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铜渣熔融还原后低碳化综合利用方法,属于资源与环境技术领域。铜渣熔融还原过程后将获得粗金属原料、残渣,在此过程中还将产生高温烟气;残渣利用方法:将残渣经水冷却凝固并机械碾磨破碎后与生物质粉末加入到流化态生物质气化炉中,在喷入气化剂条件下发生气化反应,在此过程中产生可燃气和渣,渣作为建筑工程原料;高温烟气利用方法:高温烟气进行二次燃烧后经过余热利用降温,通入到生物质热解炭化过程中作为外热源,生物质热解炭化过程中获得热解气、烟气和生物质炭,烟气经净化后排放。发明利用铜渣余热热解气化生物质制备可燃气和生物质炭工艺,并与熔融还原铜渣工艺相耦合的技术方法,是一种低碳冶金联合新技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金刚石润滑冷却抛光液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抛光液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金刚石精微粉5-20%,助磨粉1-10%,悬浮液10-50%,分散剂2-35%,润滑液5-25%,冷却液5-10%;制备时,将悬浮液、分散剂、润滑液、冷却液按比例置入容器内搅匀,再将某一微粉粒度的精微粉和助磨粉按比例加入溶液中进行超声分散5-30分钟,即可制得高效金刚石润滑冷却抛光液;此抛光液既可直接使用也可制备成喷雾抛光剂;本发明是专门针对冶金、机械零部件、轴承等行业中的金属金相试样制备所用的,环保、悬浮稳定性好,具有润滑冷却性能,所取得的金相试样达到了非常完美的镜面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纯碳化硅原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高纯硅粉和高纯碳粉;所述高纯硅粉和高纯碳粉充分混合后放置于坩埚,于1400-2200℃的高温炉中形成一次碳化硅料,所述一次碳化硅料压碎后在氧化炉中经过600-1400℃的高温氧化,形成二次碳化硅料;所述二次碳化硅料在高真空炉中经过800-1600℃高温真空脱气,形成三次碳化硅料;所述三次碳化硅料经过湿法化学冶金处理,得到高纯碳化硅原料。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炉护炉料及其制备使用方法,其组分为:钛精矿粉30%~39%,CDQ5%~8%,煤粉51%~65%。按比例将CDQ粉与煤粉混匀成混合料,加温去水,研磨分离;将钛精矿粉与混合料混匀制成高炉护炉料。当炉底与炉缸内衬检测电偶温度上升或冷却水温差上升时,喷吹护炉料进行护炉;出铁过程中见下渣后开始喷吹护炉料,正常配煤2小时后,再喷吹护炉料;喷吹护炉料过程中进行富氧喷吹。本发明可减少渣铁中钛含量对渣铁流动性的影响,在减少冶金废弃物处理量的同时,降低护炉成本和高炉焦比,提高护炉的效率和效果,相对延长炉缸的使用周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锶稀土矿的综合利用工艺,涉及含锶稀土矿冶金分离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焙烧:将含锶稀土矿的矿粉在500~600℃的温度下,氧化焙烧1~3小时,得到焙砂;2)碱浸:在焙砂中加入相当于稀土矿矿重4-8%的可溶性碱金属碳酸盐,在近沸温度条件下的水溶液中浸出0.5~3小时,过滤后得碱浸渣;所述近沸温度在90-100摄氏度范围内;水溶液中液固比为1:1~5:1;3)预浸:将碱浸渣在常温下用盐酸预浸1~3小时,控制pH8~10,液固分离得到含锶溶液和稀土氧化物渣。采用本工艺,能够大幅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稀土总回收率≥90%,比现有企业的指标高40~50%;锶的总回收率≥80%,比现有企业指标高20~35%。