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柱型锂电池全极耳揉平生产线,包括单向移动的输送轨道、多个并排排列在输送轨道上的圆柱型锂电池的电芯和衔接安装在输送轨道末端的揉平机,每个电芯均具有外伸的正极耳和负极耳,主要是在输送轨道一侧增设有带折边挡板的整形装置,当输送轨道将多个并排排列的电芯依次输送经过整形装置时,就能先经折边挡板折边每个电芯的正极耳和负极耳,再输送至揉平机同步揉平后输出,由于将折边和揉平集成在同一条生产线上,故能够连续自动化大批量的完成圆柱型锂电池电芯端部的全极耳揉平;因此,这种生产方式不但制造过程简单、省力,而且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也很高,从而更好满足自动化流水线生产圆柱型锂电池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隔膜制造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锂电池隔膜涂层浆料的运输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浆料运输装置,通过小车或其他运输工具不仅增加了额外的运输步骤,使用不便增加了运输成本,而且生产出的浆料长时间未使用容易出现分层或沉淀现象的发生,进而影响涂覆机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依次连接的搅拌机、过滤器、储浆池和涂覆机,储浆池内设置有搅拌机构与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搅拌机构转动,提高储浆池内的浆料的流动性,达到了防止浆料的分层或沉淀,使浆料始终保持均匀的稳定状态,同时通过储浆池连接过滤器与涂覆机使浆料运输装置使用更加方便。
一种便携式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成组模块箱,包括电池箱主体,电池箱主体内置有电池模块,电池箱主体上设有正负极柱,电池箱主体内设有电池管理模块,电池箱主体前端面的内侧设有一安装腔,安装腔内设有安装框架,电池管理模块安装在安装框架上;电池箱主体的后端面内侧设有后固定架,后固定架的前方有后夹板,后夹板通过锁紧螺栓连接在后固定架上,电池模块位于后夹板和安装框架之间;电池箱主体内还设有位于电池模块上方的沿电池箱主体纵向排布的纵向压紧梁;电池模块的底面还垫有缓冲垫,电池箱主体的两侧面还设有拉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成组模块箱结构紧凑且安全可靠、便于携带。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圆柱状锂离子电池,尤其是适合于LED灯小电流放电条件下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快速制造方法。与目前传统生产工艺中正极和负极均采用在铝箔或铜箔上涂布成型的方法不同,本发明所述的制造方法是直接将正极粉末材料或负极粉末材料加上导电剂混合均匀后,用打环机先压成环状或圆柱状,然后在其外包上隔膜后插入环状电极的中间,然后装入钢壳中直接组装成电池。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取消了传统锂离子电池和浆、涂布、对辊、分条、制片和卷绕等复杂的生产环节,简化了生产工艺,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降低设备投资2/3以上,电池的生产和人工成本也大幅度降低1/2以上,适合于低成本快速制造适合LED灯等使用的小电流放电的各类锂离子电池。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园林工具,尤其涉及一种锂电修枝机,包括机壳(1)、设置在机壳(1)前部的剪切刀组件(2)、设置在机壳(1)上的副手柄(3)、设置在机壳(1)后部的主手柄(4)以及设置在机壳(1)靠近剪切刀组件(2)一端的防护罩(5),它还包括控制器、用于驱动剪切刀组件(2)的电机(6)以及用于给电机(6)供电的锂电池包(7),所述锂电池包(7)与电机(6)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电机(6)电连接,所述电机(6)的输出轴通过齿轮箱(8)与剪切刀组件(2)连接。这种修枝机携带和操作省时省力,成本较低且环保。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铌酸锂调制器的芯片布局结构,包括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基板、形成在基板上的行波电极和光波导结构,所述光波导结构采用折叠的铌酸锂薄膜,所述基板上设置有用于数据传输的高速接口、DC接口、光输入接口和光输出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呈多边形并且包括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所述高速接口设置在基板的第一侧边上,所述DC接口设置在基板的第二侧边和/或第四侧边上,所述光输入接口和光输出接口则设置在基板的第三侧边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将高速接口设置在与DC和光学接口不同的一侧,使得高速连接不受DC和光学的干扰,且光学连接能够有足够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锂电池三元前驱体合成的复合进料管,包括进料管,进料管的两端分别形成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口与出料口导通且进料口与出料口之间形成进料通道,进料通道用于原料的运输;进料管上设置有气管,气管的一端与进料通道导通,气管的另一端与外部气体装置连通用于向进料管通气实现出料控制。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锂电池三元前驱体合成的复合进料管整体结构简单,物料反应更加均匀,进料流量更大,流速更大,进料管内部物料填充度更高。
