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了一种基于植物材料的阻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材料包括以植物材料为基材,以及一种与所说的基材功能性接触的纳米复合材料。所述纳米复合材料是通过硅烷进行表面改性的无机胶体粒子。该复合材料制备步骤包括将无机胶体粒子在一定条件下利硅烷进行改性;将改性后的无机胶体粒子与添加剂混合,利用溶胶-凝胶工艺形成纳米复合溶胶;再水解缩合纳米复合材料溶胶;与基材接触并固化。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应用于建筑材料,建筑材料硬度增加,且具有抗氧化性、阻燃性、疏水或疏油性;同时,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材料易得,适合大规模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曲轴的复合材料,包括:(TiC-TiB2)pNi、AlMgB、SiCp/Al复合材料、Al2O3-W-Cr、TiC-Al2O3-Fe复合材料、Cu-MgF2复合材料、Ni/Si3N4和TiMoC陶瓷粉体,其各组分的重量含量为:(TiC-TiB2)pNi?50~70份、AlMgB?15~25份、SiCp/Al复合材料25~40份、Al2O3-W-Cr?10~20份、TiC-Al2O3-Fe复合材料15~30份、Cu-MgF2复合材料20~30份、Ni/Si3N4?11~21份和TiMoC陶瓷粉体17~29份。本发明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具有良好的承受冲击载荷的能力。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墩隔离式复合材料弹性防船撞排架结构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复合材料防护桩和横梁,复合材料防护桩设有多根,且平行设置在桥墩一侧;横梁设有多根,横梁设置在复合材料防护桩上用以连接的多跟复合材料防护桩,且横梁与横梁之间呈平行设置;多根复合材料防护桩与的多根横梁构成排架结构,复合材料防护桩采用纤维缠绕技术制成。本发明采用的复合材料防护桩在吸收能量方面更高,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可设计性强,可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结构调整;复合材料防护桩对敏感环境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复合材料热隔膜预成型设备,包括隔膜水箱、转运工作台、水箱和可视窗,隔膜水箱与水箱连通,水箱内设有加热装置,可视窗升降设置在隔膜水箱上方,可视窗能罩住隔膜水箱形成加热腔,可视窗上连通有与外界抽真空设备连通的气管,气管用于对加热腔内抽真空,转运工作台用于将复合材料运输至所述加热腔内,所述可视窗上还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复合材料的工装,所述可视窗靠近所述加热腔的一侧还设有成型模具。本实用新型采用热隔膜水箱内的热水给复合材料加热,热流体可以给复合材料提供更多的热量供应,更快速均匀的升温;热隔膜在真空负压的牵引压力下,向成型模具方向挤压复合材料,能快速完成预成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工型材定位装置,它包括适于放置复合材料工型材的放置台及至少三个在横向上并列间隔设置夹持固定机构,所述复合材料工型材在横向上延伸;所述夹持固定机构适于夹持固定所述放置台上的复合材料工型材。本实用新型可以很好地定位复合材料工型材,且便于装夹及拆卸复合材料工型材。
一种用于转轮除湿机的外壳为碳陶复合材料的电加热装置,包括电加热器碳陶复合材料外壳、电热丝碳陶复合材料支架,所述电加热器碳陶复合材料外壳与电热丝碳陶复合材料支架之间通过连接装置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电热丝碳陶复合材料支架上绕有电热丝,电热丝从一号电热丝接线柱起,到二号电热丝接线柱止,电热丝从不锈钢十字型固定圈一端起,到二号电热丝接线柱止,这一段电热丝外侧包有绝缘套管,所述连接装置中间为螺栓,接线柱一头,螺栓上连接有垫片、螺母,另一头,螺栓上连接有十字型固定圈、垫片、螺母。