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化铬与碳氮化钛颗粒弥散强 韧化氧化铝基陶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是以 Al2O3陶瓷为基体,同时添加 Cr3C2和Ti(C,N)陶瓷硬质颗粒作为弥散相,以 Y2O3和MgO作为烧结助剂热压烧结而成。本发明的 Al2O3基陶瓷复合材料,是由以下体积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Cr3C2为5~30%,Ti(C,N)为5~30%, Y2O3为0.2~2%,MgO为0.2~1%,其余为 Al2O3。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的优点。与已 有多相复合陶瓷相比,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综合力学 性能和优良的耐磨损、耐腐蚀、抗氧化及抗热震性能,可用于 制作模具、刀具、喷嘴、耐磨耐蚀零部件等。
本发明属金属基复合材料领域,涉及一种原位内生多相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铝基复合材料特征是:铝基体上均匀分布原位生成的纳米级ZrB2、AlN和Al2O3颗粒;ZrB2的质量百分比为1.8~27.5,尺寸为50~300nm;AlN的质量百分比为3.3~41.3,尺寸为10~50nm;Al2O3的质量百分比为1.1~16.5,尺寸为10~100nm。其制备方法是:在氩气气氛下双速球磨,在冷/热等静压机中压制成预制体,采用固液顺序烧结法,获得ZrB2、AlN和Al2O3多相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材料表面洁净无污染,与基体结合强度高;增强颗粒在基体上均匀分布,无团聚现象。不同尺度的颗粒具有协同增强效果,展示了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裹覆陶瓷夹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一种连续纤维裹覆陶瓷夹芯复合材料,包括上面板(1)、芯层(2)和下面板(3),其中芯层是由连续纤维裹覆陶瓷块形成的复合结构;其有效避开了大面积陶瓷面与上下面板的直接接触,大大提高了夹芯层与上下面板的粘接能力,相对于现有陶瓷夹芯复合材料,其不但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更高,而且大大改善了抗冲击能力,有效避免了承受外部载荷后陶瓷层与上下面板的分层现象,提高了制品的整体性,同时有助于产品的损后修复,极大拓宽了产品的应用领域。另外,本发明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等优点。
本发明涉及一种道路工程用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整平纹理一体机及其工作方法,属于水泥混凝土加工机械领域,包括底部框架和位于底部框架上的主体框架,底部框架的四角处设置有钢轮;主体框架上沿前进方向依次设置有料斗、整平辊轴和压纹辊轴,料斗内放置有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整平辊轴和压纹辊轴表面均涂有聚四氟乙烯涂层,压纹辊轴表面设置凸起,用于在新整平的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表面压纹刻槽。本发明的一体机整平效果好,整平后材料表面不会出现破损、坑洼不平或者呈现马蜂窝状,并且,采用压槽的方式进行压纹,不会破坏混凝土中的纤维,使得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韧性、裂缝控制能力得到保障。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化学方法制备非晶化激光重熔梯度复合材料的方法。步骤如下:将一定质量比例Ti-Al粉末激光熔化沉积于钛合金基材,用激光器和同轴送粉器对钛合金试样表面进行激光熔化沉积工艺处理。激光同轴送粉时激光束、粉末输送同步进行,可有效提高沉积层的质量与粉末利用率。工艺参数:激光功率0.20~3.2kW,光斑直径0.5~8mm,扫描速度2~18mm/s,送粉率8~38g/min,采用氩气充满激光处理所用箱体作为保护气,多道搭接率35%。激光重熔也在氩气保护箱中进行,重熔时工艺参数与之前相同,但熔覆材料为Ti-Al-Sb-Y2O3。本发明能够获表层呈非晶态且具有极高硬度的梯度复合材料。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介孔球形磷酸铁锂/碳原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利用廉价的酵母制成微生物溶液,加入磷源,再加入铁源与还原剂及锂源,经水浴、陈化,得到凝胶;干燥后得到磷酸铁锂前驱体;将磷酸铁锂前驱体热处理,得到介孔球形磷酸铁锂/碳复合材料粉体。本发明能提高磷酸铁锂/碳复合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可用于制备便携式和动力锂离子电池。
