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汽车放电转接头,包括便携式充电器、放电转换头和插排组件;便携式充电器包括第一温控三插头、第一线缆、充放电控制盒、第二线缆和充电枪;放电转换头包括上壳、可伸缩金属探针、R2电路板压块、国标16A插座弹片、下壳、螺丝硅胶塞、R2电路板、R2电路板安装螺丝、双向转换电路板和固定螺丝;上壳与下壳之间通过固定螺丝相连接,所述固定螺丝上还包裹有螺丝硅胶塞;通过R2电路板安装螺丝将所述R2电路板压块和所述R2电路板安装在所述上壳内。本实用新型将标准模式的充电器与放电专用枪进行了合二为一的设计,解决了操作繁琐,降低了车主用户的购买成本,提高了放电安全等级。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爆电瓶。它包括:内部开设有填充腔的外壳,填充腔内设置有灭火剂。以及,浸泡在灭火剂内的蓄电池。蓄电池包括:内部开设有收纳腔的电池箱。以及,设置在收纳腔内的电池组,电池组的正极和负极均设置在电池组的两端且电池组的两端均与电池箱的内周壁抵接。本实施例通过将电池组正负极设置在电池组的两端并将电池组的两端与电池箱的内周壁抵接,电池组发热或起火时可以快速破坏电池箱并沟通填充腔和收纳腔,从而可以快速将灭火剂引导进入到收纳腔内对电池组进行灭火和冷却,进而防止电瓶起火和爆炸。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抗摔性能强的汽车直流充电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插头,所述壳体的底端设有进线,所述壳体的内腔设有凸缘,所述凸缘与壳体的一端间设有缓冲滑槽,每个所述缓冲滑槽的内部设有两个相对的卡合滑套,四个所述卡合滑套的一侧间设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两侧均设有卡块,所述卡合滑套与对应的缓冲滑槽的两端间均设有伸缩杆及缓冲弹簧,两个所述缓冲滑槽的槽壁两侧侧均设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的顶部一侧设有两个球面槽,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有效提高充电枪的防摔性能,实用性较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Z40智能型交流充电桩及其充电桩,该Z40智能型交流充电桩内包括微控制器、继电器和安全检测模块;安全检测模块和继电器依次设置在控制盒内的功率输出线上,且继电器、安全检测模块均和微控制器连接;其中,所述安全检测模块包括:用于对控制盒的输出电压进行检测的电压检测单元、用于对控制盒的输出电流进行检测的电流检测单元和用于对控制盒进行检测的漏电检测单元。本申请的控制盒内置安全检测模块,能够输出线路上的电压、电流和漏电情况继续进行检测,这样能充分保证充电桩的实用安全,且方便携带,能够更加方便、安全地实现对新能源汽车的充电,从而能够给司机带来方便。
本实用新型一种多端电极的锂电池,电池外形呈矩形,包括多个多电极正极片,多个多电极负极片,多个隔于多电极正极片与多电极负极片之间的隔膜,填充于多层正、负交替的多电极正极片、多电极负极片、隔膜的间隙中,以及锂电池外包装内部空间的电解液,还包括位于锂电池一角与外包装密封连接的PP管。本方案解决了现有锂电池容量较大、负载较重时,产生的热量较大,使得锂电池的温升高,对电池的使用与性能有影响,锂电池的正、负极排列在同一侧,这种结构存在容易发生正、负极短路的隐患,造成电池故障甚至有爆炸危险的问题。特别适合于快充快放电的新能源汽车中使用,充放电的效率高、性能稳定可靠。
一种内外完全分离的高效电制冷却箱,包括两端开口的冷却箱体,所述箱体上部外壁设有夹层,所述箱体外壁的剩余部分和夹层的外壁设置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夹层内壁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冷却箱体的内腔相通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给进行过烘烤后的新能源材料快速冷却从而提高生产效率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领域,公开了一种空调,空调包括太阳能板、转换器、蓄电器、控制器、温差电致冷半导体,第一风扇组、第二风扇组,其中,转换器与太阳能板电连接,转换器还分别与蓄电器、温差电致冷半导体,第一风扇组、第二风扇组电连接,蓄电器还分别与温差电致冷半导体,第一风扇组、第二风扇组电连接,控制器分别与转换器、蓄电器、温差电致冷半导体,第一风扇组、第二风扇组通讯连接。温差电致冷半导体通电后温度不同的两端分别为冷端及热端,第一风扇组、第二风扇组分别置于温差电致冷半导体的冷端与热端,用于吹出冷端产生的冷气或热端产生的热气。采用本技术,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
