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纤维增强AB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60-85份ABS、50-65份无碱玻璃纤维、5-10份抗静电剂、0.1-2份分散剂、相容剂0.1-5份、0.1-5份偶联剂K-550和0.1-5份抗氧剂1010。该复合材料是将ABS原料、无碱玻璃纤维、抗静电剂、分散剂、相容剂、偶联剂KH-550和抗氧剂1010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本发明的纤维增强ABS复合材料解决了玻纤含量较大时的玻纤外露问题和用乙醇擦拭会损害材料的静电性能的问题,本发明的纤维增强ABS复合材料可用于煤矿、石油、化工等行业,消除静电积累引发的安全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菲涅尔波带式压电复合材料的自聚焦式超声换能器,包括菲涅尔波带式压电复合材料,所述菲涅尔波带式压电复合材料上方设置有匹配层,所述菲涅尔波带式压电复合材料下方设置有金属导线,所述金属导线的下方为背衬,所述背衬的下方的两侧为底部托盘,所述两个底部托盘为绝缘的环氧树脂,且在所述菲涅尔波带式压电复合材料和所述背衬的两侧也为所述绝缘的环氧树脂,所述超声换能器的外部为导电外壳。本发明具有均匀性好,柔顺性强等优点,而且其加工工艺简单,加工精度高,电极连接封装方便,易规模化生产;成功实现了平板型超声换能器的声波自聚焦,而且聚焦性能好,中心频率高,十分适用于微型介入式超声诊断与治疗。
一种叠层混杂防热复合结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石墨作为内衬,在其表面缠绕或编织C纤维形成预制件,并在预制件上沉积热解C形成多孔C/C预制体。去除石墨芯,在预制体表面缠绕碳布或C预浸布,沉积一薄层热解C界面,在1100~1300℃化学气相渗透SiC基体,形成C/SiC复合材料。将内衬C/C预制体浸入调配好的树脂胶液中,热压固化后得到叠层混杂防热复合结构材料。采用化学气相渗透过程中对纤维骨架没有损坏,保证了复合材料的完整性与强度。基材C/C复合材料多孔结构有隔热作用,外层C/SiC陶瓷基复合材料为基材C/C复合材料起氧化保护作用,填充树脂提高材料整体结构稳定性。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温阻燃热塑性聚酯复合材料,所述的复合材料为夹心结构,包括纤维增强阻燃热塑性聚酯片材和长纤维增强阻燃热塑性聚酯轻质板材,所述的长纤维增强阻燃热塑性聚酯轻质板材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有所述的纤维增强阻燃热塑性聚酯片材。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在建筑和交通运输行业保温材料中的应用。本发明的复合材料通过对其夹心结构组成的材料进行选择,夹心结构的上、下两层均为纤维增强阻燃热塑性聚酯片材,中间层为长纤维增强阻燃热塑性聚酯轻质板材,使其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阻燃性能,又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的新型复合材料。
本发明涉及一种氯掺杂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在氯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的应用。上述的氯掺杂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中氯掺杂的聚合物的质量占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质量的50‑100%,碳材料的质量占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质量的0‑50%。本发明所提供的氯掺杂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可解决氯离子电池金属氯化物正极材料的脱溶问题以及金属氯氧化物正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较大的体积变化问题,能够显著提高氯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对发展高稳定氯离子电池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一种石墨片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包含铝基体、增强体、分散颗粒,所述增强体为石墨片,所述分散颗粒为金刚石颗粒,所述金刚石颗粒至少部分分散在相邻两片石墨片的间隙中,所述铝基体填充在金刚石、石墨片的形成的间隙中。具体制备方法是在石墨片表面镀覆金属钛,将一定量的镀Ti石墨片与金刚石粉混合均匀后放入模具得到增强体预制件,将增强体预制件和纯Al块分别放入气压浸渗装置中,采用气压浸渗法制备得到采用金刚石分散的镀钛石墨片增强的铝基复合材料。在复合材料制备的过程中添加少量的金刚石粉来为气压浸渗构建浸渗通道,所获得的铝基复合材料具备较低的热膨胀系数,具有优良的导热性能。
