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Ni‑SAPO‑34复合材料的MEC析氢阴极电极,是将Ni‑SAPO‑34复合材料加入含有Nafion溶液的无水乙醇中形成悬浊液,滴涂于碳纸上,干燥后形成的Ni‑SAPO‑34负载量1~5mg/cm2的阴极电极。本发明的阴极电极用于MEC装置中,在降低MEC装置阴极材料成本的同时,提高了阴极电极的析氢催化效率,电化学性能和产氢效率与Pt/C电极相近,明显优于其他阴极材料。
一种碳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是采用对碳纤维进行激光辐照,再与热塑性树脂膜片或层片进行叠层,形成三明治结构,或将碳纤维与热塑性树脂膜片或层片进行叠层,形成三明治结构,再进行激光辐照,最后加热复合制备。其碳纤维所占的体积比为10‑65%,其余为热塑性树脂。本发明具有形成复合材料机械强度高、操作简单、成本低的特点。
本发明属于电磁波吸收材料领域,具体是一种宽频强吸收石墨烯‑羰基铁粉@四氧化三铁电磁波吸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将湿化学氧化法与桥联法有效结合,一方面通过羰基铁粉与铁氧体的性能互补,降低羰基铁粉的导电性,同时保留其整体较高的饱和磁化强度的优势。另一方面,通过石墨烯的引入,改善了材料的吸波损耗机制,使得材料的电磁波吸收性能得到极大的提高。本发明制备的石墨烯‑羰基铁粉@四氧化三铁电磁波吸收复合材料在电磁性能上兼具石墨烯、磁介质型材料的优异性能,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绿色环保,尤其是适合于工业化生产。因此,该材料在吸波材料、抗静电材料、电磁屏蔽领域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和市场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粒径均匀的内包金属洋葱状富勒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不同类型的孔径均匀的沸石作为模板,加入催化剂,用化学气相沉积法以廉价的惰性气体和氮气作载气,通过有效控制反应温度、时间、气体流量等工艺参数,宏量地制备了粒径均匀的内包金属洋葱状富勒烯复合材料。本发明具有工艺方法简单快速,生成的洋葱状富勒烯纯度高,无杂质,性能稳定等优点,为洋葱状富勒烯的应用提供了更大的潜能,在材料领域显示出更大的应用价值。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硅改性铟基氧化物‑分子筛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催化剂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硅改性铟基氧化物‑分子筛复合材料包括硅改性铟基氧化物和分子筛;所述硅改性铟基氧化物包括铟基氧化物以及包覆在所述铟基氧化物表面的二氧化硅;所述铟基氧化物包括In2O3或InaMebOc,Me为Zr或Cr;所述分子筛为酸性H‑BEA分子筛。本发明以硅改性铟基氧化物和酸性H‑BEA分子筛为共催化剂,用于CO2加氢制丁烷反应,能够显著提高丁烷选择性,同时还可以有效降低CO副产物的生成,并有效提高催化稳定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增强尼龙‑6微孔发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发泡材料制备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基体材料尼龙‑6、抗氧化剂、发泡剂、成核剂溶于甲酸中配制碳纤维浸渍液;(2)将碳纤维浸渍到步骤(1)所得浸渍液中,超声处理使碳纤维充分浸渍,挥发甲酸得到碳纤维预浸料;(3)将步骤(2)所得碳纤维预浸料平铺到模具中,模具置于热压机上,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制得发泡材料。本发明提供的碳纤维增强尼龙‑6微孔发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有利于在保证材料基本性能的前提下降低材料的密度、节省原料用量,对汽车轻量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本发明一种用于碳碳复合材料沉积的投炉装配优化方法,属于投炉装配优化方法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用于碳碳复合材料沉积的投炉装配优化方法的改进;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如下步骤:输入待装配碳碳胚体的参数;根据输入的待装配胚体参数,按胚体的外径将胚体升序排列,得到胚体序列seqall;初始化全局参数,开始装配;根据设定的装配方案进行装配,完成沉积炉内圈的碳碳胚体的装配;以内圈已装配好的碳碳胚体的最大直径为约束条件,找出满足搭配规则的保温筒,放置在最外圈;输出装配序列seq和剩余胚体序列seqall,输出碳碳胚体的尺寸、基本信息及装配位置,并用三维动画展示装配结果;本发明应用于投炉装配。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iO‑Y纳米复合材料,是在制备Y分子筛的溶胶反应体系中加入碳微球,密闭老化后进行水热静态晶化反应得到纳米Y分子筛,浸渍镍盐前驱体水溶液并焙烧后制备得到。本发明的NiO‑Y纳米复合材料具有微‑介孔多级孔道结构,总比表面积和孔容均显著增加,用于制备微生物电解池的阴极电极,能提高其电催化产氢性能。