一种便携式16KW交流充电桩,包括控制盒和充电枪,控制盒内部安装有微控制器、电源接线端子、辅助电源、电压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漏电检测模块、电流传感器、漏电传感器和继电器;充电枪通过充电线与电源接线端子电连接,电压检测模块、电流传感器、漏电传感器和继电器依次安装在电源接线端子与充电枪之间的充电线上,辅助电源与电源接线端子电连接,微控制器与辅助电源电连接,电流传感器通过电流检测模块与微控制器电连接,漏电传感器通过漏电检测模块与微控制器电连接,继电器与微控制器电连接;本发明具有体积小、方便携带的优点,同时输入电源兼容了交流三相电或者交流单相电,方便地实现对新能源汽车的充电,从而能够给司机带来方便。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容量复合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及包含其的锂离子电池,属于新能源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有机碳源、纳米硅和氧化亚硅混合并球磨,再机械融合,得到碳化前驱体;2)对碳化前驱体进行热处理,得到复合负极材料。本发明的方法综合了两种高容量负极,通过特定的工序设计,制备得到了高性能的复合负极材料,该复合负极材料不仅容量和能量密度高,而且接触性和导电性均得到大幅提高,界面电阻小,体积膨胀小,降低了副反应,确保电芯体积膨胀在合理范围内,保证电芯安全。
一种电动汽车高压电气系统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包括主控的PC机以及通过PC机控制的电池管理系统和待测试的高压电气系统、放电柜、充电柜、恒流源、恒压源、环境模拟箱、淋雨模拟箱、盐雾模拟箱以及测试用电池组,该测试方法包括常规功能测试步骤以及可靠性测试步骤。本发明采用标准化的系统以及测试标注对电动汽车高压电气系统进行测试,消除了现有高压电气系统测试不规范的缺陷,使高压电气系统的品质测试有据可依,增加其可操作性和可控制性,促进了电动汽车高压电气系统检测方法和检测标准统一,使高压电气系统满足恶劣的汽车工况,提升了高压电气系统品质,增加了乘车人员的安全性,利于新能源电动汽车行业发展。
本申请提供一种抗老化无卤阻燃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上述的抗老化无卤阻燃尼龙复合材料包括如下组份:尼龙树脂;无卤阻燃剂;抗氧剂;着色剂。其中,着色剂包括蓝相钛白粉、硫化锌和钛酸盐矿物填料。上述的抗老化无卤阻燃尼龙复合材料色浅、环保,且电性能、力学性能和耐候性能均较好,可应用于要求浅色及彩色电子电气零配件的制造,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充电枪和充电桩户外接零配件。
本发明涉及一种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本发明通过采用特定形状的压辊对正/负极极片进行定形状冷压,所用压辊为带半球或橄榄球形状的凸点压辊,使压制材料具有连续均匀分布的凹点,然后采用转移涂布方式在冷压后的极片表面涂敷造孔剂进行造孔,得到了具有梯度孔隙率结构的极片,本发明所述具有梯度孔隙率结构的极片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可行高效,为高比能电池开发过程中的厚极片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法。本发明所述具有梯度孔隙率结构的极片可以提高电解液的浸润和吸收效果,增大材料比表面积,同时提高离子/电子的传输速率,降低电阻率,使设计材料的高能量密度得以实现,进而满足新能源汽车对动力电池的需求。
本申请涉及一种排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建筑用排水装置。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需要延长建筑时间,而且能够利用新能源进行节能的节能建筑用排水装置。一种节能建筑用排水装置,包括有落水管、安装框、固定机构、驱动机构、发电机构、安装板和蓄电池;安装框贯穿落水管,安装框顶部开设有进液口,安装框底部开设有出液口;固定机构固接于安装框,且与落水管配合;落水管内一侧部开设有供安装框插入的凹槽,驱动机构固接于安装框内。本申请达到了利用雨水的重力势能进行发电,节省能源消耗的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极涂布方法及采用该涂布方法制作的电极,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分别制备至少2种活性浆料,然后将至少2种活性浆料分别涂布到同一个集流体上,干燥,得到具有至少2层活性浆料层的电极。本发明的新型的电极涂布方法,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进行特殊电池设计时必须同时用到不同材料制备电池,而不同材料共混制备难度大的问题,而且,本发明的方法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壳前后端盖镶钢套铸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钢套;(2)将钢套通过高频等离子加热;(3)将钢套放置到低压铸造设备的下模中并定位,将熔融铝水从模具底部向上注入到模具中,使铝水包覆钢套;(4)钢套与端盖之间形成分离线。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机壳前后端盖。针对现有新能源汽车永磁伺服电机前、后端盖,本发明采用低压铝合金铸造,一次成型,产品外形光滑、弧线分明;在轴承位置镶钢套,解决轴承受热轴承位变形的问题,增加了轴承位的硬度,比整体加工的钢件或球铁件减轻40%的重量,机座同端盖使用同样的材料铝合金,铝合金比钢件的散热效果好,电机外形美观,节约了20%的人工成本。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方法及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方法包括负极片的制作和正极片的制作,极片分片后,将负极片在氮气保护下240℃~320℃烘烤12~24h;将正极片、烘烤后的负极片和隔膜组装成电芯,将所述电芯装入外壳中,然后注入电解液、封口形成锂离子电池。本发明实施例的锂离子电池制作方法中,在氮气的保护氛围下,设置负极片的烘烤温度为240℃~320℃,使负极片中的增稠剂裂解,避免极片成型后增稠剂对电池动态内阻的影响,使得电池在高倍率下的循环性能得到改善,使得高倍率电池可以顺利放电。
