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管件,包括复合材料管和连接部件,所述的复合材料管的管口具有多个阶梯的管件粘接面,所述的连接部件上具有与复合材料管的管件粘接面的阶梯一一对应且相互匹配的阶梯状的连接部件粘接面。本发明采用阶梯形状粘接层的连接方法可有效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将所有的载荷均匀分配给多个阶梯状的连接部件粘接面,使每层阶梯均匀承受总载荷的一部分,使得每层复合材料管与连接部件之间的剪应力相应降低,不易萌生裂纹,从而达到提高传载能力、提高连接效果,减轻重量的目的。
一种SiC/ZrC叠层分布的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包括基材C/C复合材料,SiC层,C层,ZrC层,从内到外依次为C/C复合材料,SiC层,C层,ZrC层。先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出C/C多孔预制体,预制体的上表面先渗入Si,高温下熔融Si渗入到预制体中与C反应形成SiC,接着沉积热解C,并高温石墨化处理为多孔C层基体,然后在这层C上渗入Zr,高温下熔融Zr渗入该C层反应形成ZrC,便得到SiC/ZrC叠层分布的陶瓷基复合材料。获得的CMC质量轻,强度高,孔隙率低,抗氧化和抗烧蚀能力强。制备周期短、成本低。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拉伸性能的新型织物增强复合材料,所述的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由增强体和乙烯基树脂通过特殊工艺加工而成,所述的增强体为玄武岩纤维CWK织物,所述的特殊工艺为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工艺。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具有高拉伸性能的新型织物增强复合材料,该织物增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独特,实施简便,生产成本低廉,制得的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拉伸断裂强度和出色的横向拉伸性能及纵向拉伸性能。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所述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中包含Ti3SiC2或Ti3AlC2。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纯聚四氟乙烯与Ti3SiC2或Ti3AlC2混合,然后进行冷压成型及烧结,得到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本发明的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具有高耐磨性,且生产工艺简单,成本较低,能够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背板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按重量份由以下原料制成:30‑50份聚氨酯,30‑50份羟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6‑10份填料,5‑8份稀释剂,3‑5份抗氧剂,3‑5份稳定剂。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复合材料原料配方合理,成本较低,使用羟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作为原料,充分发挥了有机硅树脂良好的耐候性能。该复合材料经检测,抗拉强度超过110Mpa,断裂伸长率在43%以上,击穿电压强度在36kv以上,具有优异的强度、绝缘性和耐老化性能。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利用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复合材料制造的太阳能电池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使用寿命。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领域,涉及一种富集尾矿废水中镧离子的磺化煤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出的制备方法是将改性磺化煤复合到氨化葵花秸秆的孔道中,具体工艺包括葵花秸秆洗净、氨化、磺化煤改性以及复合材料制备等。与葵花秸秆相比,复合材料大幅度的提高了镧离子饱和富集量,又能避免水处理过程中葵花秸秆有机碳的溢出污染。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将镧离子的富集量提升至91.9mg/g,可用于尾矿含镧废水处理,市场前景广阔。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领域,涉及一种具有纳米效应的铁基磁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出的制备方法是将吡咯、柠檬酸铁、硝酸镧以及纤维素复合,得铁基复合材料,再将铁基复合材料制备成聚乙烯醇铁基凝胶,然后用逐步升温的方法,将铁基复合凝胶转化成铁基磁性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与现有文献相比,有更好的技术效果,所制备的铁基磁性复合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达8907Gs,是常规铁氧体的2.2倍,显现出磁性纳米效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纤维协同增强钛铝层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由交替分布的钛层、金属间化合物层构成,其中,金属间化合物层包括金属间化合物基体、NiTi纤维、SiC纤维及所述纤维与所述金属间化合物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区,所述的金属间化合物基体包括Al3Ti单相区、(Al3Ti+Al3Ni)多相区。