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富勒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而言,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混合料;2)制备预活化料;3)制备石墨烯‑富勒烯复合材料。本发明提供的石墨烯‑富勒烯复合材料中的石墨烯片层的团聚较低,使得该复合材料在作为电化学电容器中的电极材料使用时具有较高的储能容量,并且制备方法简单易行,适合大规模生产应用,极具市场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aBH4在提高Ag/g-C3N4纳米复合材料可见光催化活性上的应用。在有NaBH4存在条件下,Ag/g-C3N4纳米复合材料作为催化剂,在可见光下降解甲基橙染料时,其降解速率达0.3870min-1;在可见光下降解中性深黄GL染料时,其降解速率为0.2694min-1;在可见光下降解亚甲基蓝染料时,其降解速率是0.0763min-1,均极大地提高了染料的降解速率,具有明显优异的可见光催化降解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铝89-93份、铁4-6份、二氧化锰3-6份、镁3-5份、二氧化钛纤维1-2份、锡1-1.5份、碳化钨0.5-1份、氧化锌0.05-1份和石墨烯纳米片0.05-0.1份。本发明还提供了该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称取铝89-93重量份、铁4-6重量份、二氧化锰3-6重量份、镁3-5重量份、氧化锌0.05-1重量份、石墨烯纳米片0.05-0.1重量份和五氧化二钒0-0.5重量份,在惰性气氛下加热到660-690℃,混合均匀;(2)将步骤1的产物,在惰性气氛下加入充分球磨的碳化钨0.5-1重量份,升温至1100-1200℃;(3)将步骤2的产物,在惰性气氛下依次加入二氧化钛纤维1-2重量份、锡1-1.5重量份,在800℃下保温0.5-2小时,除渣、除气,得到铝合金复合材料。
本发明是一种装配式泡沫铝复合材料减振耗能柱装置,包括耗能柱中部的泡沫铝复合材料部分,为主要耗能部分;耗能柱上下两端的钢构件部分,可以为圆钢管、方钢管、工字型钢等;钢构件与中部泡沫铝复合材料之间的连接板;耗能柱装置与上下结构之间的连接板。钢构件与泡沫铝复合材料之间通过连接板相连,连接方式可选用螺栓连接、焊接等。此耗能柱装置按柱的形式置于基础与梁或梁与梁之间,耗能柱与上下结构之间的连接可采用螺栓连接或焊接等方式。此发明有效地改善了结构的抗震、抗风性能,且完全为装配式,构造简单,安装维修方便。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碳纤维循环丝增强PC/ABS合金复合材料,由外层的碳纤维循环丝(1)和内部的PC/ABS合金(2)组成,各组分含量如下:PC为60-80重量份,ABC为20-40重量份,相容剂为5重量份,碳纤维循环丝5-20重量份。所述的复合材料通过以下步骤制备而成:1)将经过表面处理的碳纤维循环丝烘干备用;同时将PC和ABS烘干备用;2)将PC、ABS和相容剂混合均匀备用;3)将PC、ABS和相容剂混合物加入双螺杆挤出机;并且将碳纤维循环丝在双螺杆挤出机的侧喂料口加入,挤出造粒,即得碳纤维循环丝增强PC/ABS合金复合材料熔体;4)将挤出的碳纤维循环丝增强PC/ABS合金复合材料熔体冷却吹干后,切粒烘干。本发明由于碳纤维循环丝的作用,提高了PC/ABS合金拉伸强度、伸长率和热变形温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续木纤维增强热固性塑胶复合材料,由BMC塑料和木纤维预制体一次注塑而成;所述木纤维预制体由连续木纤维通过纺织制成。本发明还提供上述连续木纤维增强热固性塑胶复合材料的注塑制造工艺。本发明连续木纤维增强热固性塑胶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耐冲击性、耐老化性、耐热性能,可以制造高性能、耐老化的性能优异产品,在汽车工业方面将有着广泛应用前景。且连续木纤维增强热固性塑胶复合材料含有连续木纤维,纤维含量相对比较高,对音质的保护有着很好的效果,可以广泛使用在音箱外壳上。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含有羟基磷灰石抗菌剂的可降解聚乳酸抗菌母粒填充聚乳酸制备具有活性抗菌生物降解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发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羟基磷灰石抗菌剂的制备:在合成羟基磷灰石的反应中加入抗菌离子,以羟基磷灰石为载体,使抗菌离子进入磷灰石结晶产物中。