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iCnw/C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白砂糖粉末和氯化铵粉末按质量比1∶1加入水中,混合搅拌后干燥,得到结晶混合物;将干燥的结晶混合物与纳米二氧化硅粉末按质量比为2~10∶1进行混合研磨,得到混合粉末;将混合粉末装入纯度为99.99%的Al2O3坩埚中,在稀有气体保护下,置于管式电阻炉内进行高温烧结,冷却后得到SiCnw/C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方法制得的复合材料利用原位自生技术,在介孔碳基体上直接生成弥散分布的碳化硅纳米线(SiCnw)增强体,生产成本低、操作简单,可潜在运用于准塑性材料,绿光催化模板和热能储存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P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一种改性PC复合材料,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原料:50~80份的PC、10~20份的HRG、5~15份的SAN、1~3份的抗冲击改性剂以及10~15份的无卤阻燃剂。本发明的改性PC复合材料结合了PC和SAN的优良性能,耐化学品性好、生物相容性好,降低了应力开裂的可能性,抗冲击性能和阻燃性能得到提高,本发明的改性PC复合材料应用于医疗领域时符合美国药典USP?VI级规范和ISO10993关于保健及医疗设备行业标准的要求。另外,本发明的改性P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操作简便,适合改性PC复合材料的大量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间隔连体织物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固化方法及采用的微波炉,固化方法:首先制成预成型体;再浸渍掺有吸波添加剂的树脂胶液;预成型体中插入涂有脱模剂的高导热透波陶瓷条;将预成型体固定在模具上,并安装在微波炉内可翻转的支架上,将微波炉通入氮气或惰性气体并保持合适的压力;启动微波炉对其中的预成型体进行均匀加热,在气嘴喷出的氮气或惰性气体作用下,叶轮带动整个支架进行翻转,实现树脂在预成型体的分布及固化均匀;最终制备出复合材料制件。本发明同时采用正多边形截面、保持复合材料构件旋转且间歇翻转、磁控管间歇加热、多种升温速率、均匀内置高导热性元件这五种措施来协同控制,保证构件的均匀固化。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瑜伽柱用抗菌石墨烯‑石墨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瑜伽柱用抗菌石墨烯‑石墨球复合材料的组分中含有石墨烯‑石墨球复合材料,石墨烯‑石墨球复合材料能够有效破坏细菌的生长,杀死细菌,抑制细菌的生长,能够使得瑜伽柱长期健康生长;此外,该瑜伽柱用抗菌石墨烯‑石墨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中还添加了交联剂、发泡剂和抗氧剂,增加了瑜伽垫的柔软性和抗氧化性,使得瑜伽柱在与人体皮肤接触时,更具有亲和性。总之,该瑜伽柱用抗菌石墨烯‑石墨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能够有效抑制和杀死瑜伽柱中滋生的细菌,使得制备出的瑜伽柱更加健康;使得使用者能够长期使用健康卫生的瑜伽柱。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刺激性气味的溴‑锑阻燃尼龙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采用低分子量的溴化聚苯乙烯阻燃剂,同时配合流动改性剂来降低复合材料热加工过程中摩擦热,降低复合材料熔体温度,减少阻燃剂的热分解,还引入气味脱除剂,在挤出加工过程中释放部分水分子,形成的高压水蒸气将阻燃剂分解产生的小分子等物质从真空系统带出,进一步减少复合材料刺激性气味气体,从而获得一种低刺激性气味的溴‑锑阻燃尼龙复合材料,大幅改善了传统溴‑锑阻燃尼龙复合材料热加工或长期存放过程中的刺激性气味高的问题,改善工厂加工环境,更加环保友好,满足一些对气味要求更高的领域,如汽车内饰、水泵/水阀部件、家用电器壳体等。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杆塔外侧竖直接地引下方法及其杆塔。该发明中在地线横担的某一边延长线上架设一段接地引下线上金属横担,在此金属横担的末端竖直引下接地引下线,此接地引下线在下相导线下方一定距离通过对应的接地引下线下金属横担联接到杆塔上,最后接地引下线顺着塔身接地,如果塔身下部分是钢管,接地引下线可直接通过接地引下线下金属横担联接在钢管上来接地。