本发明通过引入TA1薄金属箔,使得SiC纤维与NiTi纤维平行均匀分布于同一金属间化合物层中,可充分发挥两种纤维的协同作用,该复合材料显微组织致密、纤维分布均匀,可充分发挥纤维的裂纹偏转、纤维拔出及桥联作用,利用两种增强体(纤维)的协同作用,提高复合材料强韧性,而且该方法还可实现多纤维层平行/垂直铺放,便于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与性能优化。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激光标记的有机‑无机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高分子聚丙烯复合材料及激光标记领域。采用溶剂辅助超声剥离法制备BNNSs,随后将BNNSs在850℃空气中进行热处理6h,BNNSs热氧化,得到BNNSs‑OH。BNNSs‑OH添加到聚丙烯中,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聚丙烯复合材料。通过激光标记对比及各项测试对比选择合适的配方,制备激光标记性能优异的聚丙烯标记材料。利用激光打标机对聚丙烯复合材料进行表面激光辐射处理产生黑色标记图案,有效的降低了成本,实现了聚丙烯复合材料的连续、环保、高效大规模的标记。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质基多孔碳复合材料及制备与在CO2吸附中的应用,生物质基多孔碳复合材料以制浆造纸黑液固形物为前驱体,通过电弧处理后得到,具有可物理吸附CO2的多孔碳结构、以及可化学吸附CO2的碱性物种,所述多孔碳结构以所述前驱体中的木质素为碳源,以前驱体中的氢氧化钠、钠盐及小分子碳水化合物降解物为模板剂和活化剂,受电弧热炭化并自活化后得到,所述碱性物种为前驱体中的氢氧化钠、钠盐受电弧热分解后得到。还涉及一种生物质基多孔碳复合材料在CO2吸附中的应用。本发明实现了制浆造纸黑液全利用,获得兼具CO2吸附物理位点和化学位点的高性能多孔碳复合材料,避免从黑液中分离、提取、纯化木质素的步骤及成本。
本发明属于汽车材料生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隔音垫用PET复合材料及其制作方法,其中,包括PET混合材料本体,所述PET混合材料本体内部设置有隔音棉,所述PET混合材料本体表面为光滑面,光滑面的粗糙度为RZ10。其有益效果是,其有益效果是,该汽车隔音垫用PET复合材料及其制作方法,通过混入隔音棉,能够进一步提升产品的隔音效果,通过限定粗糙度,能够方便后续地使用,通过设置依靠比例设置隔音棉,能够保障隔音效果的同时,减少对材料的浪费和使用,通过设置阻燃剂,生产出PET复合材料本体能够拥有更好的隔热效果,同时能够保障材料的安全性,通过设置PET复合胶进行粘合,能够保障PET复合材料本体的强度,方便使用。
本发明涉及压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路板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连接体放置在电路板与材料体之间,其中,所述连接体包含反应箔,以及在所述反应箔的上表面依次涂覆的第一粘合剂和第一可熔连接材料,在所述反应箔的下表面依次涂覆的第二粘合剂和第二可熔连接材料;(2)施加压力,使电路板、连接体和材料体接触;(3)激活所述反应箔进行自蔓延反应,以使所述连接体熔融并形成焊接层,得到电路板复合材料。采用该方法制得的电路板复合材料提高电路板与材料体之间的焊接强度,形成低空洞缺陷率且厚度均匀的焊接层,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热性和导电性。
本发明公开一种炭/炭复合材料高温抗氧化涂层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制备方法包括以MAX相材料作为主要原材料;球磨、干燥;对炭/炭复合材料基底清洗;采用超高速激光熔覆法制备MAX相高温抗氧化涂层,制得炭/炭复合材料高温抗氧化涂层。本发明采用MAX相粉末利用超高速激光熔覆技术对炭/炭复合材料表面进行抗氧化涂层处理。借助MAX相本身的韧性,克服了涂层在高温下开裂、剥落的问题,增强了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力,该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时间短,效率高,有利于大规模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领域。本发明先对聚苯乙烯进行预处理,之后和纳米级碳酸钙、沙林树脂、聚醚砜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三氧化二锑混合,最后再和预处理的短切纤维混合均匀,得到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本发明很好的解决了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板容易燃烧,燃烧产生的烟雾中有毒性,即便添加阻燃剂之后,燃烧性也仅能达到B级并且材料强度差,容易产生开裂现象等问题,其各项优良性能与原来相比等到了增强。本发明的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4538MPa以上,氧指数达到45%以上。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细金属纳米颗粒修饰的中空结构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制备一种有机聚合物模板,再以该模板为核制备模板/二氧化硅核壳结构复合材料,然后通过高温裂解除去芯部的模板得到中空结构的二氧化硅纳米材料,接着加入镁粉进行还原反应得到中空结构硅纳米材料,最后在镍盐溶液和添加剂中获得超细金属颗粒修饰的中空结构硅碳复合材料。采用本方法制备硅碳复合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可逆容量高,倍率性能好,循环寿命长。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效脱附性能的除湿转轮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工艺包括:通过物理共混的方法将导热填料与碳酸盐均匀地加入到水玻璃中,随后将复合浆料负载到载体上,而后使用可溶性金属盐与水玻璃发生双水解反应在载体表面形成硅胶等,进一步再使用酸洗涤材料,使预先加入的碳酸盐原位生成具有高吸湿性的对应盐,此后清水浸泡除去材料表面过剩的吸湿性盐以防材料吸湿后发生潮解,最后将所得复合材料烘干即可得到具有高效脱附性能的除湿转轮用复合材料,该方法制成的除湿转轮用复合材料能够兼具较低的脱附温度以及较高的脱附效率,除湿量较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烧结粉末冶金制成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铝合金外囊和铝基复合材料层,所述铝合金外囊开设有中心沉孔,该中心沉孔内设有有铝基复合材料层。