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提供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梁成型模具及成型方法,成型模具包括芯模、若干芯块以及外模;其中,所述芯模与碳纤维复合材料梁的加强筋相适配;所述芯模的外表面构成所述加强筋的铺贴面;若干所述芯块设置于所述芯模的外侧;所述芯块与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梁中的间隙相适配;若干所述芯块与所述芯模拼合构成所述外框的铺贴面;所述外模设置于所述芯块的外侧。本发明提供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梁成型模具,使得成型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梁为一体式结构,避免传统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梁生产过程中的二次胶接过程,在简化成型工艺的同时,还有利于提高碳纤维复合材料梁结构的整体性,有助于更充分的发挥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优势,提高碳纤维复合材料梁的力学性能。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层复合材料粘合成型生产设备,包括:基座,固定设置在工作平面;放卷组件,固定设置在基座一端,且对多层复合材料进行放卷,多层复合材料从基座一端运动至另一端,多层复合材料之间设置有粘结剂;加热组件,固定设置在基座上,且位于放卷组件的后端,加热组件对输送至此处的多层复合材料进行加热,使粘结剂熔化;挤压组件,固定设置在基座上,且位于加热组件的后端,挤压组件对多层复合材料进行挤压粘合成型;收卷组件,固定设置在基座另一端,对粘合成型后的多层复合材料进行收卷。本发明中,对多层复合材料进行加热,使粘结剂熔化,再挤压成型,最后进行收卷,增加了生产效率,节省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苄醇路线制备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方法及其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应用,复合材料是以苄醇为溶剂,通过水热法合成具有晶型的纳米粒子,在通过石墨烯制备三维ZFO/GO/GCE复合材料,用所述三维ZFO/GO/GCE复合材料修饰的玻碳电极具有检测对硝基苯酚的能力,本发明通过ZFO/GO/GCE作为检测平台,易于制备和保存,稳定性很好,对对硝基苯酚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可实现对硝基苯酚的特异性识别检测,操作简单方便且灵敏度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电网用绞合型复合材料芯及导线,复合材料芯由中心复合材料股块和位于外部的绞合层复合材料股块组成;所述中心复合材料股块为一根圆形复合芯,截面积为4?20mm2;所述绞合层复合材料股块为多根非圆形的复合芯绞合而成,每根复合芯的截面积为4?20mm2;所述智能电网用绞合型复合芯的总截面积≥70mm2。本实用新型的绞合型复合芯股块呈梯形、Z型等异型,使得绞合后的复合芯表面光滑,无凹凸现象,在与金具配合时,不会出现各股块受力不均匀,从而造成复合芯与金具之间打滑、端股现象,发挥了绞合型复合芯的整体效应,大大提高了复合芯的抗张强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外层增强复合材料板,包括复合材料基体、复合材料面层,复合材料基体截面呈L形,包覆于钢筋混凝土本体表面,在钢筋混凝土本体拐角处的复合材料基体内侧设有加强层,外侧为复合材料面层拐角层,复合材料基体与钢筋混凝土本体通过粘结剂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拉挤工艺生产钢筋混凝土外层增强复合材料板,对钢筋混凝土表面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可以提高其耐久性,对混凝土的边角具有明显的保护、防损坏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材料板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芦竹复合材料板,更具体的是一种芦竹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板。该芦竹复合材料板包括若干层芦竹板和热塑性树脂薄膜,所述热塑性树脂薄膜和芦竹板相互交替叠层设置,所述热塑性树脂薄膜的层数比所述芦竹板的层数多一层,所述芦竹复合材料板的最外层为热塑性树脂薄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芦竹复合材料板采用1年以上成熟的芦竹作为原料来制造芦竹板,利用热压工艺将多层芦竹板通过融化的树脂结合在一起,制备成芦竹复合材料板,该芦竹复合材料板具有很好的力学性能;比传统的木材刨花板具有更好的硬度、整体性、可塑性和耐磨性,并且具有更低成本的优势。