该发明利于最大限度地压缩输电走廊宽度,同时利于防雷设计,避免了接地引下线短接复合材料杆塔塔身,发挥了复合材料塔身的绝缘作用,采用单边接地引下线,更加省材、经济,结构简便,易于实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流体电铸成型制备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具有以下步骤:①向电铸成型装置的反应器中加入金属盐溶液、纳米颗粒以及复合添加剂,搅拌均匀后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在35℃~50℃的温度以及8MPa~20MPa的压力下搅拌生成含有纳米颗粒的超临界流体电铸溶液;②设置脉冲间隔为1微秒~5微秒,脉冲宽度为10微秒~30微秒,电流密度为1A/dm2~3A/dm2,接通直流电源,使金属盐溶液中的金属离子与纳米颗粒一起沉积到阴极模板上,得到纳米复合电铸层;③沉积完毕后,通过相应处理得到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的方法能电铸出纳米颗粒分散均匀、表面平整、组织致密、晶粒细小、性能优异的纳米复合材料电铸层。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铝箔复合材料生产用下料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表面焊接有立板,所述立板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收卷辊,所述收卷辊的转轴贯穿于立板的表面并延伸至另一面,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有电机。通过压合组件的设置,气缸带动滑动板下移,滑动板带动裁剪刀具同步下移对铝箔复合材料进行裁剪,滑动板移动时会带动连接杆与压杆同步移动,并且会在铝箔复合材料的表面将连接杆压合至压杆内部,并且连接杆会在压杆内部压缩弹簧,通过弹簧的弹力对铝箔复合材料的一端进行固定,压合效果较好,能够防止出现铝箔复合材料的一端发生移动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VC复合材料管生产用紧固装置,包括紧固装置主体,所述紧固装置主体上设有固定夹块,且固定夹块上均匀开设有凹槽,且固定夹块的凹槽内设有弹簧,并且弹簧另一端连接有防滑块,所述固定夹块下端设有移动块,且移动块上开设有多个圆形贯穿的通孔,并且移动块的通孔内设有限位杆,所述固定夹块下端设有底座,且底座下端设有固定座,并且固定座上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螺杆,且螺杆上活动贯穿有控制块。该PVC复合材料管生产用紧固装置在使用时能够利用固定夹块上弹簧的弹性来适应不同直径大小的PVC复合材料管,使得PVC复合材料管能够稳定的固定住,方便移动传送,避免PVC复合材料管移动时出现偏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电缆芯应力耐腐蚀长期性能检测装置,它包括:玻璃钢管(1),用于连接碳纤维复合材料电缆芯两端的连接金具(2),贴在碳纤维复合材料电缆芯上的电阻应变片(3),显示器和控制系统(4),所述的玻璃钢管(1)上部开设有用于检测酸溶液PH值的螺旋孔塞(5)。该检测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可以灵活调整和检测酸溶液的浓度,操作方便,检测效率高,可以提供碳纤维复合材料电缆芯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拉应力的作用下的应变量,并根据各数据之间关系计算出多年以后碳纤维复合材料电缆芯在酸碱性状态下所能承受的载荷。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硼掺杂固体电解质复合材料包覆的人造石墨复合材料,呈现核壳结构,其内核为人造石墨,外壳是由0.5~2%硼酸锂、1~5%固态体电解质、0.5~2%导电剂和无定形碳组成。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硼掺杂固体电解质复合材料包覆的人造石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利用固体电解质高的离子导电性特性,导电剂电子导电性的特性提升材料的电子离子传导速率,同时硼酸锂为材料提供充足的锂离子提高其材料首次效率,并发挥其偶联剂在包覆层的偶联作用形成导电网络,提高其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及其倍率循环性能。
一种三维编织复合材料预制体结构的识别与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预设几何参数建立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单胞理论模型;利用XCT技术获得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XCT切片图;选择XCT切片图中用于建模的与单胞理论模型相对应的局部XCT切片图;对局部XCT切片图进行阈值处理;对经过阈值处理后的局部XCT切片图进行噪点去除;将上一步经过处理后的局部XCT切片图中的像素值与预设几何参数的理论切片图的像素值进行比较计算,得出差异值;更改单胞理论模型预设值,通过优化算法获得几何参数最优解。本发明能实现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高精度建模,适用性更强,可以应用于各种三维编织复合材料。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包括至少一个A层,至少一个B层;A层为有机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B层为中间热塑性树脂粘结层;C层为无机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复合材料采用无机纤维增强热塑树脂材料可以起到骨架支撑作用,实现高强度、高模量、高刚度、耐蠕变;采用有机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材料可以起到高强度、耐冲击,耐低温、耐腐蚀特性;本发明的多元复合材料实现了刚柔兼备,大大拓展了其应用领域和使用价值。
