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型复合材料长桁制件仿形加工装置及其应用方法,该仿形加工装置包括模体、靠模板和切割组件;所述模体与工型复合材料长桁制件的立筋贴合,用于工型复合材料长桁制件侧立安装;所述靠模板位于模体两侧,与模体配合将工型复合材料长桁制件的腹板夹在中间;所述靠模板上设有仿形槽,所述仿形槽的形状与工型复合材料长桁制件腹板的设计外型轮廓匹配,所述切割组件可沿仿形槽移动并切割工型复合材料长桁制件的腹板。使用该装置仿形切割,通过仿形槽对切割路径进行限定不会产生过切风险,保证切割精度,降低操作难度,批量加工重复性好,产品质量稳定,节省了人力,更适用于批量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片状多孔的石墨烯量子点/磷化铜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步骤为:以含石墨烯量子点、醋酸铜的混合水溶液作为前驱体溶液进行自组装,经冷冻干燥得到具有片状结构的石墨烯量子点/金属离子前驱体,再以NaH2PO2作磷源,经低温磷化法将该前驱体转化为片状多孔的石墨烯量子点/磷化铜复合材料。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原料选择多样性且来源广泛,操作简便易行,性价比高;所制备的片状多孔的石墨烯量子点/磷化铜复合材料在光热海水淡化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过载疲劳迟滞回线的预测方法,属于复合材料过载疲劳迟滞回线预测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过载疲劳迟滞回线的预测方法,基于界面滑移机理的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过载疲劳迟滞回线预测方法,考虑了过载因素对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界面脱粘、界面滑移的影响,并且利用断裂力学方法获得了过载下的界面脱粘长度、卸载界面反向滑移长度和重新加载新界面滑移长度,预测了编织陶瓷基复合材料过载下的迟滞应力应变曲线。本发明提供的上述预测方法充分考虑了过载因素对疲劳机制因素的影响,预测结果可靠性更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冲击复合材料方舱蒙皮,包括两侧的碳纤维织物和中间的多层玻璃纤维织物,各纤维织物内浸润有纯树脂、引发剂和促进剂的混合物,纯树脂、引发剂、促进剂的重量配比为,纯树脂:引发剂:促进剂=100:2:0.5,且纯树脂的重量为纤维织物重量的1.2倍。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抗冲击性能的复合材料方舱蒙皮及其制作工艺,采用碳纤维-玻璃纤维为主材料代替原有的单一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解决了现有方舱蒙皮抗冲击性能差的问题,同时降低了制作成本,满足应用于方舱专用蒙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是:在一定量浓盐酸中,搅拌条件下,缓慢依次加入有机钛醇盐、锆醇盐、无机钇盐和无机铋盐,经搅拌发生水解、聚合反应制得溶液A;同时,在水浴条件下,一定量去离子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萘磺酸钠和分散剂聚甲醛萘磺酸钠盐,搅拌制得溶液B;在水浴条件下,将溶液A倒入溶液B中,静置反应、陈化,采用液碱调节pH值至中性,得到复合溶液C;溶液C经离心分离,得到湿滤饼D,经干燥、热处理得到结构有序的电子陶瓷复合材料。本发明结合化学制备技术和热处理技术,制备了结构有序、性能优异的含氧化锆、氧化钛、氧化钇及氧化铋的电子陶瓷复合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阻隔防爆复合材料加工领域的一种用在易燃易爆液体或气体储存器内作为填充材料的阻隔防爆复合材料及其制造工艺。由工程塑料丝卷成的阻隔防爆复合材料,具有蜂窝状的多孔结构。成型的阻隔防爆复合材料卷通过剪切可放入各种形状的防爆阻燃容器内。其制造工艺是将工程塑料拉丝,再将塑料丝进行金属静电喷涂,使塑料丝表面附有一层金属层,经过金属静电喷涂塑料丝不但增强其机械强度,也使其具有了热传导性,经过金属静电喷涂塑料丝可编织成网,然后将工程塑料丝网收卷成型,将叠制成型后的网状阻隔防爆复合材料进一步分切整形,制成以圆柱型为主的多种几何图形的防爆材料,按容器形状组合成阻隔防爆复合材料。