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二氧化钛/二硫化钼复合材料薄膜的制备方法。分别制备出纳米二氧化钛溶液和球形结构的二硫化钼,经过聚四氟乙烯反应釜和超声处理获得二氧化钛/二硫化钼复合材料的胶体,把胶体喷涂在粗化的不锈钢网上形成纳米二氧化钛/二硫化钼复合薄膜,以硝酸银溶液为电化学沉积电解液,不锈钢网为阴极,石墨为阳极,将银纳米颗粒沉积于纳米二氧化钛/二硫化钼复合薄膜上,得到银纳米颗粒反点阵列的纳米二氧化钛/二硫化钼复合材料薄膜。本发明制备的纳米二氧化钛/二硫化钼复合材料薄膜可广泛用于环境污染治理。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合金植入体复合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所述钛合金植入体复合材料以钛合金粉经3D打印制作的模型为钛合金植入体基体,在钛合金植入体基体表面采用微弧氧化法形成微弧氧化膜层,然后再在微弧氧化膜层表面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形成羟基磷灰石层或氟羟基磷灰石层,最后在羟基磷灰石层或氟羟基磷灰石层表面浸渍形成聚乳酸层;本发明从原始受损骨结构的数据采集到最终多涂层复合结构的制备,实现了植入体材料的个性化开发,获得了高质量的钛合金植入体复合材料,其中极化测试显示其抗腐蚀性能得到2~3个数量级的提升,成骨细胞培养显示制备后的钛合金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骨细胞促进能力。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氟超支化聚乙烯共聚物及其制备以及PVDF基介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氟超支化聚乙烯共聚物,其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利用α‑二亚胺钯催化剂催化乙烯和含氟单体经一步法链行走机理合成。本发明还提供一种PVDF基介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利用含氟超支化聚乙烯共聚物在氯仿中超声剥离石墨得到石墨烯有机分散液;(2)制备P(VDF‑TrFE‑CFE)粉末和石墨烯的混合溶液;(3)将所得混合溶液流延于模具上面,烘干得到PVDF基介电复合材料。本发明利用含氟超支化聚乙烯共聚物对石墨烯进行功能化改性,使得本发明制备的PVDF基介电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监测自修复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智能结构,包括复合材料基体以及碳纤维层,所述碳纤维层中安装有与外部电阻测量装置连接的电极;所述复合材料基体中设有至少一组孔道,每组孔道包括相互靠拢并且沿着相同方向延伸的两条孔道;每组中的两条孔道分别注入不同组份树脂胶,同一组的两条孔道中的树脂在孔道发生破坏时相遇后会发生固化;本发明将碳纤维和复合材料进行集成,不仅可大幅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而且能够实现结构状态自监测以及损伤在线原位自修复,可有效避免严重事故的发生,以及减少损伤修复时间和成本。
一种轻质高导热聚合物复合材料及薄片的制备方法,其中轻质高导热聚合物复合材料为包括有聚合物、层状石墨填料和球状填料的共混物,球状填料为绝热空心的且为刚性球体的空心玻璃微珠、空心二氧化硅、空心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共混物,层状石墨填料和球状填料占聚合物复合材料的质量含量为30 wt%~70 wt%,球状填料占聚合物复合材料的质量含量为1wt%~10 wt%。本发明在不加入增容剂、抗氧化剂的情况下,利用一定量的为绝热空心及刚性球体的球状填料来改变石墨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取向,在大幅度提升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导热率的同时,还可以降低其密度和导电性能,提升其力学性能,以及提高其表面的光滑细腻度及表面硬度,以便制备轻质、高导热及高表面光滑度的制品。
本发明涉及纳米复合材料技术领域,为解决常规方法制备的纳米银颗粒具有高表面能极易团聚,银纳米颗粒与硅橡胶基体之间的相容性较差,使其不易在基体中均匀分散而影响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银纳米混合填料改性硅橡胶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纳米银颗粒,用硅烷偶联剂进行表面改性,使之较均匀地分散在有机溶剂中,并结合银纳米线,采用溶液共混方法将银纳米颗粒及其混合填料分散到硅橡胶基体中,制备优异导电性能的弹性硅橡胶纳米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不仅有稳定的电阻时间特性、较高的温度界限以及电阻温度系数可控等优点,而且兼具橡胶材料的高弹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功能化的聚苯醚/尼龙6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其组成包括聚苯醚(PPO)、尼龙6、石墨烯和PPO‑g‑MAH,该方法是利用石墨烯/尼龙6纳米复合材料与聚苯醚进行熔融共混挤出,该石墨烯/尼龙6纳米复合材料是由改性石墨烯与己内酰胺原位聚合得到。本发明所制备得到的高性能聚苯醚/尼龙6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冲击性能与刚性,更优异的抗紫外老化性、阻燃性、耐热性等,拓展了聚苯醚/尼龙6复合材料更高端领域的应用前景。
