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的名称为一种利用相变材料参与热管理的锂电池包。属于锂电池包技术领域。它主要是解决现有锂电池包存在工作时温度超出最佳工作温度范围和单体电池温差较大的问题。它的主要特征是:包括锂电芯组及电池箱体,锂电芯组的各锂电芯固定排布于电池箱体内;所述的各锂电芯外均包覆有相变材料封装体。本实用新型在传统锂电池包热管理基础上引入相变储能材料,利用相变材料发生相变时的潜热值高的特点,使其吸收锂电芯在充放电过程中释放出来的热量,实现对锂电池工作温度以及锂电芯之间温差的有效控制。本实用新型具有利用相变材料参与热管理、能有效控制锂电池的工作温度和降低各锂电芯间温差的特点,主要用于利用相变材料参与热管理的锂电池包。
本发明的名称为一种液冷和加热一体化动力锂电池PACK。属于动力锂电池PACK技术领域。它主要是解决在PACK内采用加热装置存在空间不够用的问题。它的主要特征是:包括锂电池箱体、电池管理系统、液冷板、锂电池模组、泵、三通阀、翅片散热器、散热风扇和加热器;电池管理系统、液冷板和锂电池模组位于锂电池箱体内,液冷板与锂电池模组接触;泵、三通阀、翅片散热器、散热风扇和加热器位于锂电池箱体外,三通阀分别经水管与泵、翅片散热器和加热器连接,泵的另一端经水管与液冷板的一端连接,翅片散热器、加热器的另一端经水管与液冷板的另一端连接。本发明具有液冷与加热做成一体、节省PACK内部空间尺寸的特点,主要用于车载动力锂电池PACK。
一种补锂复合隔膜的制备方法,用于锂离子电池制造。补锂复合隔膜是将涂胶层胶液涂布于基膜层的一侧表面,在40~110℃的烘箱内烘干后,将补锂浆料涂布于基膜层的另一侧表面,在40~110℃的烘箱内烘干后,得到补锂复合隔膜。组装成锂离子电池后,本发明补锂复合隔膜中的补锂层置于面向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的一侧,涂胶层置于面向锂离子电池正极极片的一侧,首次充电时,补锂层中无机锂盐的锂离子沉积在负极表面形成SEI膜,涂胶层与极片在整形的作用下接触紧密,可有效提升SEI膜稳定性、首次充放电效率,以及电芯循环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及其产品,涉及三元材料技术领域。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活性材料包括镍钴锰正极材料、纳米级二氧化锡以及氧化石墨烯,纳米级二氧化锡包覆在镍钴锰正极材料表面,表面包覆有纳米级二氧化锡的镍钴锰正极材料嵌在氧化石墨烯片层结构中;该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活性材料缓解了传统正极活性材料倍率性能差和循环性能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正极活性材料的制备方法、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及其产品。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表面包覆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本发明提供的表面包覆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括: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和包覆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表面的包覆层,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为三元正极材料,所述包覆层为经过预处理的PEDOT:PSS。该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经过预处理的PEDOT:PSS与三元正极材料混合,得到表面包覆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本发明提供的包覆后的正极材料导电性好,不易团聚,稳定性好,改善了正极材料的循环性能。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步骤简单,易于实施,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一种动力软包锂离子单电芯结构及其组成的锂离子电池组,动力软包锂离子单电芯结构包括软包锂离子电芯、正极耳铜镍复合引出带、负极耳铜镍复合引出带、上塑胶电池框、下塑胶电池框、上盖、底壳;所述正极耳铜镍复合引出带内端与软包锂离子电芯正极耳激光焊接固定,所述负极耳铜镍复合引出带内端与软包锂离子电芯负极耳激光焊接固定;所述上塑胶电池框、下塑胶电池框配合卡装于软包锂离子电芯上下两面;上塑胶电池框、下塑胶电池框与软包锂离子电芯连接处涂抹有机硅胶;下塑胶电池框下部套装有底壳,上塑胶电池框上部装有与底壳配合的上盖;所述底壳、上盖的材质均为铝。本实用新型装配简单,维护方便。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及其制备的锂离子电池正极片,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包括:正极活性物质磷酸铁锂,90~97%;导电剂为导电炭黑、石墨烯、碳纳米管中的一种或几种,1~5%;粘接剂聚偏氟乙烯,1~3%;添加剂聚四氟乙烯树脂添加剂VT‑475,为粘接剂量的5%~30%;集流体为铝箔。