(2)可降解聚乳酸抗菌母粒的制备:以四氢呋喃为溶剂,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抗菌母粒。(3)活性抗菌可降解复合材料的制备:将步骤(2)制得的抗菌母粒通过熔融共混法与聚乳酸复合制得活性抗菌可降解复合材料。本发明充分结合了羟基磷灰石抗菌剂的生物活性和聚乳酸的可降解性,通过母粒法实现了活性抗菌可降解复合材料的制备。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基于聚苯胺纳米阵列的硫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还公布了一种使用该复合材料的二次铝电池。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聚苯胺纳米阵列的硫复合材料,聚苯胺纳米管阵列电导率高、纳米孔吸附能力强,所制作的正极,整体电导率高、活性强、活性物质流失少;使用该复合材料的二次铝电池,容量高、循环性能好。
一种复合材料轴类零件的微波固化方法及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方法是先将未固化的复合材料铺叠在涂刷了脱模剂的光滑芯模表面形成待固化的轴类零件,然后将待固化的轴类零件套装在真空袋中,在真空袋的两端用耐高温胶带密封,然后抽真空以便将待固化的轴类零件压实,再将压实后的待固化的轴类零件连同芯模一并放置到微波固化炉中,按照复合材料加热工艺设置微波固化炉加热参数,加热固化复合材料轴类零件;待最终保温段结束,直接将轴类零件移出固化炉,在室外环境降温即可。本发明具有加热固化时间短、能耗低且温度均匀性好、易于控制的优点。
本发明提供一种轻质铁镍合金纤维增强铝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的性能优越,强度高,并且具有软磁性能。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适于工业化生产。该复合材料以铝合金为基体,在基体上分布着铁镍合金纤维,铁镍合金纤维占复合材料的体积百分数为40%-45%:该铝合金基体的化学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Mg为3%~6%,Fe为0.01%~0.05%,Ni为0.01%~0.05%,Cu为0.01%~0.05%,Gd为0.003%-0.09%,Y为0.003%-0.09%,其余为Al。
一种用于柱塞泵缸体的球墨铸铁-青铜复合材料制备方法,涉及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电镀方法在球墨铸铁表面镀上一层镍,然后在球墨铸铁镀镍表面压制一层粉末青铜层,获得复合坯料,将复合坯料在还原性或中性气氛中烧结获得烧成的复合材料,有效解决了球墨铸铁与青铜之间固溶度较低以及冷却时热应力梯度较大等问题,从而大大提高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预制受力模板,包括模壳(1),所述的模壳(1)为上部开口的半封闭腔体,模壳(1)内嵌有夹芯材料(2),模壳(1)的侧壁上沿模壳(1)半封闭腔体的纵向间隔设置剪力键(4),所述的剪力键(4)横向设置在模壳(1)侧壁的中上部,剪力键(4)的两端贯穿模壳(1)的侧壁;模壳(1)的形状为直梁或井字梁。本发明兼具模板和受力构件的功能,在工程中无需拆模操作,模壳采用轻质、耐腐蚀、力学性能优越的树脂基纤维复合材料,能很好的满足受力强度大的工程需要;本发明生产快速方便、一体成型,工厂制作完成后可直接运往现场使用,施工铺设方便,并能根据实际工程的需要,制作成不同的形状的模板。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1-4摩尔FeTiO3、0.5-2摩尔Al以及1-1.9摩尔C混合反应,使FeTiO3还原成TiO2,α-Fe;然后,TiO2继续进一步脱氧,直至在Ti-Al-O体系中,Ti,O比率达到平衡;再,还原剂碳与低价含钛氧化物反应生成TiC硬质合金相,并逐渐形成接近化学计量比的TiCx,最后加入0.25-2摩尔金属添加剂Mo,最终得到预期产物Al2O3-TiC/Fe。;本发明揭示的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加工方法,由于在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加工方法中添加Mo,使得相与相之间形成Mo包覆层,提高了相与相之间的结合度,同时也改善了相与相之间的润湿性,有利于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加工方法的烧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粘土复合材料,复合材料中磷酸铝与粘土的质量比为0.2~0.8∶1,氢氧化铝与粘土的质量比为0.2~1.2∶1。