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一种钼酸钴/1T相二硫化钼复合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制备方法及复合电极材料及锂离子电池,其中该制备方法包括:提供CoCl2溶液,通过高温水热反应向其中滴加盐酸溶液和钴酸钠溶液,得到CoMoO4纳米线溶液;提供1T相MoS2单晶纳米片,配制包括1T相MoS2单晶纳米片和粘合剂的水性溶液,将该水性溶液刮涂在铜箔上形成导电层;将所述1T相MoS2单晶纳米片和所述CoMoO4纳米线溶液充分混合,并将混合后的溶液喷涂在所述导电层上形成1T相MoS2/CoMoO4复合电极。通过本发明能够得到高容量且长循环寿命的电池电极材料。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然植物多糖型复合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锂离子电池负极浆料和锂离子电池负极,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天然植物多糖型复合粘合剂包括羧甲基罗望子胶和聚丙烯酸;所述羧甲基罗望子胶和聚丙烯酸通过氢键交联。本发明提供的天然植物多糖型复合粘合剂可以缓解硅颗粒膨胀产生的内应力,有效地抑制硅颗粒碎裂造成的电极结构坍塌,维持电极结构的完整性,提升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稳定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镍酸锂类正极材料前驱体的预氧化方法,步骤如下:往锂离子电池用镍酸锂类正极材料前驱体中通入氧化性气体,加热并反应20‑220min,得到预氧化处理前驱体;其中,所述氧化性气体为氯气、溴蒸气、臭氧或氧气,且当所述氧化性气体为氧气时,采用紫外光照射辅助氧气氧化。本发明还提供了利用上述预氧化方法制备得到的预氧化处理前驱体在制备锂离子电池用镍酸锂类正极材料中的应用。本发明以正极材料前驱体为基体,以氧化性气体进行预氧化处理,将前驱体中Ni2+氧化成Ni3+,降低烧结过程中锂镍离子的混排度,提高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废旧锂电池连续化回收制备碳酸锂的设备,微波反应釜上设有第一进料口、注液口、第二进料口、第一出料口、用于对微波反应釜内腔进行搅拌的搅拌机构以及用于检测微波反应釜内腔温度的温度计;过滤器设置于第一出料口的出口处并能盛接第一出料口的出料,过滤器上设有出液口;保温罐上设有进液口、加碱口、第二出料口以及用于对保温罐内腔进行搅拌的搅拌装置,出液口与进液口连接,加碱口能够与外部碱性调节剂系统以及碳酸盐沉淀剂系统连接;离心机上设有进料口和冲洗管道,进料口与第二出料口连接,冲洗管道插入离心机的内腔,冲洗管道能够对物相进行冲洗。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在回收设备中快速高效浸出正极材料制备高纯度碳酸锂。
一种NaCl改性石墨烯网包覆β‑FeOOH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将氧化石墨烯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得悬浊液A;将分析纯的FeCl3.6H2O和NaCl加入到去离子水中,然后加入到悬浊液A中得悬浊液B,将悬浊液B倒入均相水热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得产物C;将产物C分别用水洗、醇洗,将洗涤后的产物分散在水中得产物D;将产物D冷冻干燥得到NaCl改性石墨烯网包覆β‑FeOOH纳米棒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发明采用复合石墨烯的方法来提高β‑FeOOH的性能,原因是石墨烯导电性好,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通过石墨烯包裹其能有效解决β‑FeOOH导电性差的问题,又能抑制体积膨胀,使电池结构更加稳定,加入NaCl能调控产物粒径,增加FeOOH嵌脱锂时氧化还原反应的活性位点,从而提高电池的容量和循环稳定性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锂‑二氧化锰电池用锂带打孔整形用一体化装置,包括气缸、气孔、刀模、上活动平板以及下固定平板。气缸带动上活动板上下移动,并在上下平板之间施加压力。下固定平板上安装有圆形刀模,刀模用来冲切锂带,冲切后的落料通过压力空气吹下来。本实用新型可以同步完成锂带的打孔和整形工序,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尤其是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超细粉的制备方法。其特点是,包括如下步骤:(1)称取铁源、Li2CO3和质量分数为60%的磷酸H3PO4,然后在容器中进行加热预反应,加热温度110℃~120℃,保温约2~2.5小时,且边加热边搅拌;(2)将预反应得到的产物利用喷雾干燥设备进行喷雾干燥二次造粒;(3)然后将喷雾干燥后的材料放入高温炉里,进行预处理;(4)将作为碳源的CaC2和CCl4置于反应釜中,然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即得棉花状的球形粉末。本发明方法提高了其LiFePO4在大电流充放电情况下的充放电比容量,应用于动力电池,提高其电池的充放电倍率。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制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含硅富锂锰基层状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具有化学通式xLi2MnO3·(1-x)LiMO2·SiO2,其中,0.1≤x≤0.9,M为Mn、Co或Ni。其制备方法为溶胶凝胶液相引入法、共沉淀液相引入法、溶胶凝胶固相引入法或共沉淀液固相引入法。