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锂电池。该锂电池正极材料具有如下通式:Li1+xFe1?xPO4, 其中0.02≤X<0.12。该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磷酸铁、锂化合物和球磨助剂为原料,采用了干法混合的生产工艺,不需要经过干燥过程,能降低制造成本和生产能耗,与现有技术相比可有效节能。采用具有非化学计量比的锂电池正极材料的锂电池,具有极佳的电化学可逆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及其预锂化方法,及其在电池中的应用。惰性氛围中,使锂离子电池负极与芳基锂化试剂反应,将负极的首周不可逆容量反应掉,以得到更高的首周容量。芳基锂化试剂在达到相同预锂化效果的情况下,较常用锂化试剂更温和。该方法为常温反应,反应时间短,工艺简单,锂化深度可控,安全性强,易于工业化。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次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预锂化方法。包括(1)将二次锂离子电池正极粉末材料与导电剂、粘结剂和氮‑四甲基吡咯烷酮进行混合制备浆料,均匀涂覆在碳纸电极上,然后干燥得到预锂化电极;(2)将氟化锂粉末溶于水溶液制成饱和氟化锂溶液,并加入高氯酸锂粉末,制成电化学溶液体系;(3)将干燥后的预锂化电极作为工作电极置于步骤(2)所制备的电化学溶液体系中,与铂电极和参比电极形成三电极体系;或与钛酸锂电极形成双电极体系;将预锂化电极置于较低电压并保持恒压状态0.5‑2小时后,从溶液中取出并干燥,预锂化过程结束。本发明使用电化学预处理的方式,向电极材料内嵌入过量Li离子,对材料性能提升明显,应用前景广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锂硫电池。所述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包括若干氧化钒纳米片、分散在每个氧化钒纳米片上的若干钴颗粒、在若干钴颗粒表面生长的碳纳米管、及分散在碳纳米管里以及同时分散在碳纳米管形成的网络中的硫单质。本发明提供的锂硫电池正极材料以金属钴单质和过渡金属氧化物为模板生长碳纳米管进行载硫,有效的缓解了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问题,并且金属钴单质及碳纳米管都是良好的导电材料,弥补了硫绝缘性的缺点,使得到的锂硫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能得到大大提高。并且该制备方法过程简单、操作方便,环境友好,有利于大规模生产,具有实用性。
一种磷酸铁锂作正极的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化成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生产工艺技术领域。它主要是将整个化成过程分为充电,储存,再充电,再储存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充电电压控制在低压段,且存放一个较长的时间,可以很好的避免极片表面局部过充;在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充电后都有抽真空步骤,电池化成产生的气体被尽可能的排除,所以因内部气体造成的极片反应不均也可以很好的避免;在第二阶段(低压段)和第四阶段(高压段)都进了压降筛选,所以电池分容后难以筛选出保压性能差的问题也可以解决。本发明解决了磷酸铁锂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化成过程中因产气量大,极片表面一致性差造成局部过充,以及保压性能差的电池难以筛选出来的问题。
本发明属于能源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预锂化的方法及其产物与应用,该方法是在惰性气氛或干燥气氛下,先将待处理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极片和单质金属锂材料两者在有机溶剂浸润下接触,利用自放电效应实现锂化反应,从而得到预锂化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极片。本发明通过对预锂化方法的整体工艺流程设计、工艺参数条件的设置等进行改进,基于自放电预锂化机理,使用有机溶剂简单浸润待处理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极片和单质金属锂材料,在无需电解液的参与下,可以进行锂化反应,实现有效预锂化。
本发明属于锂基吸附剂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微米级球状锂基CO2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表面活性剂和锂源加入醇类溶液中获得混合溶液;将正硅酸四乙酯和氨水加入混合溶液中,然后超声处理预设时间获得白色悬浊液;将白色悬浊液煅烧预设时间后获得固体产物,该固体产物即为微米级球状锂基CO2吸附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合成时间短、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的微米级球状锂基CO2吸附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利用正硅酸乙酯与氨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硅微球,并通过二氧化硅微球与锂源混合煅烧的方式制得微米级球状锂基CO2吸附剂,从而避免高温下煅烧造成产物发生严重烧结的问题,以此获得具有优良吸附性和循环稳定性的吸附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正极粉中回收制备电池级碳酸锂和磷酸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正极粉进行氧化酸浸反应后固液分离获得含锂浸出液和磷酸铁渣;将所述含锂浸出液依次进行除铁铝、除铜、除镍钴、固液分离、蒸发浓缩、沉锂反应、固液分离和洗涤,获得电池级碳酸锂;同时将所述磷酸铁渣依次进行还原反应、固液分离获得初始亚铁溶液和碳渣;对所述初始亚铁溶液依次进行除重金属、调整磷铁比和调浓度获得亚铁反应溶液,后进行合成反应、固液分离、洗涤、烘干和烧结,获得电池级无水磷酸铁;本方法能同时回收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正极粉中的锂、磷和铁元素以实现综合利用。