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提供一种耐高寒冲击尼龙复合材料,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尼龙65份~100份、改性增韧剂5份~35份、复配耐寒性增塑剂0.5份~8份、热稳定剂0份~2份、加工助剂0份~2份;所述复配耐寒性增塑剂由质量份数比为(6:1)~(1:6)的芳香族增塑剂和脂肪族增塑剂组成。本发明还提供制备耐高寒冲击尼龙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将尼龙、改性增韧剂、复配耐寒性增塑剂、热稳定剂、加工助剂进行熔融共混处理。该耐高寒冲击尼龙复合材料采用增韧剂和复配耐寒性增塑剂协同增塑、增韧作用,大大提高复合材料在高寒条件下的冲击韧性,其中尼龙66复合材料常温断裂伸长率达260%以上,在零下50℃高寒条件下无缺口冲击强度达250 kJ/m2以上。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钼基复合材料,包括体积百分比的组分:氧化铝3~20%,其余的为钼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同时还公开了一种该钼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为:采用硝酸铝溶液与氧化钼均匀混合,再进行硝酸铝的分解和氧化钼的还原,得到氧化铝和钼的混合粉末,然后进行冷压,烧结制得均匀分布有氧化铝颗粒的钼基复合材料。所制备的氧化铝颗粒增强钼基复合材料,再结晶温度达到1300℃左右,高温抗蠕变性能是稀土钼合金的1~1.5倍,高温强度和硬度是TZM钼合金的1~1.5倍,高温耐磨性为TZM钼合金的2~4倍。本发明工艺简单,在常规粉末冶金生产钼合金的工艺下即可制备该复合材料,因此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本发明一种机载光电设备的复合材料壳体,包括复合材料壳体、散热侧板、隔热垫、散热背板、扰流风机和电源组件;复合材料壳体的侧壁上开有两个通风口;所述散热侧板安装于复合材料壳体一侧壁面的通风口,与复合材料壳体的内部平台温度最高位置模块相对设置,用于对该位置的对流散热;所述电源组件安装于散热背板的一侧板面上,其另一侧板面通过隔热垫与复合材料壳体的另一侧壁面通风口对接,实现机载光电设备的整机环控散热;所述扰流风机安装于复合材料壳体内,用于加快复合材料壳体的对流换热。本发明将散热板和风机扰流相结合,降低复合材料壳体内腔温差,并加快对流换热;解决了机载光电产品轻量化及自身导热性能差的问题。
本发明属于材料制备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负载形式可调的PAN/ZIF‑67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方法制备的PAN/ZIF‑67复合材料中ZIF‑67颗粒负载形式不可控而导致复合材料理化性质不稳定的问题。本发明巧妙地利用Co2+在PAN纤维中不同的存在形式和Co2+与二甲基咪唑较强的络合效应获得ZIF‑67负载形式不同的PAN/ZIF‑67复合材料,其操作简单,控制方便,有望推广为不同功能材料在纤维表面的可控负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超疏水疏油的耐磨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复合材料的技术领域。所述材料是由下述质量份数比的原料组成:尼龙50~60份、玻璃纤维25~40份、滑石粉2~4份、抗氧剂0.5~1.5份、润滑剂0.5~1.5份、表面改性二硫化钼4~12份。本发明主要通过增加由不同粒径组成的表面改性二硫化钼大幅度地提高了尼龙复合材料的耐磨性,并赋予尼龙复合材料表面以超疏水疏油特性,兼顾耐磨性与表面超疏水疏油特性、并使两者和谐共存,大大提高了尼龙复合材料的质量和品质,扩大了尼龙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和使用范围,此外本发明采用的挤出制备方法还具有工艺简单、连续化生产、产品质量稳定的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质合金板材与碳纤维复合材料织物连接装置及连接方法,轻质合金板材中预埋有碳纤维织物,轻质合金板材中裸露出的碳纤维织物与碳纤维复合材料织物缝合在一起,轻质合金板材与碳纤维复合材料织物粘接在一起,构成轻质合金板材与碳纤维复合材料织物的复合连接装置。