一种抗流失纳米金属材料/竹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金属材料/竹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制备纳米金属材料/竹材复合材料的方法,在户外日晒、雨淋等恶劣环境下,很容易从竹材表面或者内部流失,使用寿命大大缩短的问题。制备方法:一、配制晶种溶液;二、竹材内部晶种预置;三、快速冷冻;四、真空冷冻干燥微孔化处理;五、配制前驱体溶液;六、制备抗流失纳米金属材料/竹材复合材料。本发明用于一种抗流失纳米金属材料/竹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成形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原位内生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铸轧成型方法及系统。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生产时冷却强度低,仅为1‑10℃/s,不利于陶瓷相颗粒的捕捉与分布等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取适量反应物加入到熔炼炉进行原位反应,原位反应过程中开启组合磁场搅拌装置;原位反应结束后,静置,降温加入铝合金基体合金元素进行合金化;精炼、扒渣后,将复合材料熔体引入在线除气、过滤装置、前箱;开启超声熔体处理装置对熔体进行超声波处理;抽板,立板生产;质量合格后上卷生产,得到原位内生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铸轧卷成品。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气瓶检验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声发射与水压试验相结合的复合材料气瓶检验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通过管路连接至复合材料气瓶的水压泵,管路上设有压力表和压力传感器,水泵调节系统通过信号线分别连接压力传感器和水压泵;复合材料气瓶呈水平放置,瓶身表面布置了分别通过信号线连接至声发射检测系统的六个谐振式传感器和两个宽频传感器;声发射检测系统同时采集来自谐振式传感器和宽频传感器的声发射信号,以及来自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变化数据;本发明采用宽频技术的模态式声发射,能将声发射信号波形与声发射的物理过程相联系并能采集较宽的频率范围内的波形信息。能够有效地评定复合材料气瓶的损伤状态,保证气瓶的使用安全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硅基合金复合材料,包括多孔硅基合金及包覆在多孔硅基合金表面的包覆层,所述包覆层包括碳包覆层和/或聚合物包覆层,所述多孔硅基合金中硅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0~95%,所述碳包覆层的质量占多孔硅基合金复合材料总质量的0.5~10%,所述聚合物包覆层为导电聚合物包覆层、交联聚合物包覆层或特定官能团聚合物包覆层,其中导电聚合物包覆层占多孔硅基合金复合材料总质量的0.5~50%,交联聚合物包覆层占多孔硅基合金复合材料总质量的0.5~10%,特定官能团聚合物包覆层占多孔硅基合金复合材料总质量的0.5~50%。本发明成本低,具有良好电化学性能,能够有效的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磁分离NiFe2O4/SBA?15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材料是在有序介孔SBA?15孔道内填充一定量磁性NiFe2O4纳米颗粒,制成的一种优良的磁性吸附剂。步骤:一、按一定摩尔比称取适量的SBA?15与金属盐;二、将上述材料共同加入到适量无水乙醇中,并在恒温下搅拌至完全干燥,再加入适量正己烷并搅拌至干燥得到粉末;三、将所得粉末煅烧得到NiFe2O4/SBA?15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可用于污水中的有机染料的吸附,且具有以下优点:一、SBA?15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且在NiFe2O4填充后产生更多小孔,吸附能力良好;二、复合材料含有磁性NiFe2O4,具有良好的磁响应,容易从污水中磁分离回收再利用;三、复合材料制备简单,容易操作。