本发明属于测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的PBO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中树脂含量的检测方法,采用不具有氧化性的中等浓度的硫酸水溶液进行试样处理,消化树脂基体;采用同样的纤维作空白参比,扣除空白PBO纤维的损失率,计算复合材料中的树脂含量。检测方法,包括试样准备、消化剂配制、消化、消化体系处理、空白试验与计算过程。该测试方法,树脂基体消化完全,纤维损失少,操作简单,测试周期短,检测准确度高。适用于易氧化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树脂含量测定,特别适用于PBO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中树脂含量的测定。
制备碳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的装置及工艺。该装置是由控制系统、保护釜系统、工作釜系统、安全隔离器、保护液循环系统构成。控制系统通过导线与各部件相连接;安全隔离器、工作釜系统安装在保护釜系统内;安全隔离器通过进气管道与工作釜系统相连接;保护液循环系统通过压力调节装置与保护釜相连接。预制件制备工艺为:先在碳纤维预制件上涂敷保护层材料,再涂敷强化层材料,制备预制件成品。将已制备好的预制件成品,安装在工作釜壳体内制备碳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该装置和工艺使制备周期缩短为几小时,提高了制备材料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能够进行常压运行,防燃防爆,安全性好。该装置结构简单,工艺设计合理,操作方便。
一种氧化石墨烯/玉米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1)玉米芯预处理;(2)改进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3)氧化石墨烯/生物质复合材料的制备:1)配置氧化石墨烯溶液,利用超声清洗机充分处理,使其均匀分散;2)取步骤1)中配置的氧化石墨烯溶液,按比例加入预处理好的玉米芯,用磁力搅拌器搅拌足够时间,使氧化石墨烯与玉米芯充分反应后干燥处理;3)将步骤2)干燥处理后的材料在粉碎机中粉碎,过筛后制成氧化石墨烯玉米芯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成本低廉,绿色环保,氧化石墨玉米芯烯基复合材料比表面积大、吸附量大,在染料污废水处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制备出满足各种需求的新型吸附材料。
本发明涉及石墨烯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活性炭复合材料吸附包的制备方法。一种石墨烯/活性炭复合材料吸附包,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水溶性碳水化合物90~130份、氢氧化钠2~6份、苯乙烯1~5份、丙烯酸十八酯2~6份、凹凸棒土120~130份、氧化石墨烯1~6份。本发明的一种石墨烯/活性炭复合材料吸附包的制备方法,制备的石墨烯/活性炭复合材料吸附包具有吸附甲醛等有害气体的功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高黏附性超疏水薄膜的制备方法,首先,将正硅酸乙酯加入到催化剂与醇类溶剂的混合液中,反应制得纳米二氧化硅。然后,将所述纳米二氧化硅加入苯类溶剂中,加入带氨基的硅烷偶联剂,制得氨基修饰的纳米二氧化硅。将多壁碳纳米管、氯化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放入单口烧瓶,回流反应制得酰氯化的多壁碳纳米管。最后,将所述氨基修饰的纳米二氧化硅、酰氯化的多壁碳纳米管、硬脂酸加入到苯类溶剂中,回流反应制得硬脂酸接枝的多壁碳纳米管/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将所述复合材料超声分散后以无机或有机材料为基底,通过涂覆方法制得所述复合材料高黏附性超疏水薄膜;制备过程简单、重复性好,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镍三铝金属间化合物-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由镍铝金属间化合物与 镀镍碳纳米管组成;其中:所述复合材料的组分以重量百分比计:镀镍碳纳米管为2%~ 9%,余量为镍三铝金属间化合物。所述复合材料是利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Ni3Al纳米粉体, 采用化学镀镍在碳纳米管表面镀镍,机械球磨法合成Ni3Al-碳纳米管复合粉体,复合粉 体经过冷压预成型,然后再热压烧结制得。