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荧光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荧光复合材料是由有机染料分子和含磷无机盐复合而得,其中所述的有机染料分子具有通式Ⅰ的结构。该类含氮类有机萘杂环衍生物与含磷类无机盐的荧光复合材料在活细胞内可对细胞核中的DNA进行识别检测。这类材料具有一定水平的水溶性,同时具有良好的细胞膜通透性,同时还具有较低的光毒性、光漂白性以及合适的生物毒性。其光谱范围与生物样品的光谱范围有足够大的差异。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设备用电磁屏蔽型复合材料,其成分包含了0.5~9.0%铝粉、0.1~1.5%钛粉、0~0.8%锶粉、0~0.8%铟粉、0.5~2.0%纳米锌、0.5~2.5%纳米氧化镁,其余为镁粉,各成分重量之和为10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主要优点:一是通过添加多种金属元素和纳米材料,显著提高了机械设备用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和电磁屏蔽性能;二是通过分步球磨-冷压成型-固态烧结的简易步骤,实现了机械设备用复合材料的较低成本制作,不仅简化了工艺步骤,而且使复合材料的各成分得以更加均匀的混合,有效发挥了各成分在复合材料中的作用,使得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性能更加稳定,进一步改善了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氧化铝‑氧化硅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纳米氧化铝粉、微米氧化铝粉、红外遮光剂和短纤维充分分散混合,得到混合料A;(2)将混合料A压制成型,得到氧化铝复合材料;(3)取硅源、乙醇和水混合均匀得到二氧化硅溶胶;(4)采用二氧化硅溶胶对氧化铝复合材料进行浸渍;(5)干燥处理,得到耐高温氧化铝‑氧化硅气凝胶复合材料。本发明中通过浸渍实现了氧化铝与氧化硅气凝胶的复合,避免了复杂的的制备工艺,缩短制备周期,将二氧化硅气凝胶固定在氧化铝复合材料内部,进一步增加氧化铝复合材料的密实程度,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避免高温下氧化铝复合材料产生较大收缩。
本发明属于材料成型技术领域,主要提出一种有效去除真空灌注成型复合材料中残留气泡的方法,复合材料(4)在真空灌注成型时,采用在进胶管(3)附近增加一根带阀门(9)的方式,在真空灌注成型时有效去除真空系统与树脂桶间因压差而产生的气泡(2),从而有效去除复合材料中残留的气泡,降低复合材料孔隙率,提高真空灌注成型之复合材料的产品质量。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效率高,能有效去除复合材料中残留的气泡,降低复合材料孔隙率,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双环戊二烯复合材料,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0.1-2%的无机纳米填料,0-5%的辅助聚合物微粒,余量为聚双环戊二烯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无机纳米填料为含有Si、Al、Ca、Zn、Ti、Zr、Mo金属的纳米无机盐、纳米氧化物、纳米碳化物或纳米硫化物或者含碳的非金属纳米化合物;所述辅助聚合物微粒为粒径在0.5-15微米的聚乙烯、聚四氟乙烯、聚酰胺的粒子。本发明在聚双环戊二烯中共混无机纳米材料和辅助聚合物微粒,制备出聚双环戊二烯复合材料,该纳米复合材料在提高模量和抗冲击强度的同时,也提高了纳米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其抗冲蚀磨损性能够达到低铬铸铁的5-9倍。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的透波隔热功能一体化SiO2-Si3N4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为0.08-0.1W/m·K,介电常数ε=2.5~8、介电损耗tgδ<3×10-3。本发明开创性地采用溶胶-凝胶和冷冻干燥相结合技术制备多孔陶瓷,制备出的Si3N4基复合材料具有隔热和透波的双重功效,在航空航天和军事国防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再生复合材料建筑模板,包括一块边角有磨损的复合材料建筑模板,所述边角有磨损的复合材料建筑模板从中部切割形成两部分,将切割后的两部分复合材料建筑模板的两侧磨损的部位放置在中部拼接在一起,将切割后的两部分复合材料建筑模板的中部切割出的完整部位放置在两侧,拼接后的两部分复合材料建筑模板之间的间隙内填充有木屑,两部分复合材料建筑模板与木屑之间通过粘合剂粘合固定成再生复合材料建筑模板。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再生复合材料建筑模板的强度,提高了废弃材料的利用率,可塑性强,并且节省原料,节约成本。
