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移动基站的供电设备,其结构包括传动连接轴、传动带轮、控制器支架、控制器、显示屏、发电机后盖、发电机、散热片、底座,传动连接轴和传动带轮通过轴承连接,传动带轮的右边设有发电机,发电机和传动连接轴固定连接,发电机的上部和控制器支架焊接在一起,控制器支架通过螺丝和控制器固定,控制器的前部设有显示屏,发电机的右部设有发电机后盖,发电机后盖通过螺丝和发电机固定,发电机上焊接有散热片,通过设有显示屏,可以显示设备当前的工作状态,可以使使用者及时有效的得知设备的工作状态,有效的防止设备的损坏,提高了工作的稳定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高效充电桩,涉及汽车充电桩技术领域;为了提升充电时的安全性;具体包括两个对称安装于底座上的主体,两个所述主体一侧外壁均设置有操作屏,两个主体相邻一侧外壁通过螺丝固定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上均卡接有手柄,所述手柄通过卷式充电线接入主体的内部电路,手柄一端设置有充电头,所述手柄靠近充电头的圆周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保护罩。本发明通过设置保护罩、环型气垫等结构,能够根据需求将保护罩通过螺纹旋转于手柄上,进而对充电头与汽车的充电口进行保护,尤其适用于外界雨雪天气,能够有效的避免水体进入,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利用气囊调节环型气垫的大小,从而提升密封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机转子油冷系统,平衡环上均绕轴心分布有贯通的出油孔、位于内侧面中间位置的转弯口、位于内侧面内圈边缘位置的导油口,中心轴内部设有注油腔,注油腔在中心轴一端端面上开设有注油口、在中心轴外圆上开设有与两端平衡环的导油口连通的连通孔,转子铁心绕轴心分布有贯通的过油孔,每组过油孔都包括靠近轴心的近孔和远离轴心的远孔,在多层转子铁心内对应组的近孔依次连通形成近道、对应组的远孔依次连通形成远道,近道的一端与对应导油口连通、另一端通过对应转弯口与对应远道的一端连通,对应远道的另一端与对应出油孔连通。该系统能对转子内部的表层和里层进行冷却,进入转子后不会进行分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洗刷装置,包括降升车身、安装在所述降升车身顶端壁的装嵌座体以及洗刷架体,所述降升车身顶部转动配合安装有旋转台,所述旋转台顶部端面固定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顶部端面内固定安装有液压收缩构件,所述液压收缩构件顶部端面动力连接液压杆,所述液压杆与所述装嵌座体固定安装,所述装嵌座体右侧端面内设有装嵌槽,所述洗刷架体与所述装嵌槽平滑配合连接,所述装嵌槽前后两侧内壁内对应设有锁合孔;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实现洗刷滚刷自动穿入伸出的调节工作以及锁合装置的自动锁定以及解锁工作,方便拆装维护。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车辆驻车安防系统和实现方法,属于驻车安防技术领域,包括:前向雷达、左前角雷达、右前角雷达、左后角雷达、右后角雷达、ADAS域控制器、夜视控制器、前红外摄像头、左中红外摄像头、后红外摄像头、右中红外摄像头及移动终端;使用原车的一个前向雷达、4个角雷达,4个夜视摄像头、利用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在驻车时的闲置算力,将夜视系统探测和雷达探测进行感知融合,感知互补,为车辆露营提供了一个安防系统的解决方案和实现方法;使用该发明可以为车辆露营人员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即使在光线不好的情况下也可以有效的识别侵入的人员、车辆和大型动物等。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双系统共用膨胀水箱,包括膨胀水箱、隔板,膨胀水箱的两侧上部分别设有除气口,膨胀水箱的两侧底部分别设置回水口,隔板为可隔绝热的隔层,隔板竖直设置并将膨胀水箱的内部分隔成高温腔室和低温腔室,高温腔室和低温腔室的上部连通下部分离,低温腔室的顶盖上设有冷却液加注口,高温腔室的侧面设有液位指示窗。本发明从唯一的冷却液加注口加注冷却液,直到冷却液充满低温腔室后,继续添加冷却液至高温腔室的液位指示最高处,停止加入冷却液,隔板两侧腔室中均充有满足工作要求容积的冷却液,两腔室中冷却液之间由可隔绝热量的隔板隔离,可独立工作互不干扰,简化了总装线的初次加注操作,方便后期保养维护。