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向粘土浆液中依次加入硫酸或盐酸和质量百分含量5%~85%的磷酸,在室温下反应得到酸化粘土浆液;将步骤1所得的酸化粘土浆液温度控制在30~60℃,一边搅拌,一边加入偏铝酸钠水溶液,当体系的pH值达到1.5~2.5时,暂停加入偏铝酸钠水溶液,保温搅拌反应0.5~3小时;将体系的温度升至70~95℃,继续加入偏铝酸钠水溶液,当体系的pH值达到6.0-8.0时,停止加入偏铝酸钠水溶液,继续保温搅拌反应1~3小时,过滤,洗涤,干燥,粉碎,即得粘土/磷酸铝/氢氧化铝复合材料。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植草检查井盖,属于一种公共设施,具体地说是一种可以植草的井盖。按照本发明所提供的设计方案,在底座上连接上盖,其特征是:底座上的上盖均由上盖由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制作而成,上盖由位于上面的植草盖与位于下面的井盖座连接而成,在植草盖上设置若干个贯通的植草孔,在井盖座的上部对应于植草孔的部位设置植草腔,在井盖上设置若干个可以将水引入或引出植草腔的进出水通道,在进出水通道上设置过滤器。本发明在井盖上设置隔水系统,使水流能自由地从外面流入井盖里面,而井盖里面的营养土等物质则不能流出,从而确保井盖上的草能顺利生长。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吸附和反应能力的多孔颗粒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工艺。这是一种含生石灰的球状多孔颗粒材料,组成成分包括生石灰、凹凸棒土、膨润土、一定量的盐类添加剂以及作为造孔剂的活性炭,经高温烧结得到。这种多孔颗粒复合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遍布其上的互通微孔,在与液态物质接触时,具有较高反应速度和反应的程度,并具有对大量的流动污染物的阻拦作用和阻止有害物质向环境土壤中渗透的作用。该颗粒材料可用于需对酸性或碱性液态污染物进行快速处理的场合。
本实用新型属于复合材料结构件的成型辅助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用T型构件的成型辅助工装。复合材料T型构件的成型辅助工装,其包括模具底板,模具底板设有用于T型构件的水平部成型的凹槽,其特征在于:位于凹槽一侧的模具底板上设有第一活块,位于凹槽另一侧的模具底板上第二活块,在第一活块和第二活动之间形成一个垂直的空间,所述模具底板上设有辅助支架,辅助支架上设有与第二活块连接的调节组件。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复合材料T型构件的成型辅助工装,有效解决了碳纤维复合材料T型构件在成型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缺陷问题,保证了构件的成型质量和精度。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复合材料集装箱,包括底板(3)、侧板(4)、顶板(5)、端板(6)、门(7),上述部件采用复合材料夹层板制作而成,再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其特征在于该复合材料夹层板由面板(1)和芯材(2)构成。所述的面板(1)为纤维材料,芯材(2)为轻质材料,面板(1)布置于芯材(2)上、下表面,面板(1)和芯材(2)由树脂固化胶接而成。采用一体成型技术生产的复合材料夹层板制造而成的复合材料集装箱具有重量轻、强度高、使用次数高、耐腐蚀等诸多优点。它可以普遍应用于海运、航空等运输行业,如:冷藏集装箱、耐腐蚀集装箱、一般货物集装箱等。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石墨烯/铋复合材料及丝网印刷电极的修饰方法。该石墨烯/铋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中,首先溶解混合形成包含1~25mmol/L水溶性铋盐、10~100mg/L氧化石墨烯和1~25mmol/L还原剂的混合液,而后加热使之反应,由此即制得的石墨烯/铋复合材料。将石墨烯/铋复合材料质量比为20~200:1的石墨烯/铋复合材料与Nafion液混合后涂覆于丝网印刷电极,而后干燥,获得具有较高重金属离子检测重复性的修饰丝网印刷电极。