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阻燃结构体,包括外壳和阻燃聚合物前驱体溶液,外壳的材质包括熔点为110℃‑130℃的有机聚合物,阻燃聚合物前驱体包括式(1)和/或式(2)所示的有机物,R1、R1’为‑H、‑Ph、‑(CH2)x‑CH3中的一种,0≤x≤5;R2、R2’为‑(CH2)n‑,0≤n≤20;R3、R3’、R4、R4’独立地选自‑CH2‑CH3、‑CH3中的一种。该阻燃结构体可阻止热失控的发生,提高电池安全性能。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该锂离子电池用阻燃结构体的制备方法,以及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锡酸锂/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的方法制备Li2SnO3/石墨烯复合负极材料,石墨烯作为一种稳定的具有良好导电性的载体,可以有效地缓解充放电所引起的体积膨胀,避免“团聚”现象,减缓了电极材料容量的衰减,使得石墨烯修饰的Li2SnO3负极材料的容量远大于普通碳材料的理论容量,且高于纯相Li2SnO3的循环性能。本发明制备的石墨烯/锡酸锂复合材料,由于石墨烯的加入,可以有效地缓解充放电时所引起的体积变化,抑制在脱插锂反应时的“团聚”现象,可以避免材料电极容量衰减过快,降低初始不可逆容量,使得石墨烯/锡酸锂负极材料的容量远大于普通碳材料的理论容量,且高于纯相Li2SnO3的循环性能。
锂离子电池正极硅酸亚铁锂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将锂源化合物、铁源化合物和硅源化合物溶解于溶剂中,然后依次加入碳源化合物和表面活性剂,再用有机酸调节pH至4~6,得到Li-Fe-Si-C混合物;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Li-Fe-Si-C混合物进行超临界水域反应,然后过滤、水洗至中性,最后进行喷雾干燥,即得到锂离子电池正极硅酸亚铁锂材料。本发明锂离子电池正极硅酸亚铁锂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喷雾干燥制备得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硅酸亚铁锂材料粒度均匀一致,形貌可控,有效的提高了硅酸亚铁锂正极材料的电导率,并且其制备方法简单,合成方便。
本发明涉及从废旧锂电池中回收锂的方法,特别涉及用介孔分子筛分离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中锂的方法。具体方法为:对介孔分子筛改性,使分子筛中带有-SH,将电池芯浸泡在过量酸中,调整体系的pH,过滤除去杂质及沉淀物,得到待处理料液;用改性后的介孔分子筛对待处理料液进行吸附处理,得含Li+的溶液;向含Li+的溶液中加入沉淀剂,分离,干燥,得到固体。本发明工艺简单、环境友好,并且所得锂的纯度高,成本低廉、便于推广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氟磷酸钒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合成方法,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LiOH、NH4VO3、NH4H2PO4、NH4F、H2C2O4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物,再向混合物中加入蔗糖,再加入超纯水后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转移至微波加热装置中,在微波辐射功率300~1000W,温度120~250℃条件下充分反应,将产物取出,离心分离并用洗涤、干燥,得到碳包覆的LiVPO4F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该方法合成的LiVPO4F材料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在1C的充放电倍率下,经过400周循环后放电容量由122mAh/g降至112mAh/g,容量保持率高达91.8%,平均库伦效率高达99.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核壳结构MoO2-MoS2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制备出MoO2前驱体,然后通过固相原位合成法在MoO2表面直接生长MoS2纳米片,制备出具有三维核壳结构的MoO2-MoS2复合材料,原位合成法直接在前驱体表面通过化学反应合成具有核壳结构的复合材料,MoO2骨架起到结构支撑的作用,避免了片状的MoS2叠加,提高了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和导电性。