本发明公开一种气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隔热保温材料技术领域,所述气凝胶复合材料通过水刺机将二氧化硅溶胶喷射置于叠层纤维网胎的内部及表面,叠层纤维网胎通过二氧化硅溶胶的喷射编织、浸胶为湿纤维复合材料,湿纤维复合材料经凝胶、干燥后得到气凝胶复合材料。本发明利用水刺原理,将溶胶喷射到多层纤维网胎上,使多层纤维网胎在水刺的过程中编织成型,同时进行溶胶的浸渍,得到湿纤维复合材料;将纤维编织和浸渍工艺同时进行,可以缩短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周期。
一种新的刚性粒子/植物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制备方法,涉及绿色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植物纤维表面预处理;(2)刚性纳米粒子与硅烷偶联剂分别进行水解,而后密封、超声震荡下混合成接枝植物纤维溶液;(3)对植物纤维进行刚性纳米粒子接枝改性;(4)复合材料共混并成型。本发明提高了植物纤维与聚丙烯基体之间的界面相容性能,制备的刚性纳米粒子接枝植物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整体性能优异,其拉伸性能、弯曲性能等力学性能有明显改善;冲击韧性相对其他复合材料也有改善;而且充分利用可再生植物资源,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可降解特性,具备环境友好性;同时复合材料成本低廉,工艺简单,利于大规模生产。
本发明公开一种纳米电缆结构石墨烯/无定型碳@二氧化锗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为一维纳米电缆结构,石墨烯为“电缆”芯,无定型碳为“电缆”外壳,GeO2纳米颗粒均匀地分布于纳米电缆结构的“电缆”芯中和“电缆”外壳中。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采用氧化石墨烯、GeO2粉末为原料,采用聚丙烯腈、DMF溶液分别为聚合物和溶剂,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具有纳米电缆结构的石墨烯/无定型碳@GeO2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复合材料为一维纳米电缆结构,直径200~500 nm,长度80~1000μm;本发明用于锂离子电池负电极材料时,在1000 mA/g的高电流密度下,首次可逆容量可达500~800 mAh/g,经10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为60%~75%,不仅较高的充放电容量,而且表现出良好的循环性能。
本发明涉及一种钛酸锂包覆石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该钛酸锂包覆石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钛源、第一成膜添加剂与乙醇混合,得到钛源溶液;将锂源、第二成膜添加剂与乙醇混合,得到锂源溶液。将石墨加入乙醇中得石墨的乙醇混合液,所得的钛源溶液和锂源溶液同时加入所述石墨的乙醇混合液中,在20~50℃温度下,混合反应至乙醇蒸干,即得包覆前驱体粉末。在700~900℃下烧结4~8小时,即得Li4Ti5O12包覆石墨复合材料LTO-G。本发明制备的钛酸锂包覆石墨复合材料,通过在包覆层中添加无机成膜添加剂,改善了材料的低温性能和首次充放电效率。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物陶瓷粒子增强Cu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领域,以硝酸铝(或硝酸锆)、硝酸铜和偏钨酸铵为原料,分别配制成一定浓度溶液并混合均匀,采用旋风式喷雾干燥法制取复合粉末前驱体,经焙烧得到Al2O3‑WO3‑CuO混合粉末;再将Al2O3‑WO3‑CuO经高纯氢气还原后得到Al2O3掺杂铜钨复合粉末,将复合粉末直接经真空热压烧结制备出Al2O3陶瓷粒子增强Cu基复合材料,其中也可用ZrO2‑WO3‑CuO混合粉末以得到ZrO2,其效果与Al2O3效果相同。本发明工艺过程简单,所制备的Al2O3陶瓷粒子增强Cu基复合材料成分均匀,晶粒细小均匀,杂质含量极低,综合性能指标良好,可以用于受电、高温、磨损和腐蚀交互作用的苛刻工况,且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具有广阔工业应用前景。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手机套,涉及手机套生产技术领域,包括底面、左侧裙和右侧裙,所述底面和左侧裙、右侧裙为一体式结构,底面、左侧裙和右侧群的材质是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包括布质层、塑胶层、金属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还包括皮质层、纸质层以及弹性体材料层,所述皮质层设于复合材料的外表面,所述布质层设于复合材料的内表面,所述塑料层、纸质层、弹性体材料层和金属层设于复合材料的中间层,复合材料层与层之间通过热熔胶或胶水复合,复合后进行冲压、吸塑和热定型成型。