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前驱体、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正极片。该复合材料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含有锡盐、铝盐、氧化石墨烯和镍钴锰三元材料的水凝胶;将所述水凝胶进行干燥处理,得到所述复合材料前驱体。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前驱体用于制备复合材料可以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在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制备领域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金刚石粉、铜粉与玛瑙球一起放入球磨罐中进行球磨,得到混合粉末;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粉末烘干,在氢气气氛下加热到550?600℃保温l?1.5h,然后将混合粉末液压成型,得到成型后的压坯;3)将步骤2)成型后的压坯在氢气保护下进行烧结,然后在600?750MPa进行复压,复压后在900?1000℃下保温180?120min进行第二次烧结,再在600?750MPa进行第二次复压,即可得到金刚石?铜复合材料。该方法制备的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的热导率≥500W/(m.K),热膨胀系数6.4±1.0×10?6m/K。
本发明涉及纳米插层复合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全新的聚合物/层状硅酸盐纳米插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单体、层状硅酸盐在引发剂下合成,合成过程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进行,反应温度31.2~200℃,反应压力7.5~150MPa。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简单易行、体系散热较好,反应平稳,不易发生爆聚,安全实用,该方法也不需要溶剂回收设备,最终产物易分离纯化,不需要洗涤干燥设备以及大量的热能消耗,制得复合材料中层状硅酸盐可达到纳米级分散。
本发明是一种橡胶/层状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是在橡胶胶乳中加入经有机改性的层状无机物,并加入单体或混合单体及引发剂,然后加热或在室温下使单体进行原位聚合反应,同时实现橡胶的接枝和层状无机物的插层,最后将反应后的胶乳混合物凝聚并后处理即可。本发明的胶乳接枝插层法橡胶/层状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可应用于制造各种硫化橡胶制品,既能用于干胶制品,又能用于胶乳制品,无须使用炭黑,即可获得与炭黑相近的补强效果,也可与炭黑并用。本发明的橡胶/层状无机物纳米复合材料还可用于塑料改性剂、粘合剂、防水材料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膨胀石墨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复合材料包含膨胀石墨和与膨胀石墨互相掺杂的Mn2O3。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乙醇与浓硝酸混合,配制混合溶液;向所述混合溶液中加入锰盐溶液和鳞片石墨,配制含有锰离子的悬浮液;将所述含有锰离子的悬浮液在100~200℃下进行水热反应;将所述水热反应所形成的产物冷却后进行固液分离,并收集固体;将所述固体洗涤,干燥,煅烧,冷却,得到所述的膨胀石墨基复合材料。本发明膨胀石墨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采用膨胀石墨与Mn2O3一步合成法制备膨胀石墨基复合材料,该方法工艺简单,原料用量少,对环境污染小、成本低。同时,该膨胀石墨基复合材料催化效率高。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可注射的人工骨复合材料,其是由水溶性材料、聚合物材料和无机颗粒混合而成的组合物,其中,聚合物材料的平均分子量为4000Da至16000Da,聚合物材料不溶于水且具有生物可降解性,聚合物材料在20℃至60℃温度下具有流动性和粘性,水溶性材料与聚合物材料的质量比为1︰8至1︰2,在第一预定温度范围内,人工骨复合材料呈橡皮泥状,在第二预定温度范围内,人工骨复合材料具有流动性,第二预定温度大于第一预定温度。