本发明制得的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压缩强度 和断裂韧性,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可应用于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并在原子能工业、 催化工业以及电子工艺等领域也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压制用聚四氟乙烯、聚全氟乙丙烯和聚苯硫醚共混改性聚四氟乙烯纤维复合材料造粒工艺方法,是把聚苯硫醚悬浮液浸渍在碳纤维上,经干燥、熔融浸润和冷却制成纤维粗纱,然后把这种纤维粗纱切成短纤维束放入球磨机中球磨撕离成单丝纤维,取聚四氟乙烯粉、聚苯硫醚树脂粉和单丝纤维放入混合机中混合,然后加入聚全氟乙丙烯浓缩悬浮液混合成膏状物料,再制成塑性条状料粒,经加热干燥破碎制成压制用聚四氟乙烯、聚全氟乙丙烯和聚苯硫醚共混改性聚四氟乙烯纤维复合材料料粒。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Zn‑Co双金属核壳型ZIF‑9@ZIF‑67复合材料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化学发光传感器中的应用技术,主要技术特征是:制备了核壳型ZIF‑9@ZIF‑67复合材料,并在其表面修饰上适配体,得到对腺苷分子有着高特异性识别能力的核壳型ZIF‑9@ZIF‑67复合材料催化剂,制备过程简单,条件易于控制,生产成本低;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检测腺苷的新方法,将适配体功能化ZIF‑9@ZIF‑67复合材料应用于化学发光传感器检测腺苷中,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方便、仪器简单等优点,并且成功用于人尿液样品中腺苷的检测,表现出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为应用于实际检测提供了可能,在人类健康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钛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由Ti、Al、Nb、Y、CaF2、TiC、TiB2粉末热压烧结而成。该复合材料由摩尔质量分数为Ti45Al8Nb0.5Y的基体材料,质量分数为7.5%TiC、3%TiB2的增强相材料、9.5%CaF2润滑相材料组成。与普通的钛铝合金相比,该复合材料通过添加增强相材料及润滑相材料,有效改善了钛铝合金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及摩擦学性能。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高柔性及力学性能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复合材料制备领域。本发明复合材料通过碳纤维布的表面改性,氧化石墨烯对碳纤维布的喷涂处理,碳纤维布与TPU板的层层堆叠制备而成。本发明利用硅烷偶联剂和氧化石墨烯分子对碳纤维表面进行处理,能更有效的提升碳纤维布与TPU树脂的结合,进而增强其力学性能。制备出的碳纤维布/氧化石墨烯/TPU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柔韧性,在经过多次弯曲、折叠等操作后依旧能够恢复原状,具有很好的柔韧性。本发明制备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绿色环保、价格成本低等优点,具有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前景。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设备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纤维增强轻质夹芯复合材料,并进一步公开其制备的地铁驾驶舱舱体。本发明所述纤维增强轻质夹芯复合材料,采用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作为蒙皮材料,采用含有立体网络的泡沫作为夹芯材料,采用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工艺一体化成型而成的整体结构,具有质量轻,结构强度高,抗冲击性能好,环境亲和性好的优点,可用于地铁驾驶舱舱体等大型复杂构件的加工制备。本发明所述地铁驾驶舱舱体由所述纤维增强轻质夹芯复合材料为主体材料制得,使得所述地铁驾驶舱舱体具有质量轻,结构强度高,抗冲击性能好的性能优势。
