车反复使用电能,增加续航里程,使锂电池使用寿命更长的特点,主要用于新能源电动汽车用锂电池。
1141
0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柱电池壳体及圆柱电池,该圆柱电池壳体,包括圆柱状的外壳、正极端盖、密封绝缘垫和极柱;外壳和正极端盖为一体结构,正极端盖的圆心处设有通孔;密封绝缘垫包括绝缘部,绝缘部的圆心处设有凸起的密封部,绝缘部设于外壳内,并与正极端盖叠加,密封部穿过通孔;极柱设有密封部内,极柱的外壁挤压密封部,实现正极端盖、密封绝缘垫及极柱的紧密连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有效的优化了工序步骤,缩短了电芯入壳及焊接的工艺流程,降低设备成本,提升了设备产能;便于进行电池壳体密封性以及绝缘性的检测;电芯入壳后不需要进行正极外部壳体的封装焊接,减少了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生产效率。
1171
0
一种电池组下支架总成,包括下支撑板、侧支撑挡板、中部支撑座和移动支撑构件,所述下支撑板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侧支撑挡板,所述下支撑板四个边角处分别垂直下支撑板设置有一个移动支撑构件,所述移动支撑构件上半部设置有一个凹槽,所述凹槽内部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定位沉孔,所述移动支撑构件的凹槽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为一个三角形角钢,所述支撑块中部设置有与销钉相适配的通孔,所述移动支撑构件通过销钉与支撑块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与下支撑板平行的中部支撑座;本实用新型可以通用于不同车型的电池组的安装,并且结构简单,加工便利,有效提高新能源汽车内的空间利用率,生产中可以节省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1220
0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通过性双电机动力分流驱动桥。属于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领域。它主要是解决目前市场上电机外挂式结构存在的传动效率损耗较大,车辆续驶里程短,总成自身重量大,空间布置以及车辆载重有限的问题。它的主要特征是:包括第一、第二电机、第一、第二一级分流减速机构,第一、第二轮边减速器总成,第一、第二车轮总成和桥壳;第一、第二电机和第一、第二一级分流减速机构分设桥壳中部两侧,位于第一、第二轮边减速器总成输入轴的上方。本实用新型具有占用底盘结构布置空间相对较小、不影响电池布置数量、电机高效工作区宽、能量利用率高、车辆续驶里程长、以及可兼顾整车动力性和经济性的特点。
799
0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供能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穿戴式设备自供电能量采集器,包括外壳、钢珠、金属梁、压电片和整流存储电路,所述外壳内水平设置有滚动槽,所述钢珠设置在所述滚动槽内;所述外壳在对应于所述滚动槽的两端分别设置一所述金属梁;每根所述金属梁上均安装有压电片;所述整流存储电路电连接所述压电片电连接,以用于将产生的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并将直流电存储起来。本实用新型利用了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将人体动能转化为电能,并且由于压电材料的高能量密度的特性,整个装置可以制作的非常小。因此,相比电磁式设备,本实用新型在节省空间的同时可以俘获更多的能量,对于穿戴设备对空间大小的苛刻要求能够极大程度的满足。
901
0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电池清洗自动换水装置,清洗液箱体的顶部安装有用于电池输送的输送箱体,所述输送箱体的内部安装有输送托辊,所述输送托辊上安装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顶部沿着其输送方向安装有喷淋清洗装置和热风烘干装置;所述清洗液箱体与用于供应原始清洗液的自动供液装置相连,所述清洗液箱体的内部底部安装有用于监测清洗液质量的传感器,所述清洗液箱体的内部侧壁竖直安装有液位传感器,在清洗液箱体的底部侧壁上连接有用于排出清洗液的自动排出装置。此自动换水装置能够用于新能源电池生产过程中,清洗液的自动更换作业,进而保证了其更换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而且采用自动更换的方式,大大的提高了更换效率。
1178
0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梯控制系统,其包括太阳能控制器、控制模块、双向DC/DC变换器、电梯控制变频器以及拽引电机控制器;电梯变频控制器与拽引电机控制器通过CAN总线连接,控制模块与太阳能控制器、电梯控制变频器以及拽引电机控制器分别通讯连接。本实用新型将太阳能应用到电梯节能中,提出了一种新的能源理念,符合新能源要求。在使用时,将太阳能通过双向DC/DC变换器直接给电梯控制变频器的主流母线供电,而不是通过逆变方式先将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再向电梯供电,省掉了逆变和整流两个中间环节,从而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效率,相比于逆变方案,系统整体的可靠性高。采用超级电容作为储能元件,把多余的太阳能以及电梯发电产生的能源存储在超级电容里。