本发明涉及一种酒糟蛋白提纯残渣超微填料和全降解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超微填料是在对酒糟蛋白提纯残渣进行超微粉碎过程中同步实现表面改性后得到的,所述全降解复合材料是以超微填料为原料,经干燥处理后,加入干燥的生物可降解聚酯、增塑剂以及相容剂预混,再将预混料经熔融共混复合改性后挤出切粒获得,另外提供了超微填料及全降解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本发明利用酒糟蛋白提纯后的残渣作为基体,配合生物可降解聚酯及其他助剂制备的全降解复合材料,不仅加工性能和机械性能优越,且可实现酒糟资源的全组分循环利用,且相较于植物纤维/生物可降解聚酯类全降解包装复合材料具有成本上的优势,具有良好的工业可操作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生物活性玻璃水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以琼脂糖-黄原胶水凝胶为载体,在琼脂糖-黄原胶水凝胶三维网络结构内负载有纳米生物活性玻璃材料。上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三个步骤:纳米生物活性玻璃材料的制备、琼脂糖-黄原胶水凝胶的制备以及生物活性玻璃水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本发明通过琼脂糖-黄原胶水凝胶负载纳米生物活性玻璃,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具有改善的粘度和功能,可以在牙齿表面持续滞留提供稳定的矿物离子释放,且不改变纳米生物活性玻璃本身的活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ZnCo2O4/g‑C3N4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所述ZnCo2O4/g‑C3N4复合材料是以石墨相氮化碳g‑C3N4为载体,在其表面均匀负载ZnCo2O4纳米颗粒后得到ZnCo2O4/g‑C3N4复合材料。所述制备方法为:称取一定量g‑C3N4放入乙醇水溶液中,再称取一定量的四水合乙酸钴与二水合乙酸锌加入混合溶液,室温下逐滴加入浓氨水,将所得混合液在60~100℃下剧烈搅拌20h;将反应液转入高压水热反应釜中,放入烘箱在130~170℃下水热反应3h,获得的产物用乙醇和水分别充分洗涤,冷冻干燥得到ZnCo2O4/g‑C3N4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了所述的ZnCo2O4/g‑C3N4复合材料作为催化剂在降解抗生素废水中的应用,所述的抗生素为诺氟沙星。本发明通过构建合适的异质结结构形成高效的ZnCo2O4/g‑C3N4催化材料,降低电子‑空穴对复合率,提高催化效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镍钴层状双氢氧化物复合材料,按如下方法制备得到:氮气保护下,原料木粉先经碳化处理,再将碳化产物与碱、水均匀混合,混合物加热蒸发掉大部分水后进行活化处理,制得碱活化木碳粉,将其加入氮掺杂溶液中,超声混均后进行水热反应,制得氮掺杂活化木碳粉,将其加入去离子水中,分散后加入镍盐和钴盐的混合溶液,升温搅拌后,加入碱溶液,继续保温搅拌反应,之后反应液经后处理,即得成品;本发明以廉价、环保、可再生、易获得的木材作为原料制备碳材料用于超电容用碳/镍钴层状双氢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作,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且本发明复合材料中碳材料的氮掺杂特征可以增强复合材料稳定性,提高复合材料电容输出能力。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可见光响应的氮化碳/三氧化二铁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及应用,属于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及光催化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氮化碳材料比表面积小,光生电子-空穴复合率高,太阳能利用率低等问题。该复合材料是以三聚氰胺和硝酸铁为原料,甲醇为溶剂,通过化学反应法和热处理法获得。制备得到的氮化碳/三氧化二铁纳米复合材料与氮化碳相比,拥有更大的光吸收范围,从紫外光区扩大到可见光区,大大提高了太阳能利用率,同时拥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光生电子空穴复合率低,在可见光下能够有效降解罗丹明B.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制备工艺简单,原料成本价廉,可大规模生产,得到的复合材料比表面积大,太阳能利用率高,催化性能优异,具有良好的应用情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偏氟乙烯/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是氧化石墨烯用还原剂还原,然后将还原后的石墨烯与聚偏氟乙烯在N,N-二甲基乙酰胺溶剂中实现溶液共混,干燥、热压后获得聚偏氟乙烯/石墨烯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偏氟乙烯/石墨烯复合材料具有以下优点:1)介电常数高,在频率100Hz条件下,当石墨烯重量百分比为0.02时,该聚偏氟乙烯/石墨烯复合材料高达7940;2)柔韧性好。同时本发明中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石墨烯剥离分散程度高等特点。