本发明属于纤维布技术领域,涉及热塑玻纤增强PP复合材料专用玻璃纤维布生产工艺,包括混纺纤维纱及热塑玻纤增强PP复合材料的制备、玻璃纤维布的制备、热塑玻纤增强PP复合材料复卷和后处理,其中混纺纤维纱中加入混纺纤维纱总纱号0.2%—5%的碳纤维混合材料形成热塑玻纤增强PP复合材料;热塑玻纤增强PP复合材料制成玻璃纤维布后在玻璃纤维布两面均贴上聚丙烯纤维胶带;一面聚丙烯纤维胶带展开面积为玻璃纤维布面积的50%—100%。该工艺降低生产成本,简化了成型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可以避免因注射成型因压力不匀或材料流动差易产生缺陷制品的可能性;玻璃纤维布的可塑性好,强度高。
本发明涉及3D打印材料加工技术领域。该一种3D打印用连续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干湿制备装置包括:多个碳纤维卷;多个所述碳纤维卷上分别卷有丝束;碳纤维原丝湿法浸润机构,用于将多路所述丝束浸润二氯甲烷‑聚乳酸溶液,而后再将丝束聚合,形成聚合后丝束;碳纤维复合材料溶剂去除机构,用于去除所述聚合后丝束外表面留有的二氯甲烷,并将去除的二氯甲烷冷却输送回所述碳纤维原丝湿法浸润机构;碳纤维复合材料干法塑形机构,用于将所述聚合后丝束表面均匀附着聚酸乳;碳纤维复合材料冷却定型机构,用于加速冷却聚酸乳,以便凝固定型;连续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卷机构,用于将聚酸乳凝固后的所述聚合后丝束卷成卷。本发明可制备成外形较好的丝材。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降解高性能植物纤维填充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复合高分子材料及其加工技术领域。该复合材料通过在热塑性塑料聚丙烯中添加改性植物纤维,并通过与其他组分配比、混合、挤出造粒得到,其拉伸强度可达40~55MPa,弯曲强度可达50~65MPa,冲击强度可达15~25KJ/㎡,熔融指数可达5~15g/10min;改性植物纤维与纤维增强材料同用,可使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更优的同时保证其有更好降解性;沸石粉自身的微孔结构可使复合材料可持续吸收VOC,从而降低其含量;光敏剂的添加可将部分难以降解的聚丙烯成功降解,且对环境无任何破坏;二叔丁基过氧化物能够提高复合材料在加工过程中的流动性。
本发明属于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阻燃耐高压聚偏氟乙烯‑聚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绝缘子护套。其中聚偏氟乙烯‑聚乙烯复合材料按重量份组成包括:聚偏氟乙烯:10‑50份;聚乙烯:10‑50份;相容剂:1‑10份;增容剂:1‑10份;阻燃剂:5‑35份;润滑剂:0.1‑1份;以及抗氧剂:0.5‑3份。本发明的聚偏氟乙烯‑聚乙烯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防湿闪、防污闪能力,通过在原料配方中添加阻燃剂提高了复合材料的耐电弧性和阻燃性。此外,复合材料中的原料均无毒,在生产过程中无废气、废料、废水产生,对环境无污染。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秸秆/聚乳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的制备原料和质量组成为:秸秆20%‑50%,聚乳酸50%‑80%,天然橡胶5%‑10%,其中秸秆是用石蜡进行表面处理后的秸秆粉;制备方法为:首先将秸秆粉碎,然后将石蜡细乳液均匀喷洒在秸秆粉表面,干燥后在秸秆表面形成石蜡包覆层;再将各种原料混合并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得到复合材料母粒;制备的母粒可通过挤出、注塑、模压等成型工艺生产制品。本发明的秸秆/聚乳酸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可环境降解;制备方法简便,易于实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疲劳迟滞回线的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饱和基体裂纹密度及裂纹宽度;确定氧气在复合材料基体裂纹中扩散通道的平均宽度;确定基体裂纹处氧化层离裂纹壁面的厚度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用于同时检测抗坏血酸、多巴胺和尿酸的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多孔碳球的制备、氧化锌‑氧化铜/多孔碳球复合材料的制备、氧化锌‑氧化铜/多孔碳球