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成型新能源汽车用高压线束,包括多根电线束和2个连接器;各电线束一端安装在一个连接器上,电线束另一端安装在另一个连接器上;各连接器包括壳体和多个连接单元;壳体上开设有多个与连接单元匹配的通孔,各通孔套设于对应的连接单元外周;各连接单元均包括连接端子、屏蔽结构、尾部密封结构和防触指结构;各电线束包括屏蔽层和内导体;尾部密封结构一端包覆在电线束外周,另一端包覆在屏蔽结构外周,屏蔽结构安装在屏蔽层上,屏蔽层同轴设置在内导体外周,内导体连接于连接端子,连接端子和屏蔽结构之间设有防触指结构;尾部密封结构、防触指结构与壳体为注塑一体结构。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高压线束组装的难度和成本。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温度控制装置,包括箱体和盖体,所述箱体与盖体的前后中间端均焊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之间固定设有电动推杆装置和推杆,所述盖体的内侧顶部中间端安装有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的底部设有进风口,所述散热装置的侧部一周设有出风口,所述盖体的内侧顶部两侧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箱体的底部开设分布有散热孔,所述盖体的内侧顶部两端固定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底部焊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部焊接有压板,便于智能化实时监测箱体内部的动力电池温度,自动化控制盖体升降调节,高效散热出风,结合箱体底部开设分布的散热孔全方位散热,解决了放置电池后不便散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易于安装的新能源汽车电机定子铁芯,包括定子芯瓣,定子芯瓣相互拼接形成铁芯主体,定子芯瓣的内端面设置有齿条,齿条指向铁芯主体的俯视圆心,定子芯瓣的侧端面设置有连接块,定子芯瓣的另一侧设置有连接槽,定子芯瓣的侧端面设置有销孔,销孔内设置有插销,定子芯瓣的外端面设置有定位槽。本实用新型将整体铁芯主体改为若干个相同大小的定子芯瓣,相对应的可以减小定子铁芯模具的尺寸,使定子铁芯模具成本、加工周期、加工难度大大降低,提升了材料的利用率,通过圆角的定位槽结构,大大降低了定子安装过程中安装难度,提升了安装的精准度,通过铝制的插销大大提升了定子使用过程中的牢固性。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能源拘束托盘的摆臂式气动阻挡器,包括移栽机,滚筒输送平台内设置有气动阻挡机构,固定座上左侧和右侧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自润滑轴承和第二自润滑轴承,第一自润滑轴承和第二自润滑轴承上分别穿接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分别与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的中心处相连,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的下端通过给自的第三自润滑轴承和第四自润滑轴承分别与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相连,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与摆臂拉板相连,摆臂拉板的中轴心处与第五转轴的一端相连,第五转轴的另一端连接至杆端关节轴承内,杆端关节轴承与驱动装置的驱动轴向连。本实用新型能实现狭小空间的阻挡,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属于传动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取力器输出结构、变速器和新能源车。本实用新型的取力器输出结构包括输入轴组件,包括输入轴、输入齿轮、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输入轴的一端具有花键,在沿所述输入轴的轴向方向上;取力器轴组件,包括取力器轴、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所述取力器轴朝向所述输入轴的一端设置用于容纳所述输入轴具有花键的一端的轴孔,所述轴孔内壁设置有与所述花键配合的键槽,所述取力器远离所述输入轴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和取力器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主动力轴组件,包括主动力轴、输出齿轮和同步器,所述输出齿轮与所述输入齿轮啮合,所述同步器与所述主动力轴同步转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新能源场站全景监控系统的传输装置,包括:敞口的箱体和固接在箱体顶部的盖板,所述箱体侧壁