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脉冲激光清理及紫外光固化快速原位修复复合材料的设备和方法;具体包括计算机控制系统、监测与反馈系统、红外脉冲激光清理系统、紫外光固化系统。监测与反馈系统用于实时反馈脉冲激光清理复合材料损伤区的温度及深度,计算机系统根据监测与反馈系统反馈的信息对脉冲激光的参数进行调节;红外脉冲激光清理系统用于清理复合材料损伤区的杂质、开裂的树脂、碳纤维;紫外光固化系统用于固化复合材料损伤区所贴补的柔性预浸料。本发明中的集成设备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单,易于实现在外场对复合材料损伤区域的原位修复,且脉冲激光清理过程快,紫外光固化时间短,整个过程高效快速,有效地提高的复合材料的修复质量。
本发明涉及一维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包括如下步骤:以银纳米线为模板分散在水中,加入镍源、钴源和有机氮源,室温下搅拌均匀后进行水热反应,纯化后即得到一维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材料;所述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材料为一维结构的Ag纳米线@NiCo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材料;所述Ag纳米线@NiCo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材料是以银纳米线为核、以片状结构的镍钴双金属氢氧化物为壳的复合材料。可作为催化剂用于修饰电极以应用于电解水,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析氧性能较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铅‑泡沫铝复合材料减振耗能墙装置,属于建筑结构振动控制领域。此装置包括中间滑动金属板、前、后泡沫铝复合材料板、前钢板、后钢板、铅芯棒和对拉螺栓,其中,前泡沫铝复合材料板位于前钢板与中间滑动金属板之间,后泡沫铝复合材料板位于后钢板与中间滑动金属板之间,前钢板、前、后泡沫铝复合材料板以及后钢板通过对拉螺栓组合拉紧连接,从而使中间滑动金属板压紧于前、后泡沫铝复合材料板之间,铅芯棒两端分别嵌入前钢板和后钢板中,且铅芯棒与中间滑动金属板间隙配合。本发明的耗能墙装置具有多重耗能机制,构造简单,完全为装配式,安装和维修都较为方便,能为建筑结构的减振控制提供新手段。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的二氧化锰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片状碳化钛MXene与蒸馏水在烧杯中混合搅拌成悬浊液,并加入高锰酸钾溶液,密封、搅拌,制得二氧化锰基复合材料MnO2/Ti3C2。将制备的二氧化锰基复合材料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在5 mV/s的扫描速率下,拥有317.6F/g的高比电容,在2 A/g的电流密度下,具有332F/g的高比电容,具有较好的储能特性。在5000次充放电的条件下,电容器的效率保持在75%以上,说明具有较高的循环使用寿命。
本发明涉及光催化固氮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碳掺杂钼酸铋/凹凸棒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光催化固氮中的应用。该材料以异氰酸酯(O=C=N‑R),Bi(NO3)3·5H2O、Na2MoO4·2H2O和凹凸棒石为原料,通过微波水热法使碳掺杂Bi2MoO6原位生长在凹凸棒石上,制得的复合材料具有较多的活性位点,更好的吸附性能,可用作N2吸附和活化中心。将有效地提高电子和空穴的分离能力并且降低材料带隙。碳掺杂Bi2MoO6修饰的凹凸棒石两者间的协同作用将有效提高光催化性能,广泛应用于催化固氮领域,且能够取得较高的催化转换效率。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防漏光导光板用高韧性反光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PP 40‑50份、SBS 5‑15份、醇酸树脂2‑10份、松香甘油酯4‑6份、醋酸丙酸纤维素3‑8份、石墨粉5‑15份、乙酸乙烯1‑4份、蓖麻油4‑8份、玻璃微珠10‑25份,本发明通过合理的原料选配和工艺改进制得的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遮光性,结构稳定性好,用于导光板防漏光块综合性能好、变形率低,配合玻璃微珠的反光性,有效提高了导光板的光线利用率,明显改善了导光板的透光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双亲型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材料,该材料由柠檬酸接枝的壳聚糖与硅酸溶液在硅烷偶联剂的催化下复合得到,双亲型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材料的振实密度为0.15‑0.30 g/cm3,比表面积:>600 m2/g,甲苯吸油性能:>3g/g;该复合材料属高端硅基纳米多孔材料,将具有亲水基团的柠檬酸接枝壳聚糖与氧化硅气凝胶复合,制备了同时具有亲水、亲油双重特性的复合气凝胶,其对水及油性材料甲苯的吸附率分别高达520%和485%,同时还具备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孔径连通性好等特点,非常适合水中油性物质、尤其是乳化油类污染物的吸附与深度处理。