本发明公开了硬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锂离子电池。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前驱体A的原料混合,加热,得到液态浆料;再将液态浆料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前驱体A;(2)将前驱体A进行固化处理,得到前驱体B;其中,固化处理依次包括;第一级热处理,温度为150~350℃;第二级热处理,温度为360~420℃;第三级热处理,温度为450~650℃;(3)将前驱体B进行炭化处理。本发明中的硬炭材料品质稳定,孔道结构合理,电阻率较低,便于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出,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可逆容量高,大电流性能较好,循环性能优异,首次放电效率高;且制备方法简单,工艺流程连贯,可用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改性硬炭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及其负极材料,其中,改性硬炭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硬炭炭源依次进行预氧化处理、预碳化处理、碳化处理,得前驱体;所述的预氧化处理的温度为90~210℃;步骤(2)在酚单质溶液中依次加入步骤(1)中的所述前驱体、醛溶液和酸溶液反应后得半成品;步骤(3)将所述的半成品依次进行碳化处理、筛分处理,即得。由本发明的硬炭负极材料为原料制备得到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性能优异,兼具首次放电效率高、放电容量高以及0.8V以下容量占比高的性能,得到的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更佳。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包覆的镍锰酸锂正极材料,包括核芯以及依次包覆于所述核芯表面的过渡金属原子层以及石墨烯叠加层,所述核芯为镍锰酸锂正极材料。本发明提供的石墨烯包覆的镍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可控、避免了其他杂质元素的引入,可以大规模生产、生产成本较低,并且产物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碳复合材料、电极、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原料均质,得到浆料;其中,所述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硅100份、碳纳米管0.005~1份、石墨和/或石墨烯、补锂添加剂0~10份、树脂10~200份和溶剂;所述均质包含砂磨;S2、将所述浆料喷雾干燥,得前驱体A;S3、将所述前驱体A进行热处理,得前驱体B;S4、将所述前驱体B进行热处理。以该方法制得的硅碳复合材料作为负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同时具有高容量、高首效、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其制备方法简单,可实现工业化规模生产。
一种钛酸酯掺杂磷酸钛锂双组份表面改性氟化铁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钛酸酯及硅、铝掺杂的磷酸钛锂Li1.3Al0.1Ti1.9Si0.2P2.8O12与合成原料在高能球磨机中经过一段时间球磨并热处理后即得到FeF3正极材料。FeF3中氟具有孤对电子,与钛酸酯中钛离子强烈作用形成配位而结合,同时钛酸酯中的特异性基团与Li1.3Al0.1Ti1.9Si0.2P2.8O12上的表面羟基有强的相互作用而缩聚。因此通过钛酸酯的作用,将掺杂磷酸钛锂Li1.3Al0.1Ti1.9Si0.2P2.8O12键合到FeF3正极颗粒表面,使两者的颗粒形成良好接触,而Li1.3Al0.1Ti1.9Si0.2P2.8O12是锂离子良好导体,其离子电导率是钴酸锂的103-104倍。因此能够克服FeF3正极材料离子电导率极低的缺点,提高FeF3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包括由外壳包裹内核所构成的颗粒单元,所述颗粒单元的内核是由含锂多元过渡金属氧化物一次颗粒组成的二次球形颗粒;所述含锂多元过渡金属氧化物一次颗粒之间通过填隙在它们间隙中的纳米含锂氧化物结合;本发明复合正极材料二次颗粒在电化学循环过程中一次颗粒之间的界面不易发生粉化,可有效提升锂离子电池的比容量、循环性能及安全性;同时,可以减少正极材料与电解液的直接接触,降低二者之间的副反应,提高材料离子扩散系数。
