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加工的电极片冲切装置,包括安装底座、工作台、冲切架和伸缩结构,所述安装底座内部上方放置有废料收集箱,所述工作台安装在安装底座内部前端,所述工作台上方设有冲切板,所述冲切板两侧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四个定位柱,所述冲切架安装在安装底座内部后端,所述冲切头安装在冲切架的顶部前端,所述冲切头内部安装有电缸,所述伸缩轴上安装有夹板和冲切刀具,所述夹板通过伸缩结构与伸缩压板连接。该锂电池加工的电极片冲切装置,设置有卸料孔、凹槽和废料收集箱,冲切完成后,电极片会落入凹槽内,通过卸料孔将废料投入废料收集箱内,以便于在后续的加工过程中对这些余料重新利用,减少原料的损耗。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隔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水分氧化铝陶瓷隔膜、粉末、浆料、制备工艺、锂电池。本氧化铝陶瓷隔膜的制备工艺包括:制备氧化铝陶瓷粉末;通过氧化铝陶瓷粉末制备氧化铝陶瓷浆料;将氧化铝陶瓷浆料涂覆在基膜表面;烘干,得到氧化铝陶瓷涂层;收卷,得到所述氧化铝陶瓷隔膜。可以有效降低氧化铝陶瓷隔膜的含水量,从而保证氧化铝陶瓷隔膜含有较低的水分。
本发明属于电池包装材料领域,公开一种新型锂电池包装材料,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热塑性树脂层、粘结层、金属箔层、粘结涂层、有色涂层,所述有色涂层包括含氟树脂或聚丙烯树脂或丙烯酸树脂或环氧树脂中一种或多种,以及聚酯树脂、异氰酸酯、着色染料、填料,所述树脂中羟基与所述异氰酸酯中异氰酸基的摩尔比为1:3~10;所述粘结涂层包含含氟树脂或聚丙烯树脂或聚丙烯酸树脂或环氧树脂中一种或多种,以及聚酯树脂、异氰酸酯。本发明使用有色涂层来代替传统的保护层和着色层,使用粘结涂层代替传统的粘结层,并通过对有色涂层和粘结涂层组分的改进,提升锂电池包装材料的耐高温高湿、耐腐蚀、耐磨性能,而且简化了生产工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电负极的高石墨化度炭基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三聚氰胺或尿素置于瓷舟中,墩实粉末,加盖密封,置于马弗炉中,慢速升温,获得氮化碳粉末;将铁钴镍的可溶性盐溶于适量水中,获得澄清溶液;将氮化碳粉末置于水中,搅拌生成悬浊液并逐滴加入澄清溶液,搅拌后,抽滤,烘干,处理制得催化剂/氮化碳粉末;将固态的沥青破碎至沥青粉,液态的重油残渣前驱体不作处理;将催化剂/氮化碳粉末和沥青粉直接固态混合;将上述混匀料置于水平管式炉中,惰性气氛下,慢速升温,恒温煅烧0.5‑5h,即得产物。本发明可获得具有高石墨化度的薄层多孔炭,既具有大量的石墨高导电性,又具有大量的空腔用于储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碲硅二元玻璃氧化物复合体系及含有该复合体系的导电浆料,属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在玻璃‑氧化物复合体系的配方设计中采取了一种“功能模块化”的策略,将具有高度迁移及反应活性的碱金属离子与具有高度流动性的的玻璃体分离,构建了一种二元复合体系,即为含锂Li‑GOC(高活性)和含碲硅Si‑Te‑GOC(高流动性);通过这种模块化的配方策略,活性成分可以被更好控制,从而得到更为平衡的接触和开路电压,从而获得电池转化效率的提升。
本发明涉及一种硼掺杂软碳包覆硅基锂离子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含硼气源或者高沸点含硼化合物为掺杂材料,将掺杂材料的蒸气与预先加热好的硅源蒸气在1200℃‑1700℃进行气相混合反应1‑24小时,得到硼掺杂氧化亚硅材料;其中,所述硅源蒸气为硅蒸气与二氧化硅蒸气的混合蒸气;所述含硼气源为在常温下为气态的含硼化合物,所述高沸点含硼化合物为在常温下为液态或固态的含硼化合物;将硼掺杂氧化亚硅材料冷却至室温并出料破碎筛分;将破碎筛分后的物料进行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分析测试,确认硼掺在氧化亚硅中的掺杂均匀性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将掺杂均匀性满足预设条件的物料进行碳包覆,即得硼掺杂硅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动力锂电池模组,包括外框体、支架、电芯、汇流片与冷却件,所述外框体内设置有支架,支架内放置有电芯,电芯正负极均连接有汇流片,电芯侧壁与冷却件侧壁相紧贴,冷却件安装在支架上,外框体包括上框体、下框体、锁紧件、连接杆、复位弹簧、滑动杆、滑动板、连接弹簧与卡接杆,锁紧件包括锁紧杆、伸缩杆、辅助块与辅助套筒。