本发明涉及石墨烯材料领域,特指一种硫杂石墨烯/γ-Fe2O3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本发明制备的硫杂石墨烯/氧化锌纳米复合材料可以应用于比色法检测领域,尤其可以应用于微流控技术通过比色法检测乳酸。本发明所使用的制备硫杂石墨烯/γ-Fe2O3的方法,在650℃温度下,却能得到稳定存在的γ-Fe2O3。本发明所得到的材料硫杂石墨烯/γ-Fe2O3可广泛应用于光电化学传感、催化以及电池材料领域。本发明所得到的材料硫杂石墨烯/γ-Fe2O3用于微流控技术通过比色法灵敏检测乳酸,通过微流控技术,降低了乳酸和乳酸氧化酶的用量,同时,硫杂石墨烯/γ-Fe2O3纳米复合材料也得到降低的同时,还能够起到很好的催化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树脂基复合材料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层连续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和至少一层长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层。本发明提供的树脂基复合材料建筑模板,采用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制得,吸水性差,抗腐蚀能力强,重复使用次数远超过木质建筑模板的重复使用次数,延长了建筑模板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树脂基复合材料建筑模板代替的木质模板,可大大节省木材的用量,减少对树木的砍伐,对生态环境起到保护作用。
本发明属于有机-无机复合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粘土/二氧化钛/聚苯胺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粘土/二氧化钛为核体,聚苯胺为壳,利用制备“粘土/二氧化钛核体”时,螯合在粘土/二氧化钛核体上的硫酸为掺杂剂,在核体表面合成聚苯胺,从而制备成粘土/二氧化钛/聚苯胺导电复合材料。一方面,解决在聚苯胺导电复合材料制备的洗涤工艺中,导电复合材料因洗涤造成大量掺杂酸的脱杂问题;另一方面,解决导电复合材料在制备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酸溶液问题。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硒化铌或二硫化铌/碳耐磨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采用固相法制备纳米复合材料,包括以下步骤:称取铌粉、硒粉或硫粉、石墨粉,加至分散介质中,磁力搅拌混合;静置,去上清液,干燥;以10℃/min升温,保温反应,取出,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NbSe2/石墨复合材料或者NbS2/石墨复合材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固相法制备纳米复合材料,减少了以往液相法制备工艺的污染,实现了绿色、环保的工艺;既降低了NbSe2或NbS2的制备难度,又有效降低了纳米材料的制备成本,从而拓宽了其在机械行业内的应用前景;制备的二硒化铌或二硫化铌/碳耐磨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减磨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用导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上述电缆用导电复合材料,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聚乙炔75-85份、聚乙二醇10-15份、丙酸异龙脑酯8-12份、聚偏二氯乙烯5-11份、聚对苯乙烯5-8份、邻苯基苯氧乙基丙烯酸酯4-6份、二甲基丙烯酸二缩三乙二醇酯3-8份、环氧丙烷丁基醚3-7份、聚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2-5份、聚噻吩1-2份和2-十七烷基咪唑1-2份。