环氧高粘接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包括A组份和B组份,其中:A组份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环氧树脂40~60份;阻燃剂20~40份;偶联剂1~5份;补强剂1~5份;B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脂环族胺类环氧固化剂40~60份;阻燃剂20~40份;其它助剂1~5份;补强剂1~5份,利用环氧树脂优异的力学和物理化学性能,将其与脂环族胺类固化剂进行复合,可以提高材料的粘接强度;添加复配阻燃剂,显著提高其材料的阻燃性能,使其满足阻燃UL94 V0要求,环氧高粘接材料的粘接强度大于10MPa,固化时间≥90min,表干时间为40‑60min,可以广泛应用于手机通讯和新能源汽车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3.5kW交流充放电一体控制板,属于新能源电动汽车智能充电设施领域,包括控制模块、电流检测模块、电压检测模块、漏电检测模块、内部温度检测模块、充电控制模块和放电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通过闭合继电器K1与充电控制模块相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通过辅助电源与放电控制模块相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电流检测模块相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电压检测模块相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漏电检测模块相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内部温度检测模块相电性连接,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3.5kW交流充放电一体控制板,通过在电路加入辅助电源,使完成控制盒的充放电。
本发明提供的相变储能胶带,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20~50份丙烯酸酯压敏树脂、1~10份聚氨酯固化剂及30~70份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通过采用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可以达到将热量传递到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中,通过改性相变材料微胶囊进行吸热储能,当将该相变储能胶带粘附于具体工作部件时,例如,用于手机或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中,从而有利于将产生的热量快速传递并储存于相变储能胶带中,可以达到很好的导热储能效果,从而可以达到对工作部件的快速控温效果,避免出现局部发烫的现象,从而避免对工作部件造成损坏,提高了使用时的安全性能。
本发明一种多端电极的锂电池,电池外形呈矩形,包括多个多电极正极片,多个多电极负极片,多个隔于多电极正极片与多电极负极片之间的隔膜,填充于多层正、负交替的多电极正极片、多电极负极片、隔膜的间隙中,以及锂电池外包装内部空间的电解液,还包括位于锂电池一角与外包装密封连接的PP管。本方案解决了现有锂电池容量较大、负载较重时,产生的热量较大,使得锂电池的温升高,对电池的使用与性能有影响,锂电池的正、负极排列在同一侧,这种结构存在容易发生正、负极短路的隐患,造成电池故障甚至有爆炸危险的问题。特别适合于快充快放电的新能源汽车中使用,充放电的效率高、性能稳定可靠。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硅导热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组合物包含60重量%~90重量%的复合粉体、10重量%~30重量%的无硅有机物、0.01重量%~1重量%的着色剂以及0.01重量%~1重量%的抗氧剂。本发明组合物具有密度低、渗油低、阻燃等优点,能够为新能源汽车的车灯、电控、电芯、电池包等元件提供出色的散热效果。
大比热容导热片,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硅橡胶20~50份、硅树脂1~10份、导热粉体30~70份、阻燃剂10~30份、吸热粉体30~70份、偶联剂0.5~5份、固化剂0.5~5份和催化剂0.5~5份,吸热粉体可以提高比热容,由于比热容大,升温慢,导热片就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导热粉体使其降温更快,彼此互相促进,达到了多吸热快降温的效果,可以很好地解决手机通讯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发热的技术难题。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汽车放电转接头,包括便携式充电器和放电转换头;所述便携式充电器包括第一温控三插头、第一线缆、充放电控制盒、第二线缆和充电枪;所述放电转换头包括上壳、可伸缩金属探针、R2电路板压块、国标16A插座弹片、下壳、螺丝硅胶塞、R2电路板、R2电路板安装螺丝、双向转换电路板和固定螺丝;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之间通过固定螺丝相连接,所述固定螺丝上还包裹有螺丝橡胶塞;通过R2电路板安装螺丝将所述R2电路板压块和所述R2电路板安装在所述上壳内。本发明将标准模式的充电器与放电专用枪进行了合二为一的设计,解决了操作繁琐,降低了车主用户的购买成本,提高了放电安全等级。