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金属管坯摩擦焊方法,所述双金属管坯的外层坯和内层坯均为钢坯;所述双金属管坯的内外层坯间设有相适配的锥面;所述相适配的锥面粗糙度在Ra值0.8-0.012/μm之间;在所述双金属管坯的上端摩擦焊机将外层坯夹紧,在双金属管坯的下端摩擦焊机将内层坯夹紧;启动摩擦焊机,所述相适配的锥面经过旋转-摩擦升温到冶金结合温度-轴向加压顶锻三个阶段焊接结合。本发明的方法提高了双金属管坯的焊接强度,节省动力能源,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属于湿法冶金除杂范畴,是一种从含磷废水中去除杂质磷的方法,其技术特征为:向含磷废水中加入高磷铁矿尾矿作为吸附剂,溶液中的含磷物质吸附在吸附剂上,将溶液中的有害杂质磷去除。该方法工艺简单,采用的高磷铁矿尾矿吸附剂除磷效果好,处理的含磷废水浓度低于0.5mg/L,满足国家第二类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一级磷含量要求;该吸附剂储量丰富,高磷铁矿尾矿价格低廉,不仅处理的废水成本低,对环境没有污染,而且能够充分利用当地采选矿后的尾矿资源,有利于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以废治废”,使尾矿增值。
一种锌基合金铜接地棒及其制造工艺,属于防雷装置技术领域。现有铜包钢结构的接地棒防腐能力不高、铜层与钢芯表面结合力不高。锌基合金铜接地棒是在钢芯的表面铸覆有一层铜,铜层与钢表面原子互渗形成铜与钢合金层;铜层外表面铸覆一层锌,锌层与铜层之间原子互渗形成锌与铜合金层。锌基合金铜接地棒的制造方法包括铜包钢半成品制造和铸锌成品制造两个过程。本发明通过在预热金属工件表面进行间歇前进式连续铸覆铜和锌,实现间隙前进、分时进孔、逐段结晶,成形内孔中的铸覆金属液具有液态、半凝固态和凝固态,实现了两金属层之间原子互渗式冶金学强力结合,提高了接地棒的导电性、防腐性和使用寿命。
一种自修复复合钛基润滑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润滑脂及该润滑脂的制备方法。润滑脂不仅具备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和承载能力,而且对磨损零件表面进行修复,延长摩擦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所述润滑脂由基础油、复合钛皂稠化剂、抗氧化添加剂、极压抗磨剂、减摩添加剂和自修复润滑材料混合炼制而成,制备步骤为:将基础油与高分子酸混合并搅拌,升温至80-90℃,加入钛酸四异丙酯和低分子酸,保温搅拌,反应温度升至120-150℃,再加入剩余基础油,继续升温至200-220℃搅拌,成脂后加入自修复润滑材料,并搅拌,再加入其他添加剂,经研磨,均化,脱气,即得自修复复合钛基润滑脂。适用于汽车工业、冶金工业、食品工业、飞机工业。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方位煤炭分质利用多联产的系统及方法,备煤系统分别与块煤热解系统和粒煤热解系统相连;气化系统以空气为输入,以粒煤热解系统产生的半焦为原料,产生的气化煤气作为块煤热解系统的热载体;块煤热解系统产生的块煤热解油气作为粒煤热解系统的热载体,产生的块焦一部分作为冶金焦输出,一部分块焦作为制电石的原料;粒煤热解系统产生的热解煤气进入粗煤气处理系统,产生的热解焦油用于加氢提质,产生的半焦分别作为发电用半焦和气化用半焦;粗煤气处理系统以粒煤热解系统产生的热解煤气为原料,产生的回收余热用于发电系统中的余热锅炉,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二氧化碳驱替煤气瓦斯系统。
