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TiC/Al2O3/Fe复合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过程:首先,将Ti与C按化学计量配比配制后造粒,再利用铝热反应原理,按方程式Fe2O3+2Al=Al2O3+2Fe+828.894(kJ)配制铝热焊剂,再按比例将已经颗粒化的钛、石墨粉的混合物与铝热焊剂充分混匀后用液压机压制成预制块,将模锻模具固定在液压机上,然后放入预制块,采用电阻丝短路方法在下部点燃预制块,使其发生钛粉与石墨和氧化铁与铝两种自蔓延反应,生成液态Fe、Al2O3和TiC颗粒,在Fe/Al2O3/TiC混合物凝固过程中进行模锻,使其在压力下结晶,从而获得高致密度复合陶瓷基复合材料。本发明方法制备的TiC/Al2O3/Fe复合陶瓷基复合材料对设备要求低,节约能源,致密度高。
本发明一种耐高低温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耐高低温尼龙复合材料由以下组分组成:将所述脂肪族尼龙12为55~85份、尼龙610为5~25份、尼龙612为5~10份、环烯烃类共聚物1~15份、相容剂0.5~5份、受阻酚类抗氧剂0.1~1份、铜盐复合抗氧剂0.1~0.5份、N-丁基苯磺酰胺2~3份和N, N-二甲基对甲苯磺酰胺0.2~1份;所述脂肪族尼龙12、尼龙610、尼龙612相对粘度在2.7以下;所述环烯烃类共聚物选自密度为1.01±0.01g/cm3的乙烯和降冰片烯共聚物TOPAS树脂;所述相容剂选自马来酸酐接枝无定形聚烯烃。本发明耐高低温尼龙复合材料不易结晶、透明度高,热膨胀系数低,大大改善了光纤衰减损耗高的问题,且进一步提高材料机械强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纳米银-聚氯化铝-壳聚糖复合材料。还公开了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还提供了该复合材料在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还提供了一种利用碳纳米管-纳米银-聚氯化铝-壳聚糖复合材料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设备。该复合材料磁分离特性好,对有机污染物去除效果好,其制备方法简单,制备过程易控,制备的碳纳米管-纳米银-聚氯化铝-壳聚糖复合材料质量稳定。该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设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出水效率高,质量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拉挤成型的木质芯材复合材料型材,该型材可以作为梁或作为柱,型材的形状可以为矩形、圆形或六边形;该型材包括复合材料外壳和木质芯材,所述复合材料外壳采用的纤维和树脂固化而成,木质芯材设置在复合材料外壳内部,木质芯材包括以下几种形式:所述木质芯材的中心开设有孔洞;所述木质芯材分为多个小块,各个小块中间留有十字形空隙,该空隙填充有十字形的软质泡沫;所述木质芯材四周的边上开设有孔洞,该孔洞填充有软质泡沫;所述木质芯材内设有自攻螺丝,自攻螺丝沿长度方向在复合材料型材顶面分两排打入。本发明通过改变内部木芯的形式,减少木芯干缩湿胀引起复合材料外壳的开裂,以实现工程领域的批量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节流阀的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包括:TiAl/Ti5Si3、Fe80Si9B11、SiC-Al2O3-SiO2、TiC/FeAl、Al-Ti-Si-RE、Ti-6Al-4V复合材料和SiCp/Al复合材料,其各组分的重量含量为:TiAl/Ti5Si3?25~35份、Fe80Si9B11?20~30份、SiC-Al2O3-SiO2?30~50份、TiC/FeAl?15~25份、Al-Ti-Si-RE?40~60份、Ti-6Al-4V复合材料10~30份和SiCp/Al复合材料27~37份。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承受流体阻力的能力大,不易致使节流阀损坏。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电泳沉积技术在水溶液中制备钛酸钡/钛酸锶叠层复合材料的方法;其具体步骤为:分别在两个容器中分别配制钛酸钡和钛酸锶水溶液悬浮液,分散后调节溶液PH;使用石墨电极作阴极和阳极,用直流电源来提供电压;将电极放入钛酸钡悬浮液中,通过调节电压、沉积时间在阴极得到钛酸钡膜,将所得的膜在室温下自然干燥;再将带有膜的电极置于钛酸锶悬浮液中,在阴极得到钛酸锶膜,将所得的膜在室温下自然干燥;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制得钛酸钡/钛酸锶叠层复合材料。