本发明制备的含硅富锂锰基层状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电子电导率高,放电平台衰减慢,倍率性能好。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用SnO2纳米棒及其制备方法,将SnCl2·2H2O加入去离子水中,得乳白色溶液,向乳白色溶液中加入super?P后超声,得到均匀的混合液;将混合液进行微波水热反应得到SnO2/super?P复合材料;将SnO2/super?P复合材料烧结,得到SnO2纳米棒。本发明以super?P为模板,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纳米材料的结构,从而抑制纳米材料的团聚;微波水热法与常规水热方法相比,采用微波作为加热工具,实现分子水平上的搅拌,克服水热容器加热不均匀的缺点,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能够制备出结晶完好、粒径分布均匀的纳米材料,并且此方法操作简单、周期短且成本低廉,适合于大规模生产。
一种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复合隔膜,该隔膜有至少两层聚烯烃微多孔隔膜复合而成,其中至少一层为宽关断温度窗口的高强度聚烯烃微多孔隔膜A,另外至少一层为耐高温聚乙烯微多孔隔膜B。隔膜A是通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低熔点聚烯烃共混制造的微多孔高强度隔膜,耐高温隔膜是通过辐照交联处理高分子量聚乙烯微多孔隔膜制造的;上述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复合隔膜,复合隔膜既可以是A/B两层结构,也可以是A/B/A三层或B/A/B三层结构。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的顶盖组件以及锂离子电池,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顶盖组件包括:顶盖片、正极单元、负极单元和下注塑件,下注塑件固设于顶盖片的底面,正极单元和负极单元分别位于顶盖片一侧,顶盖片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各开设一个电极孔,正极单元和负极单元均部分覆盖各自对应的电极孔、剩余部分伸至顶盖片的顶面上方;正极单元和负极单元分别包括极柱、固定件、密封圈和连接件,下注塑件对应极柱的位置开设通孔,连接件的底面裸露于通孔。本公开的锂离子电池使用上述的顶盖组件;本公开的顶盖组件简化顶盖组件的装配工艺,提高顶盖装配良率且能够减少顶盖组件对锂离子方形铝壳电池内部空间的占用,从而提高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锂/钠离子电池用Sb2MoO6复合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以无机锑盐如氟化锑、氯化锑等作为锑源,以钼酸钠、钼酸铵等作为钼源,在水(或其醇类混合溶剂中)形成混合均匀的前驱体溶液,通过(微波)水热法在不同温度下(120~200℃)反应,得到具有等级结构的Sb2MoO6复合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本发明提出的锂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备方法步骤简单,成本低廉,材料结构可控,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一种Fe3O4/rGO三明治结构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将氧化石墨烯加入到去离子水和溶剂的混合液中,混合均匀制成悬浊液A;将可溶性二价铁盐加入到悬浊液A中,得到混合物B;然后在持续搅拌的条件下将氨水逐滴加入混合物B中,得到混合液C;将混合液C在超声发生器中进行反应后得到混合液D;将混合液D进行蒸发后于200?600℃下煅烧。本发明不仅能够很好的提高氧化铁的导电性,并且还能够最大程度地缓解氧化铁在嵌入和脱出锂离子时所发生的体积膨胀。本发明采用的原料简单,价格低廉,设备工艺简单,合成过程中未添加任何表面活性剂,所制得的产物纯度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oS2/C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将氧化石墨烯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再将(NH4)Mo7O24·4H2O溶于去离子水中,然后氧化石墨烯水溶液中滴加(NH4)Mo7O24·4H2O水溶液,分散均匀后蒸发水分形成钼铵酸/氧化石墨烯预制体,再加入硫粉制得混合物,将混合物在氩气氛围下加热处理,制得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MoS2/C。该方法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重复性高,成本较低,产率大,产物结构容易控制。经本方法制得的MoS2/C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达到了纳米级尺寸,具有比容量大,导电性好,电阻率低,循环次数高等特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基体支撑的Mo4O11/MoO2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首先,称取碳源与钼源,将两者按照一定的摩尔比混合,随后置于球磨罐中进行球磨处理,得到混合粉体A;然后,将粉体A置于带盖的陶瓷坩埚中,使用铝箔将陶瓷坩埚密封包裹;最后,将密封包裹后的陶瓷坩埚置于马弗炉中进行热处理。热处理温度为450~650℃,时间为0.5~3h,升温速率为3~30℃/min,得到目标产物碳基体支撑的Mo4O11/MoO2。碳基体的引入有效改善了金属氧化物Mo4O11、MoO2在循环过程中出现的粉化,从而导致与集流体接触不良的现象。