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复合材料板的预紧力齿连接型锚具,包括端部设有环状螺纹齿的复合材料板、金属夹具;所述金属夹具中部设有复合材料板槽,所述复合材料板槽内设有与复合材料板端部环状螺纹齿配合的齿;所述复合材料板槽包括凸起部和凹陷部;所述凸起部表面设有防滑层;所述凹陷部表面设有耐磨层;所述金属夹具的下底面和前、后两侧面的长度大于上底面的长度。该锚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承载力高,连接效率高;本实用新型将金属件与复合材料板通过齿装配后,通过一定方法在复合材料齿上施加径向压力,再通过复合材料齿根位置层间抗剪能力以及接触面上的摩擦阻力共同传递外荷载,从而达到锚固复合材料板的目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化复合材料构件的成型模具的型面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型面与目标复合材料构件的表面贴合,以目标复合材料构件作坯件,仿真得到成型后的复合材料构件;对成型模具的型面进行等距离反向补偿调整,将目标复合材料构件按对应位置放置在补偿后的型面上,施加压力得到第二构件,且其下表面与第一型面相贴合;以第二构件作为坯件,以第一型面作为成型模具的型面,得到成型后的复合材料构件,记作第三构件;将第三构件与目标复合材料构件的偏差在预设范围内,则完成型面确定;若偏差超出预设范围,则再重复上述步骤。本发明能够对固化成型复合材料构件的模具型面进行快速、精确的确定,从而提高成型模具的设计和加工效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铜基金属有机多面体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首先将海藻酸钠溶液加入到二价铜离子水溶液中,静置,过滤,洗涤,得到铜基海藻酸水凝胶;随后铜基海藻酸水凝胶与硅酸酯反应,过滤,洗涤,得到铜基海藻酸‑二氧化硅水凝胶;最后铜基海藻酸‑二氧化硅水凝胶与配体(间苯二甲酸或5‑取代基间苯二甲酸)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到铜基金属有机多面体复合材料。本发明的铜基金属有机多面体复合材料,具有致密的网状结构,能有效抑制铜基金属有机多面体的密堆积和海藻酸骨架的收缩。本发明的铜基金属有机多面体复合材料,针对环氧丙烷与CO2环加成生成碳酸丙烯酯的反应,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催化剂为球状,易于分离,便于回收再利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OFs的片层状锌钴硫化物复合材料及制备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1)合成白色的Zn MOFs纳米片作为前驱体;2)将白色粉末加入到含有六水合硝酸钴的乙醇溶液中得到粉紫色Co/Zn MOFs粉末;3)上述粉紫色粉末在惰性气氛下经两步煅烧同时硫化得到ZnCoS@CNS复合材料,即所述的基于MOFs的片层状锌钴硫化物复合材料。通过该方法制得的ZnCoS@CNS复合材料具有片层状结构,可增加电解液与材料的接触面积,促进锂离子的传输,同时为嵌锂/脱锂过程中材料体积的变化提供了空间。将该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应用时,表现出较好的储锂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加筋壁板型面检测智能力控系统及检测方法,包括检测型架、施力推杆器和检测控制柜;所述检测型架用于固定复合材料加筋壁板;所述施力推杆器安装在检测型架上,用于对待检测的复合材料加筋壁板的型面施加检测力;所述检测控制柜通过电源线及数据线与施力推杆器连接,用于控制及记录施力推杆器施加检测力。即通过检测控制柜控制施力推杆器对复合材料加筋壁板型面不同部位施加检测需要的力值,达到快速精确检测复合材料加筋壁板型面质量的目的。本发明检测系统及方法,大大提升了复合材料加筋壁板的检测效率,且检测结果更加精确,大幅度提升了复合材料加筋壁板的检测效率和精确性,推动了复合材料领域的快速发展。
本发明公开了复合材料技术领域的一种环保型复合材料,该环保型复合材料的配方如下:聚碳酸酯30‑50份,ABS树脂30‑50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15‑25份,季戊四醇5‑10份,次磷酸镁5‑15份,膨胀石墨5‑10份,三氧化二锑5‑10份,硫醇20‑30份,氮系阻燃剂10‑15份,磷系阻燃剂10‑15份,硅系协效剂5‑10份,抗氧剂1‑3份,润滑剂1‑2份,增韧剂1‑2份,增塑剂1‑5份,田箐胶5‑10份,本发明通过在复合材料的配方中添加磷系阻燃剂和氮系阻燃剂,使该复合材料对于磷系和氮系的阻燃率增高,提高该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增加复合材料的推广,同时制作方法简单,无毒,对于人体健康没有伤害,该复合材料的具有良好的环保性。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车零部件用再生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工艺,由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组成,回收料30~70重量份;长玻璃纤维10~40重量份;纳米二氧化钛5~10重量份;增容剂5~10重量份;乙烯-辛烯共聚物5~10重量份;硅酮母粒1~5重量份;耐老化助剂0.2~3重量份。