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能源动力锂电池模组为整体可拆卸式结构,在电池模组达到使用寿命后,能够在不使用其他工具的情况下轻松便捷地对其进行拆分,以根据各配件的材质进行分类处理,且可通过设置的冷却件对电芯进行均匀冷却,延长了电芯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的高温化成方法,所述高温化成方法包括:向电池中注入第一电解液,所述第一电解液中的添加剂为氟代碳酸乙烯酯,加热至第一预定温度,恒流充电至第一预定电压,所述第一预定电压=2.7+3.8*氟代碳酸乙烯酯占第一电解液的体积浓度‑0.4*(第一预定温度‑25)/100(V);在第一预定电压下恒压充电;所述第二预定电压=2.7+6.5*亚硫酸丙烯酯占第二电解液的体积浓度+5.2*溴代丁内酯占第二电解液的体积浓度‑0.4*(第二预定温度‑25)/100(V);在第二预定电压下恒压充电;得到所述锂离子电池,由本发明提供的化成方法,能够提高电池的高温循环能力。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加工用正极匀浆装置,包括装置体、第一输液泵、制胶罐和第二输液泵,所述装置体上端设置有输料管和第一电动机,且输料管设置在第一电动机的左后侧,所述第二电动机与第二转轴相连接,且第二转轴下端贯穿制胶罐上端与第二传动轴相连接,且第二传动轴转动连接在制胶罐的内顶端上,所述第二输液泵设置在制胶罐下端,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第二输液泵的一端与储液罐上端相贯通,所述第三输液泵与第三连接管相连接。该锂电池加工用正极匀浆装置,将粘结剂罐内的粘结剂加入适量至制胶罐内,通过溶剂加料口加入适量的溶剂,在第二电动机的作用下通过第二传动轴和第二搅拌叶对溶剂和粘结剂预混合搅拌,便于后续混合加工。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包括集流体、涂覆在集流体表面的活性物质层以及分布在活性物质层上的电解液浸入通道;所述电解液浸入通道包括至少1条横向浸润通道和至少1条垂直于该横向浸润通道的纵向浸润通道。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高压实密度电极片由于电解液浸润困难带来的电池制造成本上升、电性能下降的问题缺陷,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泄压式钮扣锂二次电池,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电芯,壳体包括铆合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均为单侧开口内部中空的金属壳体;上壳体的外侧壁上设有绝缘胶圈,绝缘胶圈位于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下壳体的开口端上等距开设若干槽口,槽口贴附于绝缘胶圈上。槽口的设计能够使其在铆合后牢牢扣紧绝缘胶圈,达到紧密结合的作用,电池密封性好,同时,当扣式锂二次电池发生短路失效时,可透过本发明提出的高分子溃缩概念及搭配紧密的铆合方式、藉其槽口处进行泄压。本发明的电池不仅增益密封效果也兼具防爆作用,且结构简单无需增加其他部件,成本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孔导电硅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锂离子电池,涉及电池材料领域。多孔导电硅氧材料中的SiOx颗粒具有相互交联贯通的孔道,孔道自内部延伸至表面并形成多个开口,碳包覆层包覆于SiOx颗粒表面。