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生产用原始材料精细研磨装置,属于锂离子电池生产技术领域。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生产用原始材料精细研磨装置,包括底座、研磨箱,研磨箱转动连接在底座上,研磨箱顶部连接有箱门,还包括转轴,外伸罩内壁设有轮齿,转轴上固定连接第一齿轮,底座上滑动连接有滑轴,滑轴上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研磨刀,研磨箱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挡块,且相邻的两个挡块之间留有间隙,研磨刀可在间隙内自由滑动,还包括驱动部;本发明能再在研磨刀转动的同时研磨箱反方向转动,并通过挡块将物料提升并位于研磨刀与挡块之间,从而实现精细研磨效果,通过在转轴内开设通槽,使固定式水管实现对研磨箱的均匀性加水。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正极材料以CNT为核,CNT核上包裹LMP形成LMP/CNT核壳材料,LMP/CNT核壳材料表面还包覆有PEO膜;其中,CNT/LMP核壳材料中CNT的质量百分比为1‑10%,正极材料中PEO膜的质量百分比为0.5‑5%。本发明的LMP/CNT核壳材料包覆PEO膜后,促进了LMP和CNT两者的紧密接触,达到进一步提高材料导电性、缩短离子运输距离的目的,且还可以阻止LMP与电解液直接接触,防止锰离子溶解在电解液中,降低容量衰减率。应用于锂离子电池时,锂离子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都大大提高。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一种含多组分导电剂的三元复合锂离子动力电池。包括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和壳体,正极、负极是分别将正极活性材料或负极活性材料,与导电剂、粘结剂组成的混合物均匀涂布在集流体两面制成,正极活性材料为三元材料50‑70%和锰酸锂30‑50%的复合物。该锂离子电池,单体电池的容量为20~30Ah,能量密度190~200Wh/kg,电池在放电电流为1C、2C和3C下,倍率放电容量百分比同0.5C相比分别能达到98.1%、97.40%和97.30%,‑20℃低温放电容量百分比能够达到76.8%,1C充放循环200周保持率达98%。
一种高倍率锂离子电池负极F系列材料的生产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将石油焦、沥青焦、煤沥青焦经过精选,按50±5∶30±5∶20±5重量比例混合,在1200~1400℃的温度进行煅烧,破碎、筛选、压制、焙烧、石墨化及机械加工分离、掺杂球化、高温碳化处理。最后加工成不同形貌(层状、类椭圆、类圆形)的材料,按40~50∶20~30∶30比例进行混合掺杂。最后获得高品质炭素粉F,其特点为:材料表面有较多纳米微孔,形貌参次有序、比容量高、循环寿命长,安全可靠,炭素粉F系列负极材料工艺方法简单,成熟稳定,本材料的试制成功可以完全取代使用纳米碳材料提升容量的做法,且成本控制在中端材料界限,适合在锂电池行业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端部封口结构,可用于封闭锂电池端部,其结构包括设有端口的电池外壳和电池外壳内的电芯,并在电池外壳的端口内安装集流盖,该集流盖导电连接电芯,且集流盖的外缘与电池外壳的内壁之间作圆周密封并封闭端口,还在集流盖的外端面上设有贴合安装的绝缘盖和支撑圈,并使端口处的电池外壳外缘同时向内翻折形成卷边后,通过卷边来与支撑圈固定,从而将集流盖和绝缘盖进行稳定安装。因此,采用这种端部封口结构的锂电池,其电芯处电流是直接通过集流盖引出的,避免金属制的电池外壳成为导体,故在锂电池工作过程中能更好的减少电能消耗和热量产生,从而极大提高了锂电池的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锂电胶枪,包括:壳体组件、输胶管、把手和扳机,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输胶管置于壳体组件内且其一连接有铜套;把手设置在壳体组件的下端,其外侧通过卡接机构固定连接有橡胶套,把手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锂电池块;扳机转动设置在把手的一侧;其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对称分布的固定孔,固定孔内设置有固定栓,固定栓贯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铜套的顶端伸出第一壳体并固定连接有发热片。本实用新型一种锂电胶枪整体采用超声波焊接,整体美观,结实耐用,出胶速度控制在十四秒以内,出胶速度快,工作效率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系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负极和电解液,所述制备负极的负极活性物质为碳包覆的NbOPO4材料,所述电解液为摩尔比为(0.1~4):(1~4):(0.1~1)的水、N,N‑二甲基乙酰胺和高氯酸锂形成的混合溶液。