本发明的汽车零部件用再生复合材料,使用的原材料是回收再生料,节省原料成本,本发明的高强度汽车零部件用的再生PP/LGF复合材料,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纤维的长度,并均匀分散在基体材料中,同时辅以增韧剂及纳米填充改性材料,使得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可替代普通ABS工程塑料及短纤增强尼龙材料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聚苯胺导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制备而得:将氧化石墨加到醇类分散剂中超声分散,形成均匀分散的氧化石墨烯混合液;再加入苯胺进行分散;低温下,向混合液中滴加氧化剂和无机酸的溶液,搅拌聚合;离心、洗涤后得到氧化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向上述产物的水悬浮液中加入浓碱,加热搅拌,分离后将得到的复合材料浸泡在酸水溶液中,分离干燥得到石墨烯/聚苯胺导电复合材料。本发明充分利用氧化石墨烯的大的比表面积在有机体系中将吸附在氧化石墨片上的苯胺氧化,形成夹心型聚苯胺/氧化石墨烯/聚苯胺复合物。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技术领域的抗紫外的多元纳米颗粒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Fe2O3纳米团簇与蒙脱土的复合粉体15-30%、环氧树脂50-70%、固化剂10-20%、促进剂0.5-5%。制备方法:以FeSO4为起始原料,通过离子交换的方法合成Fe2O3纳米团簇与蒙脱土的复合粉体,得到具有抗紫外的材料;将蒙脱土与Fe2O3纳米团簇的复合体及环氧树脂混合均匀,加入固化剂、促进剂,固化成型,得到具有抗紫外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从而得到抗紫外性能良好的复合材料,实现解决目前环氧树脂的紫外线辐射老化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酰亚胺/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石墨为原料,利用改性Hummers方法合成氧化石墨烯,通过含有异氰酸根基团的有机分子修饰氧化石墨烯,然后将将表面改性的石墨烯均匀的分散于有机溶剂体系中,均匀分散后,0-25℃下加入等当量的二酐单体和二胺单体,反应持续6-24小时,所得溶液经热处理可制备高性能聚酰亚胺/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利用原位聚合方法制备而成的聚酰亚胺/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解决了石墨烯在聚酰亚胺基体中的分散和相容问题,得到了分散性良好的聚酰亚胺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的材料在耐热材料、结构材料、导电材料、粘合剂等方面存在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本发明涉及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损伤演化预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高温静疲劳损伤演化预测方法,本发明首先建立高温静疲劳载荷作用下复合材料内部纤维轴向应力分布方程;然后基于断裂力学界面脱粘准则建立复合材料高温静疲劳界面脱粘长度方程和滑移长度方程,最终建立高温静疲劳载荷下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迟滞本构关系方程,采用迟滞耗散能预测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的高温静疲劳损伤演化。本发明提供的预测方法综合考虑了高温静疲劳对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界面脱粘、界面氧化、界面滑移的影响,能够准确预测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高温静疲劳损伤演化曲线。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ZIF‑67/GO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首先配制Co(NO3)2‘6H2O的甲醇溶液和2‑甲基咪唑甲醇溶液,再将氧化石墨烯分散溶液依次浸渍在Co(NO3)2‘6H2O与2‑甲基咪唑甲醇溶液中,室温下搅拌,离心,循环交替浸渍2~3次,然后将产物超声分散于甲醇中,与Co(NO3)2‘6H2O的甲醇溶液同时加入到2‑甲基咪唑的甲醇溶液中,将紫红色悬浊液离心,得到ZIF‑67/GO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室温搅拌合成法,操作简便,制得的ZIF‑67/GO复合材料避免了纳米颗粒的团聚,纳米粒子ZIF‑67粒径均一,并均匀地负载在氧化石墨烯积表面,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和电荷传输能力。