本实用新型具有抗摔减震的功能,层次感强,外观时尚新颖。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基复合材料薄壁件一体化成形设备及方法,该设备包括用于制备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浇注罐(1)和加压罐(6)。本发明的制备?浇注罐可通过抽真空装置抽真空,加压罐可通过加压装置加压,且石膏型可由加压罐通过输送窗口进入制备?浇注罐中进行浇注,通过在真空条件下对铝基复合材料进行制备?浇注,并在高压下凝固的方法,获得质量稳定的一体化成形的铝基复合材料复杂薄壁件,所得铸件内部无夹渣、缩松、气孔等缺陷,组织致密,性能良好,满足生产要求;且该装置易于推广,适合铝合金复合材料复杂薄壁件小规模化生产,铸件成品率较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磨自润滑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该耐磨自润滑尼龙复合材料的原料重量份配比如下:尼龙100份;碳纤维10-30份;聚乙烯5-15份;相容剂2-4份;辐照敏化剂0.5-3份;抗氧化剂0.1-0.3份;聚四氟乙烯5-15份。通过碳纤维、聚乙烯的辐射预处理、尼龙/聚四氟乙烯/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尼龙/聚四氟乙烯/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辐射交联改性等步骤制得。本发明制备的耐磨自润滑尼龙复合材料不仅具有优异的摩擦学性能、自润滑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而且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和耐热性能,可广泛应用在自润滑轴承、轴套、机械凸轮、齿轮、抽油杆接箍和无油润滑材料等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检测水相中氟离子的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均苯三甲酰肼水杨醛衍生物?凹凸棒石纳米复合材料可以将具有识别氟离子功能的探针分子锚固在亲水性纳米棒基质上,实现其在水相中对氟离子的检测。相对于纯粹的有机探针分子,本发明所述的纳米复合材料不仅可以选择性的快速检测水源中的氟元素,而且其灵敏度可以通过裸眼检测来实现;除此之外,因为本发明所述纳米材料是天然的凹凸棒,其成本低廉,其表面只是锚固了少量的具有识别氟离子功能的探针分子,这样大大降低了整个纳米复合材料的成本。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混凝土梁构件及其制备方法,用以解决FRP筋抗剪强度不足、与混凝土的结合性能较差的问题。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和套设在其上的若干箍筋,梁构件的其余部分填充有混凝土;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包括增强筋,增强筋外侧包裹有水泥基复合材料层,水泥基复合材料层中镶嵌有纤维织物,纤维织物围绕在增强筋周圈。本发明还公布了上述梁构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梁构件采用混凝土与水泥基复合材料同为水泥基基体,二者间能有效传递剪力,保证共同工作。同时,水泥基复合材料面层可提供抗剪作用,避免纤维增强塑料筋抗剪强度不足导致其被剪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量子产率的手性MOF‑染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白光圆偏振LED中的应用,属于手性科学和配位化学的交叉领域。所述手性MOF‑染料复合材料以手性MOF([Zn(L/D‑lCH3CO2)(Cl)](H2O)2,L/D‑HlCH3CO2=N‑(4‑吡啶甲基)‑L/D‑缬氨酸·乙酸)为主体框架,通过凝胶降解法封装具有一定比例的非手性红绿蓝三种染料,从而得到白色发光性能优越的手性复合材料,简写为L/D‑CMOF⸧CBS/FS/RB。该复合材料在室温下具有较强的白色荧光,荧光量子产率约为30%;其CIE坐标值为(0.33,0.32),接近理想的白光。其中,主体手性MOF框架通过主客体强的相互作用诱导染料分子产生手性并且赋予该复合材料较强的圆偏振发光(CPL)性质。该复合材料廉价易得,稳定性高,紫外光波段可激发出强的白色荧光使其可以作为白光圆偏振LED的白光荧光粉。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基复合材料的电阻点焊方法。