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布了一种阻燃抗静电型聚酰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聚酰胺复合材料按重量比,由聚酰胺基体60‑70份、阻燃母粒8‑13份、导电剂5‑8份,填料10‑15份、增韧相容剂13‑18份、分散剂1‑3份、抗氧化剂0.5‑1份和辅料1‑3份组成。再者,本发明的聚酰胺复合材料在具备优异阻燃性能的同时兼具抗静电特性。通过阻燃母粒、导电剂、填料以及辅料与聚酰胺基体的共混,利用几种材料间相互协同作用,在保证聚酰胺复合材料兼具阻燃和抗静电特性,同时又满足聚酰胺材料正常使用时的机械性能,并且本发明的聚酰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简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提高铸钢件耐磨耐热性能的复合材料及生产工艺,所述复合材料包含有硅质砂、铝矾土、蓝晶石、锆石砂、镁砂和橄榄石,且硅质砂、铝矾土、蓝晶石、锆石砂、镁砂和橄榄石的粒度均在0.212mm‑‑10mm之间。该可提高铸钢件耐磨耐热性能的复合材料及生产工艺,铸钢中加入耐磨质点,提高铸件的耐磨性,产品表面用复合材料时,整个产品的韧性也得到提高,无需在加工过程中额外添加热处理操作,相比较传统的复合材料以及生产工艺,存在着生产成本更低,有利于大规模推广的优点,较大程度的缩短了生产周期,铸件表面不易粘接残砂,由于铁水接触砂型,降温速度较快,促进了白口铁化使产品硬度进一步提高。同时减少了铁水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旋涂法制备黄原胶网络结构辅助均匀分散三角形纳米银复合材料的方法,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该复合材料中含有黄原胶和三角形纳米银,利用生物相容性高的黄原胶为载体,提高了三角形纳米银的分散性和复合材料的均匀性,不但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抗菌性和生物相容性,而且能够更好地应用于拉曼增强研究中,极大地节约了研究人员的时间成本。本发明黄原胶网络结构均匀分散的三角形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双氧水存在的条件下制备的三角形纳米银颗粒尺寸高度均一,且该方法制备的三角形纳米银颗粒与通常制备的三角形纳米银表现出不同的性质,与黄原胶混合后均匀分布在具有网状结构的黄原胶上,分散性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波原位制备聚乳酸/坚果壳颗粒复合材料的方法,涉及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丙交酯与改性坚果壳颗粒原位制备聚乳酸/坚果壳颗粒复合材料方法存在反应时间长、抽真空造成能耗高的问题。本发明在聚合过程中反应时间比较短、无需抽真空、能耗大幅度降低。按照如下步骤制备复合材料:(1)将丙交酯和改性坚果壳颗粒加入到容器中,超声混合均匀,改性坚果颗粒的加入重量为丙交酯重量的0.1%~2%;(2)向步骤(1)超声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催化剂,搅拌10~20分钟,微波功率200~400W,聚合10~40分钟;得到聚乳酸/坚果壳颗粒复合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速列车受电弓的碳铜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碳铜复合材料包括低密度炭炭复合材料,所述低密度炭炭复合材料化学气相沉积有氮化硼界面层,碳碳复合材料、氮化硼界面层气相渗钛形成碳化钛和氮化钛的混合界面层,之后再气相渗铜形成铜相;氮化硼界面层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且氮化硼界面层抗氧化能力强,可以有效的增强制品的抗氧化能力;TiN较TiC抗氧化能力强,TiC硬度较TiN高,TiN和TiC混合界面层结合了二者的优点,有利于提高材料的综合性能;TiC和TiN混合界面层与铜相润湿性较好,通过界面层以解决碳铜结合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米棒状P4O6(Ni(CO)3)4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以六水合硝酸镍,六水合硝酸钴、红磷、尿素,以及AC或r‑GO或CNTs中的至少一种为反应物,无需其他表面活性剂或模板条件下制备了崭新的超级电容器用微米棒状P/N/N/C复合材料。碳材料AC或r‑GO或CNTs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电子电导率,它的引入不会显著降低P/N/N复合材料的放电容量,且薄层AC或r‑GO或CNTs包覆在P/N/N复合材料颗粒表面或存在复合材料颗粒之间,都有利于改善复合材料颗粒之间的导电性,从而显著提高其倍率性能。