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熔覆合成碳化硅涂层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激光熔覆合成碳化硅涂层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以金属铝为基体,以激光熔覆合成碳化硅涂层为增强体;首先通过CVI法在碳泡沫基体上沉积SiC,得到SiC多孔陶瓷胚体、通过PIP法进一步得到SiC多孔陶瓷,然后通过高压浸渗制备SiC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最后通过激光熔覆合成碳化硅涂层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激光熔覆合成碳化硅涂层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其组织致密、成型性好、无裂纹,激光熔覆合成碳化硅涂层既可保证复合材料的强度又提高了复合材料的耐磨性和抗氧化性能。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碳化硅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表面凹凸不平、耐磨性差、抗氧化差等问题,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领域的结构件。
本发明提供一种锌合金海泡石氧化铁蛭石氧化铁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吸波性能高,并且具有优越的阻尼性能。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适于工业化生产。该复合材料以锌合金为基体,在基体上分布着海泡石氧化铁和蛭石氧化铁钡复合物及钛纤维;三者占复复合材料体积的百分比为40-50%;钛纤维的各成份的重量百分含:V为0.2%-0.4%,Pr为0.003%-0.09%,其余为Ti;该锌合金基体的化学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Al为13%~18%,Te为0.05%~0.1%,Co为0.05%-0.1%,Pr为0.005%-0.01%,其余为Zn。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层金属复合材料锅具的沿口封闭方法,所述多层金属复合材料由不锈钢内层、铝中间层和不锈钢外层紧密复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工艺过程:一、多层金属复合材料板材冲压落料成圆片;二、将圆片放入拉伸模具,经过液压拉伸机成型,制成锅身毛坯;三、锅身毛坯清洗、烘干;、将锅身毛坯放入车夹具,进行车床车削:A)用直刀使锅身沿口平齐;B)接着用窄的凹头车刀挖去锅身沿口露出的中间层铝;C)用滚轮压,使沿口内外两边的不锈钢向中间层卷圆挤紧;五、打砂、抛光。采用本发明方法能将多层金属复合材料锅具的沿口封闭。
利用超声波-膜-反溶剂法集成过程制备纳米催化复合材料的方法:(1)高氯酸铵的饱和溶液制备过程:在一定温度下将高氯酸铵溶解在合适的溶剂中制成饱和溶液;(2)纳米催化剂分散过程:在超声波的作用下,将纳米催化剂均匀分散在反溶剂中;(3)制备过程:在一定的压力下,将AP的饱和溶液通过膜管加到非溶剂中,反溶剂将溶剂反溶后,将会析出包覆在均匀分散的纳米粒子的表面,形成纳米催化复合材料;(4)过滤干燥过程:将纳米复合粒子先通过陶瓷膜管进行固液分离;(5)分离后的材料于50~150℃进行干燥,得到纳米催化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纳米催化复合材料具有结构稳定、纳米催化剂分散均匀以及粒径和形貌可控的特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卤阻燃AB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由ABS树脂100份,相容增韧剂1~10份,润滑分散剂0.5~2.0份,抗氧剂0.1~0.6份,无卤复合阻燃剂10~30份制成。制备方法为:先称取各组分待用;然后将ABS树脂、相容增韧剂、润滑分散剂、抗氧剂、硼酸锌以及酚醛树脂倒入高速混合机中混合,直至温度升高至80℃~90℃,再将磷酸酯倒入继续混合,随即出料冷却;冷却后的混合物料经熔融挤出、水槽冷却、牵引、造粒制得无卤阻燃ABS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得的无卤阻燃ABS复合材料综合的力学强度高、阻燃性好、熔体流动性好、生产成本低、环保无毒。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夹层结构的耐高温尼龙基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包括耐高温尼龙基复合材料芯层2、耐高温尼龙基复合材料面层1和专用耐高温尼龙基复合材料粘接层3,其中,芯层2为纤维增强高熔点耐高温尼龙复合材料,为异型结构;面层1为纤维增强高熔点耐高温尼龙片材;粘接层3为纤维增强低熔点耐高温尼龙复合材料胶膜。