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蚀碳化硅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板材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镁基复合板材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镁基复合板材耐蚀性差,且易发生边裂、难以成形、合适的钎料难找、结合强度较低、能耗大,存在一定的危险性、需要特定的模具,生产的复合板尺寸有限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一、制备微米碳化硅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二、对Al板/Mg板/Al板分级变温变载热压。本发明中对铝镁复合板材采用气体保护下的分级变温变载热压,可以在保证碳化硅颗粒增强AZ91D镁基复合材料不发生开裂的前提下,使其加工变形,并与铝板形成冶金结合。本发明制备的耐蚀镁铝复合板材的耐腐蚀性能较强。
一种制备含钽炭材料前驱体的方法是将软化点60℃~80℃的煤焦油沥青或软化点为50℃~70℃石油沥青在惰性气氛、无水环境中,与五乙氧基钽或五正丁氧基钽、助溶剂在150℃~250℃下机械搅拌2~4小时,均匀混合后,进一步在350℃~450℃下热缩聚反应2~5小时,即可制得含钽沥青前驱体原料。本发明的优点是使有机钽与沥青分子形成分子上的混合,可以作为制备钽分布均匀、元素利用率高、性能更加优良的抗烧蚀炭基复合材料。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三元材料复合增强增韧尼龙11的制备方法,将尼龙11在80℃下连续烘12小时以上;在尼龙11烘料完成后,将玻璃微珠HGB加入到用乙醇溶解的硅烷偶联剂中,并搅拌均匀,晾干待用;将尼龙11、处理后的玻璃微珠HGB及POE-g-MAH在200℃~240℃下挤出造粒,再注射成标准测试样条。采用玻璃微珠HGB、POE-g-MAH分别作为刚性粒子和弹性粒子,共同对尼龙11进行增强和增韧,同时通过研究玻璃微珠HGB及POE-g-MAH的含量以及混合顺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有效地提高了复合材料的耐冲击性能,力学性能优越,满足了各种产品对材料性能的特殊要求,生产及使用成本较低,实用性强,具有较强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波焙烧制备有序介孔碳化硅的方法,其步骤为:㈠制备有序介孔SiO2/C复合材料;㈡微波还原制备有序介孔碳化硅。先制备有序介孔SiO2/C复合材料,利用碳良好的吸波性能,在惰性气氛下进行微波辐射碳热还原反应,然后经过除杂、干燥得到有序介孔碳化硅。本发明制备时间短,产物具有相对均一的孔径及较大比表面积的特点。
一种提高采煤用截齿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方法,属于复合材料制备方法领域。特征是(1)选取不同截齿材料;(2)对选材进行真空淬火;(3)进行深冷处理;(4)进行回火处理;(5)冷却至室温。优点是工艺简单环保,能耗低,可实现大规模连续化生产,制备成本可降低30%以上。
本发明属于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低CO2释放量腐殖质转化方法及应用。使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与缓慢释放养分氮或氮和磷的材料形成复合材料体系,所述复合材料体系中的碳含量与氮含量的质量比为1‑35:1。本发明材料能够促使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转化为土壤腐殖质或者堆肥腐殖质,而不是转变成温室气体CO2排放到大气中,因此,对于节能减排以及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绿色高效利用、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废弃物的高效绿色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导体输药胶管,该输药胶管由复合材料制成,按重量份计,该复合材料包括以下组分:40‑70份导电防静电塑胶、30‑45份高密度聚乙烯、0‑5份消泡母粒、1‑4份增韧剂。导电防静电塑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30‑60份线性聚乙烯、1‑5份脂肪族聚氨酯弹性体颗粒、0.1‑5份碳纳米管、0.002份烷基二甲基磺乙基甜菜碱、0.002份烷基二甲基磺丙基甜菜碱、0.1份铅与铁形成的合金纤维。