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处理石油化工含油废水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厌氧反应器和好氧反应器,所述厌氧反应器为升流式厌氧生物膜反应器,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好氧反应器为好氧生物膜反应器设置,底部设置进水口,上部设置出水口;厌氧反应器的出水口与好氧反应器底部的进水口连通;好氧反应器的出水口与厌氧反应器的进水口之间设有好氧出水回流管路。本实用新型在不需要单独加入缺氧反应器的条件下,可提高回流比至450%,使得该工艺具有适合处理中低浓度含油废水的能力,使COD去除效率近超过90%,总氮去除效率超过80%。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含油高浓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油水分离池、储油池、膜分离池、催化氧化池、还原池和净化吸附池,所述油水分离池顶端的一侧设置有进液管,所述油水分离池与所述储油池之间通过排油管连接,所述油水分离池与所述膜分离池之间通过导液管连接,所述导液管上设置有加压泵,所述膜分离池的内部设置有若干渗透膜,所述膜分离池的底端设置有若干支管,所述支管的底端设置有回油管,所述回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储油池连接,所述催化氧化池与所述膜分离池连接,所述还原池与所述催化氧化池连接,所述净化吸附池与所述还原池连接,所述净化吸附池的一侧设置有排液口。有益效果:能够使得油与水充分分离,有效提高含油高浓废水处理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焦化废水深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絮凝剂投加搅拌装置I与混凝沉淀装置I相连,混凝沉淀装置I与过滤器相连,过滤器与干熄焦除尘粉吸附装置相连,干熄焦除尘粉吸附装置与絮凝剂投加搅拌装置II相连,絮凝剂投加搅拌装置II与混凝沉淀装置II相连,混凝沉淀装置II与柱状活性炭吸附装置相连,柱状活性炭吸附装置与保安过滤器相连,保安过滤器与超滤装置相连,超滤装置的淡水口与反渗透装置相连,超滤装置的浓水口与特殊树脂吸附装置相连,反渗透装置的浓水口与特殊树脂吸附装置相连;有益效果是其废水处理效果可靠,操作简单,劳动强度小,运行费用低,运行稳定,降低二次污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处理含全氟化合物废水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反应器,所述反应器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光催化还原区、电化学氧化区和树脂吸附区;所述光催化还原区内设有紫外光源,且填充有悬浮态的催化剂,所述反应器设置有连通所述光催化还原区的进水口;所述电化学氧化区内设置有至少一对电极;所述树脂吸附区内填充有氟离子吸附树脂,且所述反应器设置有连通所述树脂吸附区的出水口。该装置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无需投加化学药剂,无需通入还原性气体,无二次污染,设备造价和运行成本降低,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装置用于处理含有全氟化合物废水时存在的结构工艺复杂且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一种零排放废水处理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具有外壳的蒸发器,所述外壳经内置于其中的分布器和安装腹板分隔为彼此相邻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其中,在所述第二腔室所限定的空间中设置有第一蒸发板和第二蒸发板,其中,第一蒸发板和第二蒸发板在舒展状态下的形状均由长方形限定,在第一蒸发板和第二蒸发板各自的其中一个工作表面上均设置有沿其对角线方向连续延伸的蒸发槽。