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填充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致密化方法及陶瓷基复合材料,该方法在预浸件循环浸渍时,相邻两次浸渍液的粘度不同。本发明方法制取连续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陶瓷产率达60%~80%),循环周期,现在只需要6~8,最短3次(重复2次)。
本发明公开一种复合材料长桁圆角过渡区结构及复合材料加筋壁板,属于航空制造领域。该长桁圆角过渡区结构包括蒙皮外侧铺层,位于长桁圆角过渡区结构一侧;蒙皮中间铺层,位于蒙皮外侧铺层上部;长桁铺层,位于蒙皮中间铺层上部,呈U型或T型布置;长桁插层,插入长桁铺层之间,包括多层不同长度插层,通过设置插层在不同长度终止,使得长桁铺层在圆角过渡区始终按光滑的函数曲线过渡;捻子条填充区,由两侧的长桁铺层在圆角过渡区构成。本申请涉及结构可以有效解决一般长桁圆角过渡区域存在的插层质量不高等问题,所提出的结构适用于多种U型/T型长桁插层数量,提高了复合材料U型/T型长桁结构铺层质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l2O3/Fe3O4@GNS混杂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制法为:将K2FeO4、Al、石墨进行干法球磨,用去离子水洗涤,过滤,干燥,得到Al2O3/Fe3O4锚定石墨烯复合粉体,记为Al2O3/Fe3O4@GNS复合粉体;烘干后的Al2O3/Fe3O4@GNS复合粉体进行退火处理,然后研磨;将Al粉单独进行球磨,再与Al2O3/Fe3O4@GNS复合粉体再次球磨,混匀;将混合粉末进行冷压;放入管式炉内真空烧结,得到Al2O3/Fe3O4@GNS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本发明使Al2O3/Fe3O4@GNS混杂增强体均匀分散在铝基体中,极大地提高了铝基复合材料的物理及力学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四氧化三锰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用去离子水稀释氧化石墨浓缩液至0.1~5mg/mL,搅拌均匀,室温水浴超声后,将烧杯置于冰水浴中,并在探针超声波处理器下超声,所得产物即为氧化石墨烯溶液;步骤二:氧化石墨烯溶液中加入高锰酸盐,搅拌至高锰酸盐完全溶解,加入还原剂,搅拌均匀;步骤三:将步骤二得到的溶液于80~120℃下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离心洗涤、真空干燥,可得到石墨烯/四氧化三锰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石墨烯/四氧化三锰纳米复合材料,还原剂对两种原材料同时起到了还原的作用,该方法简单、易操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新型碳氮掺杂二氧化钛制备碳包覆氮掺杂钛酸锂复合材料的方法及其应用,所述碳包覆氮掺杂钛酸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将二氧化钛和同时作为碳源和氮源的离子液体混匀,置于真空和/或保护气体氛围中,进行煅烧,自然冷却,得到碳氮掺杂二氧化钛;将碳氮掺杂二氧化钛和碳酸锂研磨并混匀,在真空和/或保护气体氛围中,进行煅烧,自然冷却,得产物。本发明制备方法无污染,操作简便,设备要求低,反应条件易于控制和掌握,制备得到碳包覆氮掺杂钛酸锂复合材料粒度均匀性好,具有高克容量、很好的倍率充放电特性和循环性能,因此具有潜在商业应用价值。
本发明涉及材料领域,即提供了一种超混杂植物 纤维增强铝合金,其主要特征在于用植物纤维替代了 ARALL复合材料中的kcvlar纤维。因而价格便 宜,常温机械性能好,重量轻,并且同铝合金一样具有 屏蔽电磁波的作用,同时绝热效果又较铝合金好,是 一种有远大发展前途的铝合金及低温结构钢的替代 材料,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有机骨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是由CuBHT和CuBTC形成核壳结构CuBHT@CuBTC。