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的制备、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对抗坏血酸、多巴胺和尿酸的同时检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这种氧化锌‑氧化铜/多孔碳球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较好的催化活性,可对溶液中的抗坏血酸、多巴胺和尿酸实现同时测定,具有较宽的线性检测范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包覆层结构的金属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具有包覆层结构的金属锂复合材料包括金属锂材料和包覆于金属锂材料表面的有机无机复合包覆层,所述有机无机复合包覆层包含二氧化硅无机网络和聚电解质。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的具有包覆层结构的金属锂复合材料于制备负极材料、负极或电池中的用途。本发明提供的具有包覆层的金属锂复合材料作为负极材料,特别是二次负极可以显著提高电池,例如锂电池的循环性能,并抑制枝晶的形成,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并且提供较高的比容量和良好的循环性能,同时所提供的金属锂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简单易于实施,可控性好,成本低,适于规模化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终层失效的复合材料层合板分析方法,包括:S101、确定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属性和结构特征;S102、确定复合材料层合板中的随机变量,并对各随机变量进行均匀离散化;S103、构建各随机变量的发生函数;S104、构建抗力序列发生函数;S105、构建系统抗力发生函数;S106、计算层合板的可靠度;本发明结合了复合材料层合板失效路径(抗力序列)之间因含有共同失效单元,以及抗力序列内部各失效单元因共享同一随机载荷源而引起的失效相关性,为复合材料层合板强度可靠性分析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本发明属于磁性材料领域,尤其是一种Co/Cu/C软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无定形多孔碳骨架,所述无定形多孔碳骨架内均匀分布有球形钴和铜纳米颗粒;本发明制备一种软磁Co/Cu/C复合材料的方法,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可实现规模化大批量生产;本发明的软磁Co/Cu/C复合材料中的金属有机骨架为前驱体的丰富且规则的孔道结构提供了完满的钴离子吸附点,其含碳元素的特点确保了复合材料中包含无定形碳最终使得Co/Cu/C复合材料展现出良好的软磁特性。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和生物传感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普鲁士蓝立方块/二硫化钼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纳米复合材料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表面活性剂和还原剂,利用卤素为形貌控制剂,将二硫化钼溶液和铁氰化钾溶液以及三氯化铁溶液混合,经湿化学还原法、提纯得到普鲁士蓝立方块/二硫化钼纳米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可用于构造无标记免疫传感器。所述符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生物相容性;经湿化学还原法一步制备,所述复合材料具有快速,高效的催化性能,在电化学领域的电催化、电化学传感器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用于构建无标记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能实现对肿瘤标志物高灵敏、特异性的检测。
一种碳化硅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微波成型方法,其特征是它采用微波能量穿透加热碳化硅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解决传统烧结工艺成型金属基复合材料存在的受热不均匀、界面结合能力差、能耗高、成型周期长等问题。在大功率微波辐射下,碳化硅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的碳化硅纤维和金属粉末同时吸收微波,不仅可以实现材料快速、均匀的体积加热,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碳化硅纤维和金属基体材料间的界面结合强度。此外,在电磁场作用下,金属粉末间会因电荷集聚而产生放电打火现象,进一步实现金属粉末的快速熔融。