本申请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PET/AB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冰箱门铰链及其生产方法。PET/ABS复合材料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PET40‑80份、ABS10‑20份、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共聚物1‑10份、增塑剂4‑12份和抗菌剂0.5‑2份;其制备方法为:称取相应份的原料进行充分混合,熔融挤出、造粒、干燥得到PET/ABS复合材料。本申请的PET/ABS复合材料可用于冰箱门铰链;其生产方法为:用所述PET/ABS复合材料在模具中注射成型得到。本申请利用PET优异的耐老化性以弥补ABS耐老化性能差的特性,进而复合出的PET/ABS材料具有优异的耐老化性和力学性能,从而延长了冰箱门铰链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外屏蔽聚碳酸酯单宁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紫外屏蔽聚碳酸酯单宁酸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改性单宁酸的制备:使用硅烷偶联剂对单宁酸进行改性,得到改性单宁酸;2)将步骤1)得到的改性单宁酸与聚碳酸酯共混、熔融,热压成型得到所述紫外屏蔽聚碳酸酯单宁酸复合材料。本发明的紫外屏蔽聚碳酸酯单宁酸复合材料,单宁酸在聚碳酸酯基体中具有很好的分散性,在不影响机械性能的前提下赋予复合材料优异的紫外屏蔽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纳米复合材料,其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低密度聚乙烯30‑45%;成膜助剂20‑35%;聚酰胺树脂15‑25%;纳米粉体22‑30%;发泡剂18‑20%;稳定剂8‑12%;防冻剂7‑9%;余量为去离子水。本发明的优点是:纳米复合材料中的各个组分之间通过一定的配比而制成,性能好,稳定性高,添加的纳米粉体和耐磨剂相互结合,提高了纳米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各个原料之间通过一定的配比而成制成的板材性能稳定,能有效的加强复合材料的柔韧性,大大延长了复合材料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公开一种氮掺杂改性硅/石墨/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先制备改性纳米硅粉,再由改性纳米硅粉制备改性纳米硅/石墨复合材料,同时制备氧化石墨烯粘稠溶液,最后制得氮掺杂改性硅/石墨/石墨烯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阳离子型强电解质对纳米硅进行了表面改性,增大了纳米硅的静电斥力,改善分散性能,阻止了局部团聚,同时采用石墨和石墨烯作为纳米硅的基底,减缓了纳米硅负极在循环过程中的体积膨胀,采用尿素作为氮源对改性硅/石墨/石墨烯复合材料进行掺杂,有利于增加材料的导电性能,有利于获得电化学性能优良的氮掺杂改性硅/石墨/石墨烯复合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聚醚砜/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制备磁性聚醚砜/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包括如下步骤,S1)将铁盐、乙二醇、醋酸钠和聚醚砜混合,使铁盐完全溶解,形成均匀的A液;S2)将碳纳米管加入A液中,进行超声分散,形成B液;S3)将B液转移至高压反应釜中,加热进行溶剂热反应,制得磁性聚醚砜/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本发明将碳纳米管、乙二醇、氯化铁、醋酸钠和聚醚砜混合均匀,加入高压反应釜中反应,制得磁性聚醚砜/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其制备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易于控制,该复合材料可以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中非食用色素的筛查,该方法简单,快速,是一种理想的样品前处理材料。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复合材料传动轴,此外,还涉及一种复合材料传动轴的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传动轴包括一体成型的空心轴体,轴体包括中间段、两个平滑过渡段及两个连接段,两个平滑过渡段及两个连接段均分别位于中间段的两端,本发明的复合材料传动轴通过在轴体上设计能够与法兰构成型面连接的连接段,扭矩传递效率高,不受粘接剂强度影响,安全性能高,同时,巧妙的采用等周长设计,可避免轴体的连接段在制备时出现滑移、撕裂、褶皱、堆积等缺陷,从而防止轴体出现偏心,且工艺过程简单,便于制造,同时无须在轴体的连接段与法兰之间增加连接件,能够在满足连接强度的条件下,不会对轴体的连续性造成破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胶原蛋白改性再生纤维素复合材料的方法。