一种金属注射成型坯件脱脂机,属于对粉末冶金注射成型坯件脱脂用的脱脂设备领域。包括箱体,在箱体的箱体腔的下部构成加热夹腔,在加热夹腔内设置加热装置,在箱体腔的高度方向的近中部的内壁上构成有一条汇液槽,在汇液槽的底部开设出液孔,在箱体的外壁上设置保温层,在箱体的顶部配设箱盖,在箱盖的一侧设置箱盖保温层;一制冷机组,设置在箱体的一侧;冷凝盘管,围绕箱体腔的四周内壁敷设,冷凝盘管的冷凝盘管进液口和冷凝盘管出液口与制冷机组连接。优点:具有加热效果好,脱脂速度快的长处;有利于保障箱体腔在加热状态时的温度而藉以缩短加热装置的加热时间、提高溶剂萃取速度并且节约能源。
一种复合陶瓷层表面强化的铝合金材料制备方法及装置。复合陶瓷层是由SiC、SiO2、Al2O3、MgAl2O4等组成、晶粒尺寸分布在亚微米至纳米间的多相组织;基本的生产工艺方法为:将合适粒度、合适成分的混合粉末涂覆于清洁处理后的基体铝合金表面,然后一并置入微波烧结装置中加热至合适温度,表面涂覆混合粉末层发生相应的物理化学反应而生成由SiC、SiO2、Al2O3、MgAl2O4等组成、晶粒尺寸分布在亚微米至纳米间的多相组织,并与基体铝合金发生良好的冶金结合,形成一种复合陶瓷层表面强化的铝合金材料;其所用微波烧结装置由微波发生器、远红外测温仪、隔热板、吸波层、工件台、压紧弹簧等组成,能够实现:铝合金基体和表面涂覆混合粉末层在同一微波场内同时被加热。
本发明公开一种生产多晶硅和有机硅用工业硅的方法,质量较差的冶金级硅磨细至100目至400目,在磁场强度3000奥斯特至18000奥斯特进行湿式磁选,通过磁选的方法除去硅粉中的磁性杂质,然后结合超声波洗涤,依次在盐酸溶液、王水溶液和氢氟酸溶液中浸泡洗涤,经酸洗之后的硅粉,经洗涤干燥后,其纯度达到多晶硅和有机硅用工业硅的要求。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氧化铈(Ce2O3)作为添加剂无压烧结生产高性能氮化硅(Si3N4)陶瓷的方法。其组分及质量百分比含量为:氧化铈8%~15%,氮化硅85%~92%。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氧化铈作为添加剂无压烧结生产高性能氮化硅陶瓷的方法,可广泛用于化工、机械、冶金、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零部件制备。
双连续复合材料由于其特殊的互穿网络结构而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本发明针对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中高体分硅铝材料,实现了一种硅铝双连续复合材料及其粉末冶金制备工艺。此工艺克服了铸造法和液相浸渗法中硅过分长大、材料不均匀、不致密的不足,制备出了成分、相尺寸、微观组织可控的双连续复合材料。通过选择合理的成分及粉末粒度配比实现了硅铝两相的均匀混合;铝合金的合金元素采用元素粉末直接混合的办法加入。在恰当的温度范围内使坯锭完全致密化,通过硅原子的扩散使得硅粉颗粒相互连接,与铝合金互相穿插形成双连续复合材料。该工艺制备的复合材料中硅含量为40vol.%~80vol.%,复合材料完全致密,组织均匀。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适用于各种常规的机加工手段。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氧化镝氧化钕作为添加剂无压烧结生产高性能氮化硅(Si3N4)陶瓷的方法。其组分及质量百分比含量为:氧化镝3%~7%,氧化钕5%~8%,氮化硅85%~92%。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氧化镝氧化钕作为添加剂无压烧结生产高性能氮化硅陶瓷的方法,可广泛用于化工、机械、冶金、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零部件制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粘接渗铜粉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粉末冶金技术领域。