磷、铁和锂的回收率高,制备得到的磷酸铁和碳酸锂达到电池级标准,能够再次运用于电池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单、高效地从废旧电池正极片中回收钴和锂的方法。本发明所涉及的从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片中回收钴和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硫酸铵焙烧工序:将废旧锂电池的正极片与硫酸铵混合,高温焙烧,得到还原焙烧渣;筛分工序:采用振动筛分机将还原焙烧渣一边振动一边进行筛分,分离除去铝箔,得到含钴和锂的还原渣;酸浸工序:将铝箔从还原焙烧渣中分离除去,用稀硫酸浸出,过滤得含钴和锂的硫酸盐溶液;除杂工序:用碳酸钠调节溶液的pH,过滤除去沉淀,得到钴锂硫酸盐混合溶液;沉钴工序:将氢氧化钠加入钴锂硫酸盐混合溶液中,控制溶液pH为7.5~9.5,过滤得到沉淀,用85~95℃去离子水淋洗,烘干,再将烘干后的氢氧化钴置于还原炉中,通H2还原,得钴粉;沉锂工序:将含锂溶液用盐酸调节pH至7~8,加入过量的沉锂剂,得锂盐产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补锂方法及其锂离子电池,所述补锂方法包括:导电壳体与电芯负极相连,注液后完成补锂;所述导电壳体内壁附有锂源。本发明采用仅在导电壳体内壁附带锂源的方法,通过锂源与负极的电势差,实现对负极的补锂,并且可实现在壳体附带锂源之后立即注液,提高了器件制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工艺简单且成本低;同时,无需对负极片制备过程中进行补锂,因此可使用现有的锂电池生产工艺进行器件生产,节约设备成本,并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采用本发明所述补锂方法制备的锂离子电池,其能量密度明显提升。
本发明公开一种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锂电池负极材料技术领域。该锂离子电池负极,包括基底和薄膜层,所述薄膜层涂覆于所述基底的表面,所述薄膜层的材质为钆和钆的氧化物。该制备方法,包括:将基底固定于真空蒸发镀膜设备的真空室的基座上,将钆粉放于蒸发舟上并将蒸发舟固定在真空室两电极之间;抽真空使真空室保持在真空环境,在180A‑220A的电流下加热钆粉得到所述锂离子电池负极。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上述锂离子电池负极或者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该锂离子电池负极能够有效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库伦效率,而且能够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循环稳定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氟代酮类添加剂的锂硫电池电解液及其构成的锂硫电池,该电解液包含锂盐、醚类溶剂,并以特定种类的氟代酮类化合物作为添加剂。本发明电解液通过极少量添加特定种类的氟代酮类化合物即可显著提升锂硫电池的性能,并可以节省制备成本。
本发明涉及一种添加吸附剂的锂硫电池正极极片及锂硫电池。本发明以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强吸附性能的材料作为吸附剂,将其添加在锂硫电池中的正极极片中,吸附剂添加量为正极极片质量的5%以上。吸附剂的添加能够吸附锂硫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形成多硫化物,避免其吸附在硫基复合材料表面导致活性材料的导电率降低,同时能够抑制多硫化物扩散到负极表面与锂发生腐蚀反应,导致电池不可逆的容量损失。因此,此吸附剂的添加能提高锂硫电池的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锂枝晶有序生长的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及电池,通过在固态电解质表面涂覆一层致密的碳材料涂层,固态电解质与金属锂负极之间在一定压力下用双面导电胶贴合,一方面能够在固态电解质和金属锂贴合面的间隙有序地控制锂枝晶在的生长方向,使锂枝晶能够在间隙内对向生长,避免锂枝晶刺穿固态电解质,另一方面碳涂层能够改善固态电解质与正极材料之间的界面阻抗,提高锂离子的传导效率。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镍钴掺杂锰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A、将每0.5~0.8摩尔锰化合物、0.15~0.35摩尔镍化合物、0.05~0.15摩尔钴化合物、0.55~0.6摩尔锂化合物及0.95~1.2摩尔氧化剂混合研磨或球磨成反应混合物,将得到的反应混合物转移到反应釜中;B、将12~20g表面活性剂、180~250mL水、50~100mL表面活性剂助剂和100~150mL烷烃混合制成微乳液;C、将微乳液加入到反应釜中,混合,密封,然后反应,自然冷却;D、将混合物取出过滤,再洗涤、干燥,即得。本发明采用微乳热液液‑固混合相合成技术,在合成材料的组成、粒径和形貌得以较好的控制的同时,显著提高了材料的合成效率。