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一种可注射的人工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析氢电催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H?MoS2/NG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MoS2的生长溶液通过水热法得到MoS2纳米颗粒;将其和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混合于溶剂中,搅拌,得到APS?修饰的MoS2纳米颗粒;将其置于氮掺杂石墨烯前驱溶液,水热法得到氮掺杂石墨烯包覆MoS2纳米颗粒的H?MoS2/NG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中空球状MoS2纳米颗粒外层包覆氮掺杂石墨烯的复合材料,其提高有效电子转移的接触面积,增多活性位点,从而增强导电性,具有高机械强度、高比表面积、高导电性、低成本、资源丰富而析氢催化性能优异的特点,可应用于析氢电催化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预聚体合成步骤,使甲基丙烯酸甲酯、N‑乙烯基吡咯烷酮、羟基磷灰石在引发剂存在下反应,形成预聚体;浸渍步骤,使得预聚体浸渍聚酰胺6长纤维以获得浸渍产物;光固化步骤,将所述浸渍产物在紫外光下固化,从而形成所述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本发明还涉及采用前述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的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本发明还涉及采用该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备的医疗器械产品。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实现了低熔点的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并且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
本发明涉及一种竹粉-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由竹粉,聚氯乙烯树脂,三盐基硫酸铅,二盐基亚磷酸铅,硬脂酸钙份,硬脂酸锌,钛酸酯偶联剂组成,并通过将各原料组分捏合后在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造粒,然后把母粒在单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得到。本发明的竹粉-聚氯乙烯复合材料外观接近木材,并具有优良的阻燃性,通过更换不同的模具,能够制备形状复杂的制品,并可以钻、刨、钉。本发明复合材料的制品无甲醛释放,外观好,手感好,耐老化优异,不翘曲,在室外,海边景观材料如甬道,遮阳棚,栏杆,活动房屋上使用有很大的优势。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船艇轴架及其制造方法、复合材料船艇。该复合材料船艇轴架,包括支架和与所述支架相连的轴承套结构,所述轴承套结构包括套在轴承上的金属套管和套在所述金属套管上的复合材料层,在所述金属套管和复合材料层之间设有金属箍,所述金属箍套在所述金属套管外。上述复合材料船艇轴架及其制造方法、复合材料船艇,其支架和轴承套结构中均采用复合材料,且一体成型,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轴架质轻、耐腐蚀。金属箍的尾端延伸至支架内,可增加支架强度,耐振动、耐弯折,在支架内设金属管方便润滑油循环并实现冷却降温,且在工艺上,不需在金属支架内打孔,大幅降低了制造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复合材料层的制备方法、复合材料层及空气净化过滤器滤材,该制备方法包括:采用气流纺丝工艺在第一材料层上制备纳米纤维过滤层;采用第二材料层与所述第一材料层连接,以将所述纳米纤维过滤层夹持在所述第一材料层与所述第二材料层之间,形成复合材料层;其中,所述第一材料层为木浆纸,所述第二材料层分为无纺布;或者,所述第一材料层为无纺布,所述第二材料层分为木浆纸。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复合材料层的制备方法、复合材料层及空气净化过滤器滤材,采用气流纺丝工艺在第一材料层上制备纳米纤维过滤层,进而制备复合材料层,以该复合材料层作为空气净化设备的核心过滤层,减少后处理污染。
