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池塑胶制品模具技术领域的一种新能源电池塑胶制品用成型模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下表面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内开设有下模仁,所述下模具的正上方设有活动连接的上模具,所述上模具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内设有与下模仁相匹配的上模仁,所述固定板和上模具的内腔开设有浇道口,所述下模具的四周侧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安装有冷却水管,且冷却水管连通供水机构,所述下模仁内腔底端活动连接有下料板,本实用新型可快速冷却塑胶制品,成型速度快,工作效率高,且避免了液压动力直接作用到制品上造成制品硬性脱离或损伤,降低不良品率,使用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是一种新能源汽车电动压缩机电机定子绕组连接板,包括连接板、中性点连接件、W相连接件、V相连接件、U相连接件;其中连接板呈圆环形,结构相同的W相连接件、V相连接件和U相连接件依次交叠设于连接板的内部;4组中性点连接件分别设于W相连接件、V相连接件和U相连接件的外侧,并将各相中性点并联。本实用新型可以完全实现绝缘,通过后续灌封实现连接部分的绝缘,保证了电机的耐压绝缘性能,简化电机连线方式,提升产品的一致性,生产工艺独立化、专业化、标准化,保证电机装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条新能源电机转子通用生产线,其使得载具沿着生产线无动力输送,且通过重力进行载具回收,其适用不同转子的生产、通用性好。其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上部两根横梁所形成的宽度区域内沿着其长度方向排布有两条无动力滚轮线,每条无动力滚轮线上排布有滚轮,所述无动力滚轮线的长度方向顺次设置有对应的转子组装工位,通用载具板放置于两条无动力滚轮线形成的支承面,所述机架的一侧设置有载具板回收线,所述载具板回收线包括上部宽度导向机构、下部无动力导向轮组,所述上部宽度导向机构包括内侧定位板、外侧限位板,所述内侧定位板沿着产线输出端至产线起始端的方向自上而下斜向布置。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装配的定位承载底座,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端中部开有放置槽,所述底板上端后部固定安装有缓冲装置,且缓冲装置前端紧贴放置槽后槽壁,所述底板上端左部和上端右部均开有移动槽,且两个移动槽以放置槽为中心呈左右对称分布,两个所述移槽内均设置有移动装置,且两个移动装置均延伸至移动槽外,两个所述移动装置远离移动槽的一端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滑动块,两个所述滑动块上端均固定安装有竖杆,两个所述竖杆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三个横杆,且三个横杆处于放置槽正上方。本装置通过移动装置和滑动块实现对电机的定位固定,通过缓冲装置和橡胶缓冲垫实现对电机工作时的减震,普遍性高,实用性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组合卡扣结构,涉及卡扣技术领域。包括高压线箱体、卡扣机构和安装机构,所述高压线箱体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卡扣机构。通过设置弹簧垫片,使其能够较好的适用于所用线束,进而通过弧形卡板和卡块将其固定,有效提高装置的固定效果,且不易将线束损坏,提高装置使用性,同时多个卡套的使用,有效将线束分离使用,增强装置对线束的梳理性,且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简便,且简洁的结构设置,便于该装置的使用,另一方面,通过铰接块的使用,将两个卡套连接在一起,使得线束从其内部穿过,固定线束走向,方便装置内部的维修检查,提高装置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拉伸撑杆合金模具,包括固定模具和上盖板,所述固定模具的顶端端面设置有上盖板,所述上盖板的顶端端面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浇筑口,所述浇筑口的下方在位于固定模具的底端端面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底端端面设置有固定板,握持块位于把手的前端端面,握持块表面的磨砂图层结构可以增加使用时的握持稳定性,握持块的内侧设置的凹槽可以起到辅助握持和确定握持位置的作用,插接握把的设置避免了在使用时由于设备的一体化没有着力点无法快捷的对模具设备进行拆卸的问题,插接握把为可拆卸装置,在使用前后可根据自行要求进行安装和拆卸,极大的增加了使用时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永磁同步电机发卡式定子多工位组装线,包括传送装置、自动上料装置和