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n-Sb/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Sn的化合物和Sb的化合物为原料,按照Sn1-xSbx的化学计量比混合于去离子水或有机溶剂,配制Sn的化合物和Sb的化合物总浓度为0.01mol/L~0.1mol/L的混合溶液;在混合溶液中加入GO和还原剂后于密封环境中在100℃~250℃反应4小时~72小时后冷却至20℃~28℃,收集固体产物,经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交替反复洗涤,干燥,得到Sn1-xSbx/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其中,0.43≤x≤0.61。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周期短、能耗低等优点。
本发明属于土遗址保护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土遗址保护的含有纳米氢氧化钙的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及其制作方法。在CaCl2溶液中加入曲拉通X-100,在85-95℃温度之间及搅拌过程中缓慢加入金属氢氧化物水溶液反应,反应完成后过滤得到沉淀,将沉淀烘干得到纳米氢氧化钙,纳米氢氧化钙、羧基取代聚硅氧烷和交联剂XR-100加入到反应器中搅拌反应,得到有机无机复合材料。本发明不仅能够大幅提高土遗址的强度,同时还具有易渗透,耐水与高度的耐久性能。
本发明属于固定化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磁性氧化石墨烯/多层纳米复合材料固定化单宁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磁性氧化石墨烯/多层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并以该材料为载体共价连接单宁酶,获得了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重复使用性,能够应用在香榧提取物单宁的降解。得益于多层聚合物的柔性臂和众多锚定位点、京尼平活化和天然生物交联、共价固定的功能和独特的磁分离特性,所制备的纳米生物复合材料具有稳定的酶活性。本发明所得磁性氧化石墨烯/多层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催化效率、热稳定性、可重复使用性、储存性和实际应用证实了固定化单宁酶的稳定性、适应性和实用性。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针对现有阻燃尼龙6复合材料中添加成分相容性差的问题,公开了一种抗静电阻燃尼龙6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1)制备改性可膨胀石墨;(2)制备环氧大豆油基磷酸酯阻燃剂;(3)制备抗静电阻燃尼龙6复合材料:将步骤(1)所得改性可膨胀石墨、步骤(2)所得环氧大豆油基磷酸酯阻燃剂与尼龙6混合干燥,再与抗氧剂和玻璃纤维混合均匀,置于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即得成品。本发明通过添加成分的改进来提高尼龙6复合材料的抗静电性能,使得环氧大豆油基磷酸酯阻燃剂与尼龙6基体和改性可膨胀石墨相容性好,并且在材料燃烧过程中发挥气相阻燃作用,与改性可膨胀石墨形成协同阻燃。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竹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竹炭与酸试剂混合进行第一改性处理,得到酸改性竹炭;将所述酸改性竹炭与铁试剂混合进行第二改性处理,得到铁改性竹炭;将所述铁改性竹炭与水葫芦叶子提取液混合,调节所得反应物料的pH值为6~6.8,进行还原反应,得到铁‑竹炭复合材料。将本发明提供的铁‑竹炭复合材料作为铁碳微电解材料,对废水中有机物进行降解反应,能够使废水中COD含量从200~500mg/L降低至80mg/L以内,且能够保持出水中COD含量稳定在80mg/L以内,说明本发明提供的铁‑竹炭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稳定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包装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高强度、高性能纤维增强体与热固性树脂基体为原料,采用真空灌注成型工艺方法制备高强度包装复合材料;其中所述的增强体采用高强度高性能的二维织物增强材料、三维织物增强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的二维织物增强材料为二维玻璃纤维平纹布;所述三维织物增强材料采用高强玻璃纤维制成的3D六层准正交织物为1个单元。本发明保证所制得的包装复合材料具有不同的抗冲击效果,表现出优异的高强耐磨、轻量化等性能;制得一种成本低、质轻、性价比高、强度高、综合性能优良的包装复合材料,而且整个工艺过程无污染、清洁,适合产业化大规模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的绿色制备方法,将一定量的金属可溶盐、氧化剂、去离子水混合,搅拌形成前驱液,然后,将前驱液转移至水热反应器中,并加入多孔金属反应物,置于密闭水热反应器中,进行水热反应,最后,冷却至室温,取出反应后的产物,将产物用去离子水多次冲洗后,烘干,即获得复合材料。本发明原料易得、成本低廉、毒性较低;反应温度低,反应时间段;使用水热反应釜进行水热反应,安全环保、工艺简单;适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制备的复合材料可以提供较多的孔结构和较高的比表面积,使其成为优良的催化剂材料;由于该复合材料导电性好、结构均一、比表面积大、不需要粘结剂,使其展现出优异的电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乳酸竹纳米纤维素晶须竹炭复合材料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竹纳米纤维素晶须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得改性后竹纳米纤维素晶须;2)、将超微竹炭颗粒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得改性后超微竹炭颗粒;3)、溶液浇注‑‑‑溶剂挥发法:在聚乳酸中加入有机溶剂,加热搅拌直至聚乳酸全部溶解,然后加入改性后竹纳米纤维素晶须和改性后超微竹炭颗粒,进行分散处理,得共混体系;将上述共混体系在模具中浇注制成薄膜,干燥后,得聚乳酸竹纳米纤维素晶须竹炭复合材料薄膜。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在增韧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同时,使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拉伸强度和拉伸弹性模量。
