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素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步骤为制备纤维素溶液和硅酸镁锂溶液,将纤维素溶液和硅酸镁锂溶液混合,在凝固浴中凝固再生,经洗涤、干燥制得纤维素基复合材料。本发明利用了硅酸镁锂在水体系中能够形成非常稳定的纳米片状结构,获得硅酸镁锂纳米颗粒在纤维素溶液中的超细分散,制备出结构致密均匀和抗张性能显著提高的纤维素基复合材料;无需借助任何表面活性剂进行分散,因而步骤简单,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可控合成金银核壳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在本发明中,采用分步合成法,通过制备多孔分步进料的微流控芯片可控合成不同尺寸金银核壳Au@Ag纳米复合材料。所述微流控芯片包括进样区1、7,充分混合与加热反应区4、11,出样区5、12三个部分。通过改变反应溶液的浓度、微流控芯片管道的尺寸、反应溶液的进样流速和反应溶液的比率可实现对Au@Ag纳米复合材料的尺寸调控。本发明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可控合成Au@Ag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其合成过程精准可控,合成方法简单便捷,成功实现了对Au@Ag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维修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材料消声短舱声衬的维修方法。本发明复合材料消声短舱声衬维修方法,在复合材料消声短舱声衬受损区域维修时,将重新粘接的穿孔板的微孔阵列内事先设置填充物,然后将设置有填充物的穿孔板以及金属网丝先后粘接在受损区域进行维修,并溶解去除穿孔板内部的填充物,避免穿孔板内部微孔堵塞,从而有效解决复合材料消声短舱声衬的维修难题,确保消声效果,满足低发动机的噪声,提高噪声适航性,改善座舱噪声/振动环境的设计要求,具有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本发明涉及金属叠层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激光冲击成形叠层复合材料的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包括:将基材表面制备成具有高表面粗糙度的粗糙表面,清洗后备用;提高叠层材料表面光洁度,清洗后备用;在待叠层材料表面不与基材接触的表面制备吸收层和约束层材料,备用;采用激光冲击方法对基材表面装夹和覆盖了叠层材料的区域进行处理;激光冲击处理完全部叠层材料覆盖区域之后,清除剩余吸收层和约束层材料,并对得到叠层复合材料进行清洗处理,即得叠层复合材料。本发明基于脉冲激光诱导的力效应提出一种激光冲击成形叠层复合材料的方法,不仅具有叠层结合强度高等优点,而且加工流程简单,相对于传统的方法更加节能、高效。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加工技术领域,涉及双壁复合材料容器的加工技术。采用柔性阳模和刚性阴模组合结构,实现双壁容器一体成型。本发明涉及的真空辅助RTM工艺成型复合材料双壁容器的模具,为阴阳模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阳模(4)为整体柔性模,阴模(6)为环向多瓣组合刚性模;阴阳模对应位置分别设置独立树脂灌注系统;沿罐体轴向平行设置2n+1排(n为自然数)注胶系统,包括一排初始注胶口(5),2n排对称的过程注胶口(7),沿罐体轴向在起始注胶口远端设置排气系统(8)。该模具,结构简单,可操作性好,成型效率高,实现环体结构一次成型。适用于双壁复合材料容器的成型,特别适用于大型复合材料双壁储罐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具体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人工雷击损伤测试装置,包括绝缘支架和引雷针,在绝缘支架的上面设有上绝缘防护板、下面设有下绝缘防护板,在下绝缘防护板上设有导流板,在所述的下绝缘防护板上设有通孔,所述的导流板接地,所述的引雷针的一端穿过上绝缘防护板,伸入到导流板的上方。该测试装置结构可靠、操作安全方便,能够准确评估碳纤维复合材料的雷击损伤阻抗和损伤容限,改善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促进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设备中应用。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强度的电磁屏蔽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制备方法为,通过电流体动力雾化沉积的方法分别将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和氧化石墨烯纳米粒子沉积在碳纤维布表面获得改性碳纤维布,将改性碳纤维布与树脂复合获得复合改性碳纤维布,将至少两块复合改性碳纤维布堆叠放置并压制成型,即得。本发明提供的高强度的电磁屏蔽纤维复合材料具有力学强度高、电磁屏蔽性能好等优点。
本发明涉及一种软碳包覆磷酸钛钠介孔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方法使用壳聚糖和柠檬酸作为碳源,充分利用二者性能与结构等优势,通过吸附、螯合反应和水热处理,使其发生交联聚合反应,最后通过热处理得到软碳包覆磷酸钛钠介孔复合材料。本发明得到的软碳包覆磷酸钛钠复合材料具有孔径为2‑10nm的介孔结构,软碳包覆层和介孔结构可显著提高NaTi2(PO4)3材料的导电性,有利于钠离子的脱出与嵌入,软碳骨架为钠离子通过活性材料和电解液提供了连续的转移路径,而且薄软碳层缩短了NaTi2(PO4)3中钠离子的扩散路径,同时对钠离子嵌入/脱出过程中引起的体积膨胀进行调节,其放电电压随容量变化小、电化学性能优异。