此外,该制备方法原料价廉易得,方便合成,反应迅速,生产过程无污染,可快速实现规模化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TiO2环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原料除水处理;2、纳米TiO2改性处理;3、纳米TiO2环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用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对纳米TiO2改性,并同时与其它羟基原料进行逐步聚合,然后引入环氧树脂进一步扩链改性,将纳米TiO2接枝到环氧‑聚氨酯分子链上,制得纳米TiO2环氧‑聚氨酯复合材料,经紫外、TEM、SEM、等分析手段表征制得的性能优异的纳米TiO2环氧‑聚氨酯复合材料。制备的纳米TiO2环氧‑聚氨酯复合材料与现有技术优点在于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提供物理化学交联点使涂膜的表面憎水性和热稳定性,同时具有较宽的紫外吸收能力,使材料的表面产生强活性基团,使涂料具有抗菌和降解室内有机物的功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基复合材料化学镀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钛基复合材料经过砂纸打磨→化学除油→水洗→酸洗除锈→水洗→活化→水洗→化学镀镍→水洗→真空热处理。化学镀液为:NiCl2•6H2O 25~28 g/L,NaH2PO2•H2O 25~30 g/L,CH3COONa•3H2O 15~20 g/L,Na3C6H5O7•3H2O 18~20 g/L,(CH3COO)2Pb 1 mg/L,乳酸25~30 ml/L,C16H33(CH3)3NBr 20~40 mg/L,Al2O3粉末(粒度<0.5μm)0~4 g/L。化学镀液时,PH值控制在7~9之间,温度为80~90℃,施镀时间为15~30min;施镀完成后,进行扩散热处理,真空度<10‑2Pa,温度为700~950℃,时间20~40min。该工艺可以在钛基复合材料表面获得结合良好的镀镍层,镀层致密均匀,可以增强钛基复合材料表面耐蚀、耐磨性能,改善钛基复合材料自身对与表面磨损和缺陷的敏感性,提高其使用寿命。
本发明属于聚酰亚胺复合板材的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在聚酰亚胺板材表面涂覆聚酰胺酸溶液,对聚酰亚胺板材进行表面处理,之后再涂覆聚四氟乙烯层,得到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解决了现有的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需要采用粘结剂所带来的弊端。所得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较现有的聚酰亚胺板材具有更优异的耐腐蚀性、防水性(吸湿性)及气体密封性。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工艺简单,制备条件温和,所用原料易得,适宜大范围推广应用。
本发明适用于碳纤维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航天航空碳纤维复合材料试件的加工方法,碳纤维复合材料试件包括碳纤维材料、环氧树脂材料和陶瓷纤维材料,陶瓷纤维材料包覆在环氧树脂材料的表面上,碳纤维材料包覆在陶瓷纤维材料的外表面上,通过设置作为填充材料的环氧树脂材料,包覆在环氧树脂材料的表面上的陶瓷纤维材料,包覆在陶瓷纤维材料的外表面上的碳纤维材料,从而形成碳纤维复合材料试件,并且通过先制备环氧树脂填充材料,再依次包覆陶瓷纤维材料和碳纤维材料以制备碳纤维复合材料试件的成品,本发明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试件通过添加陶瓷纤维,有效的增加的结构强度,同时制备工艺简单,便于进行大批量加工。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全降解新型聚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新型聚酯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热塑性改性后的聚乙烯醇(TPVA)10‑80份;聚乳酸(PLA)10‑80份;相容剂0‑2份;抗氧剂0‑0.5份;防老剂0‑1.5份。