本发明利用铝合金作为难以与铝合金结合的硬(异)质颗粒粉末包裹外层,将纯铝粉末与硬(异)质颗粒粉末加入其中,通过挤压成型制成铝基复合材料,操作简单,制成方便,且方便后续融入铝合金,值得推广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钛合金基自润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一种纳米钛合金基自润滑复合材料由上到下依次由纳米工作层与钛合金基体组成;所述纳米工作层材料的各成分质量百分含量为:聚酰胺1010粉末40~50%,纳米三氧化二铝20~30%,纳米二氧化硅20~30%,石墨10~20%;所述的钛合金材料为6‑4ti,钛合金基体经过纳米处理。本发明一种纳米钛合金基自润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当前钛合金基复合材料结合强度低、摩擦系数高、磨损率高等缺点,该技术具有结合强度高、摩擦系数低、磨损率低、简化的生产工艺、低的成本等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反应生成的离聚体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成成分:聚丙烯树酯30‑100份、矿粉2‑42份、马来酸酐接枝弹性体2‑12份、金属盐0.4‑6份、电气石粉6‑14份、铁精粉6‑14份、微硅粉2‑6份、偶联剂8‑16份、抗氧剂0.2‑0.5份、润滑剂0.5‑1.5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原位反应生成的离聚体改性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加入添加经偶联剂改性处理的电气石粉、铁精粉和微硅粉,避免了直接添加SBS导致PP/PS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拉伸强度、弯曲模量、弯曲强度降低的问题,提高了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耐冲击性和强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还原二氧化碳的光催化剂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将特定的碳源材料与含钴化合物经过简单的聚合物热处理得到结构独特的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在可见光照射下用于光催化CO2还原时,不需要加热系统,在室温下即可检测,工作温度低,操作条件温和;以在室温即20℃~30℃,可见光照射,该复合材料光催化CO2还原转化为CH4和CO的最大产率分别为10.03μmol/(h·g)和5.16μmol/(h·g),具有高的稳定性,并且,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便于推广。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苯二腈衍生物阻燃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以对苯二腈衍生物为阻燃剂,环氧树脂为基体,固化剂为固化,通过物理搅拌制备阻燃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采用极限氧指数、垂直燃烧测试方法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对阻燃剂和阻燃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进行测试和表征。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原料对苯二腈的分子量小,不会降低对苯二腈衍生物阻燃剂的含磷量,对苯二腈衍生物阻燃剂的含磷量约为10wt%。相较于纯环氧树脂,该制备方法所得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只有1wt%添加量即具有28.1%的极限氧指数,且该制备方法所制得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只需5wt%添加量即可达到UL94 V‑0级的垂直燃烧等级。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内一种载5‑FU的抗肿瘤复合材料支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将质量百分数为0.5%~2%的氟尿嘧啶(5‑FU)粉料与质量百分数为98%~99.5%的聚己内酯(PCL)粒料混合均匀,通过挤出机挤出成直径均匀的线材,将线材冷却,将线材利用3D打印机制备出所需要的复合材料支架;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氟尿嘧啶与聚己内酯复合材料支架,它在体内可以填充骨肿瘤切除后的空缺部分,缓释氟尿嘧啶杀死残留肿瘤细胞,有利于治疗。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加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防护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柔性加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机织物在浆料浸轧液中浸渍、干燥得到预处理的机织物;随后利用喷涂聚脲弹性体技术在预处理的机织物的表面喷涂聚脲涂层,即得到柔性加固复合材料;其中浆料浸轧液的组分包括马铃薯淀粉、玉米原淀粉、水性聚氨酯。