本发明以埃洛石为原料或载体,进一步组装类水滑石构建复合材料,同时发挥两种层状材料的协同功效,改进含类水滑石的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并进一步提升天然粘土矿物埃洛石的功能性,充分发挥净化水体环境的能力。本发明制备的埃洛石基类水滑石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添加埃洛石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吸附性能,所采用的原料埃洛石常见易得、成本低,制备方法设备要求低,便于大规模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高压复合材料用玄武岩纤维制品镀TiN/TiAlSiN复合耐磨涂层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玄武岩纤维制品、Ti层、TiN层和TiAlSiN层,所述Ti层镀在玄武岩纤维制品表面作为过渡层,所述TiN层与TiAlSiN层交替沉积在Ti过渡层之上。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特高压复合材料用玄武岩纤维制品镀TiN/TiAlSiN复合耐磨涂层技术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多弧离子镀工艺将Ti单质靶和Ti‑Al‑Si合金靶在玄武岩纤维制品表面沉积以Ti层为过渡层、TiN层和TiAlSiN层交替沉积的复合耐磨涂层。本发明获得的玄武岩纤维制品镀TiN/TiAlSiN复合耐磨涂层技术改变了特高压复合材料用玄武岩纤维制品耐磨性差的缺点,使特高压复合材料用玄武岩纤维制品的耐磨性明显提升,进一步拓宽玄武岩纤维制品的应用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酸锰矿化药物用于制备纳米药物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化疗药物加入到含锰溶液中,在一定温度下搅拌一定时间,形成锰‑药物混合溶液;将得到的锰‑药物混合溶液加至基础培养基中,在一定温度的弱碱性条件下进行矿化反应,反应一定时间后离心分离沉淀,即得到所述的磷酸锰矿化药物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仿生矿化策略制备形成磷酸锰矿化药物纳米复合材料,可快速实现锰元素与化疗药物纳米复合制备,条件温和可控,尺寸、形貌均匀。此外,磷酸锰矿化过程不会影响药物后续药效,细胞实验证实本发明提供的磷酸锰矿化药物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抑癌潜力。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超级电容器的NiSe2‑Ni2O3纳米结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纳米材料由直接生长于泡沫镍表面的NiSe2和Ni2O3两相组成,形貌为结构相似的纳米颗粒,在泡沫镍表面密集生长。NiSe2‑Ni2O3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使用泡沫镍直接作为基底材料和镍源,二氧化硒作为硒源,水为溶剂,通过一步水热法在泡沫镍衬底表面合成NiSe2‑Ni2O3纳米材料。使用所述制备材料直接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当电流密度为1 mA cm‑2时,面积比电容值高达2.87 F cm‑2;具有较高的面积比电容和倍率性能,同时制备方法简单,节能环保,成本较低,有利于产业化生产,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潜力。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增强耐高温尼龙复合材料,以重量份计,所述阻燃增强耐高温尼龙复合材料的原料包括以下几种:30~45份高温尼龙树脂,30~55份玻璃纤维,10~20份阻燃剂,0.1~2.0份聚乙烯吡咯烷酮。本发明在阻燃增强耐高温尼龙复合材料配方体系中引入聚乙烯吡咯烷酮,能显著提升复合材料的初始白度,制备浅色系产品时,无需添加钛白粉,得到的模制品的初始白度L值>80,制得的模制品具有优异的目视性效果,有利于降低成本;而且成型的模制品表面光滑,有效解决了制品表面浮纤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掺杂海胆形氧化铜/多层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海胆形氧化铜均匀分布在多层石墨烯表面,海胆形氧化铜的直径在100‑200nm。海胆形氧化铜颗粒由纳米氧化铜束组成,氧化铜束从球体中心向外作辐射状分布,氧化铜束之间具有较大的孔隙,液体容易进入到纳米孔中,提高氧化铜的比表面积。同时,海胆氧化铜内沉淀有纳米银,提高了电子在海胆形氧化铜内部的传输速度。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可用于无酶葡萄糖检测电极,具有优良的检测性能。