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搅拌下将均苯三酸溶液滴加到三水合硝酸铜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混合溶液中,静置沉淀,离心分离,洗涤后干燥得CuBTC粉末;步骤二,称所得CuBTC粉末,研磨后加入溶剂,超声分散得CuBTC分散液;步骤三,将六巯基苯加入到CuBTC分散液中原位反应,离心分离,沉淀洗涤后干燥,得到CuBHT@CuBTC。本发明成功的合成出了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CuBHT@CuBTC复合材料,电导率达1S/cm以上,相比纯均苯三酸铜的电导率提升了9个数量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方法包括:准备芯轴;在芯轴上套设内预制管;在内预制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定位板,并在两个定位板相对的面上设置角度等分线;以定位板上的等分线为对准线在内预制管的外表面逐个安装导向板;取下内预制管两端的定位板,并在呈螺旋形状的槽中放置纤维集束;在导向板的外周套设外预制管,并在外预制管的一端加设堵头,以将该端封闭;从外预制管的另一端向呈螺旋形状的槽内灌注填充材料;灌注完成后,在预设温度下进行固化;固化完成后,将芯轴从所述内预制管中取出。本发明实施例的复合材料电杆芯模能够简化生产工艺并降低生产难度。
本发明涉及凝胶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制备含硅湿凝胶复合材料方法、含硅湿凝胶复合材料及其应用。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制备含硅湿凝胶复合材料的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制备周期短,广阔的工业化前景的优点。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湿凝胶材料制成的气凝胶具有优异的加工性能,并且本发明提供的材料还具有不掉粉的优点,该材料用作香烟滤嘴对吸烟者无吸入风险。同时,采用含有前述气凝胶材料制备得到的香烟滤嘴对于烟气中的总粒相物、焦油、烟碱均有优异的吸附作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催化固化‑增韧型苯并噁嗪复合材料,由苯并噁嗪单体在磺化交联结构聚合物基微球的催化作用下,开环并发生交联反应制成。制备方法:S1、制备磺化交联结构聚合物基微球;S2、将苯并噁嗪单体溶解在溶剂中,加入磺化交联结构聚合物基微球,超声分散;S3、蒸发除去混合物中的溶剂丙酮和乙醇,并除去其中的空气;S4、将苯并噁嗪单体与磺化交联结构聚合物基微球混合物趁热倒入玻璃模具中;S5、将装有混合物的玻璃模具在130~160℃固化2~3h,180~200℃固化1~3h,自然冷却得到催化固化‑增韧型苯并噁嗪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断裂韧性、高杨氏模量、拉伸强度、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稳定性能,可广泛应用于对材料综合性能要求较高的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多层Ti6Al4V‑TiBw/Ti6Al4V复合材料的真空热轧方法。该方法通过将Ti6Al4V和钛基复合材料板材进行裁剪,多层叠合,放入不锈钢槽中,进行焊接密封和抽真空工序,通过炉内高温加热和保温,最终在热轧机上进行多道次热轧成型,获得较好的层间界面结合和微米级的层厚尺度,实现层状钛基复合材料的强韧化目的。本发明可以获得很强的界面结合强度,拉剪强度可达650MPa,通过热轧制变形,可以令TiB晶须沿层状方向定向排布,从而令层状方向增强效果明显,力学各向异性增强。
提供了用于具有增强可模塑性的复合材料的连续碳纤维的生产方法。在碳纤维制造过程中,将离散区域引入到包含诸如聚丙烯腈(PAN)的丙烯酸类聚合物材料的连续前体纤维中。当前体纤维在烘箱或炉中时,可向其施加激光能量以产生带有已施加激光能量的离散区域的异质纤维。在其它方面,可间歇性地施加机械压力以产生离散区域。在对连续前体纤维进行充分加热以进行碳化和/或石墨化后,该前体纤维形成具有多个离散薄弱区域的连续碳纤维。这些相对薄弱的区域提供了非邻接断点,其降低碳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硬度且提高其可模塑性,同时保持高强度水平。