本发明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稳定性好、浆料细度低;所得正极片粘接性好,制备过程及充放电过程中正极片膨胀率小;所得的电池内阻较小,倍率性能及循环寿命显著提高,可释放部分极片冷压过程中产生的应力且反应过程中颗粒之间接触更紧密,降低了电芯内阻及自放电率(压降),提高了电池的循环寿命。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ZnFe2O4多孔纳米管负极材料及其静电纺丝制备方法。该方法以Zn2+盐、Fe3+盐、高分子量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有机溶剂组成的均匀溶液为纺丝液,采用简单的静电纺丝法制备Zn2+盐/Fe3+盐/PVP复合纤维膜,然后,通过简单的空气气氛煅烧工艺直接制备锂离子电池用ZnFe2O4多孔纳米管负极材料。该工艺简单、成本低,制备的材料具有较好的一维多孔纳米管结构,使得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独特的多孔中空结构及交联网络状结构,有效地促进离子/电子的转移和电解液的渗透,缩短锂离子在材料中的扩散路径,有利于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嵌,具有较高的初始放电容量。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补锂材料Li5FeO4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本发明锂源材料和铁源材料按照锂原子与铁原子摩尔比为4‑10:1的比例混合均匀,在150‑500℃温度下低温预处理0.5‑20h后研磨均匀后,再以0.5‑20℃/min升温速率升至500‑1000℃高温,在此高温下烧结10‑40h,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Li5FeO4正极补锂材料;在正极制浆过程中,将正极补锂材料Li5FeO4与正极主材、导电剂、粘结剂和溶剂混合均匀,经涂布、碾压、装配、注液、化成、分容工序制成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通过补锂后,可提高其首次效率及电池容量,改善循环性能,增加电池能量密度,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无危险、易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公开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镍掺杂尖晶石锰酸锂的制备方法,涉及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0、将锰粉和镍粉以17:3的摩尔比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物,在保护气氛围中加热使混合物熔化,冷却,得固溶合金;S20、将固溶合金粉碎后,与含锂化合物混合,之后加热反应,冷却后得到中间体;S30、将中间体粉碎后,升温至700~800℃煅烧35~40h,冷却后得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镍掺杂尖晶石锰酸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镍掺杂尖晶石锰酸锂的分子式为LiNi0.3Mn1.7O4。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制得的产品具有比容量高、循环性能好的特性。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补锂方法,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的补锂。在正极制浆过程中,将补锂材料与正极主材、导电剂、粘结剂和溶剂等材料混合均匀,然后经过涂布、碾压、装配、注液、化成、分容等工序制成锂电池。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改变工艺,操作简单;无需惰性气氛保护,对环境无特殊要求,也无需对现有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改造,只需在现有生产环境、设备和工艺条件下,在正极制浆工序中将补锂材料与主材、粘结剂和导电剂等材料混合均匀即可,不需要增加额外的设备成本;本发明属于“湿法补锂”,避免了干法补锂的粉尘污染和安全问题。锂离子电池通过补锂后,可以提高其首次效率及电池容量,从而增加电池的能量密度。