具有高熔点的耐高温尼龙复合材料芯层2和面层1保证了成型过程中结构的稳定性,芯层2、面层1和粘接层3所用树脂为同一树脂体系,赋予复合材料高的界面强度,克服了传统夹层结构界面性能差、易分层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信号透频的复合材料板材,包括复合材料板,复合材料板的内部设置有碳纤维层,碳纤维层的一侧设置有玻璃纤维层,碳纤维层的一端开设有凸起,且凸起靠近玻璃纤维层的内侧开设有凹槽;该一种信号透频的复合材料板材通过设置碳纤维层、玻璃纤维层、凸起和凹槽,让其具有力学结构编织性能稳定、信号强重量轻、环保的特点,可有效地扩展复合材料板的信号区域,从而保障天线信号的高透频率,以此提高了复合材料板广泛的应用范围,实用效果更好;通过设置加强筋、卡块、卡槽、上蒙皮和下蒙皮,可提高复合材料板的刚性强度与韧性,并加强了复合材料板连接结构的牢固性,让其复合材料板的使用寿命更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复合材料筋端部固定的锚具,包括底座、上压件和复合材料筋;所述底座上设有凹槽、所述上压件底部设有凸起;所述凹槽最小宽度大于复合材料筋的宽度;所述复合材料筋端部沿凹槽内侧壁和底面填入凹槽内;所述凸起伸入凹槽内且压在复合材料筋上;所述复合材料筋端部设有环状螺纹齿;所述凹槽和凸起与复合材料筋的接触面上设有与复合材料筋端部环状螺纹齿配合的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锚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承载力高,连接效率高;通过设置相配合的凸起和凹槽固定复合材料筋,在复合材料齿上施加径向压力,再通过复合材料齿根位置层间抗剪能力以及接触面上的摩擦阻力共同传递外荷载,从而达到锚固复合材料筋的目的。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金属锂-骨架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熔融状态的金属锂与多孔的碳材料载体混合均匀,冷却获得金属锂-骨架碳复合材料。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金属锂-骨架碳复合材料、二次电池负极、二次电池及一种金属-骨架碳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出金属锂-骨架碳复合材料可以抑制枝晶的形成,提高电池的全性,并且提供较高的比容量和良好的循环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抗疲劳性能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金属基复合材料固定,通过金属挤压机对金属基复合材料挤压塑形,挤压次数为500‑800次;S2:将挤压塑形后的金属基复合材料放置在高压环境中加热处理,加热温度为430‑490℃,加热时间为30‑60分钟;S3:对加热后的金属基复合材料表面通过金属打磨机进行打磨处理,打磨量厚度为0.03‑0.09mm。通过金属挤压机对金属基复合材料挤压塑形,从而使金属基复合材料内部结构更为紧密,使抗疲劳性能提高,通过先对金属基复合材料加热软化表面,方便打磨和加工抛光,去除金属基复合材料表面不平整处,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抗疲劳性能,从而实现了使工艺流程简单的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构件微曲面的成型方法和装置,通过碳纤维复合材料打印头的材料的挤出速度的调整和移动沉积速度的调整,以及打印头的高度的调整,生成具有截面为微曲面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层间堆积成型,将碳纤维复合材料按需进行同一层面的融合沉积,生成截面具有微曲面的一层薄片,然后将碳纤维复合材料按需进行下一层面的堆积在上一层截面具有微曲面的薄片上,生成下一层的截面具有微曲面的堆积,进而生成所需要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构件。通过截面为微曲面的堆积成型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构件,弥补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各向异性特点,碳纤维复合材料构件的整体强度增加,提高了碳纤维复合材料构件的成型质量。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铁复合材料车身自动化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对车身筒形截面进行分区处理,将车身划分为具有不同截面形状的多型腔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2)通过拉挤设备进行拉挤成型高铁用的多形腔炭纤维复合材料;(3)通过定位夹持工装实现相邻高铁车身复合材料组合体的定位和胶接;(4)通过缠绕加强层的成型装置进行缠绕,沿高铁车身组合体的长度方向完成环向与±45°方向增强层的成型;(5)采用喷丸的表面处理方式;(6)对碳纤维复合材料高铁车身的表面进行涂装喷涂处理。本发明满足了自动化车身整体化、自动化成型,大大降低了连接件数量,保证了车身结构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舒适性完成高铁车身的自动化成型。