制备方法主要是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为造孔剂在SiOx体系中形成胶束,高温反应使SiOx体系成为SiOx颗粒,其中的胶束对应形成相互交联贯通的孔道;在SiOx颗粒表面进行碳包覆形成碳包覆层。该多孔导电硅氧材料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活性材料可有效缓冲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提升电池的倍率性能及循环寿命;该制备方法简单、环境友好,适合大规模生产。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锂电池液冷系统,包括热对流隔板,沿所述热对流隔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散热模块和第二散热模块;所述第一散热模块上设置有第一进出液连接口,所述第二散热模块上连接有第二进出液连接口,所述第一进出液连接口和所述第二进出液连接口位于所述热对流隔板的同一端;所述热对流隔板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第一散热模块和所述第二散热模块连接的换向槽;冷却液沿所述第一进出液连接口流入所述第一散热模块,经所述换向槽进入所述第二散热模块,并沿所述第二进出液连接口流出;所述冷却液在所述第一散热模块和所述第二散热模块内做相反相流动。本系统不仅结构简单,降温效果好,而且不伤电池,安装方便。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锂电池铝型材外壳,包括电池壳,所述电池壳的前后对称的两面上安装有散热过滤机构,电池壳的顶部连接有初步散热机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锂电池铝型材外壳,电池壳内部安装有检测实时检测温度的温度计,并且温度计将测量的温度上传至电动汽车的主控系统内,将电池壳内部温度设置为三个等级,分别为低、中和高,在低温度范围内,初步散热机构、水冷机构和升降机构不启动,仅靠散热过滤机构对电池内部进行散热,在中温度范围内,初步散热机构启动,加大对电池内部进行散热,在高温度范围内,水冷机构和升降机构启动,电池与水冷机构接触,配合风冷和水冷加速将电池内的热量带走。
本发明提出了化合物、电解液和锂离子电池。所述化合物具有下式所示的结构,其中,X为五元环或者六元环。含有本发明化合物的电解液在高电压和高温下的稳定性强,在负极表面有效成膜,可以明显改善高镍材料电芯的电化学性能,赋予电池优异的存储性能和循环性能,并且内阻没有明显上升。
用于圆柱型锂电池汇流片的电阻电焊机,涉及电焊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圆柱型锂电池汇流片电阻电焊机的技术领域。本申请包括铝型材罩壳、机架总装、焊接头X、Y伺服移动轴总装、模组上下料移动轴总装、汇流片压紧工装总装、点焊枪头总装、焊接电源、视频监测显示器,铝型材罩壳设置在机架总装上,焊接头X、Y伺服移动轴总装布置在铝型材罩壳上,位于机架总装上部的铝型材罩壳内部设置模组上下料移动轴总装、汇流片压紧工装总装,模组上下料移动轴总装、汇流片压紧工装总装上部的铝型材罩壳上设置点焊枪头总装、焊接电源,铝型材罩壳上设置视频监测显示器。本申请实现了生产效率高,保证焊接质量,产品一致性高的目的。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锂电池一致性评价测试方法,其通过对锂电池的静态参数电压、内阻、重量等以及动态的充放电过程中的压差,直流内阻、搁置中的压差及容量保持和恢复进行测试,以动静结合的测试方式进行测试,有效的保证的电池的一致性。运用到生产过程中,能提高产品的一致性配组,提高产品的性能,降低失效风险。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性PVDF涂覆的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为:将分散剂、增稠剂加入到水中,搅拌均匀,加入PVDF,使PVDF融入水中,制备悬浊液;剩余的水中加入水性性UV树脂、水性粘结剂、光引发剂、阻聚剂,分散均匀,再导入PVDF悬浊液,分散均匀制备PVDF浆料;将PVDF浆料涂覆在经过电晕处理的锂离子电池基膜的单侧或双侧,形成点矩阵式分布涂层,固化既得成品。优点是:采用水性UV光固化技术,涂层能够实现立即干燥,能耗更低,不用担心隔膜因热和张力导致变形问题。可以将隔膜涂层烘干时间降低到8‑15s,有利于连续稳定大规模生产。