本发明涉及一种尼龙66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特别是具有高耐乙二醇能力和高热氧稳定性的玻璃纤维增强尼龙66复合材料,这种材料可作为制造汽车散热器冷却水箱部件的尼龙66(PA66)专用料。该专用料以尼龙66(PA66)为基体,添加玻璃纤维、卤化亚铜、卤化钾、结晶成核剂、有机抗氧剂等助剂,在双螺杆挤出机混合挤出、冷却切粒得到本发明的专用料。专用料具有力学性能高、耐热性好、耐乙二醇水溶液能力强等优点,可用于制造汽车散热器冷却水箱的排气室、水管和恒温器外壳等部件。
本发明公开了谷类蛋白质/水滑石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谷类蛋白质/水滑石纳米复合材料包含谷类蛋白质100重量份、层状纳米水滑石5~20重量份、增塑剂10~40重量份、硬脂酸1~10重量份。其制备方法是,在谷类蛋白质的碱性水溶液中添加水滑石、硬脂酸制备悬浮液,在PH=5~7条件下离心分离除去水分,然后加入增塑剂,干燥后得到谷类蛋白质/水滑石纳米复合物,采用模压法制备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复合材料。本发明所涉及的主要原料谷类蛋白质属于可再生农业资源,来源广泛;本发明所涉及谷类蛋白质/纳米粒子原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工艺流程简单,生产成本低廉,易于推广实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编织网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纤维编织网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由非金属纤维编织网和水泥基基体组成;水泥基基体的组成成分包括:水、水泥、活性矿物细掺料、减水剂;所述水泥选自硅酸盐水泥、高铝水泥、硫铝酸盐水泥中的一种;所述水泥基基体的成分还包括精细沙,所述水泥基基体内掺杂有非金属短纤维,所述非金属短纤维是:聚乙烯醇纤维、聚乙烯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根据上述方式,本发明所述的纤维编织网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重量轻、无腐蚀、防磁化、超高韧性等特点,该材料中的纤维编织网能够作为主要受力加强筋,用来承受荷载,在受力条件下还可以使水泥基复合材料额外产生多条微细裂缝。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钛/红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钠离子半电池,制备方法具体是将经水热法制备得到的二氧化钛和经表面处理并烘干后的红磷混合,在保护气氛下球磨,得到二氧化钛/红磷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使用大比表面积二氧化钛来提供充分的结合位点,使用高能球磨将二氧化钛和红磷相充分紧密的结合,同时实现了红磷的纳米化,增强了复合材料的传质与稳定性。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比容量,更表现出更优的电化学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混杂纤维改性的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属于水泥基复合材料领域。本发明由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精细砂、减水剂、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材料、水组成。本发明水泥基复合材料解决了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颗粒在水泥基材料中均匀分散的难题,并通过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和混杂纤维的多重改性效果,实现水泥基材料保温、防火、结构性能一体化。所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有实施简单、施工快速、适用性强等特点,可广泛用于建筑工程、交通工程、水利工程、离岸工程等的建设、修复和加固。
本发明属于形状记忆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重驱动型形状记忆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多重驱动型形状记忆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以热致形状记忆聚合物作为基体,所述基体的表面附着石墨烯薄膜;所述多重驱动包括热驱动、电驱动和光驱动。本发明的多重驱动型形状记忆复合材料可以实现热驱动、电驱动和光驱动,扩展了应用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性稳定化纳米级Pd/Fe/MWCNTs/Fe3O4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基于加入复合材料增强碳载体多壁纳米碳管和磁性纳米材料Fe3O4的改进液相还原法制备所述复合材料,利用超声波强化液相还原法制备出分散性好、颗粒均匀、粒径更小、比表面积更大和便于回收的磁性稳定化纳米级Pd/Fe/MWCNTs/Fe3O4复合材料,采用本发明方法只需要五种化学试剂,且反应迅速,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产物粒径分布均匀,粒径范围在10~70nm左右,所得复合颗粒比表面积为200~260m2/g,纳米铁颗粒未出现明显氧化现象。