依次沿传送方向设置的发卡成型装置、发卡安装装置、定子非出线端扭头装置、定子出线端焊接装置,若干所述自动上料装置分别对应于各工位设置,且各工位通过自动上料装置向传送装置取、放工件;各截铜线线段均通过所述发卡成型装置折弯成型呈U型形状的发卡结构,若干所述发卡结构通过发卡安装装置同向插设在电机定子的卡槽中,所述发卡结构的非出线端通过定子非出线端扭头装置扭转定型,若干所述发卡结构的出线端通过定子出线端焊接装置依次焊接成串联线圈,通过自动化的组装线,能够提升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充电电缆剥线装置,安装于电源线切剥机的拉杆头端,用于电源线的切剥,包括:连接在拉杆头端的基座,从内往外依次安装在所述基座上的定位板、固定柱、刀片夹具和电源线夹具,所述定位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基座上,且所述定位板上安装有定位轴承,所述固定柱有两个,安装在所述基座的线槽两侧,所述刀片夹具的中间开设有与所述定位轴承相配合的进线孔,且所述刀片夹具的进线孔两侧安装有剥线刀片,所述电源线夹具上方开设有夹块安装槽,所述夹块安装槽内安装有夹块。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防止线材晃动,避免芯线拧成麻花状,对后续生产起到积极作用,明显提升后续工作的效率,节约人工成本,提升产能。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自动报警新能源公交车辆用灭火瓶存放装置,包括:外壳以及安装在外壳内部的支架,所述外壳与支架的底端通过轴连接,所述支架的顶端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中心设置有通孔,所述外壳相对的两侧内壁均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滑动安装有环形扣,所述支架的底端设置有触针,所述外壳底端设置有报警器,所述外壳的一侧靠近底端设置有触板,所述触板中部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触板的一侧面设置有卡槽,所述外壳位于触板同侧还设置有拨板。本实用新型有效保护交通参与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防止灭火瓶具的丢失,操作简单,设计合理,非常适合消防重点区域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新能源汽车OBC3.6KW铝合金压铸件模具的气压泄露量检测装置,其可以及时检测到气压泄露量,补充足够的气压,使得后续生产不会因为气压问题而导致残次品的出现,降低了生产成本。其包括动模、静模、推杆、推杆固定板,动模和静模之间构成型腔,所述动模背部设置有背板和密封法兰,所述背板、动模之间形成独立的平板式密封间层,所述型腔和平板式密封间层分别外接有对应的第一检测支管、第二检测支管,所述第一检测支管、第二检测支管分别并联连接检测总管,第一检测支管上顺次布置有第一气压检测设备、第一保压阀,第二检测支管上顺次布置有第二气压检测设备、第二保压阀,所述检测总管的末端顺次安装有气流计、密封的气体收集容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OBC3.6KW车座底盘生产用定位夹具,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滑动安装有两个滑动块,两个滑动块的一侧均延伸至滑动槽外,且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夹板,所述滑动槽的两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滑杆,两个滑动块上均开设有滑孔,滑杆与滑孔滑动连接,两个夹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缓冲槽,缓冲槽内滑动安装挤压板,两个挤压板之间夹持有同一个车座底盘,两个缓冲槽相互远离一侧内壁的四角位置均开设有滑动凹槽,滑动凹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动杆。本实用新型能够便于有效的对应车座底盘进行夹紧,同时,便于对车座底盘的四角位置和中心位置进行有效的缓冲,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底板绝缘片,包括底板和汽车电池模组,所述汽车电池模组的下端设置在底板的内部,所述底板的左右两端内部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内部设置有夹紧机构,所述汽车电池模组的下端设置有绝缘机构,通过设置的绝缘机构,能够将汽车电池模组的底部与底板隔离,避免车辆移动过程中使得汽车电池模组底部与底板摩擦损坏,导致短路、起火等严重安全事故,从而提高了汽车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通过设置的升降机构和夹紧机构,能够对汽车电池模组进行固定,提高了汽车电池模组的稳定性,且能够带动汽车电池模组进行抬升,继而便于对绝缘机构进行更换,提高了此汽车电池模组使用时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中控面板快速冲压模具,涉及冲压模具技术领域,所述外支撑板的顶部四角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支撑立柱,支撑立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设置有四个连接立柱,四个连接立柱的底端表面与内支撑板的顶部四角固定连接,所述外支撑板的内支撑板水平设置。