本发明涉及一种磷酸铁锂生产连续计量进料技术。该连续计量进料系统包括容器(1)和流量计(4),容器通过管道与流量计连接,容器高于流量计,所述的容器设置有进液口(2),在容器设置有高出容器底面的排液口(3)。采用该技术方案,连续计量进料系统,计量准确,精确控制进入反应釜的液体量,提高磷酸铁锂的产品质量,使其质量稳定。
本发明针对聚丙烯锂离子电池隔膜亲水性和热稳定性较差的问题,通过聚电解质在隔膜表面层层自组装的方法改善其亲水性和热稳定性。技术方案是:通过水溶液聚合的方法分别制备出含有阴离子和阳离子结构单元的阴、阳离子聚电解质,将经过预处理的聚丙烯隔膜反复交替浸泡在两种聚电解质溶液中,使高分子聚电解质在静电力的作用下自组装到聚丙烯隔膜表面。使用这种方法制备的聚丙烯锂离子电池隔膜亲水性和热稳定性较高,静态水接触角低至30°左右,130℃下处理4小时其热收缩率可以达到仅为15%左右。这种方法操作简便、实用性强,克服了化学改性和一般涂覆方法的缺点,可以工业化。
本发明涉及一种夹具,用于将电芯装夹于转盘,所述夹具包括转动板、第一夹板及第二夹板。将转动板转动到第二极限位置,然后将电芯放置于夹持位,且将第二夹板靠近第一夹板以夹持住电芯,接下来将转动板转动到第一极限位置,只需要保证转动板从第二极限位置转动到第一极限位置的转动角度为90°,就可以电芯绕转动轴线转动90°。转盘转动时会将夹具上的电芯转运至各个工位进行贴胶,本发明提供的夹具可在转盘上实现电芯的翻转,悬臂梁结构可只用于电芯的搬运不需要对电芯进行翻转,悬臂梁结构不受翻转机构的重量的影响,也保证了悬臂梁结构翻转的可靠性,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搬运速度,提高了锂电池的组装效率。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锂电池的贴胶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温度变化分析的锂离子电池分选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将电池正负极分别与对应接口连接;将电池置入高低温测试箱中,在每个电池外表面布置热电偶,热电偶接到数据采集仪上;设置恒温A;待温度恒定所设温度后保温;对电池进行恒流充电,记录电池充电过程中各热电偶的温度变化情况;待电池充电完成后静置,然后对电池进行放电,记录电池充电过程中各热电偶的温度变化情况;导出、分析数据;将数据与提前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是否符合一致性要求。本发明使用温度作为锂离子电池分选的主要状态依据,工作过程中的电池老化情况、内阻变化情况等都会通过电池工作状态下产热体现出来。
本发明公开了锂电池技术领域的一种户外用备用锂电池,所述电池外保护壳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支撑杆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顶部卡槽和底部卡槽相匹配的卡块,所述电池外保护壳的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矩形凹槽;通过T型滑杆与T型滑槽的连接可将底板拆卸,然后将支撑杆从凹槽中取出,将支撑杆两端的卡块分被插入到顶部卡槽与底部卡槽中,将底板放置在地面上,这样即可将电池外保护壳垫起一定的高低,同时在不使用可将电池外保护壳拆卸,把底板向上放置,使支撑杆向下,这样可形成一个小桌子,方便在野外放置水杯与碗之类的小物件,而当电池外保护壳通过四组支撑杆垫起一定的高度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活化装置,包括进料流水线、一对结构相同的倍速链装置、四个结构相同的升降移载机、一对结构相同的过渡流水线、出料流水线、线体和维修通道,一对所述倍速链装置水平对称设置,且中间留有间距,一对所述过渡流水线设置在一对所述倍速链装置之间的左右两侧,一对所述倍速链装置之间设置有维修通道,四个所述升降移载机分别设置在一对所述倍速链装置的侧壁,所述进料流水线和出料流水线成对角线设置在升降移载机的侧面,所述线体设置在倍速链装置的顶端。本发明具有较强的承重能力,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承重能力不够的问题,且占地面积小,制造成本更加低廉,可以大大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活化效率。
