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热导率氮化硅-氮化铝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成分经混合、球磨、干燥、烧结而成:氮化硅55~90wt.%,氮化铝5~35wt.%,烧结助剂0~10wt.%;各成分用量之和为100%。本发明通过向Si3N4材料中添加AlN制得的Si3N4-AlN复合材料,所制得的Si3N4-AlN复合陶瓷材料除了具有一般氮化硅陶瓷的优异性能外,还具有热导率高的特点,可以满足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等对热导率要求较高的场合的应用要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压复合材料壳体的成型方法,属于纤维复合材料壳体成型领域。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含有金属连接件的复合材料壳体,其树脂含有非极性基团具有一定空间位阻,可以阻碍气体通过;羟基可提高树脂基体与纤维浸润性,同时增强树脂与金属表面的粘接性能,大幅提高复合材料壳体的密封性,提高复合材料壳体应用过程的安全系数;硅烷偶联剂中含有环氧基以及氨基,在树脂加热固化过程中,可参与反应,提高交联密度,从而大幅提高缠绕结构层与金属连接件界面处的阻气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树脂、复合材料及热防护板。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改性树脂包括苯并噁嗪树脂和硼酚醛树脂;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复合材料包括增强纤维和上述的改性树脂;本发明提供的这种热防护板包括上述的复合材料。本发明所提供的复合材料和热防护板拥有良好的力学性能、透波性能和耐烧蚀功能,有效地保护了使用这种复合材料和热防护板的对象的安全,并能够应用于军事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铝微叠层复合材料的脉冲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工艺,步骤如下:(1)焊接前将钛-铝微叠层复合材料的待连接表面以及Al-Si合金系焊丝表面彻底清理干净,或打磨露出金属光泽;(2)将待焊接的钛-铝微叠层复合材料水平对接放置;(3)采用脉冲熔化极混合气体保护焊施焊;(4)焊接结束后被焊工件在气体保护下自然冷却。本发明提出的钛-铝微叠层复合材料脉冲熔化极混合气体保护焊工艺具有操作方便、焊接效率高、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等特点,采用该项技术可获得无裂纹、无脆性化合物的焊接接头,接头性能稳定,焊接接头抗拉强度不低于纯铝母材的抗拉强度,能够满足生产中对钛-铝微叠层复合材料焊接构件的使用要求。
本发明属于材料技术领域,涉及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的碳纳米管垂直于纤维方向单向增强复合材料的成型方法,包括胶液配制、纳米管取向、浸胶和缠绕成型工序,通过对分散于树脂中的碳纳米管施加直流电场,实现碳纳米管在胶液中的有序排列;在挤压辊和烘干室之间再次施加直流电场,使浸渍在纤维束表面的CNTs进行二次取向,复合材料中碳纳米管取向度高,层间力学性能和导电性大幅提高。本发明涉及的碳纳米管垂直于纤维方向单向增强复合材料的成型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控制,设备改造要求低,投资少,见效快,广泛适用于半干法缠绕体系,特别适用于单向预浸料及其复合材料成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监控三维复合材料水下航行器壳体。该水下航行器的壳体由外到内采用多层结构组成,包括:耐腐蚀层、耐冲击层、刚性层和金属密封层四个部分,同时在三维复合材料结构的耐冲击层和刚性层中采用一个或多个应变感应器引入到三维复合材料结构中,通过壳体在工作过程中的微小变形感知,以控制监控壳体结构的受力状态。三维预制体结构保证了整个壳体的力学稳定性,同时通过耐冲击层和刚性层的设置,使得复合材料水下航行器壳体可以适应不同复杂的水下环境。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设备。所述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设备,包括:第一储料仓;真空吸料装置,所述真空吸料装置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储料仓的顶部;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真空吸料装置的顶部的中间;放置组件,所述放置组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储料仓的背面的底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设备通过固定组件和放置组件的配合,便可对原料袋进行支撑固定,避免在吸料时原料倾倒,保证了原料的安全,不需要人工扶袋,节省了人力的投入,同时更换下一袋原料的步骤也十分简单,工作人员可快速更换,不会对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产生影响,保证整个制备过程正常进行。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类由若干种纳米复合材料污水处理池组合而成的地埋式一体化纳米复合材料污水处理池。该纳米复合材料污水处理池包括:调节池、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斜板沉淀池、消毒池等。