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复合磷源制备磷酸铁锂材料的方法以及由该方法制备的磷酸铁锂材料。该方法包括将铁源和磷源按照铁元素与磷元素的摩尔比为1:1~1.08的比例进行混合,同时加入碳源和添加剂,球磨,所述铁源为磷酸铁和氧化铁;所述磷源为磷酸锂、磷酸二氢铵、磷酸和磷酸铁,且磷酸二氢铵和磷酸提供的磷元素的摩尔比为2:8~8:2,所述碳源为葡萄糖和聚乙二醇;然后加入分散剂砂磨至浆料的固含量为30‑45%,粒度为0.25~0.65um;喷雾干燥和烧结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状态;接着将烧结材料粉碎,得到磷酸铁锂材料。该方法制备的磷酸铁锂材料具有较好的首次放电容量和倍率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快速锂离子传导界面的构筑方法,本发明通过在锂电池负极材料表面包覆三聚氰胺(MA),然后组装成锂电池,锂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在电极表面原位构筑一层薄、亲锂、富锂且富含Li‑N的柔性SEI,作为快速锂离子传导界面,增加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延长大容量可充电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本发明所使用的原料廉价易得,采用简便工艺在合金负极材料上构筑薄而稳定的界面,有利于实现商业化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其采用γ相钒酸锂作为负极活性材料,γ相钒酸锂的空间群为Pnmb形式,作为负极中的活性材料使用时,只有一个充放电平台,对应的电荷/电压微分曲线只显示出一对氧化还原峰。通过在原料中加入M源,在钒位掺杂M离子,或同时加入M源和R源,在钒位掺杂M离子的同时在氧位掺杂R离子,可以获得在室温下稳定存在的γ相钒酸锂。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用负极和包括该负极的锂离子电池。通过掺杂使钒酸锂的晶体结构发生改变,提高其离子导电性、电子导电性以及充放电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使其作为负极材料使用时充放电平台单一化,电池内阻减小,电压平台稳定,循环寿命增加。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以及锂离子电池,所述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包括以下成分:电解质锂盐溶液、有机溶剂和添加剂;其中,所述有机溶剂包括碳酸酯和羧酸酯;所述添加剂包括碳酸亚乙烯酯、丙烯+基‑1,3‑丙磺酸内酯、氟代碳酸乙烯酯和含腈化合物。本发明提供的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具有粘度低、温程宽和稳定性高的优点,旨在解决现有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在高压下溶液发生氧化分解,性能不稳定的问题。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回收与修复再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熔盐再生修复法及得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1)将锂电池正极回收材料的粉料与至少两种补锂剂混合,得到混合料;2)将混合料加热成熔盐,进行补锂,或进行补锂和除杂,得到补锂后的锂电池正极回收材料;3)将补锂后的锂电池正极回收材料进行洗涤和干燥,得到待烧结的锂电池正极回收材料;4)对待烧结的锂电池正极回收材料进行烧结,得到晶型重塑的锂电池正极重生材料。得到的锂电池正极重生材料纯度高,性能良好,可直接用作锂电池正极料,得到的锂电池性能良好。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导电络合物改性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锂离子导电络合物是通过含有能与锂盐发生配位作用基团的有机聚合物与锂盐络合而成。锂离子导电络合物改性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具体制备方法为:先将有机聚合物与锂盐按照一定的摩尔比在溶液中络合、干燥,然后与磷酸铁锂粉末进行充分的混合而得到锂离子导电络合物改性的磷酸铁锂,这种改性的磷酸铁锂可用作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基于该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与商业化的磷酸铁锂组装的电池相比较具有更高的放电比容量和循环性能。而且本发明制备方法的工艺简单易行,利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水热法制备锂锰氧化物锂离子筛分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将锂源物质和锰源物质按锂锰氧化物的锂锰摩比尔为0.5~3.0∶1配料,充分混合研磨后转入高压水热反应釜中,加入蒸馏水充分搅拌后在100~240℃水热处理4~96h,得到的产物经过滤水洗至滤出液pH=7~8后,在40~120℃干燥,再在300℃下预焙烧2h,然后在空气气氛中300~800℃下焙烧1~24h,即得到晶型完整、结构稳定、组成均一、粒度均匀的纯尖晶石结构的锂锰氧化物。该锂锰氧化物离子筛分材料用于离子筛法提取海水和盐湖卤水中的锂资源具有选择性高,吸附容量大的优点。本发明工艺过程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所用原料价廉易得、生产成本低。