本发明所制得的复合材料,具有层数可调、膜厚可调等优点;而且使用该方法过程简单,不使用有机溶剂使得生产成本降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一种可完全生物降解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生物降解技术领域,按照聚乳酸35~88%、淀粉10~50%、增容剂1~10%和反应型增塑剂1~5%混合后经双螺杆挤出机挤出、冷却、造粒、干燥制得。界面相容剂可以大幅度提高聚乳酸与淀粉两相之间的界面结合力,反应型增塑剂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生物相容,以及可完全生物降解、价格低廉,可以广泛应用于制备农业、医药、卫生、工程材料、购物袋、包装材料、餐具等领域,具有市场应用潜力,属高环保新材料。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磁性荧光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通过水热方法合成具有荧光性质的碳纳米粒子;然后,用吸附的方法,将二价铁盐和三价铁盐加入碳纳米粒子水溶液中,用氮气保护,再加入碱性溶液,搅拌下反应;最后,反应产物经洗涤分离,即得具有磁性和荧光性质的碳/四氧化三铁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所述方法将磁性的纳米粒子四氧化三铁包裹在碳纳米粒子的内部,制备了同时具有磁性和荧光性质的纳米复合材料,操作简单方便,不担心引入其他的有机溶剂;也提供了一种合成碳与其他金属、金属氧化物、金属盐的复合方法。
一种轻型金属基复合材料电缆芯,其特征在于该电缆芯由镁合金基体和连续碳纤维组成,连续碳纤维是以聚丙烯腈为原料的强度为5000~5500MPA的连续碳纤维,碳纤维均匀平行分布在镁合金基体中,碳纤维在电缆芯中所占的体积分数为10~70%,镁合金基体的组成元素的质量百分比为:5%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泡沫填充双层纺织点阵夹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复合材料包括三层面板、两层点阵芯层和聚氨酯泡沫,所述芯层在经向和纬向呈现不同的点阵周期结构形式,故所述双层纺织点阵夹层复合材料包括经向‑经向和经向‑纬向两种芯层组合方式;所述制备方法包括:通过真空导流灌注环氧树脂制备单层纺织点阵夹层复合材料;通过热压工艺对所述双夹层预制体进行共固化成型;将聚氨酯泡沫填充进固化后的双夹层预制体点阵芯层空隙。本发明复合材料有效克服了传统夹层复合材料抗冲击性能差、易分层的缺点,同时解决了单层纺织点阵夹层复合材料稳定性差和芯层剪切刚度较低等问题。
一种多向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直接穿透微波加热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多向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零件的内部激励起垂直穿透微波对其进行直接加热固化。它针对多向铺层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无法微波加热固化的难题,发明一种采用垂直穿透微波(电场方向沿零件法线方向、传播方向在零件内部的微波)直接加热多向铺层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方法。在多向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零件表面放置金属栅阵。谐振腔体内的微波在金属栅阵的作用下在复合材料零件内部激励起垂直穿透微波,直接穿透加热多向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完成零件固化。本发明解决了多向碳纤维复合材料无法微波加热难题,为复材的微波加热固化技术的工业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空复合板木塑复合材料的连续化成型装置及其应用,连续化成型装置包括:中空复合板生产装置、木塑复合材料生产装置、复合模具、真空定型装置、第一牵引装置和切割装置;中空复合板生产装置包括:机架台和沿机架台顺序设置的下膜放卷装置、一次喷雾装置、第一制毡装置、中空布放卷装置、二次喷雾装置、第二制毡装置、上模放卷装置、定型装置、固化室和第二牵引装置;木塑复合材料生产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双螺杆挤出机、过渡段、熔体泵和成型部,过渡段的长为8-12cm;中空复合板生产装置的第二牵引装置和木塑复合材料生产装置的成型部汇合在复合模具的进口,复合模具的出口依次与真空定型装置、第一牵引装置和切割装置连接。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性能耐老化ABS/GF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ABS?60~90份;玻璃纤维5~40份;增韧剂0.1~20份;相容剂0.5~15份;偶联剂0.2~5份;润滑剂0.1~0.5份;抗氧剂0.1~0.5份。