本实用新型在下模具的底端设置有顶杆、减震垫、凹槽、减震弹簧和挡板,在上模具与下模具接触冲压时,在挡板和减震弹簧的作用下使下模具向下缓慢下降,减震弹簧收缩一定程度时下模具的底部与减震垫接触,在减震垫的作用下,进一步的提高缓冲减震性能,进而降低缓解模具之间的冲击力,从而有效的保护了冲压模具,提高了冲压模具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新能源设备绝缘基座用的生产模具,包括定模架,所述定模架的右侧设置有动模架,所述定模架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动模架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内侧转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左端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左端设置有卡勾,所述卡勾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且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限位组件,且限位组件的底端与卡勾紧贴。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定模架上安装卡块,在动模架上设置安装块,伸缩杆沿安装块转动,使卡勾与卡块卡合,然后将限位组件设置在放置槽内,对卡勾进行固定,使得定模架和动模架有伸缩杆进行导向,减小了导柱和导套之间的磨损,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池包盖板加工工装,涉及电池包盖板技术领域。包括固定底座和设置在固定底座上端的定位架,定位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旋转夹紧气缸和拉杆气缸,定位架的两侧还设置有双轴气缸,定位架的两侧还设置有接近传感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在电池包盖板加工时不方便对电池包盖板进行定位的技术问题,通过双轴气缸将电池包盖板侧面夹紧固定到位,后由旋转夹紧气缸和拉杆气缸从正上方将电池包盖板按压夹紧,夹紧到位后,由接近传感器发送工装完成信号,整个过程电池包盖板有接近传感器保护,不损伤到电池包盖板,方便对电池包盖板进行夹持固定,便于后续进行加工。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锂电池支架,应用在锂电池技术领域,针对锂电池支架在安装时,需要采用工具,装配效率慢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底座,底座上阵列分布有若干个用于放置锂电池的放置槽,底座的四个边角上设置有定位环,若干个放置槽连接形成蜂巢结构,放置槽的底部环绕放置槽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支撑块;壳体,壳体设置于底座的上方,壳体的顶部竖直向下设置有与定位环同轴的定位柱,壳体的下端设置有用于锁紧底座与壳体的锁紧组件;具有的技术效果是结构简单,实现了锂电池支架的无工具快速装配,效率高、稳定性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主轴油封件,包括油封主体、金属骨架、弹性杠杆和环形拉簧,油封主体包括外侧壁、端面、防尘部和油封部,防尘部包括防尘圈,油封部包括油封圈、压紧槽和限位环,压紧槽为半圆环形槽,内部套设有环形拉簧,金属骨架支撑油封主体的外侧壁和端面,金属骨架中心孔设置有铰接环,铰接环与弹性杠杆活动铰接,弹性杠杆包括一体固连的短杆和长杆,该油封件充分保证电机主轴内侧封油效果,同时防尘圈轻微贴附在电机主轴表面,并以金属骨架设置为支点,由弹性杠杆给予防尘圈和油封部长久施压按压力,不增滑动摩擦力的情况下,保证外部尘土不进入油封件内部,具备耐磨、耐压、密封油、防尘等功能于一体,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壳体,涉及电机壳体技术领域,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防尘网,所述防尘网的底部位于两侧位置处均固装有插块,所述基座的两侧均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部固装有拉簧,所述拉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棒,所述滑棒的一端固装有卡块,所述插块的表面位于中部位置处开设有卡槽,所述卡块的顶部为弧形,所述卡块对称分布在外壳的两侧,实际使用时,通过设置基座、外壳、防尘网、插块、固定座、拉簧、滑棒、卡块和卡槽,提高了外壳内电机的散热效率,利用安装防尘网的方式,避免灰尘堆积在电机表面,同时防尘网拆装简便,方便人们对其表面的灰尘进行清理。