本实用新型的蒸发器的蒸发板具有沟槽,经分布器分配产生并聚集在蒸发板上的液滴能够沿沟槽进行螺旋状运动,相比于垂直向下的流动过程具有更长的流动距离,从而能够显著地增加蒸发器所产生的二次蒸汽的量,能够增大废水的回收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应急性医疗废水处理的一体化设备,包括:反应箱,所述反应箱呈长方体状,所述反应箱用于提供安装空间;处理系统,所述处理系统包括生化反应系统、膜分离系统和消毒系统,所述生化反应系统、膜分离系统和消毒系统均设于所述反应箱内并依次连接;连通部件,包括进水组件和出水组件,所述进水组件和所述出水组件均设于所述反应箱上,且所述进水组件与所述生化反应系统连接,所述出水组件与所述消毒系统连接。上述结构占地面积小,动力设备少,控制简单易维护,能够对医疗废水急需处理的情况做出快速响应。
利用焦化废水进行废气脱硫脱氮的装置,包括:下筒体1、上筒体2、废气进口3、净化气出口4、进水口5、废水出口6和顶盖板7,其特征是,上筒体的横截面积为下筒体的1.5~5倍,在上筒体和下筒体中各自装有若干块带有许多孔径为8~25mm的小孔的分布板8,在每两块分布板之间至少具有一个进水口5,并且在下筒体和上筒体的器壁上各自具有一个检修孔9。该装置的除硫除氮效果好,不容易堵塞,操作容易,设备投资少,占地面积小,运行费用低,而且无环境污染。
本发明涉及脱硫废水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脱硫废水资源化零排放方法,该方法包括:NF装置浓水经硫酸镁浓缩装置浓水后经硫酸镁蒸发结晶器及冷冻分离器产生七水硫酸镁,将NF装置的产水经一级RO装置和HIRO装置浓水后进入氯化钠结晶器产生氯化钠,HIRO装置浓水经电解装置产生氢氧化钠、二氧化氯、次氯酸钠,电解装置的废液进入氯化钠结晶器;烟道蒸发结晶装置蒸发结晶硫酸镁蒸发结晶器及氯化钠结晶器的母液,实现真正的零排放。
本发明所述利用活性焦处理印染废水的系统,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水解酸化装置、活性污泥池、沉淀池和生物滤池;在所述水解酸化装置内添加有活性焦,从所述水解酸化装置出来的含有活性焦的出水再进入所述活性污泥池。本发明在所述水解酸化装置中添加活性焦,活性焦在水解酸化装置中与污水充分混合后,提高了污水在中难降解大分子物质在水解酸化装置中的停留时间,提高了水解酸化的效率,从所述水解酸化装置出来的含有活性焦的废水再进入所述活性污泥池,继续发挥吸附和降解作用,提高了活性污泥池内的污泥浓度和有机物的去除效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氨氮高盐废水治理及资源回收的装置及治理方法,装置包括离子交换系统、过滤脱水装置、旋转填充床和负压吸收塔,离子交换系统与过滤脱水装置连接,去除金属离子的废水经调高PH值后送入过滤脱水装置中;过滤脱水装置通过管道依次与第一热交换器、第二热交换器调高温度和旋转填充床连接,吹脱后的氨气经第二热交换器被吸入到负压吸收塔内变成氨水回收。方法步骤包括去除水中金属离子、过滤脱水、氨氮吹脱和回收氨水等。本发明处理后氨氮达排放标准,经反渗透系统过滤水中余下的氯离子,水质达到可回用质量。装置不但运作费用低、设备简单、占地面积小,而且能达到资源回收回用、減少污染物的目的。
一种焦化废水生化处理后除氟系统和工艺,针对焦化废水生化后出水氟离子浓度较高的情况,在不影响其他污染物去除的基础上,打破传统除氟工艺的限制,无需先经过混凝反应就能够直接先行除氟。本发明在除氟池中利用化学沉淀、混凝沉淀与剩余污泥吸附的协同作用除氟。同时在除氟剂选择上,打破单一钙盐的应用,在除氟池中投加钙盐联合使用其它无机盐,使其生成新的更难溶的含氟化合物,缩短化学沉淀时间;另外,二沉池出水中存在的少量剩余污泥通过卷扫、吸附等作用除氟。同时,剩余污泥良好的吸附性能可以使形成的化学沉淀加速凝并,形成的团簇在水中具有更好的沉淀性能,具有更好的除氟效果。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有机废水的生物处理设备,针对现有的处理装置在处理的时候不管是上料还是加入反应物料只能倒入处理装置的表层的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内设空腔呈圆柱形结构的处理池,所述处理池的顶端中间开有安装孔,且安装孔中卡接有轴承固定箱,所述轴承固定箱的中间转动连接有开口向上呈桶状结构的外管,且外管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从动齿轮环,所述轴承固定箱的外壁靠近顶端设置有驱动电机。