本公开提出了基于能量谱和Lamb波层析成像技术的复合材料损伤成像方法,在选定的复合材料板均匀布置圆形传感器阵列;圆形传感器阵列中每个传感器依次作为激励器产生Lamb波,其他传感器分别采集有、无损伤下的响应信号;采用希尔波特能量谱计算有、无损伤的信号差异确定损伤因子,并通过概率成像算法实现损伤的定位成像。本公开能够克服传统损伤定位方法基于Lamb波波速无法可靠实现复合材料损伤位置判定、模式识别方法需要大量训练样本的问题。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空核壳结构Fe2O3@PPy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称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属于超级电容器技术领域。先制备得到MnO2纳米管,并以MnO2纳米管为模板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得到Fe2O3纳米管,然后通过化学氧化聚合在Fe2O3纳米管上均匀包覆一层导电PPy,得到具有中空核壳结构的Fe2O3@PPy纳米管状复合材料。这种复合材料用作超级电容器负极时,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具有高达530mF/cm‑2的面积比电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化锰/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是将碳纳米管加入到浓硫酸与浓硝酸配制的混合酸中进行超声波处理,使碳纳米管表面接枝上亲水性基团,然后将其与表面活性剂混合,形成悬浮液,再加入带有氨基的硫源,使其与碳纳米管上的基团反应,然后将锰源混入其中,并转移到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得到硫化锰/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本发明的特点是在生产过程使用水系电解液,采用硫化锰对碳纳米管进行包覆可以更好的保持碳纳米管形状的完整性,对碳管的破坏有所减轻;同时硫化锰沿碳纳米管的轴向排列,增加了其比表面积,使得锌离子能够更好的嵌入与脱出,增加了其传导能力,并且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
本发明主要介绍一种rGO/Fe2O3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无机先进纳米材料制备工艺技术领域。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铁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然后采用沉淀老化法得到立方体Fe2O3纳米材料;将立方体Fe2O3分散到去离子水中,加入APTES,采用水浴法对Fe2O3进行表面改性,然后将Fe2O3与氧化石墨烯混合,超声分散后放入高压釜中进行水热反应,洗涤杂质离子、冷冻干燥后即可制备出rGO/Fe2O3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所讲述的rGO/Fe2O3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工艺简单,产率高,成本比较低,得到的石墨烯具有较薄的片层结构,纳米材料具有较小的晶粒尺寸。可用于化工催化、光催化剂气敏传感器等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负载银的氧化铜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催化领域。具体步骤如下:以三水硝酸铜为铜源,氢氧化钠溶液为沉淀剂,添加表面活性剂经过电磁搅拌后得到沉淀,经洗涤,烘干从而制备出纳米CuO粉体。最后在超声处理的条件下,以硝酸银溶液为银源,水合肼为沉淀剂,经老化、洗涤、真空干燥后,即可制备出负载银的氧化铜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工序简单、成本低廉、设备要求不高,所得产品粒径小约为50nm、比表面积大、纳米银颗粒与氧化铜基体结合紧密、催化性能好,解决了纳米氧化铜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生产成本高等问题,具有极大的工业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聚噻吩/零价铁复合材料活化分子氧处理有机废水的方法。该方法以聚噻吩/零价铁复合材料作为催化剂,以空气或氧气作为氧化剂,通过催化活化分子氧,原位形成活性氧,对水中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聚噻吩/零价铁复合材料催化活性高,可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氧气,成本低廉,环境友好,易于回收,可重复利用,并且该方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能在较宽的pH值范围内高效的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凸台多面复杂复合材料壳体的一体化成型方法,该发明方法通过纤维织物铺层方案的设计,大大减少了增强纤维织物的断点数量,明显提高了含凸台多面复杂复合材料壳体的结构性能;通过对注胶管路和抽气管路的设计,代替常规螺旋管注胶方案,解决了在真空辅助制备工艺中出现注胶短路、抽气管中聚集大量树脂,导致含凸台多面复杂复合材料壳体中真空度降低等问题;采用带有胶道的抽气管路上模板,避免多余胶液直接进入抽气管路,大大降低了注胶失败的风险。另外,本发明方法还具有操作方便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保型汽车车门天然纤维复合材料内饰板的级进模压装置,根据车门类天然纤维复合材料内饰板的成型特点,设计四工位级进模具。具体的操作为:在第一工位,加热芯层纤维毡;在第二工位,在加热面层纤维毡的同时对芯板模压成型;在第三工位,将面板和芯板模压成型粘接在一起,同时将需要的塑料嵌件粘接在芯层表面或面层表面;在第四工位,进行冲孔和落料操作得到车门内饰板。该生产工艺克服了车门类天然纤维复合材料内饰板的复合模具结构复杂、成本高、效率低的缺点,有利于自动化生产。