1192
0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发电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集中式光伏发电站的一次调频设备,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右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散热组件,所述导热板的内部开设有位于散热组件下方的检测孔,所述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接线台,所述接线台的左侧螺纹连接有延伸至导热板内部的紧固螺栓,所述导热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数据处理器,所述数据处理器的顶部活动安装有调频装置,所述调频装置的底部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接线台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贯穿并延伸至滑动槽内部的导电杆。该集中式光伏发电站的一次调频设备,具备了可对连接的线路进行负载监测的优点。
1084
0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冲刷清洗的光伏组件边框装置,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包括底板、与底板垂直连接的支撑板,以及垂直连接所述支撑板且延伸方向与所述底板相同的固定件,所述支撑板上平行所述底板方向还设置有与底板延伸方向相同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固定件之间设置为安装槽口,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底板之间设置为支撑腔,所述固定件沿所述支撑板长度方向间隔均匀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间隔均匀设置的固定件替代原有的整体形长边框,不仅具有原边框固有的密封、固定、保护作用,又能避免光伏组件不便于彻底清洗的缺陷,同时减少积水防止灰尘污染,通风孔便于空气流通,可降低光伏组件温度,提高光伏组件发电效率。
1021
0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更换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的快换装置,该动力电池的快换装置包括支撑架、抵紧件和动力组件。其中,支撑架的一端设有止挡件,另一端设有支撑板;支撑架用于放置动力电池,动力电池位于止挡件和支撑板之间。抵紧件滑动设于支撑板,具有靠近止挡件以抵紧动力电池的工作位置和远离止挡件以释放动力电池的释放位置。动力组件设于支撑板,抵紧件连接于动力组件的输出端;动力组件用于驱动抵紧件在工作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切换。通过上述设置,使得动力电池的更换过程简便轻松,更换效率高,且自动化操作过程改善了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体验感。
994
0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氢循环泵及引射器测试系统,包括测试模块和模拟电堆模块,测试模块包括第一手动阀、第二手动阀、第三手动阀、引射器本体和氢循环泵本体,所述第一手动阀、氢循环泵本体和第三手动阀依次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手动阀和引射器本体连接在一起,所述模拟电堆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气动阀、第二加热器、第四手动阀和汽水分离器,所述汽水分离器和氢循环泵本体之间连接有同一个第三手动阀,所述模拟电堆模块中设有加湿系统。本实用新型操可测试氢循环泵和引射器两种零部件;可模拟氢燃料电池运行工况,包括氢燃料电池反应气温度、湿度、流阻。
1084
0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拆卸式后地板,所述后地板包括后地板板面及后地板板面后部向上的凸起,所述凸起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后地板封板,且后地板板面和后地板封板可拆卸地连接在车身骨架上。后地板可拆卸式的安装在车上骨架上,方便了电机的维修,节省了维修的成本;由铝板材质冲压成型的后地板,减轻了车身的重量,符合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要求;同时后地板上的凸起结构,在汽车发生碰撞过程中,可以有效地预防后排乘员下潜、发生偏移,提高了约束系统的作用效果,从而降低了正面碰撞过程中对乘员的伤害。