银掺杂海胆形氧化铜/多层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超声制备多层石墨烯后,将乙酸铜、硝酸银、稀盐酸加入到DMF和水混合溶液中,在90℃温度下水浴搅拌2小时,经清洗后可获得本发明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Xene/二氧化钛纳米管复合材料光催化剂,其由MXene材料与二氧化钛纳米管复合制得;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MXene/二氧化钛纳米管复合材料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MXene材料的制备与MXene/二氧化钛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两个步骤。通过本发明制备的MXene/二氧化钛纳米管复合材料光催化剂由于MXene独特的层状结构,扩大了二氧化钛对光的响应范围,提高了电子‑空穴分离率,使得其在可见光作用下产生更高的光催化活性,在光催化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且本发明提供的合成方法具有工艺简单、耗能少、条件温和及产品形貌好等特点,适合大规模生产应用。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为解决目前改性剂石墨烯分散性差、界面粘附力差、材料性能不稳定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烯原位改性聚内酰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复合材料拉伸强度为60~100MPa,抗冲击强度为90~170J/m,体积磨损率达到1.0~5.0(x10-5mm3N-1m-1)。具有分散性好、相容性好、性能稳定的特性,可以应用在激光选择烧结领域,使得制件尺寸稳定性、抗磨性能以及韧性明显提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蜂窝状热塑性导热电绝缘复合材料散热结构,包括蜂窝状散热本体,蜂窝状散热本体的蜂窝孔为上下方向竖直设置,所述热塑性导热电绝缘复合材料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混合制成:热塑性树脂50-70份,改性竹纤维15-25份,高导热剂8-15份,介电材料3-10份,偶联剂0.5-1份,交联剂0.4-0.6份,润滑剂0.5-1.5份,抗氧剂0.3-0.8份。本发明具有高导热性、力学性能优异、高电绝缘性、生产成本低,材料更环保易于降解等优点,可应用于LED散热器和电器散热器等产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质高强复合材料,由增强材料浸渍混合液后经层压热固化制得,其中,所述混合液按重量份数计配比为:环氧树脂125份,溶剂35.0~80.0份,固化剂2.5~35份,促进剂0.01~0.50份,偶联剂0.5~5份,表面活性剂0.05~0.1份,空心玻璃微球5~50份;所述增强材料为电子级玻璃纤维布。还公开了上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技术方案配方简单、可直接混合加工并具有质轻、强度高的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硅碳复合材料是以粒径尺寸介于1‑10um的碳球为载体,硅纳米颗粒在碳球表面均匀分布。所述的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一定比例的氨基化硅纳米颗粒和甲阶段酚醛树脂分散在水和乙醇的混合溶剂中,加入酸催化剂,在130‑180℃溶剂热反应2‑10h,得到硅/酚醛树脂球复合材料;2)步骤1)得到的硅/酚醛树脂球复合材料在惰性气氛中煅烧得到硅碳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了所述的硅碳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本发明的硅碳复合材料中硅能提供储锂容量,碳球则作为支撑骨架和导电网络,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应用,首次库伦效率高,循环稳定性好。
一种纳米片状偏钨酸铵、CNT支撑的纳米片状氧化钨载钯复合材料及其应用,该纳米片状偏钨酸铵的制备方法包括:先配制质量分数为3~16wt%的硝酸铁水溶液,再加入碳酸铵形成絮状体混合溶液,搅拌均匀后再加入偏钨酸铵,继续搅拌至偏钨酸铵完全溶解后将得到的絮状体混合溶液移入培养皿中进行静置自组装培养直至干燥,得到纳米片状偏钨酸铵。将纳米片状偏钨酸铵经气固反应还原碳化,得到CNT支撑的纳米片状WC复合材料,然后利用该复合材料中被还原的金属铁去置换含钯的溶液中的钯得到载钯的复合材料,再通过氧化煅烧即得到CNT支撑的纳米片状氧化钨载钯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了所述CNT支撑的纳米片状氧化钨载钯复合材料作为催化剂在乙醇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浙江杭州有色金属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