一种磷酸铁锂作正极的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化成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生产工艺技术领域。它主要是将整个化成过程分为充电,储存,再充电,再储存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充电电压控制在低压段,且存放一个较长的时间,可以很好的避免极片表面局部过充;在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充电后都有抽真空步骤,电池化成产生的气体被尽可能的排除,所以因内部气体造成的极片反应不均也可以很好的避免;在第二阶段(低压段)和第四阶段(高压段)都进了压降筛选,所以电池分容后难以筛选出保压性能差的问题也可以解决。本发明解决了磷酸铁锂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化成过程中因产气量大,极片表面一致性差造成局部过充,以及保压性能差的电池难以筛选出来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型动力电池测试台,所述控制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外框架,所述外框架的内腔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提升机构,所述外框架的内腔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破拆机构,两个所述提升机构之间固定连接有上框架,所述外框架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框架水箱,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电池包测试线技术领域。该安全型动力电池测试台,通过同步轮模组、电主轴、丝杆以及提升杆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快速高效解决在测试中焊接框架内部电池起火的事故,避免测试台的局部损坏,减少经济损失,具有推广价值,下框架水箱内部的盐水介质能很好的快速阻断火源的发生,实用性较强,以最快最有效的方式避免火灾的发生,快捷高效。
一种用于串联锂电池组能量均衡的电路,涉及锂电池能量均衡技术领域。包括充电电源、串联电池组、均衡电路和负载,均衡电路由均衡子模块交错并联构成,其均衡子模块中包含电感、二极管和两个开关管,其中一个开关管用于升压电路中,另一个开关管是跨接开关,能够用于单体电池与电池组中其余电池的能量均衡,并能够辅助电池均衡中的模块均衡过程。本实用新型结构较为简单,均衡方式灵活,均衡速度快,电路易于扩展,能够广泛应用于锂电池组能量均衡问题,缓解电池组的能量不一致性,从而延长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亦可应用于大规模储能设备中,延长电池组的循环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名称为一种水冷电机壳体。属于新能源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它主要是解决需要在外圆面上额外增加地脚做运输、安装支撑固定的问题。它的主要特征是:电机机座上设有吊环螺钉和水嘴;电机前端盖、电机机座和电机后端盖的外圆周沿轴向均对称设有四个平面部,平面部之间为弧形部;弧形部上设有用于电机前端盖、电机后端盖与电机机座连接的安装孔;电机接线盒设在电机后端盖上;电机前端盖、电机后端盖上设有电机安装固定孔。采用圆面和平面相结合,可用于支撑电机的平面相切与电机外圆面,在重量增加较小的情况下去掉了电机独立地脚。本实用新型具有无独立的电机地脚和整体所占空间体积减小的特点,主要用于电动汽车动力驱动的水冷电机壳体。
本实用新型的名称为一种顶置凸轮轴的活塞式空气能发动机。属于新能源发动机技术领域。它主要是提供一种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发动机。它的主要特征是:包括发动机配气机构,缸体总成、缸盖总成,发动机活塞、曲柄连杆机构,润滑系统,热交换系统;配气机构由供给系统、进气系统和排气系统组成;缸盖总成由缸头、气阀室罩盖、缸盖螺栓、密封垫构成;进气系统由进气门、进气通道、流量控制阀、拉线、拉簧、拉簧支架组成;润滑系统包括润滑油泵、润滑通道及储油装置;热交换系统包括内部的热交换介质通道、换热泵、换热器及热交换介质。本实用新型不使用燃油等化学原料,仅需要压缩空气,相比传统发动机使用成本低廉,主要用于环保要求高的领域。
生物质流化床气化炉双上料入炉系统,其特征是:生物质流化床气化炉双上料入炉系统,由第一上料装置、第二上料装置和气化炉组成;在气化炉前面安装固定有支撑框架,第一接料斗和第二接料斗,分别安装固定在第一横梁上金属板的圆孔内;第一料仓和第二料仓分别安装在第二横梁上金属板的圆孔内,第一螺旋输送机和第二螺旋输送机分别安装固定住第三横梁上的金属板上;通过皮带输送机、下料筒、储料仓、电动插板阀、螺旋输送机、星型给料阀输料管,组成结构相同的双上料入炉系统,将不同燃料输进气化炉内进行气化,获得了新能源;同时改变了气化炉单一生物质燃料资源不足,解决了大量的农业废弃物秸秆焚烧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名称为双电机单速二级减速带轮边减速独立悬架平行轴电驱桥。属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它主要是解决现有单电机存在能量损耗高、传输效率低和动力性较弱的问题。它的主要特征是:包括第一、二电机,第一、二半轴,第一、二轮边减速器总成,第一、二减速器总成;第一、二电机分别安装在第一、二减速器总成上;第一、二减速器总成均包括输入齿轮,一、二级减速齿轮,输出齿轮和中间轴;半轴的两端分别与轮边减速器总成和减速器总成连接;第一、二半轴、第一、二电机轴相互平行。本实用新型具有双电机驱动、左右传动系统相互独立、取消机械差速器和节省底盘空间及重量的特点,主要用于单速二级减速带轮边减速独立悬架的平行轴电驱桥。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装箱移动式光伏储能充电站,其包括:一可移动式集装箱,一设置于所述集装箱内的储能充电系统,及一与所述储能充电系统连通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至少一块设置于所述集装箱外表面的光伏板。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集合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与现代电力电子技术于一身,并结合集装箱特殊结构设计而成的。其具有体积小、投资小;应用新能源,更加节能环保。而且整个充电站适用力强、方便移动、建造周期短。