本发明主要介绍一种三维rGO/Fe2O3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无机先进纳米材料制备工艺技术领域。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氯化铁溶液中,再加入草酸溶液及氧化石墨烯溶液,放入高压釜中进行水热反应,透析、冷冻干燥后即可制备出三维rGO/Fe2O3复合材料。本发明所讲述的三维rGO/Fe2O3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工艺简单,产率高,成本比较低,得到的复合材料外观为三维结构,rGO为较薄的片层搭接而成的三维孔洞状结构,纳米材料具有较小的晶粒尺寸。可用于化工催化、光催化剂气敏传感器等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晶合金增强的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以铝基非晶合金为增强体,以铝合金为基体,铝基非晶合金均匀的分散在铝合金中。本发明操作简单、制备工艺温度低,通过简单的热压烧结工艺就可以制得复合材料。铝基非晶合金与铝合金基体界面结合强度高,界面状态好,铝基非晶合金颗粒在基体中分布均匀,不易团聚,所得复合材料致密度以及力学性能良好,具有高强度、高硬度的优点。
本发明属金属材料领域,涉及一种氧化铝-碳化 钛粒子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利用含CO2、CH4、Ar、O2的混合气体将含活性炭、石墨、钛粉、氟钛酸钾、铝粉中的至少两种组合的混合粉末吹入铝合金熔体中,通过反应生成增强粒子。本发明从根本上解决了外加粒子与基体合金润湿性差、易发生界面反应以及高温条件下使用时性能稳定性差等问题。本发明制备的材料尤其适合于缸体、活塞等高温条件下工作的部件,以及对耐磨性要求较高的零部件。该复合材料制备工艺无需专用设备,投资少,生产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滑轮结构复合材料抽油杆扶正器,横截面为环状结构,由外至内依次包括表层、缓冲层和滑轮定位层,环状结构中间的通孔与抽油杆配合,滑轮定位层包括环状的中空滑轨通道和若干与中空滑轨通道配合滑轮球,通孔的内壁开设环形缝隙,使中空滑轨通道与环状结构中间的通孔通过环形缝隙连通,从而使中空滑轨通道中的滑轮球的部分球面通过环形缝隙暴漏在通孔内;滑轮球由短切纤维1增强陶瓷材料制备,中空滑轨通道由短切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制备;缓冲层由三维立体结构混杂纤维1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制备;表层由二维纤维缠绕复合热固性树脂复合材料制备。具有强度高、刚度大、耐偏磨、耐腐蚀、使用寿命长等综合优势。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机结构设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机载复合材料防护夹层结构。所述机载复合材料防护夹层结构包括内蒙皮、中蒙皮和外蒙皮,其中,所述内蒙皮和中蒙皮以及,中蒙皮与外蒙皮之间设置有蜂窝结构,且所述内蒙皮和外蒙皮结构均为包含Kevlar纤维层和玻璃纤维层的混合铺层结构。本实用新型机载复合材料防护夹层结构,耐受大冲击载荷,使用密度低、透波性能和力学性能优异的蜂窝作为芯层,满足天线定位功能的同时能够有效减重,解决了防护罩强度和电性能矛盾的难题,突破了电磁透波结构难以耐受大冲击载荷的技术瓶颈,同时结构主体是复合材料,重量轻,减重效果显著,可在多型天线罩中使用,具有较大实际应用价值。
本涉及一种复合材料修型工装,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复合材料制件上标记线翻制的工具。所述的工具为U型结构,U型结构的一端为基准端(1)和另一端为画线基准端(2),所述的基准端(1)与复合材料制件上的标记线贴合,所述画线基准端(2)限制翻制划线位置。本技术方案用于复合材料制件上标记线翻制的结构,结构简单,制造工艺性好,通过一致或错位量不同的设计,可满足各种不同的翻制要求,本实用新型使用方法操作简便,可靠性好,翻制画线效率高,使用范围广,节约数控设备资源,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军事效益。
本发明涉及一种钨酸铋/硫化铋/二硫化钼异质结三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钨酸铋/硫化铋/二硫化钼的有序层级组成,Bi2WO6为正交晶系,Bi2S3为P型半导体,位于(130)晶面,MoS2为层状过渡金属硫化物,位于(002)晶面,复合材料整体为球状结构,表面不光滑,外层均匀生长一层纳米片,平均粒径为2.4‑2.6μm。本发明制备的球状Bi2WO6/Bi2S3/MoS2异质结三元复合材料对Cr(VI)具有良好的吸附和可见光催化还原能力。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丝瓜络为碳源铒掺杂碳量子点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采用氯化铒与草酸反应制备得到草酸铒配合物;然后在反应器中,按如下组成质量百分比加入,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氯盐:91~95%,丝瓜络粉:4~8%,温度升至100±2℃恒温,搅拌,反应8 h,再加入草酸铒配合物:0.5~2%,在100±2℃恒温,搅拌,反应5 h,得到淡黄色透明液体,为铒掺杂碳量子点复合材料。