本发明还涉及前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各原料通过混合机混合均匀,然后喂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玻璃纤维从侧喂料口加入,调节温度范围在210~280℃内挤出造粒。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在提高材料力学性能的同时大幅改善材料的耐老化性能,且工艺简单,便于大规模生产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磁性复合材料由铁基磁粉末和SnO2‑TiO2纳米复合粉体烧结而成;铁基磁粉末基体的组分及质量百分比为:Nd 18‑22%、Ce 8‑12%、B 0.6‑1.1%、Sn 0.5‑0.9、Cu 0.2‑0.9%、Si 0.3‑0.8%、Ti 0.3‑0.7%、Nb 0.1‑0.4%、余量为Fe;SnO2‑TiO2纳米复合粉体中SnO2与TiO2的重量比为1:0.9‑1.3。本发明提供的磁性复合材料具有极高的磁性能,最大磁能积和矫顽力明显高于现有技术CN201610622952.6制备的钕铁硼材料。与对比实施例测量结果比较可以发现,本发明磁性复合材料的磁性能与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有关。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量化大尺寸中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轻量化大尺寸中空复合材料,包括第一中空织物和第二中空织物;制备时,将各织物按顺序搭接铺层,并用树脂将中空织物浸润并固化,既得。本发明采用特殊结构设计的中空织物复合材料搭接方式,纤维连续贯穿,保证了大尺寸复合材料在搭接处的力学性能;搭接面层结构的存在能够更好的实现中空织物搭接限位,保证搭接尺寸的精度及一致性;无需对复合材料搭接处进行面层补强,利于中空复合材料的轻量化;搭接设计可制备幅宽不受限制的大尺寸中空复合材料,且内部空腔完全连续;产品复合完成后无需二次加工或其它后处理,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性和生产效率;极大拓展了中空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该发明制备过程操作简单,对复合设备无特殊要求,可连续化生产,生产效率高,成本低,适合批量化生产。
一种基于辣根过氧化物酶-凹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细胞内过氧化氢的检测方法,将辣根过氧化物酶吸附在纯化凹土表面,制备成辣根过氧化物酶-凹土纳米复合材料;利用滴涂法将该复合材料修饰到玻碳电极表面,构建成辣根过氧化物酶-凹土纳米复合材料生物传感器;以所述的传感器为工作电极,使用计时电流法检测细胞中H2O2。本发明所采用的生物传感器对过氧化氢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能应用于细胞中H2O2的检测,且具有响应快、线性范围宽、检测限低及重现性好等优点,建立了检测细胞中H2O2的一种新的基于酶传感的电化学方法。
本发明涉及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在电流与磁场复合作用下熔体直接反应合成制备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方法。该方法的主要特征是在熔体直接反应法制备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合成过程中对熔体通入电流并施加磁场,目的是利用电流与磁场之间交互作用产生的电磁振荡效应促进熔体反应及控制颗粒形貌、尺寸和运动及分布行为。本发明的方案可以是交流电流与静磁场复合,也可以是直流电与交变磁场复合。采用本发明可以显著提高合成反应速率和产率,并具有显著的颗粒形貌控制和促进分散的效果,适合工业规模制备高性能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本发明提供一种铜合金基海泡石氧化铁蛭石氧化铁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吸波性能高,并且具有优越的阻尼性能。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适于工业化生产。该复合材料以铜合金为基体,在基体上分布着海泡石氧化铁复合物和蛭石氧化铁钡复合物;二种复合物占复合材料的体积百份比为40-50%;该铜合金基体的化学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Al为3%~5%,Te为0.05%~0.1%,Co为0.05%-0.1%,Pr为0.005%-0.01%,其余为Cu。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润滑耐磨复合材料及其加工工艺,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以聚酰胺作为聚合物基料,以玄武岩纤维作为增强填料,通过改性玄武岩纤维的制备以及辅料与助剂的添加制得复合材料,所制复合材料的加工成型性好,工艺简便,并且制得的复合材料不仅力学强度高,同时显示出优良的自润滑耐磨性能,从而扩大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以及提高复合材料的应用质量。