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多通道空心核桃状的二氧化钒@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利用钒盐和CTAB作为反应底物,硫类物质作为还原剂,以水和醇类化合物为溶剂,通过简单的溶剂热反应和包碳‑退火处理两步法制备出具有三维多通道空心核桃状的二氧化钒@碳复合材料,所得二氧化钒@碳复合材料用作水系锌电池正极材料,由于具有分级多孔、中空的管状通道核桃状形貌,且管壁及空心由电活性氧化钒纳米颗粒和纳米尺寸的碳材料杂化而成,因而能够提供大量电活性位点、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导电性,使其表现出优异的高比容量和大电流放电性能,是一种理想的环境友好电极材料;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安全可靠、易于实施,有利于推广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短流程制造方法和制造系统。该制造方法包括:用气体流离散化处理纤维束、得到离散纤维束的步骤;用宽展辊超薄化处理离散纤维束、得到宽展纤维带的步骤;对宽展纤维带进行在线浸润涂层处理、得到涂层宽展纤维带的步骤;和将涂层宽展纤维带与热塑性树脂基体复合,得到复合材料的步骤。该制造系统包括:用于将纤维离散化处理过程的纤维离散组件、用于将纤维束进行在线浸润过程的浸润组件和用于将涂层宽展纤维带进行复合过程的复合组件。能够制造浸料厚度小的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方法简易,制造成本低,制造时间短,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本发明公开一种氧化锌/碳微米球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将蔗糖溶解在水中,然后转入不锈钢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得到棕黑色混合溶液;将得到的棕黑色混合溶液抽滤烘干,烘干后的黑色物质即为碳微米球;将碳微米球分散在水中,把Zn(Ac)2?2H2O溶于分散有碳微米球的混合溶液中,然后搅拌滴加氨水,最后得到深灰物质高温退货,即得到氧化锌/碳微米球复合物。经本发明制备的氧化锌/碳微米球复合材料为氧化锌纳米颗粒均匀的包裹在碳微米球表面,复合产物的微米球大小均匀,直径在5-6μm,氧化锌/碳微米球复合材料可应用于光催化、电化学传感、超级电容等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二氧化钛/粉煤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热处理、酸处理对原料粉煤灰进行提纯,得到精粉煤灰;水浴条件下,称取一定量的精粉煤灰和蒸馏水放入四口瓶中搅拌,加入少量的浓盐酸,随后滴入一定量的TiCl4溶液;静置片刻后,将溶有硫酸铵和浓盐酸的水溶液滴加到上述TiCl4水溶液中,混合搅拌一段时间后,将混合物升温后保温;滴入一定浓度的碳酸铵溶液,调节pH值,反应一段时间后过滤、洗涤、干燥,然后将样品置于马弗炉中煅烧得到粉煤灰负载TiO2复合材料。本发明以发电厂废弃粉煤灰为原料,将TiO2负载于其表面,制备出一种光催化复合材料。该材料能够有效降解废气、废水,达到“以废治废”的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作为有机复合材料增强体的碳化硅粉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取碳化硅粉体原材料,送入球磨机内进行整形处理;步骤二、将整形处理过的碳化硅粉体采用硫酸进行酸洗提纯,然后用超纯水洗涤,烘干,得到提纯后的碳化硅;步骤三、将提纯后的碳化硅与超纯水混合,加入NaOH溶液得到碱性碳化硅料浆;步骤四、向碱性碳化硅料浆中加入疏水剂,搅拌,置于烘箱中烘干,过网筛,在过筛过程中不断地向过筛后的碳化硅粉体上喷洒强化剂,干燥均匀,即得到用于有机复合材料增强体的碳化硅粉体。本发明能够有效改善碳化硅粉体与有机复合材料的亲和性,提高其填充时的相容性和分散性,改善制品的综合性能,且工艺简单,容易控制。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石质文物保护的疏水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先制备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并调节pH为4‑5,向其中加入氟硅烷偶联剂,充分搅拌反应,得到溶液B,将UIO‑66‑(OH)n粉体放置在三口烧瓶中,将溶液B低速滴加到该三口烧瓶中,对混合体系进行超声处理和电动搅拌,之后,将其干燥固化、研磨,获得UIO‑O‑FS粉体,将该粉体加入到分散剂溶液中,经超声处理,得到UIO‑O‑FS溶胶,即为用于石质文物保护的疏水性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石质文物保护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微孔分子结构的纳米复合材料,具有疏水、透气等特点,可有效阻止液态水的附着、渗透和水蒸气的凝结,对石质文物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气过滤装置的生物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废气过滤装置的生物复合材料包括第一纱网,条块状生物质材料和第二纱网;条块状生物质材料设置于第一纱网和第二纱网之间;条块状生物质材料表面喷洒微生物制剂制作成微生物菌床,微生物制剂包括植物乳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产朊假丝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长双歧杆菌。