本发明可以快速、均匀的成型碳化硅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材料内部碳化硅纤维和金属基体的界面结合能力。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械手臂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矩形空心管的制造方法及所得矩形空心管,以碳纤维复合材料为原材料,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为碳纤维预浸料,所述预浸料包括单向和织物预浸料,采用模压充气成型法制成矩形空心管;该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矩形空心管的制造方法,是以碳纤维预浸料为原材料,采用模压充气组合成型制成矩形薄壁空心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承载能力大、刚性好、自重轻,工作时手臂的动作更加平稳,移到和停止更加迅速,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自带振动阻尼特性使得手臂能更加快速的定位,其零热膨胀系数更加适用于精密设备,而且设备投资小、模具制造简单、生产能耗低、生产周期短而且可自动化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化剂复合材料活化过硫酸盐降解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方法,属于水污染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中,所述的活化剂复合材料是由纳米零价铁和生物炭组成;所述的活化剂复合材料与所述的过硫酸盐同时存在时与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反应,降解所述的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其具体步骤为:步骤一、在含有有机污染物的水体中加入过硫酸盐,过硫酸盐与有机污染物的摩尔比为20:1~200:1;步骤二、边搅拌边加入所述的活化剂复合材料,活化剂复合材料与过硫酸盐的摩尔比为1:1。该方法具有产生的自由基氧化能力强、反应体系稳定、适用pH范围广、氧化剂利用率高等优点,在修复有机污染水体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体积含量秸秆粉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电阻焊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清洁复合材料焊接面,干燥后备用;步骤2,将处理后的复合材料置于真空中,电极沉积泡沫铝活性层;步骤3,将带有活性层的复合材料等离子处理1‑8s后,以12‑28℃/min的速度升温,完成真空钎焊;步骤4,步骤3处理后的复合材料恒速降温至100‑230℃时,超声处理15‑20分钟即可。本发明方法焊接方便快捷,成本低廉,焊接效果牢固,所得焊接点牢固,拉伸率高,适合对密封要求高的行业使用。
本发明公开了汽车仪表板装饰件用阻燃复合材料,该阻燃复合材料按照重量份的原料包括:聚碳酸酯50‑100份、次磷酸钠0.5‑5份、玻璃纤维5‑25份、增塑剂2‑10份、二氧化钛1‑10份、抗氧剂0.1‑10份、磷酸三苯酯5‑25份、亚磷酸二苯酯5‑25份、相容剂0.5‑5份、偶联剂0.1‑5份、水3‑20份。将上述原料在高混机中混合均匀,送入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拉条、冷却、切粒后获得阻燃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阻燃复合材料制成,该阻燃复合材料的抗冲击强度高、力学强度较好、阻燃性能高,对人体健康无危害,保障了车辆的行驶安全。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一种热固性树脂基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热固性树脂基纤维复合材料包含(a)连续纤维,(b)纳米无机薄片和(c)热固性树脂。热固性树脂可以是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聚氨酯或聚酰亚胺中一种或一种以上。连续纤维可以是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Kevlar纤维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纳米无机薄片可以是纳米石墨薄片和/或纳米蒙脱土。本发明热固性树脂基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纳米无机薄片与热固性树脂液态预聚组合物混合配成复合浸胶液,将连续纤维浸入复合浸胶液附上胶液,随后采用拉挤工艺、缠绕工艺或者模压工艺制得复合材料。本发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优异且三维方向较均衡。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江苏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