本发明将碳纤维织物预埋在轻质合金内,使伸出的碳纤维织物与碳纤维复合材料织物中的碳纤维连接,再将轻质合金与碳纤维复合材料织物粘接,使得材料能够结合在一起,连接非常牢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的一步化学制备方法,以氢碘酸为还原剂,氧化石墨为掺杂剂,在酸性介质中将氧化石墨还原与苯胺聚合一步完成,制备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首先将氧化石墨溶于乙酸溶液中,再加入苯胺单体,通过超声分散混合均匀,然后加入还原剂氢碘酸并且滴加过硫酸铵氧化剂,磁力搅拌,在氧化石墨被还原为石墨烯的同时完成苯胺的原位聚合;待反应完全后,过滤、洗涤、干燥即可得到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本发明得到的复合材料中氧化石墨被充分还原,同时生成的聚苯胺纳米颗粒分散在石墨烯片层之间,合成方法简单、反应时间短,该复合材料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和优异的反应活性,是一种柔韧性与导电性俱佳的导电复合材料。
本发明涉及一种MXene/Ni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MXene/Ni复合材料包括MXene载体和复合在MXene载体上的镍球,镍球分布在MXene载体的表面及层间,镍球的粒径不大于1μm;MXene载体为Ti3C2Tx。本发明提供的MXene/Ni复合材料,镍球均匀负载在MXene材料表面与层间,改善了粒子的团聚现象,同时增大了材料的比表面积,增加了材料之间的界面,增强了在低频段2GHz‑18GHz之间的吸波能力,电磁波最大吸收(反射率)达‑47.06dB,表现出优良的吸波能力。
本发明涉及一种钨铜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钨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钨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混匀的钨氧化物、铜氧化物、铝粉和造渣剂进行铝热反应,得到反应物料,经金渣分离后得到合金熔体,冷却后除渣得到钨铜复合材料坯料;钨铜复合材料坯料作为自耗电极进行真空自耗感应熔炼,冷却后得到钨铜复合材料。该方法直接以钨氧化物、铜氧化物和铝粉为原料,通过铝热反应和金渣分离得到钨铜复合材料坯料,可使得原位生成的钨、铜熔体在高温下混合均匀,真空自耗感应熔炼可显著脱除氢与易挥发杂质,明显降低夹杂物含量,熔炼后的钨铜成分较均匀,偏析较少,该方法操作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
一种复合材料板弹簧与金属夹板的连接装置,包括复合材料板弹簧,复合材料板弹簧和金属夹板之间设置垫片,垫片为非金属柔性材料。在复合材料板弹簧和金属夹板间增加柔性垫片,由于垫片的柔韧性好,它可以在两个界面有不同的变形量,从而起到减少金属对复合材料的接触应力及磨损的作用。由于橡胶等材料具有吸收能量的特点,还能起到一定的减震效果,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板弹簧的NVH性能。当柔性垫片粘接在复合材料板弹簧的表面时还可以增加与夹板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起到定位效果。
本发明属于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表面处理领域,具体公开一种降低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中残留硅含量的方法。用木炭粉包埋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在真空950~1100℃下处理;将Ti粉、NH4Cl、Al2O3粉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粉末;用混合粉末包埋处理过的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在真空1200~1300℃下反应3~5h,之后自然降温冷却即可。本发明方法利用木质粉在复合材料表面沉积碳进行强化作用,同时也能与部分的残余硅反应,继而利用Ti粉继续对残余硅进行处理,在降低残余硅含量的同时,得到的TiSi2有利于复合材料性能的提升。