在对铝基复合材料进行电阻点焊连接时,在铝基复合材料之间添加一厚度为2~10μm的纯铝箔片,在铝基复合材料之间添加一纯铝箔片进行点焊连接时,其预压时间为0.8~1.8秒,维持时间为1.0~2.2秒,电极压力为2500~3500牛顿,焊接时间为0.3~0.5秒,焊接电流为16.5~19.5千安。本发明通过在铝基复合材料之间添加一纯铝箔片进行电阻点焊连接,从而有效改善目前铝基复合材料电阻点焊熔核直径小、接头强度低和粘连等缺陷。利用本发明对铝基复合材料进行点焊,其熔核平均直径为7.2mm,接头的平均抗剪力为2043.9牛。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客车顶裙板和地板的夹心复合材料,所述用于客车顶裙板和地板的夹心复合材料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铝板,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下铝板,所述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与所述上铝板和下铝板之间使用聚乙烯膜热熔粘接,形成高强度结构对称的用于客车顶裙板和地板的夹心复合材料;所述用于客车顶裙板和地板的夹心复合材料用于顶裙板时,厚度为2.5mm‑5mm,面密度为1200g/m2‑2000g/m2;所述用于客车顶裙板和地板的夹心复合材料用于地板时,厚度为6mm‑15mm,面密度为5000g/m2‑8000g/m2。本发明VOC含量符合国家标准的环保复合材料;同时用于客车顶裙板和地板的夹心复合材料面密度低,轻量化优势明显。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涤纶纤维增强等规聚丙烯复合材料中制备β横晶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将涤纶粒料或粉料和β成核剂在哈克混炼室中熔融共混,通过拔丝方法制备成含有β成核剂的涤纶纤维,然后将含有β成核剂的涤纶纤维和等规聚丙烯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到哈克混炼室中熔融共混,制备成涤纶纤维增强等规聚丙烯复合材料,最后消除制成的涤纶纤维增强等规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热历史,采用DSC和WAXD方法验证制备的复合材料中β晶型的存在,采用偏光显微镜POM观察验证制备的复合材料中β横晶的存在。采用本发明方法能够制备出富含β横晶的纤维增强等规聚丙烯复合材料,该材料具有较强的韧性和较高的冲击强度,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汽车制造、家用电器、日常用品和包装材料等生产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骨修复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钛酸钠纳米棒阵列、钛酸钠/钛合金复合材料及制备与应用。本发明将球磨后的Na2O·2B2O3颗粒或球磨后的不同比例的Na2O·2B2O3和Ca(OH)2颗粒混合物铺覆在钛基体表面进行加热氧化,得到尺寸可调的纳米棒钛酸钠阵列。该钛酸钠纳米棒阵列定向规则生长,与基体结合牢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钛酸钠/钛合金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以钛合金为基体,基体表面包含上述钛酸钠纳米棒阵列,该复合材料有效去除了医用Ti6Al4V合金表层对人体有害的Al元素,为医用Ti6Al4V合金在骨植入及骨组织修复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锗酸钙/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无机储能材料技术领域。所述锗酸钙/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由二维片状石墨烯夹杂一维锗酸钙纳米线,呈三明治结构,锗酸钙纳米线的直径为40~100?nm,长度为40~200微米。制备方法采用水热法,将二氧化锗将入到氧化石墨烯和氢氧化钙的混合溶液中,经超声,150~250?℃水热反应,洗涤、干燥,最后在300~500℃的惰性气氛下煅烧制得该纳米复合材料。该反应环境友好、易于操作。所制备的锗酸钙/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用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活性材料,产品纯度高,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及高倍率性能。