本发明涉及一种NiO/CuO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由NiO和CuO组成,为三维多孔网状结构,平均粒径为20nm,比表面积为20‑50m2/g。通过静电纺丝和煅烧的方法得到NiO/CuO复合材料。解决了现有的催化剂中金属的残留量过大的问题,避免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回收的催化剂可以循环利用,循环利用的催化效率较高,可以重复用于水体中的4‑NP的还原,提供了一种能够快速有效的催化NaBH4还原4‑NP的催化剂和方法。
本专利属于试验力学领域。涉及一种大载荷下复合材料构件静力试验拉载荷加载方法。采用数量较多的小的铝块与复合材料构件表面粘接,能够保证一定的加载面积,有利于大载荷的施加,本发明可以解决帆布带超过承载能力无法施加拉载荷的情况,解决由于帆布带加载导致的在大载荷下复合材料构件受力过于集中的问题,可以保证复合材料构件拉载荷的均匀施加;另外,本发明设计的拉载荷加载方法,在需要进行压载荷静力试验时,也可以实现压载荷的施加。本发明设计的拉载荷加载方法,也可以推广至其它材质组成结构静力试验拉载荷的施加。
本发明属于塑料生产技术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共混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共混纳米复合材料,以聚乳酸和聚乙烯醇为原料,其特征在于:在聚乳酸和聚乙烯醇中添加多面体齐聚硅倍半氧烷和热塑性弹性体,将上述物料混合分散,经过熔融共混、挤出、冷却造粒制得。本发明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好,有效地增强了纳米材料与PLA/PVA基体间的界面作用,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增强了多面体齐聚硅倍半氧烷的成核性,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塑性树脂基体复合材料导线芯棒及其制备模具和方法。它包括热塑性树脂基体,在热塑性树脂基体内均匀分布增强纤维束。采用膜腔内熔融拉挤工艺制备复合材料芯棒。利用此工艺制备的连续芯棒结构致密,柔韧性好,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特别适合用作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加强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协同强韧的双相磷酸钙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中石墨烯、碳纳米管、双相磷酸钙质量比为:0.1~0.5:0.5~2.5:97.0~99.4;是以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作为协同强韧相,双相磷酸钙作为基体,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为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的分散剂,采用超声结合球磨的分散工艺,热压烧结制得。本发明选用设备简单,成本较低,制备工艺稳定,制备的复合材料中强韧相分散均匀,强韧相与基体界面结合良好,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优异,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达到166MPa和2.13MPa·m1/2,比双相磷酸钙生物陶瓷分别提高69%和115%,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复合材料罩体垂直定心的结构装置。该装置包括:双面胶层(1)、塑料定位套(2)、钻套(3),其中:塑料定位套(2)是在中心位置开有圆形孔的圆柱体,圆柱体的上表面具有同心的多个环形槽,内圈的一个环形槽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通透,该通透的环形槽用于与复合材料罩体的成型模具所返十字和圆形刻线对齐;双面胶层(1)粘接在塑料定位套(2)的下表面上,双面胶层(1)上开口露出通透的环形槽的环形口;钻套(3)是呈圆柱体状,钻套(3)的外径与塑料定位套(2)的中心位置的圆形孔的内径一致。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罩体的制孔位置精度和垂直度,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罩体的制孔质量和装机质量。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复合材料及其制造工艺,医用复合材料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脂纤维、碳离子长丝纤维、聚氨基甲酸脂膜和辅料组成。制造工艺为,聚酯长丝纤维的制造;导电丝纤维制造;将聚酯长丝纤维与导电丝纤维织造成具备防静电功能的纺织材料;阻菌膜的制造;医用复合材料的制造。本发明制造的医用复合材料具有高度的防水、防渗透、阻菌功能,完全杜绝了病人血液、体液、冲洗液、其他污染物的渗透,实现了双向防护功能;同时具备良好的湿气透过功能。
