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用电池箱壳体,包括主壳体、支撑座、箱盖、推动机构、散热降温机构以及锁紧机构;其中所述主壳体底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主壳体内腔固定连接有放置壳外侧表面,所述放置壳外侧与所述主壳体内侧之间形成空腔,所述主壳体顶端卡合连接有箱盖;所述推动机构包括电动推杆、连接框、连接板、转动框以及放置板,所述电动推杆固定连接在放置壳内腔底侧表面;所述散热降温机构包括散热翅、散热壳、半导体制冷片、导冷片以及散热片;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固定块、转轴、卡框以及固定螺栓。该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用电池箱壳体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便于工作者调节放置板的位置,便于工作者将放置壳中的电池推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换热装置,包括有一容纳腔的换热芯固定支架,所述换热芯固定支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热交换的换热芯,另一侧设置有与电池箱相连接的背板,所述背板与电池箱的接触面的下部设置有进风口,上部设置有出风口,所述换热芯包括竖直设置的多个间隔排列的翅片腔,每个翅片腔下端设有与背板进风口连通的进风孔,上端设置有与背板出风口连通的出风孔,每个翅片腔之间的间隔上下两端与外界大气连通,所述换热芯固定支架的容纳腔内靠近背板进风口处设置有将电池箱内的空气从进风口吸入到进风孔,再经翅片腔、出风孔、出风口吹出的风扇。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由于温度过高无法充分散热减损电池寿命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125℃EV新能源车内高压线绝缘料及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各种物料按重量比加入到高混机中进行高速搅拌,得到拌料,冷却后加入到双螺杆造粒机进行风冷热切制得成品。通过上述方法制备的绝缘料具有柔软手感好、耐油好、撕裂强度大、比重轻、阻燃好、好挤出、可辐照交联等特点,适用于EV新能源车内高压线。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远程监控系统设计方法,步骤1:基于MVC模式的系统程序构架模型;步骤2:车辆信息模型;步骤3:监控系统交互式视图。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远程监控系统设计方法,解决了大量汽车实时运营参数监控、车辆管理和示范运营展示的问题。基于MVC设计模式所设计的监控系统,使模型与视图相对独立,因此功能的扩展比较容易,可在视图体系中扩展或裁剪视图,在模型中增加或减少相关数据,因此提高了监控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配置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螺头带动转轴表面的蜗杆转动,蜗杆同步带动蜗轮一和蜗轮二轴心的螺钉三转动安装到汽车底盘的安装孔中,蜗杆与蜗轮一和蜗轮二组成的蜗轮蜗杆机构,降低了转动螺头的转速,增强螺钉三转动的扭矩力,更加方便扭紧螺钉三,提高扭紧力矩,并且利用蜗杆同步带动蜗轮一和蜗轮二组成蜗轮蜗杆机构,具有自锁的功能,可以对固定安装好的螺钉三进行锁定,防止螺钉三松动,具有防松脱的功能,蜗轮一和蜗轮二分别设置在蜗杆两侧,组成复式结构,进一步增强了自锁功能,增强螺钉三防松脱的效果,两个螺钉三同时安装,大大提高安装固定稳定性。
本发明公开了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电池的铝制散热基座,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四边顶部焊接有侧板,所述侧板顶壁中部放置有电池组,所述电池组左右两侧均接触有限位组件,所述电池组外壁箍有抱箍,本发明通过侧板的通风口和防尘组件的配合,能够对壳体内腔进行散热的同时,减少尘埃进入壳体内腔,从而减轻尘埃吸附在电池组表面的情况,有利于电池组热量向外发散,防尘滤网的设置,在防尘的同时,还能够起到防溅作用,减少洗车时水液意外溅入壳体内腔的情况发生,有利于对电池组进行防溅保护。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热交换模块,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有相互套装并固定的外管和内管,内管的内腔形成了冷媒流动通道,内管和外管之间的空间形成了换热介质流动通道,外管上贴覆有PTC加热组件,外壳上设置有冷媒入口、冷媒出口、换热介质入口和换热介质出口,冷媒流动通道分别与冷媒入口和冷媒出口相连通,换热介质流动通道分别与换热介质入口和换热介质出口相连通,外壳上还设置有控制器,该控制器与PTC加热组件电联接。