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过程易控,制备周期短,产物的重复性高,均一性好,有利于规模化生产。经本发明方法制得的MoO2-MoS2表现出优异的导电性、循环稳定性和高的放电比容量,能够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广泛使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砜基锂电池电解液及锂电池,砜基锂电池电解液,包括环丁砜、氢氟醚、六氟磷酸锂、二氟草酸硼酸锂和离子液体,所述环丁砜的占电解液总质量的48.2‑52.4%;得到的锂电池充电截止电压≥4.9V,放电平台≥4.7V;使用耐高压的环丁砜和六氟磷酸锂作为溶剂和锂盐,环丁砜具有高的介电常数和氧化稳定性能够溶解更多锂盐,保证了电解液在高电下压的稳定性,使得电解液具有5V以上的氧化分解电位,添加剂能够抑制负极锂枝晶的形成、防止电池短路,提高电导率和耐高压性能,有效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酸钛铝锂应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按照质量百分比由以下组分组成:无定形碳5.5~6.8%,其余为LATP晶粒,以上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本发明还具体还公开了上述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Al离子的掺杂取代提升锂离子在电极表面和内部的扩散效率,通过碳包覆提高电极材料的电子导电率,设计出了一种新的具有高倍率下长循环稳定性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二次电池负极表面改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纳米Ag粉为电解质,四氢呋喃为溶剂,在H2O<0.1ppm,O2<0.1ppm的氩气手套箱中配制浓度为0.8~1.0mg/ml的纳米Ag四氢呋喃溶液,加热超声处理12~24h,取上层悬浊液,待用;取经过预处理的锂电极极片,取所述悬浊液滴到锂电极极片表面,静置,待四氢呋喃挥发后,在75~100Mpa压力下放置20~30min,即得到表面合金化改性的锂电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表面改性方式能够在充放电过程中于负极表面生成一层强健的Li‑Ag合金,降低了锂负极与电解液之间的非法拉第反应,抑制锂枝晶,使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得以提升。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高界面兼容性的富锂锰基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所述固态锂离子电池包括富锂锰正极材料、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和负极材料。本发明将0.4LiNi0.33Co0.43Mn0.23O2‑0.6Li2MnO3‑0.1LiNiO2富锂锰正极材料应用到全固态锂离子电池中,借助于Li2MnO3与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界面分解反应能较小以及针对富锂锰正极特殊的阴离子氧化还原机制,LPSCl电解质能够起到S2‑/SO32‑氧化还原对的作用,在充电过程中及时将产生的O22‑离子还原,从而抑制富锂锰正极的氧气释放。使得全固态电池的在0.5C电流密度下首次放电比容量最高达167.2mAh·g‑1,并在0.5C电流密度下循环1000圈后,仍能保持较高的容量保持率,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提高了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硅酸锰锂的液相制备方法,该方法将一定比例的锂盐、锰盐和正硅酸酯在多元醇中混合,加热到多元醇沸点保温一段时间后缓慢冷却,烘干后得到混合前躯体,再与添加剂一起混合球磨后,在惰性气氛下煅烧,得到硅酸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本发明的硅酸锰锂材料制备工艺简单、安全,成本低廉。该方法得到的硅酸锰锂材料具有成本低、电化学性能优良、环境友好等优点。