本发明废气过滤装置的生物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可有效去除烟气中的臭味气体和有机废气,适用范围广泛,节约成本,减少二次污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碳纤维分散性的纳米碳黑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改善碳纤维分散性的纳米碳黑水泥基复合材料,包括碳纤维、水泥、砂、碎石、分散剂、减水剂、消泡剂、纳米碳黑、微硅粉;所述的碳纤维掺量为0.7‑0.8%,水灰比为0.5‑0.6,砂灰比为1:0.8‑1:1.2,减水剂掺量为0.5‑1.5%,消泡剂掺量为0.01‑0.05%,纳米碳黑掺量为0.1‑0.8%,微硅粉掺量为13‑18%。本发明的改善碳纤维分散性的纳米碳黑水泥基复合材料,加入纳米碳黑和微硅粉协同作用可以填充水泥与纤维缝隙,配合分散剂大大提高了碳纤维的分散性,微硅粉中的SiO2等活性成分会与水泥水化产物Ca(OH)2发生反应,生成C‑S‑H(CaO‑SiO2‑H2O)凝胶,提高骨料与水泥浆体间的粘结强度,并且纳米碳黑本身具有导电性,加入纳米碳黑有助于降低材料的电阻率。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储能材料及其制备领域,公开了一种硫化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硫化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升华硫和导电聚合物混合均匀,置于管式炉中,在惰性气氛下经过共热反应即可制得硫化聚合物复合材料。该材料中,小分子硫在物理约束和化学键合的作用下牢牢地被束缚于导电聚合物分子间,使得多硫化物的溶解引起的“穿梭效应”得到有效控制,聚合物优良的导电性也有效修饰了小硫分子的电子导电能力。该材料与碳酸酯基电解液相容性良好,并可获得较优异的电化学性能,本发明所制备的硫化聚吡咯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展现了优异的可逆性和循环稳定性。
本发明公开了微波快速反应的形状记忆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原材料为碳纳米管晶片,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一次浸泡;S2,洗涤;S3,二次浸泡;S4,抛光。本发明合成的形状记忆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热导率和较好的导电性,使材料具有一个更快的温度平衡;具备较高的模量和硬度,保证材料的机械性能,同时具有较强的微波吸收能力,尤其对低功率微波的吸收能力,升温速度快,保证材料的形变敏感能力,且碳纳米管规则排布,使材料的形状记忆功能具有优异的稳定性;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合成的材料相对于传统方法合成的碳纳米管随机排列的环氧基形状记忆复合材料,成本较低,经济效益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化碳‑二硫化钼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由类石墨相氮化碳前驱体与二硫化钼前驱体混合后经一步焙烧得到;类石墨相氮化碳前驱体中至少含有硫脲一种物质。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且所制备的氮化碳‑二硫化钼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和较好的循环稳定性。
本发明相关一种碳素复合材料,按如下重量比构成:耐蚀环氧树脂60‑70份,碳素10‑18份,超聚乙烯5‑10份,固韧剂5‑12份,增容剂5‑8份,石膏粉5‑8份。本发明还提供了碳素复合材料的一种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碳素复合材料具有耐磨、耐冲击、耐腐蚀、吸收冲击能、耐低温、不易吸水、密度较小等综合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巨介电常数聚偏氟乙烯基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介电材料的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要点为:将1wt%‑5wt%的碳纳米管超声分散于无水乙醇中形成碳纳米管分散液;将碳纳米管分散液的二分之一加入到研钵中与95wt%‑99wt%聚偏氟乙烯混合研磨1‑2小时,再加入另外二分之一的碳纳米管分散液继续研磨2‑4小时;将研磨后的混合粉末置于烘箱中于70℃干燥12小时;将干燥后的混合粉末放入粉末压片机中进行压片制得巨介电常数聚偏氟乙烯基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得的聚偏氟乙烯基纳米复合材料介电常数较高、制备工艺简单、环境友好且成本低廉。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硼铝复合材料回收用预处理装置,包括安装基座,所述安装基座的底部开设有支撑柱,所述安装基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安装箱,所述安装基座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部设置有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一端位于安装箱内部,所述安装基座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一端位于安装箱内部,所述安装箱的内部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的侧面设置有滚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一系列的结构,使装置可以对硼铝复合材料进行全面的清洗,同时可以,避免废水对工作环境的污染,使工作环境更加整洁,并使硼铝复合材料的移动更加