本发明属于高介电强度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气凝胶填充蜂窝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气凝胶制备过程中的溶胶溶液注入蜂窝格孔中,使溶胶溶液在蜂窝格孔中聚合为凝胶,制成气凝胶填充蜂窝复合材料。将溶胶溶液注入格孔中后,再使其凝胶,使气凝胶与蜂窝之间充分结合,在提高介电强度的同时,保证了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和力学性能;用表面张力小的正丁烷对溶剂进行置换,并设置干燥温度梯度,保证了最终气凝胶的完整性;在溶液中浸泡和干燥时间的缩短,保证了蜂窝本身的性能不受较大影响。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锌钛复合材料的信号抑制型光电化学降钙素原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通过水热法合成空心结构的钛酸锌/二氧化钛异质结ZTCHS多面体。独特的空心结构使ZTCHS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好的承载能力。再利用三联吡啶钌Ru(bpy)32+和硫化铋Bi2S3共敏化ZTCHS,进一步增强了ZTCHS的光电化学性能,得到光电活性显著提高的锌钛复合材料ZTCHS/Ru(bpy)32+/Bi2S3。制备的二氧化硅/聚盐酸多巴胺‑金复合材料SiO2/PDA‑Au作为信号抑制材料来固载降钙素原检测抗体。其中,SiO2/PDA的较大的空间位阻有效地限制了电子的转移,而且Au纳米粒子可以吸收可见光,与基底材料竞争可见光。基于上述几个方面,制备了一种基于锌钛复合材料的信号抑制型光电化学降钙素原传感器,实现了对降钙素原的超灵敏检测,这对降钙素原的分析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纳米多孔Cu/Cu2O/CuO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多级孔结构的复合材料制备方法,主要解决现有多孔材料制备方法较复杂,制备的多孔材料孔结构较单一和维度低的问题。以Al?Cu?Sn难混溶系合金为前驱体,在NaOH溶液中自由腐蚀,脱合金得到三维纳米多孔Cu/Cu2O/CuO复合材料,所述三维纳米多孔Cu/Cu2O/CuO复合材料具有典型的双连续韧带孔结构和多级孔结构,其中介孔尺寸为5~50?nm,大孔尺寸为65~500?nm和2~65?μm。本发明的特点在于选用难混溶系合金前驱体,其原子百分比组成为:锡(Sn)为0.5~25?at.%,铜(Cu)为22.5~45?at.%,其余为铝(Al)及总量不大于0.5?%的不可避免的杂质;制得的多孔材料具有超高的比表面积和孔容,较高的比电容;制备方法简单可行,重复性好,适用于批量化生产。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高效电催化氧还原性能的CuO‑NiO/rGO复合材料,属于电催化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CuO‑NiO/rGO复合材料,纳米CuO‑NiO颗粒附着在还原氧化石墨烯片层上,纳米CuO‑NiO与rGO的质量比为100:3‑5;纳米CuO‑NiO颗粒的尺寸为6‑10nm,还原氧化石墨烯片为单片层;具备电催化氧还原性能。相对于现有的氧还原反应催化剂本发明的CuO‑NiO/rGO复合材料的成本明显降低;是一种价格低廉且电催化氧还原性能优异的氧还原反应催化剂。本发明的CuO‑NiO/rGO复合材料,是以铜盐、镍盐、氢氧化物和氧化石墨烯为原料,以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为溶剂,以乙二醇为分散剂和还原剂,采用水热一锅法合成的。原料价廉易得,制备操作简单易行,后处理过程简单,反应参数易于控制,流程短,能耗低。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基片式光纤光栅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基板;至少一个负载在所述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基板上的光纤光栅;以及覆盖于光纤光栅上方的干态玻璃纤维布;所述干态玻璃纤维布经液态环氧树脂浸润,干态玻璃纤维布与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基板之间灌注有液态环氧树脂,固化成型。本发明在保证光纤光栅传感器层间界面强度的基础上解决了传统光纤光栅传感器存在的一系列缺陷,实现了光纤光栅传感器对被测结构件温度与应变的精确测量,弥补了国内现有外贴式光纤光栅传感器的不足,同时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山东济南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