一种炭芯碳化硅纤维增韧硼化物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炭芯碳化硅纤维增韧硼化物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按体积分数组成是由60%-90%的硼化物粉末、0-30%的碳化硅颗粒和10%-40%的炭芯碳化硅纤维制成。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且性能优异的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壳聚糖负载纳米零价铁及其双金属复合材料的超重力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连续制备壳聚糖负载纳米零价铁及其双金属复合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将壳聚糖与金属盐的混合溶液和还原剂同时送入超重力反应器中反应,反应结束后磁分离反应产物,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反复清洗至中性,真空干燥得到壳聚糖负载纳米零价铁及纳米铁双金属复合粒子。该方法一步制备壳聚糖负载零价铁纳米或者纳米铁双金属复合颗粒,工艺简单、反应时间短、成本低、可规模化生产,同时制备的壳聚糖负载纳米零价铁粒或纳米铁双金属复合粒子径小、分散性良好、稳定性良好、反应活性高,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
一种SiCP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铜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其特征是按以下步骤进行:一、将氮化硼坩埚放置在高频感应炉的真空箱体内,氮化硼坩埚与钼电极相连,氮化硼坩埚内装有16mm×16mm×30mm的纯铜样品件,再将表面上镀有一层厚度为0.095μm薄镍、颗粒度为10μm的SiCp放置在纯铜样品件上表面;二、用高频感应炉对氮化硼坩埚内的纯铜样品件进行加热至700℃,使样品件全部熔化;三、对金属熔体进行保温处理,保温时间为10min;四、待保温时间结束后,对保温后的金属熔体施加电脉冲,作用时间为10min。优点是工艺高效可靠,可以获得更均匀的组织,并可以对SiCP的颗粒度以及体积分数量进行调控,实现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氧化物/活性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纳米材料制备及锂离子电池领域。本发明将酸处理过的活性炭按一定比例加入硝酸铜的水溶液中,经过剧烈搅拌和蒸干,将所得混合物在保护性气氛下低温处理,最终合成铜氧化物/活性炭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出的纳米级铜氧化物颗粒均匀的负载在活性炭的表面及孔道中,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展现出优良的电化学性能,该方法合成工艺简单、易于大规模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插层型蒙脱土/Cu3(BTC)2复合材料的混合基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在蒙脱土分散液中原位合成金属有机骨架材料Cu3(BTC)2,再采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实现对蒙脱土的氨基化改性;改性后的蒙脱土添加到聚乙烯胺溶液中,配制成均匀的铸膜液,在微孔滤膜表面涂覆一层薄膜,该薄膜的湿膜为1‑150微米。本发明在蒙脱土的层间插入金属有机骨架材料Cu3(BTC)2并对复合材料进行氨基化改性,调控了蒙脱土片层间气体传递扩散的通道且负载大量胺基载体,再用于混合气中CO2的分离时,为CO2的传递提供了更多的扩散通道以及更多可与CO2发生可逆反应的氨基载体,具有较高的CO2通量和选择性。
本发明属于新型能源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使用固相微波法制备用于超级电容器氧化镍/硫化镍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硫源、镍盐、导电碳材料充分混合后置于家用微波炉中,通过控制导电碳材料、硫源、镍盐三者的质量比、微波功率和微波加热时间成功合成了氧化镍/硫化镍纳米复合材料。由于其简单快捷的制备过程,且生产成本低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回收的镁屑料或镁合金屑料制备氧化镁增强的镁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其包括:将镁屑料或镁合金屑料装入球磨罐中,在空气气氛中球磨,得到片状粉末;将片状粉末装入到模具中加压压成预制块,将预制块加热至300℃-600℃,保温5min-120min;在挤压模具上热挤压成型,得到MgO颗粒增强的镁基复合材料。本发明方法中屑料在球磨过程中发生破碎、微锻和氧化,变成了含有氧化相的片状粉末,与传统的直接挤压相比,氧化相的破碎更充分,含量大大增加,分散性更好。经过热挤压后,氧化相进一步弥散,均匀分散的氧化相与金属基体更好结合,起到了强化相的作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板材线锯加工设备及加工方法,属于碳纤维切割的技术领域,设备包括切割装置、辅助加工装置、板材固定装置、旋转升降装置、横向底座以及设置在横向底座上的横向往复移动机构Ⅲ、纵向底座以及设置在纵向底座上的纵向往复移动机构,横向底座与纵向底座垂直。