通过不同的氧化体系,将再生纤维素膜表面的羟基部分氧化成醛基或羧基后,再与胶原蛋白水溶液反应,洗净经冷冻干燥后即可得到胶原蛋白改性的再生纤维素复合材料。本发明所得的胶原改性再生纤维素复合材料克服了纯胶原材料机械性能差、抗降解性差、价格昂贵等缺点。这种复合材料可以提供伤口修复一个良好的湿润环境,促进细胞的增殖迁移,促进伤口的快速修复。此发明操作过程简单,工艺成熟,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在组织修复、人工皮肤、软组织补片等领域均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涉及一种氮磷膨胀型无卤阻燃剂及含有该阻燃剂的聚丙烯复合材料,阻燃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如下组分:30%~40%的氰尿酸三聚氰胺盐,20%~30%的三聚氰胺磷酸胺,20%~25%的季戊四醇,10%~30%的氢氧化物,所述的氢氧化物为氢氧化铝或氢氧化镁或者两者的混合物。采用该阻燃剂制得的聚丙烯复合材料,与现有的无卤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相比,阻燃效率高,只需要加入较少量的阻燃剂,对最终制成的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影响很小;加工过程更加容易,复合材料热稳定性更好。
本发明提供一种隔热防火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领域。所述材料,按照质量百分含量由下列物质组成:沉析纤维1%-60%,短纤维和/或浆粕1%-90%,气凝胶1%-50%。所述隔热防火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间位芳纶或对位芳纶溶液喷入凝固浴中,搅拌均匀、过滤、取滤渣水洗、脱水后得到沉析纤维;将短纤维或/和浆粕与所述沉析纤维和气凝胶混合,加入含有分散剂的溶剂中,搅拌分散后,进行抄纸得到湿纸;将所述湿纸脱水、烘干、热压成型后即得隔热防火复合材料。本发明复合材料具有隔热、绝缘、防火和防水性能,同时还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一定的柔韧性能。其制备方法简单、高效且溶剂可以重复利用,成本低。
本发明公开一种氢氧化铜纳米带/纳米多孔铜复合材料及其应用,该材料的由如下方法制得,在293K~313K温度下将纳米多孔铜条带NP Cu放入过硫酸铵(NH4)2S2O8和氢氧化钠(NaOH混合溶液中浸泡3s~120s,并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反复清洗多次后晾干,得到氢氧化铜纳米带/纳米多孔铜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可以通过改变钛铜基非晶合金组分、去合金化时间和温度,碱性氧化法时间来控制氢氧化铜纳米带/纳米多孔铜复合材料的形貌,操作工艺简便可控,同时制备出的氢氧化铜纳米带/纳米多孔铜复合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和高活性等优点,用于降解偶氮染料,处理效率明显提高。
本发明属于金属基复合材料与铝合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TiC颗粒增强7085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制备Al‑C‑Ti中间合金烧结坯,然后将其加入7085铝溶液,制备TiC颗粒增强7085铝基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Ti粉、碳纳米管与Al粉制备TiC颗粒的中间合金,TiC颗粒作为增强相,TiC颗粒的加入有效提高了TiC颗粒增强7085铝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7085铝基体材料(即对比例)相比,当Al‑C‑Ti中间合金烧结坯中的TiC颗粒的质量百分含量是0.5%时,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提高了14.3%,屈服强度提高了12.1%,延伸率提高了8.9%。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聚丙烯复合材料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分:聚丙烯75‑80%、不饱和环氧单体2‑5%、滑石粉8‑12%、增韧剂5‑10%、偶联剂0.1‑0.4%和引发剂0.05‑0.2%。所述聚丙烯复合材料是通过先分别用不饱和环氧单体对聚丙烯改性,偶联剂对滑石粉改性,然后将改性后的聚丙烯和滑石粉与剩余组分通过挤出机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得到。本发明提供的聚丙烯复合材料同时具有较高的刚性和韧性,弥补了现有聚丙烯复合材料刚性和韧性难以平衡的不足,具有更广的应用范围。