灵活,提升装置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属于覆皮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真空覆皮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包括复合材料制成的成型壁、金属材质的基座和温控系统,基座包括箱体和支撑结构,箱体与成型壁配合围出抽真空密封腔室,支撑结构在抽真空密封腔室内对成型壁进行支撑,成型壁的成型面上开设有与所述抽真空密封腔室连通的抽真空孔,温控系统包括用于通流载热流体的金属管和与金属管相连的管接头,金属管在复合材料真空覆皮模具下模内部与支撑结构非接触布置,管接头通过绝缘结构密封固定在所述箱体上以用于与外部管路对接,采用该方案,钻抽真空孔时遇到基座的支撑结构时不会导致钻孔停止,确保成型壁上的抽真空孔的分布尽可能的均匀合理。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测试试样工装,包括上压板、下压板,下压板设有若干个与测试试样形状、大小一致的试样槽,上压板和下压板的边缘上设有若干个一一对应的螺纹孔,螺栓穿过上压板和下压板的螺纹孔,螺母固定螺栓,上压板和下压板上分别均匀设有若干浸渍通道。将纤维预制体或密度较低的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制成与最终要求的试样形状、大小一致的样条装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工装中,之后进行浸渍裂解工艺,最终制成所需的试样,相较现有技术先浸渍裂解制成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再使用金刚石刀具制样,可节约大量的加工时间和加工费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锰掺杂三硫化钽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氧化石墨烯超声分散于水中,制得表面带负电荷的氧化石墨烯溶液;(2)将硫代乙酰胺、氯化钽和四水合醋酸锰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然后,向上述溶液中加入氧化石墨烯溶液;之后将混合溶液转移到反应釜中,在250‑300℃下,反应24小时,然后用去离子水浸洗5‑6次,最后‑56℃下冷冻干燥24h后得到Mn‑TaS3@rGO复合材料。利用本发明制备的Mn‑TaS3@rGO复合材料制成一种新型功能修饰隔膜,可以阻碍多硫化物迁移,同时能够加速锂离子转移,降低穿梭效应,有效地增加表面活性位点,提高对多硫化物的化学吸附能力,从而提高锂硫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本发明通过利用粉末冶金和3D打印技术的结合,通过制备碳纤维骨架来控制复合材料的基体成分和碳纤维在基体中的空间分布,避免了碳纤维出现的缠绕、打结以及团聚现象,实现了碳纤维含量、分布、排列可控,后压制烧结成型,充分的发挥了碳纤维优异的力学性能。制备的连续碳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摩擦磨损性能优于现有的连续碳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聚3,4‑乙撑二氧噻吩/生物质碳/SnO2‑x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SnO2‑x和生物质碳半导体异质结通过化学键络合的形式负载分散于聚3,4‑乙撑二氧噻吩而得到的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利用SnO2‑x的可见光光催化氧化还原特性、生物质碳的优异导电性、聚3,4‑乙撑二氧噻吩的导电性以及组分之间具有化学键合的异质结结构,来充分抑制其光催化反应中的光生电子‑空穴复合,从而有利于提高其光催化氧化还原降解污染物和光催化分解水产氢的性能。同时,导电有机物易塑型的特点能有效避免粉体材料的回收困难问题,因而,本发明制得的聚3,4‑乙撑二氧噻吩(PEDOT)/生物质碳/SnO2‑x纳米复合材料是一种便于回收的新型环保光催化材料。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纳米角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石墨电弧法制备碳纳米角金属复合材料,其中,以两个石墨棒分别为阳极和阴极,其中阳极的石墨棒外表面缠绕或镶嵌有导电材料;所述导电材料为一种或多种金属组成的复合薄膜或金属箔或金属丝;所述导电材料为铜、锡、钼、铁、铝、镍、铬、钴、锌、银、金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不同于现有技术中采用金属阳极的方法制备碳纳米角金属复合材料的方法,本发明的导电材料在阳极的石墨棒蒸发的同时一同蒸发,从而导电材料粒子能够与碳纳米角紧密的结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由Fe、Ti、Si、Co、Zr、Mg、NiCr、石墨烯和Al制备而成,将石墨烯剪短后经、灼烧、稀硝酸溶液中煮沸、冲洗、碳酸氢钠溶液浸泡、过滤、浸泡和冲洗,将处理后的石墨烯按配比与其他原料进行混合,用球磨机进行研磨,将得到混合料粉在真空压力下进行烧结,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本发明复合材料采用NiCr和石墨烯颗粒在基体中弥散分布,起到了强化作用,使基体的强度和模量得到明显提高。本发明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成形能力,可以广泛应用于要求高强度、高模量的形状复杂零件上,同时在航空航天、国防、工业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岭土复合材料,其包括插层改性高岭土和负载在该插层改性高岭土上的二氧化钛纳米颗粒,且所述插层改性高岭土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插层改性高岭土。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高岭土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上述高岭土复合材料可以用来处理废水中的氯霉素、青霉素、红霉素、链霉素、万古霉素、吡哌酸、双氯芬酸钠等PPCPs污染物,而且处理效果比较好。