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电机外壳,包括外壳本体和支腿,一对支腿对称固定连接在外壳本体下端,外壳本体设置有驱动电机本体,外壳本体内位于驱动电机本体周向处均设有弧形固定板,弧形固定板通过固定机构与驱动电机本体固定连接,外壳本体侧壁对应弧形固定板处均转动连接有螺纹柱。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弧形固定板、固定机构、螺纹柱和控制机构等,可以固定不同型号尺寸的驱动电机本体,不仅省时省力,更避免了材料的浪费,并且铜质散热翅片则不断将外壳本体的热量转移传导至弧形导热片上进行散发,从而大幅提升了外壳本体的散热性能,避免造成驱动电机高温故障。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风扇罩注塑用模具,包括上模具与下模具,所述上模具与下模具通过导向杆连接,且所述导向杆分别设置于上模具与下模具一侧四角,所述上模具底面中部设置有上模腔,下模具顶面中部设置有下模腔,所述下模具内腔设置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器连接有递送管,且所述第一连接器对称套嵌于冷却管两端,所述递送管底部设置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通过衔接块设置于下模具底面,且所述衔接块均匀设置于下模具底面四角,所述冷却机构顶面四角均匀挖设有衔接槽,且相邻的两个所述衔接槽与衔接块为一组,并为卡合连接,提高了冷却效率,使得安装拆卸较为简便,同时避免某一处部件损坏需要整体更换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导线塑料绝缘层注塑装置,涉及注塑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包括下模具、上模具、成型模腔和冷却机构,所述上模具设置在下模具的上方,所述成型模腔设置在下模具的内部,所述冷却机构设置在下模具的一侧,所述下模具的另一侧焊接有固定座,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冷却机构、成型模腔,通过第一伺服电机带动上模具移动,从而方便上模具的打开和闭合,避免了人工打开上模具,并通过第二伺服电机带动成型模腔移动到冷却机构的内部,从而对成型好的产品进行冷却处理,本实用新型减少了人工操作,避免了人工搬运的方式将成型好的产品放置到冷却机构中处理,减少了不必要的劳动力,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连接器的固定加工机构,包括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上表面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二板体,两个所述第二板体相邻的一侧通过轴承均匀转动连接有辊轴,所述辊轴的外侧壁绕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上方对称设有两个导料板;通过传动带对汽车连接器进行传送,导料板对汽车连接器进行限位,第二电动推杆推动一个夹板运动,一个夹板与另一个夹板共同作用进而将汽车连接器夹紧,利用第一电动推杆将第四板体抬升,第四板体带动两个夹板运动,进而使得汽车连接器被抬升,可以保证汽车连接器在插接插头时的稳定性,降低了插头被折断的概率,进而加快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成品率,增加了工厂产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用变压器铜线折弯弧度调节装置,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前端左侧位置固定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加工台前端右侧位置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加工台内部底端中心位置固定安装设置有电机。本实用新型需要调节弯折角度时,使用者沿着弧形槽移动滑块,使得第二挤压轮与第一挤压轮相对位置变换,转动至合适位置后,使用者一手固定第二挤压轮,另一只手转动操作块,使得限位杆向下移动,直到挤压块下端挤压接触加工台内部底端位置,从而固定第二挤压轮,防止第二挤压轮沿着弧形槽移动,并且保证第二挤压轮的转动性,之后再次将铜丝穿过限位块重复上述弯折操作即可完成弯折工作,调节角度方便,并且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变速器连接结构,包括连接框梁,所述连接框梁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稳固支架,所述稳固支架正面固定连接有移动块,两个所述移动块之间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外侧壁活动套接有滑动块,所述稳固支架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连接框梁通过调节机构连接有限位支