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腐蚀高塑性钛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的组份及重量百分比为:Nb:33~35wt%;Zr:6~8wt%;C:1.0~1.5wt%;余量为钛;复合材料中TiC颗粒的体积百分比为5.5~8.5Vol%。复合材料制备的具体步骤是:将钛粉和石墨粉在研钵中手动研磨至均匀,随后对复合粉末进行SPS烧结,获得烧结块;将片状烧结块与海绵钛、Nb、Zr原料按一定重量比在电弧炉中反复熔炼获得复合材料铸锭;将铸锭进行1300~1400℃×60~120min的高温热处理,随后淬水,使原位生成的TiC颗粒粒径明显细化,更均匀地分布在复合材料基体中。所得复合材料具有高耐蚀性、高塑性和高耐磨性,十分适合制作海洋工程、化工和核电等领域所需的抗蚀耐磨且需大塑性变形加工的高强部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超高压直流用交联聚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按重量份数由100份低密度聚乙烯、2份交联剂、0.005~0.03份硅烷偶联剂及0.5~3份纤维状氧化镁‑铝酸镁复合而成,其中纤维状氧化镁‑铝酸镁复合材料是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得到的,该复合材料作为添加剂加入到交联聚乙烯中能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耐电压击穿能力。本发明所制备的交联聚乙烯复合材料中,在纤维状氧化镁‑铝酸镁复合材料含量为1phr时所表现出的耐超高压直流能力最强,达到了519kV/mm,与纯交联聚乙烯材料的369kV/mm相比提升了40.6%。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覆膜砂法制备导热绝缘复合材料,包括以铬铁矿砂和碳化硅为主要原料,酚醛树脂为粘结剂、硬脂酸钙为添加剂制备了铬铁矿砂/酚醛树脂和碳化硅/酚醛树脂导热绝缘复合材料,压力为62.6 MPa时,复合材料的相对密度和热导率基本达到稳定值,分别为78%和1.23 W/(m.K);2、铬铁矿砂粒度为80~140目,压制压力为62.6 MPa时,随着树脂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先增加再降低,当树脂含量为5.0 wt%时,复合材料的热导率为1.66 W/(m·K)。该覆膜砂法制备导热绝缘复合材料因其采用铬铁矿砂粒径为33μm,压制压力为62.6 MPa,复合材料抗弯强度随着树脂含量的增加先增加再降低,当树脂含量为8.0 wt%时,抗弯强度为65.8 MPa。化硅/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热导率高于铬铁矿砂/酚醛树脂热导率。
一种聚苯乙烯基高折射率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功能性纳米材料领域。本发明利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苯乙烯、合成的CrS2制造的聚苯乙烯基高折射率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中,合成了一种新型可聚合基团封端的CrS2纳米粒子,然后与苯乙烯单体进行共聚反应就制得了透明聚苯乙烯基高折射率的纳米复合材料,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在光学材料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电纸/玻璃纤维阻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制备氧化碳纳米管,对氧化碳纳米管进行纳米硅的填充得到硅填充的氧化碳纳米管,然后加入到氧化石墨烯的悬浮液中得到混合液,进一步制备导电纸,最后与玻璃纤维预浸料进行高温固化复合制备导电纸/玻璃纤维阻燃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导电纸的强度在15MPa以上,断裂延伸率在1.5%以上;本发明制备的导电纸/玻璃纤维阻燃复合材料的最大热释放速率为190~210kw/m2,相比于普通的导电纸/玻璃纤维阻燃复合材料的热释放速率降低了35.7~41.9%,提升了阻燃性能。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热透明聚乙烯醇缩丁醛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聚合物-纳米粒子复合材料领域。借助超声波及分散剂将经偶联剂处理后的纳米粒子分散到聚乙烯醇中,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正丁醛进行缩合反应,原位分散一步法制备纳米复合材料,再与适量抗氧剂、成膜溶剂搅拌混合得到均相溶液,并倒入模具中成膜。