和背板上设有用于散热的散热格栅,所述盖板上设有排风扇,所述箱体前面板上设有显示器和接口,所述箱体内固接有单片机和存储器,所述显示器连接所述单片机;所述接口包括电源接口和多组通讯接口,所述电源接口与排风扇、显示器和单片机电连接;所述通讯接口通过单片机与所述存储器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散热性良好,能够保障传输装置的运行温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保型具有防漏电结构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太阳能电池板、主体、调节腔和绕线轮,所述主体的顶端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主体顶端的一侧安装有报警器,所述主体一侧的顶端安装有挂钩,所述主体的一侧安装有调节腔,且调节腔的内部安装有旋转轴,所述调节腔内部的顶端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与旋转轴之间通过皮带轮连接,所述旋转轴的一侧安装有绕线轮,且绕线轮一侧的顶端和底端均安装有穿线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主体的顶端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光伏控制器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的内部,对主体进行供电,可避免完全使用外接电流,造成的资源浪费。
一种新型铜包铝合金导体交流新能源用充电桩电缆,其特征在于:由本体和护套层组成;所述护套层紧密包覆于所述本体外部;所述本体包括至少三根电源主线芯以及至少一根控制线芯;所述电源主线芯包括第一中心导体和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中心导体为铜包铝合金材质,所述铜包铝合金为铜外层和铝合金内芯结构,所述铜外层包覆在铝合金内芯上,所述控制线芯包括第二中心导体和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中心导体为退火裸铜导体,所述退火裸铜导体中包括防弹丝。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包生产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包生产的点焊设备,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设有焊接机构,所述操作台上设有安置机构,所述安置机构包括固定座,所述操作台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固定连接有安置板,所述安置板上设有旋钮,所述旋钮上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转动连接于安置板内部,所述安置板上通过两个第一滑块滑动连接有两块夹板,所述丝杆螺纹连接于两块夹板内部,且所述丝杆两侧的螺纹方向相反;能够在焊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电池包的限位组件进行调节,以便于适应不同规格的电池包,而无需准备多种限位罩,令使用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高效安装的新能源路灯,包括路灯主杆,路灯主杆的底座固定安装有底座,底座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的内部安装有安装板,路灯主杆上方安装有升降杆,升降杆的上方安装有转动柱,转动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升降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内圈路灯,内圈路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外圈路灯,路灯主杆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洒水管道,洒水管道的表面安装有洒水口,洒水管道的上方设置有控水阀门,路灯主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液压杆,路灯主杆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通水管道,升降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变频电机,通过洒水口的设置,可以使得洒水管道中的水流喷出,对道路进行喷洒,使空气中的灰尘落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枪的冷却装置,涉及充电枪冷却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冷却水箱、半导体制冷片和液冷套体,液冷套体内设有中空腔,液冷套体两端的侧壁均固定有端口,两端口均与中空腔连通,冷却水箱一侧固定有防护箱,防护箱内固定有泵体,泵体的进水口与冷却水箱内下部连通,泵体的出