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卡接式主轴承座镶件,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镶件组和第二镶件组;第一镶件组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立柱、第一支撑板和第二立柱;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平行;第二立柱一侧面设有卡槽;第二镶件组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三立柱、第二支撑板和第四立柱,第三立柱与第四立柱平行;第三立柱一侧面设有卡爪;卡槽与卡爪配合,第一弧形缺口与第二弧形缺口配合形成半圆形缺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镶件设计成第一镶件组和第二镶件组,在第一镶件组上设置卡槽,在第二镶件组上设置卡爪,第一镶件组与第二镶件组通过卡槽、卡爪的配合连接,当镶件出现问题时,可以方便拆卸更换。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电动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电动车用锂电池存储箱,箱体内壁下侧固定安装有箱底,升降机构设置在箱底上,两个转筒转动安装在箱底上表面两侧且下端转动贯穿箱底,转筒外圆壁上开设有螺旋滑槽,升降板设置在两个转筒中间,升降板两侧中间固定安装有插块,插块在螺旋滑槽内滑动,该设计能够通过同步转动转筒控制升降板升降,进而便于锂电池的取放,使取放时,能将电池升至箱体外侧,便于拿取更换,更加便捷实用,同时避免传统锂电池更换时因锂电池与箱体碰撞导致的安全事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车载式光伏储能装置,属于光伏储能技术领域。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车载式光伏储能装置,包括底座、光伏板和蓄能装置,所述光伏板通过支撑部件安装在底座上表面,所述支撑部件包括框体,所述光伏板水平固定嵌设在框体内,所述框体两侧均设有驱动部件,所述光伏板顶端设有清理部件,所述驱动部件包括导流筒、两个撑架、往复丝杆、两个涡轮和螺套。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现有的支撑结构无法对光伏板表面进行清理,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光伏板表面容易黏附灰尘,影响光伏板的发电效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新能源电池用安全性能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两个调节件,两个所述调节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检测箱的两侧,所述调节件包括螺帽,所述螺帽固定于所述检测箱的外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新能源电池用安全性能检测装置,通过将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分别安装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上,且检测箱的两侧均设置调节件,两个调节件分别与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连接,从而可以根据电池的大小型号调节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温度传感器与压力传感器与电池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适应对不同大小型号的电池进行检测,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阻燃线束护套,包括阻燃线束护套本体,所述阻燃线束护套本体的外侧设置有第一伸缩管,所述第一伸缩管的前侧设置有第二伸缩管,所述第一伸缩管的后侧设置有第三伸缩管,所述第二伸缩管的外侧可拆卸式安装有第一连接套,所述第三伸缩管的外侧可拆卸式安装有第二连接套,所述阻燃线束护套本体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加固层,所述第一加固层和阻燃线束护套本体的内侧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散热孔,所述第一加固层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外侧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防滑槽。该新能源汽车阻燃线束护套,可以对整个护套的长度进行调节,使用起来十分方便,整体安装起来也十分方便。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的前纵梁结构,包括前防撞梁,所述前防撞梁通过吸能盒与前纵梁本体相连接;所述前纵梁本体通过加固机构与吸能盒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的前纵梁结构,通过加固机构的设置,车辆横向上弥补了前防撞横梁长度不足的缺陷,在车辆小偏置碰撞过程中加固机构能够有效的与壁障接触,避免了前防撞横梁、前纵梁等主要防撞结构与壁障不能形成有效接触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相关配件,具体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池模组上盖组件及具有上盖组件的电池模组,包括相配合使用的模组箱和上盖组件,模组箱的均匀间隔开设有多个呈横向排布的单体槽,且模组箱内位于单体槽的两侧还开设有弹簧槽,弹簧槽中固定连接有多个卡接弹簧,上盖组件包括盖体,盖体盖设在模组箱上部位于单体槽和卡接弹簧的正上方,该新能源电池模组上盖组件及具有上盖组件的电池模组,通过倒“L”型的模组箱上侧壁以及模组箱中所加设的卡接弹簧的配合作用下将盖体进行紧密卡接,并通过固定螺栓进行螺纹固定,固定效果较好,避免因电芯散落影响实际使用,且简化了拆卸组装过程,便于操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子抛负载保护器,包括车载DCDC和车载蓄电池,车载DCDC一端连通有两组导电线,两组导电线的末端分别与车载蓄电池的正负极相连接,两组导电线中部外接有两组保护通电线,两组保护通电线末端连接有保护器,保护器包括外壳和均匀设置在外壳内部的三组TVS管,三组TVS管均两端通过线路与保护通电线相连接,两组保护通电线外端均连接有设备连接线,设备连接线与汽车电子设备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从抛负载源头进行改进,针对新能源汽车抛负载主要来源于DCDC给蓄电瓶充电过程中断开产生的高压,将抛负载保护器设置于源头,从源头处降低对后面电子设备的冲击,避免了后面电子设备用大功率TVS管。