该原位分散一步法合成的纳米复合材料制成的薄膜,外观均匀,可见光区透明度高、且反射红外线的隔热效果明显,该法不仅操作方便,简化和缩短了生产工艺路线,而且与其它方法相比,达到同样力学性能和隔热效果,所用的纳米粒子用量更少,因而能明显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工业化生产,在建筑、汽车安全玻璃行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涉及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高能超声场与脉冲电场下合成制备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方法。该方法的主要特征是在熔体直接反应法制备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原位反应合成过程中对反应熔体同时施加高能超声场与脉冲电场。高能超声场的参数为:频率为22-30kHz,强度1-10W/cm2;脉冲电场的参数为:电流峰值密度为:0.1-10A/cm2,脉冲频率为:0.1-10Hz。采用本发明的显著优势是高能超声场与脉冲电场耦合作用,改善原位颗粒生成反应的热力学与动力学,促进反应物与熔体之间的混合并控制颗粒形貌尺寸在微纳米尺度,同时控制颗粒在熔体中的分散效果,适合制备高性能微纳米颗粒增强复合材料。
?本发明涉及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而言为涉及一种采用层叠技术制备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熔融状态的金属喷吹到连续纤维表面,并通过碾压使连续纤维与基体之间牢固结合,后喷吹的熔融金属将与先喷吹的金属层复合,并在受碾压时使纤维-基体之间的结合得到进一步改善,如此反复进行,直到得到指定厚度的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本发明操作简便,易于实现工业规模生产;由于冷却速率高,使基体金属获得了比较优异的性能,同时减轻了纤维与金属基体之间的界面反应,复合材料的基体可以为晶态金属或合金,在合适的条件下基体也可以是块体非晶合金。?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树脂基介孔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纳米复合材料合成技术与水处理应用领域。本发明将线型高分子聚合物与一定量的氯甲基聚苯乙烯或聚氯乙烯混合溶解后掺入纳米颗粒、通过“预混合?冷结晶致孔?交联胺化”等步骤制得树脂基介孔纳米复合材料。该纳米复合材料呈球形,孔径为5~40nm;比表面积为50~300m2/g,阴离子交换容量0.5~3.0mmol/g,纳米颗粒的质量分数为1~30%。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具有孔结构丰富、结构稳定、合成过程易控制等特点,解决了纳米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孔道易堵塞、孔结构无序、纳米颗粒含量不易调控等不足,能有效地投入工程应用中。
本实用新型涉及树脂基复合材料管连接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是复合材料管外螺纹连接金属套筒,在复合材料管内插入外径与复合材料管内径相同的金属管,金属套筒、金属管均连接在复合材料管的一端端头处。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以住复合材料传统连接方式胶结、螺栓连接与胶螺混合连接存在的结构整体的承载力不强、胶本身剪切强度较低、胶层剪切破坏等缺陷。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进行复合材料构件的单向接长、多向连接外,而且可以直接在接头外金属套筒上进行焊接、切削等常规操作,可方便地制作成复合材料桁架单元之间的单双耳接头、复合材料空间桁架的球形接头、复合材料筋与索的锚具等,通过施加预紧力来提高连接处的极限承载力。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体复合材料井盖,主要包括复合材料井盖和复合材料框架,复合材料框架一端对应两内侧边上均设有旋转销,复合材料井盖一端对应两侧边上均有销孔,所述复合材料框架内侧四侧边均设有支承座,所述销孔为一沿复合材料井盖侧边方向的条形槽,复合材料井盖经条形槽配合旋转销支承于复合材料框架支承座上,所述条形槽的长度大于等于复合材料井盖的厚度。本实用新型采用井盖侧边条形槽配合框架内侧的旋转销相对移动,使井盖可在框架内侧一圈支承座上迅速开启,且井盖闭合后井盖下方框架内侧一圈支承座完全承压,其结构简单,生产制造方便,结构稳定,路面承载性能好,安全性能高,使用寿命长。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江苏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