水口固定有入水管,入水管一端贯穿防护箱且与一端口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磁铁实现冷却装置与车体之间的固定,同时使用以半导体制冷片为冷源的液冷循环装置实现充电枪的冷却,体积较小,重量相对较轻,同时便于固定,能够对充电枪进行高效冷却的同时不影响充电枪自身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池包下壳体,包括电池包下壳体、以及设置于电池包下壳体内的电池模组,电池包下壳体包括底板、侧板,电池模组位于电池包下壳体的中间位置,底板内设有第二空腔,第二空腔内设有冷却板,冷却板内部设有若干冷却管单元,冷却管单元为若干正六角形组合而成,一方面能获得较大的散热表面积,另一方面具有较为均匀的散热效果,第一通道的设置有利于增加散热铝板与冷却板之间的热传递效果,电池包下壳体为碳纤增强复合材料,具有质量轻、强度大、耐高温、耐腐蚀、耐疲劳、稳定性好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打孔装置,包括底座、工作平台、下夹紧座、上压板、立柱、顶座、伺服电机、转动板、安装板、电动缸、电机和钻头,所述的顶座通过立柱连接在工作平台上,所述的工作平台设置在底座上,所述的下夹紧座安装在工作平台上,所述的上压板通过升降机构连接在立柱上,所述的上压板位于下夹紧座的正上方,所述的上压板的中心处开设有通槽,所述的伺服电机安装在顶座的顶部,伺服电机的出轴端穿过顶座与转动板相连,所述的安装板连接在转动板的下方,所述的安装板上安装有三个电动缸,三个电动缸分别穿过安装板各与一个电机相连,所述的钻头安装在电机的出轴端。本设计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实用高效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子铝外壳机加工刀具,包括,刀柄、定位销、固定块、轴表、M2螺丝、右固定板、基准套壳(含内驱动)、左固定板、刀套、M4螺丝,所述刀柄外部套设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通过M4螺丝将固定块进行旋转连接在刀柄的外部,所述刀柄内部为设置有刀套,所述刀套内部固定设置有基准套壳,所述刀柄下端安装有用于固定刀具的M2螺丝,所述刀柄的外部套设轴表,所述轴表设置在固定块的下端,所述固定块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定位销,所述基准套壳左边固定设置左固定板、右边固定设置右固定板。本实用新型满足所有侧边孔的加工需求,减少原先加工所产生的风险,降低加工刀具断刀的成本,并保证了产品的尺寸要求。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双层客车全景天窗观光结构,包括顶盖骨架和安装在顶盖骨架上的吊架、风道内衬板、长条灯、中顶板、天窗装饰罩、天窗玻璃和风道,天窗玻璃位于天窗装饰罩内,在天窗装饰罩上设有用于遮挡天窗玻璃的框式导轨窗帘。使双层巴士的上层顶视野最大化,达到沿途观光作用;天窗设施附带有遮阳帘,能使盛夏的睛天上层乘客不容易被晒伤。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电机冲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永磁同步电机冲片结构,包括转子冲片体、转子轴孔、散热孔、固定杆孔、磁钢槽、定子磁蕊,所述转子冲片体中间开设所述转子轴孔,所述转子轴孔外侧设有所述散热孔与所述固定杆孔,所述转子冲片体外壁设有所述磁钢槽,所述磁钢槽外壁设有定子磁蕊,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科学合理,转子冲片体为低损耗硅钢片50W350,可提高铁的电阻率和最大磁导率,降低矫顽力、铁芯损耗和磁时效,定子磁蕊是选用0.5mm厚的硅钢片叠成,定子磁蕊外壁设有凹槽,固定杆孔与外部金属杆配合使用对转子冲片体具有固定效果,本装置结构简单,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底板铝型材挤压模具,包括主动模板和定模具板,所述主动模板的底部设有所述定模具板,所述主动模板整体与所述定模具板扣合,所述主动模板的顶部设有承重垫板,所述承重垫板与所述主动模板固定连接,所述承重垫板的顶部设有联动柱杆,所述联动柱杆与所述承重垫板固定连接,所述承重垫板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固定扣杆,所述固定扣杆插入至所述承重垫板的内侧,所述主动模板的底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方形垫块,所述方形垫块与所述主动模板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该种设备能将原料送入至模具内部,然后进行扣合挤压成型,一体化完成加工,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冷管总成及新能源汽车,其中,液冷管总成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液接头、进液连接块、进液集管、循环管、出液集管、出液连接块及出液接头,所述循环管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循环管的进液端皆与所述进液集管相连接,出液端皆与所述出液集管相连接。