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火灾监测预警系统及方法,其包括采集模块、控制模块和报警模块,所述采集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以及火焰传感器,从而通过所述温度传感器等对动力电池的电池箱内部的温度、压力、水位、烟雾以及火焰等进行采集,并然后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等采集的数据判定所述动力电池发生火灾的风险等级,并在火灾的风险等级高时控制预警模块发送预警提醒,从而实现了动力电池的实时监测及预警,大大提高了动力电池火灾监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本发明涉及基于广义哈密顿作用量的新能源发电系统并网逆变器同调等值方法,包括同调判别和参数聚合两个步骤:建立单台逆变器的哈密顿模型,推导其广义哈密顿作用量,判定广义哈密顿作用量微分成比例的逆变器为一个同调群,根据能量守恒约束可将作用量判据简化为并网电流判据;对同调的逆变器进行结构参数聚合和控制参数拟合。本发明从同调等值的物理概念出发,提出了判定逆变器同调的实用性标准,基于结构保留原则,实现多台电磁能量转化过程相似逆变器的等值降阶,使等值后的系统有明确的物理意义,简化了仿真计算过程,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一种新能源商用车电机悬置装置,包括呈四点支承、结构一致的前悬置与后悬置,前、后悬置均包括车架兜梁及与其中部相连接、并左右对称且呈Λ型布置的左、右连接减振单元,车架兜梁包括外凹槽及与其顶部相连接的一、二号翼边,左、右连接减振单元均包括上下连接的悬置软垫总成与悬置支架,其中,悬置软垫总成包括硫化为一体的上骨架、橡胶体与下骨架,上、下骨架内设置有相互卡接的上凹槽与下凸块,悬置支架包括下连接板、侧连接板、一号加强筋与二号加强筋。本设计不仅结构简单、形状规则、易于制造、重量较轻,而且使用与维护成本较低、能实现三向限位、保护作用较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防爆型锂电池,包括外壳和防爆阀,所述外壳的两侧均安装有防爆阀,所述外壳的顶部安装有报警器,所述外壳的内部底壁安装有缓冲柱,所述外壳的内部前壁安装有风机,所述外壳的两侧内壁安装有升温箱,所述外壳的内部顶壁安装有温度检测器。本发明通过安装有防爆阀和报警器可以在电池发生膨胀爆炸前,外壳内部的气压变大,当气压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触发膜破裂,随后气压挤压移动板,移动板挤压一号弹簧,移动板带动接触杆移动,当移动板移动至排气孔时,外壳内部的气体从排气孔排出,同时接触杆撞击转动杆,控制芯片控制蜂鸣器和警示灯发出声音并亮起灯光,对工作人员进行警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UDS协议的新能源整车绝缘故障排查系统。它包括动力电池系统,用于为主驱回路和辅驱回路提供高压电;主驱回路,连接至动力电池正极接触器与动力电池负极接触器之间;辅驱回路,连接至动力电池正极接触器与动力电池负极接触器之间;动力电池管理系统,通过UDS协议与诊断仪进行通信,用于在接收到故障排查信号后进行绝缘故障排查;控制断开高压回路、主驱回路和辅驱回路的接触器,采集绝缘电阻值,根据绝缘电阻值判断绝缘故障点并发送至诊断仪;诊断仪,用于在接收到绝缘故障排查使能信号后,发送故障排查信号至动力电池管理系统。本发明能够帮助维修人员快速锁定故障点,减少故障排查时间,降低高压触电风险,并尽可能保证车辆安全运行。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包括蓄电池组和主控制模块,所述蓄电池组与充电模块连接,所述主控制模块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有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所述蓄电池组的输出端连接有继电器开关,所述继电器开关与主控制模块连接,所述主控制模块的一个输出端口连接有声音报警器,所述主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无线网络模块,所述无线网络模块与移动终端连接,所述主控制模块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有电压检测模块、电阻检测模块以及电流检测模块。在充电或放电的过程中出现故障,导致蓄电池组出现起火、温度超高,可发出警报,即使用户不在车内,也可通过移动终端接收到报警信息,使得故障能够得到及时的处理,降低损害。
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充放电控制系统,包括电池性能影响因子计算模块、动力电池使用环境影响因子计算模块、整车需求性能影响因子计算模块、车内用电设备影响因子计算模块和动力电池充放电电流修正模块,本发明将电池本身的性能、环境因素对电池影响、整车性能需求、用电设备性能均考虑到充放电的控制因素中,并将不同类别的影响因素进行模块化开发,在模块中,分析影响因素对动力电池充放电的影响并赋予充电电流的修正影响因子,同时,按照控制的优先级,对动力电池充放电的电流进行修正,以达到更加准确的控制。