本实用新型具有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流程短,投资低、能耗低,加热效果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以复合材料网格为箍筋的混凝土梁,属于混凝土结构领域,包括;混凝土梁及设置于混凝土梁中的钢筋笼,混凝土梁以强度等级C30以上的普通混凝土为主体,以钢筋或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为纵向受拉筋,以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网格为箍筋,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网格数目至少三个,纵向受拉筋依次穿过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网格后搭接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网格横向单肢和纵向单肢的交接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以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网格为箍筋,质量轻、整体性好,能有效抑制斜裂缝的产生和发展,提高混凝土梁的抗剪性能;复合材料耐碱腐蚀性能好,可进一步提升混凝土梁的耐久性能。
本发明一种激光增材制造用Si3N4/Al‑8Mg基复合材料粉末的制备方法,以纯Al、纯Mg、Si3N4纳米陶瓷颗粒为原材料,采用机械搅拌+超声铸造工艺制备出微纳米颗粒增强Al‑8Mg合金复合材料,通过真空气雾化方法制备Si3N4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粉末。粉末颗粒中值粒径在1μm~300μm可控,球形率>94%,收得率≥90%。纳米级Si3N4颗粒均匀弥散分布于Al‑Mg基体中,复合材料晶粒组织为均匀细小的等轴晶,其晶粒尺寸约为1.6μm。本发明方法制备的铝基复合材料粉末激光吸收率较高、尺寸较小、球形度较好,适用于激光增材制造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GS‑Au/AuNPs/g‑C3N4复合材料、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在检测水体中汞离子中的应用,其中,所述复合材料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羧基修饰的g‑C3N4粉末分散至甲醇中,然后加入谷胱甘肽和氯金酸水溶液,超声处理,超声结束后进行加热回流处理12~24h,分离、洗涤和干燥,得到GS‑Au/AuNPs/g‑C3N4。其中,电化学传感器包括基底电极,以及所述GS‑Au/AuNPs/g‑C3N4复合材料,该GS‑Au/AuNPs/g‑C3N4复合材料附着于所述的基底电极上。采用由GS‑Au/AuNPs/g‑C3N4复合材料制备得到的电化学传感器能够高灵敏、高特异性地检测水体中的Hg离子的浓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干涉连接结构预紧松弛规律计算与评估方法,包括:考虑服役环境下温度和时间的影响,分别以线弹性模型和粘弹性模型描述预紧与松弛过程中复合材料的即时响应行为和延迟响应行为,构建对应的预紧及松弛模型,并由实验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标定,以具有直观物理意义的参数模型来反映复合材料干涉连接结构预紧作用机制与松弛衰减规律。本发明能够精确量化复合材料干涉连接结构预紧作用机制及松弛衰减规律,为研究干涉连接损伤和结构强度奠定基础,对复合材料结构干涉配合连接优化设计提供指导。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超微细高精度铜合金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铜70‑90份、钛10‑20份、铅7‑15份、碲10‑25份、铬5‑10份、硼3‑12份、钴5‑15份、磷1‑5份。还包括一种超微细高精度铜合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本发明配方和工艺制作的铜合金复合材料,配方组分合理,生产工艺科学,成本低廉,所得的铜合金复合材料具有超微细高精度的特征,满足特定的使用需求。
本发明属于锂硫电池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废弃烟头的S/Co/CNF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利用Co盐、Zn盐和咪唑类配体在废弃烟头纤维上原位配位反应,得到CB@Zn/Co‑ZIF前驱体,然后经过煅烧,得到Co/CNF复合材料,再将所述Co/CNF复合材料与硫粉混合研磨、真空煅烧,得到S/Co/CNF复合材料。通过本发明方法制备的S/Co/CNF复合材料能够克服废弃烟头衍生碳纤维石墨化程度不高、导电性较差的缺点,作为锂硫电池固硫碳材料,能解决活性物质硫的负载量低、“穿梭效应”明显以及循环稳定性差等问题。最为重要的是,能够实现废弃烟头的高值资源化再利用,体现出经济环保的价值。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废电池原料的导热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主要是以水泥、废电池中的碳棒、导热硅胶、水、氢氧化钠、稀盐酸和硼酸为原料,通过碳棒粉末作为主要原料制成导热粒子,然后经过改性和外加导热硅胶处理,最后与水泥和磁化水混合所形成的复合材料。本发明以废电池中提纯的碳棒粉末作为主要原料制成导热粒子,通过与水泥和磁化水混合形成复合材料,具有高导热性,高强度和高流动性能,不仅实现了废旧电池的高值化利用,而且有效的降低了导热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成本。