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当旋钮限位螺杆时,以便调节汽车变速器的高度,旋钮调节螺栓,根据需要将滑动板拉动到合适的距离并固定,拉动限位支架,使滑动块与调节套块分别在连接框梁和滑动杆上进行移动,起到调节的作用,这样就使得安装时操作简单,方便调节,无需更换不同的变速器进行安装,容易使用,提高安装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车冷却用水温传感器装置,包括水温传感器安装座,所述水温传感器安装座的一侧设置有出水铝管,所述水温传感器安装座远离出水铝管的一侧设置有两通铝管,所述两通铝管外侧的一端套设有密封垫B,所述两通铝管外侧的另一端套设有密封垫A,所述密封垫B的外侧套设有出水胶管A,所述密封垫A的外侧套设有出水胶管B;本实用新型通过两通铝管、密封垫A和密封垫B的相互配合,可以在装置连接水管的同时进行密封,防止连接处出现渗水的情况,进而提高了装置的密封效果,并且通过两通铝管节省了独立变径两通的成本,后续可连接三至四根冷却水路,提高冷却效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机定子冲片冲压模具的支撑模板,应用在冲压模具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下模座和开设在下模座上的落料孔,所述下模座上开设有用于供螺栓穿过的安装通孔,所述下模座上开设有与导向柱配合的导向通孔;所述下模座上开设有与落料孔连通的导向锥孔,所述导向锥孔的侧壁连接有多个支撑竖板,多个所述支撑竖板沿导向锥孔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所述支撑竖板的上侧面与下模座的上侧面平齐设置;具有的技术效果是在方便冲压废料的同时,还能够稳定的支撑放置在下模座上模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硫化设备的电加热盘,其包括加热盘本体,以及若干加热元件;其中,所述加热盘本体上设置有多个加热区域,且所述多个加热区域自电加热盘中心处向外分段设置,并在不同的加热区域内设置有加热元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一种全新的电加热盘结构,以实现将轮胎的不同硫化部位施加不同的硫化温度,进而实现分区硫化轮胎,具有提高轮胎硫化质量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箱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便于安装电池的薄钢板箱体,包括箱体底座,箱体底座上设置有箱体支撑柱,箱体支撑柱上设置有箱体顶座,箱体底座上设置有防护底板,箱体支撑柱之间设置有第一防护侧板和第二防护侧板,第一防护侧板和第二防护侧板的外侧面设置有吸风口和三棱加固条,吸风口通过钢板过风孔与三棱加固条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箱体支撑柱固定设置在箱体底座的四角处,第一防护侧板便插接在箱体支撑柱的钢板插接孔内部,结构简单,方便快速的进行安装,铰链锁件可以直接卡接在锁件锁扣上,达到对电池更换和紧固的目的,弧形结构的吸风口提升箱体侧面的流速,可以降低箱体内部的温度,提升箱体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新能源电瓶车换电瓶夹具,包括安装架,安装架顶部的两侧均安装有压紧装置,安装架的背面安装有推进装置,安装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架,连接架上连接有多组滚动承载机构;推进装置包括第二气缸、连接板、推进块和第二限位机构;滚动承载机构包括安装板和承载辊,安装板的顶部开设有多个安装槽。本实用新型利用推进装置和滚动承载机构相配合的设置方式,通过第二气缸的运行,使得第二气缸带动连接板进行水平运动,使得各个推进块对电瓶进行推动,从而使得电瓶在承载辊的承载下进行滑动,使得电瓶的滑动更加顺畅,减少出现剐蹭的情况,也就便于实现对电瓶的安装,使得电瓶的安装效率更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机转子生产线用自动上料装置,涉及上料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承载框、传输机构以及上料机构;传输机构包括第一圆辊、第二圆辊、传送带、驱动电机以及定位钉,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承载框的侧壁,且固定设置于第一圆辊一端的内部,第一圆辊远离驱动电机输出端的一端以及第二圆辊的两端均通过活动柱与承载框内壁两侧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传输机构的设置,在传送带上间隔一定距离都设置定位钉,将各个转子之间分开,防止各个转子之间发生碰撞,通过上料机构的设置,启动电控升降杆,带动上料箱向上移动,转子落入在放置槽内,接着将此转子继续向上移动,上料完成,避免了人工拿转子时手被下一个转子碰伤。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江苏苏州有色金属新能源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