而各种池的壁均为层复合体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功能内衬层,次内层,强度层和外表层、抗老化层。该纳米复合材料污水处理池兼具重量轻、强度高,密封性好,耐腐蚀、抗冲击使用寿命长,便于组装等性能。适于工厂化生产,便于运输安装,生态效益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位碳化制备介孔硅碳复合材料的方法。将介孔二氧化硅制备过程的结构导向模板剂作为碳源,通过浓硫酸和高温原位碳化制备介孔硅碳复合材料,然后探究介孔硅碳复合材料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通过对合成介孔二氧化硅过程中在孔道分布均匀的结构导向剂进行原位碳化,使制备过程更加简易且经济化。由于介孔硅碳复合材料兼顾了活性炭和介孔材料的优点,对于大分子的染料污染物和小分子的重金属离子都能够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合物稳定SiC点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纳米材料、金属有机配合物与电化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基于配合物稳定的SiC点复合材料SiC@Cu(II)‑ADM/Cu,制备化学传感器,用于检测炔雌醇。具体步骤包括:(1)制备金刚烷胺基配体ADM‑BP,(2)采用电化学沉积的方法制备配合物复合材料Cu(II)‑ADM/Cu,(3)制备SiC量子点,(4)采用电化学沉积的方法制备配合物稳定SiC点复合材料SiC@Cu(II)‑ADM/Cu电化学传感器。由于Cu(II)‑ADM/Cu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更多的活性位点、优异的吸附性能,制备的化学传感器,具有检测炔雌醇灵敏度高、检测限低、稳定性好,易操作等优势。
本发明属于微叠层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超声波增材与热等静压制备微叠层复合材料的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方法步骤如下:(1)将第一金属层固定在预热的基板上,然后将第二金属层置于第一金属层上,完成后将超声波发生器在第二金属层表面滚动,使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在轧制压力和超声波振动作用下实现焊合;(2)将步骤(1)得到的叠层材料进行热等静压保温处理,即得。本发明的利用超声波焊接的低温成形特点,使金属层与层之间的接触界面通过振动、摩擦等作用使金属原子产生扩散,实现固态冶金结合。采用热等静压技术在叠层复合材料上下表面施加压力,实现致密度高、均匀性好、性能优异的微叠层复合材料的制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真空热压烧结法制备PEEK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其步骤为:对基体粉末以及添加剂进行改性处理,球磨粉末,干燥粉末,装填模具并压实后放入真空热压烧结炉,抽真空,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保温,升温到指定温度后加压保温,炉冷,取件,得到纤维增强PEEK基复合材料。本发明工艺采用真空热压烧结制备的方式制备复合材料,添加剂在PEEK基体中分散良好,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所得复合材料相对于基体有优异的性能,应用前景广阔。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铸连轧用浇注水口、模具及热 喷涂用的铁铝金属间化合物/氧化锆陶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材料以氧化锆(ZrO2)、铁(Fe)粉、铝(Al)粉及微量添加元素为原料,通过机械合金化工艺制备Fe-Al基合金粉末材料,然后与ZrO2微粉球磨混料制粉,在保护气氛下或在真空条件下热压烧结成型。该发明利用金属间化合物中温性能优异的特点来弥补氧化锆陶瓷材料的不足,从而生产出一种性能价格比合理、性能优良、先进实用的陶瓷复合材料。铁铝金属间化合物将大幅度改善氧化锆陶瓷的中高温抗老化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借助反复流动诱导碳纳米管定向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成型方法,属于复合材料制备领域。本发明借助成型装置,将配制的碳纳米管水分散液沿铺设的纤维布厚度方向反复流动,与现有技术相比,相同数量的碳纳米管分散液,会有更多的碳纳米管以沿纤维布厚度方向取向的状态停留在其内部,从而明显提升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层间性能。另外,本发明方法还可以优化成型装置,从而提升反复流动操作的自动化程度,实现缩短试验时间的目的。