通过在导电防静电塑胶中加入了碳纳米管和合金纤维,使得其具有导电防静电的性能,而脂肪族聚氨酯弹性体颗粒、烷基二甲基磺乙基甜菜碱、烷基二甲基磺丙基甜菜碱能够提高碳纳米管和合金纤维的分散性,从而使得在添加较少量的碳纳米管和合金纤维的前提下所制备的输药胶管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选择性激光熔化成形的石墨烯铝基复合粉末制备方法,涉及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领域;技术方案为采用有机铝化学还原法对石墨烯表面进行镀铝,并与AlSi10Mg合金粉进行真空球磨法,制备分布均匀的石墨烯铝基复合粉末;制成的石墨烯铝基复合粉末能够使石墨烯在铝合金粉中均匀分布,同时避免石墨烯的氧化,具有纯度高、球形度好、粒径小、粒径分布范围窄的特点,能很好的应用于选择性激光熔化石墨烯/铝基复合材料的成形过程,并提高过程的稳定性及制件组织性能。
一种多层陶瓷内衬复合管及其制备方法,是一种以金属间化合物和钛化物为陶瓷内衬复合钢管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梯度复合材料的技术领域,本发明克服了采用离心自蔓延燃烧法制备陶瓷内衬复合管时陶瓷层与金属层为机械结合结构和力学性能不高的缺点。其特征在于是在钢管内填充混合的反应原料粉末并固定在旋转机构上,当转速达到1500~2000rpm时,用点火器点燃反应原料并使之形成高温自蔓延反应;高温反应合成的反应物按照不同密度在钢管内壁形成层状内衬层;合成的内衬层结构沿径向依次为钢管—金属间化合物—钛化物陶瓷—氧化铝陶瓷。本发明结合强度、力学性能、抗磨损和抗腐蚀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金属封装金属间化合物基叠层复合装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砂纸打磨和丙酮超声清洗的表面处理:用砂纸将Ti箔、Al箔进行打磨,去除表面杂质和氧化层,再用丙酮对Ti箔、Al箔进行超声清洗清洗20分钟,之后干燥;(2)交替叠加并轧制:调整轧辊之间的间距,使Ti箔、Al箔交替叠加的样品经过两道次轧制后压实,使样品成型;(3)封装抽真空:冷轧后的Ti箔、Al箔采用0.01mm的金属箔封装,并抽真空。(4)烧结:金属封装后的Ti箔、Al箔放入热压炉烧结,随炉冷却。本发明将冷轧、真空封装、热压烧结联合起来的一种制备新型金属封装金属间化合物基层状复合材料装甲,其工艺路线独特、简单、生产成本低、适于商业化生产。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层结构集成型油底壳,它包括油底壳本体(1)、油底壳座(2)、消沫板(3)、机油滤清器(4)、热交换器(5)和机油管(16),所述的油底壳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油底壳座(2),油底壳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消沫板(3),油底壳本体(1)的前侧与机油滤清器(4)固定连接,油底壳本体(1)的后侧与热交换器(5)固定连接。本发明用复合材料制造发动机油底壳座能减轻发动机的重量,缓冲吸收振动能量,实现免加工或少加工。复合材料制件在弹性变形时能吸收大量的碰撞能量,设计出的发动机油底壳具有轻量化优势、成本低、加工废品率底、减振、降噪能力强、工作可靠性、使用耐久性及低温下工作适应能力高。
一种用于改善碳纤维表面活性的碳纤维处理方法及设备,是将含氧20—100%的气体经脱水干燥后进入臭氧发生器,产生含臭氧的氧化性气氛,并连续导入表面处理炉,来自碳化炉的碳纤维连续通过表面处理炉,在含有臭氧的氧化性气氛下进行表面处理,碳纤维在连续通过表面处理炉时处理炉内二次发生臭氧,并由电流脉冲发生器向碳纤维连续输入脉冲电流或恒定电流。本发明的表面处理炉不采用外加热结构,炉内产生二次臭氧,因而炉内的臭氧含量更高,对纤维直接通电处理,使其表面性能及复合材料的性能均有较大提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催化制氢催化剂BPOZ/g‑C3N4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0≤Z≤0.05,属于光催化水解制氢技术领域。本发明中BPOZ/g‑C3N4复合光催化剂采用固相法合成,主要过程包括将磷与硼为原料,经煅烧得BPOZ;BPOZ与尿素热聚合反应得到BPOZ/g‑C3N4复合光催化剂。该方法合成的复合材料有效的降低了光生电子空穴的复合率,增强对太阳光的利用率,具有优异的光解水制氢性能。同时,复合材料合成工艺简单,成本低,稳定性高,有利于实际生产使用。