本发明公开了电机设备领域的一种用于新能源车辆的变扭驱动电机。包括电机壳体、绕组定子、转子绕组、转子铁心、转轴和磁极转换控制器,绕组定子位于电机壳体内圈,转子绕组和转子铁心组成电机转子,电机转子在绕组定子内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壳体内圈均匀设有若干组绕组定子,绕组定子的线圈组与磁极转换控制器连接,通过磁极转换控制器对线圈组进行连接组合形成电机定子的磁极数,所述磁极转换控制器可通过电机定子磁极数的变化调节电机扭矩的输出。本发明具有电机效率高、运行稳定和方便控制调速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用具有减震结构的锂电池,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底部安装有缓冲弹簧,所述外壳的内侧安装有隔离板,所述极板的顶部安装有连接板,所述外壳的顶部安装有嵌入层,所述嵌入层的顶部嵌合安装有顶盖;所述隔离板的一侧安装有缓冲杆,所述缓冲杆的一端安装有极板。本实用新型安装有通气管,通气管用于引导气体的输出,避免反应发生的空气无法输出,造成装置内部气压过大,发生危险情况,当装置运行时控制阀打开通气管,方便装置控制气体排放,当电池不运行时,控制阀关闭,保证装置的封闭性,避免外界物质进入到装置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控用安装结构,电池箱体,电池箱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外框架,外框架为多个连接板组成的矩形框架,外框架的两端外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可与汽车横梁进行固定连接,外框架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框,限位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内框板,外框架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缓冲板。通过限位框达到贴合电池箱体边缘进行固定限位的效果,与限位框之间存有空隙,在内框板受到外力的时候留有缓冲的空间,从而通过弧形设置的内框板达到缓冲电池箱体受到的外力的效果,通过缓冲板在使用的时候与电池箱体四面接触,受到震动时达到减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能源专用型汽车组合仪表,包括壳体、速度表盘和转速表盘,在速度表盘和转速表盘的中间设有段式屏显和指示灯面板;在壳体的内部设有电路板;第一I/O口灯控电路设有复合晶体管IC5和移位寄存器IC7,复合晶体管IC5的信号输入端与移位寄存器IC7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复合晶体管IC5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有安全带指示灯电路、系统故障指示灯电路、电机过热指示灯电路、制动能量回收指示灯电路、电池温度异常指示灯电路和电池绝缘故障指示灯电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对汽车的各种状态显示直观明了,不需要驾驶员人工检查,智能化程度高,方便快捷,很大程度上的减轻了驾驶员的疲劳感,汽车运行更加安全舒适。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车架自动喷涂系统,包括底座、驱动台、限位板和喷涂装置,所述底座外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旋杆,所述螺旋杆的外部活动连接有底座,所述螺旋杆外部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块。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撑柱的一侧通过第一活动轴安装有电动推杆,同时通过外接控制器启动电动推杆,可以使电动推杆通过第三活动轴推动上方的喷涂装置,使喷涂装置以第二活动轴为轴心进行角度调节,同时储料箱可以通过连接管将漆液输出喷涂装置中,使喷涂装置对下方活动台的车架进行喷涂作业,提高了整体的喷涂效率。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客车外接充电信息实时显示系统。