本发明公开了聚合物纳米球修饰的秸秆纤维增强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所得产品,步骤是:以秸秆皮为原料,采用PVA和戊二醛对秸秆进行表面修饰,然后将修饰后的秸秆纤维、PP、润滑剂和抗氧化剂混合均匀、挤出成型,得产品。本发明首次通过戊二醛和PVA的表面修饰在秸秆纤维表面形成具有稳定化学结构的疏水聚合物纳米球,通过秸秆纤维表面交联改性技术的应用,为农作物秸秆纤维在木塑复合材料领用的应用找到了一条新的路径。通过聚合物纳米球修饰后的秸秆纤维和PP基体的界面相容性大大的提高,使秸秆纤维在木塑复合材料中的掺加量增加,提高了秸秆纤维的回收利用率。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增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碳纤维进行预处理;将氧化石墨烯进行氨基化,得氨基改性氧化石墨烯;将氨基改性氧化石墨烯、氟化石墨烯加入DMF中,超声处理得石墨烯混合液;将预处理后的碳纤维在磁力搅拌下加入石墨烯混合液中,然后加入聚醚醚酮、偶联剂,超声分散分散均匀后加入聚丙烯酰胺、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在高混机中混合均匀后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造粒烘干,得石墨烯增强碳纤维复合材料。用氨基改性氧化石墨烯、氟化石墨烯处理碳纤维,最终制备了石墨烯增强碳纤维复合材料,有效提高了碳纤维材料的机械性能及层间剪切强度,避免了层间开裂现象,且耐磨性、导热性均得到提高。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高电磁屏蔽性能的不同堆叠层碳纤维布/TPU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硅烷偶联剂KH‑550将碳纤维布进行改性处理以及将TPU颗粒熔融冷却成型变成TPU板,最后在高温下施加较小的压强即可完成碳纤维布/TPU复合材料的制备,同时也可以完成不同堆叠层的碳纤维布/TPU复合材料的制备。本发明得到的产品具有低成本、高强度及电磁屏蔽性能优异等特点。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配置0.2‑1.0mg/ml的氧化石墨烯乙醇溶液,加入异丙醇,依次将四氯化钛、氢卤酸加入,冰水浴搅拌获得混合溶液;(2)将(1)获得的混合溶液在100‑200℃加热2‑8小时,冷却,过滤,洗涤,干燥,获得二氧化钛/石墨烯材料;(3)将二氧化钛/石墨烯材料溶于醇中,制得0.15‑0.25mg/ml悬浮液;(4)泡沫镍浸涂硅溶液,再喷涂步骤(3)制成的悬浮液,使泡沫镍负载二氧化钛/石墨烯,干燥,制得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材料。制成的复合材料二氧化钛的形貌得到控制,纳米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效果提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复合材料热模压固化变形光纤监测装置与方法,(1)采用相位掩膜法在单根耐高温光纤上间隔写入中心波长不同的多个光纤Bragg光栅,制成光栅串,并使用耐高温复合材料对栅区进行涂覆;(2)将处于松弛状态的温补光栅串套入不锈钢毛细管中,保证其在复合材料固化成型过程中不受应变影响;(3)使用耐高温特氟龙管对光纤引线进行保护,并与光纤连接器进行熔接;(4)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方案进行光纤Bragg光栅的铺设,并将光纤引线从相应的模具侧壁框板的引线沟槽中引出;(5)将信号传输光纤连接到光纤光栅解调仪上,实时监测固化过程中的温度和应变的变化。
本发明属于纳米功能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少层碳化钛原位生长氮掺杂碳纳米管三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三元层状Ti3AlC2陶瓷粉体浸没在氢氟酸溶液中,加热搅拌后用超纯水和无水乙醇离心清洗,然后烘干得到二维层状碳化钛纳米粉体,将其加入四甲基氢氧化铵溶液中,加热搅拌,用去离子水离心得到少层碳化钛纳米片分散液;将钴盐加入到少层碳化钛纳米片分散液中进行反应,再加入双氰胺,加热搅拌至双氰胺完全溶解,然后冷冻,再通过冷冻干燥得到前驱体粉末;将前驱体粉末磨细后进行热处理,得到少层碳化钛原位生长氮掺杂碳纳米管三维复合材料。本发明以少层碳化钛作为载体,钴作为催化剂,双氰胺作为碳、氮源,利用简单热解法制备出三维复合材料,能够提高少层碳化钛的电化学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X射线介导的光动力治疗效果的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闪烁晶体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Lu3Al5O12:Mn/Ca纳米闪烁体表面负载光敏剂Ce6,并修饰PEG及包覆SiO2,增加了纳米闪烁体复合材料的水溶性及生物相容性,以实现放疗增敏及X射线介导的光动力治疗效果。实验证明,所制得具有X射线介导的光动力治疗效果的纳米复合材料可在X射线激发下诱导肿瘤细胞产生更多的活性氧,造成更多的DNA损伤及细胞凋亡,并且其在小鼠模型中的肿瘤抑制率达到87%(单纯X射线组肿瘤抑制率为35%),体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公开一种V3S4@V2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复合材料包括具有MXene结构的V2C以及原位生成在该V2C表面的V3S4。所述V3S4具有三维NiAs晶体结构,所述V2C为二维材料,且V3S4原位生成在V2C上使两者构建成二维和三维异质晶体结构。本发明提供的V3S4@V2C复合材料中,V3S4具有三维NiAs晶体结构,而具有MXene结构的V2C是一种结构特殊的二维材料,并通过原位转化将三维的V3S4和二维的V2C构建异质晶体,具有良好导电性的V2C与具有催化固硫效果的V3S4相互协同能够有效地促进多硫化物在电极表面的扩散与转化,显著地提高锂硫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尼龙改性组合物、纤维素增强尼龙复合材料、制备方法与应用,将尼龙、纤维素、马来酸酐和引发剂混合均匀后,采用挤出机挤出,挤出物经过牵引、冷却、干燥和切粒,得到纤维素增强尼龙复合材料。在尼龙和纤维素熔融挤出过程中加入过氧化物引发剂和极性单体(如马来酸酐等),在挤出过程中引发剂分解出自由基,在纤维素表面形成活性位,可以将马来酸酐接枝到纤维素表面,形成了羧基和酸酐官能团,利用这些羧基官能团与尼龙链段末端的胺基或者羧基进行缩合反应,将尼龙链段通过化学键接枝到纤维素表面,显著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