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壳结构碳包覆SnS2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1)将SnCl4·5H2O溶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溶液A,将硫代乙酰胺溶于等量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溶液B;2)在磁力搅拌作用下将B溶液逐滴加入A溶液中,持续搅拌成均匀混合溶液C,在磁力搅拌作用下将石墨加入混合溶液C中直至石墨完全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D;3)在磁力搅拌作用下调节混合溶液D的pH形成溶液E;4)将溶液E放入均相水热反应釜密封,放入均相水热反应仪进行反应;5)待反应结束后,取出前驱体,经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分别离心洗涤,然后冷冻干燥即得到碳包覆SnS2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发明制备成本低、操作简单、制备周期短,制备的碳包覆SnS2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性能优异。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补锂装置,包括依次布置的输送模块、补锂模块、清洗干燥模块和收卷模块;补锂模块包括依次布置的第一组合辊、第二组合辊、电解质槽、集流装置和若干补锂支撑辊;第一组合辊和第二组合辊分别位于电解质槽的上方两侧,若干补锂支撑辊布置于电解质槽内;集流装置设置于第一组合辊与第一输送辊之间。本实用新型的补锂过程避免了锂金属与极片表面直接接触形成镀层,提高了电池安全性;针对不同的电池体系,通过放卷不同锂层厚度的复合锂带,可以实现极片的精确补锂;本实用新型的整个补锂的操作过程简单且连续化,适合于规模化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含锂卤水中提锂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盐湖卤水经过日晒池或者强制蒸发浓缩,锂含量达到400mg/l-30g/l(2)将(1)所得浓缩盐湖卤水以1-30BV/H的速度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去除盐湖卤水中的镁,再经过后续浓缩沉淀制得碳酸锂。该方法具有耗费化工原料少,工艺简单,操作容易,无污染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箱消防用的喷嘴和具有防火功能的锂电池,其中喷嘴包括喷嘴体、喷嘴芯、弹性件和喷嘴孔板,喷嘴芯通过弹性件设置喷嘴体的第一流道内,正常情况下,弹性件位于第一形变时顶住喷嘴芯,使得喷嘴芯与第一流道密封段的内壁密封接触,使得电池箱体内部处于密封状态,满足锂电池的密封要求,当锂电池发生火灾时,灭火剂释放时产生的压力将弹性件压缩,喷嘴芯退出第一流道的密封段,密封作用失效,灭火剂能顺利通过第一流道输送至喷嘴孔板,并通过喷嘴孔板上喷洒孔向电池箱体喷洒灭火剂,以达到自动灭火的效果,避免了发生火灾,保障了用户的人身安全。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锡酸锂的制备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的方法制备的Li2SnO3首次不可逆容量大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是称取碳酸锂和二氧化锡,加入无水乙醇分散后充分研磨;将聚乙烯醇水溶液加入上述溶液中,常温下在磁力搅拌器中搅拌,充分搅拌后,将混合物放入烘箱烘干,得到前驱体;将前驱体放入微波马弗炉中煅烧,取出后充分研磨得到Li2SnO3粉末。由于将二氧化锡和碳酸锂混合研磨后,加入聚乙烯醇水溶液,制成流变态混合物,固体和液体充分接触,形成流变体系,增强了固体粒子间的有效接触,有利于热交换和锂离子的扩散,微波辅助过程将大大地简化了反应的工艺及有效的抑制颗粒的团聚,降低了电极材料的初始不可逆容量。
一种板栗皮制备多孔不规则球状生物碳锂硫电池负极材料的方法,将板栗皮加入水中,然后向其中加入浓酸反应后稀释至中性过滤,干燥得到产物C;在产物C中加入浓硫酸和水,置于水热反应釜中反应溶液D,将溶液D稀释至中性过滤,干燥得产物E;将产物上均匀铺上一层导电石墨,在管式炉内加热反应得到产物F;将产物F冲洗,抽滤,烘干,得到产物G;将产物G与硫粉混合得混合物H;将混合物H置于管式炉内升温反应得到多孔不规则球状生物碳锂硫电池负极材料。本发明以板栗皮作为生物质原料,采用先混合酸预浸泡,后水热法制备生物碳前驱物,在后期活化中控制活化时间,调控得到适宜储硫的生物碳材料,将其应用于锂硫电池,提升其电化学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氯化锂溶液为原料来制备单水氢氧化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反应原料液I配制、反应原料液II配制、反应沉锂、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干燥脱水等工序。