本发明涉及一种cBN/Al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铝基复合材料领域。该cBN/Al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cBN粉和Al粉高能球磨混合,得到混合粉;2)将混合粉压制成块体,然后在保护气氛下将块体在1000‑1300℃进行无压烧结,即得。本发明的cBN/Al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高能球磨和烧结温度的控制,实现在无压条件下的烧结,烧结过程中实现了cBN与Al的有效结合,cBN/Al复合材料内部致密均匀,无内部缺陷;与传统铝合金材料相比,cBN/Al复合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有了极大的提升;同时该方法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易实现产业化生产。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FTO表面的卤氧化铋/铋酸钙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具体为:1)以硝酸铋、硝酸钙为原料,以二乙烯三胺五乙酸、乙二胺四乙酸为形貌控制剂,通过与氨水溶液交叉旋涂,将前驱体分散在FTO表面,再经过煅烧得到片状CaBi6O10材料;2)采用旋涂将硝酸铋水溶液分散在CaBi6O10材料表面,通过低温保温反应后,将材料置于10‑40mmol/L KX溶液(X=Cl,Br,I)中,160‑180℃反应8‑15小时,经洗涤、干燥即得BiOX/CaBi6O10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成本低廉、光催化污染物活性高、结构稳定、循环稳定性良好,而且其对于多种混合污染物也表现出良好的光催化降解能力,在生活废水处理和工业废水处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剂,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聚磷酸铵4~16份、季戊四醇4~16份、三聚氰胺4~16份、氢氧化铝4~10份、碳纳米管0.1份;同时还公开了使用该阻燃剂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阻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阻燃剂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阻燃复合材料中呈网络状非均匀分布,添加量小,在保证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的同时,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本发明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阻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模压法制备阻燃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复合材料,所得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阻燃复合材料同时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工艺简单,操作方便,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涉及含孔洞的导电型纳米复合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导电高分子/高岭土纳米管(HNT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得复合材料由导电高分子PEDOT:PSS和不导电的高岭土纳米管进行复合得到,其中高岭土纳米管质量为复合材料总质量的43.5-79.4%。本发明原料易得,操作简单,复合材料电导率高,比表面积大,既有有机和无机材料的不同优点,又有纳米材料的特性,充分实现了优势互补。PEDOT:PSS/高岭土纳米管复合材料在温差电、电容器、电磁波等方面有极好的应用前景。
剑麻微纤维/明胶复合材料,属于材料技术领域,主要由20-90重量份的明胶和10-80重量份的剑麻微纤维制成。所述剑麻微纤维的直径为3-20μm、长径比为1-150;所述明胶可依次用增塑剂和交联剂进行改性。本发明利用经增塑、交联改性后的明胶作为聚合物基体,利用从天然剑麻纤维中拆分出的微米级剑麻微纤维作为增强体,制备出的新型复合材料价格低廉、性能优异、对环境友好,是一种优良的可生物降解材料。该复合材料被废弃后,其中的明胶和剑麻纤维均可在自然环境中被微生物完全降解,回归自然,符合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的需要,对缓解资源、能源和环境危机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石墨/LiAlO2/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制备方法为,首先将氢氧化铝溶液与氢氧化钠和碳酸锂反应,得到含有偏铝酸锂的溶液,再加入石墨均匀分散,蒸除水分得到石墨/LiAlO2复合粉体,然后加入镍催化剂并通入碳源气体生长石墨烯,反应后冷却得到石墨/LiAlO2/石墨烯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材料的表面改性制得的锂离子电池用石墨/LiAlO2/石墨烯复合材料,既保持了石墨作为负极材料所具有的特性,又同时利用了LiAlO2在