复合材料无机械连接大尺寸低成本双层壁板结构飞艇吊舱,包括外型、前舱、后舱、乘客舱;外型前后舱相同并左右对称,上部为圆弧,下部为三维球,乘客舱左右对称,侧面上部为直线,中部为大圆弧,下部为小圆弧,底部为大圆弧与侧面大圆弧相同。所述前舱、后舱和乘客舱的立柱框、地板框和中部框的外壁板、框、梁、地板和舱门均是泡沫夹心复合材料结构,所述正常舱门、应急舱门、动力舱门及玻璃窗的内外壁板、框、梁采用相同泡沫夹心复合材料结构。本发明采用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在多种因素进行设计,整体外型简单,可以实现全复合材料无机械连接,并且质量轻,成本低。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内的一种生物可降解的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在聚苹果酸和己二醇的交联体系中,将碳纳米管均匀分散于所述交联体系中获得。该发明得到的复合材料,碳纳米管的分散性好,由于聚苹果酸的存在,使其可以降解,由于碳纳米管的存在,使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其强度优于物理混合和接枝反应所得到的复合材料强度,并在拥有形状记忆性能的同时赋予其光热、导电性能,该复合材料用于智能电子材料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低导热系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包括,通过热压成型的对环氧树脂进行压制成型,其特征在于,复合材料中包括铜粉,且满足如下关系:Vf=(a*ρ*c‑Em)/(Ef‑Em)其中,Vf为铜粉的体积分数,a为复合材料的热扩散系数,单位为m2/s,ρ为复合材料的密度,单位为kg/m3,c为定压比热容,单位为J(Kg*K),Ef、Em为铜粉、环氧树脂的导热系数,单位为:W/(m·K),其中,Vf<3%。本发明通过确定铜粉添加量,使得材料在不大幅提高导热性能的前提下,克服了局部受热不均的问题,消除了低导热系数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成型工艺中热应力。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板簧用检测装置,包括主箱体,所述主箱体的一侧螺纹连接有液压泵与液压油箱,且主箱体的另一侧销接有控制箱,所述主箱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检测室、第二检测室与第三检测室,所述第一检测室与第二检测室位于第三检测室的上方,且第一检测室位于第二检测室的一侧,所述第一检测室与第二检测室之间插接有连接板,所述第一检测室的内表面后端胶接有测量尺。该复合材料板簧用检测装置,能方便地进行对复合材料板簧平直度与尺寸的检测工作,并能方便地进行对复合材料板簧重量的检测工作,还能方便地进行对复合材料板簧受压后恢复能力的检测工作,各个检测室可以分别进行不同的检测工作,提高了检测工作的效率。
本发明公开一种ZnO/C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电极片和软包NiZn电池,制备ZnO/C纳米复合材料的具体步骤包括:将聚乙烯醇和硝酸锌溶于水,高温搅拌溶解形成混合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加入戊二醛形成凝胶,将凝胶于一定温度下干燥;将干燥后的物质在惰性气体保护下于管式炉中煅烧,得到ZnO/C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公开的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且无需复杂的设备的特点,便于进行扩大化生产,以该方法制得的ZnO/C纳米复合材料为负极组装的NiZn电池具有长的寿命、高的能量密度和库伦效率。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大丝束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连续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及风电叶片,其中,复合材料包括树脂基体以及掺杂在树脂基体内部的超大丝束连续碳纤维,所述超大丝束连续碳纤维由民用腈纶经预氧化和碳化后得到;风电叶片的主梁和/或尾缘梁由多块上述复合材料堆叠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风电叶片中引入连续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可大大降低现有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成本,为风电叶片结构设计提供更优性价比材料,提升叶片及风机产品的竞争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染料和/或重金属废水的方法及其专用复合材料。