碳固体酸硅烷掺杂磷酸钛锂三组份表面改性氟化铁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磺化碳固体酸、氨基硅烷及硅、铝掺杂的磷酸钛锂Li1.3Al0.1Ti1.9Si0.2P2.8O12与合成原料在高能球磨机中经过一段时间球磨并热处理后即得到FeF3正极材料。磺化碳固体酸通过磺酸基与FeF3铁离子配位,形成牢固结合,磺化碳固体酸是电子的良导体,有助于形成完整的导电链路;Li1.3Al0.1Ti1.9Si0.2P2.8O12是锂离子的良好导体,为了保证Li1.3Al0.1Ti1.9Si0.2P2.8O12与FeF3材料紧密接触,形成完整的锂离子导电链路,通过氨基硅烷的两类反应性基团,即氨基经过缩合与磺酸基结合,烷氧基通过水解为羟基与Li1.3Al0.1Ti1.9Si0.2P2.8O12结合,把电子导电剂磺化碳固体酸和锂离子导电剂Li1.3Al0.1Ti1.9Si0.2P2.8O12结合在FeF3颗粒表面,从而形成完整的电子和离子导电链路,极大地提高了FeF3材料的离子电导率和电子电导率,从而提高该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本发明涉及一种循环富锂锰固溶体电池,包括正极、负极和电解液,所述正极包括正极活性物质、正极导电剂与正极粘结剂;负极包括负极活性物质、负极粘结剂与负极导电剂,电解液包括锂盐、有机溶剂、成膜添加剂、稳定剂和助剂;所述助剂为乙腈、吡啶与三氟甲磺酸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循环富锂锰固溶体电池,生产成本较低,具有高容量,在满足正常富锂锰固溶体锂离子电池倍率性能、高低温性能的前提下,使该体系电池的循环寿命明显提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电芯卷绕结构,包括若干个的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和隔膜纸,主要是将隔膜纸两端分别延伸出密封件,当若干个的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和隔膜纸共同卷绕形成电芯时,就能使每相邻两个正极极片的正极留白端头之间和每相邻两个负极极片的负极留白端头之间均通过密封件形成密封。因此,一旦电芯两端揉平产生碎屑时,就能使正极留白端头揉平产生的碎屑被密封件阻挡不会掉落接触负极极片产生短路,负极留白端头揉平产生的碎屑被密封件阻挡不会掉落接触正极极片产生短路,由此有效解决了锂电池电芯揉平时出现碎屑接触短路的问题,再结合相应的制作工艺方法,更好的确保产品质量、提高产品成品率和消除锂电池的使用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动迷你链锯,涉及链锯技术领域,包括机壳和链盘,所述机壳,所述机壳的表面可拆卸式连接有锂电池座,所述锂电池座电性连接有电池开关,所述电池开关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壳的内壁,所述电池开关电性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外壁固定安装在机壳的内壁,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轮一,所述机壳的内壁定轴转动连接有齿轮二,所述齿轮一的齿牙与所述齿轮二的齿牙相啮合。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具备了操作快捷方便、使用电能为驱动能量更加环保,装置稳定性更佳且通过设置防护板,链锯工作发生断裂现象时,能够阻挡飞溅的锯链碎片,保证使用者安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充电框架,包括镂空状的框体和多个插板组,多个插板组与框体可拆卸连接,插板组内间隔设有多个用于放置锂电池的板槽,插板组包括左插板、与左插板相对设置的右插板,左插板上间隔设有多个左插槽,右插板上设有多个与左插槽一一对应的右插槽,板槽包括左插槽以及正对于左插槽的右插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插板组中的板槽可用来存放锂电池,插板组与框体可拆卸连接不仅方便了更换新的插板组,还能根据不同尺寸的锂电池来换上不同规格的插板组,增强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插板组对大批量的锂电池集合在一起并进行统一管理,大大提高了充电效率,减少了生产成本。
一种模板合成多金属离子掺杂双钙钛矿氧化物锂电池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其特征为:该负极材料组成为K0.8Rb0.1Li0.1La0.8Sr0.2Ni0.9Zn0.1Nb0.9Fe0.1O6;制备过程中利用凝胶的连续孔道结构作为模板,形成颗粒部分互相粘接的连续多孔形貌双钙钛矿结构产物;该形貌有利于降低晶界阻力及电子迁移阻力;加快锂离子迁移能力及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还具有一定的结构刚性,为体积变化形成缓冲;进一步通过A位的K和La共同占据,提高了电子电导率并通过部分K位置的Rb、Li掺杂及La位置的Sr掺杂,提高锂离子电导率;通过B位的Zn,Fe掺杂提高钙钛矿结构的稳定性,最终形成高性能的锂电池负极材料。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通式为Lix[(Ni0.8Co0.15)yM1-y]Al0.05O2的化合物,其中0.9≤x≤1.3,0.005≤y<0.5;M为Mg、Fe、Si、Ti、Nb、Zr或Ge。本发明提供的体相掺杂改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向镍钴铝酸锂正极材料中引入一种强N-O键的掺杂离子,起到抑制Li层中Ni2+不可逆氧化和高度脱锂下空位重排引发的不可逆相变。从而实现了高镍正极材料在高电压下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在提高工作电压的同时,显著提高正极材料的能量密度。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容电池的负压阶梯式化成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在对电容电池的单体进行封装时封上一根20mm长,5mm直径的PP管,用做注液孔并连接真空泵,将电池电容单体注液并且静置18±4小时,根据正极和负极的氧化还原电位确定充放电电位,并采用阶梯式充放电循环使用不同大小的电流进行化成,于此同时将PP管连接上真空泵,保持-0.5MPa的真空度。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高效且快速;其适用面较广。