防粘接渗铜粉由原料、防粘接添加剂和润滑剂组成,原料为铁粉、黄铜粉和铜粉,原料按以下质量百分比组成:铁粉0.5~3.8%,黄铜粉1.5~18%,余量为铜粉;防粘接添加剂的加入量为原料重量的2~15%;润滑剂的加入量为原料重量的0.5%。本发明制备的渗铜粉中添加了防粘接物质,可以实现叠加渗铜。该产品具有较好的成形性,使用时可以使渗铜零部件多层叠加放置,不腐蚀产品,产品强度显著提高,渗铜结束后,产品接触面之间互不粘连,表面只有一层松散的氧化物中间层,易去除,零部件表面干净美观,大大提高零部件渗铜效率,提高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球墨铸铁基原位复合材料制备方法,该方法将钛丝编织成一定规格的钛丝网,并经过裁剪、卷制或叠加制成一定结构,预置在铸型型腔中;冶炼球墨铸铁,得到液态球墨铸铁浇入铸型中,冷却清理后得到球墨铸铁基原位复合材料。用该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能够在钛丝网的位置,通过钛丝网中的钛与球墨铸铁中的碳发生原位反应,获得分布均匀的碳化钛硬质相。该材料充分发挥了碳化钛硬质相的高耐磨性能和球墨铸铁的良好韧性,硬质相排列有序,分布均匀,调控方便,工艺可靠,可广泛应用于矿山、电力、冶金、煤炭、建材等耐磨领域。
本发明提出的抗酸(碱)浸蚀耐磨耐火浇注料,其组分为:作为骨料的高铝质、粘土质颗粒料50-60%,作为结合剂的复合铝酸盐水泥3-10,细粉28-35%,为粘土质、硅质、高铝质或刚玉质矿物细粉的混合体,或是其中两种矿物细粉的混合体,或是其中一种矿物细粉;微粉为SI微粉或AL微粉或SI微粉和AL微粉,加入量为4-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较原同类型的耐火浇注料的配方组成更合理,具有较原炉衬减薄减重、提高炉衬寿命、方便修补、适应于酸、碱高温熔体和气体、还原气氛、氧化气氛在800℃-1300℃下使用的特点。能充分满足近年来非金属冶金炉窑对炉衬提出新的更加苛刻的要求。
本发明涉及高钛护炉球团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冶金领域。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二氧化钛含量为15%以上的高钛护炉球团矿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高钛护炉球团矿,其TiO2含量为15~35%,TFe含量为35~50%,其制备方法包括原料配料、造球、焙烧、冷却步骤。本发明高钛护炉球团矿用于高炉炼铁的护炉效果好,能有效提高高炉寿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针对冶金企业烧结工序产生的大量废热污染、废气污染、粉尘污染、废水污染的特点,开发出一种新颖的废热、废气、废渣、废水综合治理、利用方法,以实现热能综合利用、粉尘治理、矿物回收与二氧化硫脱除一体化、污水治理一体化的目标。本发明提供的综合利用方法为:(1)回收烧结矿物的高温热副产热载体(如热氮气或蒸汽);(2)利用循环水洗或动力波除去烧结烟气中的粉尘,并回收烧结矿;(3)利用离子液循环吸收法脱硫工艺,脱除烧结烟气中的SO2,使用(1)副产的低压蒸汽作为脱硫溶剂再生热源,副产高纯度的SO2气体;(4)利用副产的SO2气体生产液体SO2、浓硫酸或硫磺;(5)利用(2)除尘产生的少量酸性废水,中和烧结工序产生的碱性废水,实现全厂零污染排放。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超细晶铜带材的制备方法,属于有色金属超细晶材料的机械与冶金结合加工的领域。本发明采用多道次异步叠轧加工的方法使大晶粒铜板材晶粒细化,获得的超细晶铜材强度提高两倍,电导率没有降低,延展性良好。采用本发明解决了材料变形过程界面的复合,降低轧制压力和能耗,提高了产品的精度,可以实现高强超细晶材料的连续制备生产。