一种复合材料的切割设备,包括有用于固定的待切割复合材料的底板,所述底板上方设置有光学装置,所述光学装置通过机械臂设置,所述光学装置包括有激光发射装置和反馈调节装置,所述反馈调节装置包括有CCD检测器、红外发射器以及控制所述激光发射装置的控制器,所述红外发射器发射出的红外线发射后照射在所述CCD检测器上,所述CCD检测器通过控制器与激光发生装置连接。在切割中,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红外线经复合材料反射后照射在CCD检测器上,通过CCD检测器接收到红外线的时间差计算复合材料的切割深度并通过控制器控制激光发生装置工作,同时在激光在切割时使复合材料消融,减少切割过程中粉尘、噪音的产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感应熔炼制备高熵合金基复合材料及其方法,所述复合材料为内生型,以AlMFeNiCu高熵合金为基体相,以(TiC)x为增强相,记为(TiC)x/(AlMFeNiCu)1‑x其中,M为Si或Co,x为0.1~0.2。其步骤为:按照原料配比称取反应试样原料;制备增强体试块;将原材料装入高频感应熔炼炉中、抽真空、通入氩气、真空熔炼、保温;将保温后的熔融液态合金倒入铜坩埚中冷却,取出,得到所述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感应熔炼的方式合成内生性高熵合金基复合材料,合成的复合材料增强体与基体之间界面结合良好,增强体均匀分布于高熵合金基体中,此方法操作简单、安全可靠、节能省时、环境友好。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刚石‑铝复合材料的磁控溅射镀膜方法。该磁控溅射镀膜方法的操作步骤如下:1.用砂纸研磨复合材料表面,之后将其放入无水乙醇中超声清洗干净;2.将样品放入超高真空磁控溅射设备中,先溅射一层金属铬,厚度为200~500nm,再溅射一层金属铜,厚度为1~2μm;3.进行镀后热处理,增加镀层与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采用本发明的磁控溅射镀膜方法,可确保镀层与复合材料基体间的界面结合力强、界面热阻小,为常规的后续镀镍工艺带来方便,并可有效防止镀镍时复合材料与水接触所导致的性能衰退。镀镍后按照SJ20130‑92《金属镀层附着强度试验方法》中热震试验标准,在250℃以上热震循环10次后无起泡现象与裂纹产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轻型混杂复合材料管状天线及其制造方法,其3层碳纤维织物‑氰酸脂预浸料构成碳纤维织物‑氰酸脂层,作为管状天线的承力主材;在碳纤维织物‑氰酸脂层外表面缠绕铜箔,再进行真空加压,形成铜箔层;在铜箔层表面铺贴石英玻纤‑氰酸脂复合材料,形成石英玻纤‑氰酸脂保护层,再进行缠带固化、打磨抛光、形成超轻型混杂复合材料管,通过机械加工到电讯设计需求的不同长度组合;在超轻型混杂复合材料管外涂覆三防涂层。超轻型混杂复合材料管状天线表面精度高,重量轻,可承受‑55℃~85℃温度循环冲击50次以上,可耐酸性盐雾试验,耐环境性能优异,比传统的铝合金天线减重60%以上,天线增益水平等同于铝合金天线。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致伸缩‑压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磁致伸缩‑压电复合材料为核壳结构,所述核壳结构的核层为磁致伸缩材料,壳层为压电材料,所述复合材料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1)通过溶胶法制备压电材料前驱体溶液;(2)通过水热法制备磁致伸缩材料;(3)将步骤(2)制备的磁致伸缩材料加入步骤(1)制备的压电材料前驱体溶液中,超声分散,干燥后,热退火处理,得到磁致伸缩‑压电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磁致伸缩‑压电复合材料稳定性好,便于回收利用,可进行多次重复使用,回收效率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诱导活立木产生木材/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属于木材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研究技术领域,以正硅酸乙酯溶液为前驱体,以速生林木材活立木为待处理木材基体,在所述待处理木材基体的主干上钻出自树皮至木质部的孔道作为缓释部位,利用点滴缓释方法将所述前驱体自缓释部位输送至木质部,得无机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获得的无机纳米复合材料,改性后结构变得致密,导管比量变小,密度增加,横纹抗压强度增加,其硬度与耐磨性增加,硅元素含量增加。