本发明具有成本低、抗酸碱腐蚀性好和制造加工容易等优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碳纤维增强HA复合材料,通过如下方法制备而得:1)碳纤维表面改性:对碳纤维表面进行氨基苯甲酸处理处理,在碳纤维表面形成刻蚀坑;2)准备含HA混合物:将纳米HA、硼酸镁晶须和纳米云母混匀;3)将改性碳纤维添加到含HA的混合物中,压制成型,并且烧结制成改性碳纤维增强HA复合材料。所述的复合材料中,各组分重量配比如下:纳米羟基磷灰石50-60重量份,改性碳纤维10-20重量份,硼酸镁晶须10-20重量份,纳米云母10-20重量份。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通过改性碳纤维、硼酸镁晶须和纳米云母对纳米羟基磷灰石进行了增强,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所增加,获得良好的可加工性和生物活性。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拉索的锚固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碳纤维复合材料拉索两端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筋设置于两端的锚具中,然后在其中一端的锚具中先进行水平灌浆再进行竖直灌浆,然后在另一端的锚具中同样先进行水平灌浆再进行竖直灌浆。本发明碳纤维复合材料拉索的锚固方法可以使锚固填料中的骨料沉积方向与锚具轴向一致,锚具横截面内锚固填料的性能均匀,锚固填料的模量梯度变化方向与锚具轴向一致,从锚具前端到后端,锚固填料的模量逐渐变大,有利于缓解筋材在锚具内部的应力峰值,同时又可以避免碳纤维复合材料筋在锚具受荷端部产生应力集中现象而过早断裂,从而可以充分发挥碳纤维复合材料筋的高强度。
碳酸钙颗粒填充聚合物复合材料降低加工温度的方法,步骤是:将两种不同粒径的碳酸钙按照特定的粒径和质量配比进行混合;将上述混合物以20%-50%的wt比例填充尼龙66;“两种不同粒径的碳酸钙”的粒径为:碳酸钙A:200目至600目;碳酸钙B:800目至2500目;两种粒径碳酸钙填料的质量之比为30∶70至70∶30;所述的碳酸钙填料和尼龙66的质量之比为20∶80至50∶50。优化方案中两种不同粒径的碳酸钙填料均经过2%的硬脂酸表面处理。本发明可以明显降低尼龙66的加工温度(30℃左右),保证复合材料色泽无泛黄发褐,并可使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提高30%以上,还可实现减少能耗,降低成本的目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木复合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聚氯乙烯塑木复合材料板材及其制备方法。聚氯乙烯塑木复合材料板材由聚氯乙烯、热稳定剂、氯化聚乙烯、碳酸钙粉混合、挤出造粒得到改性塑料粒子,再将改性塑料粒子、发泡剂、发泡调节剂、聚乙烯蜡、木粉、钛白粉及紫外线吸收剂混合、挤出成型而得到。本发明的一种聚氯乙烯塑木复合材料板材,用途极为广泛,不仅适用于交通、建筑、市政、园林、包装等诸多领域,且可用作相框、画框、屋顶材料。一种聚氯乙烯塑木复合材料板材不仅可再生、价格低廉,而且密度更低,阻燃,静曲强度等力学性能优良,是一种理想的替代木材的材料,是现有塑木复合材料一种新型升级换代产品。
本发明涉及一种酚醛泡沫夹芯纤维三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造工艺,以树脂基纤维三维增强中空复合材料为基体,采用真空辅助加料及层压发泡技术、在上述复合材料中空位置处充填发泡型酚醛树脂,并在层压发泡机上完成发泡的整个工艺过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工艺简单、有利于环保,其制品具有FST优异性能、强度高、耐冲击性好、应用范围广等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i-Co-P/漂珠磁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如下:在盐酸溶液中加入适量粉煤灰漂珠,超声清洗;清洗过的漂珠加入到有偶联剂的乙醇和水的混合溶剂中,反应后过滤、清洗,烘干后将漂珠加入到银氨溶液中,同时加入酒石酸钾钠溶液,搅拌使漂珠活化,过滤、清洗,烘干后将漂珠再加入到次磷酸钠溶液中,室温下搅拌;配制化学镀液,滴加氨水调节pH值,将此镀液加入含有上述漂珠的溶液中,搅拌反应后过滤、清洗,烘干,即得到复合材料。制备的该磁性复合材料具备软磁材料的特征,在微波吸收、电磁屏蔽、导电填料、催化等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属于刀具材料领域,涉及一种强韧性刀具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中各成份的质量百分含量为:碳化钒10-15%,金刚石3-6%,Cr1-3%,钛钴中间合金10-15%,Nd0.05-0.1%,其余为碳化钛,所述钛钴中间合金中Ti和Co摩尔比为2:1。该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简便,具有较高的抗弯强度、较高的硬度和较好的抗磨损能力,耐磨耐冲击且质量稳定。