本发明可实现碳纤维复合材料板材的复杂形状加工、精准加工,且加工表面光整,表面质量高,避免了因无法满足自动穿丝扩孔、自动换丝等需求而导致的无法对板材封闭图形进行加工问题,极大提高了加工表面光整度和表面质量,使加工成本低,同时可实现换丝穿丝自动化,节省了人力,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表面形成TiB2陶瓷复合材料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二硼化钛源极对金属工件进行等离子渗镀,直接在工件表面形成由TiB2化合物层和Ti-B合金渗层构成的陶瓷复合层,渗镀Ti、B时阴极与阳极间的电压:-300V~-700V,源极与阳极间的电压:-700V~-1400V,加热温度:800℃~1100℃。本发明工艺过程简单,节省能源,成本低廉,无环境污染,适应于航空航天、军工、核反应、原子能以及化工等领域。
一种高温密封碳/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是将煤沥青和六方晶BN在高混机内机械混合得到糊料;将混好的糊料球磨得到球磨料,接着将煅烧石油焦和石墨粉与球磨料混合,球磨后于1500~2200℃、8~15MPA的压力下热压一次成型,冷却后加工成所需要的尺寸后,经过1~5次热固性酚醛树脂浸渍-固化-炭化循环后即得到高温密封碳/陶复合材料。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生产周期短的优点。
病毒状二氧化硅‑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解决伤口修复剂无法对应于程序化的伤口修复各个阶段的技术问题。解决方案为:S1、制备石墨烯分散液;S2、将EDC溶液与NHS溶液加入石墨烯分散液中,离心后超声分散制备一次沉淀物分散液;S3、一次沉淀物分散液中逐滴加入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悬浊液,离心混合溶液后清洗并超声分散,制得病毒状二氧化硅‑石墨烯复合材料,其原料组成及其重量份数为:病毒状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悬浊液68.5‑81份,石墨烯溶液8.3‑35份。本发明可以多阶段程序性地促进止血、炎症及增殖,在加速伤口愈合方面具有巨大优势,具有广泛的应用需求和现实意义。
本发明是一种新型的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是通过将真空辅助成型与离心成型工艺相结合来形成的真空辅助离心成型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将铺设有真空膜和纤维织物的模具固定在可拆分式的滚筒内,滚筒绕中轴可以转动,转轴中空并留有抽气孔,将中轴中间位置的抽气孔和输料口通过管道与真空膜相连,另一端抽气孔和输料孔的开口处则分别与真空泵和输料泵相连,用可控转速的电动机通过齿轮传动来驱动滚筒转动,开动电机使得滚筒达到一定转速后,先开启真空泵对模具抽真空,然后开动输料泵对模具进行输料,利用抽真空和滚筒转动的离心力使得树脂快速充模并浸渍纤维织物,大大缩短了纤维浸渍时间,在不同的成型阶段,逐渐降低转速,避免制品在离心力方向上出现富树脂层,直到制品固化完全后,关闭电机,脱模。
一种具有高温自愈合抗氧化特性的炭/陶复合材 料, 将挥发份含量约为10%-11%(重量百分比)生焦粉和B4C粉、Si粉按一定的配比进行混合, 混合粉在球磨机中混磨, 以使得陶瓷粒子在生焦粉中均匀弥散。得到的混合粉冷压成型、常压烧结、石墨化, 从而得到具有高温自愈合抗氧化特性的B4C-SiC/C复合材料。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 操作方便, 成本低, 易于大型化生产优点, 生产的产品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和抗热冲击能力。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膜用聚乳酸复合材料及其应用,所述复合材料包括如下原料:聚乳酸、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酶解木质素、端氨基支化聚酯;所述端氨基支化聚酯是羟基苯甲醛类化合物与二氨基羧酸类化合物在对甲苯磺酸催化作用下酯化反应生成中间体,中间体再在冰醋酸的作用下发生分子间席夫碱反应生成支化聚酯,最后支化聚酯再与脂肪族二胺反应制得端氨基支化聚酯。包含这种端氨基酯化聚酯的聚乳酸复合地膜既具有优秀的生物降解性,又具有适当的降解周期,满足棉花、大蒜、花生、玉米等大田作物农产品的保温、保墒要求。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复合材料避雷针制备安装工艺,属于避雷针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主要解决现有避雷针存在的易腐蚀、导电性能差、抗风能力差等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石墨烯复合材料避雷针制备安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混合;2)煅烧、打磨、机加工;3)表面镀层处理;4)避雷针头安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无放射性元素、耐腐蚀、抗风能力强等优点。