该热交换模块结构合理,可以通过低温冷媒与换热介质进行降温或者利用PTC加热组件对换热介质进行加热,该换热介质可以用于汽车电池的加热或冷却,也可以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机、电控散热。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三相线缆的故障诊断方法,以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结构为基础,包括以下步骤:在车辆上电自检过程中,获取电机三相线电流及控制器给出的电机三相电压,计算每相电阻Ra、Rb、Rc;温度传感器给出当前温度;控制器事先存储标定的不同温度下的各相电阻值,查表找出所述当前温度对应的相电阻R;计算每相电阻的误差度δ1、δ2、δ3;与标定的误差度故障阈值θ比较,任意一相电阻误差度δ1、δ2、δ3超过故障阈值θ时,报告故障。该方法在不改变现有电机控制器结构的基础上,排除可能存在的如电机绕组短路、断路或接线端子松动等故障。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锂电池薄壁铝壳及生产工艺,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所述薄壁铝壳呈矩形结构,所述薄壁铝壳上设置有呈矩形结构的矩形通孔,截取设定尺寸的铝锭,对铝锭进行加热,对铝锭进行多次拉伸,将铝圆管切割成55mm‑305mm的单段铝圆管,对单段铝圆管进行清洗,将清洗干净后的单段铝圆管放到正火炉中进行正火处理,将经过正火处理后的单段铝圆管放到胀形机中进行胀形处理,通过胀形机将单段铝圆管成型为薄壁铝壳。本发明的有益之处是:将铝锭通过一系列的工艺加工成薄壁铝壳,从而取代了传统的用铝板焊接的方法,将薄壁铝壳一体成型,提高了壳体的强度,本发明结构简单,工艺新颖,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塑胶空气滤芯外壳,涉及到新能源汽车用塑胶空气滤芯外壳领域,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所述上壳体上表面的四角处均开设有伸口,多个所述伸口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开设第一滑槽,多个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多个所述第一滑块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两个相应的所述第一滑块的相对一侧表面共同固定连接按杆,所述下壳体上表面的四角处均开设有空腔,多个所述空腔的内壁均设置有伸出机构。本实用新型本设备改变传统的卡接连接,通过设备按压解除限位的结构,避免在使用滤芯外壳时,不便对其进行打开的问题,降低操作工人的操作难度,减小操作工人的工作强度,增大滤芯更换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包的弹簧,包括弹簧本体,弹簧本体包括第一弹簧段、第二弹簧段和位于第一弹簧段和第二弹簧段之间的承托段,第一弹簧段、第二弹簧段和承托段一体成型,第一弹簧段自上而下直径逐渐减增大,第二弹簧段自下而上直径逐渐减增大,第一弹簧段靠近承托段一端的直径和第二弹簧段靠近承托段一端的直径均小于承托段的直径;第一弹簧段最上端的弹簧绕圈与第二弹簧段最下端的弹簧绕圈与承托段同中心轴设置,第一弹簧段自上而下的弹簧绕圈的中心轴线逐渐向左侧偏移,第二弹簧段自下而上的弹簧绕圈的中心轴线之间向右偏移。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新能源电池包的弹簧,提高的弹簧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延长的弹簧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电池包用弹簧,包括第一弹簧本体、过渡部和第二弹簧本体,第一弹簧本体、过渡部和第二弹簧本体一体成型,第二弹簧本体位于第一弹簧本体的一端,与第一弹簧本体同轴设置,过渡部位于第一弹簧本体和第二弹簧本体之间,一端与第一弹簧本体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弹簧本体连接;过渡部为弹簧钢丝与第一弹簧本体上弹簧绕圈平行缠绕半圈至第一弹簧本体的顶端面后向下弯折,沿第一弹簧本体横截面的竖向直径向下延伸至下端面后向上弯折,与第一弹簧本体的弹簧绕圈平行缠绕至第二弹簧本体的上端面后向第二弹簧本体弯折水平延伸至第二弹簧本体而成。本实用新型的新能源电池包用弹簧,结构简单,缓冲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的铜排结构,包括直板条,所述直板条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且直板条的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安装孔通过卡槽插接有焊接块,且焊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弯板条,所述弯板条的顶部开设有连接孔,且弯板条的一侧顶部开设有第一内槽。