本发明公开了纳米氧化铜/氮化碳复合材料在水华控制中的应用,属于水污染处理领域。本发明以氮化碳和醋酸铜为原料,加入NaOH与铜离子反应生成CuOH,CuOH附着在C3N4上,通过煅烧被转化为CuO,得到纳米氧化铜/氮化碳复合材料。本发明中的纳米氧化铜/氮化碳复合材料相较铜和氮化碳都有效提升了抑藻性能,最优铜负载比例下制备的铜负载C3N4的抑藻性能是C3N4的4.5倍;纳米氧化铜/氮化碳复合材料的性能稳定,在成分复杂的自然水体中仍具有很好的控制水华的能力。此外,本发明制备的纳米氧化铜/氮化碳复合材料可重复使用性较C3N4更好;在抑藻的同时,还能够快速去除藻毒素。
本发明公开一种铁/氮掺杂钛酸铝基红外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红外复合材料的组成及重量百分含量为:成膜材料,57~67,棕色红外填料,24~29,溶剂,8~13,消泡剂,0.5,增稠剂,0.5;其中,所述棕色红外填料通式为Al1?xFexTi(O, N)3的粉末,式中,x=0.05、0.10、0.15、0.20、0.25或0.50。制备方法包括:将棕色红外填料的原料混合、水浴加热、预处理、干燥、煅烧、氨解,得到棕色粉末;以及按红外复合材料配比先将成膜材料、溶剂、消泡剂及增稠剂混合搅拌均匀,再加入棕色红外填料研磨均匀使其充分分散,得到红外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复合材料,环境友好,隔热性能好。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通过农业加工剩余物表面的纳米二氧化硅与聚磷酸铵产生原位聚合反应达到阻燃目的的草塑复合材料,按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30~40%的农业加工剩余物、40~60%的塑料、8~15%的聚磷酸铵、1~2%的润滑剂。本发明还涉及该阻燃草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农业加工剩余物进行粉碎,然后按比例称取粉碎的农业加工剩余物、聚磷酸铵、塑料、润滑剂,进行共混,得到预混物,然后将预混物干燥、造粒和成型,得到阻燃草塑复合材料。经测试,制备得到的草塑复合材料,氧指数提高了13%,热释放速率减少了25%。冲击强度增加了65%。本发明不但提高所制备的草塑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和冲击性能,还能够利用农业剩余物,保护环境。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生物质纳米二氧化硅及聚磷酸铵协效阻燃木塑复合材料,按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30~50%植物纤维、50~70%塑料、2~8%生物质纳米二氧化硅、8~12%聚磷酸铵、1~2%润滑剂。本发明还涉及该阻燃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称取好的植物纤维、塑料、生物质纳米二氧化硅、聚磷酸铵、润滑剂进行初混、干燥,然后将干燥好的预混物置于双螺杆造粒机中进行造粒,得到木塑颗粒,再将木塑颗粒经各种模具成型、冷却,制成阻燃木塑复合材料。经测试,制备得到的木塑复合材料被点燃的时间增加了17s,热释放速率减少了33%,冲击强度增加了2.9%。本发明不但提高所制备的木塑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还能够合理利用稻秸和稻壳。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泡沫金属-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包括泡沫金属基底层和基底上的石墨烯膜层,所述泡沫金属-石墨烯复合材料用电泳方法制备。具体包括去除泡沫金属基底表面油污与氧化物、氧化还原法制备石墨烯、改性石墨烯、在泡沫金属表面电泳沉积石墨烯。在一定的电磁波段内,泡沫金属-石墨烯复合材料一方面具有泡沫金属的轻质多孔、比表面积大和传导性能好的结构优势,另一方面兼容了自制石墨烯优良的导电性、高的介电常数及大量缺陷及官能团残留导致其更有利于吸收电磁波等性能。