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生产橡胶的方法,包括在官能化锂引发剂的存在下使至少一种二烯单体和任选地至少一种乙烯基芳族单体以及乙烯基‑有机硅化合物(共)聚合,以及通过多官能含硅试剂对获得的(共)聚合物进行改性。官能化锂引发剂通过使有机锂化合物、仲胺和含二烯的化合物反应而获得。此外,本发明涉及通过所述方法获得的橡胶、基于所述橡胶的橡胶组合物和硫化橡胶、包含这样的橡胶的半成品和轮胎。本发明提供了获得以改善的相关滞后特性为特征的基于所述橡胶的橡胶组合物和硫化橡胶。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得到更安全、且能够得到充分的输出功率、并且可以大容量化的锂电池。电极复合体的制造方法包括:形成包含锂复合氧化物、并具有多个空隙的活性物质成形体的工序(S1)、在所述多个空隙中形成第一固体电解质的工序(S2)、将传导锂离子的非晶质的第二固体电解质的前驱体溶液含浸于形成有所述第一固体电解质的活性物质成形体中的工序(S3)、对含浸有所述前驱体溶液的活性物质成形体进行热处理,在所述多个空隙中形成第二固体电解质的工序(S4)。
本发明公开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金属连接体的涂覆方法。该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金属连接体的涂覆方法包括:使用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的二氧化钴锂(LiCoO2)生成钴化合物溶液;将金属连接体浸渍在含有所生成的钴化合物溶液的电镀液中;以及通过实施电镀在浸渍的金属连接体上形成钴(Co)。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通过使用从废旧锂二次电池中获得的钴化合物(CoSO4)能够在金属连接体上形成由四氧化三钴(Co3O4)制成的保护层,因此,减少了燃料电池的制备成本。
提供用于纯化脂肪酸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脂肪酸和锂盐在第一溶液中且在允许形成所述脂肪酸的锂盐的沉淀物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分离沉淀物;使沉淀物溶解在第二溶液中,然后使如此形成的有机层和水层分离;和蒸发有机层以分离纯化的脂肪酸。还提供用于增加脂肪酸的长度的方法,及锂盐纯化脂肪酸的用途。
本发明提供一种正极活性物质、该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以及电池,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可提供高容量,并且同时可改善稳定性或低温特性。正极(21)包括正极活性物质,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包括锂复合氧化物,和所述锂复合氧化物的表面上作为包覆元素的P和选自Ni、Co、Mn、Fe、Al、Mg和Zn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锂复合氧化物包含Li和选自Co、Ni、Mn中至少一种。优选地,正极活性物质表面上的包覆元素含量大于内部的包覆元素含量,并且所述包覆元素含量从表面向内部减少。
提供:用于二次电池的正极的情况下具有高的电池容量、且能抑制正极复合材料糊剂的凝胶化的非水系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一种非水系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包含:锂镍复合氧化物和硼化合物,所述锂镍复合氧化物用通式:LiaNi1‑x‑yCoxMyO2+α(其中,0.01≤x≤0.35、0≤y≤0.10、0.95≤a≤1.10、0≤α≤0.2,M为选自Mn、V、Mg、Mo、Nb、Ti和Al中的至少1种元素)表示,硼化合物的至少一部分以Li3BO3和LiBO2的形态存在于锂镍复合氧化物的表面,Li3BO3与LiBO2的质量比(Li3BO3/LiBO2)为0.005以上且10以下,包含相对于正极活性物质总量为0.011质量%以上且0.6质量%以下的硼。
一种生产锂镍锰氧化物尖晶石材料的工艺,包括将溶液维持在高温T1,直至该溶液形成胶体,其中该溶液包括溶解的锂化合物、溶解的锰化合物、溶解的镍化合物、羟基烃酸、多羟基醇,以及可选择地,另外的金属化合物,T1低于该溶液的沸点。将该胶体维持在高温,直至该胶体点燃并燃烧成L-Mn–Ni-O粉末。煅烧该Li-Mn-Ni-O粉末,以燃尽粉末中的碳和/或其他杂质,从而获得煅烧后的粉末。可选择地,对该煅烧后的粉末进行微波处理,以获得处理后的粉末。对个煅烧后的粉末或处理后的粉末进行退火,以使粉末结晶,从而获得退火后的材料。可选择地,对该退火后的材料进行微波处理。至少进行一次微波处理。锂镍锰氧化物尖晶石材料由此获得。
本发明提供一种初始效率高的“锂过剩型”活性物质。一种含有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所述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具有α-NaFeO2结构,Li相对于过渡金属(Me)的摩尔比Li/Me为1<Li/Me,作为过渡金属(Me),包含Ni和Mn,具有可归属于空间群R3-m的X射线衍射图案,利用使用CuKα射线的X射线衍射测定得到的密勒指数hkl的(101)面的半值宽度为0.22°以下。