该用于新能源的铜排结构,挂板和固定板形成固定结构安装在铜排的弯折处外部,进而将外界的压力进行阻挡,从而避免铜排受到挤压而出现形变断裂的情况,进而避免了电流阻断的情况,同时在进行铜排的安装固定时,通过插接焊接后再使用紧固板等结构粘接紧固,进而增加铜排安装的稳固性,从而避免铜排在使用过程中连接处断开的情况,进而保证了铜排的电流传输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新能源电气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所述柜体正面的左侧位置固定安装有铰链,所述柜体正面活动安装有柜门,所述柜体右侧固定安装有双排散热风扇,所述柜体右侧上端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水箱,所述柜体上端面的两侧位置固定安装有支撑斜板,所述水箱上端面的右侧位置开设有进水口,所述水箱底部的右侧位置固定安装有水冷管,所述水冷管外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扣,所述固定扣与柜体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斜板上端活动安装有太阳能板。该散热效果好的新能源电气柜,增设多种散热装置,具有极佳的散热性能,即使配备大功率电器元件也不会导致该电气柜过热故障,减小了工作中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注塑模具,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电动液压推杆。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动液压推杆向上推动固定块,使两个第二连接杆带动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相背运动,在导向杆的作用下,使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直线运动,当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与制品分离,在定位杆的作用下,支撑柱支撑着制品,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运动在支撑杆和第一连接杆的作用下,推动滑块在滑槽内部滑动,在挡板的作用下带动定位杆离开第一凹槽,伸张状态下的弹簧拉动支撑柱,使两个支撑柱与制品分离,能更好的脱模,通过同时运动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在支撑柱的作用下,解决了新能源汽车方向盘注塑模具脱模时制品粘在定模上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托架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横杆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固定架下表面的电动伸缩杆,所述固定架的两个竖直杆的相对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横块,所述横块的下表面开设有条形凹槽,所述横块的正面开设有条形锁紧孔,所述条形锁紧孔向后方延伸并与条形凹槽连通。该新能源汽车托架固定装置,通过设置电动伸缩杆带动横块上下运动,实现高度调节,通过设置两个夹杆来夹紧汽车托架,并利用下托板来托住汽车托架的底端,通过设置调节螺栓、锁紧块和开设在夹杆正面的螺纹孔,使两个夹杆之间的间距便于调节,从而便于固定不同宽度和大小的汽车托架,方便加工,减少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束固定结构,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分线盘头、第一连接帽、金属波纹管、锁环、第二连接帽、第二分线盘头、固定座及第一弹簧螺丝,所述第一连接帽与第二连接帽分别与金属波纹管的一端相连接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分线盘头通过第一连接帽与金属波纹管相连接。该新能源汽车线束固定结构,第一分线盘头和第二分线盘头配合金属波纹管使用,使得对车身的改动较小,仅仅只需要开设几个固定孔就能实现将该线束固定结构固定在车身上,设置的连接帽使得第一分线盘头、第二分线盘头与金属波纹管之间连接方便,同时金属波纹管具有一定的伸缩弯曲性,能够配合避开车上的其他部件,进一步提高了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汽车线束安装及防护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防水耐腐线束,包括安装块、线束本体与线束固定防护结构,安装块呈矩形块状且端部设有安装孔,其上设有第一槽道、第二槽道,第一槽道为入口槽且其呈T形状,第一槽道顶部的槽口分布于安装块顶端面上;所述第二槽道置于第一槽道下侧且与第一槽道连通,第二槽道沿安装块的长度方向设置;线束固定防护结构用于对线束本体进行固定防护,线束固定防护结构包括卡块、固定箍与防护套管,卡块呈T形状且其与第一槽道、第二槽道配合,其可由第一槽道伸进第二槽道内并沿第二槽道移动。