该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电磁屏蔽效能,可用作优良的电磁屏蔽材料。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石墨烯负载纳米Co(OH)2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石墨烯负载纳米Co(OH)2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CoCl2·6H2O、氧化石墨与异丙醇混合配成溶液,超声均匀分散;步骤二:将步骤一配好的溶液在搅拌下升温;步骤三:将Na2S与水加入步骤二的混合液中反应;步骤四:将步骤三反应得到的黑色淀离心、洗涤、干燥、研磨即得到负载纳米Co(OH)2复合材料。这种石墨烯负载纳米Co(OH)2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是一种操作简单的软化学方法,在温和条件下制备了具有优异电化学性能的石墨烯负载纳米Co(OH)2复合物。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块金属玻璃复合材料中树枝晶球化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选取具有强的玻璃形成能力的合金成分,通过对合金成分的调整,使该合计成分偏离共晶点,并具有先析出固溶体相,按照调整好的合金成分配料;其次,将配好的料在保护气氛下熔炼成母合金锭;然后将母合金锭破碎、重熔,并通过低压铸造/水冷铜模急冷成形系统制备出塑性树枝晶/大块金属玻璃复合材料板状试样;再将塑性树枝晶/大块金属玻璃复合材料板状试样进行等温处理,然后水淬即得到塑性球晶/大块金属玻璃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塑性球晶/大块金属玻璃复合材料的塑性Β相不再具有典型的树枝状形貌,而表现为团球状形貌。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轻便型复合材料应急抢修电杆,它包括杆塔、横担以及绝缘子,所述杆塔、横担以及绝缘子均为复合材料制成;所述横担安装于横担固定支架上,所述横担固定支架也是复合材料制成,所述横担固定支架安装于杆塔的顶端,以上的各个部件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一种轻便型复合材料应急抢修电杆的各个零部件均为复合材料制成,具有重量轻的优点,在应急抢修中能够快速实现搬运,另外各个零部件之间可以方便快速拆装,在应急抢修中能够快速实现安装。综上,本实用新型一种轻便型复合材料应急抢修电杆具有能够快速高效的进行应急抢修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内法兰的复合材料预制体的缝合结构,包括主模具、复合材料预制体的主体部分和内法兰部分,主模具与复合材料预制体的内腔相吻合,复合材料预制体的主体部分包裹在主模具上,内法兰部分埋入主模具的法兰缺口部位处,复合材料预制体的主体部分和内法兰部分缝合为一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实用新型制作的带内法兰的复合材料预制体结构均匀性好,尺寸稳定。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UV‑喷墨3D打印的木塑复合材料表面装饰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为先对木塑复合材料表面进行清洁平整处理,然后将木塑复合材料置于UV‑喷墨3D打印机中,清洁平整面朝上;调节用于表面装饰的图案和UV‑喷墨3D打印机的打印参数,将树脂材料打印于木塑复合材料表面,制备得到木塑复合材料表面UV‑喷墨3D打印装饰。本发明通过UV‑喷墨3D打印对木塑复合材料进行表面装饰,解决了木塑复合材料表面装饰困难、工艺复杂、成本高等问题,这对木塑复合材料的拓展应用和高附加值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型多功能催化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在水污染物催化去除中的应用。首先通过电沉积法制备氧化锌纳米片负载镍泡沫(Ni@ZnO)复合材料,再通过电沉积法将二硫化钼微纳米颗粒复合到ZnO多孔纳米片上,得到Ni@ZnO/MoS2;本发明中的复合材料Ni@ZnO/MoS2,从材料的性能角度上,结合了镍泡沫、氧化锌纳米片及二硫化钼等各组分的优势,已达到较高的催化降解活性和可循环使用性能。