在镍酸锂的合成时,通过在煅烧材料中添加煅烧助剂,在比得到期望的结晶生长所需要的煅烧温度更低的温度下镍酸锂的结晶生长被促进,有助于结构稳定性的元素向结晶内的置换被促进。另外,合成时的结晶的变形和氧欠缺被抑制,能够提供优良的充放电特性以及循环特性优良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本发明涉及锂二次电池,更具体的是涉及在非水的电化学电池中,电位相对于Li+/Li高于2.8V下运行的正极电极材料。特别地,本发明涉及具有提升的电化学性能的、纳米结晶的无碳橄榄石型LiFePO4粉末。描述了用于制备结晶的LiFePO4粉末的直接沉淀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pH值在6到10之间的水基混合物,其包含与水混溶的沸点提升添加剂,和Li(I),Fe(III)和P(V)作为前体成分;加热上述水基混合物到低于或者等于它在大气压下的沸点的温度,从而沉淀结晶的LiFePO4粉末。获得了分布窄的50到200nm的极细粒度。细的粒度说明了没有应用任何的碳包覆就有优异的高排出性能。这就允许电极中活性材料含量明显增加。其窄的分布易化了电极的制造方法并确保电池内均一的电流分布。
本公开涉及碳气凝胶基电极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提供了纳米多孔碳基支架或结构,且特别是碳气凝胶及其制造和用途。实施方式包括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硅掺杂的阳极材料,其中阳极材料包括聚酰亚胺‑衍生的碳气凝胶珠。碳气凝胶包含硅颗粒并且适应硅颗粒在锂化过程中的膨胀。阳极材料提供了用于在锂离子电池内使用的最佳性能。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特征在于,包含锂过渡金属化合物,所述锂过渡金属化合物中,相对于除Li外的金属元素的总摩尔数,以80摩尔%以上且94摩尔%以下的比例含有Ni,以0.1摩尔%以上且0.6摩尔%以下的比例含有Nb;以摩尔量换算计,n1与n2满足50%≤n1/(n1+n2)<75%的条件,所述n1为将在纯水5mL/35%盐酸5mL的盐酸水溶液中添加锂过渡金属化合物0.2g而成的第1试样溶液中的Nb量,所述n2为将第1试样溶液的过滤中使用的过滤器浸渍在46%氢氟酸5mL/63%硝酸5mL的氟硝酸中而成的第2试样溶液中的Nb量。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特征在于,锂过渡金属氧化物中的相对于除Li之外的金属元素的总量的Ni的比率、Nb的比率和Co的比率分别为90摩尔%≤Ni<100摩尔%的范围、0摩尔%<Nb≤3摩尔%的范围、Co≤2摩尔%的范围,层状结构的Li层中存在的Li以外的金属元素的比率相对于前述锂过渡金属氧化物中的除Li之外的金属元素的总量为0.9摩尔%以上且2.5摩尔%以下的范围,前述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基于X射线衍射的X射线衍射谱图的(208)面的衍射峰的半值宽度n为0.30°≤n≤0.50°。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锂的化学强化玻璃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含锂的化学强化玻璃在具有与以往的不含锂的玻璃相同的应力分布的同时表面压应力高且仅在表层附近引入压应力。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学强化玻璃等,其中,所述化学强化玻璃具有第一主面、与所述第一主面相反的第二主面、和与所述第一主面和所述第二主面相接的端部,在将从所述第一主面起算的深度作为变量来表示玻璃内部的压应力值时,(1a)在板厚方向上在压应力值为0的深度±10μm的范围内,应力曲线的梯度和Na浓度曲线的梯度在特定范围内;(2a)在板厚方向上在所述第一主面与压应力值为0的深度之间的范围内,所述Na浓度曲线的梯度单调递减;(3a)厚度为1mm以下;(4a)以氧化物基准的摩尔百分率计,含有10摩尔%以上的Li2O。
本发明涉及用于固态电池的均匀的有机‑陶瓷复合材料。包括硬无机电解质和至少两种软电解质(SE)的锂电池用固态电解质,其中所述固态电解质的熔点小于固态电解质中包括的最高熔融SE的熔点。所述SE包括闭合型硼酸盐的铵或盐,并可包括闭合型硼酸锂盐。所述硬无机电解质是硫代磷酸锂(LPS),其中在低于最高熔点SE,通常低于100℃的温度下多种SE熔融扩散遍布整个均匀的组合的硬无机电解质和多种SE。所述固态电解质的相对密度大于百分之90。
本申请的课题是在含铜的负极集电体的表面层叠包含硅系活性物质和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的负极合剂而构成负极的情况下,在硅系活性物质的OCV使硫化物固体电解质与铜反应,铜经由硫化物固体电解质从负极集电体向正极侧扩散从而发生正极与负极的轻微短路。本申请的解决手段是在制作负极合剂时,使锂向硅系活性物质扩散,使电位降低。具体而言,经过在选自石墨和钛酸锂之中的一种材料中掺杂锂而得到预掺杂材料的第1工序、将硫化物固体电解质和硅系活性物质和所述预掺杂材料混合而得到负极合剂的第2工序、以及在含铜的负极集电体的表面层叠所述负极合剂而得到负极的第3工序,制造硫化物固体电池。