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两端分别设有进风管与出风管,所述外壳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盒,所述过滤盒与进风管之间通过安装盒连通,所述安装盒内部设有吸风装置。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有效的提高了空气的质量,给驾乘人员带来舒适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柔软屏蔽型高压新能源汽车线束,包括多组导线组件,多组所述导线组件的左右两端均电性连接有连接端口,多组所述导线组件的外围端面之间滑动连接有多组理线组件,所述导线组件包括外护套,所述外护套的内部圆周均匀排列有多组隔板,每相邻的两组所述隔板之间均设置有导线,所述导线的外围端面上包裹有内护套,多组所述隔板的外围包裹有屏蔽层,所述外护套的外围端面上包裹有金属编织层,所述理线组件包括多组上下对称设置的扣环,该一种柔软屏蔽型高压新能源汽车线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确实屏蔽功能、对导线的保护效果较差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差速器改良的新能源汽车减速器,包括差速器总成,所述差速器总成包括主减速齿轮、差速器壳体、弹性圆柱销、行星齿轮轴、行星齿轮止推圈、行星齿轮、半轴齿轮、半轴齿轮止推圈,所述行星齿轮的内孔为鼓形结构,内孔中间位置孔径小,由中间向两端孔径逐渐增大,鼓形量为0.01mm‑0.05mm。本新能源汽车减速器中的行星齿轮内孔为鼓形设计,改变了其与行星齿轮轴的接触及润滑状态,工作时磨损情况有明显改善,满足设计及使用要求,提高减速器总成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灭火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仓,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固定有电池仓本体,所述电池仓本体上通过螺栓安装有仓盖,所述电池仓本体的内部安装有密封箱机构和灭火机构,所述电池仓本体的内壁上贯穿有风机,所述风机的数量为两组。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密封箱机构对蓄电池进行封存,在电池由于过热自燃时,罐体内的压缩灭火剂进入密封箱机构内对电池进行降温灭火,密封箱机构的设置能有效避免外部空气进入,有效阻止火灾蔓延,使用非常安全,同时采用散热鳍片将蓄电池内的热量传导出来,随后利用两组风机进行降温,通过增加空气流速的方式进行降温,使用灵活性非常高。
一种新能源车型的前保险杠横梁安装结构,包括前保险杠横梁本体,所述的前保险杠横梁本体的截面为日字形;所述的保险杠横梁本体上设置有前拖车钩安装孔,所述的前保险杠横梁本体两端固定设置有吸能支架,所述的吸能支架为不规则的多边形结构,所述的吸能支架与前保险杠横梁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的前保险杠横梁安装板与车身前纵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一些传统的新能源车身前保险杠横梁结构设计不够合理,安全性能不够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高强合金电池边框挤压模具,属于挤压模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的上模的一侧设置有芯头,芯头表面设有工作带,上模采用下沉式中心开背孔,上模的内部开设有进料口,上模的内侧间隔设置有保护台阶,相邻的保护台阶之间设置有斜筋。本实用新型的上模采用下沉式中心开背孔,可有效解决产品中心部位斜筋进料难,易开裂问题,内部设置保护台阶,避免芯头受压力作用会偏移,可减缓金属冲击力,进料口根据产品形状采用小孔,多孔平衡各部位金属流,经过N次设计优化,本设计方案已经具备批量生产,而且成本可控,目前已批量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边框。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缓冲结构的新能源电动汽车真空泵,包括真空泵机构和缓冲机构,真空泵机构包括泵壳和电机,且电机的上部与泵壳底部的中心固定连接,缓冲机构包括安装底座和缓冲杆件,缓冲杆件包括连接柱和连接套筒,连接柱的上部与泵壳底部的两侧固定连接,连接套筒的底部与安装底座的两侧固定连接,且连接柱贯穿于连接套筒的上部,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该具有缓冲结构的新能源电动汽车真空泵,利用第一弹簧根据自身的特性,使连接柱处贯穿滑口与连接套筒处的贯穿滑杆限位滑动,对泵壳进行缓冲减震,电机通过第二弹簧的特性进行缓冲,降低真空泵机构因震动受损的概率,有效的增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在线校准系统,包括校准箱、移动装置和固定箱,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移动装置,能够不断移动校准器,增大校准器的移动范围,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校准提供帮助,电机通过连接轴带动第一圆轴转动,由于第一圆轴与齿轮连接,带动齿轮沿着第一连接槽的内壁移动,由于第一圆轴与第二圆轴通过连杆连接,第一圆轴通过连杆带动另一齿轮沿着第二连接槽的内侧移动,两个齿轮移动的方向相同,由于第一圆轴和第二圆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由于齿轮沿着第一连接槽的内壁转动,第一圆轴和第二圆轴分别通过固定杆带动第一连接杆移动,可通过第一连接杆带动校准器不断移动。