本实用新型的名称为一种车顶太阳能发电装置。属于汽车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它主要是解决仅在车身顶盖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存在面积小的问题。它的主要特征是:包括外壳、第一、第二、第三层光伏电池板和光伏控制器;第一层光伏电池板固定在外壳顶面;第二、第三层光伏电池板分层设置在第一层光伏电池板下方对应的滑轨上,第二、第三层光伏电池板均经传动皮带与传动电机连接;外壳侧面设有与第二、第三层光伏电池板对应的通孔;滑轨上设有行程开关和锁层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可增大太阳能电池铺设面积、相应减轻整车电池重量、增加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特点,主要用于汽车特别是新能源动力电动汽车的车顶太阳能发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模组绝缘耐压测试工装,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固定杆和支撑板,所述固定杆和支撑板均固定连接在操作板的顶部上,所述固定杆的端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夹板,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动力电池技术领域。该动力电池模组绝缘耐压测试工装,通过在固定杆、旋转杆、凹槽、弹簧、滑杆、夹板、螺纹槽、螺纹杆、定位板和限位机构的配合使用下,解决了现有的动力电池模组尺寸不同,当测试探头能与电芯极柱对应压接时,并不能将连接板固定在动力电池模组的上方,导致测试探头和电芯极柱接触会松动,影响测试效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电池组装领域,特涉及一种自动调节探针距离的连杆装置。本实用新型每个探针架上设置滑槽,每个滑槽内设置两个滑动连接扣,相邻滑槽的滑动连接扣通过连接杆交叉连接,两根连接杆的中间通过活动连接连接在一起,形成“X”结构;每个探针架设置4个探针,探针包括探头、导电柱、探针套、弹簧、卡环,导电柱通过弹簧活动连接在探针套内,探针套上部设置卡环,导电柱上下两端伸出探针套,导电柱下部设置探头。本发明的装置能够根据不同型号的电池调节探针距离,能够预测短路焊接情况,且便于调整探针的距离,适用于不同型号电池的测试。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双电机单速平行轴输出的电驱驱动桥。属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它主要是解决现有单电机存在因传动链档位单一而导致效率低、占用底盘空间较大的问题。它的主要特征是: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减速器、差速器、第一半轴、第二半轴、独立悬架和桥壳,减速器包括两对啮合的一级减速主动齿轮和一级减速从动齿轮、啮合的两个二级减速主动齿轮和一个二级减速从动齿轮,一级减速从动齿轮与二级减速主动轮同轴设置;第一电机的第一电机轴与第一一级主动齿轮集成设计,第二电机的第二电机轴与第二一级主动齿轮集成设计;独立悬架系统装于桥壳中部与两轮边之间。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便于底盘结构布置、整车动力性和经济性好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名称为一种双电机单速平行轴输出的二级减速电驱驱动桥。属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它主要是解决现有电驱驱动桥存在电机发热较大和占用底盘结构布置空间的问题。它的主要特征是:包括第一、二电机,减速器,差速器,第一、二半轴;减速器包括两对啮合的一级主动齿轮和一级从动齿轮、啮合的两个二级减速器主动轮和一个二级减速从动轮;第一、二电机的电机轴分别与两个一级主动齿轮集成设计;第一、二电机与二级减速从动轮及差速器采用平行轴布置。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同轴紧凑设计、传动效率高、便于底盘结构布置、自重轻和提高整车经济性的特点,主要用于双电机单速平行轴输出的二级减速电驱驱动桥。