本发明一种四电极的锂电池结构,包括两个双电极正极片,两个双电极负极片,多个隔于双电极正极片与双电极负极片之间的隔膜,正、负交错的双电极正极片、隔膜、双电极负极片叠成锂电池的电芯,还包括位于锂电池一角与外包装密封连接的PP管。双电极正极片,包括设置于正极片两端外侧的两个正电极,双电极负极片,包括设置于负极片两端外侧的两个负电极,正电极与负电极成90度夹角,分别露出于锂电池的四端。正极片、负极片上分别设有多个通孔,通孔直径小于5um。本方案特别适合于快充快放电的新能源汽车中使用,充放电的效率高、性能稳定可靠。
本申请公开一种B、N共掺杂富钠多孔碳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涉及新能源电池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S1、将碳源经强酸浸泡,过滤洗涤后烘干代用;S2、将经所述步骤S1处理过的碳源与含硼的有机物和造孔剂混合并研磨,随后在氮气氛围下进行煅烧;S3、将经所述步骤S2处理后的样品浸入有机钠溶液中,用醚类溶剂洗涤,真空干燥后得到B、N共掺杂富钠多孔碳;其中,所述含硼的有机物含有钠元素;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通过调控钠离子数量提高钠离子存储的容量,同时可以解决负极中低初始库仑效率的问题。本申请为制备低成本、高性能钠离子电池提供了一条可供实践的操作方案。
本发明涉新能源炉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质燃料用的汽化炉具,包括:密封盖、炉腔、炉体、炉箅、进风孔、出灰槽、通风口、进气口、挡风板、出水口、进水口、排烟道、炉头、集水槽、连接块;所述炉体顶部重点位置设置有密封盖,且密封盖通过嵌入方式与炉体相连接;所述炉体内部设置有炉腔,且炉腔通过固定方式与炉体相连接;所述炉腔顶端设置有炉头;所述炉腔内部上方设置有连接块,且连接块通过固定方式与炉腔相连接;所述炉腔内部上方设置有集水槽,且集水槽通过连接块与炉腔内部相连接;本发明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具有安全环保、清洁卫生、成本低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该发明电力循环电动机,所属新能源电动车电机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力循环电动机。该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电动车电机没电不能转动这个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的要点是:把该发明电力循环电动机构成的五大部分设置在圆桶体、圆球体、椭圆体、正方体、长方体等造型的该机的外壳内;把该发明方法:1电池组和电池组保护器,2电动机和电动机驱动器,3四个齿轮和齿轮变力器,4发电机和发电机充电器,5电源开关和遥控器,合五为一整体的电力循环电动机;在电池组、电动机、发电机各自分别发挥各自功能作用中,电池组给电动机供电,电动机用电来自动转,同时带动发电机发电,发的电给电池组供电,构成了该发明循环电。主要用途:用在电动汽车,电动轿车,电动自行车。
本发明涉及汽车充电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T‑BOX系统的汽车充电桩定位方法及其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实时获取充电桩的状态信息数据;T‑BOX系统实时获取汽车的电池电量信息,并与预设的电量阈值对比;若获取的电池电量信息小于预设的电量阈值,发送提示信息和充电桩的状态信息数据至车主绑定的电子设备。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T‑BOX系统的汽车充电桩定位方法及其系统,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新能源汽车在电量不足时无法及时找到充电桩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属于汽车玻璃技术领域。一种智能型汽车玻璃,包括第一夹胶玻璃层、中空层、第二夹胶玻璃层,中空层由第一夹胶玻璃层、间隔件和第二夹胶玻璃层构成的空腔及空腔内填充的气体构成,间隔件与第一夹胶玻璃层、第二夹胶玻璃层之间通过密封胶粘结密封;第一夹胶玻璃层靠近中空层的侧面上设有透明石墨烯电热膜;第二夹胶玻璃层靠近中空层的一面上部设有光致变色膜,第二夹胶玻璃层的另一面下部设有减反射膜。该汽车玻璃具有良好的可见光透过性、隔热、隔音降噪以及防结露性能,可智能调节光线,电加热除霜,安全节能,有效防止玻璃反射虚像,尤其适用于新能源汽车前挡风玻璃,市场前景广阔。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广东惠州有色金属新能源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