利用一定浓度的氯化锂溶液和碱液混合后进行液液反应,得到氢氧化锂溶液(或部分沉淀)和氯化钠溶液,将反应后的液体经过浓缩后可得到单水氢氧化锂沉淀,将沉淀进行过滤、洗涤除去滤饼中夹带的微量氯化盐杂质(如氯化钠、氯化钾),干燥滤饼中的自由水后得到单水氢氧化锂产品。工艺流程短,产品收率高,能耗低,生产成本低,易于工业化实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用磷酸二氢铵与碳酸锂或氢氧化锂或醋酸锂再与草酸亚铁或醋酸亚铁或者用磷酸二氢锂与草酸亚铁或醋酸亚铁作原材料,按照Li∶P∶Fe=1∶1∶1或LiH2PO4∶Fe=1∶1的物质计量比配制并加入微量的纳米金属氧化物或金属盐。通过水系湿法混合、喷雾干燥、滚压造粒工序后,在300~400℃恒温下预烧10±2h,冷却后进行碳包覆造粒,再经水系湿法混合、喷雾干燥、滚压造粒后,在650~800℃恒温下烧结10±2h,冷却后将产物通过气流粉碎并振实后得磷酸铁锂产品。本发明的突出优点是,制备过程安全,操作工序简单,极易实现产业化,且制品材料性能稳定。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酸锂生产中沉锂母液闭环回收的方法,包括碳化沉锂、除碳酸根、除氯化钠、合格母液循环回系统工序,对沉锂母液加入盐酸溶液,使得沉锂母液中的碳酸根与酸发生反应,将溶液中的碳酸根转化为二氧化碳排出系统;将除碳后的母液采用自然或者强效蒸发浓缩处理,使得母液中的氯化钠在浓缩的过程中结晶析出系统外,达到除氯化钠的目的,使得返回母液中的氯化钠得到稳定的控制;将除碳酸根和氯化钠的母液经泵加压循环返回至碳酸锂沉锂工序,使得沉锂母液中的锂元素能够闭环循环进行使用。该方法提高碳酸锂生产过程中沉锂反应工序锂的收率的同时,提高产品碳酸锂的质量,同时沉锂母液能够完全闭环回收,整个沉锂过程无锂损失。
本实用新型给出一种退役磷酸铁锂电池浸取提锂与有机废水处理耦合装置,包括竖向设置于顶部的无底圆柱筒状的浸取提锂反应池;所述的浸取提锂反应池下部竖向固定安装有与其直径相同的圆柱筒状的滤液中转腔,所述的滤液中转腔顶端开口、底端设置有底面,所述的底面上设置有出液口;所述的浸取提锂反应池和滤液中转腔之间设置有过滤膜;所述的滤液中转腔下部设置有有机废水处理池;所述的浸取提锂反应池、滤液中转腔以及有机废水处理池之间设置有循环传输系统;本实用新型实现反应溶液组分的最大化利用以及反应的持续循环高效进行,在浸取与降解过程中能耗极低,同时循环的耦合反应流程对溶液组分利用率高,既简化了工序又节约了空间成本。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酸铁锂‑富锂锰基双相电极材料的原位制备方法,该方法将锂源化合物的水溶液和磷源化合物的水溶液混匀后加入纳米富锂锰基化合物粉末,用二价铁源化合物的水溶液滴定使磷酸铁锂在纳米富锂锰基粉末上形核生长,得到磷酸铁锂‑富锂锰基双相前驱体粉末,然后进行碳包覆,再涂布于基底上得到磷酸铁锂‑富锂锰基双相电极材料。本发明使磷酸铁锂在纳米富锂锰基粉末上原位形核生长,得到以磷酸铁锂为表面修饰壳层,以富锂锰基为核芯的核壳结构材料,增强了双相电极材料的导电性,减少富锂锰基材料在循环过程中体积变化带来的不良影响,使双相电极材料同时具备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循环性能,以及较高的体积比能量密度和重量比能量密度。
本发明涉及AgNWs@Si@GO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制备及采用其的锂离子电池,属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备领域。本发明的AgNWs@Si@GO复合负极材料,包括内核和外壳两部分,内核为AgNWs,外壳为Si@GO复合体,Si@GO复合体包覆于AgNWs内核,一方面降低比表面积,另一方面防止硅与电解液的直接接触,避免产生不稳定的SEI膜,提高首次充放电效率。采用本发明的AgNWs@Si@GO复合负极材料制得的锂离子电池具有比容量高、首次效率高、循环性能佳等优势。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顾高温性能的低温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其电解液由电解质盐、非水有机溶剂、碱性添加剂和成膜添加剂均匀混合配制而成,电解质盐是由四氟硼酸锂和双乙二酸硼酸锂均匀混合而成的混合锂盐,且二者间的摩尔比为96~73∶4~27,电解质盐与非水有机溶剂组成混合锂盐溶液的浓度为0.8~1.2mol/L;碱性添加剂为七甲基二硅氮烷且其与非水有机溶剂间的质量比为0.1%~8%;成膜添加剂与非水有机溶剂间的质量比为0.1%~5%;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负极、隔膜和兼顾高温性能的低温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本发明设计合理、制备方法步骤简单、实现方便且所制备的电解液和锂离子电池综合性能优良。