所述新型聚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TPVA的制备;(2)新型聚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强度全降解新型聚酯复合材料克服了以PVA水溶液为基础的传统加工过程中产品性能下降的问题,且所得制品具备优异的力学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LCP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过程如下:将LCP、改性玻璃纤维和相容性着色颜料烘干至恒重,然后将其同时加入混料缸中进行预混合,并将混合后的物料加入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共混挤出,然后进行粉碎,得到高强度LCP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将LCP、和改性玻璃纤维进行复合,能够提高LCP复合材料的强度,同时由于改性玻璃纤维在制备过程中首先使用碱进行处理,增大玻璃纤维表面的作用位点,提高玻璃纤维表面接枝的偶联剂的量,进而提高了玻璃纤维表面的酸酐基团的含量,提高了改性玻璃纤维与LCP复合材料之间的相容性,使得制备的复合材料性能均匀稳定,使得其强度均匀增大。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声发射信号中包含的复合材料损伤类型分离方法,属于损伤识别的声发射信号处理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复合材料力学测试系统中采集的声发射信号进行集合经验模态分解,获得固有模态函数,对固有模态函数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以提取其峰值频率,进而使用峰值频率来识别复合材料的损伤类型;如果固有模态函数存在模态混叠现象,应用解运算方法能够分离出固有模态函数中仍然含有的几种损伤类型。通过本发明提出的由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和解运算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彻底分离出一个声发射信号中含有的复合材料损伤类型,为精确预测复合材料构件失效提供了有效途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碳纤维复合材料载板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碳纤维干布→将聚酰亚胺预浸料涂覆到碳纤维干布表面→烘干→收卷→得到碳纤维预浸湿布→根据耐高温碳纤维复合材料载板的厚度叠加碳纤维预浸湿布→加热、加压固化定型→得耐高温碳纤维复合材料板材→机械加工→耐高温碳纤维复合材料载板。通过本申请公开的制备方法获得的耐高温碳纤维复合材料载板,能够耐受400℃‑600℃的工作温度,遇到明火表现出阻燃、低烟、低毒排放等特性,能大大提升产品应用的安全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化硅陶瓷‑金属复合材料,包括氮化硅陶瓷层及金属层,其中,所述氮化硅陶瓷层占所述复合材料的质量分数为10~15%,所述金属层占所述复合材料的质量分数为85~90%;所述金属层包括:金属基底层;以及,在所述金属基底层的表面依次设有轴承合金层、粉末冶金层以及钛基合金层;其中,所述轴承合金层是巴比合金,所述粉末冶金层为碳钢和高铬铸铁;所述钛基合金层,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包括:钛10~15%,镍2.8~3.5%,锰1.1~1.8%,钨0.8~0.9%,铝0.2~0.4%,杂质总和小于或等于0.15%,余量为铁;在所述钛基合金层的表面设有树脂层。本发明中的氮化硅陶瓷‑金属复合材料中通过设置氮化硅陶瓷层、轴承合金层、粉末冶金层以及钛基合金层,使得复合材料的耐磨性大大增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壳聚糖‑聚乳酸共聚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份计,所述复合材料包含以下组分:壳聚糖14~28份、聚乳酸23~45份、三甲基氯硅烷7~16份、六甲基二硅基胺烷2~11份、三乙胺3~11份、L‑丙交酯单体5~20份、马来酸酐3~14份、二氯甲烷6~18份、无水乙醚4~20份。(1)本发明所述壳聚糖‑聚乳酸共聚复合材料可以作为基因治疗的DNA载体;(2)本发明所述壳聚糖‑聚乳酸共聚复合材料对细胞无毒性,且不会被DNA酶降解;(3)本发明所述壳聚糖‑聚乳酸共聚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缓释效果。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江苏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