936
0
一种生物质合成气冷却、洗涤系统,涉及新能源领域中生物质能的利用,它包括与高温热解生物质气化炉相连的激冷塔,激冷塔依次通过合成气管道连接余热锅炉、洗涤冷却塔和电除尘器。优选的,所述激冷塔为水冷式激冷塔;所述余热锅炉包括依次连接的水管式余热锅炉和热管式余热锅炉。与现有采用煤制气的净化处理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炉外部分喷水激冷方式,对气化操作无干扰,且能够通过控制激冷程度,兼顾了冷却凝渣效果和系统的热利用效率;两级、双压余热锅炉的设置,实现了重质焦油的集中收集处理,余热梯级回用,提高了系统的热效率;洗涤冷却塔和电除尘器除尘、除焦,实现了合成气的逐级净化,整个系统运行流畅、结构简单。
932
0
本申请属于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充电桩的防护结构,包括基桩和底桩,所述基桩的前侧通过连接导线连接有可拆装的充电枪,所述基桩的上部滑动套装有可提拉的防护套罩,所述基桩的背部安装有与市电相连的供电主线;所述底桩的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垫板,所述底桩、基桩间设置有滑撑机构,且所述底桩的背侧靠上位置处安装有与基桩相匹配的扣抵机构。本申请一层防护为防护套罩下拉后贴附在基桩的充电枪之外,对充电桩主要的零部件进行遮护,另一层防护为汽车意外后退撞击基桩时,受撞击力后后退的基桩可以对汽车倒车时发生的意外小撞击进行撞击力卸除,从而保证基桩及外壳不受重伤,进而大大提高充电桩的服役周期和使用寿命。
1067
0
本实用新型的名称为双电机集成两挡AMT双速平行轴二级带轮边减速电驱驱动桥。属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它主要是解决现有电驱驱动桥存在电机发热较大和占用底盘结构布置空间的问题。它的主要特征是:包括第一、二电机,减速器,AMT总成、差速器,轮边减速器,第一、二半轴;减速器包括啮合的一级主动齿轮和二挡一级减速从动齿轮、啮合的一级主动齿轮和一挡一级减速从动齿轮、啮合的两个二级减速器主动轮和二级减速从动轮;第一、二电机与二级减速从动轮及差速器采用平行轴布置。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同轴紧凑设计、传动效率高、便于底盘结构布置、自重轻和提高整车经济性的特点,主要用于双电机集成两挡AMT双速平行轴输出的二级减速电驱驱动桥。
810
0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曲面光伏瓦组件,涉及新能源应用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曲面光伏瓦组件不存在导流结构,使得雨水自由滚落,对光伏瓦组件的连接紧密性要求高,光伏瓦组件使用的寿命受到影响等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一侧焊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基板的另一侧焊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基板的顶部焊接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设有光伏板本体,所述光伏板本体的两侧焊接有安装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设有滤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新颖,便于将光伏板上的雨水导向流出,延长光伏瓦组件的使用寿命,对导向槽内的杂质定期处理,确保雨水流畅稳定,适合进行推广使用。
780
0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缺乏适用于合金与水反应制氢的方式并能直接用于作为动力源的装置的弊端,提供一种加粉式氢能源动力系统,包括制氢装置、氢电转化装置和电驱动动力装置,制氢装置的氢气输出端口与氢电转化装置的氢气输入端连接,氢电转化装置的电力输出端与电驱动动力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能适用于合金与水反应制氢的方式,并能通过氢电转化装置将氢气转化成电能供给电驱动动力装置产生动力,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汽车上使用能直接为汽车提供动力,成为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在使过程中,只需带够合金粉末即可,而反应所需的水随可取,无需像使用汽油、柴油发动机的汽车一样定点加油,十分方便。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湖北有色金属新能源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
2025年11月07日 ~ 09日
2025年11月14日 ~ 16日
2025年11月14日 ~ 16日
2025年11月14日 ~ 16日
2025年11月21日 ~ 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