本实用新型的名称为一种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箱节能散热装置。属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它主要是解决现有电池箱存在内部各区域温度分布不均匀而导致影响其性能发挥与整体使用寿命的散热问题。它的主要特征是:包括电池箱体;所述电池箱体的上盖板及各侧板的中部均设有冷却风扇;上盖板及各侧板上的各冷却风扇周围设有呈辐射状“米”字形分布的条状导流板,形成散热导流通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现方便、成本低、节约能源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用锂动力电池箱散热。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汽车用蓄电池框总成,具体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包括外框架和顶盖,所述外框架内部靠近底端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外框架顶端的一侧活动铰接有顶盖,所述外框架顶端的内部设置有开口,所述顶盖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所述顶盖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顶紧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转把、螺杆、螺纹槽、顶紧板和绝缘橡胶垫,在使用时,蓄电池放入外框架的内部后,盖上顶盖,并通过固定螺栓将顶盖的一侧固定在固定块上,然后转动转把,转把带动螺杆转动,螺杆在螺纹槽的驱动下逐渐向下顶出,直至顶紧板将蓄电池顶紧,此时绝缘橡胶垫可以起到绝缘并对蓄电池的顶部保护的作用,实用性较强。
本实用新型的名称为循环电能锂电池。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它主要是解决现有锂电池不能配合电动机车循环利用电能,使电动机车的行驶里程短的问题。它的主要特征是:包括电池壳体及位于该电池壳体内交替分布的正极极片、负极极片,位于电池壳体上的负极接线柱、加液孔及防爆阀;所述的正极极片为两个分离的充电正极极片、放电正极极片;电池壳体上设有与充电正极极片对应的充电正极接线柱,与放电正极极片对应的放电正极接线柱。本实用新型能够配合两前轮、两后轮安装的发电电动机进行充放电,具有重复使用锂电池的电能,让电动机车反复使用电能,增加续航里程,使锂电池使用寿命更长的特点,主要用于新能源电动汽车用锂电池。
一种电池组下支架总成,包括下支撑板、侧支撑挡板、中部支撑座和移动支撑构件,所述下支撑板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侧支撑挡板,所述下支撑板四个边角处分别垂直下支撑板设置有一个移动支撑构件,所述移动支撑构件上半部设置有一个凹槽,所述凹槽内部设置有两个以上的定位沉孔,所述移动支撑构件的凹槽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为一个三角形角钢,所述支撑块中部设置有与销钉相适配的通孔,所述移动支撑构件通过销钉与支撑块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与下支撑板平行的中部支撑座;本实用新型可以通用于不同车型的电池组的安装,并且结构简单,加工便利,有效提高新能源汽车内的空间利用率,生产中可以节省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通过性双电机动力分流驱动桥。属于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领域。它主要是解决目前市场上电机外挂式结构存在的传动效率损耗较大,车辆续驶里程短,总成自身重量大,空间布置以及车辆载重有限的问题。它的主要特征是:包括第一、第二电机、第一、第二一级分流减速机构,第一、第二轮边减速器总成,第一、第二车轮总成和桥壳;第一、第二电机和第一、第二一级分流减速机构分设桥壳中部两侧,位于第一、第二轮边减速器总成输入轴的上方。本实用新型具有占用底盘结构布置空间相对较小、不影响电池布置数量、电机高效工作区宽、能量利用率高、车辆续驶里程长、以及可兼顾整车动力性和经济性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名称为双电机集成两挡AMT双速平行轴二级带轮边减速电驱驱动桥。属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它主要是解决现有电驱驱动桥存在电机发热较大和占用底盘结构布置空间的问题。它的主要特征是:包括第一、二电机,减速器,AMT总成、差速器,轮边减速器,第一、二半轴;减速器包括啮合的一级主动齿轮和二挡一级减速从动齿轮、啮合的一级主动齿轮和一挡一级减速从动齿轮、啮合的两个二级减速器主动轮和二级减速从动轮;第一、二电机与二级减速从动轮及差速器采用平行轴布置。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同轴紧凑设计、传动效率高、便于底盘结构布置、自重轻和提高整车经济性的特点,主要用于双电机集成两挡AMT双速平行轴输出的二级减速电驱驱动桥。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湖北襄阳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及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