包括地面直流充电桩(1)、动力电池系统BMS(4)、DC/DC(5)、车载充电机(6)、仪表(7)、点火锁(8)、低压电源总开关(9)、铅酸电池(10),铅酸电池常火、点火锁ON档电源连接仪表(7)、高低压线束总成(2)、电源分配单元PDU(3);高低压线束总成(2)包括整车CAN总线、充电CAN总线、地面直流充电桩(1)和车载充电机(6)输出的辅助电源线、以及CC、CC2、BMS_Wakeup、IPK_Wakeup控制信号线;电源分配单元PDU(3)集成交流充电接触器K1、直流充电接触器K2和DC/DC高压回路接触器K3;地面直流充电桩(1)与动力电池系统BMS(4)通过充电CAN总线形成独立的通信网络。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车辆外接充电时,无论采用哪儿种充电模式,无需打开车钥匙仪表均可被自动唤醒,且实时全面显示全过程充电状态信息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光伏新能源双分布农机集成平台,其包括光伏电源系统、平台架及行走轮系统;所述光伏电源系统包括太阳能发电板、充电控制器和蓄电池;所述行走系统包括轮叉轴、轮叉、外转子轮毂式电机和轮毂,所述外转子轮毂式电机包括转子和定子;所述轮叉的开口端设有轮轴,轮叉的另一端连接轮叉轴的一端,轮叉轴的另一端与平台架连接,轮轴上设有定子,定子外设有转子,定子与蓄电池连接,转子通过连接板与轮毂连接,轮毂上装有行走轮。本实用新型通过光伏电源系统将光能转换为电能,再将电能转换为动力输出,此外,本电机的行走系统能够根据作业需要采用不同的行走轮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水箱及高压冲洗设备的新能源环卫冲洗车,属于市政设施技术领域。所述冲洗车后舱内布置可移动的水箱和高压水泵,所述水箱底部开设水箱出水口,所述高压水泵底部开设水泵进水口和水泵出水口,所述水箱出水口与水泵进水口连通,所述水泵出水口连接喷头,所述高压水泵的电源连线与车上逆变电适配电源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环保,节能,水箱和高压水泵都为移动式,方便拆卸,且与车厢之间设置快速连接扣,防止汽车在行驶中水箱移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集成化PDU系统,主要集成高压分配子系统PDU、DC/DC转换子系统和整车热管理子系统,具体包括IPDU模块,其内包括高压模块和低压模块,高压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预充及高压回路、EMC滤波器以及高压分配模块,其输入端连接高压电输入接口,高压分配模块上设有高压输出DC/DC接口和若干高压输出接口;低压模块包括CPU及相关控制/检测电路,CPU分别连接高压输出DC/DC接口和预充及高压回路与EMC滤波器间的高压线路以监视高压模块,CPU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各种车载低压负载以控制其启动和停止,且将整车热管理系统中的输入采集模块、输出控制模块集成在IPDU模块中,使输入输出都由同一个控制器实现,有效降低PDU的成本和体积,并提高零部件能量密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池不锈钢外壳的多工位加工系统,其包括拉伸模具与机械手,该拉伸模具包括上模以及与该上模对应设置的下模,该机械手置于该上模与该下模之间,所述拉伸模具上相对应地设有若干冲头以及与该冲头数量相同的凹模,所述机械手上可左右移动地设有两条机械臂,于该机械臂上对应冲头、凹模可移动地设有若干物料夹头,于该机械手前端设有自动上料装置,于该机械手一端对应该凹模设有若干个用于检测该机械臂运作的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机械手与拉伸模具互相配合,对原料进行精确高效率的拉伸加工,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生产成本,能高效高品质的完成大批量产品的生产。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车B柱横梁总成焊接夹具,包括安装于夹具底部的万向轮、与安装在所述万向轮上方的固定架、快速夹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架通过连接销连接翻转架,所述的翻转架上依次固定安装B柱横梁的分总成第一定位凸台、分总成第二定位凸台、分总成第三定位凸台,在分总成定位凸台上安装有快速夹头,在所述的固定架上布置有防转销。该夹具一是采用凸台定位和快速夹头等,以机械装置代替了手工装配零件部位时的定位、夹紧及工件翻转等繁重的工作,改善了工人的劳动条件,二是移动方便,可翻转工件,使得工件处于最佳的施焊部位,采用悬挂点焊机焊接时,焊缝的成形性良好,工艺缺陷明显降低,焊接速度得以提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盖散热结构,包括散热用扁软管、壳体、半导体制冷片和水泵,所述壳体的两侧皆均匀固定有半导体制冷片,壳体的底部均匀焊接有装配支脚,所述壳体的一端焊接有预留座,且预留座上安装有水泵。