本发明涉及人体经络保健刮痧板和纳米养生珠用的纳米陶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纳米陶瓷复合材料是由以复合材料的总量计47.5~87重量%的ZrO2、3~15重量%的Al2O3、2~8重量%的Fe2O3、2~5重量%的SiO2、1.5~10重量%的TiO2、2~5重量%的ZnO、1~5重量%的B2O3和1~3重量%MnO2的纳米粉末,与0.5~1.5重量%的聚乙烯醇粘结剂经造粒而制备的。将所述的纳米陶瓷复合材料经模具压制成型后进行烧结,而后经精加工制成本发明的纳米陶瓷复合材料刮痧板和纳米养生珠,其可辐射5-25μm的生物波,作用于人体可起到调节经络和改善人体微循环的作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树叶状纳米Fe3O4填充的蜂窝夹芯结构吸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电磁隐身复合材料技术领域,该方法以铁氰化钾为原料水热法合成得具有树叶形状的α‑Fe2O3;采用高温热处理的方法,还原成为一种具有树叶形状的纳米Fe3O4,填充到周期性芳纶蜂窝板的蜂窝孔中,并在蜂窝板的上下侧分别覆盖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蒙皮和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蒙皮,得到树叶状的纳米Fe3O4填充的蜂窝夹芯结构吸波复合材料。4mm厚度下有效吸收频带宽度2.6GHz(12.8GHz‑15.4GHz),14.2GHz处最大吸收强度达到‑36dB。解决了传统吸波材料电磁波吸收强度差,力学承载能力差的技术难题。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二氧化硅?硅基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包含该复合材料的锂离子电池。本发明的纳米二氧化硅?硅基复合材料包括碳基质及均匀分散在碳基质中的复合颗粒,所述复合颗粒包括核壳结构的纳米二氧化硅?硅颗粒以及包覆在其表面的导电碳层。本发明的方法包括:通过控制还原剂和添加剂用量等参数制备核壳结构的纳米二氧化硅?硅颗粒,然后通过均相包覆技术在颗粒表面原位包覆导电碳层,再通过融合技术将碳包覆得到的复合颗粒分散于碳基质中,得到纳米二氧化硅?硅基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复合材料作为负极材料制成电池具有较高比容量(> 930.5mAh/g),长循环寿命(10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在93.8%以上)及高导电性的特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含该复合材料的正极材料,该复合材料包括磷酸铁锂,以及包覆在磷酸铁锂表面的至少2层壳体,第一层壳体为磷酸锰铁锂,第二层壳体为磷酸铁锂;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括上述锂离子电池复合材料、导电剂以及粘结剂。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电池复合材料,能够明显改善电池的放电深度以及电池的放电容量。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工件成型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复合材料工件成型方法和复合材料工件,该方法包括:S100、将复合材料包覆于气袋的外周,在复合材料和气袋放入模具后将模具放置于相邻的栈板之间;S200、加热系统将加热介质输送至各个栈板内;S300、风压系统将压缩气体输送至气袋内,使受热时的气袋内的压强在第一预设时间节点后提升至第一预设压强值并保持至第二预设时间节点,再使受热时的气袋内的压强在第二预设时间节点后提升至第二预设压强值并保持至第三预设时间节点,关闭加热系统;S400、冷却系统将冷却介质输送至各个栈板内。本发明的方法使模具受热均匀或冷却均匀,调整复合材料的受热温度,提高成型质量。
本发明涉及人工复合材料和人工复合材料天线,人工复合材料划分为多个区域;电磁波入射到人工复合材料的第一表面并在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射出;第i区域与所述第一表面的交集部分为第i区域的底面,第i区域与所述第二表面的交集部分为第i区域的顶面;设辐射源与所述第i区域底面上一点的连线与垂直于人工复合材料的直线之间的夹角为θ,夹角θ唯一对应第i区域内的一曲面,第i区域底面上具有相同夹角θ的点的集合构成夹角θ唯一对应的曲面的边界;且夹角θ唯一对应的曲面上每一处的折射率均相同;每一区域的折射率随着夹角θ的增大逐渐减小。本发明将人工复合材料的折射率的跳变设计为曲面状,减少了跳变处的折射、衍射和反射效应。