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液冷管总成,由于所有的循环管的进液端皆与进液集管相连接,且出液端皆与出液集管相连接,只需出液集管及进液集管处采用连接块与接头可拆卸连接即可,减少了接头的使用,降低了液冷管总成的泄露概率;改善了现有电池液冷管总成使用接头较多,容易泄露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涉及割草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防卡死的新能源锂电池割草机,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铰接座,两个所述铰接座的底部均铰接有液压伸缩杆,所述连接板的下方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传动杆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活动连接座,两个所述液压伸缩杆的底端均与活动连接座活动连接。该实用新型,通过铰接座、液压伸缩杆和活动连接座构成的调节系统,可以通过调节液压伸缩杆的伸长量,进而可以调节驱动电机的高度,缓冲缸可以有效的缓冲电机震动时和向上运动时的力,有效的保护了驱动电机,通过调节作业高度,更有利于防止机器卡死。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控制器,包括控制器主体,所述控制器主体内腔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顶部固定设置有单片机,所述电路板与单片机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一侧设置有蓄电池,所述电路板与蓄电池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主体外壳内环绕设置有静电回收导线。本实用新型通过静电回收导线将控制器主体内腔各组件表面的静电进行回收,然后通过变压器加压或者减压供发光二极管工作使用,不仅节约了资源,而且还避免了由于控制器主体内腔各组件表面的静电在长时间积累下容易造成短路,从而使控制器损坏,本设备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再利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车电驱动桥用变速器,其采用双电机驱动、双变速箱传递动力、配合自动选换挡机构、差速器总成,实现双电机双变速箱同时输入动力,驱动车轮行驶,其无动力中断传动、系统效率高、动力性能好。其包括驱动桥,所述驱动桥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左半轴、右半轴,所述驱动桥的中心安装腔固装有差速器,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有桥前变速箱、桥后变速箱,所述桥前变速箱、桥后变速箱分别布置于所述差速器的两端对应位置,所述桥前变速箱内置有一三挡输出轴,所述一三挡输出轴上通过轴承分别套设有相邻布置的一挡第二传动齿、三挡第二传动齿,所述一挡第二传动齿、三挡第二传动齿之间布置有一三挡啮合套。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电流自动切断的应力装置,属于电池配件领域,包括:应力结构以及杠杆结构;所述应力结构与所述杠杆结构连接;所述应力结构的底面与排气孔接触;所述应力结构的外径小于所述排气孔所在圆孔的内径;所述杠杆结构的支点位于壳体的内底面,所述杠杆结构的一端与所述应力结构的上表面连接,所述杠杆结构的另一端与限位结构连接。通过将电流自动切断装置设置于电池外部,从而避免了电池内阻漂移,以及电池震动过程中易开焊,达到有效的安全防护。另外,由于该电流自动切断装置在电池外部,避免了在电池异常时接触内部化学溶液发生爆炸等危险事故,减小了了电池爆炸的可能性,提高了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轻质轮毂,包括安装盘、轮辋和多个轮辐,安装盘处具有中心孔、多个螺栓孔和多个减重通孔,每个轮辐包括一个第一轮辐条和一个第二轮辐条,所述第一轮辐条的第一端与所述轮辋连接,所述第二轮辐条的第一端与所述轮辋连接,第一轮辐条的第二端和第二轮辐条的第二端连接,且第一轮辐条的第二端和第二轮辐条的第二端均与所述安装盘连接,第一、二轮辐条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筋和第二连接筋;轮辋的外侧表面具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具有环形加强筋和多个直的条状加强筋。