该锂锰氧化物还可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电极材料。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性能氮掺杂碳包覆的钛酸锂复合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方法先将锂源、纳米二氧化钛和三聚氰胺按一定的物料比加入到球磨机中,以无水乙醇为介质球磨后喷雾干燥,然后在惰性气氛条件下煅烧,球磨筛分后即氮掺杂碳复合的钛酸锂材料,该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显示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制备出的负极材料可逆容量高,高倍率循环性能优异。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钼钒氧化物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1)称量锂源、钼源和钒源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并与柠檬酸水溶液混合;2)步骤1)中溶液经充分混合后,用氨水调节混合溶液pH后在水浴下充分搅拌获得溶胶并烘干、发泡,接着在空气下进行燃烧处理,冷却后研磨成粉体;3)将步骤2)研磨后所得粉体在空气下煅烧24h得到前躯体;接着将得到的前躯体在还原气氛下先600?700℃煅烧12?24h,取出研磨后再在700?800℃煅烧36?48h,即得。本发明的效果在于:此设计方法简单,易于实现,可获得电化学性能优良的材料。在提高Li2MoO3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方面效果明显。
一种高倍率性能钒掺杂硅酸铁锂正极材料Li2Fe1-xVxSiO4/C及其制备方法,先将V2O5或NH4VO3溶解于草酸酒精溶液中,再将锂盐、铁盐和硅源在酒精溶液中混合后添加到草酸酒精述溶液中,将混合溶液转移到回流体系中回流,将蒸发酒精得到粉末与碳源在丙酮介质中球磨后烘干得到前驱体粉,再经烧结,冷却、过筛后得到钒掺杂硅酸铁锂正极材料。本发明通过固相烧结对材料进行钒掺杂的同时在材料颗粒表面包覆一层无定形碳,一方面减小颗粒之间的接触电阻,另一方面改善材料的本征电导率提高材料的锂离子扩散系数,使得材料在高倍率循环时产生的电荷及时传递给其它硅酸铁锂晶粒或集流体,抑制因电荷传递受阻引起的电压滞后现象。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压化成方法及得到的锂离子电池。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调节锂离子电池内部压力为P0,进行负压预处理;(2)调节负压预处理后得到的电池内部压力P1≥P0+40kPa,然后以电流密度I1≤0.05C进行充电过程,至截止电压V0≤3.28V;(3)增加电池内部压力至负压P2,然后以电流密度I2≥0.1C进行充电过程至截止电压V0≤3.40V。本发明所述化成方法能够使锂离子电池在整个化成过程中一直保持负压状态,保证锂离子电池的极片与极片、极片与隔膜之间的贴合更加紧密,减少化成时电解液从电池内部被抽出来的质量。
本发明涉及电池材料领域,公开了球形水合磷酸铁盐晶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磷酸铁锂以及电池正极材料和锂离子电池。该方法包括:将络合剂、含有铁盐的溶液和含有磷酸根的溶液混合,将得到的混合液与氨水溶液在第一反应容器中进行接触,将得到的含有沉淀的溶液溢流到第二反应容器中进行陈化,对陈化后得到的固液混合物进行过滤洗涤后得到固体物料进行烘干。该方法得到的球形水合磷酸铁盐晶体的粒径为5‑10μm,振实密度大于等于1g/cm3,使用本发明球形水合磷酸铁盐制备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磷酸铁锂的压实密度大于等于2.5g/cm3,使得电池的电化学性能优良。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磷酸钒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经过碳纳米管诱导,磷酸钒锂液相混合液在其上面进行异相核化,原位生长,同时将无定形碳包裹在整个磷酸钒锂/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磷酸钒锂的液相混合液;2)将经过酸化的碳纳米管均匀分散到步骤1)的混合液中,进行原位生长,干燥研磨后得到颗粒状粉末;3)将粉末在氩气气氛中进行热处理。本发明方法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原位生长技术,选择最佳的碳纳米管添加量,获得磷酸钒锂复合材料。将其应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导电性能好,充放电容量高,循环稳定性好。本发明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周期短,适合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正极电极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利用聚苯并噁嗪高分子材料作为碳、氮源,以碳酸锂、草酸亚铁和磷酸氢二铵为原料,采用球磨和高温固相反应的方法合成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聚苯并噁嗪不仅仅提供了氮掺杂的碳包覆层,改善了材料的导电性,而且经过聚苯并噁嗪包覆之后在热解过程中产生的碳覆盖于磷酸铁锂的表面,有效地阻止了晶体的生长,形成纳米尺寸的材料,从而减小锂离子的扩散路径,提升高倍率下的充放电性能。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湖北有色金属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