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细高岭土填充PTFE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主要由质量配比如下的原料制成:聚四氟乙烯80~95份,超细高岭土5~20份,填料0.01~1份,表面活性剂0.005~0.1份;本发明的超细高岭土填充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由于高岭土价格便宜,应用面广,质软、可以分散于悬浮水中,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高的粘结性、优良的电绝缘性能,因此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简单,经济实惠,具有强的市场竞争力。
本发明涉及一种巨介电常数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是含有锆钛酸钡Ba(ZrxTi1-x)O3,0.05≤x≤0.4和碳纳米管CNTs的复合材料,其表达式为Ba(ZrxTi1-x)O3-ywt%CNTs,其中,0.05≤x≤0.4;0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复合材料芯棒光照老化试验的测试装置,包括箱体和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盖内设有灯管,所述的箱体内设有试样架,所述的试样架包括设置在架体上的电机、传动机构以及一个或多个并排设置的试样夹持和转动机构,所述的每个试样夹持和转动机构包括一对设置在所述箱体左右两侧的试样夹持机构和一个直齿轮;所述的每个试样夹持机构包括密封盖、橡胶塞和中心轴。本发明可对复合材料芯棒试样进行方便夹持并回转,在对试样进行辐照的同时对试样进行回转,使试样的周向都能受到均匀可控的辐照量,保证试样的性能在光照老化试验时能均匀地衰减,从而与实际情况更为接近,提高了试验的可靠性,且结构简单、方便可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DINH与氧化钨的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3,4,9,10–苝四甲酰二亚胺置于浓硫酸中,高分子自聚合反应得到PDINH,记为反应液A;氧化钨粉末分散于去离子水中,记为反应液B;将反应液B加入反应液A中,反应得基于PDINH与氧化钨结合的高分子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向含E.Coli废水中加入本发明的有机‑无机复合材料,暗反应吸附平衡后进行可见光照射,进行光催化杀菌。本发明将无机材料进行高分子自聚合并与氧化钨结合,形成PDINH与氧化钨结合的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在保证良好杀菌效果的同时,提高了光催化材料的可见光响应性能,加速了光生电子和空穴分离,大大降低了反应能耗。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壳结构的铁基‑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以可溶性的铁盐为原料,经铁盐水热反应、硅酸四乙酯水解、聚合物包覆,再重复循环0‑3次,强碱处理、碳化、最后与碘反应,得到核壳结构的铁基‑碳复合材料;铁基‑碳复合材料为微‑纳米结构,含有1‑4层核壳结构;该铁基‑碳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电化学性能,在电池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水稻根制得的Fe3O4/C复合材料及其应用,所述Fe3O4/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水稻根洗净,进行冷冻干燥;(2)使冷冻干燥后的水稻根在氮气或氩气保护下以5~20℃/min的升温速率升至200~500℃进行预碳化,预碳化后冷却、研磨;(3)预碳化后的水稻根与质量分数为10~30%的聚苯乙烯的DMF溶液混合,然后在氮气或氩气保护下以5~20℃/min的升温速率升至400~1000℃进行碳化,碳化后冷却、研磨得到Fe3O4/C复合材料。本发明公开了所述的Fe3O4/C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以及由此制得的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容量保持率和库伦效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锌铁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材料为层状结构,由纳米级锌铁氧化物颗粒和石墨烯组成,所述的锌铁氧化物的分子式为ZnFe2O4,所述的纳米级锌铁氧化物颗粒的直径为10纳米~20纳米。该复合材料中锌铁氧化物由于石墨烯的分散和承载作用能够均匀分布且粒度小,并形成层状结构,可有效提高锌铁氧化物的磁学性能,可作为磁性材料。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复合材料的一步低温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周期短、能耗低等优点,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分散性的金属纳米点规则修饰的石墨烯片复合材料及原位制备方法。金属纳米点修饰的石墨烯片纳米复合材料由石墨烯片和修饰在石墨烯片表面的金属纳米点组成。