本发明为一种碳化硅-碳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微米级SiC基体中加入纳米级的TiC颗粒,混合均匀后与有机粘结剂一起混炼,经注射机注射成型,脱除有机粘结剂后进入真空炉烧结得到碳化硅-碳化钛复合材料。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获得了较高的强度、韧性、抗热震性及抗氧化性能。
本发明为一种碳化硅-碳化钛-硼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微米级SiC基体中加入纳米级的TiC、TiB2颗粒,混合均匀后与有机粘结剂一起混炼,经注射机注射成型,脱除有机粘结剂后进入真空炉烧结得到复合材料。纳米TiC、TiB2颗粒起到了较好的颗粒增韧效果,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获得了较高的强度、韧性、抗热震性及抗氧化性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热阻燃聚乳酸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乳酸50~100份、壳聚糖4~10份、石墨烯纳米片2~8份、碳纤维5~14份、玻璃纤维5~12份、云母5~10份、硅溶胶1~5份、膨胀石墨10~18份、凹凸棒土2~6份、二氨基二苯甲烷四缩水甘油胺1~5份、硅烷偶联剂1~3份;其中,所述石墨烯纳米片的比表面积达到80~100m2/g,并且经过二氨基二苯甲烷四缩水甘油胺处理过。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耐热阻燃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耐热阻燃聚乳酸复合材料具有优异阻燃性能、良好韧性、耐高温性能好、综合机械强度高的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高阻燃复合材料,以重量份计,所述新型高阻燃复合材料的原料组成包括:不饱和聚酯树脂40‑60份、饱和聚酯树脂40‑60份、苯乙烯4‑6份、氧化镁1‑2份、三氧化二锑8‑10份、红磷母粒5‑8份、二丁基羟基甲苯0.1‑0.2份、内脱模剂5‑8份、氢氧化铝350‑450份、玻璃纤维20‑35份。新型高阻燃复合材料阻燃性能好,阻燃等级高,1000℃高温烧不穿,而且机械强度高,热膨胀系数低,质量轻,不含有毒有害物质,绿色环保,可以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箱的制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该铝合金复合材料包括铝合金基体,所述铝合金基体表面从内到外依次附着有粘结层和功能层,所述粘结层是由铝包镍复合粉末制成的铝镍合金层,所述功能层为铜涂层。本发明的铝合金基复合材料,铝合金基体表面从内到外依次附着粘结层和功能层,实现了对铝合金基体的表面改性,粘结层采用铝包镍复合粉末制成,具有较好的润湿性,能与铝合金基体及铜涂层良好结合,极大地提高了铜涂层与铝合金基体的结合强度,保证铜涂层与铝合金基体良好的结合性能;功能层为单质铜涂层,保证了材料的使用性能,提高了其导电性能,适用于导通高电流的导体部件。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聚硅E40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方法包括将制备好的多聚硅E40溶胶浸渗到处理过的陶瓷纤维材料中,经凝胶、充分老化后,再经丙酮或二氧化碳超临界干燥得多聚硅E40气凝胶复合材料。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工艺简单、易操作;具低密度、比表面积大、高孔洞率达99%的多聚硅E40气凝胶,其优异性能为密度低(1‑1.3mg/cm3)、孔洞率达95%~99%;本发明提供的多聚硅E40气凝胶复合材料在1250℃下的热导率小于0.035w/m·k,收缩率小于4%;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拓宽了多聚硅E40材料的应用前景。
本实用新型属于复合材料机械加工技术领域。一种复合材料弧形件修磨工装,包括主轴和滑轨,主轴上定位安装有轴承,轴承安装在轴承座内,主轴的一端端部安装有砂轮,另一端端部连接主轴驱动机构,主轴驱动机构驱动主轴旋转;轴承座和主轴驱动机构均固定连接在滑轨上。本复合材料弧形件修磨工装采用电机带动砂轮的结构,该结构能有效的解决复杂箱体内腔弧形件的打磨修整,弥补手工打磨和磨床加工无法加工的领域,且便于加工制造,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经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飞机复合材料的红外无损检测装置,用以满足飞机复合材料损伤的外场检测需求。红外无损检测装置结构形式为一体化的检测车,由计算机、热图像采集系统、热激励装置和智能控制盒组成,计算机作为硬件控制平台,利用热激励装置对被检测件表面实施外部热激励,由热图像采集系统记录被检测件由于内部热波传播过程不同导致的表面温差变化,通过对时序热图像的定量分析来判别内部损伤。该装置具有脉冲闪光和连续辐射热激励两种模式,操作方式灵活,以适应不同厚度复合材料的要求。检测过程由计算机控制,热激励和热图像记录同步进行,自动化程度高,应用软件定量分析功能强,检测结果显示直观,可存档备查。?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河南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