本发明涉及一种熔盐体系中脉冲电沉积制备SiC纤维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先驱丝的方法,其以具有电化学活性界面改性层的SiC纤维为阴极、石墨棒为阳极、Pt丝为参比电极、LiCl?KCl?MgCl2熔盐体系为电解质,并在氩气气氛下进行脉冲电沉积,通过控制脉冲电沉积时的频率、电流密度和脉冲电沉积时间,在阴极上电沉积金属镁,制备SiC纤维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先驱丝;所述电化学活性界面改性层的SiC纤维为表面镀铜的SiC纤维。本发明解决利用物理气相沉积方法制备时设备复杂、沉积速率低和生产成本高的缺点,提出一种具有更低成本的SiC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同时该方法适用于SiC纤维增强钛基、铝基等复合材料。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强相定向排布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增强相定向排布的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金属复合材料固体熔融的过程中同步将产生的熔液进行沉积成型;沉积成型过程中对所述熔液施加一定方向的电场;所述金属复合材料固体包括金属基体和分散在金属基体中线状导电增强相。本发明的增强相定向排布的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不仅可以同时提高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韧性和强度,还可以使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导热、导电性能沿增强相定向排布方向得到大幅提升。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组分可完全降解的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类复合材料采用预先增塑的聚乙烯醇包覆各种淀粉制成淀粉类填充母料,以该类填充母料作为填料,以由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合成的可降解聚甲基乙撑碳酸酯聚合物为基体,与淀粉类填充母料熔融共混制得。本发明利用可完全降解的聚乙烯醇包覆各种淀粉制成淀粉类填充母料,可以改善淀粉类填料与基体的界面效应,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强度,同时聚乙烯醇和各种淀粉都具有吸水性,可以促进并加速聚甲基乙撑碳酸酯的降解性能。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模量,较低的成本,且由于该类复合材料所涉及的原料各种淀粉、聚合物材料都是可以完全降解,无毒,无公害的材料,所制备的此类复合材料是完全降解的环保型材料。
本发明属于长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原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碳纤维30%?50%、聚酰胺0%?40%、聚丙烯10%?45%、相容剂3%?5、辅助添加剂0.5%?1%。本发明通过对普通性能级别的碳纤维表面纳米化处理形成的仿生结构,有效提高了碳纤维与聚合物基体界面的结合强度。基体材料采用廉价的聚丙烯与聚酰胺形成共混合金,使聚丙烯高性能化,从而使普通复合材料高性能化,用以替代高性能等级复合材料,降低复合材料生产成本。通过旋转张力辊对碳纤维进行展宽,可有效降低碳纤维在展宽过程中的损伤。碳纤维与热塑性基体间的旋转拉挤复合成型,保证了熔体对碳纤维良好的浸润性。
本发明适用于光电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光电化学水分解用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和电极,该复合材料包括Ti3C2‑MXene纳米片以及原位生长在所述Ti3C2‑MXene纳米片上的金纳米棒。本发明通过在二维Ti3C2原位生长金纳米棒,形成具有肖特基结的复合材料,不但能提高Ti3C2的载流子迁移率,还能拓展吸收光谱,实现紫外‑可见‑近红外的宽吸收谱;利用该复合材料制备的光电化学水分解电极能够实现全谱带的光电响应,其光电转换效率及产氢率均良好,而且该电极制作方法简单,具有很好的工作稳定性,显示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一体式复合材料轨枕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复合材料轨枕中含有纤维,所述复合材料轨枕的密度在所述复合材料轨枕的径向方向上从内到外增加,并且所述复合材料轨枕的密度的增加通过使所述复合材料轨枕中的纤维的纤维含量在所述复合材料轨枕的径向方向上从内到外增加来实现。本申请的一体式复合材料轨枕的表层强度高,而且轨枕表面的集中载荷能够得到有效分散,从而避免表层完好、内部损伤的问题,延长轨枕的使用寿命。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河南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