本发明涉及一种钛酸盐/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得复合材料的导电率高。所述钛酸盐/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钛酸盐气溶胶分散于质子酸溶液中,得到钛酸盐-质子酸分散液,在所述钛酸盐-质子酸分散液中进行苯胺的化学氧化聚合得到钛酸盐/聚苯胺复合材料。所述钛酸盐气凝胶的平均孔隙直径在1~50nm。所述钛酸盐优选为钛酸铅。作为优选方案,钛酸铅气溶胶的质量为0.1~1份,苯胺的质量为60~80份。本发明在苯胺聚合体系中加入钛酸盐气凝胶,钛酸盐与聚苯胺能够更均匀地复合,从而大幅度的提高材料的电性能,所得钛酸盐/聚苯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率,比未经掺杂的聚苯胺导电率可提高1-10个数量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疲劳寿命分布的复合材料可靠度预测方法,首先通过Mittag-Leffler分布刻画复合材料的疲劳寿命分布,然后结合修正的Miner等损伤原则,确定复合材料的累计损伤统计分布,最后采用蒙特卡罗法预测复合材料在不同载荷循环次数下的疲劳可靠度。Mittag-Leffler分布比现在常用的三参数Weibull分布的参数少,且参数的物理意义明确;改进的Miner等损伤原则,考虑了作用于复合材料上载荷顺序的影响,且技术特点简单,方便工程技术人员的使用。本发明可用于预测复合材料的疲劳可靠度,是制定复合材料构件修复计划的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意义。
本发明公开一种铈/氮掺杂钛酸铝基红外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红外复合材料的组成及重量百分含量为:成膜材料,57~67,米绿色红外填料,24~29,溶剂,8~13,消泡剂,0.5,增稠剂,0.5;其中,所述米绿色红外填料通式为CexAl1?xTi(O, N)3的粉末,式中,x=0.1、0.15、0.2、0.25、0.5或1.0。制备方法包括:将米绿色红外填料的原料混合、水浴加热、预处理、干燥、煅烧、氨解,得到米绿色粉末;以及按红外复合材料配比先将成膜材料、溶剂、消泡剂及增稠剂混合搅拌均匀,再加入米绿色红外填料研磨均匀使其充分分散,得到红外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复合材料,环境友好,隔热性能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Al3Co包覆Al2O3纳米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Al2O3纳米增强颗粒外包覆一层Al3Co合金相,其制备方法在于:在纯铝或铝合金基体中加入纳米尺度Co3O4粉末,通过熔体直接反应法制备Al3Co包覆Al2O3纳米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可控制Al2O3颗粒尺寸处于纳米级,复合材料中优选的颗粒增强相总体积分数为1vol.%~2vol.%;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低成本、高强度、高耐磨、低热膨胀性和低残余应力的特征,是一种新型的铝基复合材料。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金属复合材料脆性相形成温度的试样及方法。所述金属复合材料包括基材和覆层,所述试样由所述金属复合材料经研磨后制得,所述试样厚度不大于0.7mm。测量所述金属复合材料脆性相形成温度的方法包括:准备金属复合材料试样;通过差热分析仪(DSC)把所述试样加热到某一温度,对试样进行吸、放热分析;根据差热分析仪的吸放热曲线,观察吸放热曲线上的各个峰的起始温度所对应复合材料的金相组织,金相组织首次有脆性相出现所对应的峰的起始温度即为所述金属复合材料脆性相形成温度的临界温度。本发明通过差热分析测量金属复合材料的脆性相形成温度,能快速精确地测量金属复合材料脆性相相形成温度,且测量方法简便易行。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防渗漏式复合材料建筑模板单元,包括形成有凹陷空间的面板,若干个连接在凹陷空间中的横肋和纵肋,第一边框、第二边框、第三边框;第一边框自面板工作面边缘向外延伸,第二边框和第三边框均自面板背面边缘向外延伸。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渗漏式复合材料建筑模板单元,相邻防渗漏式复合材料建筑模板单元的第一卡块卡持在第三卡槽中,相邻防渗漏式复合材料建筑模板单元的第三卡块卡持在第一卡槽中,相邻防渗漏式复合材料建筑模板单元的第二卡块卡持在第四卡槽中,相邻防渗漏式复合材料建筑模板单元的第四卡块卡持在第二卡槽中,使相邻防渗漏式复合材料建筑模板单元无缝拼接,可防止相邻防渗漏式复合材料建筑模板单元拼接处漏浆。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江苏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