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刀具及其复合材料以及该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备料;对复合层的结合面进行表面处理;将芯层与复合层紧贴并密封成待加工体;将待加工体加热至复合熔接温度时,轻轻敲击待加工体的复合层的表面;在复合锻造温度时将待加工体进行变形处理;将变形处理后的待加工体进行热处理。其复合材料根据该制备方法制得,其刀具根据该复合材料制得。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解决不锈钢与碳素钢结合困难的问题,其制备方法所得的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防锈功能,并具有较大的硬度和韧性,其通过使用该复合材料制得的刀具具有优良的防锈功能,同时刃口的硬度较大,刀体的韧性较好,刃口不易产生缺口,以及卷刃,且复磨性良好,方便用户使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MC树脂组合物、其复合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SMC树脂组合物包括不饱和树脂、引发剂、阻聚剂、交联剂、发泡剂、内脱模剂和增稠剂。在SMC树脂组合物中引入发泡剂,使用所述SMC树脂组合物制备SMC复合材料的过程中,发泡剂分解产生气体能够改善SMC树脂组合物混合所形成糊料的流动性,并提供内部压力,从而减少SMC复合材料表面的缺陷,另一方面通过微发泡的方法能够降低SMC复合材料的密度,同时还不影响SM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本发明属于气敏传感器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α‑Fe2O3/TiO2纳米复合材料及由其制备的H2S气敏传感器。将α‑Fe2O3胶体和TiO2胶体超声混合均匀,然后升温至400~500℃退火处理2~4h,得到α‑Fe2O3/TiO2纳米复合材料。将α‑Fe2O3/TiO2纳米复合材料与乙醇和松油醇混合均匀后滴加到清洗后的平面电极表面,在室温下干燥形成气敏薄膜,然后升温至400~500℃退火处理2~4h,冷却后得到H2S气敏传感器。本发明的气敏传感器具有工作温度低、响应/恢复时间快、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优点,具有较大的市场发展前景。
本发明提供一种Ti3C2Tx/ MSU‑X型分级硫碳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由球形分级结构的碳材料、分散在分级结构碳材料中的Ti3C2Tx和单质硫组成,分级碳材料在外层对单质硫和Ti3C2Tx进行包覆,其中Ti3C2Tx:碳:硫的质量比为0.1‑0.3:0.1‑0.3 : 1,分级碳材料由介孔碳材料和外层包覆的有机物碳化而成的微孔碳材料组成。该复合材料中Ti3C2Tx上的T为‑F基团或 ‑OH基团,与氧化石墨烯表面的氧均为强极性基团,能对充放电过程中形成的多硫化物形成强烈的化学吸附,同时多孔碳材料的微孔也能对多硫化物进行物理吸附,这种同时具有物理和化学吸附的能力能有效的阻止多硫化物运动,减少飞梭效应的发生,提高锂硫电池的寿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热功能高分子复合材料用具有稳定结构的运输装置,涉及高分子复合材料运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导热功能高分子复合材料用具有稳定结构的运输装置,包括第一支架、冷却机构、检测机构和防堆机构,所述第一支架的前端安装有第一传送带,且第一传送带的上方安装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远离第一传送带的一侧安装有缓冲块,且缓冲块的内部设置有弹簧。该导热功能高分子复合材料用具有稳定结构的运输装置,冷却风扇和冷却室的设置,冷却风扇将冷却装置工作时产生的冷气通过出风口进行排出,气体沿出风口的中轴线方向吹向冷却室后端的材料板,对材料板进行快速降温,保证材料板在运输过程中处于较低的温度。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可塑形的人工骨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由可降解的聚合物材料、以及分布在聚合物材料中的无机颗粒混合而成的组合物,聚合物材料的平均分子量为1000Da至20000Da,无机颗粒由钙磷化合物构成,并且人工骨复合材料呈可塑形的橡皮泥状。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一种既能够自由塑形又能够自由注射的可塑形的人工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竹复合材料加工方法以及塑竹复合材料,本发明利用塑料的胶着性、可塑性以及热溶性经过混合铺装,经过高温高压,使塑料和竹材得到很好的塑融,将竹材包裹在内部,进行密封而又相互胶连,经过冷却成型生产出本发明的塑竹复合材料,本发明利用竹材和塑料的良好材料特性,通过技术处理后进行复合得到本发明的塑竹复合材料,而所谓塑竹复合材料是将塑料以及竹材进行混合压塑得到的复合的材料。