本发明涉及盐湖提锂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盐湖提锂装置及提锂方法。盐湖提锂装置包括第一电解池、第二电解池、第一储液装置、第二储液装置、第三储液装置和加热装置,第一储液装置、第二阴极室和第一阳极室依次经由第一管道形成第一循环体系,第二储液装置、第一阴极室和第二阳极室依次经由第二管道形成第二循环体系,第三储液装置、第一提锂室、第二提锂室依次经由第三管道形成第三循环体系。上述提锂装置可以实现自动化连续提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锂离子电池复合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四苯基卟啉镁的方法,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所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掺杂前驱体制备:以四苯基卟啉镁为碳源和镁源,采用溶剂热法制备磷酸铁锂/四苯基卟啉镁前驱体;2、磷酸铁锂/四苯基卟啉镁前驱体的煅烧:将合成的前驱体进行高温煅烧,制备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四苯基卟啉镁修饰的磷酸铁锂;3、将本发明合成的复合材料作为正极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用上述方法制造的电池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酸铁锂‑硼酸共包覆的镍钴铝酸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称取一定质量的镍钴铝酸锂前驱体,混锂后进行烧结,得到镍钴铝酸锂初次烧结料,之后将镍钴铝酸锂初次烧结料进行搅拌水洗,真空干燥得到镍钴铝酸锂正极材料基体。再将基体正极材料和包覆物磷酸铁锂‑硼酸混合,之后经过高温烧结得到磷酸铁锂‑硼酸共包覆的镍钴铝酸锂正极材料。本发明的共包覆镍钴铝酸锂正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包覆层均匀,可防止正极材料基体和电解液的直接反应,有效的提升材料的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且本发明工艺简单,产品性能优异,成本低廉,适于大规模产业化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温高分子改性锂电池隔膜的方法及相应锂电池隔膜,将所需耐温高分子材料与有机溶剂充分混合搅拌,配制成一定质量分数的前驱体溶液;将要改性的锂电池隔膜裁剪后固定在静电纺丝喷涂装置上;调节静电纺丝喷涂装置的电压、滚筒转速、溶液推射速度及高压针头与滚筒收集装置距离等参数,将前驱体溶液通过静电喷涂或纺丝至锂电池隔膜上;待达到所需时间后,关闭静电纺丝喷涂设备,将上述锂电池隔膜进行压平和真空烘干,得到改性处理后的锂电池隔膜。本发明提供的改性处理隔膜可以大大提升锂金属电池的电化学性能与安全性能。
为了解决目前无法方便、准确的预测锂原电池SOC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锂亚硫酰氯体系的锂原电池SOC预测方法,包括步骤1:对锂亚硫酰氯体系锂原电池以恒流I开展放电实验,测得各个时刻的端电压和实际放电电流;步骤2:基于所述实际放电电流,计算各个时刻下锂亚硫酰氯体系锂原电池的SOC;步骤3:以步骤1获得的端电压为自变量,步骤2获得的SOC为因变量,建立锂亚硫酰氯体系锂原电池SOC的玻尔兹曼函数模型;步骤4:将待测锂亚硫酰氯体系锂原电池的端电压作为预测特征参数,输入所述玻尔兹曼函数中,实现待测锂亚硫酰氯体系锂原电池的SOC预测。本发明方法简单,易于实现,且预测精度较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正极补锂功能的磷酸铁锂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将锂源、磷源、碳源和补锂剂进行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第一混合物中,混合摩尔比为锂源中的Li原子:磷源中的P原子:碳源中的C原子:补锂剂=0.8~1.2:0.8~1.2:0.01~0.06:0.01~0.06;在第一混合物中加入溶剂,得到第二混合物;砂磨第二混合物,得到第三混合物;干燥第三混合物,得到球型微颗粒;高温烧结球型微颗粒。在本发明中,将正极补锂材料提前与磷酸铁锂材料通过砂磨掺杂的方式复合,从而制备出一种稳定的带有正极补锂功能的磷酸铁锂复合材料,不需要在磷酸铁锂材料制备工艺中增加多余的制备工序,提高材料的制备效率,降低材料的制备成本。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陕西有色金属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