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电缆用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笔记本电脑外壳的热塑树脂复合材料,所述用于笔记本电脑外壳的热塑树脂复合材料包括最上层的特种工程塑料、中间层的玻璃纤维和最下层的聚苯乙烯合金组合而成,所述特种工程塑料包括聚苯硫醚、聚酰亚胺、聚醚醚酮、聚砜,所述的特种工程塑料占用于笔记本电脑外壳的热塑树脂复合材料总体分量的27%-30%,所述的玻璃纤维占用于笔记本电脑外壳的热塑树脂复合材料总体分量的13%-24%,所述的聚苯乙烯合金占用于笔记本电脑外壳的热塑树脂复合材料总体分量的37%-50%,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笔记本电脑外壳的热塑树脂复合材料,具有耐热性高、难燃性、耐化学药品性和耐磨较强等特点。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温控的复合材料管及其制作方法,包括复合材料管件、电热装置和供电模块,所述的电热装置内置于复合材料管件的管壁中,电热装置与供电模块之间通过导线形成供电回路。本发明的可温控的复合材料管结构简单可靠,高效环保,工艺操作方便,不需要引入过多的加工工序,在传统复合材料管件制作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即可,有效的解决了复合材料管件在恶劣低温下性能降低的问题,并且可以有效避免由温度变化导致的变形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聚乙烯复合材料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聚乙烯70-85份、聚乙烯醇20-25份、聚甲醛12-20份、硬脂酸甘油酯5-8份、氧化锌5-12份、酒石酸1-3份和二异氰酸酯0.5-3份。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制得的聚乙烯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力学强度、抗冲击性及耐寒性能,可通过吹塑、注塑和延压等工艺成型,制成薄膜制品后,其表面光泽好,克服了原有聚乙烯材料的低温韧性和脆性较大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具电致伸缩性能纳米钛酸钡/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将纳米钛酸钡与溶剂、偶联机混合形成悬浊液,直接加入聚氨酯弹性体合成原料聚酯多元醇中,加入异氰酸酯和交联剂直接聚合,在高温下固化而得;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温度和压力条件要求不高,并且无需在反应后期测定反应物的游离NCO%值等优点,利用本发明的合成方法可制备得到具有较优介电性能和电致伸缩性能的纳米钛酸钡/聚氨酯弹性体复合材料,材料的电致伸缩性能和介电常数较普通聚氨酯弹性体有所提高,并且可调整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响应时间缩短、高压下应变保持稳定、最大应变可以达到1%~3%。
一种树脂基复合材料固化过程的光纤实时监测方法及系统属复合材料固化过程的实时监控技术。它是将去除包层的传感光纤直接埋入待测复合材料构件中,使光纤的传感区域与复合材料中的固化树脂形成界面,通过探测复合材料在固化过程中树脂的折射率和粘度的变化引起光纤中传输信号的变化来实现对复合材料的固化状态进行实时监测,本方法所涉及的实时监测系统由光源,传感光纤,光电检测系统和计算机处理系统四部分组成。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负载纳米MnOOH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将MnCl2·4H2O、氧化石墨与异丙醇混合配成溶液,超声均匀分散;步骤二:将KMnO4与水加入步骤一制备好的溶液中,搅拌均匀;步骤三:将步骤二中混合液在密封的情况下恒温反应一段时间得到黑色沉淀;步骤四:将反应得到的黑色沉淀离心、洗涤后加入乙二醇中,搅拌均匀;步骤五:将步骤四中混合液在密封的情况下恒温反应;步骤六:将步骤五中反应得到的产物离心、洗涤、干燥、研磨即得到石墨烯负载纳米MnOOH复合材料。本发明是一种操作简单的软化学方法,在温和条件下能够制备具有优异催化性能的石墨烯负载纳米MnOOH复合材料。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共挤模具,是一种连续长纤维增强聚烯烃塑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聚烯烃塑料20-80%,木纤维0-80%,矿物填充物0-80%,润滑剂0-10%,抗氧化剂0-5%,紫外线吸收剂0-5%,偶联剂0-10%,颜料0-10%,增强纤维0-30%;增强纤维为表面改性或未改性玻璃纤维、麻纤维或棕榈纤维;增强纤维沿聚烯烃塑木复合材料长度方向连续延伸,数量至少为一束。本发明使增强纤维连续延伸的分布在聚烯烃塑木型材中,当塑木型材在使用过程中受力时,连续延伸的纤维可以将局部受力迅速传递至型材整体,从而大幅提高塑木型材的强度和抗冲击性。