本发明涉及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制备装置领域,尤其涉及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控胶浸胶机及其使用方法和应用。所述浸胶机结构为:底板的两侧设置有胶液收集装置,以便于收集多余的胶液。浸胶管固定加热装置、初级混胶辊、次级混胶辊均位于底板的上方,且与底板之间具有空隙;控胶浸胶管位于浸胶管固定加热装置中,且控胶浸胶管上设置有与空隙连通的出胶孔;控胶浸胶管还与胶液存储装置连接,且两者的连通管路上设置有计量装置;底板的底部浸胶管固定加热装置、初级混胶辊、次级混胶辊对应的位置设有控温装置。该浸胶机具有封闭式浸胶、精确控制浸胶量、浸胶均匀、可浸胶树脂种类多等特点,适合于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生产的浸胶步骤。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二维结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球磨机对二维层状碳化钛进行球磨获得。当球磨机的转速为100~300r/min时,能够将二维层状碳化钛制备成二维结构二氧化钛/碳化钛复合材料;当球磨机的转速为400~600r/min时,能够将二维层状碳化钛制备成二维结构二氧化钛/碳复合材料。本公开的制备方法步骤简单、能耗较低,并且无二次污染。
本发明涉及铝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纳米管增强多层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方法包括:1)对铝基板表面进行碱液、酸液处理后进行清洗、干燥,然后对得到铝基板表面进行打磨预处理,2)用混合酸对碳纳米管进行酸化处理,然后将酸化后的碳纳米管制成碳纳米管悬浮液;3)将步骤2)的碳纳米管悬浮液置于步骤1)打磨后的铝基板的表面,干燥后得到碳纳米管/铝单层复合板材;4)将步骤3)获得的复合板材交替堆垛,预压成形,然后进行真空烧结;5)将步骤4)中真空烧结后的产品进行轧制处理,即得。本发明利用碳纳米管作为多层铝基板之间的增强层,能够有效提高多层铝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高含量碳纳米管‑氧化石墨烯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首先通过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表面含有羧基、羟基以及环氧基团的氧化石墨烯;其次在溶液中用物理混杂的方法制备GO‑MWCNTs杂化体;并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GO/MWCNTs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这种方法使MWCNTs和GO之间形成三维网络结构,有效地提高了碳纳米管的分散性,进而提高了其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加入量。用DMA Q800动态热机械分析仪测试其阻尼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GO‑MWCNTs杂化体的苯丙复合材料tanδ明显增加,其有效阻尼温域和高性能温域均向高温移动并拓宽。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烤馕机专用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加工领域。该复合材料的原料为:麦饭石粉40‑50份,蒙托石粉15‑20份,粘土20‑30份和水60‑100份;所述份为重量份。利用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制备的烤馕机,能够保留传统馕饼风味的基础上,改善了馕饼的风味与口感,馕饼货架期延长。防止了燃煤引起的污染及馕饼制作的安全卫生。可以自动化控温,易操作,实用性强。本发明生产方法简单、成本低,适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涉及一种银基电触头复合材料,以及这种材料的制备方法。银基电触头复合材料由重量0.5-3.0%的石墨烯和97.0-99.5%的银组成。其制备方法为:球磨混粉、热压烧结、塑性加工成型。本发明的银基电触头复合材料,银中添加适当比例的石墨烯纳米粉体,可显著提高材料的抗电弧侵蚀性。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硼氧氮纤维/氮化硅陶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硅硼氧氮纤维/氮化硅陶瓷复合材料由以下质量比的原料成分混合、成型、烧结而成:氮化硅80~90wt.%,硅硼氧氮纤维3~10wt.%和烧结助剂3~10wt.%。制备方法包括将硅硼氧氮纤维、氮化硅粉和烧结助剂混合,加入成型添加剂,球磨制成陶瓷浆料,采用注浆成型或者将浆料干燥、制粉后采用等静压工艺成型;成型坯体经干燥后在氮气气氛下、1700~1850℃烧结保温1~3小时。本发明制得的硅硼氧氮纤维/氮化硅陶瓷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优良、介电性能好、耐温性和耐烧蚀性好,可用于高性能天线罩的制备;本方法简单易行、适合批量生产。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山东济南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