本实用新型的轮毂,在多个方面进行减重,并且配合加强筋保证强度,实现轻量化的同时保证强韧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顶盖结构,包括顶盖本体,所述顶盖本体的上方设置有散热孔和正极端,所述正极端位于散热孔的一侧,所述顶盖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的下方设置有第一连接块,所述顶盖本体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块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连接块,所述顶盖本体的内部设置有隔热板和橡胶圈,所述橡胶圈位于隔热板的下方,本实用新型设置了隔热板,隔热板设置在顶盖本体的内部,隔热板可在太阳照射在锂电池上方时,阻隔一部分太阳直射的温度,避免锂电池内部温度过高,影响锂电池的使用,导致锂电池寿命减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车型传动轴结构,包括轴管、伸缩套和万向节,所述伸缩套套设于轴管上,两个万向节固定于轴管的两端。本实用新型有利于总布置设计,占用空间小,减小了中间支撑结构的设计,减少设计工作量,也减轻车间装配工作量,减少了两个万象节和一个中间支撑结构,成本可减少400多元,加强结构处理可增大传递扭矩,满足大扭矩车型的匹配。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线路板模具顶出结构,包括支撑框、成型槽和成型底板,所述支撑框上固定有成型槽,成型槽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成型槽的底部围绕通孔固定有密封条,所述成型底板的底部开设有与密封条相匹配的密封槽,所述成型底板的底部固定有顶出导块,所述顶出导块的两侧面呈相互对称的倾斜状;所述支撑框的一内壁开设有转向槽,与该所述内壁对称的另一侧内壁开设有旋转孔,所述支撑框的外侧位于旋转孔处固定有电机箱,电机箱内固定有微速电机,微速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螺纹杆,螺纹杆穿过旋转孔延伸至转向槽内,所述螺纹杆上设置有走向不同的外螺纹,所述走向不同的外螺纹上设置有与之相匹配的螺纹筒。
一种加工新能源汽车控制器下水冷板的模具,包括定模框、动模框、定模芯和动模芯,定模框上设有浇口套,动模框上设有分流子,定模芯设有定模腔,动模芯设有动模腔,模腔为一模一腔结构,模腔由定模腔和动模腔构成,定模腔包括矩形成型区域,矩形成型区域内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矩形成型区域内的上侧设有第三凸台;动模腔包括矩形凹槽,矩形凹槽的底面设有多个第四条形凸起,矩形凹槽的右下角设有圆形凹槽,矩形凹槽的左下角设有水滴形凹槽,矩形凹槽的上侧壁与第三条形凸起相配合。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原结构易造成铸件产生气孔、泄漏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一体化中控显示屏,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上方安装有电机固定板,所述电机固定板的上方安装有两个电机,所述电机的前端安装有动力锥齿轮,所述动力锥齿轮的前方安装有导向立柱,所述导向立柱的外侧安装有传动锥齿轮,所述传动锥齿轮的上方安装有升降滑块,所述升降滑块的上方安装有升降支撑板,所述升降支撑板的一侧安装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的中间安装有旋转底座,所述旋转底座的内侧安装有两个连接轴销。本实用新型通过可以将中控显示屏视线升降,方便驾驶人员在驾驶过程中进行信息观察,且可以调节角度,更好的方便驾驶人员进行观看,减少驾驶中的安全隐患,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电池检测的翻转装置,包括连接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弹簧、弧形夹块、凸型滑槽与T型滑块相互配合可以使放置在两个弧形夹块之间的电池通过自身的体积对弧形夹块进行挤压,受到挤压的弧形夹块将使T型滑块对弹簧进行挤压并使弹簧进行收缩,并通过弹簧收缩后的回弹复位可以对T型滑块进行反推使两个弧形夹块之间的电池得到夹持固定,再通过丝杆、凸型夹块可以对连接板进行夹持固定,且连接杆通过轴承与连接槽的转动连接可以使连接块进行旋转并将带有电池的连接板进行翻转,有效的解决了一般人工对电池进行一一翻转的检测方式在长时间的检测后将会导致检测员出现手指酸痛以及身体疲惫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前副车架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纵粱一、纵梁二,两者之间分别通过前横梁、后横梁连接成整体;后横梁两端与纵粱一、纵梁二交接位置处分别设有摆臂安装组件,位于摆臂安装组件位置处的后横梁上延伸倾斜斜杆,其端部设有安装后套管;前横梁两端分别设有与安装后套管对应的前套管,靠近纵梁二一端的前横梁上设有压缩机安装支架,前横梁中部底面设有一前悬置安装支架,前横梁前部设有一弯管梁,其中部靠近前横梁侧安装有冷凝器安装支架一,弯管梁与前横梁之间两端各设有冷凝器安装支架二。方便前悬架和动力总成模块化装配;各安装点支架采用钣金冲压件焊接在管梁上开发成本较低,结构简单。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江苏有色金属新能源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