(2)本发明工艺相比于传统浸渍方式更为缓和,获得的无机纳米复合材料质地更为均匀。(3)本发明制备方法对对环境无污染,工序简单,能耗低。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钛/煤基多级孔薄膜泡沫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复合材料和复合材料的应用,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煤样分离,得到疏中质组;将疏中质组压制成块体;将压制成块体的疏中质组置入管式炉内,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炭化处理,并自然降温至室温,以得到泡沫炭;将泡沫炭置入高温管式活化炉中进行活化,活化气体为水蒸气或者CO2,活化温度为700oC~950 oC,活化时间为10min~120min;采用二氧化钛悬浊液对多级孔薄膜泡沫炭进行浸渍处理;对浸渍处理后的多级孔薄膜泡沫炭进行干燥处理,得到复合材料。该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制备的复合材料能有效发挥光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降解效率高、循环性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碳源和分散剂混合溶解,通过喷雾干燥处理,制得碳球;(2)将锡源、锌源和溶剂混合,通过液相包覆将锡源和锌源包覆到到碳球上,氧化烧结得到空心球形的氧化锡/氧化锌复合材料;(3)将碳源和分散剂混合溶解,通过液相包覆在氧化锡/氧化锌复合材料的表面形成碳层,还原烧结处理得到前驱体材料;(4)通入硅源,将硅沉积在步骤(3)得到前驱体的内部,得到所述负极复合材料,本发明在硅基负极材料中掺杂锌和锡,提高了硅基材料的导电性,包覆的碳壳存在孔隙,有利于电解液的浸润使得复合材料的倍率性能增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钼酸镍‑硒化镍‑硒化钼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钼酸镍部分硒化制备钼酸镍‑硒化镍‑硒化钼复合材料,对钼酸镍‑硒化镍‑硒化钼复合材料进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及循环稳定性测试。本发明的钼酸镍‑硒化镍‑硒化钼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该复合材料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时,具有较高的比电容和较好的循环稳定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体板,由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体制备而成,或者由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体和热塑性聚合物热融复合而成;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体由增强纤维制得的织物经热塑性聚合物水分散体浸渍后,烘干脱水、聚合物熔化、冷却成型而成;增强纤维长度大于2厘米。本发明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体的制备不使用有机溶剂,而用水作分散介质,用聚合物的水分散体代替有机溶液,不存在环保问题;本发明所用水分散体的粘度低,利于聚合物对纤维束的浸渍,浸渍处理方便,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较好地解决了热塑性聚合物对增强纤维织物的有效浸渍问题;本发明预浸体板相对现有技术所得复合板材的拉伸强力和抗变形性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一种绝缘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材料技术领域,复合材料包括基体材料和表面涂层,其中基体材料的主要成分为氮化硅陶瓷粉,在陶瓷粉表面包覆有氧化锆纳米粒子层,表面涂层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各个组分构成:有机硅树脂40-65份、玻璃纤维5-10份、硅烷偶联剂5-10份和固化剂4-10份。一种绝缘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包覆氧化锆;高温固相;最后涂覆表面涂层。