本发明可以在使用时,需要上料的时候只需将物料从上料内管的顶端加入即可,之后再旋转上料内管使得内孔与外孔互相重合即可将物料直接排入处理池的底部,加速了融合速率提高反应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处理煤制烯烃废水的菌剂,包括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K279a),节细菌(Arthrobacter arilaitensis Re117),微小杆菌属(Exiquobacterium sp.AT1b),沙雷氏菌(Serratia liquefacines ATCC 27592),副球菌(Paracoccus denitrificans PD1222)。本发明提供的菌剂能够提高生化工艺处理煤制烯烃为主的煤化工废水的COD及NH3‑N去除能力,且处理效果稳定。该菌剂加入到SBR反应器中,COD与NH3‑N去除效率均达到了99%,且稳定维持在该水平。
本发明为一种以含果胶质的废弃物和含氨氮的 废水为原料用黑曲霉固态发酵制备果胶酶的方法,属于微生物 发酵领域。发明以甜菜废渣、葵花盘、果渣等作为碳源,以味 精废水作为氮源和水分,接种黑曲霉CGMCC0455菌株,在接 触空气条件下,于温度30~32℃,环境相对湿度75%左右固 态发酵,培养4天达到产酶高峰。用水浸提培养物,过滤,滤 液即果胶酶溶液。经脱胶法测定酶活力,果胶酶产率达到 1.5×104单位/克甜菜渣(酶活力单位定义为:在pH4.2, 温度40℃条件下半小时内使1mg果胶完全脱胶所需的酶量为一个酶活力单位。)。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废水用的电絮凝设备,其包括上下连通的圆柱形外筒(1)和锥形筒(6),以及将二者分隔开的水平布置的旋转圆盘(10);其中所述电絮凝设备外筒(1)的轴线处设有阴极棒(4),在该阴极棒(4)外围同心布置有第一筒状阳极(2)和第二筒状阳极(3),在第一筒状阳极(2)和第二筒状阳极(3)之间的环形空间内堆积有多个铁铝合金块(8)。本发明还公开了使用上述设备的电絮凝方法。本发明的设备和方法,具有废水与阳极接触面积大、阳极损耗小、阳极不易结垢和“二维卷扫”提高絮凝效率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浓度六价铬废水处理复合装置,包括还原沉淀法处理装置和PRB技术度处理装置;还原沉淀法处理装置内设有格栅,格栅上方的部位设有酸性的硫酸亚铁溶液添加装置和生石灰添加装置,格栅下方的部位设有出水口;PRB技术度处理装置自进口至出口依次设有曝气单元、石英砂层、PRB介质层、石英砂层,曝气单元连接有微曝气装置,还原沉淀法处理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PRB技术度处理装置的进口连接。可以先经过还原沉淀法处理高浓度含铬废水,再结合PRB技术进行深度处理的技术,具有高效、廉价、易得、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可将0.5mg/L的铬微污染地下水处理到0.05mg/L以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氨氮废水的处理装置。该处理装置包括:pH值调节组件,用于对通入的氨氮废水的pH值进行调节以得到调节液;固液分离组件,与pH值调节组件的出口连通,用于对调节液进行固液分离以得到处理前液;以及蒸发组件,与固液分离组件的出口连通,用于对处理前液进行蒸发处理以得到氨水和处理后液。由于上述处理前液中存在大量易挥发的一水合氨,从而在蒸发后能够使液体中的大部分氨氮形成氨气,进而使蒸发后得到的处理后液具有较低的氨氮含量及重金属含量,能够满足排放标准,上述装置结构简单、能耗低、处理效率高、热能消耗低、运行成本低;上述蒸发产生的氨气也容易在末效冷凝后进行收集,从而避免直接外排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含盐废水的处理设备,包括一级处理器、二级处理器和絮凝反应器,一级处理器通过A输水管与二级处理器连接,二级处理器通过B输水管与絮凝反应器的进水管连接,絮凝反应器内设有底部分离区、强力混合区、絮凝结晶区、核心碰撞区、悬浮泥渣区和析水区,本实用新型通过一级处理器、二级处理器和絮凝反应器高效配合,能够将废水中的有害离子分离出来,并将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沉淀物回收再利用,不仅简单易实现、能耗小,而且处理效率高,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可得到非常显著的环境和社会效益。