一种松针状碳纳米管/碳纤维导电网络复合碳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是以碳纤维织物的纤维为生长基底,在所述生长基底上生长高密度排列的碳纳米管;所生长高密度排列的碳纳米管连同碳纤维基底形成三维多孔的松针状碳纳米管/碳纤维导电网络复合碳材料,具有高的比表面积是担载活性物质或者反应物质的理想材料,优异机械强度可以抑制材料在反应过程中的结构破坏,同时碳纳米管与碳纤维相互交叉或重叠接触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导电框架的完整性,该复合材料在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锂空电池、锂硫电池以及有机太阳能电池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负载磁性金属单质莫来石陶瓷复合吸波材料制备方法,属于微波吸收材料技术领域。特征是首先将煤矸石和铝矾土加工成原料粉,通过爱力许强力混合机合成莫来石陶瓷生料球,接着将生料球进行筛分及高温烧结得到一定粒径范围的陶瓷基体,陶瓷基体经过酸化亲水处理后置于溶有金属离子Fe3+或Co2+或Ni2+的前驱体溶液中,然后利用液相合成法将前驱体溶液引入其中,最终经热还原获得负载磁性金属单质Fe或Co或Ni莫来石陶瓷复合微波吸收材料。优点是复合材料内部的SiO2成分是良好的透波介质,均匀分散于材料内部,有助于增强对电磁波的吸收。本发明方法制备的陶瓷复合吸波材料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涉及回收利用废旧印刷电路板基材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旧印刷电路板基材(PCB)的回收利用的新途径,将废旧印刷电路板基材非金属材料作为增强填料添加到热塑性PE树脂中,用以替代玻璃纤维以及一般常用的矿物填料(如碳酸钙、滑石、硅灰石等),在大大降低复合材料成本的同时赋予复合材料优异的力学性能。这不仅能使废弃物得到利用,缓解焚烧、填埋带来的环境压力,而且能够实现废旧印刷电路板基材非金属材料的高附加值再利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机复合型矿用注浆加固材料,首次将碳纳米管和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加到浆料中,不仅仅通过填充效应使得水泥结石体的孔隙率低,更加密实,而且纳米二氧化硅可以促进生成更多的C‑S‑H凝胶作为注浆加固材料的胶结相,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通过酸处理不仅仅使得两端开口从而方便将二氧化硅内嵌到管体中,同时也利用纳米管的限域效应使得二氧化硅体积不再增大从而增大其比表面积减少使用量,复合材料通过与基体协同变形,提高水泥基材料本身的抗拉强度的同时也使结石体更加密实,同时,对纳米无机材料进行表面改性使其与浆料有更好的相容性提高其分散性能无需使用表面活性剂。
本发明公开一种在玻璃纤维织物和碳纤维织物表面包覆金属的化学镀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通过预处理过程对玻璃纤维织物和碳纤维织物进行表面处理,以赋予其表面一定的催化活性,具体的预处理过程包括除油、粗化、敏化和活化步骤。然后采用化学镀方法在经过预处理的玻璃纤维织物或碳纤维织物表面镀金属,所制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或磁性能。通过改变化学镀液中的主盐、络合剂、还原剂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工艺参数,可以控制镀层的沉积速度和完整性,从而实现对复合材料导电性能和微观形貌的调控。
一种碳纤维表面残留电解质的清洗方法是清洗用水的电导率为0.02-10us/cm,较好为0.02-6us/cm,最佳为0.1-4us/cm;将纤维通过传动辊通入去离子水中,再通过传动辊导出,洗涤停留时间为20-100秒,较好为30-80秒,最佳为40-60秒,然后经过干燥箱,进入下一道工序。用该方法洗涤后,纤维的残留电解质含量小于100ppm。经上浆、干燥、缠绕、浸胶、热压、切割,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大于100MPa。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星型聚酯改性木质素环氧树脂,包括以下原料:三元以上的多元醇,内酯,二元醇,二元酸酐,酶解木质素,环氧稀释剂,有机金属催化剂,硫酸水溶液催化剂。