还提供了掺有具有多个离散不邻接薄弱区域的连续碳纤维的碳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PS/PA6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己内酰胺88‑91%,苯乙烯8‑11%,改性活化剂0.2‑1%,自由基聚合引发剂07‑0.1%,阴离子聚合引发剂0.15‑0.2%,阴离子聚合活化剂0.5‑0.7%;以己内酰胺、苯乙烯为单体,加入改性活化剂和自由基引发剂60‑75℃反应24小时后,升高温度至130‑150℃减压蒸馏1小时除去混合液中残留的小分子和水。加入一定量的阴离子聚合引发剂,减压蒸馏反应20分钟,最后加入阴离子聚合活化剂,迅速混合倒入模具,在170℃反应一个小时得到尼龙6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具有低吸水性、高冲击韧性等优点,且工艺简单,适合大规模生产。
本发明提供能够作为粘合粘接剂而反复使用的材料。光感应性复合材料含有高聚物、液晶化合物和光响应性化合物。光响应性化合物通过紫外光和可见光的照射而分子形状可逆地发生变化。光感应性复合材料通过紫外光照射而玻璃化转变温度下降,通过紫外光照射而下降了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通过可见光照射而上升。优选高聚物的质量为光感应性复合材料整体的质量的40%~60%,光响应性化合物的质量相对于液晶化合物的质量与光响应性化合物的质量之和为2%~100%。作为光响应性化合物,可以使用偶氮苯衍生物。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氮共掺杂NiFe2O4/Ni纳米立方结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分别配制NiAc2、K3[Fe(CN)6]2溶液,搅拌混合后静置一段时间出现沉淀,经离心、洗涤、干燥后得到Ni3[Fe(CN)6]2纳米立方块材料;然后,将所得材料置于瓷舟中放入管式炉内,通入保护气体,设定程序升温进行煅烧,降温后取出得到碳氮共掺杂NiFe2O4/Ni纳米立方块结构复合材料。碳氮共掺杂NiFe2O4/Ni纳米立方块结构复合材料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合成方法简单易行,并且实现了对产品形貌的控制。
碳/碳复合材料莫来石-C-AlPO4外涂层的制备方法,将莫来石粉体和磷酸铝粉体加入丙酮中得悬浮液A;向悬浮液A中加入碘单质得溶液B;溶液B倒入水热反应釜中,然后将带有SiC内涂层的碳/碳复合材料试样夹在水热釜内的阴极夹上,以石墨为阳极,将水热釜密封;再将水热釜的正负极分别接到脉冲直流稳压稳流电源相应的两极上,电弧放电沉积结束后自然冷却到室温;打开水热釜,取出试样,然后干燥得最终产物莫来石-C-AlPO4外涂层保护的SiC-C/C试样。本发明制备的外涂层厚度均一表面无裂纹,结晶细致、硬度高、孔隙率低,均匀性较好,有效降低了涂层的粗糙度,大大提高了涂层的耐烧蚀性,能在1600℃的氧化气氛下对C/C复合材料有效保护300小时,氧化失重小于1%。
本发明的碳纤维强化复合材料用环氧树脂组合物,由以下组份构成。(A)热固性树脂、(B)含有能和(A)的热固性树脂或其硬化剂反应的1个官能团及从下式(1)-(4)中选出的部分结构的化合物。而且,本发明涉及一种所述树脂组合物含浸于强化纤维所得的预浸料坯及所述热固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和强化纤维组成的碳纤维强化复合材料。根据本发明可以制得和固化物的强化纤维粘接性及固化物的弹性模量优良的热固性树脂组合物,用其可以得到0°压缩强度、90°拉伸强度、层间剪切强度优良、抗冲击性优良的纤维强化复合材料。
一种生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硝酸钙、磷酸氢加入蒸馏水中溶解,在溶液中加入尿素,用微波合成真空干燥,研磨得HA粉;将碳纤维置于硝酸中氧化,再用H2O2浸泡干燥;将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与过氧化苯甲酰混合制备MMA溶液;将聚乙烯吡咯烷酮,处理后的碳纤维与蒸馏水配成混合溶液,超声分散,向溶液中滴加MMA混合液进行悬浮聚合;将HA粉、卵磷脂混合均匀后,加入氯仿,超声分散制成悬浊液;将合成的悬浮聚合物移入悬浊液中,挥发溶剂,装模,固化,然后在压力机上冷压,聚合即可得到生物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弯曲强度为130MPa,比单一PMMA提案高了30%,满足人体皮质骨的弯曲强度指标(120~210MPa),可以用于人体部分长骨或大块骨的替代和修复。