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见光响应型铁酸铋-氧化铋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复合材料中BiFeO3为钙钛矿结构, Bi2O3的质量分数为4%~16%, 制备方法如下:1)以硝酸铋或其水合物和硝酸铁或其水合物按1.0 : 1~1.2 : 1的摩尔比溶解于稀硝酸溶液中,搅拌均匀制得前躯体溶液;2)逐滴加入碱性沉淀剂,得到红棕色沉淀液;3)将所述前驱体沉淀液进行水热反应、洗涤、干燥得到所需BiFeO3-Bi2O3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制得的BiFeO3-Bi2O3复合材料禁带窄(1.65?~?2.1?eV), 不仅拓宽了光响应范围,而且降低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率,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烧蚀复合材料树脂组合物及耐烧蚀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高分子复合材料制备领域。该组合物包含:酚醛树脂、聚苯氧基磷腈、偶联剂和硅油。制备复合材料方法为将聚苯氧基磷腈和酚醛树脂分别溶解于四氢呋喃中,溶解完全后混合成均匀的溶液,然后涂在碳纤维布上,晾干后放入真空烘箱中50℃下烘12小时;将纤维布裁成方块,叠放在模具中,在100℃下先加热1小时,使硼酚醛树脂完全融化,然后再升温到120℃预固化1小时,最后升温到180℃、5MPa的压力下后固化6小时,取出冷却至室温,制得耐烧蚀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弯曲模量、热变形温度和较低的线烧蚀率和质量烧蚀率,提高了复合材料的耐烧蚀性能。
本发明属于能源材料的制备和应用领域,公开了一种氮掺杂碳包覆纳米花状MoSe2复合材料及制备与应用。所述方法为:1)将硒粉加入硼氢化钠水溶液混合,加入钼源水溶液搅拌混合,再加入有机碳源,置于高压反应釜中保温反应,冷却,过滤,洗涤,干燥,在惰性气体氛围中煅烧,得到MoSe2/C产物;2)将MoSe2/C产物分散于水中,加入氮源,超声处理,升温搅拌直至蒸干,得到前驱体;3)将前驱体在惰性气体氛围中升温至500?700℃煅烧,得到氮掺杂碳包覆纳米花状MoSe2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具有较高比表面积和氢析出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方法简单,原料来源广,成本低,适宜大规模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金属基体的碳化铌稀土陶瓷复合材料及制作方法,它是一种NbC-V-RE-Fe-C结构的多元多相陶瓷晶体,其中NbC是碳化铌化合物、V是金属钒元素、RE是稀土元素、Fe是金属铁元素、C是碳元素,它与金属基体结合的剖面形状,是一种非规则的锯齿相互咬合状,并以一定厚度完全覆盖于金属基体表面之上,其制作方法是,第一步制备制作载体熔液,第二步制备复合材料熔液,第三步制作碳化钒稀土陶瓷复合材料,第四步后续处理。
本发明是一种金属复合材料板带及其制造方法,它是将粉末轧制成板带坯,然后引入到经加热保温处理的金属浸渗液中浸渗,使金属液浸渗进入粉末板带坯中,填充粉末颗粒之间的间隙,接着将粉末板带坯引出浸渗液后冷却,渗入粉末颗粒间的金属液凝固之后,即形成金属复合材料板带。本发明可以大规模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金属合金带料和金属复合材料带料,材料的性能稳定,显微组织特征具有可重复性,能耗低,生产效率高。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复合材料和人工复合材料天线,所述人工复合材料相对设置于辐射源的电磁波传播方向上;设辐射源与所述人工复合材料第一表面上一点的连线与垂直于人工复合材料的直线之间的夹角为θ,夹角θ唯一对应所述人工复合材料内的一曲面,且夹角θ唯一对应的曲面上每一处的折射率均相同,所述曲面的母线为抛物线弧;所述人工复合材料的折射率随着夹角θ的增大逐渐减小;电磁波经过所述人工复合材料后在每一圆环体的顶面平行射出。通过将人工复合材料的折射率的跳变设计为曲面状,从而大大减少跳变处的折射、衍射和反射效应,减轻了互相干涉带来的问题,使得人工复合材料和人工复合材料天线具有更加优异的性能。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广东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