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掺杂磷酸铁锂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磷源化合物、亚铁源化合物和锂源化合物合成前驱体溶液,在配制掺杂源前驱液,然后将掺杂源前驱液和前驱体溶液按比例混合置于水热反应釜中,在氮气并加压环境下,以100~220度反应,反应完成后自然冷却取出,然后经离心洗涤后干燥即得到掺杂磷酸铁锂纳米粉体。该方法是利用水热法,通过高温、高压在水溶液或水蒸气等流体中进行化学反应制备锂离子电池用掺杂磷酸铁锂纳米粉体,该方法与固相法及溶胶-凝胶法相比,具有操作简单、物相均匀、粒径小的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铁酸钾改性富锂锰基层状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化学通式为(xLi2MnO3·(1‑x)LiMO2)/yK4Fe3F12;其中,0.1≤x≤0.9,0.001≤y≤0.6,M为Mn、Ni和Co;其包括以下原料组分:锰原料、镍原料、钴原料、锂盐、钾源、铁源、氟源、络合剂和液体溶剂。并公开了该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采用不同的方法制备出粉末状富锂锰基层状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然后水热法制备粉末状氟铁酸钾前驱体,最后将二者混合,研磨,即得。本发明的氟铁酸钾改性富锂锰基层状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显著提高了电池正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改善了电池正极材料的容量衰减以及倍率性能差的问题。
一种CNFs负载MoS2新型镁‑锂双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构筑方法,CNFs占x=20~40wt%,MoS2花状纳米材料占比60~80wt%,构筑方法分别包括碳纤维预处理、溶液配制、表面活性剂加入及PH值调节、水热合成和产物收集,最终得到产物一步水热合成CNTs原位负载MoS2纳米复合材料CNFs@MoS2,本发明提高双盐电池的容量及倍率特性,从而提高了镁‑锂双盐电池的循环稳定性,提升了电池寿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锂离子电池C3N4/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将含有C和N两种元素前驱体和液体碳源置于反应器中,氩气气氛下密闭后于400~600℃下保温反应1~4h,待混合物冷却后经洗涤、干燥得产物,本发明是在密闭的反应环境中进行,制备的C3N4材料具有高的产率,同时,由于液体碳源的加入,使得在C3N4合成的过程中原位碳化复合成C3N4/C结构,提高了材料的导电性,从而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本发明适用于制备锂离子电池C3N4/碳复合负极材料。
多孔硅酸铁锂/碳锂离子电池正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锂源化合物、二价铁源化合物和硅源化合物混合溶解后,加入双模板导向剂和碳源化合物,超声分散后放入水热釜中,在惰性气体环境下反应,反应结束后,将产物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洗涤,在真空干燥箱中真空干燥即得,本发明中在材料的合成过程中采用了双模板导向剂,这些双模板导向剂通过混合均匀分散到反应物之间,模板导向剂使其与反应物在水热条件下通过自组装反应生成多孔状Li2FeSiO4,从而使碳源能够均匀的填充在多孔状Li2FeSiO4的孔道中,获取电化学性能优良的锂离子电池正极复合材料多孔状Li2FeSiO4/C。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用性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锂电池,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有芯体,所述芯体上端连接有正极板,所述芯体下端连接有负极板,所述正极板上端设有绝缘板,所述芯体内部设有电解质溶液,所述芯体外部包裹有隔离膜,所述隔离膜外部包裹有吸热膜,所述吸热膜外部包裹有减震隔膜,所述减震隔膜的两侧均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连接座,每个所述第一连接座上均活动连接有一根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第一连接座的一端均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座,每个所述第二连接座均固定连接有缓冲板。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锂离子电池在高温或发生碰撞的情况下电池芯体容易发生松动的问题,耐用性更好,使用更加安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纳米级磷酸亚铁锂的方法,将草酸亚铁、磷酸二氢铵、醋酸锂和月桂酸,在高能球磨机中球磨,将混合物压片,对其进行固相烧结,即可获得分散性好的纳米级磷酸亚铁锂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本发明添加有机碳源月桂酸,利用合适的固相烧结法,提高合成磷酸亚铁锂纳米颗粒的表面导电性,改善其充放电容量和循环性能,有效地提高其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整个反应过程简单,没有有毒物质或环境污染物产生,环境友好,属于绿色化学的制备方法,并且本方法可以实现大规模生产。