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通过对具有上侧(O)和下侧(U)的带组件进行包层制造复合材料的方法,其中,所述带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条带(1a)和至少一个第二条带(1b),所述第一条带和所述第二条带在其之间构造成填充通道(3a),其中,所述带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填充条带(3a),其中,对所述带组件进行包层,其中,在包层期间将所述填充条带(3a)的一部分挤出到所述填充通道(2a)中,以及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造。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硅基材料的改性复合材料的机械共包覆方法、改性复合材料及锂离子电池。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聚合物固体/聚合物分散液、纳米导电材料和硅基材料在机械融合设备中分步混合分散,或者混合后加入机械融合设备中进行混合分散,使聚合物和纳米导电材料在硅基材料表面形成包覆层,得到含硅基材料的改性复合材料。本发明的方法可以使聚合物和纳米导电材料在硅基材料表面形成包覆层,聚合物和纳米导电材料的分散均匀性都非常好,可显著改善电芯的电化学性能,包括高温循环性能、库伦效率以及首次效率。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爆炸喷雾制备石墨烯‑铝合金复合材料的方法,将铝合金连接在电极上,通过将石墨粉高压喷雾至电极,脉冲大电流发生持续放电,将铝合金爆炸瞬时形成高温、高压熔融粒子,同时石墨被解裂为石墨烯,在高压冲击波作用下石墨烯与铝合金分散并快速冷却形成超细、高结合强度的超细石墨烯‑铝合金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上述方案能够实现在不需要完全熔化铝合金条件下直接将石墨烯分散于铝合金,并且获得铝合金中石墨烯分散性较高,得到的石墨烯‑铝合金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高模量的性能特点,在军工的航空航天领域、轻型汽车、体育器材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进一步能够推动石墨烯产业化发展。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液态防弹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防弹刺复合材料及防弹刺防护内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备热固性树脂格栅;步骤2、制备SiO2/PEG混合体系溶液;步骤3、制备半液态防弹刺复合材料,在一高性能织物上按一定铺层角度铺至少一层所述热固性树脂格栅,将所述SiO2/PEG混合体系溶液均匀涂覆在所述热固性树脂格栅的网孔中,在最上层的所述热固性树脂格栅上铺一高性能织物;其中,在步骤1中,将所述热固性树脂/硬质颗粒溶液均匀涂覆在所述格栅的交叉点。其优点在于,格栅内部填充半液态SiO2和PEG的混合溶液,有一定的变形能力;使用SiO2/PEG混合体系溶液填充在热固性树脂格栅的网孔中,体系稳定性强,经过长时间的存放,SiO2也不会沉淀,防弹性能稳定。
本发明为解决石墨烯在钛合金材料中很难均匀分散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阻燃石墨烯钛基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包括按质量百分比计的组成为:0.01~1wt%的氧化石墨烯和钛铜系合金。其制备方法如下:首先通过化学方法在去离子水中将氧化石墨烯纳米片的表面上均匀负载铜元素,然后将负载铜氧化石墨烯粉末与钛铜系合金粉末在无水乙醇中利用机械搅拌方法均匀混合,干燥后经包套抽真空处理、热等静压等工艺组合获得组织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本发明为新材料概念,制备方法简单、可靠,应用前景广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金属氧化物三维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石墨烯纳米片制成三维多孔石墨烯宏观体并将其用作电极,然后在所述电极表面利用电化学方法沉积金属氧化物,通过调控电位、电流、沉积时间、电解液组分等所述电化学方法中的参数制备出均匀分散、结构稳定的石墨烯‑金属氧化物三维多孔复合材料。