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星型聚酯改性木质素环氧树脂为原料的木质素环氧树脂/碳纤维预浸料。本发明制得的星型聚酯改性的木质素环氧树脂,韧性显著增强,同时黏度减小,有利于和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浸润性,增强了复合材料的界面强度。所得预浸料耐候性优异,固化后在各种紫外,高温,冷冻模拟老化环境下,各项力学性能的保持率高,保证了在各种苛刻环境下使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导电Janus膜,包括以下原料:多壁碳纳米管0.1~0.6g、浓硫酸溶液10~40ml,浓硝酸溶液5~10ml、去离子水200~500ml、有机硅烷偶联剂2~8ml、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3g、聚四氟乙烯0.01~0.06g、氮甲基吡咯烷酮溶液1~3ml、升华硫1~3mg、CS2溶液0.1~0.5ml、异丙醇溶液0.5~1ml;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氧化多壁碳纳米管、2)制备铵化碳纳米管、3)制备阴离子碳纳米管、4)制备柔性碳纳米管、5)配制硫@碳纳米管复合材料、6)制备导电Janus膜;本发明具有用于锂硫电池正极的能够显著提高锂硫电池的放电比容量、电化学性能和循环性能的有益效果,适用于Janus膜领域。
本发明属电化学电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检测葡萄糖的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该电化学传感器为基于钴@镍‑金属有机框架‑石墨烯(CNMs‑GR)的电化学传感器,该传感器用于同时检测人体血清中的葡萄糖。其表现出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电极修饰过程更加简便,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基于钴@镍‑金属有机框架‑石墨烯(CNMs‑GR)纳米复合材料,简单的水热反应合成双金属框架,制备钴@镍‑金属有机框架‑石墨烯CNMs‑GR纳米复合材料。提高了电极的灵敏度且使电极修饰过程更简单。电化学传感器用于构建检测人体血清中葡萄糖的传感体系,显著提高电极的选择性。检出限为0.087μmol/L。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硬自润滑刀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陶瓷材料制备的技术领域,是针对二硼化钛颗粒高硬度的优势、碳化硅纤维的增韧补强性和石墨具有良好润滑性能的优势,采用铝粉、钴粉、铬粉、铁粉和镍粉作为粘结剂,通过高能球磨技术将二硼化钛颗粒、碳化硅纤维、石墨、铝粉、钴粉、铬粉、铁粉和镍粉混合均匀并发生合金化,形成八元混合粉末,通过高能脉冲电流烧结技术将八元混合粉末烧结成形,高能脉冲电流烧结技术具有烧结速度快、烧结温度低等特点,此制备方法工艺先进,数据精确翔实,制备的超硬自润滑复合材料的组织分布均匀,界面之间结合良好,致密度可达98%以上,维氏硬度可达300HV,是十分理想的制备超硬自润滑复合材料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基受电弓碳滑板,其由石墨烯铜基纳米硒铌复合材料制成,所述石墨烯铜基纳米硒铌复合材料由重量比为70‑75%的混合料和重量比为25‑30%的粘结剂混合压制焙烧后浸铜制得。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铜基受电弓碳滑板的制备方法能够生产出具有高耐磨性、低摩擦系数、高导电性且性价比高、耐冲击性能好的受电弓碳滑板,有效解决了现有受电弓滑板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实用性好。
一种珠状碳化硅或氮化硅纳米链的制备方法是将碳源溶于无水乙醇中,加入稀土金属盐,在不断搅拌下将硅源加入,混合均匀后再加入表面活性剂,滴加酸,水解形成溶胶;在溶胶中加入六次甲基四胺,形成凝胶,将凝胶干燥,在氩气或氮气气氛下,升温至1250-1400℃,待恒温反应3-20小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在600-800℃下,空气中氧化,再用硝酸或盐酸与氢氟酸的混合酸洗涤,最后经水洗、过滤、烘干,得到珠状碳化硅或氮化硅纳米链。