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柔性加固复合材料可以对钢筋混凝土类材料加固,具有柔性、大面积曲面覆盖、重量轻、便于储存运输、适用范围广、快速加固抢修、抗爆与抗侵彻性能好等优点,更适合拱桥等特殊结构的抗爆加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吡咯改性磁性高岭土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磁性纳米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第一氯化铁、醋酸钠、高岭土、聚醚多元醇和乙二醇混合,进行水热反应,得到磁性高岭土;将所述磁性高岭土、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水、吡咯和第二氯化铁混合,进行聚合反应后,聚合反应产物依次进行洗涤和干燥,得到聚吡咯改性磁性高岭土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得的聚吡咯改性磁性高岭土纳米复合材料对水体中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污染物具有极高的去除效率,能同时去除多种共存的重金属离子,并可多次重复使用。
本发明公开了氮掺杂微介孔碳/过渡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新型储能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复合材料以多种过渡金属氧化物盐为前驱体,在氮掺杂微介孔碳的三维网络结构中原位高温热分解生长超小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得到。本发明所制得的氮掺杂微介孔碳/过渡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充分利用了氮掺杂微介孔碳的尺寸优势,使得所制备的复合材料拥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和更复杂的微观孔道结构,从而为电解液离子的传输和储存提供了路径和空间。同时,超小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的成功负载给电解液离子的高效吸附带来了可能,进而使电化学储能性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剥离六方氮化硼粉末制备氮化硼纳米片用于制备BNNS‑纤维素复合材料的方法,具体是使用嘧啶酮为溶剂剥离氮化硼粉末制备氮化硼纳米片,并原位溶解纤维素制备氮化硼纳米片和纤维素复合材料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将六方氮化硼分散在嘧啶酮中,超声剥离一段时间,将纤维素加入到该氮化硼的分散液中,继续超声一段时间,待纤维素完全溶解。将所得最终混合液进行脱泡,用凝固浴再生,洗涤,得到BNNS‑纤维素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嘧啶酮为六方氮化硼的剥离溶剂和纤维素的良溶剂,能够同时实现六方氮化硼的剥离及与纤维素的原位复合,安全稳定,操作简单,产量较高,产品质量好,氮化硼的加入极大地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和机械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赫兹波在电力高分子复合材料中的传播特性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所述传播特性检测系统包括超快钛宝石飞秒激光器、分束镜、过渡平面镜、光栅色散预补偿器、延迟扫描控制单元、光导天线THz发射器、电力高分子复合材料样品、光导天线THz接收器、二维机械扫描平移台和计算机控制及数据采集系统,通过测量与电力高分子复合材料样品作用前后的THz信号提取出电力高分子复合材料样品的THz光谱信息。本发明提供一种太赫兹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各类复合绝缘件内部隐蔽性缺陷的远场无损快速检测系统及方法,为输变电设备迈入全面复合化奠定了基础。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动态剪切试验方法,属于材料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将复合材料按照各个材料主方向加工成凸字型试样;2)将试样安装在霍普金森压杆上进行动态加载,并根据实验过程中记录的入射应变信号、反射应变信号和透射应变信号计算出试样的抗剪强度与应变率。本发明无需另外加工夹具,采用现有的霍普金森压杆即可完成对复合材料各方向剪切力学性能的测量,节约试验成本,并且有效地避免了因机械连接对霍普金森压杆测量精度的影响;此外,复合材料凸字型试样具有对称形式且底部设置有连接区域,因此能保证在加载过程中试样发生剪切破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织物复合材料汽车B柱及其制备方法,该汽车B柱由面至内依次为三维织物复合材料制成的B柱侧围外板(1)、B柱加强板(2)和B柱内板(3);制备方法为:B柱侧围外板(1)、B柱加强板(2)和B柱内板(3)分别通过相应的高性能混杂纤维多角度编织制成对应的三维编织预制件,之后三维编织预制件利用热固性树脂真空辅助成型,成型的B柱侧围外板(1)、B柱加强板(2)、B柱内板(3)顺次叠加制备而成三维织物复合材料汽车B柱。本发明的三维织物复合材料汽车B柱实现了B柱部件轻量化和高性能化,达到均质高强、质轻高刚以及抗震性能优异的效果,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且有利于规模化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维铁氮共掺杂碳基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通过先在水相中合成金属有机骨架,再以金属有机骨架为前驱体热解而制得。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二维铁氮共掺杂碳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作为电催化剂在燃料电池阴极氧还原反应中的应用。本发明制得的铁氮共掺杂碳基复合材料为以二维片状纳米结构作为基底,基底上生长有碳纳米管的复合结构,并且该独特结构的铁氮共掺杂碳基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氧还原电催化性能。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江苏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