本发明提供的水系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电化学稳定窗口达3.0V,电极材料磷酸氧铌在该电解液中稳定工作,全电池工作电压大于2V,具有良好的库伦效率和容量保持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包覆钴、二氧化钛与钛酸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中将适量的乙酸钴、醋酸锂、钛酸四丁酯以及草酸作为原料,加入适量的高分子(PVP)为粘合剂,在高压条件下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静电纺丝产品,然后在管式炉中氮气氛围下进行控温烧结,得到了一种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其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整个制备过程中,操作简单,原料成本低,投资少,适合批量生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容器电极的涂覆系统,属于储能器件电极的制造技术领域。本锂离子电容器电极的涂覆系统包括:水平涂覆机,包括用于将浆料均匀涂覆在多孔集流体表面的涂覆刮刀;箔材复合卷绕装置,设置在水平涂覆机的机头,所述箔材复合卷绕装置用于将多孔集流体和基底箔材卷绕在一起并形成复合箔;箔材分离装置,设置在水平涂覆机的机尾,所述箔材分离装置用于接收涂覆后的复合箔并将其分离为多孔箔电极和基底箔材。本锂离子电容器电极的涂覆系统具有生产效率高且能克服漏料问题的优点。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级锂离子复合正极的等离子喷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比例取原料15-20%锂电正极材料、5-20%的导电剂和60-80%多孔碳材料混合均匀成混合物;(2)然后将混合物加入到送粉器中;(3)以5m/min的速度将混合物采用等离子喷射技术涂覆到集流体上,涂覆为双面涂覆,涂覆的厚度为50-100μm。
一种缺陷结构磷酸铁锂表面改性的层-层复合富锂正极材料,其表面改性层的化学计量式为LiFe1-2yP1-yO4-δ,δ=4-[(1-2y)*2+1+(1-y)*5]/2,y=0.01-0.06;层-层复合富锂正极材料的化学计量式为xLi2MnO3.(1-x)LiMn0.5Ni0.5O2(0≤x≤0.5);表面改性层的物质的量为正极材料量的1%-10%。该表面改性的正极材料具有高循环容量保持能力和优秀的倍率特性。
本发明涉及可充电二次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浆料的制备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过优化搅拌方式以实现锂电池正负极浆料均匀分散的方法。本发明的核心在于提出采用“波动式搅拌”的方法增加浆料的失紊态,减小浆料中“死区”范围,进而提高分散性。“波动式搅拌”的特点在于先低速(搅拌强度S1,搅拌时间t1)、然后缓慢加速(搅拌强度S2和S3,搅拌时间t2和t3)到高速(搅拌强度S4,搅拌时间t4)、再降低到中速(搅拌强度S2,搅拌时间t2)。重复进行这样的“波动式搅拌”单元,直到搅拌时间结束。应用本发明可以使锂电池生产企业在使用常规的搅拌机条件下,就可方便获得高度分散的正负极浆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电芯卷绕结构及制作工艺,包括若干个的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和隔膜纸,主要是将隔膜纸两端分别延伸出密封件,当若干个的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和隔膜纸共同卷绕形成电芯时,就能使每相邻两个正极极片的正极留白端头之间和每相邻两个负极极片的负极留白端头之间均通过密封件形成密封。因此,一旦电芯两端揉平产生碎屑时,就能使正极留白端头揉平产生的碎屑被密封件阻挡不会掉落接触负极极片产生短路,负极留白端头揉平产生的碎屑被密封件阻挡不会掉落接触正极极片产生短路,由此有效解决了锂电池电芯揉平时出现碎屑接触短路的问题,再结合相应的制作工艺方法,更好的确保产品质量、提高产品成品率和消除锂电池的使用安全隐患。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的保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电极材料浸入电解液中,然后在电解液中加入卤代醚类溶剂,在电极表面析出锂盐添加剂,然后对电极进行充放电,形成电极保护膜;所述电解液包括非水溶剂、锂盐和添加剂;所述卤代醚类溶剂为氟代醚类、氯代醚类和溴代醚类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利用含氟溶剂溶剂与非水溶剂间较强的相互作用,使添加剂从溶剂中“盐析”沉积在电极表面,形成均一稳定的保护层,在电池循环过程中参与保护电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含镍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碳纳米管酸化处理,先制得布状的碳纳米管网前躯体;然后加入石墨分散均匀,过滤、清洗得负载硝酸铁的碳纳米管网/石墨前躯体,再经保温处理后得制备碳纳米管网/石墨基底;(2)将硫酸锡、硝酸锑、氯化镍碳酸二氢铵以及十二烷基醚硫酸配置成混合溶液,将碳纳米管网/石墨基底为工作电极,石墨为对电极,采用电沉积法在基底上镀锡锑镍合金层,得到含镍负极材料。