本发明具有方法设备简单、成本低、反应温度较低,适于规模生产,得到的珠状碳化硅和氮化硅纳米链特别适用于高性能复合材料增强剂的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钛双层壳空心球(RGO/TiO2 HS)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光催化复合材料和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是首先制备二氧化硅(SiO2)粉末模板及氧化石墨烯(GO),然后利用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氧烷(APTES)对SiO2粉末氨基化,并通过超声法将GO与SiO2粉末复合制得GO包覆的SiO2球,然后以硫酸为水解抑制剂控制钛酸四丁酯(TBOT)水解,对GO包覆的SiO2球进行再次包覆,并经过高温煅烧、氢氧化钠的蚀刻形成RGO/TiO2 HS双层壳空心球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方法所制备的复合光催化材料对甲基橙色度的降解作用显著,处理后色度能满足《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2012),为处理印染废水色度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本发明属钠离子电池技术领域,为解决磷酸钒钠的本征电导率低,离子电导率低和能量密度低等问题,提供一种聚乙烯吡咯烷酮诱导的磷酸钒钠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偏钒酸铵、磷酸二氢钠为原料,柠檬酸酸为螯合剂,聚乙烯吡咯烷酮为结构导向剂和额外碳源,通过溶液凝胶法得到该复合正极材料,该材料为无规则状的Na3V2(PO4)3和层状的Na3V3(PO4)4组成的两相复合材料,两相复合材料外部具有聚乙烯吡咯烷酮烧结后形成的氮掺杂的碳包覆层。有两个稳定的高电压平台,分别位于3.4V和3.9V处,大幅提升了材料整体的能量密度。氮掺杂碳包覆层有较多缺陷,允许离子和电子快速移动,提升了材料的本征电子电导率和离子电导率。
本发明涉及光催化降解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铈配合物/GO/Fe3O4三元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首先成功制备了三维铈配合物,该配合物的结构式为[Ce2(TCPB)2(DMF)(H2O)]n,紧接着通过铈配合物和氧化石墨烯制备得到铈配合物/GO二元复合物;然后在其基础上与Fe3O4的粉末制备得到铈配合物/GO/Fe3O4‑x(x=5‑30%)三元复合物,其中x代表复合材料中GO的质量百分数。实验表明,当x=9%时,三元复合物的光催化性能最好,日光照射条件下可快速催化降解水溶液中的亚甲基蓝染料,降解120min后染料溶液近无色,降解率可达90.2%,且复合材料可在pH=3~9范围循环使用,重复使用四次后仍然具有很好的催化活性,是一种良好的降解水溶液中亚甲基蓝染料的光催化剂。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片层和笼状协同筛分作用的混合基质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制备方法为:首先在石墨化碳氮化物(g‑C3N4)分散液中原位引入沸石咪唑骨架酯材料ZIF‑8,然后将上述复合材料分散到聚醚嵌段酰胺共聚物中,采用溶液流延法制备出具有片层和笼状协同筛分作用的聚醚嵌段酰胺气体分离膜;所制备的膜为均质致密膜,湿膜厚度控制在50~500μm。本发明提供的无机材料的制备过程易控,g‑C3N4和ZIF‑8的复合材料的纳米片层间以及g‑C3N4的三均三嗪环的孔为CO2提供了通道;所制得的膜耐酸耐碱,柔韧性好,将其用于气体分离,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能有效地选择性分离CO2,为CO2的传递提供了快速迁移通道。
本发明为一种高比表过渡双金属硅化物甲烷化催化剂的快速制备方法,所制得催化剂用于焦炉煤气制甲烷的催化反应中,属于金属硅化物的合成及甲烷化催化剂的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目的针对现有催化剂耐高温、抗烧结及耐硫等性能的不足,以SBA‑15为硅源,通过采用镁热还原制备纳米尺寸的硅/氧化硅复合材料,然后与采用络合沉淀制备的双金属固溶体相混匀,并在管式炉中高温焙烧,即得到具有多孔的、高比表面的过渡双金属硅化物催化剂,将该催化剂用合成气反应,取得良好效果。本发明操作简单、易于控制,在本发明中,过渡金属为镍、钼。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山西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