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内循环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设备,包括有:第一反应室的底部为进水管,第一反应室的上部设有第一三相分离器;第一三相分离器设置在第二反应室的下部,第二反应室中设有膜组件,膜组件设有出水口;膜组件的上部设有第二三相分离器,第二反应室的上部设有排泥管;第二三相分离器设置在气水分离器的下部;第一三相分离器通过第一气水收集管与气水分离器连接,第二三相分离器通过第二气水收集管与气水分离器连接;气水分离器通过第一回流管连接第一反应室,气水分离器通过第二回流管连接第二反应室,第二回流管为流量可调控结构;气水分离器通过气体循环泵与膜组件连接,气水分离器的顶部设有沼气出口。本实用新型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可实现短流程达标。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能耗的难降解有机废水电化学处理装置,设计了一种类似于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技术的“零极距”的SPE电氧化污水处理电解槽。本装置利用离子交换膜分隔开阳极室和阴极室,并利用端板将(钛基尺寸稳定)阳极、离子交换膜和(镍)阴极压紧,形成“零极距”的SPE电氧化污水处理电解槽。本装置在电解运行时,废水在阳极发生电氧化,使水中有机物及氨氮得到矿化降解;阴极室通入自来水(或废水),阴极电解析氢得到回收。本装置的优势在于无需额外再添加支持电解质,“零”电极间距可大幅降低电氧化的槽压和能耗,同时解决了电解过程析出的氧(氯)、氢混合的问题。此外,不使用碳材料,避免由碳腐蚀所导致的电流效率的下降,提高污水处理装置的可靠性与稳定性;阴极利用连续水流,可极大地减缓了离子交换膜阴极侧的结垢和堵塞可能性。
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结构,包括均质沉降器,均质沉降器的入口和废水出口连接,均质沉降器的出口和中和过滤装置的入口连接,中和过滤装置的出口和膜浓缩装置的入口连接,膜浓缩装置的浓缩液出口和分馏塔的入口连接,分馏塔的顶部浓缩液出口和底部浓缩液出口和有机浓缩液回用系统连接,膜浓缩装置的清液出口和分馏塔中间清液出口连通,混合后和生化处理器的入口连接,生化处理器的出口和吸附装置的入口连接,吸附装置的出口为洁净水;本实用新型具有工艺适用性强、处理成本低、出水水质稳定的优点,并实现废水中高浓有机物的资源化利用。
本发明涉及湿式氧化催化剂及有机废水处理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COD去除率低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湿式氧化催化剂,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a)65.0~85.0份载体,和载于其上的b)15.0~35.0份活性元素;所述活性元素包括选自由Fe、Cu、Co、Mn、Ni与Zn组成的物质组中的至少一种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有机废水的处理中。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快速启动厌氧反应器的方法,包括步骤:把经过预处理过的污泥混合液接种到待启动的厌氧反应器中,对厌氧反应器第一阶段进水启动,保持水力停留时间为48小时不变,进水浓度从设计值的20%以下,逐步提高进水浓度至设计值;在第一阶段的启动后再次往厌氧反应器中接种污泥,并再次对厌氧反应器第二阶段进水启动,将进水浓度保持设计浓度值不变,分阶段逐步降低水力停留时间至设计值,反应器启动成功。通过对接种及反应器启动过程的优化控制,实现反应器的快速启动,减少碱度的投加量,并且防止启动过程中反应器酸化现象的发生。