本发明涉及的一种石墨烯‑金属氧化物三维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工艺流程简单,易于操作,成本低廉,反应条件温和,绿色无污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uS‑ZnS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用巯基苯并噻唑合铜做前驱体,经液相热分解制得硫化铜,以硫化铜为核,通过离子吸附,使硫化锌附着在硫化铜表面,形成颗粒尺寸均一、大小可控的CuS‑ZnS纳米复合材料;CuS‑ZnS纳米复合材料中,铜离子与锌离子的比例可以按需要调整配比;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可控性强且所得产品光催化性能优异,对有机染料光降解效率高,在50min之内,罗丹明B降解率几乎为100%。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步制备Ag@TiO2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属于材料化学合成领域。本发明工艺过程中,乙醇既作为溶剂又作为还原剂,在高温高压的水热环境下,乙醇的羟基将Ag+还原成单质Ag颗粒,同时乙醇间醚化反应生成的H2O也促进了钛酸正丁酯(TBOT)的水解。为了降低体系的表面能,水解产生的TiO2小粒子逐渐与生成的Ag纳米颗粒一起聚集成球,并将其包覆到TiO2球内;随着反应的进行,最终得到了球状Ag@TiO2纳米复合材料。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原料易得,成本低,过程可控等优点。通过此方法制备的球状Ag@TiO2纳米复合材料,在光催化和表面增强拉曼效应等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VC基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质量配比为100/40~100/120的PVC与木粉通过加入0~3质量份的光稳定剂,与其他改性助剂在高速混合机中预混合,通过单螺杆挤出机造粒,双螺杆挤出机挤出成型,即可得到一种性能良好的复合材料。本材料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光稳定剂的加入很好的提高了材料的耐老化性能,拓宽了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
本发明示出并且描述了一种复合材料包装件、包装件层压制品和用于制造该复合材料包装件的包装套筒坯料,该复合材料包装件特别是用于液体食品的饮料盒包装件,且至少部分地由包装件层压制品构成,并且其具有包括包装件边缘的包装件基体、至少部分地成角度的包装件底部和至少部分地成角度的包装件山形墙,其中,包装件基体以理想的方式限定了包装件前侧、包装件后侧和附接到包装件后侧的至少两个侧向包装件侧面。为了改进抓握和人体工程学以易于制造包装件,提供了至少部分地具有凸出的拱形部的包装件前侧,凸出的拱形部在每种情况下渐变到侧向包装件侧面中,抓握板至少部分地形成在包装件后侧的区域之中。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复合材料副翼胶接方法和全复合材料副翼,该方法通过胶黏剂将副翼梁、副翼外侧肋、副翼内侧肋与固定在胶接工装上的副翼上蒙皮和副翼下蒙皮合模、胶接一起,完成副翼胶接制造。这样,即可对副翼上蒙皮、副翼下蒙皮、副翼梁、副翼内侧肋和副翼外侧肋进行准确定位,并对各个零件之间的胶接范围、胶层厚度进行准确确定,进而提高加工副翼的性能和质量,而且采用全复合材料的副翼上蒙皮、副翼下蒙皮、副翼梁、副翼内侧肋和副翼外侧肋制得的副翼重量小,组件零部件少,生产周期短,成本低,有利于普及推广使用。
本发明描述了电磁干扰(EMI)屏蔽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提供包含交联碳纳米管(CNT)和聚合物封装材料的碳纳米结构(CNS)填料,其中碳纳米管被聚合物封装材料封装。处理CNS填料以去除聚合物封装材料的至少一部分。在去除聚合物封装材料之后,将CNS填料与可固化基质材料混合,以获得EMI屏蔽复合材料。在一些情况下,聚合物封装材料的去除导致复合材料的介电极化特性减弱。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