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配套设备领域,特别涉及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包括充电柜体、充电枪、收线装置、过渡盘和辅助装置,充电柜体内设有隔板,隔板将充电柜体内分为电源腔和收线腔,电源腔内设有供电装置,过渡盘与收线腔的内侧轴接,并且还位于收线腔内的上方,收线装置位于过渡盘的正下方,辅助装置设置在过渡盘的周边,充电柜体的外侧设有能够自动打开的柜门,柜门正对过渡盘,充电枪挂设在柜门的内侧,充电枪的电缆线绕过过渡盘并且呈竖直穿过收线装置的收线端与供电装置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释放电缆线供人工可以手动抽出电缆线,并且在充电完毕后,无需人工可自行回收电缆线,从而延缓了电缆线的腐蚀程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塑料镀件生产用水洗动力机构,包括环状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外部安装有环状的滑道,所述的安装架上安装有提升架,所述的提升架为十字形,所述提升架的中心和安装架的中心重合,所述提升架的中心处安装有提升气缸,所述的安装架上安装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远离安装架的一端安装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两侧安装有升降板固定架,所述滑动板远离安装架的一端还安装有滑轮,所述的滑轮位于滑道上。本实用新型的新能源汽车塑料镀件生产用水洗动力机构可对工件架进行保护,提高设备寿命,且可防止工件掉落,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同时也可防止底座和安装座之间脱落,提高生产作业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是折型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铜排连接器的整形模具,包括上模结构以及下模结构,在上模结构中设置铜排压型结构,在下模结构中设置的铜排放置底模结构,所述的铜排压型结构包括上模座、设在上模座中的上压型快装结构,所述的铜排放置底模结构包括下模座以及设在下模座上部的工件快换底模结构,所述的工件快换底模结构包括设在下模座中的底模活动连接底槽、设在活动底槽中的底模快换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结构能对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铜排连接器的一次性对工件的整体平整度和塑形之外,还对孔位和其他尺寸进行固定。节省了人工修整的工序,大大提搞了工作效率。并且结构简单、易用实现。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用配电盒,用于安装在电池包壳体内部,包括盒体和设于盒体上端的盖板,盒体的外壁上设有卡接凸起,盖板的边缘的设有向下伸出的卡接扣,卡接扣与卡接凸起一一对应,并形成舌扣卡接结构;盒体的侧壁上设有向盒体的内侧区域凹陷的腔室,腔室中安装有用于外接导线的电性极柱,电性极柱与安装在盒体内部的电气设备相连接,盒体的侧壁上还设有供导流排穿过的缺口;盖板的内侧设有限位卡块,当盖板安装在所述盒体上时,限位卡块的外侧与盒体的内侧壁限位紧密接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盖板与盒体之间组装、拆卸较为方便,省时省力,且装配稳定,使用时安全性较高。
本实用新型属于充电桩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可移动充电桩,包括移动块和控制台,所述移动块的外壁右侧安装有充电线,且充电线的外侧安装有刷卡区,所述刷卡区的外壁右侧安装有充电头,且充电头的外壁左侧安装有摄像头,所述控制台位于摄像头的下方,且控制台的外侧安装有充电桩,所述充电桩的下方安装有散热板,且散热板的底部安装有无线接收块,所述无线接收块的外壁右侧安装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的两侧均安装有保护罩壳。该新能源汽车用可移动充电桩,与现有的充电桩相比,从而大大的节省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力,同时也加快了充电桩的移动速度,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用户的使用,有效地节省了时间。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车制动踏板安装结构,包括车身前挡板本体、制动踏板总成以及设在车身前挡板本体上的真空助力器安装板,所述制动踏板总成包括踏板安装座,所述踏板安装座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真空助力器安装板上。该新能源车制动踏板安装结构设计合理,制动踏板安装结构采用集成到真空助力器安装板结构设计,零部件结构相对简单,制造工艺相对简单,集成后减少了一个件,减少焊接,零部件质量更易控制,节省成本,降低安装工时,利于轻量化设计。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用电池包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一块隔板,隔板将壳体的内部区域分隔为用于安装电池模组的电池模组装配区和用于安装电气设备的电气件装配区,所述电气件装配区中装配有配电盒和BMS控制器,所述配电盒与所述BMS控制器之间通过一根线束相连接,提高了连接稳定性,降低了高压连接的风险,且同时减少了材料成本和装配工时,有效降低了产品综合成本。