具锂电池多谐叠加电压单元电路的充电扫雪机,其含单片机控制单元及电压变换单元和温度监控电路:通过脉冲宽度调制PWM的方式给线性稳压芯片提供电压,保证稳压芯片安全;供给锂电池充电电压不是传统的恒压恒流的直流充电,而是由锂电池充电电路的经整流的电压和由原用于电火花机床的自激多谐振荡器所引出的脉冲电压所混合的多谐叠加电压单元电路所产生的多谐叠加电压如同多点针灸式的通过锂电池的内部的存储电荷的空穴而充电,快而安全且功率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掺杂复合碳锂离子电池活性活性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根据专利号200710069679.X制备炭素粉M,掺杂球化天然石墨,按70±5∶30±5重量比例进行配比并混合搅拌,掺入沥青15~30%,进行高压浸焙渗透包覆成型,大气压力12~25kPa,浸焙时间7~9小时,再在2000~3200℃进行高温石墨化,时间为7~15天,冷却出炉,形成人造石墨和天然石墨通过粘接剂结合的复合石墨颗粒,即为活性负极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熟稳定,而且资源丰富,由本方法制备的锂离子电池活性负极材料具有高比容量、高压实密度、低厚度反弹的特点,适用于圆柱、软包、铝壳、高倍率动力电池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表面包覆正极材料的制备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1)将碳酸锂和将含锂的正极材料投入到溶剂A中,不断搅拌得到含碳酸锂和正极材料的分散液;(2)将含有一种或多种金属M的盐类化合物或其溶液投入到分散液中进行沉淀,沉淀产物M(OH)n或M(CO3)n/2或两者的混合物吸附在正极材料表面,其中当M=Mg,Zn时,n=2,当M=Al,Ce、La时,n=3,当M=Si、Sn、Ti、Zr时,n=4;(3)将吸附有沉淀产物的正极材料烘干;(4)将烘干后的材料进行焙烧,得到被金属氧化物覆盖的正极材料。本方法实际操作简单,适合大批量生产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锂电池极片涂层的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锂电池极片涂层的方法,使用胶带进行一次清洁去除锂电池极片涂层,该方法还包括二次胶带清洁、溶剂清洁、激光清洁。去除涂层后极片正反面均露出空箔,空箔为矩形,宽度为8‑12mm,长度为20‑40mm。去除涂层的极片用于极耳中置技术,相较于常规结构,阻抗明显降低且放电保持率有所提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废旧锂离子电池集流体铝箔回收正极材料中有价金属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酸液浸出废旧锂电池正极粉得到有价元素浸出液,利用正极集流体的废旧铝箔置换浸出液中的镍钴有价金属离子,一步得到高纯度的纳米镍、钴金属单质粉末,不仅可高效回收浸出液中的有价成分,还充分利用了废旧锂电池的铝箔集流体。本发明实现了锂离子电池中有价资源的内部循环利用,工艺流程短,有价金属回收率高,可高效制得高纯度的纳米镍、钴金属粉,对环境保护及资源循环利用有着重要作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缺陷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其利用常规的CVD方法,通过调控生长过程中的参数来制备缺陷石墨烯,或利用CVD法制备完整的石墨烯,再利用激光刻蚀的方法在石墨烯上制造缺陷。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锂金属电池。本申请利用岛状石墨烯实现了对锂金属负极改性;以缺陷石墨烯改性的铜箔作为锂金属电池的集流体,缺陷石墨烯诱导锂沉积,使其沉积成高质量、平整的形貌,提高了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移动电源,包括壳体、锂离子电池电芯以及控制电路板,锂离子电池电芯及控制电路板设于壳体内,壳体上设有供电接口、电量显示装置及电源开关,所述电量显示装置、电源开关及锂离子电池电芯分别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所述供电接口包括输入接口、USB输出接口和圆形输出接口,壳体上还设有电压调节开关,所述输入接口、USB输出接口、圆形输出接口以及电压调节开关分别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通过USB输出接口和圆形输出接口,在电压调节开关的调压作用下,可以对不同类型的电子产品充电,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本实用新型结构小巧合理、重量轻。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浙江宁波有色金属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