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回液管、出液管和安装管,使得装置使用时,使用者可以利用回液管和出液管与安装管之间的螺纹连接结构,在装置上将散热用扁软管进行拆装更换,并且可以依据电池盖的大小规格,选择适宜长度的散热用扁软管在相应待散热的电池盖上进行铺设,并且利用胶布将散热用扁软管在电池盖表面固定,从而使得装置可以满足不同规格电池盖的散热需求,增强了装置的适用性。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可调节充电桩,包括底座,所述底座滑动连接有充电桩本体,所述充电桩本体转动连接有滚轮,本实用新型通过充电桩本体底端安装的滚轮,利于充电桩本体在底座内部滑动进行位置调节,通过导杆与底座之间滑动连接,对充电桩本体进行限位,防止充电桩本体脱离底座,通过压力弹簧的弹力推动限位杆,推动呈锯齿状结构的橡胶块挤压底座,增加橡胶块与底座之间的摩擦力度,对充电桩本体进行限位,防止充电桩本体晃动,通过向上推动拉杆,使限位杆上滑压力弹簧,这时限位杆移动带动橡胶块远离底座,通过推动充电桩本体在底座内部滑动调节位置,将充电桩本体移动到车辆的侧边,以便于人员可以触碰到充电桩本体进行车辆的充电。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束管夹,涉及汽车线束配件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束管夹工作性能不佳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两个上夹块,两个所述上夹块的下方设有两个竖向设置的下夹块,两个所述上夹块的相对端,以及两个下夹块的相对端均开设有容纳槽,两个所述上夹块,以及两个下夹块之间均设有横向设置的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容纳槽的内部,并且活动套设在容纳槽的内部,两个所述连接块的两端均设有连接机构。本实用新型可高效的对汽车线束进行固定定位,可对束管夹进行多方位的调节,可对束管夹内部的汽车线束进行保护,工作范围广,防护性能高,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保节能的新能源充电桩,包括底座、充电箱,所述充电箱的一侧表面中部竖直设有第一太阳能板,所述第一太阳能板上方的充电箱顶部表面斜向设有遮阳板,所述遮阳板靠近第一太阳能板一侧表面纵向设有第二太阳能板,所述遮阳板远离第二太阳能板一侧表面固定设置有刷卡器,所述充电箱远离第一太阳能板一侧接电柜的前侧表面顶端中部纵向设有触控显示屏,所述触控显示屏下方的接电柜前侧表面活动设有收纳盒,所述接电柜的一侧表面上端竖直固定设置有电枪接板。本实用新型利用充电箱侧面的第一太阳能板、第二太阳能板,能够在变电设备作用下提供辅助能源以供给日常电量损耗的同时节省充电时的市电使用,节能环保,使用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线束的紧固装置,涉及紧固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转动连接有花键套,花键套的安装轴孔安装有相配合的花键轴,花键轴的顶端固定有转动框架,转动框架上安装有紧固机构,花键轴与支架之间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紧固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转动框架上的两个相对称的夹持板,夹持板的顶端均固接有滑套,滑套均滑动套设在转动框架的外侧。本实用新型区别于现有技术,利用紧固机构,能够方便对不同大小尺寸的线束进行夹持紧固,大大提高该装置的适用范围,其次,利用调节机构,能够方便对夹持紧固后的线束的圆周摆放角度进行调节,使得可满足不同圆周角度下的摆放作用,进一步提高该装置的适用范围。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冷机控制系统,包括冷藏设备控制器、变频器、压缩机、汽车动力电池、三相交流插头、中间继电器和交流接触器,汽车动力电池的输出端接第一直流接触器与第二直流接触器后与变频器直流输入端电连接,三相交流插头接交流接触器后与变频器的三相交流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变频器与压缩机电连接,中间继电器控制第一直流接触器、第二直流接触器与交流接触器的通断从而控制压缩机的供电方式;三相交流插头的交流电通过变压器和整流桥降压整流后为冷藏设备控制器供电,同时蓄电池可通过蓄电池供电接口为冷藏设备控制器供电,本设计可以有效利用车载电池或城市电网为冷机供电,进行制冷,且两种供电方式不发生冲突。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湖北武汉有色金属新能源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