本发明制备的锂离子电池用含镍负极材料,有效抑制了电极膨胀,改善了材料的高倍率循环稳定性;其在用于锂离子电池时,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较好的导电性能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锂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锂电池保护板,该锂电池保护板包括电池组、用于连接充电器的充电器端、用于连接负载的负载端、模拟前端模块、单片机、充放电模块、以及唤醒模块;模拟前端模块与电池组连接;单片机通过总线与模拟前端模块连接;充放电模块分别与电池组、模拟前端模块、充电器端、及负载端连接;唤醒模块分别与电池组、模拟前端模块、充电器端、及负载端连接,用于当充电器端与充电器连接和/或负载端与负载连接时,发送唤醒信号至模拟前端模块,以使模拟前端模块控制充放电模块,以控制由充电器端对电池组进行充电和/或电池组对负载端进行放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锂电池保护板解决了现有安全性不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电池LED灯,包括基板(1)和设置在基板(1)上的多个透镜(2),所述基板(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圆形固定板(3),在固定板(3)的中心处设置有底孔(4),在底孔(4)内设置有热沉(5),所述透镜(2)与基板(1)的结合部设置有封边(9),所述多个透镜(2)呈条形排列,并与基板(1)形成腔体结构。基板(1)的侧面设置有插孔(10),在基板(1)内部设置有锂离子蓄电池(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锂电池LED灯通过设置条形的透镜,内部装设有LED灯源,形成条形光源的LED灯,形成了更好的照明效果,基板内设置的锂离子蓄电池可以实现LED灯脱离电源的使用,尤其是在野外、矿洞等环境中非常实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善抗跌落性能的锂离子电池,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锂离子电池报废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改善抗跌落性能的锂离子电池包括、电芯、包装袋、粘合区、覆盖区、安装坑、安装壁以及粘涂层。当放置电芯之前,人们需将粘涂层喷涂在安装坑的至少一个安装壁上,避免粘涂层直接喷涂在电芯表面上,从而降低电芯表面发生损坏的情况;其次,当人们制作的粘涂层失败时,只需更换包装壳就行,不用更换电芯,如此,节省电芯资源,并且降低报废成本。
一种ZnO包覆Ni2+、Cu2+掺杂非晶硝酸钴锂电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喷雾干燥方法合成Ni2+、Cu2+掺杂非晶硝酸钴后,利用喷雾干燥过程中颗粒表面形成的碱式盐中的羟基,采用偶联剂表面包覆ZnO,提高材料的电子导电能力;而后在高真空条件下,采用特定的热处理步骤去除体系中的结晶水,形成ZnO包覆Ni2+、Cu2+掺杂非晶硝酸钴锂电负极材料。体系中的掺杂Ni2+、Cu2+离子使得Co‑O空间结构产生畸变,扩展锂离子扩散迁移通道,从而提高其锂离子电导率。从而大幅度提高硝酸钴的综合电化学性能。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极用粘合浆料的制造方法,对于正极用的粘合浆料,成分中包括水溶性聚合物、电活性物质、导电炭黑及作为溶剂的水;所说的水溶性聚合物是一种有机硅胶交联添加剂+改性聚氧化乙烯,电活性物质是一种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对于负极用的粘合浆料,成分中包括水溶性聚合物、石墨及作为溶剂的水;在制作过程中按照各组分规定配比,采用分步混合、控时搅拌及筛选等步骤精制而成。因采用水作溶剂制作电极用粘合浆料,能降低电池极化,减少电池在充放电中的能量损失,提高电池容量及比能量,和提高循环使用次数,有利于改善生产环境和对环境的保护。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石墨与包覆材料与溶剂混合,抽真空,脱除溶剂,将天然石墨包覆于包覆材原料中,(2)然后将物料进行热聚合,天然石墨表面获得微胶囊化的包覆层;(3)将步骤(2)所获得的产物进行炭化或将其进行石墨化,获得表面包覆人造石墨层的炭负极材料,即为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所获得的电池负极材料检测结果为:振实密度在1.08以上,比表面积在2.20以下,首次放电容量在350mAh/g以上(不可逆容量低于25mAh/g),首次充放电效率在93%以上,循环450次仍保留首次容量的90%以上。