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离子导电性和石墨烯的电子导电性,提高了锂离子电池整体的导电性,可在大倍率充放电情况下改善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表面析锂情况,从而降低了锂离子电池析锂产生的枝晶刺破隔膜的机率,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合金复合材料的切割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顶端固定设有若干夹紧装置,底座的两侧均开设有滑轨槽,底座通过滑轨槽与支撑杆底部设有的卡合头卡合连接,支撑杆的内部设有气缸,气缸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底座两侧的两根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横梁,横梁的底部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切割片。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夹紧装置来固定合金复合材料,使得合金复合材料固定更加稳定;通过设置滑轨使得切割片可调整位置,可根据需求调整合金复合材料切割长度;通过气缸控制切割片的升降,机械化操控,避免切割面不整齐。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TFE‑空心玻璃微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TFE‑空心玻璃微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的步骤为:(1)将PTFE颗粒与空心玻璃微球按一定质量比混合,得到干混料;(2)向步骤(1)的干混料中加入润滑剂,搅拌使混合均匀,得到湿混料;(3)将步骤(2)制备的湿混料压制成片状,即得PTFE‑空心玻璃微球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PTFE‑空心玻璃微球复合材料性能均一,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低,适用于5G领域印刷电路板的制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MgO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将镁合金粉装入球磨罐中进行密封、抽真空,接着通入氩氧混合气体,并进行球磨处理,使镁合金粉与氧进行反应,原位生成含有纳米MgO颗粒的镁合金粉;将所得含有纳米MgO颗粒的镁合金粉装入制坯模具中压制成坯料;所得坯料装入挤压模具,进行热挤压成型,得到纳米MgO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本发明技术方案利用热挤压成型技术制备纳米MgO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其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成本较低,而且能够将复合材料制备成应用广泛的型材;并且制备的产品纳米颗粒增强体分布均匀、界面污染小,综合力学性能好。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涉及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指一种单向透湿、保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单向透湿、保温复合材料包括蓬松层和气密层,所述蓬松层为纳米纤维层和粗旦纤维层交替排列而成,所述气密层为PET‑PA6双组份超细纤维非织造布,所述纳米纤维层为PVA纳米纤维层,所述粗旦纤维层为PE/PP皮芯双组份纤维、三维卷曲涤纶和亲水纤维混纺梳理的纤维层。本发明制备的纤维复合材料具有理想的单向导湿和保温作用,适合用于防寒服装、被褥的内衬和建筑保温材料、管道保温用高蓬松保温层等。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平分支结构的熔喷非织造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熔喷纤维体中包括聚乙二醇和聚丙烯两种热塑性聚合物,本发明的熔喷纤维体由800 nm以下、800‑2 000 nm和2000 nm以上三种直径分布的复合结构,并且800 nm以下的纤维搭接于800‑2 000 nm和2000 nm以上纤维之间,形成三级结构的水平分支状网络,800nm以下的纤维数量为2000 nm以上纤维数量的1.8‑4.2倍。本发明在聚丙烯中添加聚乙烯醇进行共混改性,并基于熔喷非织造成型技术形成水平分支结构的熔喷非织造复合材料;具有纤维直径细、孔隙率高、密度小的特点。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体积分数碳化硅铝基复合材料表面铝膜层制备方法,即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表面离子镀纯铝膜层的方法。将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构件置于真空炉内,与真空室壳体之间加上负偏压,抽真空后通直流电并充氩,利用辉光离子对构件进行轰击净化活化处理,清除表面氧化膜和吸附物;接通高频电源,热解BN坩埚内的纯铝镀料通过高频感应加热蒸发,铝蒸发粒子在电场作用下,加速沉积在铝基碳化硅构件表面,形成0.13~0.25mm厚的铝膜层。