本发明绝缘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提供的绝缘复合材料,具有非常高的绝缘性能,同时材料的硬度和韧性较好,稳定性较高,可广泛适用于电气、电力等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螺旋弹簧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复合材料由螺旋纳米碳纤维和环氧树脂648制备而成,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制备螺旋纳米碳纤维,b)氧化处理螺旋纳米碳纤维,c)制备复合材料。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螺旋弹簧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耐酸碱的优异性能,同时具有出众的弹性和力学性能,应用前景广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蚕丝/沙柳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将沙柳去皮、粉碎、过筛、烘干、冷却、提纯后得到沙柳纤维素;使用高碘酸钠改性沙柳纤维素;使用液氮、冷冻干燥处理得到蚕丝/沙柳磁性多孔复合材料;最后浸渍在氧化石墨烯溶液中,再使用还原剂还原最终得到石墨烯/蚕丝/沙柳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首先制备了磁性蚕丝/沙柳三维多孔复合材料,然后以三维多孔复合材料为基材,将石墨烯进行有效自组装,最终得到石墨烯/蚕丝/沙柳纳米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具备绿色环保、机械性能好、组织结构规整、孔隙率高、可重复利用等诸多优点,在污水处理、光电器件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酸解桶内衬防腐复合材料及其施工工艺。一种酸解桶内衬防腐复合材料由复合材料隔离层和复合材料衬里层构成;复合材料隔离层由呋喃树脂、磷酸铝、磷酸、AlCl3·6H2O、MgCl2·6H2O、胶粉、石墨粉、金刚砂复合而成;复合材料衬里层由环氧树脂、三乙烯二胺、陶瓷粉、玻璃纤维布复合而成。本发明采用高分子复合材料替代传统的搪铅或衬胶做隔离层、瓷板做衬里层的防腐材料,生产制造方便,整体结构性好,重量轻,强度高,无毒性,安装、使用方便,后期使用过程中若出现部分质量问题,容易修复,表面光滑,耐磨、耐温性好。主要用于硫酸法钛白粉生产中酸解工序用酸解桶的内衬防腐。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绝缘导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以玄武岩纤维作为填料,利用玄武岩纤维和环氧树脂固有的电绝缘性来赋予复合材料优良的绝缘性能,并且通过氮掺杂玄武岩纤维的制备来解决玄武岩纤维作为填料时导热性差的问题,从而赋予复合材料优良的导热性能,使制备的复合材料兼具绝缘和导热的双重功能,进而保证复合材料的应用性能以及扩大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基复合材料在谱加载下基体裂纹扩展速率计算方法,包括步骤一:基于含局部裂纹的单胞模型和断裂力学计算基体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步骤二:基于Dugdale模型求解基体裂纹尖端塑性区尺寸;步骤三:基于步骤二和Willenborg模型计算谱加载下金属基复合材料有效应力强度因子;步骤四:结合步骤一和步骤三,基于Forman公式计算金属基复合材料在谱加载下基体裂纹扩展速率;本发明为后续金属基复合材料在谱载荷下疲劳断裂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不仅可以计算金属基复合材料在谱载荷下裂纹扩展速率,结合金属基复合材料相关损伤理论还可以得到金属基复合材料在谱载荷加载下的循环本构关系。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可降解光学膜的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丙交酯、增塑剂、助剂、催化剂加入至溶剂中,混合均匀,然后加入晶态纳米纤维素,分散后,于第一温度下反应,然后升温至第二温度,继续反应,即得聚乳酸复合材料。该制备方法,利用晶态纳米纤维素改性制备得到改性聚乳酸复合材料,晶态纳米纤维素自身具有极好的光学性能和力学性能,使制备得到的聚乳酸复合材料具有类“嵌段”结构,这种结构有助于提高改性聚乳酸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在不影响聚乳酸自身降解性能、光学性能(透明度和光泽度)下,改性后的聚乳酸复合材料的玻璃化温度和杨氏模量大大提高,从而改善抗冲击性能和韧性。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江苏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