本发明属于冶金提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反向诱导提纯多晶硅的方法,另外还涉及其设备。该方法采用感应线圈将硅料加热熔化形成硅熔体,调小感应线圈的功率,水冷旋转杆向下拉锭,使硅熔体由底部向顶部凝固,凝固到80%~90%时,开启落粉装置,使高纯硅粉散落到上层硅熔体中,高纯硅粉作为形核剂使上层硅熔体迅速反向凝固,待凝固完成后切去上层反向凝固得到的部分,得到的下层铸锭即为高纯硅铸锭。本发明的显著效果是在凝固尾声阶段,利用落料装置将硅粉均匀散落到硅熔体表面,硅粉作为形核剂使杂质含量较高的上层硅熔体迅速凝固,有效抑制了上层硅熔体中含量较高的杂质在保温过程中向已凝固的低浓度区域扩散,起到了反向诱导凝固提纯多晶硅的目的。
一种加气加温浸出槽,涉及一种湿法冶金的加气浸出过程用的浸出槽结构的改进。其特征在于:(1)浸出槽的进料管与搅拌叶片中部相对;(2)其搅拌轴上的搅拌器包括上下两层搅拌叶片或搅拌桨;(3)其通入氯气的装置的结构包括:氯气通入管和外设管的“卜”型联通管;(4)搅拌轴偏离浸出槽的垂直轴线设置;加热气体通入管的结构包括内层钛管、覆于内层钛管外的壁不锈钢管层、覆于不锈钢管外的橡胶管层。本发明的一种浸出槽,能有效提高抗摆强度,避免加温轴发生断裂,周期长,提高运行设备造成的安全性;有效地保证了物料浸出温度,提高了固体颗粒的溶解速率,加速了浸出反应的进行。同时使用周期提高了20倍,而且安全可靠。
一种提高铁粉成形性的方法,属于粉末冶金成形技术领域。利用硫化物的优异润滑性能提高压坯密度。将铁粉和硫化亚铁粉末混合,在球磨机中混料,混匀后在氢气炉中退火,使硫化亚铁均匀分布在铁粉表面,在压制过程中,硫化亚铁起到润滑剂的作用,改善了粉末颗粒间的摩擦状况,提高成形性,能够获得密度达7.2g/cm3~7.6g/cm3的坯体。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铁粉的成形性能好,能在较低的压制压力下获得密度更高的坯体,减小了磨具的损耗,同时硫对铁基零件的性能没有影响,并且工艺简单,适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溶胶结合的中间包用挡渣堰,属于钢铁冶金行业中连铸中间包工艺技术领域。经回收拣选,筛分,配料,干混,湿混,振动成型,脱模,自然养护,干燥.即得挡渣堰产品。本发明具有充分利用废旧耐火材料,工艺先进,产品成品率高的特点,能够使得废弃耐火材料得到二次利用,降低产品的成本,同时保护了铝矾土、刚玉资源.也降低了废弃耐火材料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同时采用铝溶胶作为结合剂,使得铝溶胶与硅微粉在较低的温度下生成性能优异的莫来石基质,分布于整个结合体系中,大大提高了挡渣堰各项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钢管的热处理方法,所述双层钢管为冶金结合无缝钢管,双层钢管的外层材质为低碳钢或低碳合金钢,内层材质为高碳铬轴承钢;其热处理方法如下:将钢管两端用堵头封堵,在高碳铬轴承钢的奥氏体化温度Ac1以上30°C-50°C加热保温,钢管出炉并使两端带堵头,对钢管外表面均匀喷水冷却,去掉钢管两端堵头进行回火。本发明可防止钢管内壁脱碳氧化保证其耐磨性,避免钢管内壁产生淬火裂纹。
本发明提供下述易热分解性粘结剂树脂、含有该树脂的粘结剂树脂组合物、以及该粘结剂树脂组合物作为粉末冶金用粘结剂、陶瓷烧制用粘结剂或玻璃烧制用粘结剂的用途,所述易热分解性粘结剂树脂以松香衍生物(A)作为有效成分,该松香衍生物(A)是对松香类(a)进行蒸馏与歧化处理和/或氢化处理而得到的,其在空气气氛下、升温速度为5℃/分钟的热重测定中的99重量%失重温度为500℃以下。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有色金属电冶金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