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分布式新能源发电系统,包括内燃机、泵体、管件和涡轮输送管,所述内燃机的外端安装有两组泵体,所述泵体的外侧安装有配合内燃机使用的管件,所述内燃机的外侧设置有余热回锅炉,所述内燃机与余热回锅炉之间安装有涡轮输送管,所述余热回锅炉的上端安装有温度探测器,所述余热回锅炉的上端位于温度探测器的一侧安装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内部安装有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对所含能量不同的能源分级利用,实现了该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分布式新能源发电系统能够对天然气燃烧余温回收再利用的同时,对不同温度区段的余热进行分级利用,从而保障能源利用的高效合理。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具有防爆结构的新能源电池,包括保护框,所述保护框的内侧等距离开设有若干个方形凹槽,所述保护框的方形凹槽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互相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冷却框,所述冷却框的内侧设有电池组,所述电池组的两侧均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电池组的圆形通孔处固定连接有排气筒,所述排气筒的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排气筒与弹簧以及透气棉的组合使用,使得半透板在电池组的内部气压推动下,能够将多余的气压宣泄出来,避免电池组出现爆炸的风险,能够延长电池组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的透气棉,一方面可以将电池组内部的气压宣泄出来。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减震性的防水新能源汽车电机,包括机体、磁块和橡胶圈,所述机体的右侧内壁设置有基座,且机体的内部活动安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外壁活动设置有固定转轴,且旋转轴的外侧设置有转子,所述磁块安置于机体的内壁,且机体的左侧活动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的右端上下两侧活动安置有固定螺栓,且顶盖的外壁连接有密封块,所述旋转轴的顶端活动安置有防水夹,且防水夹的内部活动设置有防水螺栓,所述橡胶圈安置于防水夹的顶部内侧。该具有减震性的防水新能源汽车电机设置有机体,旋转轴与基座之间为活动连接,是为了旋转轴可以通过转子与磁块的相互作用下,旋转轴在机体内高速旋转,使得连接旋转轴的设备产生动力。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充气功能的可隐藏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机身,所述机身顶部周围设置有密封块,且机身底部设置有伸缩柱,所述充气泵通过送气管与充气接头相连接,且送气管缠绕在绕线凸片外侧,所述绕线凸片上方设置有充电枪,所述充电线缆中间设置有旋转轴,且旋转轴两端设置有线缆盘,所述线缆盘上方安装有连接盘,且连接盘通过活动轴与旋转把手相连接,所述旋转把手下方设置有把手安放槽。该带充气功能的可隐藏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可以通过机身底部的伸缩柱实现机身的升降,这样可以在不用时将机身隐藏到地下,这样使得该设备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避免被撞,并且还在机身边缘设置有密封块,这样可以起到防水的作用,减少损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的三项连接件,该三项连接件由铜带弯折制成,所述三项连接件包括沿所述铜带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折弯段一、折弯段二、折弯段三、折弯段四、折弯段五、折弯段六、折弯段七、折弯段八以及折弯段九,其中所述折弯段一与折弯段二、折弯段二与折弯段三、折弯段三与折弯段四以及折弯段八与折弯段九之间的弯折角度为165°,所述折弯段四与折弯段五之间的弯折角度为210°,所述折弯段五与折弯段六之间的弯折角度为150°,折弯段六与折弯段七之间的弯折角度为160°,折弯段七与折弯段八之间的弯折角度为200°。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一根铜带按照固定长度比例和弯折角度折弯制成三项连接件,满足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三项电连接要求的同时简化结构,大大降低了加工难度和成本。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池的软连接结构,包括软连接绝缘管和PVC绝缘套,所述软连接绝缘管的内壁设置有防爆内套,且防爆内套的内部设置有阻燃纤维,所述阻燃纤维的内壁设置有铜导线,所述软连接绝缘管的一侧连接有第一绝缘外套,所述软连接绝缘管的另一侧连接有第二绝缘外套,所述第一绝缘外套和第二绝缘外套的内部均固定有软连接导体,且软连接导体的内部设置有软连接孔,第一绝缘外套和第二绝缘外套的外壁均设置有限位槽,且限位槽的内壁安装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的前端连接有电池极柱。该新能源电池的软连接结构设置有软连接绝缘管,且软连接绝缘管不易破裂,阻燃纤维能够起到阻燃的功能,避免铜导线发生损坏,提高安全性。
一种新能源汽车前舱框架安装梁总成结构,包括框架安装梁本体,所述的框架安装梁本体由通过U型梁拼接固定成的井字形结构,井字形结构内部设置的若干内固定支架,井字形结构上端设置的若干上固定支架组成;所述的框架安装梁本体两端还固定连接有至少四个总成安装支架,所述的总成安装支架与车身前纵梁固定连接;所述的框架安装梁本体上还设置有若干安装孔。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的新能源车型前舱框架安装梁总成加工成本较高的问题。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安徽有色金属新能源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