本发明一种麻塑复合材料板材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的是一种复合材料、环境友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适用于制作交通领域如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货架板、门内板等,建筑领域的装饰板、栅栏、栏杆等,包装领域的托盘、货架等。麻塑复合材料板材由两层麻纤维改性塑料层、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构成,在两层麻纤维改性塑料层之间模压有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麻纤维改性塑料层由改性塑料粒子、麻纤维、界面增容剂混合压延而成;麻纤维布增强塑料层由塑料粒子与若干层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麻纤维布模压而成。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折叠的光伏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包括复合材料主体,所述复合材料主体的一侧内表面设置有高碳纤维复合层机构,所述高碳纤维复合层机构包括金属材料层、热熔层、复合材料基层,所述复合材料主体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便于折叠机构、第二折叠装置与第三折叠装置,所述便于折叠机构位于第二折叠装置的一侧,所述第三折叠装置位于第二折叠装置的另一侧,所述便于折叠机构包括网状格纹线、定位筋条、高密封折叠条。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方便折叠的光伏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便于人们随时随地进行折叠,结构紧密,便于折叠的同时耐磨耐损性能也很好,强度高且适应性强,不易受损,经久耐用,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本发明涉及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限阈结构二硫化钼@碳基纳米笼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限阈结构二硫化钼@碳基纳米笼复合材料包括碳基纳米笼和二硫化钼纳米片,二硫化钼纳米片被限阈在碳基纳米笼的空腔内。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利用碳基纳米笼的导电性,当复合材料应用于钠离子电池负极时,能够促进充放电过程中离子/电子的转移,提高二硫化钼纳米片的利用率,进而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和倍率性能。同时,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将二硫化钼纳米片填充在碳基纳米笼的空腔内,可减少碳基纳米笼的体积膨胀、抑制活性材料二硫化钼纳米片的流失,使限阈结构二硫化钼@碳基纳米笼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和长循环稳定性。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安全保护功能的复合材料翼子板的铺贴成型方法。包括S1模具处理;S2模具组装;S3复合材料铺贴成型;S4真空处理;S5固化成型;S6冷却脱模。本发明的方法简单,通过采用拼接铺贴的方法成型复合材料翼子板,相对于传统复合材料翼子板,本发明成型的翼子板结构取消了后期诱导槽的加工工序,减少了机加的工作量,降低翼子板后期加工成本;且由于本发明的复合材料翼子板不需要在其上机加出诱导断裂的缺口,避免了因后期加工而造成复合材料发生纤维分层、开裂等问题,从而提高了翼子板的性能,保证了翼子板产品的表面连续性,提升了产品的美观度;同时也减少了因加工造成的复合材料分层的风险,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选区烧结制备SiC/Al复合材料结构件方法,其步骤包括:铝合金成分设计;碳化硅表面改性处理;气雾化制备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粉末;建立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结构件三维模型;对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粉末进行激光选区烧结;对激光选区烧结后的铝基碳化硅结构件进行去应力退火。本发明通过气雾化制粉得到可用于激光选区烧结的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的粉末,然后将铝基碳化硅粉末放入激光选区熔化的送粉装置中,进行3D打印,在基板上形成铝基碳化硅的结构件。通过对成型后的机构件进行去应力退火,调节结构件的热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本发明可以实现复杂结构件的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的成型成性,解决铝碳化硅复合材料复杂零件的难加工问题。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江苏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