本实用新型能提高线束的耐老化,防破裂性,以及防水性,避免线束在破损时水分进入芯线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震的新能源汽车变速箱壳体钻孔用加长刀具,包括刀杆和设于刀杆末端的刀柄,所述刀杆前端设有6个沿刀杆外圆周不规则分布的切削刃,所述切削刃前端转角处设有导向角,所述导向角呈阶梯式,包含两个角度相同的导向角,所述刀杆上设有与切削刃相对应的排屑槽,所述切削刃与排屑槽相通的侧面上设有导屑槽,所述导屑槽为不等边V型槽,所述导屑槽靠近切削刃前端面的斜面倾斜角度大于另一斜面倾斜角度。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减震的新能源汽车变速箱壳体钻孔用加长刀具,可有效减少因刀具悬伸过长刀具振动的现象,且耐磨耐用,使用寿命长,切削性能、冷却性能、排屑性能好,提高了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芳纶纤维填充结构的新能源汽车地面充电线束,包括挡水板、收线腔、防护组件、绕线杆和连接壳,收线腔,其焊接于所述挡水板的底部,所述收线腔的内壁贴合有防水层;防护组件,其连接于所述收线腔的内壁顶部;绕线杆,其熔接于所述收线腔的内壁中部,所述绕线杆的前端外壁熔接有圆盘;连接壳,其安装于所述防护组件的底部。该具有芳纶纤维填充结构的新能源汽车地面充电线束将第一绝缘层粘接于第一套线圈的内壁,利用第一绝缘层可以避免线路发生漏电现象,同时将芳纶纤维层置于其内部,由于芳纶纤维层本身是一种新型高科技合成纤维,具有超高强度、高模量和耐高温、耐酸耐碱、重量轻等优良性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池两用卡块式紧固件,包括:螺栓和连接块,螺栓包括头部和螺柱,连接块呈立方体结构,连接块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螺柱螺纹连接在第一螺纹孔内,连接块上还设置有若干个可拆卸的插接柱,插接柱和螺柱平行布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新能源电池两用卡块式紧固件,既可以通过螺纹实现紧固,又可以作为卡块进行紧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隔离汽车前后排温度的新能源汽车卷帘,具体涉及新能源汽车隔温卷帘领域,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固定框和内框,所述固定框内壁上固定连接内框,还包括安装在内框中的固定组件以及滑动组件;所述内框通过滑动组件活动连接卷帘,所述卷帘底部连接固定组件,所述卷帘顶部设置有观察窗,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固定框四周安装多组强力磁铁,将卷帘整体磁吸在车身钢结构中,不会对车身造成损坏的同时,便于安装和拆卸进行更换或清洗,提高了车内隔温卷帘的实用性,使得汽车隔温卷帘更容易被大众接受使用;通过在卷帘顶部设置观察窗,不会影响驾驶者通过后视镜观察车后方的车况,提高了卷帘使用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熔焊用工装,包括工装平台和设置在工装平台上的若干个正压件、侧压件和推拉件,所述的正压件或所述的侧压件按矩形布置,所述的正压件按从上到下的方向作用于所述的托盘,所述的侧压件按从内到外的方向作用于所焊接的托盘的边框;所述的工装平台在矩形的4个直角的位置还设置了镂空孔。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焊接的工装能够同时满足边框熔焊和边框底板总成熔焊,通用性强;通过焊接工装可有效控制工件焊接变形,保证焊接工件的一致性,且具有很高的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能源汽车轮边分置式驱动总成,包括车架和车轮,该总成还包括设置于两侧所述车轮轮毂的内侧并呈左右对称布置的悬架变速箱和电机,所述电机的电机轴通过悬架变速箱内的齿轮组连接并驱动驱动轴,所述驱动轴连接并驱动车轮的轮毂。本实用新型驱动总成与传统车架匹配兼容性非常好,设计、调校简单,可采用经典设计技术,不需要二次开发结构,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传动效率,降低了动力损耗和提高了制动能量回收率,实现了省电,增加了续行里程或减少电池用量,降低了综合成本,并且驱动总成的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降低了保养和维护成本,使驱动系统简单化。