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负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MOF衍生的ZnO@C复合材料及其应用;以ZIF‑8为金属源,以单宁酸为有机配体,通过化学蚀刻、热解、氧化得到MOF衍生的ZnO@C复合材料;所述C为无定型碳;所述ZnO为空心纳米颗粒;本发明不仅使得ZnO纳米颗粒与碳基质均匀分布,并且提高了电极材料的导电性,还有效的地缓解金属颗粒的聚集。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Cu基多相复合材料,以Cu,MoO3和Al粉为原料,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多相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使MoO3和Al粉充分混合,进行预成型,形成由MoO3和Al组成的预成型坯体;然后使预成型件在600℃-1000℃之间进行烧结0.5h-1h,使其发生下面反应:MoO3+2Al?→Al2O3+Mo,形成由Al2O3和Mo组成的骨架;最后利用选区激光烧结使低熔点的Cu在由Al2O3和Mo组成的骨架上进行压力渗透,获得组织致密的Cu/Al2O3/Mo多相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操作,成本低廉,适于工业化推广,制得的多相材料与Al2O3/Cu合金相比致密度高。
本实用新型涉及爆炸焊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真空态金属复合材料爆炸焊接装置。真空态金属复合材料爆炸焊接装置,包括密闭罐体、与密闭罐体通过管道连接的抽真空装置、安装在管道上的压力表,爆炸焊接所需的雷管、炸药、复板、基板、爆床安装在密闭罐体里。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装置无需到远离居民居住点的露天爆场进行爆炸加工,只在本单位的采矿爆场进行,不会对周围居民造成干扰;可降低炸药药量20?30%;打破了爆炸复合时基复比必须大于3 : 1的定例,可以爆炸复合基板、复板比为1 : 1的复合板;可以提高钛钢等有色金属复合板结合面质量。
本发明具体为一种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旋转式超声电解复合加工装置,解决了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加工精度低和表面粗糙度高的问题。包括三轴滚珠丝杠滑台,机座固定架上固定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通过带传动连接到外套筒内设有内套筒和高速滑环,内套筒内设有换能器,换能器下连接有变幅杆,变幅杆下端设有电解工具,电解工具伸入反应容器,反应容器底部放置待加工零件,反应容器通过管路连出到电解液泵,待加工零件与电解工具之间通过电源电路连接到直流电源,换能器通过高速滑环以及相应的换能电路连出到超声波发生器。本发明经济效益优良,不仅有利于生产率的提高,还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弧形复合材料层合板分层损伤的识别方法,属于分层损伤识别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在贝叶斯框架下将椭圆轨迹法与概率成像法进行概率集成,可以合理地将多个对损伤敏感的特征进行融合,将已知的先验信息与实测的飞行时间(ToF)数据相结合,并采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MCMC)算法对未知参数的后验分布进行采样,提高了损伤定位的可靠性,增强了Lamb波在板状结构损伤定位中的适用性。且本发明可以通过对实测飞行时间(ToF)的处理,精准识别弧形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分层损伤,定位绝对误差小于1cm。
本发明公开一种超声增强连接金属/短切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方法,属于金属/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加工技术领域,是针对金属与CFRTP复合制备过程中,因两者在物理、力学属性和化学性质上存在极大差异,导致两者无法紧密连接,连接界面出现机械锁合不明显,化学键合弱的问题。提出在传统超声波焊接工艺的基础上,对金属材料表面进行电解加工得到孔状微结构,以使得在超声波焊接时,高温熔化的树脂和短碳纤维流入并填充于金属表面加工的细微倾斜孔洞中,促进机械锁合、化学键合和钉扎有益效果的形成,得到强化连接接头,提高金属/CFRTP复合连接强度;同时在焊接前对金属表面进行硅烷偶联剂处理,增强金属与碳纤维异种材料的连接效果。
本发明涉及一种掺杂SiC颗粒的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是针对镁合金力学性能低的情况,采用在镁合金熔炼过程中掺杂陶瓷材料SiC颗粒,经熔炼、掺杂、气体保护、浇铸、挤压,制成增强型镁合金块体材料,大幅度提高了镁合金锭的强度、硬度,其维氏硬度达到70.1,比普通镁合金提高30%,抗拉强度达到183MPa,比普通镁合金提高103.3%,此制备方法工艺先进、数据翔实准确,是理想的制备增强型镁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山西太原有色金属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