一种含碳玻混杂纤维复合材料的轻质身管,由内至外包括金属内衬层和复合材料层,复合材料层对金属内衬层具有一定的环向预紧力,复合材料层包括玻璃纤维树脂基体复合材料层和碳纤维树脂基体复合材料层,玻璃纤维树脂基体复合材料层和碳纤维树脂基体复合材料层依次交替层叠缠绕在金属内衬层外周。碳纤维树脂基体复合材料层的高强度和高模量保证了该轻质身管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同时显著降低了身管质量。玻璃纤维树脂基体复合材料层抗冲击性能好,隔热性好,抗腐蚀性好,降低了身管质量,且价格便宜。将碳纤维和玻璃纤维组合使用,能够取长补短,提高身管的综合性能,保证复合材料层的综合性能的同时降低了复合材料层的生产加工成本。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内螺纹的制备方法:根据构件结构用纤维制备预制体;采用CVI技术沉积热解炭界面层或氮化硼界面层;通过CVI技术、PIP技术制备陶瓷基体层,获得密度为1.45~1.55g/cm3的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加工光孔;增密陶瓷基复合材料至密度达1.6~1.75 g/cm3;加工内螺纹:增密陶瓷基复合材料至密度达到实际要求;精修螺纹:螺纹孔表面涂刷酚醛树脂,高温炭化,再用石墨纸填充螺纹孔;CVD沉积SiC涂层;螺纹孔清理,即得。该方法在材料低密度时开始加工螺纹,大幅度提高了螺纹的加工精度、加工效率和螺牙成型率,减少了金刚石刀具的磨损率,大大降低了螺纹加工成本,增加沉积前螺纹保护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涂层沉积造成的螺纹尺寸超差问题。
一种反应填充法制备高性能聚烯烃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是:采用无机纳米粒子为原料,通过含α-双键的硅烷修饰,在无机纳米粒子表面上接枝α-双键,通过反应填充法制得化学键连接的聚烯烃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化学键,能将复合材料受到的应力快速有效的传递到刚性粒子上,使得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双环戊二烯/乙烯共聚物原位聚合共混复合材料,其是由乙烯共聚物双环戊二烯的混合溶液聚合共混而成,乙烯共聚物为乙烯与含8个碳以下的烯烃、丙烯酸烷酯或醋酸烯烃酯的共聚物,其中乙烯的含量为80-95%。同时还公开了该共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聚双环戊二烯/乙烯共聚物原位聚合共混复合材料,在双环戊二烯聚合之前与乙烯共聚物充分溶解均匀混合,在钨催化剂和烷基铝共同作用下使双环戊二烯聚合,在聚合的同时实现与乙烯共聚物的共混,得到共混乙烯共聚物的半互穿网络型聚合物复合材料,使材料的冲击强度由原来未共混乙烯共聚物的100J/m提高到150-300J/m,因此共混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韧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防震锤,包括线卡和锤头,锤头为两个,且设置在弹性杆的两端,弹性杆的中间部位设置有与线卡为一体结构的连接板,连接板为复合材料拉挤板材,弹性杆为复合材料拉挤棒材,锤头为结构钢和复合材料的复合体,锤头与弹性杆连接部分为复合材料,锤头与所述弹性杆连接部分为结构钢,锤头为外层包裹有复合材料的结构钢,复合材料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使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解决了现有震动锤吸收振动能量的能力弱,易氧化,抗腐蚀能力差的问题,并消除涡流产生,降低线路能耗。
本发明属于有机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静电导热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由以下质量份原料制成:尼龙树脂50-100份、碳纤维5-30份、膨胀石墨1-10份、高导热晶须填料5-20、偶联剂0.5-2份和抗氧剂0.5-5份,将上述材料混合并通过双螺杆挤出机高温挤出,即得碳纤维用量少,导电、导热效果好的尼龙复合材料。本发明利用石墨烯的片层结构和精细状导热填料的针状结构,相互协同构成相互连接的‘微网络’,该‘微观网络’与贯穿于复合材料的碳纤维相互连通,形成较好的导电、导热通路,起到较好的导电、导热效果,同时降低了碳纤维的用量。
本发明介绍了一种薄镍钛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先将基层钛板和复层镍板通过爆炸焊接复合一体获得镍-钛复合材料,其中,基层钛板的材质为工业纯钛,复层镍板的材质为工业纯镍;再将爆炸焊接获得的镍-钛复合材料放入步进式加热炉中加热并保温;导辊四周设有保温层和加热装置,在轧制前采用加热装置将导辊加热;然后将加热后的镍-钛复合材料进行热轧,得到高质量的薄镍-钛复合材料。本发明的方法可通过一次热轧获得大面积薄镍-钛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方便生产,提高效率;材料复合界面结合强度和结合率高,复合材料平整度好,易于校平。???