其制备方法包括:含有巯基的苝酰亚胺衍生物分子自组装到氧化石墨烯片表面引入巯基;被巯基修饰的氧化石墨烯片还原得到巯基修饰的石墨烯片;加入正价金属盐在石墨烯片表面的巯基位点还原生成金属纳米点,得到由金属纳米点修饰的石墨烯片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得到的金属纳米点修饰的石墨烯片复合材料具有规则、稳定的结构,金属纳米点在石墨烯片表面规则分布且密度可控,具有良好的水溶液分散性,优异的电化学活性,在纳米催化、电化学传感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环保空心复合材料型材拉挤装置,属于空心复合材料拉挤制造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中模芯的一端与VOC收集连接板相连,VOC收集连接板包括支撑板和连接轴,空心复合材料型材包覆于支撑板的外周,连接轴的一端与模芯固定连接;模腔出口处设有VOC收集罩,VOC收集罩位于VOC收集连接板的上方,VOC收集罩包覆在空心复合材料型材的外周,VOC收集罩的顶部设有VOC收集管;模芯内腔设有VOC散热管,VOC散热管的一端与模芯顶端连接并贯通,VOC散热管的另一端穿过模芯的尾端并导出。本实用新型设计科学合理,操作便捷,生产效率高,工艺中产生的VOC易于集中收集处理,节能环保,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涉及纺织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聚四氟乙烯夹层超疏水吸音针刺非织造纺织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纺织复合材料包括底层非织造布、聚四氟乙烯膜和顶层非织造布,所述聚四氟乙烯膜夹设于底层非织造布和顶层非织造布之间,所述顶层非织造布下表面与聚四氟乙烯膜的上表面通过粘结剂粘接,所述底层非织造布的上表面与聚四氟乙烯膜的下表面通过粘结剂粘接;纺织复合材料依次经过涂胶、粘合和固化步骤制备而成。本发明纺织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吸音效果。
本发明涉及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增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60~75份的平均粒径38um的双马来酰亚胺树脂(BMI)、20~30份的微米级的聚氨酯(PU);上述增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通过机械搅拌使上述原料混合均匀,再将混合均匀的复合物料,在温度为330~350℃、压力为35~45MPa下保持热压,得到增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本发明解决了目前现有的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基体,本身存在着交联密度高、易开裂、脆性大与韧性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二甲基硅氧烷/氧化石墨烯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和应用。所述制备工艺的步骤如下:(1)制备PDMS多孔材料;(2)将PDMS多孔材料置于强碱性溶液中进行羟基化,得到羟基化的PDMS多孔材料;(3)将羟基化的PDMS多孔材料浸入KH550的醇‑水溶液中进行氨基化,制得氨基化的PDMS多孔材料;(4)将氨基化的PDMS多孔材料浸渍到浓度为0.1~2mg/mL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而后缓慢滴加DCC和DMAP的混合溶液,滴毕升温至60~80℃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将产物洗涤、干燥得到聚二甲基硅氧烷/氧化石墨烯多孔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具有高度的疏水亲油特征和油水选择性吸附能力以及良好的力学性能。本发明提供了所述复合材料作为吸油材料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软磁复合材料是以金属粉体为原料,通过液相化学工艺在其表面均匀包覆磁性氧化物而成,具体按如下方法制备:将金属粉体加入含有碳粉的恒温碱液中进行预处理,过滤干燥后加入润滑剂,压制成型,再在水蒸气‑氮气氛围下进行热处理,获得软磁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原位生成的方法对铁粉或铁基合金进行表面处理实现均匀包覆,可以大大提高样品的磁性能。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可广泛应用于电机、传感器、低频滤波器、电磁驱动装置和磁场屏蔽等方面。
本发明涉及自润滑减摩耐磨复合材料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碱液中减摩耐磨的PEEK基复合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45~75份的平均粒径75um的聚醚醚酮(PEEK)粉、12~20份的平均粒径100nm的纳米氧化铝(Al2O3)粉、5~10份的平均粒径100nm的纳米二氧化钛(TiO2)粉;上述PEEK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通过机械搅拌使上述原料混合均匀,再将混合均匀的复合物料,在温度为380℃、压力为45MPa下保持热压,温度降至110℃时脱模,得到PEEK基复合材料。本发明解决了目前现有的聚醚醚酮材料,在碱性液体中使用时,所存在的耐磨性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酸性烤蓝工艺制备高饱和磁通密度软磁复合材料的方法。采用酸性烤蓝工艺在软磁合金粉末表面包覆由尺寸均匀的纳米Fe3O4形成的包覆层,经粘结、压制成型、热处理工艺,制备新型的软磁复合材料。本发明的优点是:采用酸性烤蓝工艺制备Fe3O4方法简单,并且容易控制Fe3O4层的厚度, 由于该反应是原位反应,因此制备的绝缘层致密,与磁粉的结合度高。与传统的软磁复合材料相比,由于绝缘层为亚铁磁性的Fe3O4,有效减少了磁稀释现象,从而可以得到具有高饱和磁通密度、高磁导率的软磁复合材料。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浙江杭州有色金属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