本发明解决了提供以高生产效率制造改性聚合物的方法的课题,所述改性聚合物相当于低分子量聚合物与用作橡胶组合物的基体用改性聚合物的共混物。解决手段是一种所述改性聚合物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至少包含共轭二烯化合物的原料单体、含锂的聚合引发剂、1,2‑丁二烯和改性剂连续地供给至流通式反应器,使原料单体连续聚合从而生成聚合物,同时还使所生成的聚合物的一部分用该改性剂改性;并且其特征在于:聚合和改性在110℃以上的温度下进行;和1,2‑丁二烯(1,2‑Bd)相对于含锂的聚合引发剂中包含的锂(Li)的摩尔比(1,2‑Bd)/Li为0.37以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能够兼具高功率特性和高耐久性两者。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含有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粒子组,该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粒子组:基于电子显微镜观察的平均粒径DSEM为1μm以上7μm以下,基于体积基准的累积粒度分布的50%粒径D50与基于电子显微镜观察的平均粒径之比D50/DSEM为1以上4以下,基于体积基准的累积粒度分布的90%粒径D90与10%粒径D10之比D90/D10为4以下,所述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的组成中含有镍,并具有层状结构。
本公开包括一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经由布置在锂离子蓄电池模块内的处理器接收与耦接至所述锂离子蓄电池模块的负端子的电阻器相关的电压信号。所述锂离子蓄电池模块的负端子耦接至铅酸蓄电池模块的负端子。所述方法还包括经由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电压信号确定与所述铅酸蓄电池模块相关的一种或多种性能。
本发明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作为本发明的一例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和碳纳米管,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包含: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I),其是由平均粒径为1μm以上的一次颗粒聚集而成的二次颗粒、或者实质上由单一颗粒构成,体积基准的中值粒径(D50)为0.6μm~6μm;以及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II),其是由平均粒径小于1μm的一次颗粒聚集而成的二次颗粒,体积基准的中值粒径(D50)为3μm~25μm,所述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I)和(II)相对于除Li之外的金属元素的总摩尔数含有80摩尔%以上的Ni,该氧化物(I)和(II)的颗粒表面分别存在选自周期表的4族、5族、6族、13族中的1种以上元素。
提供一种提高锂离子传导性的石榴石型固体电解质的前驱体溶液、石榴石型固体电解质的前驱体溶液的制造方法以及石榴石型固体电解质。本发明的石榴石型固体电解质的前驱体溶液是由下述组成式表示的石榴石型固体电解质的前驱体溶液,其包含一种类的溶剂以及相对于溶剂具有溶解性的锂化合物、镧化合物、锆化合物、镓化合物及钕化合物,相对于下述组成式的化学计量组成,锂化合物为1.05倍以上且1.30倍以下,镧化合物、锆化合物、镓化合物以及钕化合物为等倍。(Li7‑3xGax)(La3‑yNdy)Zr2O12其中,满足0.1≤x≤1.0、0.0<y≤0.2。
本发明提供复合石墨粒子、复合石墨粒子的制造方法、电极片以及锂离子二次电池。一种复合石墨粒子,具有由人造石墨构成的芯材、和包含非粉体状的非晶质碳材料和粉体状的导电性碳材料且被覆所述芯材的被覆层,所述非粉体状的非晶质碳材料的质量相对于所述芯材的质量的比例为0.2~3.8质量%,所述粉体状的导电性碳材料的质量相对于所述芯材的质量的比例为0.3~5.0质量%。一种复合石墨粒子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相对于人造石墨100质量份添加非晶质碳前驱体0.3~5.0质量份和粉体状的导电性碳材料0.3~5.0质量份,一边使剪切力作用一边混合,将所得到的混合物在600~1300℃进行烧成。一种电极片,具有含有所述复合石墨粒子的电极层。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包含所述电极片作为负极。本发明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内阻值低,输入输出特性优异,循环特性良好。
凝胶电解质前驱物的实例包括锂盐、溶剂、氟化单体、氟化交联剂和引发剂。凝胶电解质前驱物的另一实例包括锂盐、溶剂和氟化单体,其中氟化单体是2‑(三氟甲基)丙烯酸甲酯、2‑(三氟甲基)丙烯酸叔‑丁酯或其组合。可将由凝胶电解质前驱物形成的凝胶电解质并入到锂基电池中。
提供了循环锂离子的电化学电池。电化学电池具有电极和电解质体系,该电极包括在电化学电池的循环期间经历体积膨胀和收缩的含硅电活性材料;该电解质体系促进在含硅电活性材料的一个或多个暴露表面区域上被动地形成包含氟化锂‑聚合物复合物的柔性保护层。电解质体系包括锂盐、至少一种环状碳酸酯以及两种或多种直链碳酸酯。该两种或多种含直链碳酸酯的共溶剂中的至少一种是含氟化碳酸酯的共溶剂。电解质体系适应含硅电活性材料的体积膨胀和收缩,从而促进了长期循环稳定性。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其他其他有色金属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