该制备方法具有绿色环保,操作简单,掺杂稀土铒的碳量子点复合材料不需要二次修饰既可以具有荧光性能稳定性高、尺寸小而均匀,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稀土铒元素的掺杂使其荧光性能可提高40%左右。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介孔花状氧化锡复合材料的光电化学N端前脑钠肽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光电化学传感器领域。通过水热法合成的新颖的花状SnO2,其介孔结构使其具备更好的存储空间,更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表面活性有利于尺寸较小的纳米粒子在其表面生长,用氮掺杂的碳量子点NCQDs来敏化SnO2,增强其可见光吸收,再原位生长Bi2S3纳米粒子,得到光电活性显著提高的介孔花状氧化锡复合材料SnO2/NCQDs/Bi2S3,通过层层自组装方法,将N端前脑钠肽抗体、牛血清白蛋白和N端前脑钠肽抗原组装到SnO2/NCQDs/Bi2S3复合材料上,利用SnO2/NCQDs/Bi2S3优异的光电活性以及N端前脑钠肽抗原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实现对N端前脑钠肽的超灵敏检测,这对N端前脑钠肽的分析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发明涉及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炭基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述生物质炭基纳米复合材料以吸附重金属后的废弃生物质炭为原料,其含有高浓度的重金属离子,在对其进行热解后不仅能够有效防止重金属离子的二次释放,而且能够有效的提高生物炭的电化学性能,在化学修饰电极、电池、超级电容器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所述生物质炭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无需额外添加其它药品,避免造成二次污染,是一种绿色、成本低廉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性Ni‑MOF/NiSR核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该材料用于检测手性对映体的应用,属于纳米催化、手性传感等技术领域。其主要步骤是室温快速合成Ni‑MOF,加入D‑青霉胺进行反应修饰,经过离心、洗涤、干燥,制得手性Ni‑MOF/NiSR核壳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制备所用原料成本低,制备工艺简单,反应能耗低。制备的手性传感器用于L‑组氨酸和D‑组氨酸对映体含量的灵敏检测,方法简单、易操作,手性检测效果显著。
本发明提供一种氮化铁@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仅需通过对石墨粉末和硝酸铁的混合物进行球磨,即可成功制备表面修饰氧化铁的石墨烯(氧化铁@石墨烯复合结构)。然后,再进一步对氧化铁@石墨烯复合结构进行氨气退火,从而成功制备得到具有氮化铁@氮掺杂石墨烯复合结构的材料。经实验验证,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吸附染料性能以及对氧析出反应具有高电催化活性,因此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金属/金属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特征是:首先按照0.01~1.5mol/L的浓度配制草酸溶液,制得电解液;再将平板金属或泡沫金属置于所制备的电解液中,用恒压法或恒流法进行阳极氧化处理;通过控制反应条件诸如反应电压或电流、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来控制反应程度,有效可控的制备不同形貌、厚度、成分的金属/金属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由该方法制备的金属/金属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包括平板或者泡沫形态的金属基底和厚度为50纳米~100微米的金属氧化物层,金属氧化物直接在金属表面生成,呈花瓣状或颗粒状,尺寸为50~500纳米。本发明简单易行、周期短、适应性强、成本低,利于商业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蚀变岩型金矿尾矿中提取超细非金属复合材料的方法,取蚀变岩型金矿尾矿给入搅拌桶,加入分散剂,矿浆浓度调至8%-10%进行分散搅拌30分钟,经离心式泥浆泵,进行一次超细分级,溢流送入二段φ300mm衬胶旋流器再进行一次超细分级,溢流送入2000?-5000转/分高速分散机,经离心式泥浆泵,给入到一段超细水力分级机进行超细分级,溢流送入到二段超细水力分级机进行超细分级,最终溢流为超细分级提纯产品,经絮凝、过滤、干燥,获得-5微米超细非金属复合材料。该产品可在塑料、橡胶、建材等高分子材料及复合材料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不仅可以降低材料的生产成本,还能提高材料的硬度、刚性、尺寸稳定性以及赋予材料某些特殊的物化性能,以提高材料的综合性能。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山东济南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