采用这种方法,由于沉积粒子与铝基同种元素之间的强键合作用,以及辉光离子轰击对构件表面的净化活化作用,从而在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表面形成结合牢固的铝膜层,达到改善这类材料连接性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属于复合材料和其设备领域。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获得力学结构科学,经济,性能好,强度高,用料少,成本低的预应力网增强复合材料及其从原材料到复合材料直至及制成品一次自动完成的设备预应力网布增强复合材料的主要技术特征是在网布的经纬线(丝)施加预应力的状态下与纸或塑胶膜、金属箔及其它基材复合制得,它可以广泛使用于工业、农业、国防(军事)、医药、交通运输、建筑等各行各业。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与玻璃纤维增强的阻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该阻燃复合材料,以重量份计,包括:30~70份环氧树脂、0.3~3份氮磷改性的氧化石墨烯、2.64~5.1份双氰胺、0.1~0.2份脱模剂及30~70份的玻璃纤维布。通过添加玻璃纤维布及改性的功能化石墨烯使得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明显的提升。而且,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对环境比较友好,燃烧过程中不会产生挥发性气体,进而避免了对人身体造成危害。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性杂环胺分子印迹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本发明的磁性杂环胺分子印迹复合材料,包括磁性粒子内核和包覆在磁性粒子内核表面的杂环胺模板分子印迹聚合物外壳,所述分子印迹聚合物外壳表面化学键合有亲水性聚合链段,所述亲水性聚合链段中的亲水性基团为羧基和/或羟基。本发明的磁性杂环胺分子印迹复合材料,以磁性粒子为内核,内核上包覆有杂环胺模板分子印迹聚合物外壳,该外壳中的印迹位点为杂环胺的吸附提供了高选择性和高吸附容量,由于外壳表面接枝有亲水性聚合链段,可有效抵抗水性复杂介质中干扰物质的干扰,提高磁性杂环胺分子印迹复合材料在水性介质下的吸附选择性。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量子粒子群的水泥基复合材料断裂性能预测方法,包括:对纳米粒子PVA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进行三分弯曲小梁断裂性能试验,按照双k断裂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断裂能、起裂韧度和失稳韧度,构建成待测数据;构建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并采用量子粒子群算法对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的罚参数C和核函数参数κ2进行全局寻优,得到最优参数,将待测数据和最优参数输入到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中,进而得到复合材料断裂性能预测结果;本发明预测结果精确度高,收敛性和稳健性好,可以作为一种预测水泥基复合材料断裂性能的最优方法指导配合比设计,从而减少设计时间和试验成本。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颅骨固定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用于制备具有良好可吸收性能和固定效果的颅骨固定复合材料。本申请中的颅骨固定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包括:将PLA和柠檬酸钙在真空环境下进行干燥,用于减少水分含量;将所述PLA溶于有机溶剂中,得到混合溶液;将所述柠檬酸钙和PGA纤维分散在所述混合溶液中,得到第一混合物;将所述第一混合物加入模具中进行压缩,得到第二混合物;将所述第二混合物放入水中进行浸泡;按照预设周期更换用于浸泡所述第二混合物的水,用于去除所述第二混合物中的有机溶剂;当所述第二混合物固化成型时,在真空环境下对所述第二混合物进行干燥,得到颅骨固定复合材料。