从材料的应用方面,结合了光催化与电催化两种途径,利用了光催化与电催化的协同作用,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催化活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橡胶界面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用这种改性剂制备的生物质橡胶复合材料。所述改性剂可显著改善极性的植物纤维及淀粉与非极性天然橡胶基体的界面相容性,促进植物纤维、淀粉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并提高界面结合力,从而可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制备的生物质橡胶复合材料属于绿色环保产品,其95%以上的原材料均来源于可再生资源,这种复合材料的大量使用可有效地缓解由于大量使用石油基高分子材料所造成的能源危机,具有显著的社会及经济效益。生物质橡胶界面改性剂,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在超声波存在下混合而成:纤维素、淀粉混合物70~94%;接枝单体5~29%;引发剂0.5~2%;乳化剂0.5~2%。生物质橡胶复合材料,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生物质橡胶界面改性剂5~10%,植物纤维10~30%,淀粉10~30%,天然橡胶生胶30~50%,加工助剂3~5%。
本发明提供一种脉冲磁场作用下利用原位结晶法制备高性能铝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和装置,属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其制备方法是:先熔炼合成复合材料熔体,合成温度高于熔体液相线温度10~200℃,熔体浇注于特殊设计的结晶器内在脉冲磁场作用下凝固,脉冲磁场关键参数为脉宽1~500ms,磁场幅值强度0.1~50T,本发明利用脉冲磁场对熔体的凝固过程施加脉冲电磁力,促使复合材料的基体组织和颗粒增强相同时进行细化,并控制颗粒相的团簇长大,提高颗粒相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强度,能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光聚合物/纳米硫化物复合材料,它是由聚邻-甲基-丙烯酰胺基-苯甲酸与纳米金属硫化物形成的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为,以聚邻-甲基-丙烯酰胺基-苯甲酸为模板,金属盐、硫化物为原料,在水溶液中原位生成纳米金属氧化物,获得所述的复合材料,其中,所述金属盐选自醋酸锌、氯化锰、醋酸铜、硫酸镍、硝酸镉、醋酸银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硫化物选自硫化钠或硫代乙酰胺。本发明以聚邻-甲基-丙烯酰胺基-苯甲酸为模板成功地制备了纳米硫化物,得到聚合物/纳米硫化物的复合材料;聚合物本身发蓝紫色荧光,由于纳米硫化物的生成,使得复合体系的荧光光谱发生变化,在发光材料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本发明涉及铝基复合材料,特别涉及一种高体积分数高分散铝基复合材料的低温短时制备方法。本发明利用微波的选择加热、高效加热以及催化功能,耦合电磁场的搅拌功能,在低温短时条件下制备高体积分数高分散的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微波频率2.45GHz,功率控制在50~500KW,电磁场磁感应强度在0.01~0.05T为宜。与单一施加电磁场和微波场下合成复合材料相比,合成温度可进一步降低20~30℃,合成时间可减少3~10min,颗粒实际体积分数提高10~20%左右,颗粒在基体中分散性改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上光伏发电用复合材料浮体系统,该浮体系统包括复合材料浮体主梁、复合材料浮体次梁和复合材料拉挤型材,所述复合材料浮体主梁之间及主梁与次梁之间均通过螺栓连接,将多个复合材料浮体单元沿纵、横向连成整体。本实用新型可很好地应用于水上光伏电站的建设,通过将传统浮动平台中的高密度聚乙烯浮体单元和镀锌钢支架分别用复合材料浮体单元和拉挤型材替代,提高了整个浮体系统的使用寿命,解决了目前浮体系统使用寿命难以与光伏电站全生命周期相匹配的问题。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江苏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