一种碳纤维织物复合材料电线杆,包括电线杆体和基座,电线杆体固定在基座上,电线杆体为圆锥形管,所述电线杆体上一体连接有法兰盘,法兰盘固定在底座上,法兰盘的材料为碳纤维复合材料,电线杆体的材料为碳纤维复合材料,电线杆体内为碳纤维复合材料支撑架,碳纤维复合材料支撑架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电线杆体为整体结构,圆锥形管内其余空间填充有硬质泡沫材料。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支撑电线杆,电线杆在受力时,将其所承受的力均匀分布于碳纤维支撑件上,增强了支撑件整体的受力程度,增大了电线杆的承受范围,且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相较于混凝土电线杆,减轻了重量,不易变形。
本发明提供一种强度高、重量轻的纤维复合材料超高压灭活舱体,包括灭活舱本体,灭活舱本体内部设置圆柱形称为灭活腔的盲孔;灭活舱本体外周缠绕纤维复合材料。灭活舱本体外周缠绕纤维复合材料,为包卷纤维织物复合材料、缠绕纤维织物带复合材料或者缠绕纤维丝束复合材料。灭活舱本体外表面为圆柱形。灭活舱本体为冷轧钢管,冷轧钢管的一端固定底部堵头,构成外表面为圆柱形的灭活舱本体。灭活舱本体纵截面外轮廓呈工字形。灭活舱本体包括冷轧钢管,冷轧钢管的一端固定底部堵头,冷轧钢管的两端固定法兰盘,构成纵截面外轮廓呈工字形的灭活舱本体。使用纤维复合材料缠绕灭活舱本体,同等强度下纤维复合材料质量轻、体积小,容易移动。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保型塑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环保型塑木复合材料由下述原料制得:废旧聚乙烯、木纤维粉、粉煤灰、硅烷偶联剂、活性碳酸钙、辐照敏化剂和润滑剂。该塑木复合材料具有将废弃物综合再利用、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可重复使用、防腐防霉、防雨防晒、成本低廉、适于工业化生产等特点,可节省大量的木材资源,利于保护环境。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双环戊二烯/橡胶原位聚合共混复合材料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将橡胶溶于聚双环戊二烯,以芳氧基钨络合物为主催化剂、烷基铝为助催化剂,利用反应注射成型技术原位聚合共混制备聚双环戊二烯/橡胶共混复合材料,通过引入橡胶使聚双环戊二烯材料具有高韧性能,扩大其应用领域。反应注射成型方法可简单、高效地制备一种高性能聚双环戊二烯基复合材料。制备出的聚双环戊二烯/橡胶原位聚合共混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抗冲击性能,冲击强度可达到200-400J/M。
本发明介绍了一种复合材料大梁的自动铺放成型技术,在复合材料大梁制造时,伺服电机在程序控制器控制下启动,带动电机转动,进而带动小车沿着轨道往复运动,小车在运动过程中,铺放轮将纤维布铺放到大梁模具表面,从而实现复合材料梁制造过程中纤维布的自动铺放,铺放完成后,在大梁模具表面建立真空导流系统,将树脂灌注到玻纤布的铺层中浸透后,使树脂完全固化后脱模,得到制品。本发明可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和和产品质量,实现复合材料梁成型从手工铺层制造向自动化铺层制造的转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用高性能水泥复合材料及制备,涉及水泥制备技术领域。包括以下重量份数:水泥50‑55份、石英砂30‑35份、减水剂15‑25份、增稠剂10‑15份、水80‑90份、抗裂纤维10‑12份、消泡剂8‑10份、硅烷偶联剂4‑8份、分散剂12‑15份和碳纳米管25‑30份。该建筑用高性能水泥复合材料及制备,通过添加碳纳米管和石英砂,可以细化水泥粒径,同时提高碳纳米管分散在水泥中,使得碳纳米管在复合材料的表面分布更加均匀,充分利用碳纳米管的优异力学性能,进而提高了该水泥复合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抗拉强度及抗裂性能,改变了水泥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同时抗裂纤维的掺入能够提高水泥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保证了该水泥复合材料使用过程中的综合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硫化钼@石墨炔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将六乙炔基苯溶液与钴盐、吡啶混合反应得到石墨炔,然后将石墨炔与钼源、硫源混合后经一步法溶剂热反应得到二硫化钼@石墨炔复合材料。该制备过程具有方法简单、成本低、环境友好的特点。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二硫化钼@石墨炔复合材料,具有导电性好、比表面积大等优势,片层石墨炔增大了复合材料的导电性,为MoS2的形核长大提供模板,避免了MoS2团聚。