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轮胎胎压检测装置,包括壳体和胎压传感器本体,所述胎压传感器本体固定安装在壳体底端的中部,所述胎压传感器本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插管,所述壳体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端活动套接有转轴。通过在壳体上安装转轴、顶块和扇叶,使得汽车在行驶时产生的风力能够被加以利用,扇叶带动顶块和转轴转动,使得转轴带动传动轴和微型发电机的转子转动,实现风力发电,为蓄电池进行风力充电,随着汽车的行驶,能够持续不断的充电,无需频繁的更换电池,使用较为便捷,而且风力发电的充电方式,也符合新能源汽车节约能源的环保理念,便于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的翻转装置,包括支撑架、旋转板以及安装在支撑架上的第一旋转电机和翻转机构;所述的旋转板固定与所述的第一旋转电机的旋转轴上,所述的第一旋转电机带动所述旋转板在水平面旋转;所述的翻转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一组第二旋转电机和夹紧装置,所述的夹紧装置连接在第二旋转电机旋转轴顶端,所述的夹紧装置从两侧夹紧电池后,位于两侧所述的第二旋转电机同步旋转带动电池在垂直方向上翻转。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将新能源电池的所有面呈现在操作人员面前,不仅减少了操作人员的体力劳动,而且避免了其中某一个侧面勿贴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了操作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新能源车用温控蓄电池,包括全封闭的电池包外壳,所述电池包外壳内部按列设置有电池组,每一列的所述电池组的四周均设置有高分子发热膜,所述电池包外壳内还设置有控制所述电池组供电的控制开关和监控所述电池组内部温度的温控系统。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结构简单精巧,利用高分子发热膜快速均匀发热的特性,使得电池在寒冷环境中快速升温,以保证电池在寒冷环境中的正常工作,解决寒冷环境中,新能源汽车难以启动和续航能力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能源电池装配装置,其包括:支撑板、压板、限位机构、抓取机构以及动力机构;支撑板与压板一面相对设置,动力机构设置于支撑板上,并与压板传动连接,限位机构设置于支撑板和压板之间,抓取机构设置于压板的另一面上,抓取机构包括四个抓取单元,四个抓取单元与新能源电池的四个定位孔相对设置,任一抓取单元包括:硅胶套管以及位于硅胶套管内部的套筒和内杆。本实用新型能够不受电池盒装配空间和尺寸限制以及安装电池间的距离限制,减少人工安装电池集成的劳动强度、增加电池安装集成的精准度、提高生产效率,在电池在安装过程中克服人的过失而产生电池短路报废等问题,从而降低了电池总装企业的用工成本、制造成本、质量成本。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车电池包内对电池单元检测采样通讯系统,包括:电池单元检测采样模块,所述电池单元检测采样模块包括主机模块和采集单元模块,所述主机模块包括信息上传单元、通讯接收单元、破解单元、保护单元、取电管理单元和模型电量算法单元,所述采样模块单元包括定时采集单元、发射接收单元、编解码单元、防护单元、多功能单元、巡检单元和识别单元。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新能源车电池包内对电池单元检测采样通讯系统,在主机模块的内部设置信息上传单元具有上传电池包的状态,监控信息,健康信息,可用功能信息,破解单元具有编码解码无线协议的功能,取电管理单元具有从整车供电网络取电和电源管理的功能。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电动机制造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壳多面同步高效加工装置,包括加工台、以及可以在加工台内部上下移动的支撑板;所述加工机构包括与连接板固定连接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滑动连接有四个均匀分布的支撑盘,所述支撑盘上转动连接有用于打磨的打磨杆,所述打磨杆设置在支撑盘靠近固定环圆心的偏心处。通过固定环在加工台中向下运动时,移动环会与螺纹杆接触,在接触时,因为二者啮合连接,所以在向下移动的力作用下,会带动移动环转动,移动环在转动过程中,可以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支撑盘在导向槽的内部滑动,然后带动转动的打磨杆进行范围式打磨,从而可以增加打磨的范围,进一步提高加工效率。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江苏苏州有色金属新能源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