本发明涉及焦化废水复合生物脱氮及回用方法,该方法包括:(A)生化处理阶段,所述生化处理阶段包括:(1)一段生化池,其中控制废水中的氨氮硝化到亚硝酸盐氮阶段,(2)二段生化池,其中利用厌氧氨氧化菌和反硝化菌进行复合脱氮,(3)三段生化池,其中将二段生化池剩余的氨氮和NO2--N氧化成NO3--N,并去除至少部分COD。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去除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改性絮凝剂。取10g聚合氯化铝和1g聚丙烯酰胺放入研钵中,进行充分混合,对混合后的材料进行研磨,得到粉末A;将粉末A过100目筛,获得粉末B;向粉末B中加入1.5g氢氧化钠颗粒,获得粉末C;向粉末C中加入5g聚合硫酸铝,对混合后的材料进行研磨,得到的物质即为用于去除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改性絮凝剂。
本发明提供一种除氟用流化床结晶分离器,包括:筒体,导流筒、筛分装置、回流管,其中,筒体内从底部到顶部依次设置有布水区、布药区、造粒区和清水区,导流筒设置于筒体内部且与之同轴,将造粒区分为流化区、分离区和静沉区;筛分装置设置于筒体内部、布水区与布药区之间,包括筛网和设于筛网下方的储存装置;回流管的一端与晶种投放口连接,另一端与储存装置连接,用于将筛分得到的尺寸较小的颗粒回流至造粒区重复利用。还提供一种通过上述的流化床结晶分离器实现的含氟废水除氟方法。本发明提供除氟用流化床结晶分离器及含氟废水除氟方法操作条件较为简单、处理成本较低,处理效果好,能出水氟离子浓度更低,无需污泥脱水,晶种用量少。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坑塘高浓度有机废水深度处理系统及方法,其中,该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第一调节池、高效絮凝沉淀系统、MBR池、芬顿氧化塔、中和脱气塔、混凝罐、斜板沉淀池、第二调节池以及活性炭吸附装置;还包括:PAC加药装置、PAM加药装置、重金属捕捉剂加药装置、酸加药装置、硫酸亚铁加药装置、双氧水加药装置、碱加药装置以及鼓风机;第一调节池设置进水管,用于引入高浓度有机废水;PAC加药装置连接于高效絮凝沉淀系统;PAM加药装置分别连接于高效絮凝沉淀系统和混凝罐;重金属捕捉剂加药装置连接于高效絮凝沉淀系统;浓硫酸加药装置、硫酸亚铁加药装置和双氧水加药装置连接于芬顿氧化塔;碱加药装置连接于中和脱气塔;鼓风机分别连接于芬顿氧化塔、中和脱气塔和混凝罐。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步除盐除难降解有机物的电化学废水处理方法,主要针对含有低浓度盐和低浓度难降解有机物的废水。本发明利用高比表面积材料对阴阳离子的电吸附作用除盐,通过控制阴极和阳极电位生成活性氧组分和活性氯组分氧化去除难降解有机物。本发明结合了电吸附除盐和电化学氧化法的特点,阴阳极充分利用,对盐类和难降解有机物去除效率高,去除成本低。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脱附喷淋塔循环喷淋废水处理、降温及回用系统,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经济、稳定的高温废水处理及降温及回用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热脱附喷淋塔、循环水池、热交换器和有地暖盘管的大棚,所述热交换器包括进水口、出水口和地暖管盘进出口,所述热脱附喷淋塔出水口分别通向所述热交换器进水口和所述循环水池进水口,所述热交换器出水口通向所述循环水池进水口,所述循环水池出水口通向所述热脱附喷淋塔进水口,所述热脱附喷淋塔出水口与所述热交换器进水口之间以及所述热脱附喷淋塔出水口与所述循环水池之间分别设有阀门,所述地暖管盘上设有循环水泵,使得地暖管盘内的水循环流动与经过热交换器内的热水进行热交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力发电厂全厂废水零排放工艺系统及方法,将火力发电厂全厂废水整体考虑,从软化到浓缩,到蒸发结晶,其膜化馏装置产生的部分浓水重复利用水处理软化系统再生;在软化器及管式微滤中加入烟气系统中的CO2及Na2SO4加药装置的Na2SO4,采用较低价格药剂和废气,使软化成本大幅降低,解决目前行业遇到的软化问题。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北京有色金属废水处理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