对锂电池隔膜涂覆时排放的丙酮废气回收再利用方法,涉及丙酮的回收再利用技术领域,将排放的丙酮废气采用吸收剂进行吸附后再经解吸取得丙酮气体和吸收剂,所述丙酮气体用于锂离子电池隔膜涂覆生产,吸收剂用于循环地对丙酮废气吸附。本发明采用吸收剂对丙酮废气进行吸附,然后再通过解吸还原得到丙酮气体和吸收剂,可进行再利用。通过解吸后的丙酮纯度达到99%,可再次作为喷涂中的溶剂进行使用。通过本发明工艺进行处理后的丙酮尾气,可再次循环用在涂覆工艺上,无污染废气产生,安全环保。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包凝露检测及干燥装置、系统及方法,该装置包括:集流装置、检测装置、BMU、BCU主板和干燥装置;其中,集流装置设置在检测装置上方,将液体汇流后滴在检测装置上;检测装置、BMU、BCU主板和干燥装置依次连接;检测装置用于将采集的检测数据通过BMU传输至BCU主板;BCU主板4用于当接收的检测数据小于预设阈值时,启动干燥装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锂电池包凝露检测及干燥装置,采用集流装置将电池包内凝聚的水滴滴至检测装置上,检测数据通过BMU传递至BCU主板进行逻辑判断及处理后,开启干燥装置将电池包内部产生的凝露蒸发,可以有效的防止电池包因绝缘故障导致整车无法运行的情况。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水电解液,包括锂盐、有机溶剂和添加剂,所述的添加剂包括添加剂A,所述的添加剂A为选自如下结构通式所示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上式中,R1为烷基、被取代或未被取代的苯基中的一种,其中,所述的取代为部分取代或全取代,取代基为选自烷基、羧基、氰基、烷硫基、氨基中的一种或多种;R2、R3独立地选自氢、酯基、羧基、氰基、烷硫基、氨基、硝基中的一种,且R2、R3中至少有一个不为氢。本发明通过研究发现具有结构通式所示结构的添加剂A能够提高电池的高温存储性能、低温放电性能以及安全性能。
本申请属于电池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制片设备,包括放卷机构、缺陷标识机构和成型机构。成型机构在缺陷标识机构未检测到电池极片的表面缺陷时,在电池极片上周期性间隔开设初始标记孔和终点标记孔,并在初始标记孔和终点标记孔之间制备极耳;在缺陷标识机构检测到电池极片的表面缺陷时,当表面缺陷到达成型机构前,完成上一个终点标记孔开设后,成型机构在电池极片通过一个单卷长度后再开设下一个初始标记孔;未完成上一个终点标记孔开设时,在表面缺陷位置通过成型机构后,再开设下一个初始标记孔。如此便避免了电池极片上出现缺陷时,对电池极片的整体报废,有效降低了锂离子电池的整体制造成本。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铜/铝箔涂覆水性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铜/铝箔涂覆水性导电浆料包括甲氧基聚乙二醇丙烯酸酯‑丙烯酰胺共聚物0.1‑4%、第一导电碳材料0.3‑1%、片状石墨粉1‑5%、水性丙烯酸树脂0.1‑3%、分散剂1‑5%、润湿剂0.1‑1%、流平剂0.1‑1%、增容剂0.1‑3%、消泡剂0.1‑2%和水,本发明石墨粉粒径较小,可以增大接触面积,提高集流极表面张力,增强集流极的易涂覆性能,同时石墨粉可借助甲氧基聚乙二醇丙烯酸酯‑丙烯酰胺共聚物形成导电网络,具有较好的导电性。
本发明公开了纳米AZO包覆八面体结构镍锰酸锂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采用两步液相沉淀结合固相烧结法制备得到的纳米AZO包覆八面体结构镍锰酸锂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微观结构、高的比容量、好的抗腐蚀性、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江苏有色金属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