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抑制电路及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抑制方法,可解决锂离子电池状态监测时效性差的技术问题。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抑制电路设置在锂离子电池封装的密闭空间内,包括加热电源和测试电源、MCU控制模块、信号采集模块、热失控抑制模块,信号采集模块包括多个并联连接的气体传感器电路;MCU控制模块控制加热电源为气体传感器电路提供加热电压,以使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电路与密闭空间内产生的监测气体发生反应,并采集达到工作温度的至少一个气体传感器所串联负载电阻的电平变化值,根据电平变化值计算监测气体的气体浓度,在确定气体浓度大于预设阈值时向热失控抑制模块发送热失控抑制信号,控制进行热失控抑制处理。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碳包覆柱状磷酸钒锂的方法,首先配置NH4VO3的水溶液,溶液浓度为0.06-0.10mol/L,然后向溶液中依次加入LiOH·H2O、柠檬酸和H3PO4,搅拌,混合均匀后形成前驱液,其中LiOH·H2O、NH4VO3、H3PO4和柠檬酸的摩尔比为3∶2∶3∶2;然后将前驱液放入水热釜中,160℃下反应1~2h,反应完成后得到蓝色凝胶,将凝胶干燥后研磨成粉体;将干凝胶粉在N2炉中煅烧后即可得到碳包覆柱状磷酸钒锂复合材料。本发明将水热法和煅烧工艺相结合,工艺比传统的溶胶-凝胶法简单、效率高,后期的煅烧温度比传统的固相法煅烧温度低,煅烧时间也较短,此外所得粉体纯度高,晶体形貌呈柱状,尺寸均匀。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酸锂改性高镍系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包括:通过共沉淀法制备高镍系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前驱体;将所得到的前驱体与锂盐均匀混合制备反应混合物;将此混合物在氧气氛围下高温煅烧制备高镍系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本发明通过一次烧结过程即可完成对高镍系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的Li3PO4表面包覆,经过包覆后的正极材料的表面平整而均匀,没有裂纹产生,且具有较高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经过400次充放电循环后放电容量保持率可达到87.8%,在5C的倍率下放电容量可达到134.7mAh/g;另外本发明采用的工艺流程简单、方便操作、可重复性较强,成本较低,而且反应过程中所用溶剂为水,产生的废液容易处理,环保性高,有利于商业化应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间歇预锂化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垫板,其中一块垫板的内侧固定有金属锂带,另一块垫板的内侧固定有采用含有锂盐的有机溶剂湿化处理后的电池极片,且金属锂带和电池极片紧密接触,两块垫板的外侧分别设置有一块用于提供外加电场的极板。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物理接触法以及电化学的方法共同作用下形成一个预锂化均匀的极片,从而可制造出高容量、高循环、高倍率和安全性能优良的锂离子电池。
本发明公开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锂硫电池正极片,该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包含二维Ti3C2纳米片包裹钴酸锌(ZnCo2O4)十二面体的异质结构;其中,二维Ti3C2与ZnCo2O4的质量比为1:1‑1:3。该电极材料具有高比容量和长循环寿命。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电池碳/锡酸锂/石墨烯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水热法直接合成碳/锡酸锂/石墨烯复合材料。将锡酸锂与具有弹性、导电性且性能稳定的载体石墨烯复合,缓冲其体积变化,以提高材料的稳定性。将Li2SnO3/石墨烯复合材料置于不定型碳掺杂的微环境下,两种不同形态碳材料组成了碳网络结构,Li2SnO3处于石墨烯和不定型碳之间,这一稳态结构可以有效地缓解充放电时所引起的体积变化,抑制在脱插锂反应时的“团聚”现象,可以避免材料电极容量衰减过快,使得碳/锡酸锂/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容量远大于普通碳材料的理论容量,且高于纯相Li2SnO3的循环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硫电池铁基生物质碳中间层、制备方法及锂硫电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生物质进行清洗干燥后得到中性生物质;步骤2,将步骤1中的中性生物质加入含铁溶液中,干燥得到铁基生物质;步骤3,将步骤2中的铁基生物质进行煅烧得到铁基生物质碳;步骤4,将步骤3中的铁基生物质碳经压片后得到铁基生物质碳中间层。本发明中所使用的生物质碳基材料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吸附性能且制备流程较为简单,原材料来源广泛,由其制成的中间层对于锂硫电池中由于氧化还原反应所产生的多硫化物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可以抑制穿梭效应,进而有效地提升电池的循环性能。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陕西有色金属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