本发明的方法,易于实施、包覆效果好、不可逆容量低、循环性能稳定的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包覆四氧化三钴与二氧化锡复合物锂电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乙酸钴·四水合物、二乙酸二丁基锡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高分子(PVP)为粘合剂,在高电压条件下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静电纺丝产品,然后分别在空气和氮气氛围下管式炉中进行烧结,得到一种碳包覆四氧化三钴与二氧化锡复合物锂电池材料,在整个制备过程中,操作简单,成本低,设备投资少,适合批量生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保护板生产装置,包括收集装置、一次分离装置、二次分离装置和吸收槽,所述收集装置一侧设有一次分离装置,所述一次分离装置低于收集装置,所述一次分离装置一侧设有二次分离装置,所述二次分离装置一侧设有吸收槽,所述吸收槽与二次分离装置内部连通,此锂电池保护板生产装置,在激光切割机切割完电池保护板厚,通过一次分离装置和二次分离装置收集铜和锡等贵重金属材料,一方面节约金属原材料成本,另一方面保证车间的清洁度,减小对员工健康的损伤,通过密封气缸便于入口快速紧密密封,通过驱动电机提供稳定的离心力,便于锡液体排出分离,通过隔板28快速密封隔离物料,便于锡分离装置的密封,便于锡的收集。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硒电池正极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复合材料为内部为硒单质层、外部为表面包覆层的核壳结构,所述表面包覆层为导体或半导体,可以实现对硒溶解的抑制。本发明还提供上述锂硒电池正极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高温稳定性极佳的金属硒化物作为硒源,解决了由于硒单质高温稳定性差、难以在表面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包覆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HF气相中和来降低锂电池电极材料PH值并同时达到含锂氟化物包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电极材料置于原子层沉积仪器反应腔中,抽真空并加热反应室,使电极材料在设定温度下保持5~30min;S2、打开出气阀,脉冲清扫气;S3、关闭出气阀,脉冲氟化氢‑吡啶,保持一段时间;S4、然后打开出气阀,脉冲清扫气,关闭出气阀,抽真空移去多余的反应副产物;S5、返回步骤S3循环执行S3以后步骤,直到反应副产物不再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为止。本发明通过HF中和电极材料表面的残留碱,同时形成LiF包覆,降低了电极材料的pH值,抑制了有机溶剂的氧化分解和电解液中少量的HF对于金属氧化物正极的攻击,同时减少了电池在化成、循环和存储中的产气。
一种含减振手柄及随动锯架的锂电链锯,其包括含尖劈的机身(127)、含尖劈的机盖(127a)、含尖劈的及含立方抛物线的随动的链锯支架(128);所述机身的外部设有减振手柄(133),其是在中空的塑料管上套上发泡聚氨脂管的,套发泡聚氨脂管的方法是用压缩空气的气枪咀伸到塑料管和发泡聚氨脂管的管隙间边吹边送而套好的。所述吸音片为非金属材料;其为多孔吸音材料,或柔性材料,或膜状材料;所述的多孔吸音材料为纤维类,或泡沫类,或混合应用。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老化的锂电池充放电状态下热分析方法和系统。该方法首先获取待检测电池的初始状态参数,进而基于电池的初始状态参数以及电池的电化学模型,计算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开路电压、负载电压以及电池综合内阻。进而,依据电池的电化学‑热耦合模型,计算电池的在充放电过程中的温度,以便基于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对锂电池的热特性进行分析。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拆装方便的锂电池组,包括内套、外套、导向组件及吸附组件,其中,上述内套的内部为空腔结构,且上部开口,外套的上部及下部开口,且套设在内套的外部,并通过导向组件与内套连接,且沿内套上下自由运动,外套的两侧面上开有限位槽,限位槽内插有挡板,挡板从外套一侧的限位槽插入贯穿外套并伸出另一侧的限位槽,挡板放置在内套上,以防外套向下滑动;上述吸附组件设置在内套的底部,以便将内套吸附固定。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采用导向组件连接内外套,从而实现了多个锂电池上下定位固定。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浙江宁波有色金属加工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