该方法包括:1)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获得MIL‑125‑NH2(Ti)@BiVO4复合材料;2)在染料和/或重金属废水中添加MIL‑125‑NH2(Ti)@BiVO4复合材料,光照条件下去除废水中的染料和/或重金属。本发明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获得MIL‑125‑NH2(Ti)@BiVO4复合材料,工艺简单、反应温度低、无需调pH、产率高并且制备过程和应用过程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该MIL‑125‑NH2(Ti)@BiVO4复合材料,在可见光下条件下具有优异的染料和Cr(VI)光催化降解能力,具有良好的可见光响应能力,同时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和可回收性,能有效去除染料和重金属。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列车转向架用反扣结构复合材料板簧,该板簧本体材料使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也可选择玻璃纤维等其他材料),呈拱形单片式层状结构,板簧本体下表面中部设计成V型。构架两侧设置安装孔,橡胶限位器通过螺栓连接到构架,将板簧本体端部弯曲表面贴合上卡入橡胶限位器中的橡胶垫片的上表面。上下板簧本体采用反扣形式,并通过夹具固定来确保垂向力的传递和对横向位移的限制。本发明利用纤维复合材料密度小的特点,极大地降低了转向架一系悬挂的重量。同时,本发明利用复合材料板簧端部的水平方向位移释放空间变形,无须额外的端部连接装置,复合材料板簧的总体结构呈拱型,板簧总成的垂向刚度值恒定。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EVA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阻燃EVA汽车前围,涉及汽车前围用EVA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所述阻燃EVA复合材料,采用如下原料组分制备:POE,2~5重量份;EVA,15~25重量份;偶联剂,0.4~0.8重量份;重质碳酸钙,50~65重量份;阻燃剂,1.5~3重量份;黑母粒,0~1重量份;白油,0.8~2重量份;回料,8~15重量份。通过对EVA复合材料进行阻燃改性,提高用于汽车前围的EVA复合材料的阻燃性,替代现有技术中通过物理附加阻燃层改善汽车前围阻燃性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冲击自感应的复合材料飞机蒙皮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复合材料飞机蒙皮结构,包括:碳纤维承载层,所述碳纤维承载层的一侧设置有碳纳米感应层,所述碳纤维承载层与所述碳纳米感应层之间设置有柔性电路层,所述柔性电路层与所述碳纳米感应层电性连接;所述碳纤维承载层与所述柔性电路层之间设置有玻璃纤维绝缘层;通过将碳纳米材料薄膜作为感应层,通过柔性电路层的连接,与复合材料结构共固化成一体,在满足承载的同时,具有对外物冲击感应的能力,可以解决碳纳米材料感应层与复合材料飞机蒙皮的集成问题,以及复合材料飞机蒙皮遭受外物冲击后,冲击损伤的感应和识别问题。
蛋黄蛋壳结构空心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纳米催化剂生产技术领域。将CTAB的水溶液、HAuCl4和硼氢化钠混合反应,得AuNRs纳米粒子溶液,再与表面活性剂F127、邻甲氧基苯胺、过硫酸铵混合后静置,得AuNRs/POMA复合材料;超声条件下,再将AuNRs/POMA复合材料的水溶液和HCl、高锰酸钾水溶液依次混合搅拌反应,经烘干煅烧,得复合材料AuNRs@C/Mn3O4。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在碱性电解质中表现出良好的析氧电催化性能。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聚酰亚胺/水滑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1)将二酐单体、二胺单体及水滑石粉末混合后,在钠灯照射下进行充分研磨,直至混合原料全变为淡黄色后停止;(2)取步骤(1)制得的粉末,向其中加入溶剂,粉末部分溶解后,在真空条件下搅拌反应1~3h,反应结束后,烘干后,保温2~3h,常温放置5~10h,然后进行梯度升温热亚胺化,即得到聚酰亚胺/水滑石纳米复合材料。采用固相预聚-溶液聚合的方法制备聚酰亚胺/水滑石纳米复合材料的预聚体,使水滑石得到有效剥离,且制得的聚酰亚胺/水滑石纳米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力学性能大大提高,同时一定量水滑石的加入改善了复合材料表面润湿性。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江苏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