本发明涉及了基于雪花状碳氮复合材料及核酸外切酶III的荧光适配体传感器检测黄曲霉毒素B1,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恒温振荡的方法,将黄曲霉毒素B1适配体A1与互补链C1结合,然后加入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1与适配体结合,部分互补链被释放使得互补链和标记有荧光染料的DNA链D1结合。此时,加入核酸外切酶III,并加入雪花状碳氮复合材料,由于互补链C1与DNA链D1形成的DNA双链中带负电荷的磷酸骨架内碱基的有效屏蔽,使得此双链DNA不能吸附在雪花状碳氮复合材料上,从而造成响应信号的变化,实现对目标物的定量检测。根据响应信号的变化,得到了基于雪花状碳氮复合材料及核酸外切酶III的荧光适配体传感器检测黄曲霉毒素B1。同其它用于黄曲霉毒素B1检测的荧光传感器相比,所制备的荧光适配体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准确度高的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韧增强电镀PC‑ABS复合材料及其生产工艺,所述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PC 55‑65重量份、ABS 30‑40重量份、AS 5‑15重量份、助剂4‑20重量份置于混合器中,混合10‑30min,得到混合物料;(2)将混合物料投置于双螺杆挤出机中,控制螺杆转速为200‑600r/min,经过熔融挤出,造粒,即得。本发明增韧增强电镀PC‑ABS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电镀性能,还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韧性和阻燃性,广泛范围应用,可用于成型各种需要对材料要求综合性能较高,阻燃性能良好,同时对表面有较高要求,需要电镀的产品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度高、气孔率低、抗侵蚀性强、热震稳定性和高温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的铝镁铁铬尖晶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这种铝镁铁铬尖晶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可以使铁铬尖晶石形成过程中的膨胀降低到3%~5%之间,在提高了热应力裂纹的愈合和抗渣能力的同时,把铁铬尖晶石形成过程中的膨胀控制在3%~5%合理的范围;大大提高了铝镁铁铬尖晶石复合材料的强度,提高了铝镁铁铬尖晶石复合材料的抗侵蚀性和热震稳定性。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及其复合材料领域,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B4C为10~20%,hBN为5~10%,其余的为铜。所述制备方法为:首先称取三种粉体:Cu粉、B4C粉和hBN粉,按照预设的配比,先球磨2~5h,再把混合粉体填充到耐热钢制模具中,然后将模具放到真空热压烧结炉内进行热压烧结成型,烧结完成后随炉降温至室温,得到新型铜基复合材料。本发明工艺过程简单可控,所制备的新型铜基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优异,可用于干摩擦、磨损、腐蚀和核辐射交互作用的苛刻工况,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面含有高熵合金涂层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表面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表面含有高熵合金涂层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涂覆液涂敷在消失模模型的表面,干燥,得到带涂层模型;然后采用带涂层模型对钢液进行消失模铸造。本发明的表面含有高熵合金涂层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成本低。钢液在进行消失模铸造时,消失模模型表面的金属粉可与钢液中铁元素发生冶金反应,在钢液冷却后形成的基体表面原位形成FeCoCrNi系高熵合金涂层,涂层与基体间具有良好的冶金结合,高熵合金涂层与基体间不易产生裂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辐射改性制备秸秆纤维/PBAT复合材料的方法,其中秸秆纤维用偶联剂进行喷洒后经辐射改性处理,辐射改性法工艺简单,绿色环保,常温下即可反应等优点;辐射改性处理后的秸秆纤维,降低了纤维秸秆表面的光滑度提高了秸秆纤维表面活性,添加到PBAT树脂中,可以有效提高秸秆纤维与PBAT的界面相容性,本发明制备的秸秆纤维增强PBAT复合材料,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等,扩大了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稀土非晶/纳米晶铝阳极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铝空气电池,属于空气电池技术领域。铝阳极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Mg?0.5~5%、Sn0.02~2%、Ga?0.02~2%、La或Ce?0.1~5%,余量为Al。本发明以纯度为≥99.8%的铝为基础,添加微量的Mg、Sn、Ga及稀土元素La或Ce,目的是减小其自腐蚀速率,并提高合金电化学性能及表面溶解均匀性,特别是在铝合金中加入微量稀土元素,稀土元素添加到铝中有脱氧、除氢、去硫加快熔化速度、减少金属烧损以及改变铁等有害杂质的形态分布和细化变质诸作用,可减缓铝合金的自腐蚀,从而提高阳极利用率。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河南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