本发明还公开了二硫化钼@石墨炔复合材料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其具备的较大的层间距有利于钠离子的嵌入和脱出而不会引起较大的体积膨胀,保证了钠离子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提高了钠离子电池的比容量。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鞘纳米电缆结构的碳纳米管/MnO2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锌离子电池,属于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核鞘纳米电缆结构的碳纳米管/MnO2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碳纳米管、间苯二酚、甲醛在水中预聚合反应50‑70min;2)向步骤1)反应后的体系中加入草酸,聚合反应3‑5h;3)将步骤2)反应后的体系固液分离,干燥,在惰性气氛下于750‑850℃碳化2‑5h,制得碳纳米管/多孔碳复合材料;4)将步骤3)制得的碳纳米管/多孔碳复合材料与高锰酸钾溶液混合反应,即得。本发明的碳纳米管/MnO2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容量、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生态纳米颗粒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改性生态纳米颗粒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由常见建筑原料、化工原料和城市废弃物等复合而成。本改性生态纳米颗粒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中的原料易得且货源充足,加工制备简单,成本低廉,极大促进了混凝土材料组成与结构性能优化。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水泥基复合材料在标准养护和蒸汽养护条件下无法达到抗压强度420MPa以上、抗折强度78MPa以上、氯离子扩散系数3.15×10?12m2/s以下的难题,大幅度提高了成型后复合材料的结构强度和抗氯盐侵蚀性,适用于混凝土设计抗压强度为420MPa的大型土木工程结构抗氯盐侵蚀性材料。
本发明提出的吸波复合材料的湿法模压成型方法的工艺步骤为:(1)配制树脂胶液,并分散均匀;(2)将纤维织物与配制好树脂胶液湿法接触成型也即湿法铺层定型,铺层过程中将产生的气泡排出;(3)将湿法铺层后的吸波复合材料在平板压机上进行模压、固化;其模压固化方式为:将定型后的复合材料在已预热至40℃的平板压机上固化成型,在稳定的40℃保温30~40分钟,继续升温至80℃,稳定后保温40~60分钟,关闭压机加热装置,在保持压力不变的情况下,自然降温至50℃以下时脱模,可得到吸波复合材料,模压过程全程施加1~2MPA。本发明可弥补现有成型方法所存在的局限性,改善吸波复合材料的耐海洋环境性能,提高吸波复合材料的重现性与可设计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颗粒增强钼基复合材料,是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硝酸铝2.52~17.26%,四钼酸铵41.37~48.74%,柠檬酸41.37~48.74%。同时还公开了一种颗粒增强钼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颗粒增强钼基复合材料是在钼金属基体中均匀分散有氧化铝颗粒,结合Mo与Al2O3的性能特点制备出的具有较高的高温耐磨性、高温抗蠕变性能和再结晶温度的钼基复合材料;而且本发明工艺简单,在常规粉末冶金生产钼合金的工艺下即可制备该复合材料,因此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本发明提供一种离子液体/锗量子点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将一定量的咪唑鎓溴盐和四氯化锗搅拌溶解于乙醇液体中,然后加入引发剂引发,加入交联剂发生交联反应,然后经过NaBH4溶液还原后得到块状的离子液体/锗量子点复合材料,真空干燥并研磨后得到粉末状的离子液体/锗量子点复合材料。本发明所制备的复合材料中锗量子点的直径为2~8nm,且锗量子点均匀分布于离子液体内部;该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200mA/g的电流密度下,首次可逆容量可达901mAh/g,经1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60%~75%,该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表现出较高的充放电容量和良好的循环性能。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河南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